移民社区教育蝶变探析

移民社区教育蝶变探析

摘要:

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是独特鲜明的社会细胞,其教育对象———移民、“三留守”决定了社区教育的独特性。文章旨在找准三峡库区社区教育现存的问题,查明其问题背后的原因,探索其转变观念、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创新模式的现实路径,并将政府主体转变为政府主导,再改革为国有民营模式,以实现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的蝶变重生,从而提高移民素质,维护库区稳定,实现美丽三峡梦,最终在库区落实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关键词:

三峡库区;移民社区;社区教育

三峡成库后,形成了近两千个移民社区。虽然传统的社区教育手段和方法对于提高移民素质、促进移民就业、推动库区剩余劳动力向人力资源转化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新型移民社区的形成,这种传统社区教育模式不仅不适应新型移民社区的特点,还严重地阻碍了社区教育功能的有效实现。为此,必须直面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的现状,探索移民社区教育的现实路径,创新移民社区的教育模式,构建特色鲜明、品牌彰显,适应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移民社区教育体系。这对于推进移民市民化进程,促进移民全面发展,维护三峡库区长治久安意义深远。

一、直面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的主要问题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建立了世界上最完善的社区教育系统,凝练成各具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社区教育模式”[1]。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报告发表以后,为了适应终身教育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社区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中国社区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2006年才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正式赋予科学内涵。而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则是2008年移民工程落下帷幕、移民新区建成并开始运作后才被提上议事日程的。由于移民社区教育起步晚,其组织机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制度建设、运行机制等都处于初始阶段,因而其相关问题也特别凸显。

(一)社区教育自发性强

一般而言,学校、培训机构等教育都具有很强的自觉性———教育主体、客体、场地、计划、课程、教材、时间、方法等都有一套规范的安排。而社区教育则带有很强的自发性———教育主体、客体不确定;场地、计划、课程、教材、时间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教育过程、结果顺其自然地倾向明显;既无专门的组织领导系统,又无充足的资金保障,全凭社区工作人员的自觉性、事业心、责任感和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的热情与爱心。

(二)社区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当前,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究竟要达到什么目标还不够明确。虽然它将提高移民思想认识、业务素质,推进移民全面发展作为社区教育的总目标,但显得十分抽象。具体目标更是雾里看花:职业技术培训围绕就业开展虽然明确,但是社会就业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这些人应该学习和掌握什么却比较含糊;老年健康教育虽然较有市场,但仅起着为老人提供交流场所、锻炼设施的作用,健康教育无从谈起;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明确把移民搬迁任务作为教育重点,但搬迁结束后“后扶”、创业教育的方向却不明确;社区如何通过教育和文化建设占领意识形态舞台,帮助移民形成抵制邪教组织和防止西方意识形态腐蚀的自觉意识的目标却停留在文件上,落实在会议中。正是因为目标不够明确,才导致库区移民社区教育至今仍带有较大的盲目性。

(三)社区教育内容单一

中国的社区教育兴起后,虽然思想政治、科普和法治方面的内容进入了社区教育,同时也提出将职业技术、岗位培训纳入其中,但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终未成行。三峡库区与全国其他社区一样,同样把思想政治、法治和科普方面的内容作为移民社区教育的主题,虽然也把移民精神、奉献精神、社区稳定纳入社区教育范围,但是没有超出中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边界,这种社区教育与国外发达国家社区教育相比,内容较单一。

(四)社区教育方法简单

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一般以上传下达、开会读报读文件为主要形式;曾力争将广播、电视、网络纳入移民社区教育方法体系,但收效甚微;也开办过一些实用性的短期培训班,但受师资、场地、经费的制约,没有形成气候;部分社区成立了共青团市民学校、儿童学习辅导站、老年健康生活辅导站、心理健康咨询室等,但其运行并不理想,形同虚设的状况普遍存在。近年来,终身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但社区反应却比较“迟钝”,采取多途径、全方位、分层次的科学方法回应力度较小。社区教育与学校、培训机构等教育的实施方法泾渭分明,未能形成资源共享、方法互补的社区教育方法系统。

(五)社区教育主战场不明

三峡成库后,仅农村富余劳动力就高达170多万人,每年还以15万人的速度增长,外出务工的劳动力高达299万人,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总量的60%左右,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教育学历人群接近40%”[2]。受劳动力资源总量相对过剩和职业技能技术含量要求高的双重约束,“移民外出务工、就业必然受到限制”[3]。就业竞争能力较弱,收入普遍较低等因素决定了移民对转移就业培训期望值较高;但由于资金、场地、师资、设备的影响,社区很难担当起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主角,有时甚至连配角都不是。这一现状导致社区教育把重心放在对留守儿童、老人和妇女的关爱和教育上,往往与学校、培训机构等联合,主要是协助宣传、组织生源、提供场地等,其独立教育功能常常被忽视。

(六)社区教育收效甚微

三峡库区移民社区实用技术培训虽然对600多万库区劳动力就业和转移有一定的帮助,但移民机构的培训起着决定性作用,社区培训仅是补充。实用职业技术培训效果不明显;就连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的强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移民精神、三峡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市场经济和纷至沓来的西方价值理念的影响下,也显得力不从心。邪教组织在三峡库区还比较活跃,尽管它们与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移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总的来说,无论是职业技术培训,还是思想政治教育,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均未形成气候,效果不明显。

二、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现存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认识不到位

社区尽管是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但社区教育在教育领域仅是冰山一角。社区主管部门重点抓日常工作,而教育行政部门重点抓学校和培训机构等的教育;大部分居民也认为社区学习作用不大,社区教育在实践中有被边缘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制约着居民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左右着社区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思路,结果是社区主管部门重视力度不够,教育行政部门“放羊”,居民无心向学,最终导致人们对社区教育不够重视。这种状况在三峡库区社区教育中尤为突出。移民新社区建立不久,万事初创,百废待兴,移民安置和稳定是社区的硬任务,社区教育是软指标,社区领导和居民的这种认识带有普遍性。正是这种认识导致移民社区教育举步维艰。

(二)组织不完善

社区教育是通过相关组织系统实施的。虽然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对其组织系统做出明确规定,但对库区社区间的差异考虑不够。因此,库区的社区教育仍采用居委会、村委会设立文化教育中心(室)和志愿者成立市民学校的方式开展;区县教育局虽然也设有管理人员,但不是专管。正是由于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没有一套完善的组织系统,导致各种中心(室)形同虚设、工作人员不作为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没有专职管理人员、没有明确归口管理部门的“三无”状况的形成,制约了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的有序发展。

(三)运行机制不健全

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是近二十年才形成的,社区的组织、文化、制度建设只是雏形,社区教育的机制建设才刚起步。社区教育运行主要移植主城区的做法———上传下达、不主动作为、顺其自然。社区教育既无激励机制,又无约束机制;既无投入机制,又无考核机制;能起作用的仅是行政机制,市场和计划机制都远离社区教育。正是这样,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无法从机制上保证其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四)人财物投入不足

库区教育投入相对于中西部发达地区,相对于武汉、成都、杭州等中心城市和重庆主城区差距很大,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截至2005年年底,中央和重庆市共筹措义务教育保障经费60373万元,“十一五”以来,重庆市设立“库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专项资金每年2亿元,库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资金每年1亿元”[4],财政投入拉动库区教育得到很大发展,但投入重心在基础教育,社区教育几乎没有分到一杯羹。社区教育既未投入专门的管理人员和师资,又未投入场地、设施和工具;专项资金更是零投入,至多在居委会、村委会的活动经费中挤出一小点,真是杯水车薪。既未专门出台移民社区教育的投入政策,又未形成良好的投入机制,这是制约库区移民社区教育长足发展的瓶颈。

(五)教育资源整合不力

在教育资源方面,三峡重庆库区高校有9所,普高、中职有245所,初中有523所,小学有4996所,学前教育有1120所,职业培训机构有97个[5],初步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立体教育系统。根据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搬迁建房人口95.13万人”[6]测算,形成各种类型的移民社区1000余个。移民社区教育需求量大,亟须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但教育资源整合主体缺位,整合、利用方式单一,学校、培训机构、社区各自为战,导致教育资源分散及多头管理,影响了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最终既闲置了库区本来就比较贫瘠的教育资源,又导致社区教育场地、师资、设备、工具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的发展。

(六)教育对象的留守性

由于300余万青壮劳动力转移,三峡库区社区教育的主要对象就成为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其中,留守儿童主要在学校接受教育,社区仅为其提供家庭作业辅导;留守妇女主要在家奉养老人和关照儿童,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社区学习;留守老人对参加老年书画、、健康、时事等社区组织的学习有一定的积极性,是社区教育的主要对象。正是由于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社区教育的主要对象缺位,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成为社区教育的主力,致使社区教育推进困难,效果不理想,后继乏力。

(七)教育模式的传统性

尽管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由市教委牵头,依托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平台和办学网络的优势,成立重庆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机构,作为全市社区教育的业务指导机构,具体负责全市社区教育的业务指导和组织实施”,突破了社区教育模式的传统性。但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却未能跟上重庆市的步伐,仍然沿袭社区教育的小生产传统,主要开展老人健康、留守妇女安全、留守儿童作业辅导和移民精神、时事政策等教育活动,有时在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为留守老人、妇女提供活动场所往往成为主题。本来,重庆创立的社区教育依托电大模式很有特色,但库区移民社区却未能很好地贯彻实施。

三、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蝶变路径

(一)转变发展观念与树立重构观念

1.转变发展观念。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曾深刻地指出:“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指导大纲、管理守则,本身只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7]同样,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转变观念,移民社区教育的发展更需要转变观念。移民社区的建立既是三峡工程的需要,又是破解移民市民化难题、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按照2014年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在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8]的要求,推进移民市民化进程就必然成为移民社区的首要任务。移民“农转非”进入移民社区,农民向市民的形式变更很快被大家接受,但真正形成市民意识必须完成观念的转变和升华。这是移民社区教育观念转化的内在动因。而要转变观念,一是领导、社区组织、移民对社区教育意义和目的的认识必须到位;二是要用赶超跨越式代替渐进式、积极有为代替顺其自然、终身教育代替“临时抱佛脚”的社区教育发展理念,自觉将移民社区教育纳入新型城镇化的工作范围。

2.树立重构观念。移民社区虽然是新建,但受中国小农意识及社区教育传统模式排他性的影响,很难实现社区教育的新跨越;要将移民社区打造成现代化教育平台,必须坚持以“移民的全面发展”理念为核心,将市场、效益、终身学习、综合素质提升纳入观念重构体系;在此基础上实现其实体重构,即全面突破小农意识和传统社区教育惯性的束缚,深化移民社区教育机制及投入的改革,为把移民社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终身学习社区提供保障。要用凤凰涅?的决心重构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让一批具有全新教育功能的移民社区在三峡库区崛起。

(二)科学规划

1.社区教育实力提升规划。由重庆市教委牵头组织库区相关部门和移民社区,制定移民社区教育实力提升规划。该规划以“二二一”工程为指导,其中,第一个“二”就是打好“移民”和“直辖”两张牌;第二个“二”就是认真编制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总体规划和“十三五”规划;“一”就是编制规划实施保障体系,改变“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的现状。

2.社区教育功能重构规划。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功能的重构可遵循“二一一三”原则。其中,“二”就是坚持“移民”与“三留守”为本,移民社区主体是移民,而移民中的青壮年绝大部分外出打工,老人、妇女、儿童留守大本营,成为社区教育的主体;第一个“一”就是移民社区教育功能重构规划应坚持以问题为出发点,找准移民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从问题出发提出应对方案;第二个“一”就是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社区教育功能的要求,作为三峡库区社区教育功能规划的标准;“三”就是组织、计划、问责,规划实施以组织为保障,规划转化为计划落实到项目才能尘埃落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问题制度,追究行为人的责任是其有效控制手段。

(三)加大投入

移民社区教育功能重构、规划、实施都需要投入政策、资金、人力、物力,如场地、设施、教材、教师、图书、网络等。尽管移民社区成立了学习中心(室),但人力、物力、场地、设施、教材的“五无”现状没有根本改变,从而导致社区教育名存实亡。建议参照国外和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加快形成政府、各级各类成人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城镇和农村社区、社会组织、举办者多元投入机制”;财政每年应按不低于人均4元的标准,安排区域常住人口社区教育专项经费,保证每个社区每年不低于20000元;“企事业单位要认真落实关于职工工资总额1%-1.5%用于职工教育培训的规定”[9],主要用于场地、教材、教师、网络、设施等。建议政府专门配置一定规模的社区学习室,供成员免费使用。“发展社区教育需要有实体,建立各层次的社区教育中心是一种好的形式”[10]。基于此,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规定社区牵头,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和社区教育投入的各项资金,集中人财物,一年办好一件事,形成长期稳定的投入和整合机制,坚持20年,力争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与全国发达地区同步。

(四)整合资源

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三峡库区教育资源相对贫瘠,但三峡工程为教育资源的丰富提供了机遇;各级政府也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库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从而加快了库区教育资源的积累;不过,社区教育本身起步晚,可自主支配的教育资源几乎为零,只有将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借船出海,才能得到长足发展。在这方面,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曾提出“依托电大远程教育网络”的设想,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社区教育的有效整合方式,但未能涵盖所有资源的整合。因此,建议由重庆市教委牵头,区县教委实施,以移民社区为载体,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库区社区教育的政策、人力、设施、财政、网络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建立学校、培训机构、社区学习中心(室)等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健全政策全覆盖、人才互通、设备共享、财政一视同仁、网络共用的资源整合系统。只有通过资源整合,才能弥补移民社区教育资源零起步的缺陷,缩短移民社区教育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五)创新模式

创新模式是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蝶变重生的实质要件,因为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模式传统惯性的力量不可低估,政府主体即“大政府小社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为此,可参照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模式———“社区教育社会化”,将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由传统模式改革为国有民营模式。即由政府投入建立优质社区教育平台,租赁给业主按市场规律经营,政府行使投入和监管职能;或者由业主投入建立优质社区教育平台并负责经营,政府出资购买服务,从而实现社区教育市场化和社会化。比较稳妥的改革可分两步走:第一步由政府主体改革为政府主导,即由政府大包大揽改革为政府主导、吸引社会力量办学的模式,这是社区教育的量变模式;第二步由政府主导改革为国有民营模式。其中,组织和制度建设是移民社区教育模式创新依托的载体,机制是其组织和制度运行过程的功能,基本条件保障则是其创新的基础[11]。

总之,三峡库区移民社区的建立,标志着三峡库区独特地理单元人文地理因子的形成,移民生活质量提升是库区稳定的基础,生活质量的社会方面主要是教育,而社区教育又是教育系统的有机因子。根据移民、“三留守”两大特殊教育对象,针对现存移民社区教育的问题及成因,深化改革,实现移民社区教育的蝶变重生,对于移民素质的提高、库区的稳定、美丽三峡梦的实现、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库区的落实,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作者:刘远碧 罗婷婷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岳杰勇.中国社区教育未来发展模式探索[J].成人教育,2006(9):43-44.

[2]邹学荣.三峡库区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296.

[3]邹学荣.三峡库区移民隐患预测及其防范对策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62.

[4][5]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教育专题调研报告[R].中共重庆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议重点课题调研报告专辑,2006.

[6]王显刚.三峡移民工程700问[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8:71.

[7][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4.

[8]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作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4-12-12.

[9]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Z].渝办发〔2012〕300号.

[10]厉以贤.社区教育的推行[J].教育研究,1999(11):38-42.

[11]夏海鹰.学习型社会建设动力机制探究[J].教育研究,2014(6):48-5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三峡库区独特地理单元‘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研究”(编号:11AZD099),项目负责人:邹学荣;重庆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三峡库区移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编号:09SKB31),项目负责人:刘远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