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工作方案范例6篇

移民工作方案

移民工作方案范文1

为认真做好我县的移民搬迁扶贫工作,确保2009年度移民搬迁扶贫工作任务的完成,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移民搬迁扶贫,努力改变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贫困群众的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增强移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工作目标、原则

工作目标:围绕“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总体目标,年内完成移民搬迁1432人(具体计划见附表),力争在12月31日前搬进新居。

工作原则: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县负总责,乡(镇)抓落实”的工作原则。

搬迁原则:实行整体搬迁的原则。在确定搬迁范围和对象时,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从地质灾害频发区和距离常年通汽车公路5公里以上的居住点中选择确定,同时优先搬迁居住在地质灾害频发区和生存条件相对恶劣的深山区、库区的农户,优先安排可能实现一次性整体搬迁的村组和历年尚未完成整体搬迁的迁出点的困难群众,不能达到整体搬迁的迁出点原则上不予安排搬迁计划,确保整体搬迁达到70%以上,努力实现整体搬迁。具体搬迁对象的确定按会府发〔2004〕26号文件规定,逐个进行审核,对2003年12月31日前已建(购)房搬迁的不予列入移民搬迁对象。

安置原则:实行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原则。以集中、有土安置为主,分散、无土安置为辅。对列入移民搬迁范围内的部分特困户允许在县城、乡镇集镇或其他适宜生存发展的地方购二手房分散安置。

三、资金来源和管理

2009年移民搬迁扶贫的建房补助标准为3500元,其中省安排每人3000人,市财政配套每人400元,县财政配套每人100元,补助资金全部用于移民建房,根据移民建房进度分批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给移民户。就近避灾农户建房补助标准为4000元/户,通过“一卡通”一次性发放。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由县、乡(镇)政府负责解决。

四、审批程序

移民搬迁对象必须通过以下程序审批:

1、凡自愿搬迁的移民群众,由户主提出搬迁申请,填写《移民扶贫搬迁申请书》和《移民搬迁户承诺书》;

2、移民户主与所在乡(镇)签订搬迁协议;

3、对搬迁对象和搬迁户家庭人口进行张榜公布;

4、填写“会昌县移民扶贫搬迁户审批表”;

5、审批表经乡(镇)、村及当地公安派出所审查签署意见后报县扶贫办审核批准。

五、工作步骤

1、宣传发动、调查摸底阶段(1—3月份)

(1)自愿搬迁的移民群众,向县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搬迁申请;

(2)乡(镇)制定移民搬迁方案,上报搬迁对象名单;

(3)县扶贫办做好初步的调查摸底工作,审定移民搬迁对象,下达移民搬迁计划。

2、规划设计、签订协议阶段(4月份)

(1)乡(镇)落实好移民安置点,并搞好规划设计;

(2)县对各移民安置点进行验收后,正式确定移民集中安置点;

(3)组织有关移民户到移民安置点看点;

(4)乡(镇)与移民户签订《移民扶贫安置协议书》。

3、移民建房、发放房款阶段(5月至10月)

(1)乡(镇)组织对移民集中安置点搞好“三通一平”;

(2)组织移民户集中安置建房,乡(镇)帮助解决建房时的困难和问题,并进行质量监督;

(3)县扶贫办根据移民建房进度,分期分批发放建房补助款;

(4)完善移民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

4、整体搬迁、拆除旧房阶段(11月份)

(1)乡(镇)政府协助国土部门发放移民新宅基地使用证,收回原居住地宅基地使用证;

(2)乡(镇)政府要督促移民户按时拆除原居住地的所有房屋;

(3)对劳动力不足造成搬迁困难的移民户,乡(镇)要组织力量协助搬迁。

5、完善资料、检查验收阶段(12月份)

(1)按省、市要求建立健全各项移民搬迁档案资料,做好所有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2)对全县移民安置、建房、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旧房拆除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考评。

附件:会昌县2009年移民搬迁扶贫计划表

主题词:扶贫 移民搬迁 实施方案 通知

抄送:市扶贫办,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办公室。

会昌县扶贫办

2009年2月25日印发

共印30份

会昌县2009年移民搬迁扶贫计划表

乡(镇)计划人数乡(镇)计划人数

筠门岭162人永 隆100人

周 田100人富 城100人

清 溪80人庄 埠90人

文武坝50人白 鹅60人

右 水100人庄 口60人

高 排100人西 江50人

移民工作方案范文2

近年来,我县移民工作成绩显著,移民的生产有了较大发展,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但是,移民群体发展目前还处于较落后的水平,移民群体的稳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移民工作作为一项政治工程,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移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把移民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重要的经济任务抓紧抓好,确保移民生产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当地农村平均水平。

二、扎实抓好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后期稳定与发展工作

(一)继续抓好南水北调移民稳定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是移民稳定和发展工作的责任主体,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乡镇要认真落实党员干部包保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本辖区移民的生产扶持、贫困救助、维稳和遗留问题处理等工作,认真研究和解决移民的现实问题,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二)全面完成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后续工程。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省委南水北调移民专题办公会议纪要和移民安置点设计规划,认真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全面完成后续工程。林业部门要抓住有利时机,尽快完成各个安置点绿化任务;文体部门要加强文体娱乐设施建设,建好移民安置点内的农家书屋,为每个安置点配备一副篮球架和一套乒乓球桌;卫生部门要搞好移民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工作;商务和供销部门要结合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统筹规划布局各个安置点连锁超市销售网点的建设,为移民创造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购物环境;农业部门要搞好移民农业科技培训和推工作;水利部门要抓好移民安全饮水和生产用水设施建设;教育部门要抓好移民子女教育和配套完善学校布局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大移民就业推介力度,积极开展职业技术培训,鼓励企业和其他各类用人单位优先聃用有就业需求的移民;财政、审计、农业等部门要加强对移民资金的管理、审计和监督工作。其他相关部门也要根据各自职责制定和落实支持移民安置点各项事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三)认真抓好移民安置工程的验收迎检工作。进一步完善移民安置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各安置点工程建设的档案和资料搜集整理工作,确保省对安置点工程建设验收顺利通过。

(四)积极做好对口支援的各项准备工作。根据中央安排,南水北调受益地区将对水源调出地区给予项目援助。各地各部门要选准一批见效快、移民得实惠的项目,在充分征求移民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认真规划和编制,确保对口支援工作顺利实施。

(五)妥善处理好各种遗留问题。全面落实移民政策,及时发放移民后扶资金。积极落实迁入移民中的党员干部的待遇问题,确保移民安居乐业、长治久安。

(六)进一步规范安置点管理。为了确保移民新村总体规划的统一与完整,严禁在移民安置点规划范围内违章搭建。移民安置点周边村民建房,要严格规划和审批,确保在建筑风格和设计样式上做到与移民建房和谐统一。

三、扎实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规范移民人口管理。严格按照直补资金发放对象增减处理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做好资金发放对象的核减工作,及时收集移民人口变化资料,核准变化人数,确保直补资金发放对象准确无误。结余资金和核减人口直补资金转为项目扶持,并纳入项目管理。认真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农村移民后扶人口的核定和政策兑现工作。

(二)进一步做好增长人口项目扶持工作。突出移民危房改造、移民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和南水北调外迁移民扶持四个重点。进一步加强对移民村的项目扶持情况监管,规范后扶计划申报程序,规范移民资金以村为单位的预算决算制度。

(三)进一步做好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工作。经济发展项目资金尽量与新增人口后扶项目资金捆绑使用,进一步提高后扶项目实施效率和质量。

(四)进一步做好小水库移民解困工作。按照全省小型水库移民解困项目管理办法,加大小型水库移民解困资金扶持力度,及时下达项目资金计划,确保项目资金的使用程序化、规范化。

(五)进一步完善后扶项目公开制度。健全库区移民政务公示、通告等公开制度,创新公开方式,对涉及移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公开,做到公开及时、公开到位、公开彻底,从源头上有效防止和减少矛盾纠纷。健全移民代表参与移民安置工作和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工作的决策、管理和议事制度。进一步扩大移民代表参与范围,充分调动移民参与管理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移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等14个部门《关于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发改农经[]2978号)精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七)积极推进移民科技致富工程,提高移民自我“造血”功能。因地制宜制定移民科技培训计划,分步组织实施移民科技培训,提高移民运用先进实用技术致富的能力,加快移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围绕全县重点产业的发展,积极探索发展移民产业的新路子。

(八)积极开展移民资金的监督检查工作。加强移民资金管理,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全县移民资金运行和预算执行情况,对全县后扶政策实施情况和扶持效果进行全过程的监测评估。注重监测评估成果的应用,总结推先进典型,改进薄弱环节,提升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

四、切实加强对移民工作的领导,努力开创移民工作新局面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移民工作的组织领导,将移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确定年度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考核、有奖惩,强化督查,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水库移民工作。

移民工作方案范文3

镇是依托矿区的开发建设,经省市县政府批准新设立的建制镇,镇区位于民勤县城西部74公里处河(西堡)雅(布赖)公路6667公里段东侧,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全镇现有农牧民140户,626人,2006年人均纯收入4600元,处于全县中上游水平。镇的设立,不仅为镇农牧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提供了条件,也为湖区贫困劳动力转移开辟了途径,为此,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镇政府计划在镇区东南片区规划建设移民新村,以此带动镇区建设的发展,集聚人气、繁荣城镇,逐步把移民新村建设成为兼顾生活与生产,集“绿化、住宅、庭院经济、特色经营、清洁能源利用”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气息的社区。

二、移民规划

移民新村规划建设位置位于镇镇区东南部,北起镇区主干道规划四路,南至规划五路,西自规划十一路到规划十三路(其中规划三路和十一路己经建成,路面为沙石路面)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00亩。移民搬迁中,采取牧民就地收缩和湖区沿边沿沙村社群众插花移民相结合的方式,共安置移民100户、400人,其中搬迁湖区移民60户、200人,就地收缩镇牧民60户、200人。今后的生产发展上,一方面充分利用辖区内的矿产资源开发,鼓励和带动劳动力进入矿区企业就业;另一方面依托矿区建设“养殖小区”大力发展以牛、羊、猪、鸡为重点的畜牧业,形成移民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的同时,为矿区和镇区提供后勤保障。对搬迁户原承包地和机井,由原籍乡(镇)政府收回进行退耕封育和实施关闭,搬迁户要及时办理户籍迁移手续,按迁入地所属行政区划接受统一管理,坚决杜绝两头种地和土地转包现象。

三、建设内容

1住宅建设:其模式为楼房式平房,院落整体占地640平方米(18米×40米)其特点是平面整洁,卫生效果好,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效果。前院为三室两厅住宅,包括卧室三间,厨房一间,餐厅一间,客厅一间,前墙前为瓷砖贴面,窗户为单层铝合金,其占地面积为188.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1平方米;中院以储藏空间为主,主要有粮仓、炭房等,其占地面积为196.2平方米;后院供畜禽饲养之用,其占地面积为166.7平方米。配套修建前院铁栅栏式围墙24米,前街门为铁艺大门。

2住宅区街道建设:住宅区完成宽14米、长1.2公里的油路铺设工程,住宅区大街两侧、房屋前2米处安装道牙砖。

4电力建设:结合镇区电力线路架设工程,完成移民新村高压线路架设工程,并配套完成通电入户工程。

4通水入户工程建设:依托镇区供排水项目,完成自来水入户工程建设。

6暖棚建设:每户后院修建暖棚羊舍6间、100平方米。

四、投资概算

镇移民新村建设共需资金846.22万元,其中以工代赈项目资金220万元,相关部门整合项目资金66.92万元,群众自筹668.4万元。

1住宅建设按照楼房式平房修建100户移民住宅共需资金694.4万元(户均6.944万元,其中项目投资2万元,群众自筹4.944万元,共需项目投资200万元,群众自筹494.4万元)其中:新建移民住宅100户,每户需6.944万元(其中每户住房面积111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480元,计6.428万元;每户修建铁栅栏式围墙24米,每米造价160元,计0.446万元;铁艺前街门需0.2万元;垫房屋地基每户需0.06万元)

2住宅区街道建设:共需资金28.92万元,其中:1.2公里的油路铺设工程需19.2万元(公路局整合资金)住宅区大街两侧安装道牙砖4600米需9.72万元(城建局整合资金)

4电力建设:移民新村高低压线路架设和通电入户工程共需资金20万元(项目资金)

4通水入户工程:完成自来水入户工程,需资金18万元(水务局整合资金)

6暖棚建设:每座暖棚需资金1.86万元(其中畜牧局整合项目资金0.1万元,群众自筹1.76万元)100户共需资金186万元(其中畜牧局整合项目资金10万元,群众自筹176万元)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镇移民新村建设领导小组,由政府县长任组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扶贫办、发改局、财政局、民政局、教育局、国土局、水务局、林业局、交通局、城建局、劳动局、镇、西渠镇、东湖镇、收成乡、乡为成员单位。扶贫办负责移民搬迁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和住宅建设的修建工程和验收等工作,并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保障移民搬迁工作按计划顺利实施;城建局负责设计符合民勤实际、突出特色的房屋类型并配合镇完成住宅建设的招标工作和工程质量监理工作;交通局、城建局、林业局配合做好住宅区大街工程的实施;教育局负责做好搬迁学生的转学工作;电力局负责高低压线路的架设和通电入户工程的实施;水务局负责自来水入户工程的实施;畜牧局负责暖棚圈舍修建的技术指导;国土局负责协调解决移民搬迁工作中的土地确权划拨等问题;民政局负责抓好移民新村组的建制工作;镇负责就地收缩移民户的宣传发动和人员的确定以及搬迁户住宅建设押金的收取工作;西渠、东湖、收成、四乡(镇)负责湖区插花移民的宣传和组织发动以及搬迁户住宅建设的押金收取工作,同时做好退出土地的治理工作。

移民工作方案范文4

坚持“三个同步”,主动为工程建设服务

近百年的梦想,四十年的论证,十余年的兴建,成就了今天的大坝。1992年以来,湖北库区档案工作与三峡工程及其移民工程同时起步,同步发展,同步检查验收。

一是档案工作与工程论证同步。自1917年革命先驱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建设三峡工程以来,建设三峡工程成为我国几代人的世纪梦想。然而,三峡工程要通过全国人代会审议,谈何容易。1985年至1992年,为使工程早日上马,湖北库区有关部门档案工作者,特别是位于湖北武汉的长江水利委员会档案中心的同志们,他们不分昼夜,加班加点,硬是把保存在馆库内的地质、测绘、水文、水源保护、水土保持、科研、规则、设计等34万余卷、133万件的档案翻查了几遍,利用馆藏的水文、勘察、规划、科研、论证等档案,从地质、水文、地震、破坝、水污染、气候等各方面提供相关档案资料,为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论证提供了翔实可靠的依据,为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二是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三峡工程开工后,虽然工程建设档案利用工作主要由三峡总公司档案馆负责,但有关单位档案部门也积极主动地提供服务。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与库区安全,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勘测研究院地震处的同志们利用长江水利委员会、勘测院、各地档案馆、水利局等单位自1959年形成的数以万卷的监测档案,坚持对三峡库区进行地震监测分析,撰写报告,记录、分析了长江三峡坝区及周缘地区共发生的2910次一级左右的地震及极少数在坝址域外大于二级的地震,得出三峡大坝不可能受到地震影响的结论。为三峡工程施工树立了信心,为库区安全提供了保障。

与此同时,湖北库区各县区档案局馆积极参与本地县城地质滑坡体、地震灾害、淹没实物指标等调查工作,形成并主动收集了各类相关档案,提供本地地质、淹没实物指标调查、气象等档案,为工程设计、县城及集镇迁建、环境保护等工作服务;提供地质勘探、山体滑坡等档案,为库区77个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顺利施工奠定了基础;提供一般性污染源、传染性污染源、建构筑物登记、实物指标调查、卫生防疫等档案,为污染源、固体废物、建筑物、林木等库底清理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提供环境监测、疾病防治、污水治理、生态绿化等档案,为库区环境监测站的建立、人群健康监测与保护、卫生保健机构的健全、污水与垃圾处理项目等提供了可靠依据。仅1989年至1999年,宜昌市环保档案部门利用本地环境监测及治理档案,成功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28平方公里。

三是档案工作与工程验收同步。十年建设,百年验证。2002年至2003年,在三峡工程二期移民工程及水利枢纽工程验收的自验、初验、终验过程中,库区各县区档案部门提供淹没实物指标调查、专业设施复建、县城及集镇搬迁、工矿企业迁建、环境保护、库底清理等档案,为库区有关部门编制了100多种、2000多万字的验收资料,确保了自验、初验和终验的合格,得到了国务院三峡工程验收委员会的充分肯定。

做好“三项工作”,认真为移民工程服务

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动迁百万居民,被称为世界级难题。湖北省三峡淹没区涉及宜昌市夷陵区、秭归县、兴山县、巴东县4个县区,32个乡镇,266个村,863个组,12.68万人,淹没房屋550多万平方米,淹没土地9.19万亩。为了走出一条“开发性移民”、破解世界级难题的新路子,湖北库区广大档案干部十几年来走千家、串万户,建立移民档案,有许多人累倒在移民档案工作的岗位上。从1992年开始,湖北省档案局组织库区各县区档案部门开展移民档案工作调研,制定了《湖北省三峡库区及部管水库移民档案管理办法》,召开了全省三峡移民档案工作会议,开展了移民档案工作检查,建立了完整的移民档案。十多年来,库区各级档案部门为移民工程提供优质服务,主要做了如下三项工作:

一是做好接待利用工作,为移民搬迁、社会稳定服务。全省库区各县区档案馆及移民管理部门十年来共接待查阅有关移民档案的人员150万多人次,300余万卷次。利用移民档案调处了数千起移民搬迁安置中的矛盾,解决了不计其数的移民户之间的权益纠纷,维护了移民工作的政策严肃性,维护了广大移民户的权益,保持了库区社会稳定。全省库区各县区档案部门与移民部门共同研究,在实物指标测量确定后,为移民制发《移民证》,将人口和淹没实物指标、补偿标准、金额等记录其上,并将证发给移民,存根归档留存。这样既便于各乡镇移民机构具体操作,又便于日后查找核对,且贯彻了公开、公正的原则,不仅稳定了移民情绪,而且留下了详细的移民搬迁补偿依据。1998年,在移民清库过程中,部分移民反映实物指标错漏登,兴山县档案馆和移民局档案室充分利用移民原始档案证据,据实查证,对确实错漏登的予以登记备查,对没有错漏登的移民的无理要求不予受理,有力地促进了移民搬迁清库工作。总之,库区各县区档案部门积极利用档案,使库区后靠移民基本达到“江边一条路,路边一排房,房前做买卖,屋后种果粮”的效果。

二是搞好编研工作,为移民安置、落实政策服务。十年来,湖北库区各县区档案部门与有关部门合作编写了100余种300多万字的编研资料,如《县城迁建志》、《集镇迁建志》、《对口支援功德谱》、《库坝区原始面貌》、《农村移民工作点滴》等记录和反映移民工作发展历史的文献资料。特别是每年各县区档案馆与移民部门联合编印的《移民工作政策汇编》,下发到各移民村组及每个移民户,使移民们掌握移民工作政策,变被动搬迁为主动搬迁,促进了全县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以外,档案还为移民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发挥了巨大作用。1998年1月12日,湖北省审计事务所对秭归县新县城基础设施投资情况进行审计。审计人员在秭归县建设局档案室查阅《秭归县移民工程选录》的编研资料,通过该资料,他们很快地查阅到199个工程项目档案358卷,得到详细、可靠的原始凭证,审计工作开展顺利,最终形成了《关于对秭归新县城基础设施工程决算审计情况的综合报告》,报告对秭归新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给予了充分肯定:通过审计,其标的比原设计节约投资1760万元;在工程发包时,尽量核减下压,实际发包比合同减少投资2100万,节省投资总额达4434万元。秭归县有一个医院院长被举报在移民工作中有经济问题,有关机关查阅移民档案,证实该院长不仅廉洁,而且处处节约移民资金,结果查出一个清官,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

三是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为库区移民致富服务。为了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湖北库区各县区档案部门围绕着当地经济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利用本地档案编写的《库区高效农业范例》、《库区特色农业基本知识》、《库区养殖业叙略》、《库区种植业展示》等“短、平、快”的开发利用成果,受到了农村移民的普遍欢迎。为规范财务行为、严肃财经纪律,推行会计规范化工作,防止财会部门职能犯罪,库区各县区移民档案部门利用有关文件编辑了《三峡工程库区移民资金管理制度汇编》,保证了三峡移民资金正常拨付,防止了移民经费拨付中的腐败。

到目前为止,湖北长江三峡库坝区共搬迁移民12.7万人,已迁移民基本稳定,正在朝着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迈进。全省移民档案工作为实现农村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

库区经济建设的好坏,是衡量三峡工程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了更好地为库区经济建设服务,湖北三峡库区各县区档案部门在管理手段上创新,收集声像档案、电子档案,使用现代化管理系统;在理论研究上创新,开展科研项目研究,撰写论文等活动;在服务方式上创新,利用查阅、编研、主动选题等方式,为库区经济建设提供了优质服务。主要在如下三个重点领域提供服务:

一是为县城、集镇搬迁安置和企业迁建工作服务。在十年来的移民工作中,湖北三峡库区形成了坝库区原貌、移民补偿、项目迁建、实物指标等档案,为搬迁重建储备了全方位的档案资料。湖北省库区各县区档案部门围绕着集镇搬迁安置和企业迁建,利用大量的城市建设的管网建设、地质勘探、滑坡地带、企业淹没实物指标调查、企业破产诉讼等档案,编写出搬迁城区地质状况、新城区地下管网情况、企业迁建结构调整等编研资料,为城集镇搬迁安置和企业迁建工作服务。利用这些编研资料,全省三峡库区县城总体征地586.4公顷,场地平整292.94万平方米,道路工程73.93万平方米,给水管网工程101.97公里,电讯工程168.21千米,广播及有线电视186.67千米,县城二线以下搬迁25384人。集镇搬迁二线以下搬迁居民16458人。为全省三峡库区淹没的232家工矿企业,特别是为二线以下143家淹没企业提供了优质服务。

二是为专业设施复建和对口支援工作服务。为了在将淹没区的各种专业设施完好无损地迁移到搬迁地,全省库区档案工作者将淹没区的各种专业设施档案通过复制、编辑等方法,提供给有关单位使用。利用这些档案及编研资料,全省三峡库区复建等级公路215.61公里,汽渡2座,港口2个,输电线路853.19公里,变电站6.2万千伏安,邮电通信局所16个,复建长度841.06公里、广播电视局站26个、线路643.63公里,为搬迁地建设发挥了极好作用。2002年,秭归县电力公司开展城区电网改造工作,通过精心预算,发现需完成7000延长电力干线的地埋工程。由于地埋工程首先要开挖人行道和混凝土道路,而这些道路地下预埋了大量的水、电、电视、通讯等多种管线,为保证各种管网的安全,电力公司决定委托秭归县建设局完成开挖工程。县建设局充分利用室藏档案,在湖北省建设厅下发的文件中查到有关依据,节省了20多万元的道路恢复费;通过查阅新县城地下管网设施项目档案100余卷,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在开挖工程中避开有地埋管网的地段,工程进展顺利。既为电力公司挽回了因误挖管网而要支付的巨额赔偿费,也避免了给国家造成的损失、给人民带来的不便利。

十年来,各级政府对口支持服务三峡办公室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利用文书档案中的国家有关政策和相关行业、相关省市对口支援的政策性文件,落实省内外对口支援项目1784项,到位资金27.76亿元。二是利用名优特产档案资料,在库区先后引进娃哈哈、汇源、海尔、澳柯玛、同仁堂等名牌企业和产品项目35项。利用本地资源普查档案等,为“娃哈哈”和“均瑶”配套奶牛养殖,为“汇源”配套水果种植,为“双汇”配套生猪养殖,为“同仁堂”配套的中药材种植,为“际天时”配套的蔬菜种植等产业基地建设,大大推动了库区经济建设的发展。此外,库区档案部门还积极提供档案信息,为湖北企业工程招标服务。截至2002年底,三峡工程建安工程竞标中,湖北省企业中标242.46亿元,占发包总金额的64.35%。

三是为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服务。十年来,湖北文物部门共积累了文物文字图表资料600多万字;地面古建筑物的测绘、设计图纸2000多张;照片5万余张。湖北三峡文物档案部门积极主动地向有关部门提供这些档案资料,编写了《三峡考古之发现》、《秭归庙坪》、《秭归柳林碛》、《秭归何光嘴》、《三峡工程湖北库区文物保护项目报告》、《三峡传统民居》、《三峡古代石刻》等。三峡文物保护部门利用档案室保存的国务院有关文件和三峡库区档案,实施了254处文物保护项目,其中地下文物项目158处,地面项目96处;共发掘遗址总面积14.8万多平方米,出土完整文物数以千件。

通过湖北档案部门及其他部门的共同努力,2003年,库区各县区国内生产总值比1993年增长3倍多,财政收入增长2倍多,农村人均纯收增长近2倍,城镇职工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档案部门为三峡工程及库区建设谱写了一部壮丽辉煌的篇章。

移民工作方案范文5

【关键词】设计监理;移民规划;水库移民;工作范围

我国的基本建设项目推行以项目法人负责制为中心的招标承包制、项目监理制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实践证明,采用“三制”可以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更好地确保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和工程项目投资。

然而,勘测设计项目实行上述“三制”相对滞后,特别是招标投标制和项目监理制还远未普遍推行,水利工程项目移民规划设计的设计监理也是如此。本文结合水库移民工程自身的特点,从水利工程移民规划设计监理的概念、工作范围和程序等方面探讨设计监理在水利工程移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1.水利工程移民规划设计监理的概念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移民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功能、投资效益以及安全运行,对移民规划设计加强管理和监督,是完善工程设计管理、实施工程项目法人负责制的一项有效措施。目前多数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公司缺乏移民专业人员,远不能对移民规划设计的工作过程及成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移民规划设计监理就是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单位的委托,对设计单位移民工程勘测规划设计的工作过程及其成果进行质量、进度以及工作费用的控制和管理,以使设计单位提交满足合同需要的、技术经济指标较优的勘测规划设计成果,并提供满意的技术服务。

2.水利工程移民规划设计监理的工作范围

在工程项目批准立项的前提下,移民规划设计监理的工作范围如下:

(1)协助项目法人组织设计方案的招投标工作,选择勘测设计单位,签订各阶段勘测规划设计合同(协议)。(2)督促和检查设计合同(协议)的执行,进行规划设计质量、进度和投资的全程控制,督促勘测设计单位按合同(协议)的要求及时提供合格的勘测设计文件。(3)协助项目法人与勘测设计单位就设计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协调,代表项目法人核查设计文件和各项设计变更,提出意见及优化设计方案。(4)协助项目法人会同勘测设计单位对重大技术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优化设计方案。(5)代表及协助项目法人组织对设计成果进行审核,审核设计文件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规范,设计任务书和设计合同规定。(6)协助项目法人签署移民补偿资金包干协议。(7)完善合同管理。进行合同分析,对项目法人委托管理的合同进行分类分析,形成合同档案;进行合同监督,督促合同各方履约,减少合同纠纷;严格控制合同变更。

3.水利工程移民规划设计监理程序

3.1资料收集及分析

收集预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有关资料,并分析其完整性和可用性,资料包括:①枢纽工程相关设计文件和图纸,库区淹没范围和坝区施工征地范围图,征地区斑块图、地形图;②水库干、支流设计洪水资料和回水计算成果;③库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报告,安置区居民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防护工程地质勘察报告;④库(坝)区征地移民实物指标调查及移民安置方案,城镇和主要专项复建方案,防护工程规划设计方案,相关水土保持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方案以及上级审查意见;⑤库(坝)区及移民安置区各项社会经济调查资料;⑥项目法人与当地政府达成的协议文件和有关部门的批件;⑦其他相关合同、协议等文件、资料。

3.2移民规划设计监理工作

3.2.1设计方案招投标阶段的工作

根据工程立项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有关批文,协助项目法人审查各勘测设计单位的设计大纲;组织设计方案招投标,评定设计方案;协助项目法人选择勘测设计单位,委托勘测规划设计任务,签订各阶段勘测规划设计合同(协议)。

3.2.2实物指标调查阶段的工作

实物指标调查是移民安置规划的基础工作,在此阶段,设计监理人员代表项目法人按国家有关规程、规范和政策法规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审定的意见,进行以下几项工作:(1)参与征地移民规划设计工作、征地移民实物指标调查细则及有关调查表格的制定,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出监理意见;(2)对居民迁移、土地征用及其他淹没对象的淹没处理范围进行审核;(3)对库区浸没和坍岸区范围进行审核;(4)对库区和坝区淹没实物指标调查及复核外业工作进行监控,敦促设计人员严格按调查细则的要求开展工作,协助项目法人对外业成果进行抽查和验收。

3.2.3淹没(征地)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设计

在移民工程的各项规划设计中,设计监理人员代表项目法人参与征地移民规划大纲的讨论与修改,根据国家有关规程、规范和政策法规的要求,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审定的意见,对设计单位提出的规划原则、规划依据和规划标准的科学性、完整性、经济性等作出评价和论证,提出监理报告,提出合理化建议,进行投资、进度和质量的全面控制。具体工作包括:

(1)对规划外业工作进行监控,协助项目法人对外业成果进行抽查和验收;(2)对农村移民安置规划的各项关键数据作出评价,对移民安置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审核;(3)对城集镇淹没影响处理规划、工矿企业迁建规划、专业项目的复建规划、文物处理规划、库底清理规划作出评价和审核;(4)对防护工程及其他专项工程各设计阶段的输入及输出文件进行评估并提出评估意见,协助项目法人对相关文件组织审查;(5)对水库淹没处理补偿投资概算进行审核;(6)对水库淹没处理实施总进度及分期移民和分年度投资规划进行审核。

3.2.4后期工作

协助项目法人签署移民补偿资金包干协议等。

4.结论

(1)在水利工程移民规划设计中开展设计监理是必要的,它能协助项目法人更好地对勘测设计成果进行审核和把关,控制勘测设计质量、设计进度和设计投资,从而更好地贯彻项目法人负责制。

移民工作方案范文6

一、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抓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规划和筛选。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总体要求,把解决移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和美化居住环境、增加文体设施作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重点,优先安排,科学规划,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当地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相配套、相衔接。

二是加强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按照《四川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后期扶持项目规划、年度计划、建设实施、检查验收、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实行管理。配合完善移民后期扶持结余资金的项目确定和审核、监督、汇总、上报工作。切实督促项目实施乡镇,规范化的完成各个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确保项目实施一个、成功一个。

三是积极争取其它资金项目。在努力争取各级财政后期扶持项目资金的同时,积极争取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发展基金以及政府部门安排的各类建设基金和专项资金,向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倾斜,推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继续加强移民技能技术培训,促进移民充分就业,增加移民收入

一是重点抓好移民就业技能培训。把移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培训工作的重点,在提高移民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劳动力转移、实现稳定收入上下功夫;同时积极做好移民就业推荐等服务工作。全年技能培训轮训人员不少于100人,移民富余劳动力转移率75%以上。

二是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结合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农业产业发展,以促进农业增效、移民增收为核心,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广泛开展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因地震受灾严重的移民安置区的技能培训工作,为移民发展生产奠定基础。全市计划开展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1000人次。

三、加大移民生产扶持力度,支持移民发展生产,促使移民尽快致富

一是建立支持移民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继续实施部门和干部对口帮扶移民制度,了解移民思想动态,关心移民疾苦,解决移民困难,帮助移民发展生产;坚持市场为导向,充分尊重移民意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生产发展项目,以项目兴产业、以产业促发展;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四两拨千金”的撬动作用;建立健全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考核机制,推进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的实施。

二是抓好移民生产发展示范点建设。继续对龙池镇顺达移民养鸡合作社,聚源镇三坝生猪良种繁育场开展重点生产发展扶持,拟关注养植规模和发展前景,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移民生产发展扶持。

四、继续做好移民维稳工作

一是加强教育疏导,引导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社会。结合生产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以及“五五普法”和“创建全国法治城市”活动,以多种形式加强对移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培训教育,教育移民遵纪守法,淡化移民“特殊公民”意识。

同时教育引导原住居民理解、支持、关心、帮助移民,尊重移民的生活习惯,不歧视、不排斥移民,让移民充分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融入到当地社会。

二是按照工作程序,做好移民来信来访接待处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工作逐级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制,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及时妥善处理移民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加大移民积案处置化解力度,尽快完成移民积案化解工作;移民来信来访案件到期结案率达95%。

三是落实责任制,做好维护移民稳定工作。进一步落实稳控措施,继续开展移民涉稳突出问题排查、梳理和稳控化解工作,落实领导带头包案调处重大疑难问题制度,定期主持分析研判热点难点问题和苗头隐患,督促检查工作进展,采取多种形式,深入移民乡镇、村、组、移民户,了解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及时发现移民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将问题和矛盾化解和处理在基层。确保重要时段和敏感时期不发生到市、省和进京非正常上访,确保不发生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

五、认真研究移民搬迁安置中的遗留问题,做好移民安置扫尾工作

一是做好紫坪铺水库库区龙池集镇迁建和集镇移民安置工作。按照省、成都市移民办和都江堰市政府的有关要求,对龙池集镇迁建实行项目管理,根据调整审批后的龙池集镇概算要求,督促龙池镇加快集镇迁建中移民项目的实施,安置好集镇移民。另外服从龙池集镇灾后重建工作大局,认真细化集镇移民项目资金、项目,确保移民资金用于移民迁建安置工作,使集镇移民得到妥善安置,为紫坪铺水库龙池集镇迁建工程完成验收做好准备。

二是做好紫坪铺水库移民概算调整相关工作。结合《四川岷江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淹没影响征地移民技施设计报告(报批稿)》,认真梳理从移民搬迁安置以来,我市出台的相关移民安置政策,及移民反映的相关问题,与省水利设计院、省移民办、成都市移民办、紫坪铺公司衔接协调,就紫坪铺水库库区、施工区、集镇迁建、专项迁建等搬迁安置移民、迁建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沟通,准备相关材料,提出概算调整相关意见。

三是做好紫坪铺水库移民搬迁安置验收做好准备。根据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根据验收工作大纲,制定我市验收准备工作方案,从农村移民搬迁安置,集镇迁建,工矿企业迁建,专业项目复建,库底清理,移民档案等6个方面作好移民工程验收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