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加强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摘要: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的艺术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利用手工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创设美术情境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开设美术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

关键词:美术教学;动手能力;艺术素养;创新能力

传统的美术教学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严重遏制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因此,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结合美术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唤醒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视觉感知,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积极性受到限制

传统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思考,导致部分教师对于美术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总是存在着敷衍心理,从而打击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一些学校与家长认为美术课程占用了学生过多的学习时间,会对其他重点科目造成影响,就让学生不要把过多的精力与时间放在美术课程上。这样,学生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会削弱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方式与思想较为落后

现阶段,大部分美术教学还在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对于事物的注意力时间较短,如果教师只采取固定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会使课堂学习氛围过于沉闷、乏味,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对于美术教学的重视度不足

美术是一门具有较强艺术性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审美能力的有效载体。传统的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文化类学科,忽视美术这种艺术类学科,导致实践性较强的美术学科缺乏发展的空间,以致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将美术当作可有可无的学科。

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

1.利用手工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手工制作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最有为效的方式之一。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多开展手工制作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教学“会摇的玩具”这一章节时,笔者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喜欢的玩具。学生们的积极性都特别高,不仅能够享受到美术的乐趣,而且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动手操作,有效提高了美术教学效率。

2.利用创设美术情境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动手兴趣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大胆尝试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创新美术情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加深对美术的理解,提高美术素养。教师在为学生创设美术情境时,应从多角度出发,以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形象思维水平为依据,为学生创设最适合的美术情境,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教学“童话的小屋”这一章节时,笔者就采取为学生创设美术情境的教学方式,利用童话故事导入教材内容,让学生对童话故事中出现的建筑物进行大胆想象与联想,并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出有特点的童话小屋。

3.开设美术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对班级的每一位学生进行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成长规律、兴趣爱好,选择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具有现实意义的美术作品供他们欣赏,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与动手能力。美术作品欣赏是形成学生美术观念的有效途径,也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为学生选择美术作品时,应将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与美术教材中的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开展趣味性较强的实践教学活动。教师还应对选择的作品进行再加工,带领学生一起动手操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与兴趣对作品进行加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教学“闪光的烟花”这一章节时,笔者就在备课阶段为学生准备了部分优秀的烟花摄影作品,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对烟花作品的欣赏,绘制出自己喜欢的烟花美术作品,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动手意识。

三、结语

总之,美术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感知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小梅.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7(24).

[2]张浩航.立足成才利用美术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J].成才之路,2014(21).

[3]陈琦,毛智慧.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2013(06).

作者:李丽博 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前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