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放大学网络德育路径

我国开放大学网络德育路径

摘要:中国开放大学是基于网络技术的新型高等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终身学习、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逐步确立,已成为国内在学人数最多的大学,地位特殊。在借助互联网技术传授知识的同时,实现网络德育功能是开放大学办学的重要职责。

关键词:中国;开放大学;网络育人;实践路径

中国国家开放大学又称国家开放大学、开放大学,是一所以学历和非学历高等继续教育为主体的新型高等学校,是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传播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更承载着德育的重任。德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和关键部分,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德育是开放大学这所新型学校人才培养的应有职责,必有之义。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网络教学模式下开放大学网络德育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

首先,开放大学的现代远程教育是基于网络技术的渐进开放的教育形态,强调“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国际化”办学理念。与传统的高等教育相比,开放不仅指教育对象的开放性,还包括教学观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时空的开放。通过网络教育形式,现代远程教育实现了虚拟校园与现实校园的统一,这是一种教育的进步和手段跨越。这种教学模式推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加速了高等教育的普及进程,为满足人民对知识、学历的追求提供了技术和方法。其次,开放教育基于网络的技术让信息获取和人际交流更加便捷,开放大学的学员只要拥有一台联网电脑或者手机,就可以登录学习网站随时随地浏览课程学习资源进行课程学习,并实现学习效果的自检自测,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实现生活、家庭、工作相“和谐”的学习方式。中国开放大学已成为中国没有围墙的学生数最多的大学。第三,网络教育加大了学员及师生之间互动的时效性,增进了师生思想交流,消除了羞涩、跨越了障碍,提升了教育效能。“沟通无时不在,交流处处可能”。

2.挑战

第一,开放大学网络教育如影随形的挑战首先是网络文化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冲击和嬗变。开放大学教育教学网络的基本功能是网络文化功能。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内容是多元的,环境是复杂的,影响是根本性的。网络文化内容繁杂,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观念。西方文化通过网络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文明的冲击已十分严重,甚或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为数不少的开放大学网络教学平台缺乏正确的思想和舆论引导阵地,或是形同虚设,放弃了对学员的正确引导和宣传。开放大学专业教育和思想德育教育两张皮、两个格:先进的网络教学技术手段与德育工作传统的开会谈话、上德育课形式“并行不悖、相安无事”。第二,现代网络技术与社会影响飞速发展,大大弱化了传统德育形式的功能和影响力。互联网世界中,网络文化环境非常复杂,不断消解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网络信息个性化强、受众面广,网民的话语权更多,缺乏自律者的不良舆论也多,甚至社会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都会受到负面信息的攻击。开放大学远程教育这种基于网络的独特教育模式,在实现知识获取的充分自由和开放的同时,德育教育内容的可控性变弱。当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学习者”身份在网上共处,德育的内容、形式、途径都发生变化,网络教育的“双刃剑”效应凸显:在向学员提供及时、丰富、便捷知识与技能学习服务的同时,开放大学的管理者尤其是德育工作者面临着网络教育中德育理念、内容、途径变革的严峻挑战[2]。

二、开放大学网络育人的现实意义

1.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现代中国社会行进在一个社会分层明显、价值多元并存的改革和嬗变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守,社会主流意识必须得到推崇与弘扬,因此,开放大学在网络信息极为丰富的社会大背景下,必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德育工作,需要努力将社会的主流思想、主流价值观、主流意识向开放学员进行宣传灌输,努力促使学员认可当前社会的基本制度和基本价值判断,形成共同的信念和主流价值判断。开放学员群体是社会群体中的重要部分,开放大学网络教育的德育成效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与进步思想的确立。

2.公民主体成长的需要

网络教育中主客体传播模式的变化对开放大学网络德育工作效果产生了影响。网络环境中人与人的交往不再是传统的“人—人”的交往,而是新型“人—机—人”交互联络模式。网络突破了现实环境和条件的束缚,许可陌生的人们进行思想、心理上的交流。开放大学网络教育形式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地位的平等性空前彰显,德育工作难以再拥有信息传递“人—人”模式的“先导权”和“支配权”,德育工作的主体权威性受到极大挑战,影响明显削弱。而处于教育客体地位的学员初次接触网络的年龄更小、用网频率更高、对网络的熟悉程度和利用水平甚至大于教育系统的教师和德育工作者。学员“自我成长、自我教育”的模式正倒逼德育工作者守住网络育人阵地,用好这个德育阵地[3]。

三、开放大学网络德育路径探究

1.凝聚一个共识

开放大学网络教育模式中的“德育”工作首先必须解决一个对开放大学教育性质的认识和办学定位的修正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开放大学肩负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已经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新的概括和凝炼,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扎实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成为开放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光荣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从开放学员的思想实际出发,深入学员的生活世界,贴近学员的接受特点,才能有效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只有切实着力于这三个方面,才能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使学员做到思想认知、情感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行动指南,外化为日常行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2.打造一支队伍

立德树人,师德为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开放大学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对学员尤其是青年学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德育感化和理念型塑方面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开放大学德育工作亟须培育一支能力很强的队伍。培养一支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了解德育工作规律,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娴熟利用网络进行德育工作的队伍,这是开放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的组织保证。除党委职能部门外,学生工作系统要切实打造起“网络德育课程教师+班主任+学生干部”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队伍。网络德育课程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高等教育理论知识,班主任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职业热情,学生干部要具有积极进取意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4]。

3.构建一个平台

开放大学网站作为网络与现实相耦合的产物,应具有强大的亲和力、生动的展现形式和流畅的互动机制,形成开放大学网络德育的物质基础。要做好德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全面、合理规划,在开放大学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与系统架构上,体现德育的全局性和全景化大格局。要精准确立德育在开放大学网络教育平台办学系统中的位置。坚持并发挥德育的方向导引、舆论引导、行为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功能,凸显开放大学网络教育的德育个性与显著特征。开放大学特色在网络,优势亦在网络。建设开放大学校园网站,强化网络内容和形式建设是开放大学德育的抓手,应以其开放、生动、互动的特点,在加强开放学员网络德育教育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重点和优先的工作有:开展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站专题教育。结合开放学员的心理需求、兴趣爱好,将传统美德、廉政理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入校园网站专题教育内容;可以通过动漫、趣味视频短片提高校园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宣传,加大每日宣传的力度,争取长度不断线、月月出典型、每天有更新;重视对突发事件、网上社会热点问题和学员关心的大事小情的正确舆情引导,运用鲜活事例、翔实数据,传递正能量,粉碎网络谣言[5]。

4.完善一套制度

网络治理是信息时代的社会大课题。在依法治国已成为社会共识的现实氛围下,依法治网是开放大学网络德育的制度保障。开放大学要在大力加强对学员的网络法律知识的学习、教育、普及的同时,通过座谈会、讲座等线下交流形式,让学员意识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上网要遵守国家相关法规。提倡文明上网,而不能为了追求点击率、博眼球,置法律法规于度外。要对网络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约束,适时开展“清网”行动,保障网络环境健康阳光、积极向上,实现开放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网络育人功能。

5.培育一种文化

开放大学具有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文化的熏陶和传播、弘扬是育人的手段和指向,也是德育的重要路径,即文化育人。开放大学的网络文化亦是依托高速的传输系统,进而将文化信息于系统,不同地域、职业、学科、专业的学员通过开放大学教育网络都能及时获知,而他们通过转发、评论又能以最快的速度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加深认知程度,形成开放大学网络德育的文化传播和文化影响效应。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12-09(1).

[2]蒋广学.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大学使命的传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68.

[3]刘莉.开放大学:战略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国远程教育学术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2(11):5-20.

[4]毕正宇,毛珊珊.基于教育政策代价视角的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7,5(1):18-22.

[5]胡日查,刘笑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高校德育模式创新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4(6):42-46.

作者:吕祥 陈静 单位:盐城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