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体系的价值

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体系的价值

【摘要】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体例和教学设置,虽然形式多样,教法各异,但其基本内容以选文汇编方式展开,追求的是大语文的大而全的体系,导致古文占比较大,教材与教学实践远离学生生活。而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体系,既可以通过文化传承,培养学生本土意识和家国情怀;通过实地考察和生命体验,打破学生与生活世界的隔离,构建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更可以借助教学融合,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赋予大学语文教学以无限生机。

【关键词】教材体例;地域文化;本土意识;课程改革;社会发展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强化学生知识底蕴、开拓学生思维视野和深化学生人文素养的通识类公共基础课程,在秉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如何赋予传统文化以更为丰富的内涵,如何使大学语文教育更好地负起立足当代、服务社会的现实职能,是目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而地域文化,作为“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和成就。它不仅包括独特的自然景观,还包括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对应的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道德价值标准以及文学艺术等人文现象”[1],本就“规范着人类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与审美情趣等,并对每个人的精神需求、行为动机与意志品质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因此,将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体系中,无疑能够使大学语文教学发挥更大的效用。

一、大学语文教材体例与教学设置现状

教材作为对某学科现有知识和成果的综合归纳和系统阐述,本就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学术素养和审美趣味,大学语文教材体例的确定,也明确地体现了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大学语文在全国各高校恢复开设40余年来,各类部编、自编教材达上千种,比较典型的体例有如下几种:

(一)按人文主题分类,以徐中玉、齐森华、谭帆主编的《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和夏中义主编《大学新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为主要代表。该类教材突破了传统大学语文教材偏重知识性、工具性的特点,站在人文素质教育的高度,以人类普适价值为核心,对作家作品重新编排,内容涵盖文学、文化、政治、哲学、历史、经济、科学等各个领域,兼具经典性、时代性和世界性,对于学生拓展知识结构、培养健全人格、深化人文素养和审美意识能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夏中义版,全书按主题词对作品进行分类,分为青春、大学、仁爱、情恋、自由、良知、敬畏、乡愁、记忆、英雄、自然等十六个板块;“每个主题词都从—个特殊的角度指向有利于大学生‘精神成人’的维度”[3]。它们从广义的角度对故土、乡愁等进行吟咏。

(二)按文学史分类,以王步高《大学语文》(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为主要代表。该类教材按照文学史的发展流程,选择较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反映出文学发展全貌,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理解、鉴赏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和人文精神的提高。比如王步高版精选了由先秦到中国现当代27个小单元,涵盖了中国文学发展阶段的主要作家和文学流派,兼顾了诗、词、赋、散文、小说、戏剧等各大文体,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文学的全貌。另外如马原、肖瑞峰等主编的《大学语文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虽然各编之内以文体为单元,但选文由先秦、两汉至清代,由五四新文化到世界文学,通过作品串联起了悠久绵长的历史文脉,也可说属于按文学史分类的体例。

(三)按文选分类,以陈洪《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杨建波《大学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等为主要代表。该类教材以文章选篇为主要结构方式,采取题材与文体相结合的作品编排体例,力图通过经典美文的鉴赏,强化学生语文素养,引领学生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陈洪《大学语文》,“全书从语言类别的角度分为四个部分:现(当)代文章,古代文章,诗、词、歌,外国作品的中文翻译。每部分中,再依题材与文体的大致类别,分为若干组”[4]。“整套教材以学生现代人格和自由心灵、怀疑批判精神的培植为暗线”[5]。除了上述三类,还有文体类、文选与写作类等不一而足,当然这种分类并不绝对,有时也会有所交叉。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绝大部分大学语文教材偏重于古代作品、传统文学和文化,强调的是经典性和广泛适用性。由于与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学生较难沉浸和融入其中。有些教材如夏中义《大学新语文》以体例和作品之新表现出宏大丰富的人文精神视野,以及青年人成长成人的必经的精神游历,为大学生的人格完善、视野开阔以及精神成人提供了坚实的价值根基,但地域文化的缺失总使学生在仰望星空之余少了些微的脚踏实地。而纵观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体例,“语文教材无论是按朝代编写还是按文体编写还是按内容编写,都跳不出选文汇编这一基本形式和基本内容,而这一基本形式和内容几乎变成了唯一的形式和内容。”[6]而教学设置,无非是对选文的归类、处理、挖掘,选文成了教学中最基本的甚或核心的一环。这样一来,选文的筛选、设置就极为重要,地域文化的设置也就迫在眉睫。

二、丰富强化地域文化教学内容的重要价值

通观我国高校大学语文40余年的教学实践,其通过对古今中外经典名作的解读,“引导学生用文学的眼光去观察广阔的世界,体味丰富的人生,思考复杂的人性,吸收浩瀚的文学积淀,从而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7]的作用不容置疑。但同时,因为古代作品占比较大,作品离学生生活较远,这种现实感与时代感的疏离又使学生难以融入。而内容体系的求大求全,更使教材与教学实践相脱节,课程特色不明显,其曲高和寡就在情理中了。因此,丰富强化地域文化教学内容,以地域文化单独成为大学语文教学体系中一个独特的板块,无疑可深化大学语文教学的时代感和认同感,实现丰富学生心灵体验和课程改革的本质转化。

(一)通过文化传承,培养学生本土意识和家国情怀

一般大学语文教学因为过于注重经典和全局性,其作家作品难免让学生有距离感,导致敬重有余,亲近不足。尤其其倡导的功业雄心、壮志难酬或伤春悲秋之类,似乎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主要气质,因为主题的相近让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果教学时不细致挖掘,很容易演变成冷冰冰的条文和标准化的运用,走入中学教育的老路。而地域文化,无疑能以更亲切自然的面貌让学生接受,其所蕴含的本土文化与家国情怀,因为具象与抽象的相得益彰,因为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息息相关,自然会更容易植入学生的心灵。毕竟,“任何一个地域的本土文化,都是在该地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发展、政治体制与经济生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凝聚着本民族、本地域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并具有陶冶民族性情、塑造民族精神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功能,是促进当地社会发展的精神内核和内在动力”[8]。因此,只有将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体系,通过对地域文化中历史、传统、文化形态与地方精神等的挖掘,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学生的文化认同,构建学生的心灵家园和精神世界,促进课程文化功能和学生文化角色的实现。

(二)注重生命体验,建立现代课程体系

“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9]传统大学语文教学因为过于注重文学化的解读,偏重于讲解文学发展历程、文学技巧与语言特点,导致教学内容老套和中文专业化,学生更多被动接受而缺乏生动的体验。而地域文化,因为直接产生于学生赖以生存的土壤,本就在有意和无意中触发学生心灵的悸动和思考。并且,地域文化教学使实践教学有了更多的可能。学生对某种文化可以来一个实地考察和体验,可以沿着自然和人文景致来一个文化之旅,或沿着古代文化名人的足迹来一次生命体验,这种“以文化为内容的主题活动教学注意理解、体验、反思和创造等不同学习方式的整合,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学习经验的获得和师生、生生的对话,在课内课外、教材读本、线上线下、教师学生、历史现代、理论实践之间建立联系,实现连通。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借助资料,通过人际协作活动自主建构意义,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也在活动中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10]。因此,地域文化板块内容的设定不只是教学内容的变革,更是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的变革,它不仅仅促进教学空间和时间的扩大和转移,而且进一步深化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化了学习与生活的本质联系,促进了学习方式由钻研书本到现实探究的改变。并且,教师也可借此建立地域文化课程群,选编地域文化专题教材,在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方面均表现出鲜明特色,从而使大学语文在网络化时代、新媒体时代保持充足的生命力。

(三)借助教学融合,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中学语文教育全面提升、网络教育蓬勃发展、社会价值观念较为功利化的态势下,大学语文既没有专业、学科特色保证生存空间的拓展,也没有如大学英语般四六级的尚方宝剑作为庇护,其发展的受限在所难免,部分高校屡屡削减大学语文课时或以人文素养课程群来替代可见一斑。而地域文化板块内容的设置和教学开展,能够使教学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尤其在各地大创文化品牌,通过建立文化品牌、文化自信来凝心聚力、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当下,地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就更具价值和意义。一方面,青年学生在查阅资料、实地参观体验感悟、教学探讨和作品创作中强化了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归属感,为其成长成才及此后的回馈社会架起了开阔扎实的桥梁,构建与生活世界、与地方文化传统的联系。另方面,教师(包括部分有志学生)可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研究,提炼出其独具特色的丰富内涵,为地方发展献计献策,并且作为课题申报、科研的主要内容,“这样既有助于深化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又有助于提升大学教育的实效性。”[11]再一方面,地方院校可通过设立地域文化研究所、地域文化研究基地和在某个文化场所设置教育基地等来主动介入地方建设和发展,深化校地合作的方式途径,真正实现“传承文化,服务地方”的高校当代职能。

(四)增强自信,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

大学语文从它一出现似乎就承载了太多的功能:既要强化学生的文学和文化基础,又要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既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要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思维、分析、文学鉴赏等多种能力。目前为止,有关大学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孰轻孰重仍没有达成全面的共识。这也是造成大学语文教材成百上千、教学内容和教法千姿百态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在整个社会包括学生学习较为功利化而价值观又较为多元的状态下,大学语文教学如何在保持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更加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信,构建起学生丰富深厚的精神世界,应该是其终极追求。而通过丰富强化地域文化内容来达到这一目的,无疑是一个较好的途径。如前所述,地域文化教学通过知识深化、实地参观体验、活动的丰富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等完成了学生对所处文化的重新发现,“通过对地域文化的认知、理解和反思,了解地域文化的历史和由来,确认自身的文化特性,从而反思并陶铸自己的文化品质和人格境界,弘扬优秀的地域文化精神,增强自信心,激发自身的生命力和创造力”[12]。地域文化教学内容的设置,使大学语文教学由高高的“庙堂”走向民间,由高大神圣令人敬畏转而融入真实可感生动醒目,通过对习见却未必深入了解的地域文化精神内涵的重新发现,激起对故土家园的由衷热爱,引发民族自豪感。这种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与地域风貌、文化气质等的发现与认同,又转过来引发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思维方式等的更深层思索,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究欲望,从而让精神世界更为丰富充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提高感知世界和素养提升的能力。说实在的,教育的本质目的不就是让学生培养独立人格,达到思想成熟、人格完善么?因此,让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体系,使之成为教学内容中一个独特独立的板块和重要成分,既是对传统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拓展,是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归属感的鲜明体现;又是通过实地考察和生命体验,拓展学生思维、拓宽学生人文关怀视野,构建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的必要尝试;同时又打破了学生与生活世界的隔离,强化其对文化的认同感和亲切感,让师生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实现课程观和社会效能的双重转变。只有这样,大学语文教学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

作者:郑正平 单位:浙江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