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创新网络大学教育论文

校企协同创新网络大学教育论文

一、我国校企协同创新网络发展现状

新世纪以来,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并把协同创新作为实现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将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打造成“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其中,“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是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2011年,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这些阐述对我国校企协同创新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也为大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协同”成为现阶段引导我国校企合作发展方向的重要思想。在促进校企协同创新网络发展过程中,需要逐步深化协同创新思想,将协同思想落实到具体的网络行动中,并形成具有持久、稳定、有效运作的协同发展机制,在网络合作目标、合作资源、创新管理等各个层次上实现协同发展。在合作目标上,要实现任务分配平衡、运营目标协同与战略手段协同。在资源层面上,要实现人力、物力、财力与信息等资源的协调。在创新管理上,要实现组织研发、交易协调与成果分配的协调发展。

二、深化对校企协同创新网络的理解与认识

事实上,“协同”的思想在我国早已有之,特别是军事家在论述作战方略时特别重视“协同”作战的重要性,如《孙子兵法•九地》篇中有“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的论述。按照协同学理论,“协同”是指要素对要素的干扰能力,表现了要素在系统发展中的协调与合作特征。“协同创新”是把协同的思想引入科技创新的活动之中,各创新要素在独自发挥作用的同时,基于机制性互动形成系统整体效率实质性提升。较早就“协同创新”的意义进行探讨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葛洛(PeterGloor)。他认为,协同创新是由具有共同愿景的人员,借助网络进行思想、信息与工作交流,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校企协同创新是指企业、大学等基本创新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中介、金融部门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协同创新活动。其中,政府主要通过法规、政策进行创新引导,科技中介主要进行科技信息服务,金融部门提供创新资金。通过协同创新,能够实现知识、技术与思想在创新主体间的共享,从而弥合各创新主体现有创新能力与所需创新水平之间的差距。从发展路径上看,协同创新包括成果转让、委托研究、联合攻关、共建基地等多种形式。与传统创新模式相比,协同创新更具整体性、动态性特征。为促进校企协同创新的发展,进一步发展具有实质意义的协同创新网络,需要从网络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形态、发展路径等多个方面进行努力,形成有助于网络构建、运行、持久与优化的发展环境。校企协同创新网络是国家创新系统的一部分,与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其他网络相比,校企协同创新网络突出的是以大学、企业为关键主体,同时包含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多元主体,基于创新活动所形成的复杂网络。校企协同创新网络因其结构特征的独特性,形成与国家创新系统的特殊关系及其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独特地位。

三、通过深化大学教育改革促进校企协同创新网络发展

从全球协同创新网络发展看,美国的硅谷不仅是世界创新的典范,而且以斯坦福大学为创新源泉形成了独具优势的校企协同创新网络。从大学教育发展的角度看,斯坦福大学独特的办学模式和教育理念,使它能够在很短时间里孵化出大批高科技企业,与苹果、谷歌、思科、惠普、英特尔等龙头企业形成校企协同创新网络,从而缔造了科技与财富神话。从我国大学教育发展和校企协同创新实践看,我国的大学教育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

1.通过改革发挥大学教育的比较优势。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大学分为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这种通过行政手段调控大学教育发展的方法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大学教育发展的障碍,并且从更深的层次上影响了我国校企协同创新网络发展。我们认为校企协同创新网络发展从根本上要发挥大学和企业的比较优势,这对大学教育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大学教育不仅要成为知识的源泉和人才的摇篮,而且要成为发挥知识和人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与企业的市场和资本优势密切结合,成为创新网络的关键主体。

2.大学要与企业共建校企研发中心。

大学要加强与大型企业、骨干企业、上市公司等大企业的科技合作,与重点行业大企业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布局共建校企研发中心。校企研发中心可联合攻关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培养企业领军创新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通过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助推中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3.大学要与企业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围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重点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联合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股份制、理事制、会员制等多种形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创新链上下游的对接和整合。

4.设立校企联合创新基金,鼓励合作开展科技攻关。

在政策和管理方面进行制度创新,鼓励大学教师更多地与大企业建立长期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校企联合设立创新基金,允许大学教师自由申请,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持续满足企业创新需求。大学要主动整合校内外技术资源,努力对接国际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围绕国家及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布局,以校企协同创新方式进行联合攻关,争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方面取得实质性的研究进展。

5.加快大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鼓励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课程。

在教学内容上,植入实用性强的企业操作课程。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方面,要大胆创新,引进企业家和工程师走进课堂,聘请有世界经验的企业研发人员作为大学生的校外导师,让企业科技创新人员与大学教师共同研究教学内容和开发教学课程。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大学教师与企业创新人员的联系与沟通,聘请有授课经验的企业科研人员到大学任教,同时选派大量大学教师到企业担任外聘研发专家,增强校企协同创新网络的健壮,让校企协同创新网络成为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内容。

作者:沙德春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