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教育理论范例

协同教育理论

协同教育理论范文1

1.1医学生道德教育尚未形成协同工作机制

传统的医学院校道德教育工作机制为党委统一领导、党群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各司其职共同实施。但在实践中,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与团委、宣传部、学生处等各主体之间各自为政,缺乏经常性的沟通和联动机制,资源分散,在教育内容、方式、载体、评价等诸多方面无法充分释放彼此的活力要素从而达到深度合作。从外部来看,医学院校的德育工作与其他高校、卫生管理机构、实习就业医院、社区、家庭等主体之间的协同性也不够。忽视了家庭的教育动力作用,与其他高校之间的交流互动也较少,未能实现与用人单位和社会行业之间的紧密结合,没有做到将德育从校园延伸到课外和校外。

1.2医学生道德教育尚未搭建协同育人平台

首先,没有形成以思政课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教育平台。不少医学院校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甚至科学主义至上,但忽视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思政课课时开设不足且普遍实行大班授课,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医学人文修养课程大多为选修课程,课程种类单调,课时数量较少,课程资源匮乏,无法发挥合力作用。其次,重视理论讲授,轻视道德教育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在制度、人员、经费等方面保障力度不够。实践教学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清,衔接性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活动形式与活动主体较为单一。再次,道德教育网络平台构建滞后,对学生的网络心理与行为缺乏了解,不能及时跟进医学生的思想发展实际和及时介入医学生道德成长的全过程,容易造成教育真空现象。

2协同理论及其与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逻辑联系

2.1协同理论的内涵特征

协同理论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Haken)首次提出,强调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协同发展的过程,需要参与各方具备共同的目标,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围绕共同目标形成共享理念,构建沟通机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近年来,协同理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应用成果。作为一种提高组织创新绩效的有效方式,协同理论目前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转变教育理念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托。

2.2协同理论及其与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逻辑联系

医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是一个开放性和创新性并行的课题,它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具有复杂的有机结构的整体,它不仅需要专职德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而且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讲,协同过程同医学生道德教育的创新发展存在内在统一的逻辑关系。目标的一致性。协同理论,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通过优化组合和相互协作,发挥各自特长与优势,促使某一目标的完成。医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涉及相关教育部门、社会、家庭以及医学生群体自身,都有着各自的利益和目标,但在促进医学生发展这一目标上是一致的。这种目标的一致构成了各系统协调合作的利益基础和前提条件。系统的开放性。协同理论认为,通过与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信息与能量交换,系统才得以将所需信息输出并维持其正常的生命运转。在这种交换过程中,系统经历着复杂的螺旋上升式能量转化与优化成长过程。医学生道德教育的协同发展,需要各参与主体积极为医学生创造道德成长的平台和空间,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为医学生道德教育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这是推进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条件。机制的协调性。协同理论认为,系统内部的每个要素与元素都有其存在的必然价值,任何单个个体的缺失都会破坏系统的整体性并导致其正常功能的丧失。系统协调得好,整体性功能就得到充分的发挥,反之,会制约系统任务目标的实现。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机制的确立将各参与主体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突破体制的限制,相互协调,共享资源,及时沟通,朝着系统的目标前进,这是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

3医学生道德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路径分析

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使得医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心态、行为方式和行为选择正在发生改变,主体性意识正在觉醒,这就要求在对医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时,通过观念创新、平台搭建,加强教育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立足医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能够促使医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参与教育过程的内容和途径,增强医学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1积极树立协同观念

为达到医学生道德教育的最佳效果,需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和决心,首先在观念上确立协同意识,树立“大德育”观念,改变传统德育中单兵作战、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局面和做法,积极推进教育主体之间在观点、资源、信息方面的交流和共享,在创新发展的方向、原则、方法和环节等方面以开放的心态兼容并蓄,努力做到教育资源的整合、教育部门的融合、培养模式的革新和运行机制的优化,以尊重医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前提,充分发掘医学生的智慧潜能,尊重医学生的人性需求,肯定医学生通过正当手段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激发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让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道德精神的魅力,体会压力和痛苦、快乐和成就,从而提升道德的底线,提炼生命的价值。

3.2搭建校内外协同平台

良好的协同发展平台是医学生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搭建协同平台不仅能提升整体德育的质量,各参与主体通过相互合作和交流在平台中得到了锻炼,实现了双赢的效果。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扬长避短,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形成稳定的教育协同结构。高等院校教育资源丰富,如何协同这些资源,使其变成自然而有序的教育常态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从校内系统来说,重要的不是可利用资源有多少,而是如何组织这些资源成为最具实效性的教育手段。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来厘清医学生道德教育的组织管理机制,落实校内参与主体的工作内容和管理职责,形成教育资源共享、良性竞争、优势互补的管理体系。德育教师要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了解医学专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寻找德育与医学生专业精神培养的契合点,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督促各临床专业课教师担负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义务,实现医学专业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各科教学活动“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学校管理层负责专兼协调,统筹规划,从领导机制上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在制度建设、经费保障、平台搭建、校园文化、网络引导、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提供充分的支持,努力营造民主法治、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仁爱厚德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医学生提升道德修养和专业技能的内驱力。从校外系统来说,形成同城高校、卫生管理机构、医院、家庭、社区融合一体的校外德育网络体系。与同城高校定期开展德育活动,共享思政理论课、日常大学生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体会与经验;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事件等社会热点问题层面,医疗卫生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比校内德育工作者更了解具体的内容;就医疗卫生工作而言,社区联系着卫生管理机构、医院和普通群众,社区日常工作内容映射着医疗卫生系统跳动的脉搏,可以协同发展使他们参与到医学生德育工作中。医院实习是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成长中的重要一站,在相对固定的实习地点和较长的实习跨度内,实习医院自身的人文氛围和职业环境对医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和规范。学校和实习医院可以根据实习计划和要求,共同制定严格的实习管理考核制度,对医学生的德、能、勤、廉等方面开展综合评价,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一体化。

4结语

协同教育理论范文2

关键词:协同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大学生是支撑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思想的正确性和先进性是十分重要的[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网络平台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一些伪文化的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长期下来大学生就容易出现价值观偏差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更大的阻力。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脱离实践

近些年来,大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式与政策等课程都在逐渐完善和改革,这些思想政治课程都是必学的公共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2]。而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大部分都没有与实际相结合,理论课程居多,实践课程占比太小,缺乏科学的课堂设计,使得大学生有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却无法和社会实际相融合[3]。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大学生随口就能背出很多的宗旨、性质、任务等理论知识,重要的是让他们接受正确思想的熏陶,在生活中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脱离的问题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的淡化倾向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中占据主流的是一些积极、健康且较为向上的部分,很多学生都有着满腔爱国热情,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也能够深切地体会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就,见证国家的进步与富强,但思想观念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理想信念的淡化倾向。部分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不管是入党,还是评选先进等工作都被视为是一种个人利益的追求,他们可能并不是出于对党的热爱及锻炼自己的需要,在动机上并不是理想信念占主导,更多的是为前途着想或是对自己的一种证明。

二、协同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行性

协同理论是系统科学理论下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能量交换的条件下,通过自己内部功能、空间等资源的协调使用,使系统处于最优状态。协同理论站在全局的角度来协调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对于处理复杂事物更具有优势。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将协同理论引入这一领域,其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协同理论的不稳定性原理[4]。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因素就是外界各种各样的思潮,这些思潮的出现能够引起内部系统的紊乱,也就是会让大学生出现思想价值方面的偏差,这种情况下需要不稳定性原理中的序参量也就是正确的思想价值的引导,使大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5]。第二,协同理论的伺服原理,也就是系统发展得快变量会受慢变量的支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外界的思想理论是不断变化的,这也就是快变量,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慢变量,学校需要将慢变量的作用发挥出来,使大学生不受外界思想的影响。第三,自组织原理,这个原理是指在序参量的引导下系统中的个体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让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发展自己、影响他人,使国人的道德素养不断提升。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协同理论的必要性

受社会上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及外来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被瓦解,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及时做出改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应该只包括理论教学,还应该涉及思想政治观念的养成及实践环节。协同理论的宗旨就是通过对系统内部的协调运用使得整个系统处于最优的发展状态[6],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就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体系的共同作用,达到一种1+1>2的效果,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四、协同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提升中的应用

(一)协调国家需要、学校的培养目标及个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为协同教育理论提供了指导,围绕着国家需要展开,以实现法治中国为目标,对国家需要、学校的培养目标及个人的发展进行协调。国家需要与社会的相结合体现在指导性文件的制定过程中,指导性文件的形成进一步为学校的办学指明了方向。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与学校目标和国家需要相靠拢,培养出拥有正确三观及特长的现代大学生。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学校需要采用多种途径的教育方式,将网络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相结合,从某一点入手并不断发展,实现由点及面的教育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娱乐性及互动性,尽量避免强制教育的出现,更多的应是引导性的工作。实践性活动更适合思维活跃的学生,学校应给他们提供一定的与社会接触的机会,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能力,使其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将所学应用于生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内外部协调

任何教育都要根据所处的实际环境来决定,在优秀的环境中就更容易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自身素养的提高也能对外部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内部与外部的协调发展也能够促进协同理论目标的最终实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内部环境指校内的文化环境,外部环境指与社会接轨,密切联系实际。虽然以学校的力量很难净化整个社会的环境,但是让学生对社会有清楚的认识也是很重要的,并且学校通过不断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也能够使社会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内部环境的优化主要靠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及道德品质方面的熏陶,营造和谐的校园整体环境,大家都会自觉地遵守。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等模式,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合适的外部环境,适当地让学生接触社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学校作为内部环境可以让学生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同时它也是学生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直面市场的激烈竞争,实现内外部的协同。

五、结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学校、政府、社会及家庭的共同努力,虽然原生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是一定要树立起来的。在协同理论的指导下,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政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支持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都在推动着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提高。因此,希望大学生可以端正态度,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只有理论知识是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环境的,大学生有了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在社会中立足,从而为国家效力。

参考文献:

[1]刘慧.从协同理论的视角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评《协同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优化研究》[J].新闻与写作,2017(2):121.

[2]周倩.协同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研究[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0(1):99-101.

[3]周汇,蒋硕颜.浅谈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协同创新研究[J].数码设计(下),2018(6):239-240.

[4]刘良训.公共危机协同动员模式及其构建路径[J].领导科学,2017(35):19-21.

[5]黎新宏,陈希,查桂义.社会小生境视角下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实践路径[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6(8):81-84.

协同教育理论范文3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社会问题。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域辽阔,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都极为分散,导致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点多线长,量大面广,较之于城市,监管任务的挑战和难度更大;另一方面,在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架构下,行政监管和执法力量往往是越往基层越薄弱,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加之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特别是一些相对偏远和闭塞的农村地区,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不强,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渠道狭窄,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和依法维权意识都较为缺乏,为一些“三无”食品、过期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大量流入农村市场提供了空间,导致农村食品安全形势更为严峻。由此,在我国短期内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难以取得实质性改变的现实国情背景下,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现阶段我国农村食品市场高度分散的结构性特征,以及农村食品安全行政监管力量薄弱的现实,均使得单纯依靠政府监管难以在短期内确保广大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鉴于此,应对农村食品安全复杂现实的挑战,实现农村食品安全长效治理的战略目标,必须具备综合的社会“协同治理”观念,即在推进政府行政监管体系和资源向农村基层倾斜的同时,应积极推动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特别要充分发挥农村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基础性作用。实际上,由传统的单纯依赖政府行政监管向重视社会性力量转移,这也是当达国家食品安全治理的基本经验和发展趋势。具体到农村食品安全治理而言,农村地区食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态度、认知与行为倾向等,都会对政府及企业的食品安全行为选择产生深刻影响。作为食品产业链条生产和终端消费环节的主要利益相关方,农村社会公众积极、主动和理性的参与,是对各类食品生产者经营主体最直接、最有效的制衡,也是推动政府不断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不竭之源,是农村食品安全多元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力量。为实现推进农村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目标,农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食品安全伦理认知、相关科学知识素养以及依法维权能力的普遍提高,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从我国农村实际来看,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长期落后,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普遍不强,食品安全知识匮乏,法律和维权意识与能力不足,导致其在参与意愿、参与能力以及参与的效能感等方面均面临着突出困难,从而大大制约了农村社会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对此,“天津农村食品安全实证调查与监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通过对天津农村地区开展的食品安全状况的实证调研也印证了上述分析。从调研反馈的结果来看,在当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和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曝光的现实背景下,天津农村居民对食品安全认知和关注程度均有一定程度提高。但总体而言,天津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质量意识仍较为薄弱。调查结果显示,虽然近年来天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一些地区农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价格优先”策略仍然是多数农村居民的主要消费导向;天津农村群众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对所购食品是否为正规企业的合格产品、是否符合国家食品安全相关强制性标准、是否过量使用色素、防腐剂等,往往并不重视或不知如何有效识别,其自我保护能力和依法维权观念也都有待提高。调研样本中,表示能够积极关注、识别和发现问题食品并能积极检举、揭发和有效维权的比例不足三成。基于上述分析,借鉴国际食品安全治理的基本经验和发展趋势,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食品安全教育体系,以教育推动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社会公众树立现代食品安全意识和参与意识,提升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和依法维权能力,是构建农村食品安全多元协同治理体系的基本途径。农村食品安全教育在推动农村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中起着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是农村食品安全长效治理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加快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建设,其现实意义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推动构建新型农村食品安全文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居民占总人口绝大多数,农民既是最大的食品消费群体,又是初级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处于食品产业链的源头,其食品安全意识和伦理认知对保障农村乃至全社会的食品安全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教育,首先,要通过宣传和普及现代食品安全理念和知识,推动农村居民在思维和观念上更加关注和重视食品安全,引导农村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和食品安全伦理观,提高其食品安全守法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有效控制农产品源头污染;其次,要提高农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引导其树立科学、健康的饮食观和消费观,推动构建新型的农村食品安全文化,这是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的基础性功能目标。

2.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提高农村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农民是最大的食品消费群体,通过食品安全教育,向作为消费者的广大农村居民普及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提升其风险防范意识、专业辨识能力以及依法维权能力;同时农民作为食品产业链源头的农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通过食品安全教育,可以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其在种养殖生产环节过程中,尽量选择安全、环保、节能的产品,正确、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从源头上控制和防范污染发生,传递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现代食品安全治理理念。

3.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意识,有效弥补政府行政监管力量之不足。

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下,农村地区基层食品监管部门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均与城市地区有较大差距。笔者对天津农村地区的调研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显示现有的行政监管力量难以完全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繁重与监管力量薄弱的矛盾十分突出。鉴于此,通过积极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教育,来推动广大农村群众树立现代食品安全的风险意识、防范意识、道德意识和伦理认知,提升他们的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和维权监督能力,引导其树立关注社会公共事务的现代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让农民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维权和监管,“这既有利于提高公众自身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又有利于促进公众对于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参与,而这种积极的参与又会成为政府与社会改进食品安全风险的直接动力。”由此,通过充分挖掘广大农村群众在食品安全方面自我保护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其对食品安全的制衡作用,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监管的不足。

二、农村食品安全教育面临的困境

当代食品安全治理以预防为主,基本原则为源头治理,食品安全教育作为食品安全防御环节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对于实现食品安全的长效治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支撑地位。但就我国实践来看,受传统治理思维、治理模式和和体制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认识。总的来看,当前我国农村食品安全教育体系不完善,且在发展中面临一些突出问题。结合课题组对天津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展开的实证调研,当前我国农村食品安全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认识不到位,一些基层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村食品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受传统治理模式和惯性思维的影响,对于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部分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习惯于突击检查、专项整治和事后惩治,对于作为先导性防御环节的食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地位认识不到位。特别是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农村食品安全教育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且很多地方尚未将其纳入食品安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致使一些农村地区基层政府和职能部门,并未真正把农村食品安全教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没有将其列为重要职责内容。由此,相关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农村食品安全教育形式化、仪式化问题比较突出,“虚化”和“弱化”现象较为普遍。抽样调查显示,样本中高达31.6%的受访群众表示没有关注和并不知晓当地政府部门是否开展过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另有22.3%的受访群众则明确表示没有听说过此类活动。

(二)缺少专门性立法,农村食品安全教育工作缺乏相关法律体系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相关司法解释及各类规范性文件多达近千部,我国食品安全法治进程取得长足进步。但遗憾的是,针对食品安全教育的专门立法仍属空白,尚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予以明确规范。由于缺少从我国城乡差别的实际情况出发、专门针对食品安全教育的立法,导致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第一线的农村地区食品安全教育开展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规范指导,给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尽管《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部分法律法规对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有所涉及,但并没有对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食品安全教育职责予以明确,且相关内容多为原则性规定,较为含混笼统,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下位法或地方性法规及相关政策体系支撑,使得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的开展缺乏明确具体的法律依据,管理机构不明确,权责归属也不够明晰,影响和制约了农村食品安全教育有效开展。

(三)主体不明确,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缺乏主导性管理机构

在我国食品安全多部门监管体制框架下,虽然从相关法律原则而言,食品安全相关职能部门均负有一定的开展食品安全教育之责任,但由于缺乏法律明确具体的规定,负责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的主导机构并不明确。多部门分别独立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往往各自为政,标准不一,缺少有效的协调和配合,没有形成有效推进食品安全教育的合力。调研同时显示,分散的、非制度和非常态化的农村食品教育难活动效果并不明显,访谈样本中高达68.9%的农村群众对本地曾开展的各类食品安全教育活动不关注或认为对自己影响不大,政府开展的食品安全教育活动也并未成为农村群众获取食品安全知识的主渠道。部分对食品安全知识真正有需求的群众,并不真正知晓从何途径、以何种方式能方便、快捷、有效地从政府部门获取相关的教育资料,而往往从自身的条件出发,自行从电视、网络等途径寻找食品安全教育资料信息。访谈样本中亦有相当比例的农村群众(占比27.3%)明确表示,其食品安全知识主要来源于传统习俗、惯例或亲朋好友的经验介绍。

(四)内涵被窄化,农村食品安全教育体系不健全

农村食品安全教育内涵丰富,就教育对象而言,应涵盖农村食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等各类人群;就内容来看,则不仅应包括对作为消费者的农村居民食品安全意识养成和食品安全知识普及,也应包括对作为生产者的农村种养殖户的食品安全伦理教育以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化肥、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及动植物生长激素等各类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识的宣传普及;还应包括对农村各类食品经营主体的法律和质量安全管理教育以及各类食品从业人员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养成教育等。但从当前我国各地农村食品安全教育实践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农村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尚不健全,农村食品安全教育往往被简化为各种非制度化、非常态化、“仪式性”的各类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多将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的主体理解成狭义的消费者,而忽视了食品产业链条上其他环节和人员的教育培训;内容上也主要围绕消费者教育展开,形式上则较为单一,以不定期的、面对面的各类宣传活动为主,受众面较小,目标群体不够突出,效果不明显且实践中易于流于形式。

(五)理念认知存在偏差,农村食品安全教育“运动式治理”思维痕迹较重

受长期以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运动式治理”模式的影响,我国农村食品安全教育制度化、常态化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带有典型的“运动式”治理思维的痕迹。一种情况是在某一典型食品安全案件曝光或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之后,政府部门便开展各类专项整治,集中地、突击性地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另一种情况是集中在主要节庆假日以及诸如“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品安全宣传日”“食品安全周”等时间节点,不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和教育活动,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体系和机制建设亟待加强。

三、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

加快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建设,是保障农村食品安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为实现农村食品安全长效治理的目标,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政府监管的同时,应积极转变观念,秉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现代食品安全治理原则,通过推进现代农村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建设,推动农村社会公众广泛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努力构建农村食品安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新格局,形成有效监管的合力。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农村食品安全教育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战略地位

当代风险社会条件下的食品安全治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保障农村食品安全,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监管,同样也离不开农村社会公众食品安全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农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积极参与和监督。因此,从当代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理念出发,要将农村食品安全教育提升到食品安全治理基础性地位的战略高度,来重新加以审视和定位。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工作目标,明确机构,明确责任,将其列入各基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对县乡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考核范围,强化和落实食品安全教育责任。

(二)推进食品安全教育立法,为农村食品安全教育体系构建提供法制保障

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教育,必须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要加快推进食品安全教育专门立法,健全我国食品安全教育法律体系,为农村食品安全教育开展提供明确法律依据,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食品安全教育立法应充分考虑到我国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和农村实际展开针对性的立法,通过立法明确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的机构、内容、目标、责任、途径、形式、手段和步骤等相关内容,依法强化相关主体食品安全教育责任,确保农村食品安全教育有法可依,为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教育提供坚实的法制基础和制度保障。

(三)确立食品安全教育政府主导原则,建立稳定的农村食品安全教育机构体系

为有效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教育,亟需调整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下多个部门各自独立、缺少协作和责任不明的“碎片化”工作模式和机制。应通过食品安全教育立法,确立食品安全教育中政府主导的基本原则,同时明确农村食品安全教育中政府相关部门的基本职能和目标责任,对推进食品安全教育的主导机构及其法定权责做出明确规定,并将食品安全教育纳入对地方政府食品安全治理的综合绩效考评体系,以此来克服和解决当前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相当程度上被“虚化”和“弱化”的尴尬地位。从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设置的实际情况出发,建议在中央及地方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之下,组建专门的食品安全教育指导机构,负责统一领导和统筹推进各地食品安全教育工作,组织制定结合本地实际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方案,督促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依法履行农村食品安全教育职责,协调相关食品行业协会、学会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成员单位协作参与食品安全教育,研究制定农村食品安全教育计划,组织开发相关教育资源,落实推进农村食品安全教育责任制和追究制。在此基础上,依法理顺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关系,进一步明确机构,明确职责,建立稳定的农村食品安全教育机构体系,形成一体化、广覆盖、专业化和高效率的农村食品安全教育职能体系。

(四)完善农村食品安全教育体系,丰富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食品安全教育不是在纯粹的教育学的语境下使用‘教育’一词的”,食品安全涉及‘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因此食品安全教育中,食品安全教育的参与者除了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主要当事人外,还应包括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有关食品行业协会、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新闻媒体。”基于此,农村食品安全教育也应构建涵盖从农村消费者教育到生产者、经营者和相关从业人员以及监管人员在内的全面系统的教育培训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农村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在内容上,要突破过去将食品安全教育狭隘地理解为消费者教育,加快构建食品安全全民教育体系。从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出发,这一体系应涵盖以下几个层面:(1)以向农村群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社会教育体系;(2)以农村食品产业链相关生产者、经营者和从业者为主要对象、以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商业伦理和道德诚信以及食品安全技能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3)以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为主要对象,以强化其服务意识、勤政廉政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同时,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教育要注重教育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除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以及食品安全橱窗、海报、漫画和公益讲座等传统途径和形式外,还应积极探索构建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的社会化合作网络体系,引导相关食品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类专业性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可结合“三下乡”、志愿者服务活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关高校的专业实践活动以及企业公益活动,在进行科学调研的基础上,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针对各地农村饮食与消费习惯、生产生活特点及当地农村居民的关注点,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针对不同的人群,针对性地设计食品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将普法教育与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教育相结合,提高农村群众食品安全防范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以食品安全教育推动构建农村社会公众共同关注和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群防群治的新格局。

(五)拓展教育渠道和途径,将农村食品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协同教育理论范文4

关键词:合作协同;思政教育;教学策略

根据马克思的教育理念我们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政教育同样不能离开实践,否则只停留在浅层的理论教学会失去教育的原本意义,没有严格遵照教育理念,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标题中所写的基于协同实践理念的高校思政教育指的是进行思政教育的全体教师,明确了“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理念后,在教学方法与内容及评价体系上实现协同合作,共同构建良好的思政教育教学模式。

一、在思政教育中构建协同实践理念的重要性

(一)教学方法的协同是思政教育教学内容的需要

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对世界的认知,而其面对的也是形形色色的个体,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与认识事物的方式不同,在生活经验上也大相径庭,对知识体系的掌握更是良莠不齐。[1]在思政教育中应该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思政教育有协同讨论的必要,集体协同的价值也不言而喻。我们应通过协同讨论针对不同个体提供不同的教育。如果思政教育不但能达到集体协同,还能估计到每个个体间的不同差异,在教育教学中,不但能实现“共性”,还能实现“个性”,那将对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思政教育中,无论是价值观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培养、知识理论的传授方面,都需要协同合作。所以,在思政教育中运用集体协同具有重要意义。

(二)思政教育不应该脱离实践

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应是一个实践问题。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基于理论,若脱离了实践,再好的理论也是无意义的。高校的思政教学能否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言行与正确行为习惯,都需要将实践作为前提。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引领学生的精神思维,并有效塑造学生的良好社会行为。教师应以身作则,躬身教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才能实现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不能忽略思政教育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对思政知识的接受只停留在理论上。[2]

(三)人的想法与行为与其本身利益有关

人们生存所为之努力的一切,都与其利益有关,因此思政教育也是指导学生的思维,让其正确地争取自己的利益的过程。思政教育的实践意义一方面是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争取自己的需求与目标;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实践行动中满足社会及国家的需求,为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努力。个人的发展是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和谐统一。思政教育的协同实践理念应该教育学生坚定初衷,在谋发展的同时勿忘本心,时刻谨记追求社会的安定和谐,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完善协同实践理念思政教育的方式

(一)对思政课内容与价值取向进行明确定位

高校的思政课应推动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若脱离目标,则思政课的意义也将不复存在。传统的思政课重视对学生奉献精神的培养,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明确社会基本属性。思政课的内容与教育理念太过片面,而思政课应该顺应时代的变迁,追随时展的潮流,在修正中进步,在转变中提高。因此当代高校应致力于培养新型的思政理念,以人为本,不但要鼓励教导学生实现对社会的价值,还要指导学生培养自身修养,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因此在教导中应该对学生有全面、充分的了解并因材施教。新时代思政课应以实现学生个人价值为主要目标,推动思政课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在教学中适当构建教学模型,强化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认知。

(二)教师应该进思政教育的教学方式

在现代思政教育中应明确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良好教学氛围的基础。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了解,及时观察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看法与见解,落实以人为本才能有效提升思政课的课堂效率。在教学中应融入协同合作理念。加强教师间的互相沟通与学生学习情况的探讨,协同制定更有效的思政教育方法。提升教师与教材恰当的融合对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刻了解。[3]

(三)思政课的展开应基于生活

思政课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生活环境也很大程度地影响一个人的道德思维。在教学中不应忽视对生活实例的解剖与探讨。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所学到的知识适应环境甚至改变环境。充分发挥思政课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让学生自主营造一个有助于自己未来发展的生活环境,在实践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三、结语

高校的思政课不仅要传授丰富的知识理论,还要丰满学生的羽翼,充实学生的灵魂,唤醒学生的内心。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世界观。在考核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考量,还要注重生活方面思政实践行为的考量。虚实结合,充分体现思政教育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新型理念。让协同实践融入教学,加强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与思考,让思政教育内容在生活中得到充分的运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巍.浅谈高校思政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状况[J].现代经济信息,2015(07):448+450.

[2]蒋业华.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06):92-94.

协同教育理论范文5

关键词:协同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同样,协同理论重点研究系统从无序转变为有序的相似性,这一理论认为,尽管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属性,但是他们在整个大环境中仍然相互影响、相互合作,形成强大的合力,得到最有的效果。因此,把协同理论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协同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协同理论的内涵

协同理论是研究不同事物的协同机理的一门学科,重点探究纷繁复杂的系统从无序转变为有序过程中的相似性,以及系统在受到外界物质影响的情况下如何协调自身内部因素从而保持自身结构的有序性。基于协同理论的普遍性,近年来这一理论被人们广泛应用。其创始人是德国的物理学家哈肯,他认为尽管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属性,但是他们在整个大环境中仍然相互影响、相互合作,而序参量对系统最终的有序程度有着决定性作用。

(二)协同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

1.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担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系统工程,是由众多单一系统组成的结构复杂的庞大系统,涉及教学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等诸多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是非线性的、复杂的,处于有序与无序的动态变化中,这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处理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能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能否提高。因此,将协同理论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不同的子系统有各自不同的价值旨归,但是每个系统都或多或少地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依然可以相互协作、同向同行。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非常必要的。倘若系统内部出现无序状态,则一定会影响合力的凝聚,无法使得系统内部结构优化以便发挥其最大的功能。

2.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现实诉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建设,尤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例如:实施思政专项计划、扩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招生规模、对口支援西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新时代高校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意识形态宣传的主阵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对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目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日益增加的社会矛盾、纷繁的社会思潮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尤为激烈,西方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向我国渗透普世价值等资本主义价值观,我们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极易受到侵蚀,尤其是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的青年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网络信息的影响,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如果不提升自身政治鉴别力,则极易受到错误的价值观的影响,造成不良后果,故此,高校必须通过协同理论的运用,协调各个体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对大学生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加强辨别错误价值观的能力,提升他们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从而把握好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建设不完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协同育人理论要求各个体系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力量,建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相关制度,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例如人事处应当完善教师薪酬制度,宣传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方式,通过各部门的同向同行、团结协作凝聚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然状况并不是很理想,在制定相关制度的时候不够严谨,制度保障的力度还比较欠缺,影响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实施。

(二)保障措施不健全

保障措施不全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数量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是大班授课,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高校辅导员也担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但是他们管理的学生数量比较多,平时需要处理的事情比较繁杂,无法追踪每位学生的思想动态,很难对每位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学校的办公设施缺乏,缺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设备,例如心理咨询室面积较小,用于进行心理疏导的仪器设备不足;投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经费不足,虽然一些高校有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经费,但是远远低于教学与管理方面的费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共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些都不利于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

(三)协同育人氛围缺乏

当前高校一些教师认为自己的主要工作是把自己的专业课内容讲解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辅导员的职责,而且其他德育部门也有各自具体的工作任务,没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辅导员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难以形成协同育人的氛围。“经调研,一些学校虽然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合力育人、协同育人理念,试图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但机制在具体的运行中取得的效果甚微。”2当前许多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有排斥的情绪,上课的态度不认真,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不利于协同育人氛围的营造。

(四)资源整合性不高

高校有丰富的思想政治育人资源,思想政治论课教师、各学院各专业任课教师及辅导员、学校党委、宣传部等部门都有丰富的德育资源,但是各部门有自己的工作重点和目标,没有相互协调配合的意识,使得这些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校外也有可利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例如红色旅游景区、革命纪念馆、学校所在城市的博物馆等,高校通常利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但不能保证每位同学都参加,许多同学积极性不高,对此不够重视,不利于校内外资源的整合。

三、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实践进路

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必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同向同行、团结协作,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脚踏实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协同育人机制的发展。

(一)构建全员参与机制,加强育人科学性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首先就是要主体协同,全员参与。高校领导要站在全局高度,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统筹谋划,党委书记承担人员配置和工作分工等任务,党委书记承担相应的政治职责和领导职责;各学院的教师除了把专业课讲好之外,也需要承担立德树人的职责,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专业课程不论是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还是自然科学课程,都可以利用自身特色和优势,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想道德精神和价值追求,并善于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素材”3;宣传部需要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需要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学习,主动接受老师的教育,也可以自己通过网络学习一些正能量的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高效各主体同向同行、共同努力,共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二)构建全过程育人机制,提高育人针对性

高校构建全过程育人机制,要对大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有合理的规划,从入学开始,对学生做好入学教育,使他们改变高中时期的学习方式,学着适应大学的上课方式,同时在生活中要更加自信自立自强;设置合理的课程安排,各学科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心理教育课都是必不可少的,引导学生去考一些含金量较高的证书,例如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和与专业课相关的证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建设,每年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通过心理测试量表的结果评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各学院在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针对大三大四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指导,为他们提供实习的机会,为以后就业奠定基础,针对专业的不同性质和学生未来的学业规划,也可鼓励他们考研究生,提升自身学历在未来就业中提升竞争力;通过对学生大学四年全过程的教育,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构建全方位育人机制,增强育人导向性

建立完善的全方位育人机制,对于高校实现协同育人有很强的必要性。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比较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较为激烈,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特别容易受到错误的价值观的影响,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建设主阵地,必须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育人机制。线下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课程,学习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党的指导思想,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使学生了解历史,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思考问题,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育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学会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通过海报张贴、正能量的宣传标语的张贴、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等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感染。线上教育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来开展,当前网络技术迅疾发展,社交网络平台基本普及,各学院教师、辅导员、宣传部等德育部门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依据自身的身份特点对学生传递正能量,学校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通过动态的图像向学生传播时事政治或一些正能量的元素,对潜移默化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四)构建全领域保障机制,提升育人实效性

协同教育理论范文6

关键词:专业课教师;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学校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寻求最有效的育人机制。“大思政”格局要求学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扩大”了领域,辐射到学校各类教育教学过程、各项管理过程、各个课堂、各个层面,要求全体教职工主动担负育人责任,增强育人效果。因此,学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不是一时的潮流,而是一项教育改革,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新时代育人机制。

一、“协同育人”的理论内涵

协同育人最初出现在赵新峰撰写的《协同育人论》中,该书针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提出了协同育人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系统建构的理论基础、建构的具体方略等。后来指的是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国家为了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有关企业支持高校共同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项目。现今协同育人理念得以拓展和延伸,是一种教育实践模式的创新。所谓协同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育人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全方面协调发展。协同育人是使学校教育与企业发展融合协作,协调学校各方面教育力量,共同致力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统一的育人目标。这也是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的共同奋斗目标,双方应在互相帮助中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齐心协力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而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二者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努力通过协同合作,发掘不同课程中蕴藏的教育元素,在差异中找到平衡。

二、课程思政背景下学校实现协同育人的实际意义

(一)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多元发展的根本要求

新时代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提出了新挑战,不再局限于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还需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健全的人格品质,要学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而学校各方协同育人是培养时代新人至关重要的路径。协同育人理念下,专业课教师不只是讲授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是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渗透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内涵。思政工作者与专业课教师将紧密互助,做好品质道德的传道者、真善美的播种者、情感关怀的传递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指引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以健全健康的人格、较高的职业能力面对新时代的考验。学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有助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提升青年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多方培育的实效性,真正培养出堪当民族大任的新时代人才。

(二)推动教师主体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直以来,学校普遍存在各自为战的教育模式,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育工作者“各守阵营”“互不干涉”,这类“条块分割”的教育模式无法达到育人铸魂的实效,极易培养出德才失衡的学生,无法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阻碍了学校广大教职工个人的提升和修炼,更是严重阻碍各类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绊脚石[1]。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表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责任。因此,应构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机制,整合共享教师的教育教学资源,全面提升教师个人综合素养,锻炼成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携手共进、互通有无。二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培养了思政意识、大局意识,更提高了教学育人水平,实现了教师主体立德树人的自我提升,增强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共同促进新时代学校教师主体的内涵式发展。

(三)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

新时代强调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权,要求各级部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学校始终发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充分发挥显性思政的积极导向作用,更要实现隐性思政的有效补充,挖掘专业课程中隐藏的思政教育资源,全面助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协同育人理念强调全面发展,优势互补,注重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协调思政工作者育人的规范性与专业课教师育人的随意性,做到互补式共进,通过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专业化、个性化的渗透,见缝插针,转变思路。新时代的学生个性自由、追求创新,有时标签化的思政工作者会使他们产生排斥感。而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易被学生肯定,在此基础上融入的思政教育,更易被信任和接受,有助于实现铸魂育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

三、学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面临的困境

新时代协同育人是一项具有革命性、复杂性、创新性的教育工程,在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更要求学校能落到实处,开花结果。但这些研究中能被学校接受并消化的协同育人机制却凤毛麟角。

(一)传统分工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制约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提倡的是学校内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专业化建设,分工式育人。专业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教学工作,完成教科研工作,提高技能比赛成绩,实现职称晋升。思政工作者着力于专业化队伍建设,研究德育理论,开展缤纷绚烂的学生活动。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各专其业,导致“重教轻德”之风泛滥盛行。大部分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学工、团委、辅导员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情,认知上存在偏差。在个人专业技能、教学水平上并未明显体现出课程思政的元素,更多的是对专业知识讲解、技能的传授,因此专业课教师更会误认为课程思政只是一种形式。思政工作者容易忽视学生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学习上的困难。如此制约了教师主体自觉发挥参与协同育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专业课教师参与思想政教育主观能动性的匮乏,协同育人意识薄弱,无法主动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导致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配合不足。

(二)现有协同育人路径模糊,缺乏平台协同支撑

现有各类学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路径的研究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协同育人内容也各执一词,这种非标准化致使学校操作困难。而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更缺乏有效的平台协同支撑,即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之间不融合、不协同;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各守其领域,相互之间交流配合不充分[2]。目前,协同育人研究缺乏行之有效的可操作路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仍被固化,专业课程体系与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各自独立,或只停留在部分教案上的文字上。思政工作者不知如何运用思政教育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提升,局限于网络、社团、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的等工作领域。专业课教师不知在课堂的哪个环节融入思政教育,只专注于课堂、实验室或实训基地等领域。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对学生状况的了解各有特点,各有优劣,但缺乏协同平台,无法将信息进行共享。

(三)传统教育教学考评机制限制协同育人内在激励模式运行

学校传统的教育教学考评机制侧重于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其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绩效却被排除在外;强调思政工作者的德育绩效、德育科研,忽视其课堂教学能力。现实中类似评奖评优、职称晋升等制度上存在着“重教学轻德育”的情况,一般能够遵守师德师风,承担一定的班主任工作或社团指导工作即可,在这种“重教轻德”宏观环境下,专业课教师更倾向于将重心放在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工作中。这种传统的考评机制不利于各类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是新时代学校实现协同育人的大障碍。新时代构建协同育人机制离不开科学长效的考评制度做保障,更需要内在激励模式,强调通过调控、约束、激励等手段干预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的具体协同方式,从而实现二者之间的动态交流转换,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主观能动性,形成协同育人品牌效应。

四、学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求全体师生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体悟新思想的价值意蕴,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必须负重前行,在保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探索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路径,增强协同育人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一)强化教师主体思想协同,形成认知共识

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见,在构建学校协同育人机制中,教师主体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基石,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力量是关键。第一,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思想政治内容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全面提高教师思想认知,在政治要强、情怀要深、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等方面下功夫,使全体教师能以身作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榜样。此类培训应进行系统化、长期性的设计和安排,最好能成为青年教师的常规性培训工作,加强教师的思想熏陶,潜移默化营造协同育人的氛围,帮助专业课教师树立协同育人的理念,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意识,调动专业课教师和思政工作者的积极性,能习惯性、无意识性地进行协同育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建设示范性协同育人教师队伍。学校要认真选拔一批素质优良的先行者,配齐建强一支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需要的示范性协同育人教师队伍,率先安排和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协同育人。结合先行者们的现实体验,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锤炼打磨,形成一套系统的协同育人指导方案,逐步在全体教师中推广。“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示范性教师队伍,带动全体教师自觉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点带面,从而形成合力,推进协同育人。

(二)着力开展教育教法研究,实现资源融通

课程教学是学校的主要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进行课程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专业课程大纲,融入课程设计,融通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实现协同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学校教务部门选定部分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试点教学。抽取专业课程中的某一知识点,对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方案等内容进行修订,充分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中隐藏的道德意蕴、传统文化、思想信念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引导专业课教师在专业知识点讲解的时候注重价值引领,将显性专业教育和隐性思政教育相融通,达到专业学习与思想升华并驾齐驱的效果[3]。此外,组建专业团队对模块化试点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提炼,逐步在所有专业课程中进行推广,将协同育人落实到课程教学环节中。其次,组织渗透式互助备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融通程度。在专业课教师对试点的专业知识模块进行备课时,指定优秀的思政工作者参与协同备课,共同探讨,增强协同育人成效。当思政工作者进行思政课程备课、德育活动设计时,试点专业课教师必须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方案,将相关专业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规范等精髓融入活动环节,增强学生对职业操守和职业使命的认知。同时,促进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相互学习,互助交流,提高双方协同育人的能力。

(三)构建学生主体协同格局,打通双向渠道

课程思政背景下,一方面教师主体要积极实现协同育人,另一方面学生也要主动吸收思政教育的精髓,才能呈现“双向奔赴”式育人模式。只有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动性和自我效能性,使学生接受协同理念,吸收协同育人内涵,才能真正发挥教师与学生双主体教学相长的效能,实现协同育人的高效化。一是培养学生协同学习理念。新时代的人才标准不只是掌握知识技能,还需要健康的身心、高尚的品格、政治格局,以及洞察、适应社会新形势的能力,学生必须正面迎接这一挑战。这就要求学生转变学习理念,主动从协同育人机制中迅速汲取营养,整合专业知识与思政理论,将思政元素内化于心。协同育人仅仅依靠专业课教师和思政工作者是完全不够的,教与学是一个相长的过程,只有教师主体的提升和革新无法实现协同效果。因此,应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思政理论融汇贯通,拓宽成长格局,掌握协同理念十分必要,这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多元化成才的重要路径。二是强化学生与教师的协同配合模式。学校要想方设法多途径搭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渠道,要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促使学生主观愿意与教师分享交流,促使教育配合模式有效运行,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保证协同育人顺利推进。此外,通过推行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共同执行“班级导师”模式,共同承担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学生学习迷茫、生活消极、目标模糊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这一模式,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更有利于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深度合作,找到协同育人的契合点,形成育人合力。

(四)搭建共享式协同平台,优化动力机制

新时代协同育人是推动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共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长效机制。只有充分调动协同育人机制的内动力,才能保障协同育人的实效性,才是真正维护协同育人机制有效运行的关键。其一,学校相关领导须着手进行顶层制度规范化建设。应根据本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结合教师实际情况,制定新时代教师考核制度,规范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职称评审制度,更新师德评价制度等一系列关乎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切身利益的激励性制度[4]。强化此类利益激励机制对协同育人的推动作用,将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放到同一高度,着重把专业课教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体现和思政工作者进行专业职业素养培养实效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通过这种利益导向,促进二者全力以赴、互通互融、携手并进[5]。其二,由学校教务部门与学工处牵头搭建共享稳定的协同平台。加快建设资源共享平台、交流互助平台、管理督导平台、新媒体信息平台等,推动各平台的有机统一,形成长效稳健系统,实现协同效应。在协同平台的保障下,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才能及时掌握教学资源与学生动态,因材施教,有效对接学生现实需求和个性化需求。且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需要突破空间限制,通过高效、高质的沟通交流,共享互学,形成教育合力。因此,搭建新时代交流互助平台也是实现协同育人的动力体现。此外,学校应通过管理督导平台,实时审视协同育人的效果,关注课堂融入思政的实施情况,督促专业课教师与思政工作者以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开展协同育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以与时俱进的新媒体新技术吸引学生,提高协同育人水平[6]。这类管理督导平台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检查、教学督导,是一种新型的,适应新时代新媒体发展的督导平台。督导组成员掌握相关的互联网技术,更新督导观念,着重体现协同育人督导指标,细化督导条目,并能及时反馈、指导专业课教师和思政工作者,使现实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不流于形式。

五、结束语

协同教育理论范文7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协同理论;创业教育;创新

在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递增下,大学生就业压力愈加严重,结构性矛盾凸显,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是强国之举,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最佳渠道。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火热开展,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国家现代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缺乏政策依托,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师资水平、实践教育、课程体系还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缺乏外部支持系统,尚未构建行之有效的合作、协同机制。

一、协同理论理论下的创业教育问题分析

协同理论是由德国物理学家HerMannHaken提出,在《高等协同学》《协同学导论》中做出了深入阐述,该种理论强调从整体、系统角度分析、探究问题,其方法主要包括协同效应原理、自组织原理与伺服原理。从教育系统来看,协同理论强调发挥各主体资源优势,将其整合,调动起社会、政府、学校系统,发挥协同效应,提高工作效率,针对创业教育的要求,需要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个人于一体的协同发展机制。目前,受制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创业教育体系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创业教育起步晚。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推行创业教育,相较而言,我国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上世纪末期才开始推行,在创业教育理论和方法上,依然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尽管在多年的努力和探索下,我国创业教育取得突出成就,但是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创业教育体系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同时,我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强调稳定,学生在毕业后,大多会选择就业、出国或者进修,很少会考虑创业,在整个社会缺乏崇尚创业的环境。家庭教育上,也忽视了个体创业精神和创业品质的培养,学生的创业潜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其次,教育体系不完善。在创业教育上,不少学校硬件、软件、设施落后,管理混乱,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环境上,都处于混乱状态,学校针对创业教育的支持,依然停留在文件层面上,没有在场地、人员、平台和资金上予以实际保障,且学校与社会的互动较少,没有充分整合学生创业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创业环境不佳。最后,师资力量薄弱。创业教育与一般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需要理论扎实、创业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来提供指导,而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此类师资队伍,尽管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教育能力,但是普遍缺乏创业经验,无法与学生产生共鸣。面对真实的创业,仅能给予他们理论上的支持,在实践能力、心理品质的培养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创业活动变得困难重重。

二、协同理论理论下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创新

创业教育是高校中普遍推行的教育模式,注重弘扬学生主体精神,开发其创造潜能,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下,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多方合作。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理想的创业教育应当遵循全面性原则,为学生提供资金、政策支持,从物质、精神上提供保障,结合课程教学、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基于新时代要求,有必要以协同理论出发,构建五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一)发挥政府引领作用

在创业教育中,政府起着重要的引领和主导作用,创业教育,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首先,要发挥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制定与之相关的政策,利用政策统筹、规划,激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并利用新媒体展开舆论宣传,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其次,政府要构建科学的工作机制,发挥各部门优势,为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培训指导,整合高校相关资源,特别是校友资源,构建合作基地,设置创业基金,形成多元投入,完善与创业相关的各项优惠政策,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公开度,简化流程,将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落实到实处。最后,政府还要为各级学校提供必备的创业资金投入,利用小额贷款、创业资金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扶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与企业构建合作关系,完善创业孵化体系,为怀揣创业梦想的学子提供精准支持,从而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五位一体创业教育协同机制中,社会也是一个重要层面。具体来看,学生的创业教育需要以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来作为导向,脱离了具体需求的创业活动,无异于空中楼阁,在创业教育上,要贴近企业和市场,并用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等方式,方可发挥出创业教育的最大效用。对此,邀请合作企业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平台和实践岗位,让学生能够深入具体企业中参与创业实践,接触到更多的人脉资源,并发挥出企业在创业教育上的实践指导作用,更新学生的经验和技能,使之得到快速成长,通过校企合作来挖掘各个专业学生的创业潜能,对于有潜力者,提供全面指导,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高涨,但是,每一个个体,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性格、爱好、抗压能力、创新能力都各有差异,创业的道路本身就布满荆棘,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参与创业,而企业的参与,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试错机会,帮助他们明确创业意向,夯实创业实践基础,以此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对此,可以通过股权分配、成果转让等激励方式,加强企业、学校之间的合作,这既能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也能发挥出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将技术、资金、平台等资源优势充分整合,融入实践教育,促进创业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改革高校教育体系

高校是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主要战场,在创业教育中,高校起着其他几个主体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承担着培育创业能力、传递创业知识、激发创业热情的重任,高校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一方面,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校园创新氛围,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结合专业教育特征来改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将其与专业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提升学生创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其创业素质,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课堂的形式与内容,将实践教学、理论传授相结合,完善课程体系,让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做到“三贴近”。另一方面,构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创新创业师资团队,提升教师素质,增强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到合作企业参与挂职锻炼,吸引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企业家等担任兼职教学老师,定期在校内举办创业论坛,邀请客座教授演讲,发挥出各方影响力,强化学生的创业思维,为教师提供必备的实训和培训机遇,开展创业素质拓展、高峰论坛、创业教育实践,拓展学生眼界,丰富实战经验,以此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为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四)发挥个体能动性

在任何事物的发展中,内因是一项根本原因,大学生是创业活动的主体,要在创业中取得成功,必须要具备主观能动性,在五位一体创业教育协同机制中,其他几个方面都是外因,而学生自身则是不可忽视的内因。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提高创业水平和创业能力,那么创业活动就更易取得成功,对此,大学生要自觉树立创业意识、学习知识,掌握基本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知识,主动参与实践,拓宽认知,丰富经验,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践证实,如果学生自己不重视,即便如何为他们创造条件,也是徒劳无功,在这一方面,要发挥出辅导员、专业教师的作用,通过讲座、谈心、沟通等方式,让学生知晓创业对自己的重要意义,从而认真学习技能,培育良好的创业品质,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和就业观,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创业论坛、创新创业竞赛、创业讲座等。取长补短,结合自身的兴趣、资源、专业背景来选择实践项目,用积极的人生态度、诚信的创业品质、艰苦的奋斗精神来对待创业,对于创业的失败,要冷静对待,沉下心来分析原因,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逐步战胜自我。

(五)由家庭提供引导

家庭是一个最小的社会单位,也是大学生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会对个体成长产生持续、深远影响。家长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都会给子女带来深刻影响,相较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父母的传递,会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创业教育上,也是如此。对此,家长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构建学习型家庭,在家庭内部营造良好的氛围,并培养子女的挫折意识,摒弃“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在生活中,为子女提供探索、创新的机会,培育孩子的主动承担意识,同时,父母也要摆脱狭隘的养儿防老、光宗耀祖思想,培育兼具能力和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学校、社会的各类创业竞赛活动,家庭也要予以支持,鼓励子女参与,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对于高校而言,要与家庭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从而发挥出创业教育的最大效用,避免由于家庭教育的问题而影响其他层面的效果。

三、结语

在高校中普及创业教育,是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高校创业体系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导致创业成功率不甚理想,基于协同理论视角来看,为了提高创业教育质量,需要将校内各类有益资源整合,发挥出政府、企业、高校、家庭、学生个人的合力,构建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马歆.探讨协同创新视野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构建方法[J].大众投资指南,2019.

[2]李少敏.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30):200-201.

[3]顾桢.国外高校协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1):67-70.

协同教育理论范文8

关键词:协同培养机制;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型研究生;工商管理

自2016年9月中国向世界发出数字经济合作倡议以来,我国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转化便迅速加快。技术颠覆的浪潮推动企业组织变革,新商科、新组织的出现对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齐佳音等,2019)。如何培养适应新发展形势且具有竞争力的商科人才,如何平衡学术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培养等问题,是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和难点。专业型研究生管理与学术型研究生管理并存是国外研究生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目前我国研究生管理改革的主要方向(胡玲琳和谢安邦,2010)。从已有研究来看,国内外理论界尚无对工商管理类专业型与学术型研究生协同培养的直接研究。杜栋等(2013)运用协同学理论,搭建了研究生培养机制理论模型,并从宏微观两个层面探讨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协同发展问题,构建了基于多主体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范文静,2015)。当前研究生教育需要以人为核心,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产学研基地为平台,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注重个性化教育,建立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王海君,2012)。目前,学术界在探讨研究生管理时,侧重于对单一研究生管理模式的研究,缺乏两种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以及对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分析,造成了实践过程中的含糊性和笼统性。因此,主要以地方财经院校为研究对象,从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协同培养角度展开研究。

一、现状分析

1.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相分离

工商管理类专业型研究生是我国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类别中较早创立的专业学位之一,其目标是培养务实型、应用型及复合型高层次管理人才。学术型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则是以培养具有学术素养、批判性思维及学术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主要目标。从课程方面来看,国内大多数院校借用了学术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思路,按照基础课、学位课、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思路设置专业型研究生课程。目前,我国的专业型研究生课程中的理论学习和应用通常交织在同一门课程当中。但我国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单一、运用不精、效果不好(黄侨,2015)。相较而言,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以学术研究为导向,注重学习前沿理论及规范的研究方法,而少有必要的理论应用实践课程。从学位论文来看,经管类高校学术型研究生多进行定量研究并撰写实证分析学位论文,专业型研究生则偏重定性研究(葛虹,2013)。这种方法论上的差异也表现在平时的授课及学校活动方面,如学术型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偏多,专业型研究生参加实践类竞赛活动偏多。虽然两类研究生培养各有侧重是必要的,但是以上的培养现状也导致两类研究生培养中的三类问题:一是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直接套用学术型课程体系,但又没有对学员选学课程作相适应的达标要求,既无法真正帮助专业型研究生学习理论,又无法帮助他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二是在课程体系、论文标准等的要求中,学术型研究生缺乏与管理理论应用的实践接触,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术研究服务实践的初衷;三是以上两类问题导致专业型研究生无法有效学习理论而空有实践经验,学术型研究生则重理论却脱离实践。同时,两类研究生由于培养目标、课程差异及论文要求等差异,缺少衔接和促进学生交流的机会及平台,一定程度上使得学校课程资源浪费、管理成本提高,也就导致了两类研究生培养相分离,既无法实现互补增效,也不利于人才的分类培养。

2.人才质量无法对实践需求做出有效回应

2019年,教育部等13个部门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包括新文科在内的高校学科建设。2020年,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相关意见,提出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建设“人工智能+X”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新文科的内涵要求突出体现在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新技术的结合及多学科的协同整合上(王铭玉,2020)。数字时代新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如数字化转型等的管理变革,这种颠覆式的改变对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齐佳音等,2019)。在社会大变革之下,人才的需求集中体现在创新能力方面。《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推动科研创新能力,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号召更明确了要提高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杜勇等,2017),高校创新培养意识不足、研究生导师责任心不强等都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问题,但交叉学科间的交流、协同培养不足是重要问题。

二、策略建议

在明确培养定位的基础上,结合两类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提出建设协同培养机制,并从动力机制、运行机制、约束及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对协同培养机制的细节进行阐述。

1.建设协同培养动力机制

首先,搭建互动平台。一是要组织宣传部门和基层教育工作者在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群体间开展实践教育宣传工作,通过主题班会、问卷和约谈等手段,调动学生群体参与院校实践教育的积极性。各院校可以用项目制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鼓励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共同参加活动,合作完成项目,一同出席会议等,在实践教育中给他们营造共同学习、协同发展的机会和氛围,鼓励他们合作、互助。二是要争取校友的支持,通过产学研合作、校企联合等方式,获得社会资源的帮助,以调动两类研究生共同参与社会实践、学术研究和科研竞赛等的积极性。其次,优化课程体系。一是根据现有课程体系改造课程内容。应为学术型研究生适当增加实践课程,倡导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实践课堂教学。对专业型研究生来说,需更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实施鼓励案例开发、案例编写等举措以达成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此外,还应增加研究方法及研讨类课程,让专业型研究生对学术研究形成基础认识。二是重新设计专业型研究生课程体系,以适应案例教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同时,还应适当增设互动式课堂,借用“以学促学”方式增强两类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2.建设协同培养运行机制

首先,联合培养。联合其他院校建立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联盟,实现院校内部及院校之间各类别研究生的互动交流,进一步加强交叉合作,帮助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各院校负责人可以举办联合会议,确立院校联合的出发点和共同利益所在,坚持平等互惠、资源共享的合作理念,制定教育联盟的相应的规章制度。院校可与企业及地方政府等建立广泛的长期合作关系,与企业达成联合培养方案,建设互动课堂,举行共同参与的竞赛活动。其次,资源互通。一是针对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相契合的课程开设共享课堂,在规定的学分范围内允许选修课程学分互换,促进互相参与感兴趣的课堂,并定期举办收获分享等活动,从而在增强学术型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专业型研究生的科研认识,满足学生个人交叉学习的意愿。二是对专业型研究生,采用“校内导师+企业导师”模式帮助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学术型研究生,采取“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联合培养方式,帮助其扩展视野提高创新能力。在研究生协同方面,这种师资模式下的校内导师需要承担重要的桥梁角色,需要大力增加两类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提供交互平台。

3.建设协同培养约束及保障机制

首先,完善资金保障体系。一是要建立专项资金预算,为研究生协同培养提供经费支持;建议当地政府对经费的支出进行管理和审核,并为院校开拓经费渠道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为向院校提供经费支持的企业和社会团体进行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二是要建立完善的经费管理体制,实践基地的建设、科研场地的维护等作为经费支出重点项目,需对研究生管理经费单独建账,实现资金管理透明化。其次,搭建协同培养平台。一是要在本校内建立同培养平台,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将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的课程、学术成果及生活的管理等结合在一起,用统一的规范促进两类研究生的交流与学习。二是联合其他院校建立协同培养平台,并对实践基地进行分类,促进不同院校的研究生之间进行交流。联合院校要实现协同培养平台的交流互通,及时进行经验交流和管理制度调整,拟定工作计划促进协同培养平台稳定发展。三是建立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引导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共同对研究生协同培养的管理制度进行综合评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管理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反作用于管理机制,监督和促进制度的优化和改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形势下中国工商管理类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现实问题,结合以往研究及当前的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约束及保障机制。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是丰富和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理论,推进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发展。二是在协同学理论的视角下,理解和认清两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地方财经高校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三是为各地方财经院校教师及管理者、政府、企业及科研机构等主体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杜栋,胡慧玲,雷凯.学术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

[2]杜勇,阳海棠,张利军,刘树红,汤启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南大学中德联合实验室研究生培养为例[J].现代大学教育,2017

[3]范文静.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J].新西部(理论版),2015

[4]葛虹,徐蕾,吴冲,刘鲁宁.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差异性分析——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

[5]胡玲琳,谢安邦.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

[6]黄侨.高校工商管理案例教学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5

[7]齐佳音,张国锋,吴联仁.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商科教育变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9

[8]王海君.大众化背景下“双轨制”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