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

摘要:新时代创新创业活动面临新问题,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地方高校应发挥教育功能,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上发挥作用。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提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从而构建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引言

报告中指出:创新创业活动要鼓励更多的社会主体投身当中。国发〔2017〕37号文件要求:要不断优化“双创”生态环境,不断加快发展和培育新经济、新动能,努力构筑“双创”新引擎。江苏在2018年8月了《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8〕112号),要求建立“双创”教育课程共享平台,深化高校“双创”教育改革。“双创”活动的开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形成一个良性的“双创”生态系统。笔者拟从教育生态学视角,依托教育生态学理论,提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希望构建一个良性循环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发挥高校的教育功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双创”人才。

一、教育生态学概述

(一)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诞生于一般系统理论和生态学的交叉,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系统理论的一种理解,属于一种交叉理论。在生态学中关注的是有机的个体在环境中的适应情况,以及该有机个体在环境中获取动力平衡的过程。将人类作为研究对象,即对人类生命有机体和周边环境的互动展开研究[1]。在生态学理念下,人类的生存必须在适者生存的法则下进行,个人的生存有必要和环境共处,而不是征服环境,个体必须将自身置身于环境中,才能达到个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共处、相互调和的效果[2]。在生态系统理论中则是将环境视作一个系统,而每一层环境因素都是十分复杂且多样的,彼此之间还是相互协调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模式

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模式是将生态系统理论应用于教育学领域内的一种理论模式,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尤芮•布朗芬布伦纳在对生态系统理论进行论述时,认为儿童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周边环境是一个具有多个层次的、复杂关系的系统,而儿童的发展则是会受到该系统的影响[3]。并将这些生态系统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长期系统、宏系统、外层系统、中间系统和微观系统。将生态系统理论模式应用于教育学即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模式,此模式下认为一名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其周边由学校、社会和政府所形成的一个外部环境是一个具有多个层次的复杂关系的系统,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会受到整个环境的影响。

二、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设计

基于教育生态学相关理论的概述,可发现其可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建设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视角。在进行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建构中也可以建立一个相应的生态系统模型,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置于所设计的复杂系统中,通过多个层次环境系统之间的彼此协调和相互依存来更好地解决目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4]。文章基于教育生态学视野下设计出如下图所示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模型。如上图所示,设计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模型一共包括三个层次,分为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微观系统,其中宏观层面包括政府、产业、地方高校三个环境因素。中观层面包括资源、机会和团队三个环境因素。微观层面包括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通识平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科学平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践平台三个环境因素[5]。三个环境层共同形成一个教育生态环境圈,三个层次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相辅相成,并不单一存在,而是以一种大圈套小圈,彼此融合,相互促进的模式存在,通过建立这样生态化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以促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基于教育生态学构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之初即注入创新创业教育因子

基于教育生态学构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首先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之初即注入创新创业教育因子,在既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将创新创业的教育内容添加其中,以实现对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也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6]。为充分贯彻“学生为本,基础宽厚、道德为先、能力为重”的新时代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操,实施创新教育,在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意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综合性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指导性理念。学校应该对历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充分的研讨,在教育生态学的理念下,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再创新。在学分的设计上,加入素质教育拓展环节,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课余时间积极从事课外发明制造、竞赛以及科研等方面的活动,切实加大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上的培养力度。培养方案设置创新创业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参加创新创业课程学习、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同时要加强考核[7]。此外,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还必须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重点,设计一些必修课,同时也设计一些选修课,例如“创业基础”“创新学”等基础性的创新创业课程可以作为学生在一年级学习的公共必修课程。在二、三年级,可以增加诸如“创新工程”“创造学”等创新创业的选修课,提高这些选修课的学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三、四年级涉及到实习的课程部分,可以设计诸如创新创业实习、实验以及实训等课程,加强实践考核,增加实践学分。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全覆盖,加之高学分的吸引,以有效增强学生对于创业创新课程的重视程度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切实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8]。

(二)在既有大学生创新社团基础上,成立“实验班”

在完成整体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基础上,地方高校还应在既有的大学生创新社团基础上,成立“实验班”,将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设置实验班的方式落到实践中。地方高校秉持“学有余力,兴趣为主,自主选择”的基本原则,将学校既有社团组织中的大学生创新社团作为基础,成立创新实验班。鉴于实验班的创立本身便就有一定的实验性,因此在当年的招生中不易一次招生过多,适于在各个系中设计一个班级即可[9]。通过设计创新实验班的方式,让创新创业的学生可以获得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知识。通过开发创新型课程、基础课程以及组织参加全国各个层级创新比赛的方式,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通过参加系统性创新创业比赛的方式,通过成绩的稳健提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继而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工作的开展师资队伍乃是其基础资源所在,因此地方各个高校在创建创新创业实验班时,教师的选择也必须符合实验班的创办理念,聘请国内外的优秀创新创业教师,采用“走出去、请进来”,专兼职并存的方式为创新实验班的教学水平提升和教学内容丰富提供一个保障。

(三)建构创新创业三大课程平台

在整体人才培养方案、教学体系设计完成的基础上,设计具体的课程时要从教育生态的角度出发,以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为基础,进行课程平台的设计,从创新创业教育三大课程平台进行分析:

1.通识平台

通识平台主要用于对学生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短期内通过条理性、全面性的学习,获得创新创业的一些理论知识,能够针对学习中的难点、重点,进行学习知识的系统性把握,能够在后续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10]。在通识平台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应该以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为出发点,设计的课程必须是通识的必修课程、选修课或是一些拓展课。通识平台可以设计为两个子平台,分别为创新创业意识平台和创新创业知识平台。其中创新创业意识平台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的培养,创新创业知识平台则是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传授,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

2.学科平台

学科平台主要用于创新创业理念、知识和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相融合,基于各个专业的实际情况,将创新创业的理念和知识融入到各个专业学科的课程中。学科平台教学工作的开展上,依据专业的特点,在既有的教学内容中增加创新创业的因子,对课程结构进行改造创新,结合学生专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水平。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科专业在创新创业课程学科平台上的建设难度较大,因此建议以财务管理类、经济管理类的专业课程为切入点进行开展,达到创新创业理念、知识和专业知识相融合的目标。

3.实践平台

实践平台主要用于创新创业理念、知识和不同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融合,是指在学生的专业实践、实习以及实训的环节中融入创新创业的理念和知识而设计的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实践平台的建立是为了将创新创业理念知识更好地与专业实践要求相融合,以强调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以专业知识为核心,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摆脱学校和书本在空间层面的限制,构建向实际的社会创新创业岗位发展的系统平台。在三个课程平台的建设时间安排上秉持“先普遍,再专业,最后落于实际”的基本原则,对于本科院校通识平台于一二年级开设,学科平台在三年级开设,实践平台在四年级开设。

四、结束语

教育生态系统理论模式是将生态系统理论应用于教育学领域内的一种理论模式,在此模式下,一名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其周边由学校、社会和政府所形成的外部环境是一个具有多个层次的复杂关系系统,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都会受到整个环境的影响。在教育生态学视野下提出一个包括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微观系统三个层次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模型,并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之初即注入创新创业教育因子,在既有大学生创新社团基础上,成立“实验班”、建构创新创业三大课程平台,从这三个部分出发建构了一个基于教育生态学视野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在此系统中良性循环,发挥高校的教育功能,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从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超.基于制度安排与动力机制下的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研究[J].文存阅刊,2018(23):174.

[2]谢志远,戴威,徐倩倩.应用新技术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以浙江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22):92—99.

[3]张燕.创新文化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建构[J].卷宗,2018,12(28):152.

[4]赵洁,张宝强,王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培养研究———以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为例[J].创新科技,2018,18(9):59—61.

[5]刘月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短板分析与行动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9,12(2):62—65.

[6]孙爱凤.移动互联网+高校创新创业探究[J].数码设计(上),2018,10(10):138—139.

[7]陈基根,朱晓菊.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实践———以台州学院为例[J].台州学院学报,2018,40(4):61—64+80.

[8]甘宇飞,宋昕培,乔常鑫,等.大学生主观意愿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以河北省各高校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8,30(8):163.

[9]张辉华.“互联网+”背景下茶文化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J].福建茶叶,2018,40(12):380.

[10]秦斐,温珂.构建有效的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制度安排与动力机制[J].科学学研究,2018,36(4):601—608.

作者:周宗辉 单位:常熟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