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思路范例

教学工作思路

教学工作思路范文1

【关键词】新媒体;手机;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手机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

大学生手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新的概念,是基于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发展而新生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新的途径和手段,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手机APP、“朋友圈”、视频直播等学习、互动平台层出不穷。这就给广大手机用户将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进行学习提供了机会,而作为大学生群体,专业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课堂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网络平台学习,但更有效的是利用手机APP、朋友圈、直播平台等进行短、精、快的思想政治内容学习与宣传,促进学生们的及时思考与讨论交流等。一方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利用率,另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学政、参“政”、论“政”的兴趣和水平等。

二、大学生手机使用需求和特点

为探索当代大学生手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首先要了解当代大学生手机使用频率和特点,为此,笔者展开了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问卷样本调查,分别选择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共计200例样本,并进行了30余人次的随机访谈抽样调查。从上述调研显示,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率达到100%,利用手机APP进行社交互动也达到了100%,由此可见,手机的最大特性在于浏览(或关注)迅速及时,互动性很强,信息含量大,但是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这两个特性的开发利用还很有限,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信息含量偏低,学生关注度不高,第二是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互动性不强,因为课时量有限,教学内容相对固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互动性不可能持续进行,第三是学生关注度有限,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课堂大部分没有新意,过于传统或保守,这就注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关注度不高,主动性不强。基于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开发出新的教学手段和载体,进行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尝试,为此,将从这两个方面加强开发和研究,促进手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应用。

三、大力创制大学生手机思政信息、丰富手机思政工作的物质基础。

1.着力创建具有感染力的手机文字思政信息

通过上述调查研究,手机是一个可移动的“阅读器”,具有浏览迅速,关注及时,对文字具有快、短、精、美的要求,而且大学生对文字的阅读审美能力已基本具备,所以对手机文字思政信息要更有思想深度,更能表达思想意境且需要具备短、精、美的特点,所以我们需要培养专业的能力或者专业,创制短、精、美且具有感染力的文字思政信息。

2.着力创建手机视频思政信息

经调研,大学生使用手机时间平均每天超过4小时,利用手机浏览新闻或视频信息的占66%,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信息的学习来源相比以往的文字阅读更倾向于视频浏览。所以做好大学生的手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创制大量的生动鲜活、观赏性强、具有共鸣性的图片和影音,手机视频与电影、电视和网络视频相比,具有短、精、小等诸多优势,容易在任何场合、任何场地进行浏览观看学习,而且一般的高校都拥有这种短小精的视频拍摄、剪辑的学生干部队伍,如果能再加上思政教育工作者及专业技术老师的精心指导,创建大量的手机视频是一定可以实现的。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抓住契机,瞄准特点,不断拓展手机思想政治教育中视频领域开创工作新天地。

3.着力开创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充分发挥手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重点在于发挥手机学习的及时互动功能,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思政学习的兴趣和讨论的及时性,保证学习的效果等。

四、建立手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保障手机思政工作路径通畅

创建手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开展高校手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且关键环节,但如果仅仅如此,还不足以将所创建的手机思想文字信息和视频信息传达到位,所以必须探索建立手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依据手机现有的APP功能,其中微信平台可以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尝试和探索、参考。微信平台具备了手机思想政治教育所需功能的一切特点,尤其是对高校辅导员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微信平台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效果。所以必须用心经营。1.微信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发表短、精、美的手机文字思政信息,供学生浏览并可以提供互动。2.微信平台可以发放短、精、美的手机视频思政信息,供学生浏览观看,并可以提供互动。3.目前的微信开发利用有限,是因为微信平台目前仅限于教师个人或学生个人私人生活空间,有不便于公开的信息包含,没有形成微信或手机思政教育文化,也有娱乐化成分包含,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手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微信或说手机思想政治教育的春天必将来临。

五、利用互动平台,注重思政信息反馈,力求思政教育成效

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反馈及时、调节及时、功能强大,是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可以充分发挥的一个优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反馈调节的方法理论,以手机上的思政信息反馈为手段,调节工作对象的思想活动机制,修正思想动机,进而引导大学生人行为,实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但在具体反馈调节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

1.珍视学生手机信息反馈,进行互动,助推情感交流

手机思政工作更多的是间接交流,非直面性强,所以反馈调节应注重其情感互动,强化情感交流,注重人文关怀,加强与工作对象的情感共鸣,注重共同探讨、共商大事、共谋举措,实现互相关照、彼此融通、心灵共振、情感共鸣。

2.加强双向互动,实时因势利导

充分把握手机思政工作的特点,发挥实时、高效、互动的优势,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双向互动,实时因势利导,实时干预,实时调节,将心比心开展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调节能力,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调节教育能力,自觉实现主体的客体化,与学生共进共勉。

3.实现实时互动,着力即时调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方法很多,但对手机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实现实时互时、着力即时调节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讲究快捷高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节的对象是经过学习的具有一定思考能力的人的思想,人的思想是鲜活的、变化的,尤其对当代95后大学生而言,思想变化迅速、大胆、干脆。因此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调节方法也讲求快捷高效、即时调节。

【参考文献】

[1]刘邦捷,刘新庚.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路径探索.

[2]刘新庚,刘邦捷.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涵与实施原则.

教学工作思路范文2

以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区教育局2013年工作要点为指针,以深化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塑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从学校实际出发,秉承"树形象、抓管理、强素质、为特色、创品牌、促发展"的学校工作思路,以"传承中华文化、奠基幸福人生"为主题,做强优势、彰显特色,提升品质,实现学校教育优质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以文化德育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为目标。创建德育工作特色。

2、以"四个一"的有效实施为主线,构建高效课堂,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攀升。

3、以"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为载体,以"践行师德、提升师能"为目标,强化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引领学校优质发展。

4、弘扬传统文化,有效落实写字教学及普及珠心算教学,尖子选手训练,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5、树立"安全即发展"的安全工作理念,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做好安全、后勤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味。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德育工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教学工作:关注课堂,优质高效

2013年我校教学工作以规范教学管理、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效率推进年"活动为统领,以"四个一"的实施为主线,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再度攀升。

㈠一个敦实---以规范教学管理为依托,促进管理质量的不断攀升

㈡一个扩展--以"课堂教学效率推进年"活动开展为载体,促进师生教与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㈢一个执着---以坚持弘扬特色珠心算教学为窗口,促进校本课程的深度研发。

㈣一个修炼-以师生硬笔书法修炼为突破口,构建学校高效课堂的又一靓丽风景。

教学工作思路范文3

一、队伍建设引领教师发展,解决好“一群人”的问题

“四抓四促”,引领思想。围绕党支部提出的“抓党建促思想、抓党建促管理、抓党建促服务、抓党建促质量”的工作思路,学校以党建为抓手,把党建工作与教学工作高度融合,推动教师队伍发展。一项大赛,引领起航。一是开展解题析题活动。每学年开学初,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做各学科中招试题,引导教师准确把握中考动向。二是组织教师基本功比赛。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分类进行教师业务知识测试,如新郑市名师培养对象主要进行学科素养、知识网络构建等测试,其他教师主要侧重于目标叙写、教学流程设计等。培训当先,引领提高。学校把青年教师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来抓。一是校本培训,促进教师成长。学校以内部教学专刊《聚教》为平台,推荐青年教师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优秀文章,并根据学习内容写出心得体会。二是常规培训,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为了让新入职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学校对其进行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培训,帮助青年教师快速适应环境。三是多渠道培训,助推素质提升。学校积极组织新教师参加学习培训、各学科培训等。头雁领飞,众雁齐飞。学校实施众雁齐飞工程,组织青年教师与同学科中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教学基本功过硬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结成对子,并签订责任书,让优秀教师当好领头雁。

二、“真人”德育规划学生成长,解决学生原动力问题

学校的发展最终是学生的发展,这需要学校引领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构建起生生合作的样态。一是开端教育课程———起航,开启成长航程。新郑市市直初级中学力求用三年的初中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使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在此目标下,学校汇集教师智慧,开发、编辑开端教育教材《起航》,对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产生了积极影响。二是生涯规划课程———我的未来不是梦,规划成长方向。初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职业意识萌芽、职业幻想生成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实施生涯教育,对学生形成初步的人生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三是班会课程———养成,鼓足成长动力。主题班会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交流的桥梁,是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主阵地。党员教师宣讲新时代中国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其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的远大理想。四是家长课程———父母学堂,形成成长合力。家庭教育是育“根”的教育,只有“根壮”,才能“枝繁叶茂”。父母学堂课程激活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动力,为家校合作蹚出了新路。五是传统节日课程———传承,丰富成长内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学校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开发传承德育课程,让学生更好地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

三、“真本”课堂根植形态,解决课堂规范高效问题

教学工作思路范文4

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受到教学设备、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参与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学校的后勤管理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与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学校的后勤管理是整个学校教学开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保障,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在保证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质量的情况下,才能够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育人功能,在后勤管理工作开展中,对于这种育人功能进行强化,也有利于推进教学的发展与提升。通常情况下,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后勤管理具有物质基础与保障的地位作用,也就是说后勤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的生活条件与成长环境,进而对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想道德有着直接的作用影响,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2.学校后勤管理新思路分析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改革,是建立在原有的学校后勤管理方法与模式制约下,为了避免其对学校教学开展的负面作用和影响,而进行的一系列创新与改进方法措施。因此,要想实现对于学校后勤管理新思路的分析与研究,首先需要对于学校后勤管理中原有的方法模式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2.1当前学校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结合当前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开展与实施的具体情况,多数学校都存在有以下问题。首先,学校的后勤管理比较松散,表现为部分学校后勤管理没有明确的规定,制度不完善,整体管理比较松散。L匕如,在对于学生的就餐管理中存在的就餐乱插队以及饭菜质量差等,都是学校后勤管理松散的直接表现。其次,学校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比较低,表现为一些学校后勤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缺乏,素质与知识水平不高,部分学校领导老师看不起后勤人员,主要表现在教不好书的安排到后勤,伤残的安排到后勤,也就是说多余的无能力的人员都往后勤送,加之领导、教工子女、各种关系人员居多等等,对后勤工作开展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再次,学校后勤管理的经费紧缺,导致后勤管理不良循环的局面出现,学校后勤管理开展中,一旦出现经费紧缺,很容易对后勤管理的开展以及各项工作的提升,造成不利影响,并且影响范围与程度也比较大。

2.2学校后勤管理的新思路

根据上述学校后勤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情况,在进行后勤管理开展与实施中,为了创新后勤管理的新思路,提高后勤管理工作水平,首先,需要对学校后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同时注意建立学校后勤管理中的各项安全预案,以应对后勤管理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情况,进行及时与妥善的解决处理,保证后勤管理安全稳定与正常运行开展。学校后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与安全预案建立和健全,第一步要在后勤管理中实行后勤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与公物损坏维修制度,并且在后勤管理实施中,坚持“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管理原则,注重对于学校师生的安全管理,进行重大事件的安全预案制定,提升师生的安全应急能力,以实现后勤管理的完善与提升。

其次,在学校的后勤管理开展中,还应加强后勤管理的学习,在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基础上,提高后勤管理的工作水平。由于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涉及范围比较广、并且涉及人员众多,因此,在后勤管理实施中,应对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与内容进行改进,提升对后勤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要局限于传统的管物发放、维修保养层面上,而应扩展到对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维护和进行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配合上,加强对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与教育,组织业务训练与学习,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进而提高后勤管理水平。

最后,创新学校后勤管理的工作思路,还需要对后勤管理中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操作实施进行规范,同时注意优化学校的后勤管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后勤管理的思路进行创新,推动后勤管理发展提升。

3.结束语

教学工作思路范文5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顶岗实习;问题;对策

顶岗实习是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又能够在为他们积攒工作经验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就业保驾护航,还能够增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充满动力地投入到新一轮的考验中去。虽然如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顶岗实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1顶岗实习准备阶段的问题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以顶岗实习为策略的实践教学逐渐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开展顶岗实习首先要做的就是准备工作,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顶岗实习并为其做好能力储备,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三至四年的大学生涯中基本上已经掌握了较多的专业理论知识,然而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幼儿机构的实际工作情况,缺乏进行幼儿教育的实际经验和方法,实践操作能力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所以他们要想快速地完成角色转变并适应幼儿教师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顶岗实习之前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即将开始实习生活的学生更快地适应环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非常多的高校岗前培训都是在学生实习前几天才开始的,仓促之间很难取得良好效果,比如部分高等院校组织的各种动员大会等措施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收效有限。另外,由于顶岗实习的岗位会根据实习生去往实习基地的时间而发生变化,所以岗前培训的方法和策略也需要做出及时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个系统的培训方案和过程,培训质量可想而知。

1.2顶岗实习进行阶段的问题

其一,实习园所的环境冲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实习单位的影响,如果实习园所的环境比较正规,那么学生的专业能力发展也会比较快,反之学生的专业能力发展将会趋于停滞。因此,实习园所本身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顶岗实习的效果和质量,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幼儿教育机构为了满足幼儿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都出现了一些不正规的办园思路,比如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一旦到这种幼儿园实习,他们就需要面对实习任务的压力以及实习单位及家长的压力,学生为了继续完成实习就不得不委曲求全、入乡随俗,最终他们的教育教学思路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同化,这显然是一种不利的环境冲击。其二,部分实习生的专业认同感降低:在之前三至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已经有了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然而这部分知识中更多涉及的是学前教育“应该”怎么做的问题,缺乏对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幼儿教育机构实际运行情况的阐述,这使得学生不能及时意识到,很多理论上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实际过程中可能是缺乏实践条件的。从而导致学生在大学阶段学到的很多知识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理论与实践无法实现有效结合,工作起来非常困难。

1.3顶岗实结阶段的问题

第一,实结评定缺乏有效反馈。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工作告一段落以后,学生会通过对近半年来实习和工作经验的总结来展示自己的收获并且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顶岗实结通常情况下需要学生填写一定的调查表格而后由实习单位以及教师双方共同商议填写评定结果。实结评定在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对未来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意见和建议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为高等院校未来的教育教学方法提供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改进建议。然而,实际情况是:由于顶岗实习的工作任务繁重且工作周期长,许多教师在给予学生实习评价时更加倾向于积极和富有鼓励性的评价,缺乏具有针对性及实用性的评定意见,使得评价的实际指导意义大大降低。第二,部分实习生缺乏反思精神。在实习过程中,为了让顶岗实习的学生记录自己的实习过程并从中获得经验,学生需要填写实习手册,实习手册中包含的内容一般有教案、听评课记录、教学反思和班主任管理工作记录、教育调查报告等。然而部分实习生会因为顶岗实习期间的工作繁忙且压力巨大,往往没有更多的精力再去认真填写实习手册,即使被迫填写也是照搬照抄现成的资料,这使得此部分实习生的实习手册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2解决顶岗实习中所存问题的对策

2.1做好岗前培训工作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在本专业的整个教育教学计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能够促进学生职业思维的转变,促使学生较快地适应幼儿教师的身份,但是,在实际的顶岗实习中,突然降临的新环境和新身份都会导致学生无法顺利地完成角色转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尽快构建完善的岗前培训体系,以高校专家为核心、以具有多年经验的幼儿教师为引导,在正式的顶岗实习前给予学生充分的心理铺垫和疏导,帮助学生走出实习困境。

2.2注重实习园所的筛选

实习园所的选择对于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果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尽可能地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必须选择恰当的实习园所。顶岗实习实际上是一种让师范生能够以类似支教的形式来服务地方幼儿教育发展,并且以此为基础培养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整体能力的方式。在今后的发展中,高等院校必须挑选合适的实习合作机构,选择办学理念科学、办学条件优质的实习机构供学生实习。只有这样,学生在大学期间学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手段才能更好地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达到真正锻炼学生的目的。

2.3优化课程设计,注重实践培养

在今后的发展中,高等院校必须要始终坚持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性、拓宽学生视野的办学理念,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同时促进学生的心理建设,从根本上改变顶岗实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课程设计上来看,需要尽快改变过去不合理的课程安排,合理平衡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探讨更多新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紧密街接,并且将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贯穿整个大学阶段,而非实习及毕业前夕临时抱佛脚。

2.4与实习园所达成共同发展意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机会

幼儿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从一个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变成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离不开各种实习和尝试。为了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校方应该为学生配备高质量的指导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由指导教师协助解决。高校和实习园所之间应该形成一个稳定的合作体系,达到互惠互利,既能利用顶岗实习推动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为学生以后的进步搭桥铺路,也能够给实习园所带去新的理念和活力,促进园所发展。高校的指导教师也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努力,比如,在指导实习生的过程中吸取经验、积累案例,并对案例进行综合分析,总结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学前教育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同时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论长处,把一些不容易实践、松散的教育教学工作思路整合出来,形成一个体系化的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理论体系。总之,高校要和实习园所结成共同发展的意愿,高校为园所提供后续的师资力量,园所则帮助实习生积累工作经验,一举两得。

2.5引导学生反思实习过程,鼓励合作反思

实际上,一名幼儿教师想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独当一面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成长,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反思、积累经验,再进一步学习提升,最终才能获得成长。如果在实习的过程中只是机械化地实习却不做任何反思与归纳,那么实习将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实习生的能力就很难得到提升。能否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反思出自己的不足,决定了学生能否获得能力上的突破。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高校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取得沟通或者为学生提供教学工作必备的资料等,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反思,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不足和进步空间。此外,对于分配在同一个园所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进行合作小组式反思,让他们的思维互相碰撞,得出具有发展意义的结论。

2.6做好顶岗实习的评价工作

顶岗实习是提高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做好实习评价和考核工作。由高等院校和园所双方共同商定给出评价意见,注重过程性评价,避免高校方面单一评价的诸多弊端,提高实习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顶岗实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因此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也应该从这两方面共同入手制订评价标准,同时还应该将实习评价与学生的毕业考核相挂钩,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的重视程度,增加他们在实习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动力。

3结语

我国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契机,在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节点,我们必须要尽快革新工作思路,推动顶岗实习的发展,让每一个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都能通过顶岗实习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校方必须要从多方面同时入手,联合实习单位共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以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巫秋云.学前教育大专师范生“顶岗置换”实习状况调查研究———以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05):56-58.

[2]戴跃,陈群.学前教育专业顶岗实习中的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5(02):122-126.

教学工作思路范文6

(一)综合素质整体偏低

尽管,学校管理者对体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越来越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综合素质,但就目前情况而言,体育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仍是偏低。从队伍构成来看,从事过多年管理工作的老同志、刚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转岗(转业)人员、行政兼教学的“双肩挑”干部等是队伍的构成主体。这样的队伍不缺乏工作经验,也很有工作热情,但这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发展对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要求。从其知识构成来看,目前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对体育教学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缺乏教育学、教学管理系统理论与方法,工作方法单一。这都影响了教学管理效率的提高,延迟了教学管理改革的进程。

(二)地位不高

尽管教学管理工作是教学工作顺利、有序开展进行的重要保障,但高校并未将教学管理工作提高到与教学工作同等高度来认识。教学管理只是排课、考试、日常教学秩序检查等常规性事务工作,这是多数人的认识,也是高校管理者对其的定位。这就导致了教学管理工作整体地位不高,教学管理人员限于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育教学改革、管理制度建设等影响学校整体教学工作水平方面的影响被漠视,其关键作用更无处发挥。在普通高校中(不包括体育类院校),体育教学工作处于学校整体教学工作的边缘,这就导致体育教学管理队伍地位不高,处于更加边缘的地位。

(三)队伍稳定性差

由于长期处于边缘地带,并且其肩负的重要职能和作用被学校管理者忽视,而教学管理只是事务性工作、任何人都能胜任的思想还很严重,直接导致了对教学管理人员的选拔与培养的忽视,教学管理工作难以创新性的开展。再者,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与专任教师、其他岗位管理人员相比较较为困难。还有教学管理工作具有繁重、时间长、压力大等特点。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到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心态与主动性,也导致了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存在不平衡心态与不稳定思想,难以安心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如果出现新的选择机会,就会出现向其他岗位“跳槽”的现象。

(四)创新意识弱

学校对教学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在选拔教学管理人员时没有严格的要求和明确的标准,使得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部分人员对高等教育管理规律和高校工作特点不了解。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训练,仅凭经验开展工作,满足于完成任务。同时,由于教学管理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教学管理人员很少有机会进行学习培训。这些都使得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差。

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策略

(一)学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科学规划

学校管理者要提高对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认识与重视程度,要树立科学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充分认识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发展目标,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要认识到体育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关系到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学校要提高体育教学管理队伍的地位与待遇,拓宽其在职发展的路径与空间,使其能安心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管理的研究工作,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规律与特点,探索适合本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要科学谋划,做好体育教学管理队伍的长期发展建设规划,努力打造一支稳定的、有实力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管理队伍。

(二)建立健全选拔、培训体系,不断提升体育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

要严格坚持选拔标准,把好“入口”关。体育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体育教学管理及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选拔合格的人员是建设高素质体育教学管理队伍的第一步,也是基础与前提。学校应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明确体育教学管理岗位的入职条件与工作职责。按照严格、明确的选拔标准,通过公开招聘与重点推荐等方式,将那些有志于从事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同时又具有相应的教学管理知识与能力的人员充实到体育教学管理队伍中,打造一支思想稳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体育教学管理队伍。要有计划地开展对体育教学管理队伍的在职培训与发展工作,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在知识更新迅猛的时代,教学管理工作的理念、模式、方法及所需知识等方面也在快速地发生着变化,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满足学校整体工作的需求,学校应制定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在职发展的规划,更新体育教学管理人员的思维观念与知识构成,提升其工作能力,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完善运行机制,保障体育教学管理人员顺利开展工作

要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体育教学管理队伍的运行机制,明确其职责与权利,并坚决予以落实,以保持体育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性与连续性。要建立岗位责任制,根据学校整体工作需要和部门实际工作情况,严格定编、定岗、定职责,通过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以保证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切实保障其按岗位责任进行工作。通过规范、合理安排教学运行程序,减少教学工作中的随机和人为因素,保障体育教学工作的顺畅运行。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将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与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明确工作程度与效度直接与其津贴增减直接挂钩,实行“多劳多得”,并开展多形式的绩效评估,将结果评估与过程评估、同行评估、学生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体育教学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学习,树立新形势下的工作意识

体育教学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学习,要树立全局意识、创新意识、信息意识与服务意识。体育教学管理人员应具有整体观念,应从学校整体工作和全局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开展工作。要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要认识到体育教学管理岗位的重要作用,要从大局出发,不能因个人好恶影响学校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应树立创新观念和具有创新意识。

三、总结

教学工作思路范文7

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性管理工作,涉及学校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例如课程设置、课程安排、教材使用管理、课程临时性调整、期中期末考试安排。而其中任何一项工作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必要的影响,关系到学生毕业证书的取得问题,所以任何一项教学管理工作都必须认真对待,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把课程设置做好做细;课程安排科学合理;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材使用与管理工作及时到位,确保时效性;课程临时性调整规范有序;期中期末考试场次设置合理,考场纪律严肃认真。在实际工作中,任何一项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又会涉及很多需要协调与处理的问题,也经常会面临突发性需要解决的。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不急不躁,疏通沟通渠道,规范沟通流程,尽最大的努力协调组织好学院教学秩序。教学管理人员还需要经常耐心解答学生和教师提出的有关教学活动的各种问题,并给予合适可行的建议,确保学生到达较好的学习效果和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目前,高校中存在较为普遍的跨校交流状况,外聘教师的管理对于教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提高的要求进一步明显化。外聘教师不熟悉学校教学管理要求,需要相关教学管理人员耐心细致的指导学校教学管理要求,并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帮助。高校不断提出自身更高层次的发展要求,目前多数高校对于教学管理人员的引进要求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这样使得教学管理人员队伍注入了一批新鲜的血液,传统意义中学校的教学管理岗位处于教学工作的辅助与服务地位,所做的工作更多的是上传下达、时间与地点的协调,档案的整理,为教师的工作充当服务角色,多为幕后英雄。教学管理人员所做的大量幕后工作,成绩较为不明显且不被各级领导重视,也难以得到同事的认可,长此以往会在心理方面产生情绪,进而对从事的岗位产生怀疑,具有不认同感。这就需要具有较高学历的教学管理人员做到爱岗敬业,充分意识到教学管理岗位的工作意义,摆正心态,改变传统观念,并立志对于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做出贡献。利用自己学到的先进知识,指导实践工作,大胆尝试,敢于创新,不断提高我国目前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扭转教学管理水平落后的困局。同时,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还应意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看法需要有彻底的改观,我国很多高校提出建设国际化一流大学的目标,这必然需要高水平的教学管理工作作为支撑,而高水平的教学管理工作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学管理人才进行科学化,高效率的教学管理工作。这就是说编制缺失、教学管理人员完全受困于处理日常性事物中的局面会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并得到改善。

二、业务水平过硬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关系到学院教学工作运转的效率问题。熟练掌握教学流程,掌握教学管理的周期性、规律性,对于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有条不紊,工作流程合理、连贯、规范。教学管理工作计划的制定至关重要,依据工作经验,提前规划安排好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时间表,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对于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教材的不断更新、教学管理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教学课程的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处理都需要具有清晰的认识,需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并把专业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中。除需具备专业的管理技能,清晰的工作思路之外,教学管理岗位需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教学管理人员是联系上级管理部门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纽带,起到上传下达的沟通作用。需要准确理解信息并将信息及时无误的经行传达,对于相关信息的任何问题给予合理、耐心、细致的解答。另外,对于学院教学资源的分配与协调需要认真负责,科学合理,公平公正,既能符合教师的基本要求,又能确保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好校内教师与外聘教师之间的平衡,尽量在条件准许的情况下,照顾校外教师的实际情况,促进校际之间交流。

三、学习能力过硬

教学工作思路范文8

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协同育人机制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立德树人理念的真正落实,但是教师在这一方面投入的时间较少,整体的育人质量不够理想。首先,高校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整体体现为重分数轻德育,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有效革新。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自我发展有效结合,整体的工作思路和方向比较模糊,因此没有真正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其次,高校没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没有树立起大思政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格局,各部门单打独斗,甚至认为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思政课老师的事,就是怎么上好思政课的问题,从而没有真正构建起良好的协同育人机制,没有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提供真正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保障。

2立德树人视域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路径

2.1积极融入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主要是指在某一个领域中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思想品质以及理念,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并且长期不懈的坚持下去,这一精神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以及社会的发展稳定有非常关键的影响。为了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学校开始积极寻求全新的教学突破。将工匠精神以及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丰富教育教学的思想以及内容,真正实现思政创新教育工作的稳定落实,为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保驾护航。党的报告中明确强调,国家需要以技能型、知识型、创新型劳动者的培养为目标,在工匠精神的引导下真正弘扬精益求精以及兢兢业业的社会风尚和敬业精神,体现劳动光荣的教育理念。以工匠精神为切入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学模式符合时展的要求,能够更好的体现这一教育教学工作的时代价值以及育人作用。教师需要明确工匠精神的重要价值内涵,了解自身教育与创新人才培育之间的融合发展要求,主动践行工匠精神,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融为一体。爱岗敬业与思政教育之间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学生真正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精益求精则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坚持高标准和高要求,主动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勇于攀登高峰。协作精神则要求学生在与外界进行交流以及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在团队意识、协作意识以及集体精神的指导下,主动为他人提供相应的帮助,发挥个人的特长。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主动追求卓越,明确创新的具体导向,始终坚持远大的理想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指导以及支撑。

2.2革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明确了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以及要求后,高校则需要主动调整教育教学策略以及方向,抓住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在进一步调整策略的过程中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大放异彩,为学生的全面成长以及发展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借鉴。不同教育教学模式的内容以及形式有所区别,学校教师需要注重循序渐进的调整以及分析,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及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原则。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确保学生能够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动机。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及熏陶,不断发展个人的思想素养以及人文品质。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促进创新人才培育工作的有效落实,紧跟时展的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使用条件,积极调整自身教育的策略以及方向,灵活利用新媒体资源以及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利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将更多趣味化的元素融入思政教育体系之中,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大放异彩,吸引学生注意力。

2.3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自我发展相结合。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思政教育工作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需要将思政创新教学与学生的自我发展相结合,关注工匠精神的有效渗透,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以及认知,确保学生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学习理念,保持严谨治学的态度。真正实现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这一点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有非常关键的影响。高校思政创新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需要明确立德树人的具体内涵,构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分析思政教育创新教学的重要作用以及优势,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主动革新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及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融为一体,关注工匠精神的有效渗透,了解学生的学习特长,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了解教育资源的使用要求及策略,为学生的自我成长及发展指明道路,提供给学生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料以及有力支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教育资源的作用不容忽视。只有具备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才能更好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在对这一工作的工作机制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教育工作内容以及形式比较复杂。高校教育资源与地方教育资源之间的有效整合最为重要,这一点要求教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前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以及形式。了解学生的成长轨迹,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机会,真正实现高校+地方教育教学模式的有效落实以及创新改革,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驾护航。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新知识新理论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方向,深入剖析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以及难点。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向、新要求,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教育思路,真正实现高校+地方教育模式的有效落实以及创新改革。

2.4理顺工作思路和方向。以立德树人为切入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关注思想及方向上的有效调整及推进,这一点也是协同育人机制发挥育人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想全面促进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学校必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基础,了解这一工作的重要机制以及具体内容,始终坚持站在学生的角度调整工作思路。高校加地方的教育教学体制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更多的资源和载体,确保工作思路的有效调整以及工作质量的稳定提升。与其他的工作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更为复杂,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因此教师需要理顺自身的教育思路以及方向。明确的工作目标能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地方的教育教学体系受到了许多教师的好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也有了明显的效应。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是核心,教师需要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实践的机会,真正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综合性的复合型人才,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完成学业后顺利的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做出自身相应的贡献。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主要以学生的全面成长以及发展为基础,以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为核心,以学生的顺利就业为终极目标。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确保学生能够将个人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个人社会就业能力以及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

2.5明确的育人目标及模式。明确的工作目标能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地方的教育教学体系受到了许多学校的好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是核心,教师需要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真正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技能型复合型的人才,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毕业后顺利的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总体上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学生的全面成长以及发展为基础,以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为核心,以学生的顺利就业为终极目标。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确保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同工作模式所发挥的作用有所区别,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教师需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工作要求,确保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以及合理比重。长期传统的教育理念导致一部分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束缚以及影响。所采取的工作方式方法非常传统,将主要精力和时间单纯放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忽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尽管学生能够主动接受优秀思想文化的教育,但是仍然出现了许多的偏差行为。很多学生仍然不能够将正确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在行为举止以及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之中出现不尊重他人、不助人为乐以及自私自利的行为,这些都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初衷和目的。因此,在高校+地方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产生了明显的变革,其中实践教学的比重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教师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指导学生成长成才,真正把立德和树人结合起来。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