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论文范例

建筑论文

建筑论文范文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对于居住环境及户内品质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发商在这种新市场行情下,若想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就要将“低建筑密度、高绿化率”作为定位目标。即使在“90平方米,70%”的政策环境下,也要努力做到这一点。但是现阶段最常面对的问题就是:若单层建筑面积较小,在容积率不改变的情况下,楼栋数和楼层数就会增加,楼栋数的增加就意味着楼间距会有所缩小。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每个地方的日照标准,要保证各栋楼达到国家要求的最低日照时间,就要对楼栋数量以及楼层数进行严格的控制。所以楼栋数、楼栋间距和容积率之间务必要取得较好的平衡。但为了实现在一定容积率的前提下的“低建筑密度、高绿化率”的设计目标,那么就需要放弃一梯两户或一梯三户等不经济的设计。由原本一梯最多四户转变为一梯最少四户,增加单栋建筑面积,减少楼栋数量。就最简单的住宅项目来讲,将底层的建筑面积设置为S1,建筑用地总面积设置为S2,总建筑面积设置为S,容积率为2,建筑密度为20%,这样即为:S1=0.2,S2=252,S=10S1,能够建设10层;在项目容积率低于2的情况下,可以按照小高层项目进行设定开发,能够保证较低的建筑密度。相反,若项目设定为高层住宅,容积率就是主要的考虑因素。小高层的消防标准相对较低,楼内公共交通面积要求较小。高品质、大户型的住宅项目一般会选用一梯两户作为主要户型。楼栋间间距的大小,取决于楼房建筑的高低,楼房建筑高度和楼栋间距是呈正相关关系。在建造低容积率的开发项目时,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达到“低建筑密度,高绿化率”的居住环境要求。低容积率的开发项目,在技术上的要求也没有那么严苛,所以也不存在一些根本性的技术问题。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人口众多,但是人均土地资源紧缺,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各地政府都在贯彻节约土地资源这一基本政策。在城市土地公开招标的文件中,很多都会要求中小户型占到一定的比例,以满足经济实力较弱的刚需群体的需求。当前建筑开发商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在既保证住宅品质的前提下又能够解决好高容积率这个问题。

2高容积率的中小户型住宅建筑设计

2.1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的基本要求就是在“低建筑密度,高绿化率”的开发理念下,为居民营造优越的居住环境。要想使此目标得以实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就是做到最大可能的减少楼栋数。在平面上就应该适度地考虑如何加大单层的建筑面积,争取做到每栋单元能够达到六户左右的同时,还能够做到可以多单元拼接,使楼栋间布置更加合理、组合更加灵活。这么做的优点不仅可以体现在增加单栋建筑面积上,还体现在居民用户公摊面积比例大大降低。其次就是充分利用建筑高度上限,增加建筑层数,同时合理设置建筑层高,若在每层原有的基础上再降低2cm左右,这样一栋建筑物就可以多出两层的建筑面积。向上增加层数和平面上加大单层建筑面积这两种方法相比较之后会发现,竖向上增加层数此种方法优于平面上加大单层建筑面积方法,究其原因是一旦使用加大单层建筑面积和降低层高这两种方法,就不可避免地以牺牲住宅品质为代价。户均建筑面积的降低是规划指标是否变动的基础和前提,通常情况下,户均建筑面积的降低,就会带动总户数的增加,总户数的增加必然也会导致规划指标的增加。随着各方面的增加,建筑商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车位数的增加。停车位的增加,必然导致居民居住环境的下降,要想解决此类问题,小区建设者应该以地下停车位为主,地面停车位为辅,争取最大限度地降低车辆对小区居民生活的影响。

2.2建筑单位综合性设计分析

2.2.1建筑面积公摊比例研究分析

理性购房者对于建筑面积公摊比例是比较重视的。力争将其控制在15%以内,若高于20%,购房者就会很难接受。18层以上高层设计,一梯2户、4户中,每一层公共交通面积大约设计为40m2或者是70m2。根据每一户建筑面积90m2计算,建筑面积公摊比例分别为22.22%、19.44%。因此说,90m2以下中小型住宅单元若想控制公摊面积,最好是选用一梯5、6的户型。同时,建筑设计需要对电梯、楼梯、过道等公共交通空间进行综合优化,以使其面积低于上述标准。通过降低公共交通面积的方式降低建筑面积公摊比例是建筑设计首要思考的。

2.2.2精细化户型设计分析

现代住宅主要由客厅、书房、卫生间、卧室、餐厅、阳台等组成,通过适度的联系空间进行组合,这样才能保证动静分区。根据不同的产品定位以及客户所需,进行差异化和针对性的户型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90平方米,70%”的政策要求下,住宅的户型设计只是满足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求建筑师在限定的面积内设计出高品质的户内居住空间。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应重视对人的行为方式和人体工程学进行综合性思考。应将灶台、洗菜池、冰箱、洗衣机、洁具三大件等小元素纳入户型设计的综合考量之中。住宅内每一寸空间都需要进行精细化的设计,这样才能保证在户型设计过程中,做的面积可控、功能齐全、尺度适当、空间整齐。

2.2.3避免出现无效空间

随着相关条例的出现,以往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大与豪”设计理念已经转变为舒适、自由的新理念。要去除户型设计中“大与豪”的弊病,就应该将其中的无效空间去除掉,所谓的无效空间就是:空间在压缩或是消除之后所具备的功能不会消除。

(1)客厅:

在降低无效空间的选择上,客厅是最有潜质的。客厅的主要功能就是视听。客厅内安装壁挂式彩电已是流行趋势,电视视距最佳为3.54m。U型沙发长边大约为3.8m。试听空间只有在3.5m~4m之间才是舒适的。所以适当地压缩客厅面宽可减少无效空间,同时也不会对客厅空间的功能完整性造成太大影响。

(2)卫生间:

卫生间内功能完善。很多情况下,业主很难接受马桶正对门的设计方式,但是要是马桶不正对门设计的情况下,布置方式就会增加无效空间。在设计上到底是迁就业主的喜好还是坚持科学合理性设计,这是一个很难的选择。

(3)厨房与餐厅:

厨房长边开门和餐厅并联,此种方式两者之间有着较短的距离,联系也是相对比较便捷的。U型灶台布置占用面积较小,有着较高的操作效率。方正的餐厅空间更加适合餐桌的放置,无效空间最小。

(4)阳台:

阳台所具备的功能,除去晾晒以及养鸟种花等功能之外,不同的家庭会根据自身爱好丰富阳台内容。在同样的面积上,大面宽小进深的阳台所具备的使用功能更加全面。

(5)卧室:

卧室除了摆放床、床头柜之外,还需要考虑衣柜的位置。若卧室空间过于局促,在设计上,应考虑尽量设计低窗台凸窗,因其不计入建筑面积,又能拓展室内空间,开阔视野。

3结语

建筑论文范文2

1.塔建筑的使用功能

园林建筑中的塔建筑必须与园林的整体环境相一致。为了对园林景观效果进行更好的表达,塔建筑都具有自身具体的使用功能,同时在实现其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一定艺术处理,使其能够在使用功能、设计、尺度及造型等方面的要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园林建筑中的塔建筑功能一般包括休息、放置石碑等。

2.塔建筑的装饰作用

塔建筑在园林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装饰作用,让人们能够顿生古朴、优雅的感觉。在园林空间中,让人们休息的塔建筑不可或缺。塔建筑属于园林主体建筑,在空间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配置与协调,既能够满足功能要求又能够增添园林景致。塔建筑的使用功能与装饰功能都必须与整体的园林风格相一致,只有通过统一的构思才能够让园林环境相统一。

二、塔建筑的设计要点

1.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巧于立意

优秀的园林建筑不仅要具有非常精美的外观,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深刻的内涵,表达一定的意境与情趣。在塔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构思,实现情景交融,让塔建筑能够充分发挥着美感与艺术感染力。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的过程中非常讲究物境、情境与意境的一体化。物境指的是景物所营造的视觉景观形态;情境指的是由景观引起的心理感受,即所谓的触景生情等;意境指的是人们将欣赏园林风景的行为活动上升为心理活动,通过心理、文化等实现赏心悦目的精神环境的创造。塔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追求装饰性与艺术性,而且要从更高的层次上具有深刻含义,要赋予塔建筑精神与文化的内容。赋予塔建筑精神与文化的东西是塔建筑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的最高要求,一方面要注重塔建筑的视觉效果,另一方面必须在立意方面强调精神方面的东西,要实现两者的相互结合。

2.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具有独特性

随着工业化的不但发展,很多塔建筑都采用相似的生产建筑方式。这种工业化生产所带来的生搬硬套与千篇一律并不适合在园林建筑中进行应用。在塔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塔建筑视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而不是批量生产的商品。不同的园林应该具有自身独有的特殊,塔建筑也是一样,应该结合实际的园林环境与人文环境,确保塔建筑能够独具特色、耐人寻味。

3.塔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实现人工与自然的相互融合

我国的园林一直都崇尚自然,因此塔建筑可以采用自然的形式,从而满足人们的自然情况。在塔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将其原材料定位木材、天然石块等。木材、天然石块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成本较高等方面的不足,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来对这种自然的形态进行仿造,从而以较低的成本营造较自然氛围,将人工融合到自然当中。在现代园林建设过程中,金属、高分子材料等新材料、新技术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之下,要对材料的质感等进行对比,要让所选择的材料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实现人工与自然的相互结合,发挥最好的景观效果。

4.塔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其体量适宜

在整个园林环境中,塔建筑发挥着点缀的效果。要依据园林的实际情况对塔建筑的体量及比例等要求进行确定,对于园林环境而言,塔建筑所发挥的作用为画龙点睛而不是画蛇添足,在塔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其体量适应,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5.塔建筑要注重功能要求与技术要求的满足

在塔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其外观造型进行思考,还必须好注重其功能要求与技术要求。塔建筑及塔内的相应设施的尺度都是按照人体的生理构造特点来决定的,例如塔身的高度具有一定的尺度要求,太高或者太低都会影响塔建筑的功能发挥。

三、总结

建筑论文范文3

关键词:建筑;监理;节能;运用

1引言

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与能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多,经济发展迅速,中国面临着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这对中国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就目前我国建筑业而言,它仍然属于高耗能行业。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约占我国能源消耗总数的30%。所以,若是要使得社会与建筑业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更加注重建筑节能。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的主要职责是监督施工的相关人员。为确保施工项目的质量,施工监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作过程中,要求他们仔细贯彻施工节能的理念,与实际施工条件相结合地开展工作。

2建筑监理中建筑节能的特点

2.1建筑的节能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也在迅速发展,能源的缺失与环境的破坏逐步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人民的环保观念与节能意识不断地增强,建筑节能的思想逐步深入人们的心里。除此之外,我国政府还同时制定了许多政策和文件,以促进建筑节能的发展和应用。就中国建筑节能的发展而言,其重要性逐渐显现,其在建筑投资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在正常情况下,节能建筑有很多测量点,例如,他们可以改善建筑物的生活条件。同时,他们可以确保冬季室内空间温暖,夏季凉爽,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非常有帮助。还可以有效控制冬季取暖和夏季空调的运营成本;从而进一步控制我国的能源消耗,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它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和人类的未来有很大帮助,需要高度重视。在正常情况下,建筑节能主要有以下特点:①人们对节能建筑的要求逐渐增加;②节能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困难;③节能建筑的建设牵扯到许多的部门。因此,对于建筑节能项目的施工企业而言,他们能够具备充足的施工组织能力。

2.2建筑节能施工监理的特点

建筑节能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包括多种工作的协调和协调。中国建筑节能监管的发展历史不长,总体水平低于西欧发达国家。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现阶段,中国先后出台了一些管理法规和政策,对建筑节能工作的监督也有详细的要求,此外对建筑承包商有较高的要求。主要要求是施工单位认真检查建筑节能设计图纸,在设计的图纸满足规定之前,禁止开始施工,对不合格的设计图纸进行审查。对于那些合格图纸的检验,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要严格地按照设计图纸的要点进行组织施工,尤其是屋面、墙体……这些部分的节能施工办法,加强施工监理力度是必要的。

2.3建筑节能施工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物的节能设计长期未在我国发展,工程监理人员进行监督工作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建筑物的节能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在过去的建设项目监理工作中,项目监督常常仅对项目工作的质量以及安全进行监督,在不熟悉建筑节能的建设时,在监督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目前,许多项目监督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在进行监督工作时,不能满足当前项目的监督需要,监事不具备良好的责任感,对监督工作不负责任。这种工作态度经常会导致项目出现问题。建筑的节能设计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建筑节能施工监理非常重要,如果监督工作有误,将对建筑节能工程产生重大影响。

3在建筑节能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的主要工作

在建筑节能建设过程中,监理工作者要认真履行监理的责任,严格按照“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建筑设计节能的标准”和“建筑施工节能的标准”的规定执行,施工图纸的设计文件。从施工准备环节,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着手,做好施工节能质量的控制工作,保障施工节能分支质量合格,保证施工质量,整个单元项目合格。特别是:

3.1建筑节能施工准备工作的监理

准备工作包括很多内容,首先,我们必须制定图纸,制定施工计划,充分准备建筑材料,并对建筑材料进行良好的检查,我们只能在一切准备就绪后进行施工。在建筑节能建设的前期工作中,工程监理需要做好监督工作。工程设计师绘画好图纸以后,主管必须熟悉图纸并对其进行研究;对于项目的建设,监管人员还应牢记,这可以使监督工作变得简单;用于节省建筑物能源的材料与过去不同,材料质量更加严格,节能效果也很好。一般而言,项目主管不熟悉建筑节能材料,因此,监管工作者必须熟悉建筑材料,了解材料的特性才可以正确地检测建筑的节能材料,禁止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保障节能建筑材料的质量。

3.2节能建筑的施工环节

按照施工的办法严谨地进行监督工作,来保障施工人员施工过程的正确性,如果施工过程有误,必须及时纠正,来保障节能建筑施工的品质。节能建筑的材料常常更贵,监管人员应做好物资保管工作,做好每一笔物资签发以及出货,严格掌控仓库的数量,并且对施工人员进行严谨地监督,避免浪费。施工节能监理应按照施工建设者的施工节能计划与检验质量的标准对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就项目的施工验收工作来说,它由许多有序的步骤构成,项目完成后,总监督工程师将带领团队对每个建设工程进行检验与审查。此外,在工程验收过程中,要求节能建筑监理单位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相关负责人参与科学、客观、准确的施工质量评价,填写节能建筑验收报告。对于施工监理人员,我们还需要做好节能工作阶段,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和文件进行分类,为了以后的项目监督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负责环保部门的环境保护需求和环境保护的措施,增强环境的监管,防止对自然环境的过度破坏。请执行下列操作:

3.2.1严格控制原材料和建筑设施及设备的进入

检查所有原材料,设施和设备的规格,品种和质量,确保它们符合节能目标。在进入现场之前,测试组织需要对材料和设施及设备进行测试,并要求提供测试报告。

3.2.2规范性接受节能项目

施工节能监理应按照施工建设者的节能施工计划和验收质量标准对项目进行检查和验收。

3.2.3加强对建筑节能施工重点的控制

节能建设的关键技术或分支项目需要方宰的监督,并制定相应的监督记录。

3.2.4严格控制建筑节能项目

施工节能工程施工的变更,经施工节能设计部门,施工图设计审查部门和建筑节能工程专项监理单位共同同意和确认后方可进行。

3.3节能建筑的竣工环节

对于项目的施工验收工作,它由许多有序的步骤组成。项目完成后,总监督工程师将带领团队对每个建设项目进行验收和审查。在项目验收过程中,要求节能建筑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员参与,建筑的施工质量要科学、客观、并准确评估。同时,在项目验收过程中也要注意节能建筑的验收报告。对于施工监理人员,我们还需要认真做好建筑节能工作阶段,同时对材料的建设,文件进行分类整理,为今后的施工监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施工单位和施工单位负责落实环保部门的环境保护要求和环境保护措施,加强环境管理,防止对自然环境的过度破坏。

4结束语

本文在多年经验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建筑节能的特点,阐述了建筑监理在节能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希望能够帮助建筑节能建筑。

参考文献

[1]陈雪峰.深圳五年内完成167个公共建筑节能改造[J].建材发展导向,2017(4).

[2]佟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4).

[3]李源,孙晔.浅谈如何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建筑节能[J].建材与装饰,2016(52).

建筑论文范文4

与传统建筑不同,绿色建筑从项目实施规划、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纳入考虑、分析的范围,力求人造建筑与自然环境充分结合,降低建筑生产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建筑使用时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居住、工作的要求,为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的居住空间;使用期限到期后的拆除回收阶段也不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明显损害。绿色建筑是环保理念的一个重要发展分支,是环保理念和建筑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它将人造建筑和自然环境在设计上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从而达到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目标。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思想,遵循科学规划、高效利益资源、废弃物循环利用、建筑功能丰富、居住效果优良为原则,为使用者实现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享受,同时达到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将建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作用降到最低。绿色建筑设计是绿色建筑的前提和基础。设计者在正式开始设计前,对项目选址周边环境开展细致深入地调查研究,全面地掌握项目所在地自然地质状况和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围绕客户提出的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通过大量先进、高端的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和管理方法,为用户提供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和建设及使用成本。实施绿色建筑设计需要全面考虑自然环境、建筑本身使用效能及项目投资等多种影响因素,综合利用各种资源,采用系统论的管理方法进行设计,达到建筑在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上的最优化。

2开展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2.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为使用者创造一个健康的人居环境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一项重要职责。围绕这个中心,绿色建筑设计在室内空气质量、热环境、噪音和电磁场辐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改良设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上述环境因素对人体产生的负面影响。在设计细节上,绿色建筑设计主要或全部采用毒害低施工材料或无毒材料。在墙面和吊顶等重要建筑部分,尽量使用绿色无毒、低毒涂料,一般以陶瓷、硬木等材料进行地面装修,这些材料不含CH3O,化学耗氧量低,有利于人体健康。在建筑系统和机械系统材料选择方面,尽量选择潜在污染能力小的材料,对于污染能力大的木制品、地毯、涂料、密封膏、织物等能不用就不用。通过合理设计,科学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状况良好。提高室内热环境水平,根据人体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温度、湿度和气流,让使用者获得最佳感受。提高供水质量,有条件的可以选用直饮水。在采光方面,既要考虑到使用者对光线的实际需求,有利于人体健康,又要通过必要的调整,使室内光照环境更加美观,并且有利于节能。通过使用吸声材料或采用隔音设计,提高建筑隔音效果,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宁舒适的环境。

2.2坚持能耗最低的原则

所谓能耗最低,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建筑施工材料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最少,二是指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最少。下面分别进行说明:(1)建筑材料生产运输过程中能耗最小化。绿色建筑的理念不仅仅在于建筑物本身及其建筑施工过程,更是要追溯到施工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去。由于建筑市场对材料的选择决定了施工材料发展的方向,所以在进行建材选择时,要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尽量选择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和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材料,比如金属材料等,以实现建筑业的良性持续发展。此外,为减少施工材料在运输环节的能耗,在选择材料时,要将注意力向本地生产、运输线路短、成本低的施工材料倾斜。(2)建筑使用过程中消耗能源最小化。建筑的使用过程一般都比较长,这个阶段的能耗水平在建筑从施工到拆除整个过程各个阶段中是最高的。提高建筑节能水平,就要以使用阶段为重点。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提高建筑整体节能水平。通过对建筑平面布局、平面形状、进深、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长宽比和朝向等形体设计及墙体、门窗、屋顶、热缓冲区等部位的优化设计,都可以有效改善建筑保温隔热性能,降低建筑能耗。

2.3大力推广新型清洁能源的利用

为降低能源压力,人们已经在多方面开发新型能源应用。光伏太阳能以其资源丰富、清洁环保的特性称为新世纪重点开发的新型能源之一。加大太阳能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常见的有在屋顶、墙壁、玻璃等部位使用太阳能设备,通过光电转换,将太阳辐射转换为热能和电能,供建筑正常运转使用。除此之外,风能也是我国重点开发的新能源之一。我国幅员广阔,风能资源充沛,通过风力发电设施,可以将风能变为建筑使用的电能。

2.4坚持环境负荷最低化原则

开展绿色建筑设计,最基本的一项原则是保护环境,降低建筑建设、使用及废弃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其中重要一项内容是减少建筑施工期间排放的建筑垃圾、废水、废气等。(1)选择环保型建筑材料。当前建筑行业在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并造成巨额资源、能源消耗。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人员在选择建筑施工材料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成本,还要考虑环境成本,尽量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对周边环境污染少的施工材料,常见的有生态水泥、绿化混凝土、高性能长寿建筑材料、家居舒适化和保健化建材等。多使用预制构件,避免产生建筑垃圾。(2)施工工艺科学合理。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可以认为是各种资源、材料的使用、加工方法。通过合理的优化设计,使用更加环保的施工方法,提高材料使用效率,降低废弃物产生。

3结束语

建筑论文范文5

近年来,本人在高校建筑学专业高年级教研组承担着住宅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以及居住设计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与教授的磨合,以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值得改进的空间。无论是教者,还是学者,都认为大四上学期是个“多事之秋”。一方面学习内容信息量巨大,往往老师觉得上课时间不够讲,学生则叫苦前“识”已忘,后“识”难明。而传统教学模式———周而复始的师徒学艺式的图纸交流,在空间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被动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缺少生动活泼的创新和突破。从传统课程设置来看,居住建筑设计、小区规划和施工图设计内容各自为政,缺乏有机联系。早先在小区规划之后的施工图环节往往允许学生自选规模合适的民用建筑,而今网络资源丰富,出现了个别故意的“张冠李戴”现象。如果设计教学仍然只满足于五年、十年不变的基本教学要求,则会被时代远远抛在后面。如果能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融入到设计要求中,则一方面督促教师不断自主的学习和掌握新理念,一方面能提供激发学生创新和主动学习的契机。

2教学改革

目前,全国不少建筑院校已经从相关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适应自身特点的成果。例如东南大学建立了教授工作室制度,在四年级设置了住区设计、城市设计、大型公建、学科交叉等四类课题;中国矿业大学则将住宅设计原理和居住区设计原理整合成“个人与家庭”“邻里与小区”“住宅单体建筑与居住环境”三个阶段进行讲授。南京工业大学则在教学的环环相扣上下足了功夫,授课方式也采用了多种手段相结合。这些成功的教学改革实践给了我们不少启发和借鉴。针对前述问题,我们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程整合、更新授课内容及进度安排为手段,对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试改。

1)化零为整的课程整合。

具体方案是将居住设计原理、住宅设计、城市及住区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以及施工图设计纳入到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的大范畴内。作为理论先修课程,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是核心设计环节;施工图则作为实践加强环节。这些课程课时总量巨大,可以在理论课结束后在假期布置过渡性的任务,以设问的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实习或假期调研等方式实现下一阶段的知识衔接。在住宅设计和小区规划设计阶段,传统教学曾采用将住宅户型作为开端以作为学生从单体设计到群体空间规划的转换,但有悖于小区规划的实际操作过程。为使学生更早适应社会的实践需求,同时形成整体的城市居住环境设计理念,设计教学环节从小区开始,由城市肌理和周边环境关系入手,从住宅楼到住宅户型设计,最后根据户型设计调整方案,完成住宅小区整体的设计任务。

2)化整为零的分段分层次授课教学。

由于知识点繁多,在住区规划设计和住宅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摒弃了一次大课讲完所有内容的教学方式,将课程细分为相互连贯的若干个阶段:居住区规划集中授课—社会调研与案例构思汇报—技术指标与规范解读等专题多点展开—住宅设计集中授课—住宅精细化、可持续性等专题多点分次展开—住宅施工图集中授课—设计流程、规范解读等多点分次展开。如此分阶段分层次授课,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和进度安排、目标和要求,便于学生吸收理解知识点。

3)点线面结合展开比较式教学。

“点”是指一对一的单独辅导,“线”是指对三五个有相同问题的学生进行随机评讲,“面”则是指阶段性全组或全班集中授课。传统设计教学以点式辅导为绝对主导,单一的教学方式,使缺乏主动交流意识的学生相互之间“互不干涉”,等到最后评图阶段往往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尝试将评图贯穿教学始终,在任何必要的时候(比如点对点教学时发现某个问题在三个以上同学方案中都出现过),可立即将相关同学召集起来,将作业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可以在阶段性成果展示的时候,以集体观摩的方式让学生相互比较,自行找出彼此的优劣。我们发现,学生的好胜心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对方案陈述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升。

4)对新知识进行专题研讨的开放式教学。

学习应基于有指导的发现,而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住宅产业在近些年发生极大的变化,新技术和新需求层出不穷,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知识的更新。笔者在教学任务书和授课过程中,试加入一些迎合当前发展需求的专题:“住宅精细化设计”和“老年住宅”以及以日本集合住宅为代表的住区可持续性探索等,主要推荐相关书籍和案例供学生课下研究。在指导过程中结合每个同学的具体兴趣点和知识吸收程度,对相关疑问进行解答,并通过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同学深入思考,贯彻理念。笔者发现学生在这一开放性环节常常能找到极强的代入感,他们从身边的家人或者居住环境着眼,找到了本次设计的切入点和闪光点。

5)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强化施工图等实践环节的训练。

长期以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反馈,就业者走上工作岗位后最先接触的往往是施工图,好的施工图基础会使其工作立即上手从而脱颖而出。传统课程中常常将施工图时间压缩至4周甚至放在暑期实践,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在改革后施工图的分量增加,由原有4周变为8周,就是为了通过重点强化训练使学生真正熟练掌握施工图设计和绘制技巧。除上文所提常规“点、线、面”授课方式外,还请来结构老师就住宅剪力墙布置进行专门授课和课外一对一的辅导,并且邀请设计院资深高级工程师开展施工图讲座,将住宅楼施工图的制图规范、结构布置、设备要求、楼电梯以及地下室等等难点细致拆开解读,最后就施工图CAD线型、比例等文本要求进行详细示范,并试点性辅导Revit进行绘图,以便更快和社会接轨。

3结语

建筑论文范文6

1、安全性

现代住宅设计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住宅的安全性,这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现代住宅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除了要有防火防盗等基本的安全性能之外,还要保证现代住宅结构的稳定性能,具有足够的抗震性能,防止自然灾害对现代住宅结构的破坏。在所有的住宅安全性能设计中防火性能是重中之重,是最基本应该保证的。尤其是在现代层出不穷的高层住宅设计中,不仅要有足够的消防装置,还要建造足够多的疏散口以及通风排烟装置及消防电梯,从各个方面保证人们的居住生活安全。

2、地方性

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住宅有着不同的喜好。现代住宅设计中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住宅设计的地方性,不同的住宅造型及色彩,会让人们产生不同的居住感受。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我国现代住宅设计中出现许多异域特色的住宅设计,除了有传统的中国式住宅,还融入了欧式住宅以及地中海式住宅设计。因此,在不同的地区,要考虑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及地理条件,进行现代住宅的设计。

二、现代住宅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1、缺乏对于住户需求的调研

住宅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设计建造的。可是在很多住宅设计的时候,住宅开发者以及住宅的设计人员忽略了对住户需求的了解调查,因此设计出来的现代住宅因为不符合人们的需求而造成住宅的空置,这样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及时了解掌握住户的需求,以此为基础进行合理的住宅面积及住宅结构的规划是住宅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2、楼间距过小导致采光不足,通风不畅

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开发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都会建造高层住宅,为了扩大面积使用率,现代住宅中很多都是楼间距过小,这样就导致了许多的住户得不到足够的阳光,致使住房背阳阴暗。还有一些住宅的设计不符合设计规定,使得杨建忠没有阳光直射,这些住宅结构设计多数是狭长型的。还有一些住宅设计,虽然满足了日照的需要,但是因为结构设计不合理,而导致室内的通风不畅,造成室内空气的不流通。

3、不分场合地采用错层式

在现代住宅的设计中,经常采用的错层设计,这是增加建筑面积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设计办法。但是错层住宅并不是通用的,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不分情况的采用错层设计,则会产生很多问题。

4、住宅内的套型设计不合理

住宅内的分区使用面积要根据各区域的使用功能进行设计,在现代住宅的一些设计中,很多都将待客及休闲娱乐的客厅面积设计过小,而一些储物间衣帽间的面积设计的过大,造成了分区面积不合理。还有一些小面积的住宅设计出现了跃层现象,这与住宅的各个功能极度的不相符。

三、解决现代住宅中设计问题的措施

1、实现代住宅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

现代住宅的设计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住宅的采光通风都与自然因素有着紧密的关系。为了更好的进行现代住宅设计,一定要在设计过程中处理好自然环境与住宅建筑之间的关系,利用自然环境,设计采光好,通风好的高品质现代住宅,增加人们与自然的联系,实现现代住宅与大自然完美结合。除此之外,将自然环境融入住宅设计中,还能更好的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更好的为人们提供便捷的采光保暖等功能,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环保和健康。

2、坚持以人为本

现代住宅的设计初衷便是为人们提供居住场所,因此,现代住宅的设计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因此在现代住宅的设计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人们提供便捷舒适的建筑设计。并对住宅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各大分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尽可能的为人们提供合理化健康化的居住场所。

3、注重建筑结构的简约化

现代住宅设计的流行趋势是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在有限的住宅面积中追求生活空间的最大化。因此,在住宅设计的时候,除了要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还要转变设计的思路,设计出同时具备工作学习娱乐的多功能住宅。现代网络技术发达,家庭办公也逐渐成为当前流行的趋势,因此现代住宅的设计不得不考虑到当前的形式,设计出可以满足家庭办公的现代化住宅以满足这类人们的需求。由于当前的建筑设计已经不可避免的与市场产生联系,因此住宅设计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收入家庭的需求,对室内面积、布局、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是设计方案适合多种类型人群的选择和应用。

四、结语

建筑论文范文7

根据我们近几年的观察与调研,如今的建筑学专业新生有几个显著的特点。(1)90%以上的学生没有美术功底,这样他们对于图形的构成与立体空间变现能力要显得薄弱一些。(2)大部分的学生动手能力非常差,比如每一次的模型制作时都有同学不小心,比如把材料切歪或者切到手指。(3)相关知识欠缺,对于建筑的构成、建筑的结构材料方面的知识基本是空白。(4)缺乏创新性的思维,一直以来很多学生只是会单一的模仿,很少学生有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与能力。针对这些环节,我们设置了四个新的课题,通过四个课题的训练使初入建筑专业的学生可以克服一些学习建筑学的困难,迅速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下面我们逐个分析各个课题。课题一是“造型与主题模型”,本课题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用热线切割机来切割泡沫乙烯材料,切割出方块、三角、圆等形状的成品。然后固定粘贴在A3大小的底板上,布置的方式由学生自行考虑决定,构成以美观悦目为原则。最后给自己的作品定义一个主题。本课题的目的就是:(1)使学生熟悉模型制作工具和机械的使用,特别是对热线切割器的使用。通过热线切割器对泡沫苯乙烯材料进行的切割练习,是针对今后的模型制作中方案阶段的研究模型以及主体建筑的周围模型制作的一项基本训练。(2)利用切割出的成品进行立体构成训练,引导学生掌握运用形态构成的一些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构图与审美能力。课题二是“结构与受力模型”,本课题是第一个课题的延续,而采用的材料有所改变,要求学生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能,同时了解第一个课题模型的结构与受力。第二个课题改变了模型制作材料,不再用泡沫乙烯材料了,同时要考虑构造物的支撑等机构问题,所以增加了制作难度。这个模型的制作使学生开始思考自己第一个模型的结构,开始研究材料与材料的连接和支撑等受力问题,同时也让他们去寻找更多的材料,了解这些材料的特性。第三个课题“肌理与色彩模型”,这也是第二个课题的延续。我们让学生专注于材质与色彩的研究,同时也让学生专注于空间的研究,因为这个课题更为具体,可能是一座小型建筑,可能是一个小空间的室内。这个模型是更为精细的模型制作阶段,课题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寻找更多的模型制作材料,研究材料的肌理与色彩。最后一个课题是我们一直沿用的“建筑成果模型制作”课题,该课题是以建筑大师的作品为题材,偏重于现代建筑,让学生做一个完整的成果展示模型,包括建筑所处的周边环境制作。该课题的特点是:我们尽量让学生选择规模不是很大的建筑,比如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赖特的“流水别墅”、密斯的“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等;并且我们安排学生分组完成最终成果模型,他们中有的同学可以查资料,有的同学可以准备材料,然后大家一起共同完成,在制作过程中他们体会了团体合作的工作方式,这对他们将来的设计竞赛和走向工作岗位都有很大的帮助。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我们的建筑设计课程中有了较小的建筑设计环节,学生开始应用各种表现方法,而模型表现是使用最多的一种,因为它非常直观。这使学生从建筑的结构、材料、空间以及建构都有所了解,对建筑设计的理解也从模糊变得越来越清晰。我们的模型制作环节,的确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建筑抽象思维的方法并且开始了建筑设计入门。

二、建筑模型教学改革的要点及教改成果

本次建筑模型改革的要点就是实现开创性的教学,我们并没有完全让学生去单纯模仿。改革主要是针对建筑学一年级新生的,我们调研了很多优秀院系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整合,最终成为建筑模型教学中自己的特色。我们同时在二年级的设计课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建筑设计学茫然无措,不知从何下手。这些学生一年级时单纯的注重制图、表现训练,注重在二维图纸上反复推敲三维空间,没有经过一个完整设计制作过程。显然,通过模型制作过程的安排,学生设计能力会提高显著。学生也普遍反映建筑模型对他们的空间构成、形体造型及功能组织都有着融会贯通的作用,从而对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都有深刻的理解。本次研究要点如下:要点一,三维空间的认知;要点二“,结构关系的表达”;要点三“,色彩与材质的表现”。模型制作课程中强调三个要点,也就是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的认知”、“结构关系的表达”以及“色彩与材质的表现”能力,我们并没有教学生如何做设计,而是通过模型制作过程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去思维去辨别建筑的结构以及材料的质感和色彩的搭配。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理解到设计并非是片面去模仿与抄袭。二年级的设计课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制作“工作模型”,通过制作“工作模型”的推敲过程,空间环境的认知,使学生对建筑构件的结构关系认识得更为清晰,同时也可以研究建筑材料的色彩与质感。这次教改的成果很显著,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1)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更能注重模型制作,模型制作质量越来越好。(2)学生的思维完全被解放,从他们二年级的作品中我们发现设计方案大多比较灵活,打破了以往的保守思维。(3)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课程中表现能力有所提高,特别是构图能力。

三、探讨建筑模型制作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次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发现了如何通过模型制作来培养专业新生对设计思维的理解,同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明确了将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将同一届学生的二年级的设计课成绩与学生的一年级的模型成绩比较发现,拥有过硬的模型制作素质的学生,在设计课的表达能力与表现能力、综合能力上都比较强,设计思维能力更要比其他同学高出一筹。模型制作基础课程的将来如何发展?该课程的存在是否有必要?课题小组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进行了多次交流后,得出的结论是:该课程的课时虽然只有32学时,但是的确也占用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时间,应节约课时让没有模型制作经验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成熟起来;我们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来进行模型制作的教学,同时在设计课程中穿插模型制作,让学生一边做设计一边做模型。在一年级“学科导论”课程教学中设立一个“造型与表达”的环节,让学生接触各种模型制作材料与制作方法,同时又能发挥自己的创意,这样的教学内容更具特色。同时我们也可以每年举行一届模型制作比赛,让学生主动参与模型制作,并且将模型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随时进行模型的制作。

四、结语

建筑论文范文8

1.1地域民族文化传统

每个名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是每个民族的特色的体现。一个民族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并且是在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科学技术,种族族群,地域特点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逐渐形成固定的形式,形成自己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了这个民族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比如,在我国,个民族都有属于代表本民族的“图腾”、传说、文化节日、不同的民族服饰等。这些就是能代表本民族的“标志”,并对本民族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这些文化传统还可以对建筑景观的设计建造有着直接的影响,如北京的四合院、福建的土楼、陕北地区的窑洞等,都体现了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1.2历史文化积淀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并且在不同的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受地域特点、生活状态、经济发展、人口结构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就拿中华民族来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例如,处于夏商周时代的奴隶社会的艺术品多以神话传说为主,突出体现统治阶级的地位;在这一时期的建筑物初步形成,并以木质结构作为主要结构,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比较单一,风格、形式也没有太多的变化。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最强盛的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发展,并与世界上很多地区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反映在艺术上的成果就是这一时期的艺术品体现出了荣华富贵、流畅华美的特点;而这一时期的建筑物则吸收了外来民族的文化特点,形势趋向多样化,建筑物的风格庄严雄伟。再到后来的鸦片战争,使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涌入中国,使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各种新式的“洋房”或者是中西结合的建筑不断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特点对建筑景观的设计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1.3不同的信仰追求

信仰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思想情感的寄托,对群众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起着团结这个民族力量的作用,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信仰追求,对建筑景观的影响也不相同。拿东西方的宗教信仰对建筑的影响作比较,东方的建筑景观追求的是心灵的和平与安宁,多以庙宇、道观为主要表现形式;而西方的建筑景观则注重物质层面和外部的感官,多以庄严肃穆的教堂为主要表现形式。

2如何在建筑景观中体现人文精神

2.1在建筑景观的设计中注入新的思想和生命力

在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建筑景观的设计者更要吸收汲取优秀建筑物的设计理念,从中揣摩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所要表达的思想和要赋予建筑物的灵魂内涵;运用适当的建筑材料,结合超前的审美理念,将材料选取与美学设计充分融合在一起,将体现时代特性的人文精神融入到设计理念当中。对建筑景观的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体现设计者自身的素质和建筑物人文内涵的把握的一个考验,因此,建筑景观的设计者不仅仅要“修炼”自己的技术,更要学会把握建筑物的内涵,从而赋予建筑景观以灵魂。

2.2充分利用地域和民族特色

前面提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都会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生活习惯,建筑景观也有体现不同民族特色的不同形式。就像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北京四合院,融合了阴阳五行和八卦思想等风水学说设计的,是对封建的礼仪秩序,门第观念的体现;而陕北地区的窑洞则是结合当地厚实的黄土层、干燥的气候特征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建造出来的,适合当地人民居住的建筑物,是千百年来黄土高原的深厚历史文化的沉淀;又比如充满客家风情的福建土楼,则是对客家文化的真实缩影。

2.3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思想理念

在建筑景观的设计中,尤其以西方的建筑最能体现人文精神。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就宣扬通过艺术创作来体现人文精神,解放人们的思想。在建筑领域的代表人物就是意大利的米开朗基罗。他的作品大都融入了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因此,他的作品能够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使人们能够得到心灵上的慰藉。建筑景观的设计者要学会感受人文精神的真正含义,并结合本民族的民族特色,设计出代表本民族的人文精神的作品。

2.4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保留原有的人文精神

要想使人文景观不断发展,除了要遵循本民族自身的民族特点之外,还要不断交流融合新的思想观念,对其进行创新。但这里所讲的创新,不是生搬硬套别人的成果,也不是达到某种目的,在技术和外观上对别人的盲目“模仿”,而是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和民族特色,吸收先进的思想理念,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能体现本民族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的建筑设计。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