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立法论文范例

监管立法论文

监管立法论文范文1

1软件开发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工具及简介

1.1VisualStudio系统开发工具

VisualStudio2008由微软公司开发,主要是面向Vista系统,Office办公软件以及Web2.0的开发工具,本系统的开发基于Web2.0,因此将VisualStudio2008作为主要开发工具无可厚非。并且,VisualStudio2008可以根据开发人员的需求进行工作效率的设定,想较于其他开发工具,这是非常人性化的;其次VisualStudio2008可以借助MicrosoftOfficeSystem将SQLServer2005数据库完美地集成使用;最后VisualStudio2008可以满足绝大多数项目下发单位对系统程序开发的需求。

1.2SQLServer数据库语言工具

SQLServer2005由微软公司开发研制,于2005年推出,它是一个性能十分杰出的数据库平台,它的架构决定了它的稳定性能,可以用于大型联机事务处理、大型资料数据转存、电子商务资料仓储等。总而言之,SQLServer2005的特点为:(1)丰富的图形管理工具,在使用SQLServer2005数据库时可以实现系统管理、操作的直观性展示;(2)数据库动态化自动管理与优化特点;(3)支持网络接入,可以联网进行网络数据互传;(4)数据库编程接口更为广泛,可以适应使用不同开发程序的开发人员的操作使用;(5)具有良好的数据伸缩性和稳定性;(6)数据库管理方式十分简单,标识更加清晰易懂。

1.3本系统将要用到的开发技术

1.3.1IBatis.NET技术

本技术是一种“半自动化”的ORM实现。具体来说就是在数据库运行管理中自动生成对应的SQL并调动相应的JDBC接口加以执行,这个技术中的“半自动化”,是相对Hibernate等提供了全面的数据库封装机制的“全自动化”ORM实现来说的。换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ibats在开发过程中不会给相关人员自动生成SQL,具体的SQL方案需要开发人员主动编写,然后通过相关技术将SQL中所需执行参数映射到制定的POJO上。

1.3.2AJAX技术

AJAX技术指的是一种创建交互式网页应用的网页开发技术,旨在方便程序开发和管理人员进行开发项目的远程管理。

1.3.3jQuery技术

jQuery技术是一个优秀的Javascript框架,它的宗旨就是写更少的代码,执行更多的程序。它的快速、简介文档说明较为详细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所使用。

2进行软件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的必要性

进行软件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研发的必要性可以分为程序功能性需求和软件可行性需求,这针对的不只是该系统的适用方,更加方便的是软件开发企业对员工进行工作进度管理。

2.1功能性需求分析

软件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将包含以下功能满足软件开发企业管理与开发人员工作需求:(1)文档管理,开发文档一般由项目负责人上传,上传后会在系统后台标注具体时间文件大小和操作人员,方便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开发项目文件管理;(2)项目管理模块,研发本系统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软件开发任务的组织管理,实时统计开发人员的日常工作量与项目进度,及时进行问题反馈与BUG上传修复工作,从而完成项目测试与评价工作;(3)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对于软件开发团队十分重要,相关工作人员都需要定时定量进行开发数据回传工作,并且管理人员应该按照权限大小进行数据库权限统配调整,从而督导工作人员完成项目开发工作。

2.2可行性需求分析

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可行性分析主要分为:(1)技术可行性,这方面主要是考察现阶段对该程序的软件、硬件是否满足程序开发需求的考量,从技术可行性角度分析,该系统是完全可行的;(2)操作可行性分析,由于所使用的开发架构和相关开发技术的简要操作性,这方面完全满足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操作简易要求。

3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3.1信息管理系统架构设计

3.1.1表示层

本系统基于Web系统,相关人员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进度跟踪、文档管理等功能的操作实现可以通过指定网址进行查看。但在查看之前需要进行相关账号的注册验证。

3.1.2业务逻辑接口层

所谓业务逻辑,就是将客户和内部工作人员进行系统自动甄别,让全部人员进行制定查看相关任务的完成程度,降低系统程序的耦合度,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3.1.3业务逻辑层

本层的作用是将业务逻辑进行封装调试,提高系统代码使用效率。

3.1.4数据访问层

该层主要作用就是进行文件数据的各种查看操作。

3.1.5数据交汇层

根据不同人员对数据的需求不同,表示层可以直接连接到数据交汇层,进行数据的快速上传和下载,方便对整个系统数据库的使用。

3.2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3.2.1数据库逻辑设计

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不是每一个人的都一样,而是需要进行权限级别划分,具体的数据库逻辑设计为:项目管理员最高级,其次是研发小组组长,最后是研发人员。并且,在这个系统中,如果遇到数据权限的调整,需要进行逐级审批,如国研发小组组长所能提供的权限可以满足相关人员的数据需求,则项目管理员无需进行二次审批。并且每次权限审批和数据下载都会在系统中留下痕迹,时间、操作人员、IP地址等等信息都会记录在案。

3.2.2数据库物理设计

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物理设计如下:(1)Popedom权限分为权限编号(PopodomID)、拒绝访问编号(DenayID)、知识库资源编号(LibraryDocumentID)、拒绝访问类型编号(PopedomType)等,他们的字段长度都是四个单位,字段类型都是int;(2)KeywordID关键字则分为主键、外键、关键字三部分;(3)Classify分为分类编号、分类名称、上级分类编号、创建人编号、创建时间等。

4软件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具体设计方案

软件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分为:系统用户操作使用模块、开发任务管理模块、开发任务管配划分模块、开发项目成员管理模块、信息管理系统权限管理模块、软件开发信息资源分类管理模块等,具体设计如下:

4.1系统用户操作使用设计

系统用户操作界面模块设计包括的是软件开发发包人、开发企业相关领导、软件开发项目主要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这三方面的用户操作界面完全不一。软件开发发包人操作管理界面主要突出的该项目的时间进度、研发情况、其中所能体现的主要功能、预计开发效果管理等,在此其中还需要加入的是用户评价和反馈系统,主要用于发包人对软件开发效果的,满意度管理和相关BUG的反馈;开发企业领导操作界面主要体现的是所有项目的发包人信息、承办人信息、以及研发人员具体负责工作单元信息,主要进行发包人和开发人员中间调配作用出现;软件项目开发管理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界面更加不一,管理者需要进行整个系统的统一管理涉及到权限管理和资料库管理等,工作人员则是主要针对自己负责的软件开发单元的界面,用于资料传输和技术交流。本模块包含了两个操作部分,分别是添加和删除。完成相关操作时需要以admin身份登陆系统,在删除系统用户时需要进行二次确认,并且这个“删除”也仅仅是将数据库中相关文件的IsEnable置为false;如需添加用户时则需要进行用户姓名、账号密码、所属单位(部门)、联系方式上传到系统中,由管理员进行审核通过,方可添加新的系统用户。本模块包含了两个控制模板:(1)UserInfo,对象属性包含十一个设置属性,分别是主键UID、用户名UserName、登陆名LoginName、用户密码Password、部门编号DID、联系电话TEL、电子邮箱Email、联系地址ADD、性别SEX、角色编号/用户编号RID、以及用来识别身份是否有效的IsEable等;(2)UserRole,需要进行相关用户设置,包括姓名、电话、系统昵称。

4.2开发任务管理模板设计

开发任务管理模块设计主要针对的是与软件开发发包人所联系的软件开发企业负责人,他们需要将发包人的软件预期效果和具体要求以文字的形式上传到系统,以供具体负责人进行下载讨论。本TaskTemplate模块仅包含一个属性,其中TaskTemplateID为主键,剩下的则是TaskTemplateName(任务模板名称)、ProjectStage(任务所处状态完成/未完成)、CreateName(任务创建负责人)、CreateTim(任务创建时间需精确到分钟)、WorkLoad(任务量)、IsEable(指令有效确认)、TaskType(任务类型,通常可以分为对公、对私等)。

4.3开发任务管配划分模块设计

开发任务管配划分模块,这部分主要是软件开发小组组长进行软件开发单元任务的下达所用,因为每个人的技术侧重点不同,这个模块设计主要是方便管理人员针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特点进行任务分配,从而加快软件开发进度,提高软件开发质量。开发任务管配划分模块流程为:(1)新项目添加;(2)项目任务分配表,具体到工作完成小组及个人;(3)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内查看己方开发任务信息及需要完成部分;(4)相关文件的上传及下载,如已完成任务则需要项目创建人员/项目经理的综合评定若通过则视为任务完成,不通过则需要进行修改和再次发起评审申请。

4.4开发项目成员管理部分设计

开发项目成员管理模块设计旨在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企业内部人员调配,主要功能体现为:人员增加、离职,工作部门调动,人员待遇调整等。

4.5信息管理系统权限管理模块设计

权限管理模块主要是针对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权限不一所涉及,最高权限为企业负责人,其次是各开发项目负责人,然后是各开发小组组长,最后是开发技术人员。总的目的就是方便企业进行内部管理与信息交流。

4.6软件开发信息资源分类管理模块设计

资源分配管理模块和权限管理模块有着相同的架构,权限管理主要突出的系统内部权限,而资源管理主要进行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内部资源调度权限分配,这是权限管理模块的延伸部分,有着差别的地方在于,资源权限模块可以进行权限请求,然后请求信息将在第一时间传递给上部管理人员从而及时获得批复。本文以软件开发信息管理为研究背景,采用VisualStudio2008应用程序作为主要开发平台,利用相关技术对系统管理、项目设置、项目管理、数据库管理等模块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而对软件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完成了设计,才疏学浅,在系统的设计和研发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借助了大量中英文资料,找到了解决办法,最后给完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系统应用程序。

参考文献

[1]张帆.解析计算机软件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通信,2018(10):146-147.

[2]钱人俊.软件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2):35.

监管立法论文范文2

1.清除影响和制约社会管理创新的各种障碍

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贪欲和对公共权力的滥用,在创新社会管理上不可避免地形成诸多不应有的人为阻力。检察院可以采取以下三项措施来清除障碍:一是不断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力度,将阻碍社会管理创新的腐败分子绳之以法,以清除隐匿于社会管理机体中的毒瘤。2011年以来某县检察院共立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56案81人,有效地遏制了职务犯罪的发生,为该县营造了一个清廉高效的发展环境。二是以执法办案中发现的问题为切入点,积极发挥检察建议在参与社会管理中的作用。2011年以来发出检察建议48件,对在履职中发现的一些部门管理漏洞认真分析,形成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检察建议,纳入有关部门的管理。三是对政府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活动进行现场监督及跟踪巡访,从机制、制度、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并督促其整改落实。

2.防范处置因司法不公引发的突出社会矛盾

公平正义的失衡和司法人员道德的失范极易引起公众的不满,特别是在通信、网络技术发达的当今社会,因有关部门执法不公、不严而引起的事件更易受到人们关注和炒作,进而演变成群体性事件。法律监督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求。只有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才能杜绝因司法不公而引发的新的社会矛盾,整个社会的发展环境才能得到净化。

3.营造促进社会管理有序运行的良好治安环境

首先,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创造良好法治环境。2011年以来,某县检察院共批准和决定逮捕各类刑事犯罪案件177案252人,提起公诉354案470人,批捕、起诉准确率均达100%;次之,认真落实检察环节各项综合治理措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重点抓好违法犯罪多发人群、网吧等重点人群、行业的管理,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防控网络。第三,积极开展法律宣传。通过赠送法制宣传资料、举办法制讲座、开展法律服务等多种形式进行普法宣传,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发生的目的。

4.加强帮教管理感化挽救工作凝聚社会正能量

一是积极协调法院、司法、公安等部门,加强对被依法判处管制、宣告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裁定假释等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的矫正,积极参加社区矫正工作,对监外执行罪犯进行考察,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问题。2011年以来,某县检察院将监外执行罪犯全部纳入微机管理,实现了对监外执行罪犯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二是积极参与青少年群体的教育保护工作,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机制,成立未成年人犯罪专案组,强化案后回访帮教,跟踪未成年犯的改造情况及改造效果,以上法制课、成立帮教对子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等活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三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安置政策,帮助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困难。

5.开展工作创新为促进社会管理增添动力

一是积极探索“检调对接”,对当事人有和解意愿、案件具备和解条件的,积极引导、促成当事人和解。同时,与人民调解、司法调解、执行和解、行政调解有效衔接,实现工作合力的最大集结。二是积极参与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安排专人开展日常检察动态与网络舆情监测,及时收集涉检舆情,快速发现网上有害信息,正确引导网上舆论,有效制止各种网上炒作等损害检察机关形象的公共事件发生。三是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机制,加强信息交流,畅通发现渠道,促进相关部门认真履职。

6.推动社会管理制度机制建设不断健全完善

结合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承担社会事务公共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发生的失职渎职犯罪案件,因社会事务公共管理部门管理问题引发的刑事犯罪案件等,定期提出关于完善社会管理制度的年度综合报告,促进社会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年来,在县检察机关推动下,县政府及各部门共制订、完善有关社会管理制度23项、健全机制9项,增强了社会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检察机关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两法衔接缺乏有效支撑

实现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的有效衔接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实践中,部分行政执法部门中仍存在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等问题,直接影响社会管理法治化推进,必须从制度层面给予大力支撑,建立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的无逢衔接,加快建设信息共享平台,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2.职能发挥缺乏统一整合

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涉及反贪、反渎、民行、预防、刑检、宣传等多项业务部门。但目前各业务部门在履行职责时缺乏有效沟通,难以形成整体合力,工作力度不强。如发送检察建议,就存在各部门各行其是,缺乏整体性、统一性考虑的问题。机关内部缺乏一个有效整合各项业务,统筹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专业部门或机构。

3.办案效能未能充分发挥

虽然检察机关每年都要查处大批职务犯罪案件,但从近几年案件统计数字可以发现案件数量是呈上升趋势的。为什么案件会越查越多,排除党和国家对查办职务犯罪工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打击力度等因素之外,查办案件所应有的警示、教育、预防等办案效果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4.源头问题没能及时得以梳理

要善于把握促进社会管理的源头性、苗头性问题。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善于密切联系群众、与基层接触广泛的传统优势,对一些具有普遍性、区域性的社会管理问题深入研究、系统梳理,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从源头上促进党委政府重大公共政策不断完善,努力消除不稳定因素,减少不稳定事件的发生。

三、检察机关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基本途径

2013年1月,对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的要求。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重要批示,必须更加注重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保障作用,更加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社会管理难题,提高社会管理创新水平。

1.提高认识,准确把握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检察工作与推进社会管理相辅相成,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检察工作也是社会管理工作。列宁曾经指出,如果没有一个能够迫使人们遵守法权规范的机构,法权也就等于零。社会管理本源于政府职能,检察机关源于宪法的授权体现法律监督地位。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就是正确履行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为社会管理提供充分司法保障。人民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立足点、切入点在于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既不能游离于社会管理工作之外,又不能越俎代庖于行政事务之中,主要是依据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定位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重要批示为统领,围绕法治中国建设这一崭新目标,以卓有成效的法律监督促进依法行政,为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服务。

2.立足源头,最大限度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参考

检察机关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于加强社会管理的一系列指示和部署,积极参与到重点工作中去。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指导实践,以法治目光审视社会管理体系构建,通过法治方式促进管理创新。着眼服务社会建设大局,结合执法办案和履行各项检察职能,对普遍性、区域性的社会管理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向党委政府提出对策性建议,对重大建设项目及重大公共政策的调整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促进重大公共政策完善,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的发生;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五进两服务大走访活动”等,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的民生诉求,积极向党委和政府建言献策,协助党委和政府把住政策源头;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对于发现的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完善内部制约监督,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

3.严格履职,充分发挥执法办案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的推动作用

检察机关要有效履行批捕、起诉、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诉讼监督等职责,切实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者、捍卫者的重任。一是着力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快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及时监督纠正有案不立、以罚代刑等问题,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惩戒作用,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国家工作人员在产业转型升级、公共资源出让、国有资产管理、城镇化建设等过程中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促使公职人员依法履职、审慎用权;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广泛进行预防宣传,营造廉政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行使。二是努力促进执法办案效果的最优化。以法律眼冷静观察社会事务,洞悉每一起案件背后的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利益与矛盾,消除矛盾双方的对立,尤其是要深查司法不公背后的腐败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安宁。正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准确把握宽严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积极推进量刑建议、刑事和解、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等工作,减少社会对抗,维护社会稳定。

4.积极参与,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对社会矛盾和影响稳定的因素及时进行排查,提出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案;二是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开展对重点地区的排查整治,对排查出来的黑恶势力、两抢一盗等犯罪案件,适时介入侦查,依法快捕快诉;三是突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配合有关部门构建社区防控网、街面防控网、卡口防控网、内部单位防控网、农村防控网为主体的五大防控网络,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社会管理控制能力;四是加强对三类重点人群的教育管理,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功能。

5.夯实基础,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法治化、科学化水平

监管立法论文范文3

风力发电场是将自然界的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场所,风力发电场通常建设在有丰富风力资源的场地上,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内蒙及山东、江苏等地区。风电场通常具有地理位置偏、自然条件差、占地面积大、技术领域宽等特点。通常风电场由风机工程、集电线路、升压站、送电线路、对端变电站扩建几大部分组成。一座5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场.占地面积约10~20km,通常由约加座风力发电机组组成,需要建设20-30公里的集电线路,占地50亩左右的升压站,和长达几十公里的送电线路及负责线路接入的对端变电站扩建工程组成[1]。在这漫长的施工作业面上,多只队伍同时开展工作,点多面广,安全问题矛盾凸现。对于工程的安全管理组织来讲,一个施工项目是一个重大危险源,只有对各分项工程的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建立事故紧急救援体系,进行有效的应急管理,才能真正的达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2风力发电场的危险源辨识

风力发电场的建设周期通常为8-10个月,在这期间,由于风电场建设施工作业面长,劳动力密集的特点,通常将建设过程分为基础施工、设备安装、网络组织及电气调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施工特点,针对不同阶段的施工特点,进行分阶段的危险源辨识,有针对性的准备应急预案,从而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

2.1基础施工阶段

在基础实施阶段,各单元项目主要以基础面施工为主,在风机.丁程、集送电线路、升压站、对端扩建均开始础开挖、钢筋绑扎,砼浇筑的工作。本阶段的特点是虽然作业面大,但是工作性质比较一致,特点突出,易于进行同质化管理。在本阶段,主要危险源为各型基础开挖过程中的土石方坍塌;钢筋绑扎中的金属切割、焊接及各种施工电器设备的安全保护;基础砼施工中模板与支撑、物料提升、脚手架失稳造成倒塌意外;以及施工工程车辆运行、维修、装配中造成的意外伤害。

2.2设备安装阶段

在设备的安装阶段,由于个作业面的工作差异性开始显露出来。在风机工程作业面上,风机塔筒、机舱、轮毂、叶片、箱变开始吊装,大型吊装机械的起重危害,搬运过程中的高空坠落、包括大吨位吊车的拆装、现场移动意外成为主要的危险源;在升压站及对端扩建现场,支构架开始组立,辅助设施开始建设,在高空作业中因防护措施不到位、人员未配系安全绳造成的人员踏空、滑到、失稳等意外,人员受到垂直作业面交叉作业中坠落物体的打击,还有施工中模板与支撑、物料提升、脚手架失稳造成坍塌意外是本阶段的主要危险源;在集送电线路上,铁塔开始组立,杆塔组立过程中的起重、登高、物料堆放引起的意外伤害和杆塔组件的金属切割、打孔及各种施工电器的安伞保护成为主要的危险源。

2.3网络组织及电气调试阶段

在本阶段,各单元工程开始组网连接,设立清晰的施工分界点,合理的安排分界点施工工序及人员是防止因为施工分界点不明晰而造成意外责任伤害的主要手段。在集送电线路工程上,放线过程中的走向、工艺不良、拖放导线造成机械伤害,人员高空作业时安全带、安全帽的使用,安全防护设施的不到位引起高空坠物伤害成为主要危险源。升压站的辅助设施开始装修,辅助设备安装中的电气、起重危险也不能轻视。

3安全生产形势下的风力发电场管理

截至2009年底,总装机容量的风力发电能力将达到2580万千瓦,风力发电机投入使用21581台,仅在2009年新装机容量达到1380万千瓦,新安装的单位10129台。风力发电的公司水平保持了良好的安全形势。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风力发电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对风电快速发展的客观存在的安全需要之间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风电设备的主要特点和中国风电材料设备网

虽然各级风电企业出台新系统,新举措,安全管理和一个清晰的概念逐步改善很多,但建立风电场,现有的系统和系统的迅速发展现状很难实现平衡。特别是成立时间较短的风电场,人才和管理经验的缺乏,一些规则和条例欠缺,由于受火电,水管理管理系统影响,风力发电深入的检讨和改进的实际程度不够没有形成既符合风电实际又有风电特色的较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二)多样性的管理模式,效果并不明显,需要创新体制

许多企业已投入运行在风电场风电管理和在风电场中的数量控制模型进行探索,管理和控制模式的多样化已经形成。风电场控制模型虽然使用,具体的模式,要结合风电场实际情况并根据风电场的规模风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电压等级,风电场的工作名额,分配给团队的整体素质,地方财政收入水平的大小风电场控制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来综合考虑。

(三)风力发电和专业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不健全

虽然风电快速发展,但外地经验有限,综合治理,风力发电控制人员的积累水平不是很高,仍处于起步阶段。定期的工作标准,安全管理流程,管理规范,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生产系统。如风力发电“两票”格式,工作票规格,技术监督和管理水平,重大危险源评价标准,定期对职位的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为项目转移到生产验收标准生产等等都需要完善。

(四)电网结构薄弱,安全管理不稳定性增加

国家已制定了风电发展规划的总体规划,确定了七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远距离输电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风电发展的下一阶段和建设的方向。然而,电网规划周期比风电建设项目规划建设周期长,区域电网结构薄弱,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创造了电力峰谷在某些方面的情况差异较大。为整体网络安全的考虑,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减少生产现场的不安全,在电网电力,水,火电输出低谷时段按到最低限度的调整有关规定,系统高峰负荷空缺仍然存在,需要调整到其他系统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而关闭。

4风电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重点

4.1预防

在应急管理中预防主要指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防止事故的发生或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影响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在风电场的建设过程中,对各单元施工单位人员的安全教育是预防事故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将安全教育贯穿到整个电厂的建设周期上来,针对不同的施工阶段,针对不同的施工队伍,结合各阶段对危险源的识别和季节特点,采用宣传资料,宣传片,安全问答,集中授课等多种形式对电厂建设人员进行学习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的施工中及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自我保护能力。完善安全工器具的配备,对安全工器具配备不到位的单位进行处罚,对于配备安全工器具不使用或不能正确使用的人员进行教育、警告及处罚[4]。由于风电场作业面大,作业点多的特点,在所有作业点均须设置遮拦、警示牌和明显标志。加强野外施工点的安全巡视,在野外施工面上尽可能减少夜间施工,如必须夜间施工的作业面必需进行备案,要保证充足照明并由安全员进行全程监控。

4.2应急准备

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极为关键的过程,他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的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在安委会的基础上成立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建立事故应急指挥体制,针对不同工作阶段的危险源特点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在风电场的建设工地,由于工地地广人稀,作业战线长的特点,应急准备中的通信和交通保障成为能否真正实现事故应急预案的关键点。在现场,应建立多套通信系统同时运行的模式,通常采用GSM、CDMA、固话、专用无线电台四套通信系统同时使用,互为备用的模式,设立专用的应急响应固定电话,公布电话号码;安全员配备GSM/CDMA双模手机与对讲机,各工队负责人采用手机,对讲机互为备用模式,建立较为可靠的通信保障。在交通保障方面,采用专用保障车辆和工地所有施工统一指挥的互备模式[5]。专用保障车辆配备专用司机,不得因其他原因擅自调动;将所有工程车辆首先覆盖在上述的通信系统之下,以便于在应急情况下的调度和应付可能出现的交通接力。有了通信和交通的保证.并对预先制定事故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在演习基础上完善预案,做好应急准备的各项工作。

4.3响应和恢复

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应急与救援行动,实施已经过演练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在事故发生后的马上将事故的影响区域恢复到安全的状态,并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在风电场的建设中,由于工作面点多线长,通常在事故发生后首先对现场进行封闭,充分研究事故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后再开封现场,充分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恢复施工。

监管立法论文范文4

1.继承性原则。

在全面推进军队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过程中,总部和空军非常重视财务法规制度建设,军队财务管理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法规制度的功能作用越来越明显。新形势、新任务背景下,加强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必须遵循军队后勤建设与保障规律,充分体现继承性原则,通过制度建设,把军队财务保障过程中形成的先进的理念、体制、机制、方法、手段等,用法规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继承发扬,保持军队财务工作的连续性。

2.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灵魂。随着军队财务管理编制体制调整改革,军队后勤财务保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迫切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去化解矛盾、推进改革,为做好财务保障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撑。针对军队财务保障体制、机制、内容要求等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制定与保障需求相适应的新的法规制度,及时填补制度空白,是确保军队财经秩序,落实依法理财要求,提高财务保障实效的重中之重。

3.统筹兼顾原则。

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科学统筹、合理规划、系统建设、全面提高。各级后勤财务部门作为军队党委理财的职能机构,掌管的经费来源渠道多、构成复杂、数量巨大、标准严格、管理要求高。法规制度建设必须要充分体现全面性、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通过制度建设牵引军队理财水平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制度设计与安排,统筹好军队的经费与资产、项目经费与标准经费、部门财力与党委财力,聚焦军队能打仗、打胜仗要求,把有限财力转变为军队战斗力的提升。

4.突出重点原则。

军队财务管理是针对军队财务工作实施的管理活动,加强财务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涉及到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各个方面、环节和要素。依法实施的财务保障必须聚集保障军队能打胜仗要求,服从和服务军队现代化后勤建设大局的需要。财务法规体系中的法律、法规、规章建设同步推进。同时,还应突出不同层次管理的侧重点。

5.注重实效原则。

可能、可行、可操作,是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以增强法规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因此,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建设必须从军队财务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度设计既要考虑健全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也必须充分兼顾创新方法、规范手段,使规章制度中既体现原则目标的宏观要求,也能适应军队财务保障方法、程序的具体要求,增强制度的实用性、有用性、效果性。

二、军队财务管理法规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

1.体系完整。

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渐进过程。法规体系建设基本目标是,纵向上层次分明,财务法律、法规、规章不断完善,横向上内容结构完整,管理体制机制、经费、资产、资金、预算决算、会计、职业道德、人员管理制度、信息化建设应用制度齐全。随着国家财政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法》《国防法》《国防动员法》《军事拨款法》等财务法律将更新充实与完善,从宏观上引领军队财务科学规范发展。在微观管理上,应结合军队实际,研究制定《军队预算管理条例》《军队资产管理条例》和《军队资金管理条例》等,进一步明确财务管理体制、基本任务、管理目标、管理内容、管理方法与原则要求。

2.特色明显。

军队财务管理与行政企事业财务管理相比,有保障对象的特殊性、经费使用的专用性、事业成果的非可比性等特征。军队财务管理工作经费供应数量大、管理标准制度复杂、保障难度大、管理要求高的特点也非常明显。军队财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要充分体现军队财务保障特有属性的内在要求,既要具备法规制度的一般共性,更要体现军队财务管理的特有属性,把军队财务保障的目标原则、体制机制等用制度的形式转化成军队花钱办事的程序、方法、标准和要求。军队财务法规制度还应体现出职责明晰、程序严格、手续严密、监督及时、保障高效、特色发展的基本要求。

3.科学实用。

紧贴实战化训练、紧贴后勤保障、紧贴军队实际,是军队财务管理法规体系建设的重要遵循。通过制度建设与安排,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行财务管理体制、优化财务保障运行机制、创新财务保障方法手段、提高财务保障实效。制度建设不是为了故意设门槛、增加程序、繁琐手续,而是为了规范花钱办事的过程、严密财务结算手续、监督经费资产资金的规范使用、提高军事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益,通过发挥军队财务法规制度规范、保障、监督作用,强化财务服务保障的功能,突出军队财务保障的作用。

4.促进保障。

法规制度建设是过程不是最终目的,健全法规制度是为了用制度规范权力,用制度管钱、管物、管事、管人。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并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制度,逐步实现从制度管理向自我约束管理过度。通过持续的制度建设和科学的制度安排,把有限财力向全面深化拓展军事斗争准备聚焦、向进一步提升军队战斗力聚集,实现依法管财、科学理财、勤俭用财,把财力保障转化为军队履行使命任务能力最大限度的提升,保障军队落实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

三、严格依法理财,切实提高法规制度执行力的实践对策

1.认清形势任务,进一步增强依法理财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现代战争打的是装备,比的是后勤保障,拼的是财力支撑。军队财务管理是后勤保障工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深化拓展军事斗争准备中的地位作用非常重要。依靠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管好用好各项经费,就是要用政治意识重视各项经费,用打仗意识对待各项经费,用大局意识筹划各项经费,用党性意识管控各项经费。如果把武器装备看成推动军队转型建设的“发动机”,经费保障就是“发动机”的“油料”。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军队转型建设经费投入的力度,但与现代化信息化后勤建设需求相比,供需矛盾仍很突出。各级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必须清醒认识到加强经费管理使命重大,责任重要,唯有改革创新、科学管理、依法监管、提高效益才是根本出路,最大限度发挥好财务管理在推动后勤转型建设中服务保障的职能作用。

2.健全法规制度,为军队财务科学规范、精细管理提供保障。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厉行节约,严格财经纪律,必须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财务实践中,应注重在两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方面,要抓好现有规章制度的落实。多年来,军委总部和空军为加强军队财经管理,制定颁发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这对于加强财务管理、堵塞漏洞,防止各种经济违纪问题,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法规制度的真正落实,要把能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作为衡量一个单位、一个领导干部的政治意识和党性观念强不强,政令军令是否畅通的问题来对待,做到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就必须老老实实地照着去做;凡是明文禁止的,就决不能违反。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财经管理制度,重点是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经费审批权限,严格经费开支范围与标准,严密经费开支使用程序和监管,大力推进阳光财务工程,促进各项经费使用效益进一步提升。

3.学法懂法用法,大力营造依法理财、管财、用财的良好氛围。

许多事实说明,一些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不强,法纪观念淡薄,本位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是财经违规违纪的根本原因。要突出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抓好政策制度规定、党纪条规和财经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做到廉洁自律、依法办事;抓好保持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教育,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在抓制度落实过程中,党委成员要带头学法用法,自觉把行使财经权力装在制度的笼子里,不搞特殊性。机关部门要为军队树立榜样,坚信“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有不好,下必效焉”,自觉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正确行使部门职能赋予的财权。财务部门作为党委理财职能部门,要勇于行使监督权,正确处理确保供应与监督控制的关系,自觉把监督寓于服务保障之中。

4.健全管理机制,切实发挥财务管理法规制度的正能量。

大力倡导和践行“不能为的监管机制、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罚机制”。首先,党委要加大对军队各项经费管理使用的监管力度。定期听取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经费资产管理使用情况的汇报,了解财经管理形势,审大经费和资产使用情况,跟踪检查经费使用效益。其次,各级业务部门要合理用财,自觉按照规章制度花钱办事,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习惯,由制度管控主动向自我约束转变,把有限的财力用到军队战备训练的刀刃上。再次,财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各级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人员,要结合单位各项经费管理使用情况,突出监督的重点,加大对重点时机、重点单位、重点部门、重点人员、重点经费项目等监督检查力度,保持军队各项经费预算科学、计划合理、使用正确、效益明显。

5.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发挥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职能作用。

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是关键力量。就严格执行财务管理法规制度而言,各级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集宣传、执法、监督于一体。要充分认清军队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清依法理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做好军队财务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文化素质、管理素质,更要提高执法素质。把工作当事业干,把履行财务保障、监督职能当使命,对于违规违纪问题,要敢于唱黑脸、敢于当包公,大是大非讲原则,真正做到能理财、会理财、善理财,为军队全面建设现代后勤提供合法、合理、高效的财力保障。

6.加强监督指导,正确引导所属部队能管财、会用财、善理财。

监管立法论文范文5

1.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系统化管理合同。

笔者所在的公司实施总法律顾问制度,由公司一位高管担任总法律顾问,下设法律事务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企业法律顾问。法律事务管理部门在公司逐步实行综合归口与分级、分类相结合的合同管理体制。例如在公司市场营销部、物资采购部、科技部等有合同业务的部门,设立了兼职合同管理人员,分类专项管理其本部门的合同,逐步对公司的合同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化网络管理。在管理手段上,公司的合同管理涵盖合同管理制度建设、合同审查、合同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档案管理、合同考核、合同兼职管理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

2.深入分析,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优化流程,强化合同管理职责分工。

法律顾问首先从合同管理建章立制开始,对原有的合用管理办法在实施中的效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在此基础上,修订公司《合同管理办法》,梳理了合同管理核心流程,对合同的订立、签订权限和职责审查、合同履行与评估等方面进行明确和规范。对公司合同管理制度的修订,即是对公司合同管理内部控制的完善,旨在达成《内部控制指引》的目标要求,即规范和加强合同管理,确保合同谈判、签订、执行、变更、解除等过程合法有效,印章保管、使用合理规范,防止未经授权的经济行为,降低运营风险,保护公司合法权益。

3.充分注重事前防范,做好合同条款法律审核、示范文本推广。

有效的事前防范不仅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的管理成本,而且有助于企业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笔者所在公司的合同审查,由项目责任部门、归口管理部门、财务部、法律部等各个专业部门各司其职对合同进行把关,有效地将合同订立纳入公司的各项管理之中,有效地实现风险的控制和事前防范。法律顾问一年中审查各类合同逾两千份,都逐字逐句严格审查,重大项目则在项目前期就参与谈判和论证,把好“事前防范”这一关。合同示范文本有利于规范公司某一类合同的签订,在合同签订这一环节进行法律风险的防控。法律顾问坚持开展了相关合同示范文本的推行工作,根据公司合同种类合同业务量特点,相继制定了《采购合同》、《加工承揽合同》、《设备维修合同》及《技术开发合同》等示范文本。法律顾问首先查阅了以往大量的合同,进行归类整理;然后提炼总结完成合同示范文本草案,再与相关部门进行了交流讨论,最终修改定稿。以技术合同为例,示范文本不仅明确合同内容,还从法律专业的角度对签订和履行环节、技术项目进度、履行期限和方式、双方权利义务、验收标准和方式、价款支付以及在知识产权归属等重要内容上做出相应说明,包括合同签订内容表述指引和法律风险说明及提示。从管理的角度上,实现在合同内控管理流程与管理、研发的具体结合,提高合同签订的水平和效率。

4.细化合同专用章管理,严格公司合同档案管理。

法律顾问的严谨与细致等优点,还应发挥在公司合同章及合同档案的管理工作环节之上。应明确合同专用章的用印审批相关要求,以及外带合同专用章的原则、申请程序、携带使用要求。合同文本明确记载着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在一定时期内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生效的合同文本应纳入经营档案管理。建立完善的合同档案管理制度并分类保存并不可少。正由于此,对于审结用印的合同,笔者所在的公司以书面目录和电子文档两种方式建立了合同台帐,及时记录合同编号、承办部门、合同名称及对方当事人等信息,并要求各业务部门妥善保管合同订立及履行过程中的有关资料。形成便于查找的电子信息和纸质合同档案,使合同自始至终都处于受控状态。事实证明,完整合同档案的建立,也便于总结合同履行情况,吸取经验和教训。

5.狠抓合同管理考核,加大公司内部合同管理检查的力度。

为有效防范合同法律风险,公司法律事务部门形成了对各一级建制单位合同管理情况进行年度现场检查的贯例。检查内容主要涉及各单位内部的合同管理职责分工、合同审查、签订及履行情况、合同文本管理、合同台帐管理、合同评估、合同印章管理以及上年度合同检查整改等情况,并与相关负责人和兼职合同管理员进行座谈交流。检查会形成《年度合同管理现场检查情况通报》,逐一分析各单位在执行公司合同管理制度中尚存在的问题,评价相关部门合同管理工作,提出改进意见;重点是促进各业务单位对合同履行和合同评估、部门合同管理方面工作的开展和规范。对于不认真执行公司合同管理制度和审查程序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绩效考核负评价。合同考核和现场检查工作,能督促各单位执行公司合同管理制度,在合同履行中诚实守信和全面履行。合同经办部门逐步重视对合同执行中的质量、安全、进度等履约情况的跟踪处理,注意利用后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等合同履行原则,依法保障自身权益。

6.注重法律知识普及,加强合同管理人员培训。

公司合同管理的每个环节涉及到不同部门的人员,人员的素质保证是合同管理的重点。笔者所在的公司在各单位设有兼职合同管理员30多人,法律顾问对合同兼职管理员和经办人员建立了培训机制,每年组织一次集中培训。培训围绕“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的主题,结合实务、配合案例宣讲基础法律知识,剖析合同从签订到终结的全过程,针对各环节进行风险防范提示,还制作令人喜闻乐见的PPT、动画片在公司内部宣传媒介上播放,以强化学习效果,增强了法律意识。法律顾问对合同管理人员培训的加强和重视,一方面促使公司合规文化生根开花,另一方面使合同管理工作有了法律武器保驾护航,从深层次地巩固了公司的合同管理内控体系。

二、结语

监管立法论文范文6

1.1一般资料

200例PICC置管病患中,男115例,女85例;年龄18-85岁,平均48岁,其中恶性肿瘤170例,结脑15例,COPD15例,导管留置时间3~140天,平均58天,由于并发症拔管15例,导管插入长度28~54cm。

1.2材料

使用美国ARROW医药公司生产的INTRPNASCUI-RCATHETER型4Fr/60cm导管,以及3米透明贴膜,采用可来福正压的接头。

1.3方法

采用观察记录法。对使用PICC置管的病患,当班医生和护士进行严谨的观察,再做好护理记录。

2结果

所发生的并发症为穿刺失败11例(5.5%),送管困难14例(7%),导管阻塞9例(4.5%),静脉炎21例(10.5%),导管脱出8例(4%)。

3原因分析

3.1穿刺失败:

穿刺失败与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操作环境不佳、技术操作水平以及血臀的选择有密切关系。如果护理人员在外界干扰、情绪波动、慌乱紧张等心理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穿刺,可能引起穿刺的失败;护士穿刺成功率低,穿刺时针尖没能进入血管亦或者穿刺过度导致刺破血管壁,可导致穿刺失败;以及患者的血管弹性差、充盈度低、硬化萎缩、脆性大等情况均可引起穿刺的失败;还有操作环境光线不佳也是导致穿刺失败的原因之一。

3.2送管困难:

送入导管时遇到一定的阻力,可能是与静脉瓣阻挡,导致导管打结,与此同时患者紧张导致血管收缩。有以下原因可能发生:患者血管过细或者血管狭窄;患者的体位不佳,静脉瓣阻挡,精神紧张,从而导致血管痉挛,或者与分支静脉及其他解剖因素有关;患者感觉过冷;因穿刺次数过多而导致静脉现状不佳。[1]

3.3导管堵塞:

此原因与药物的沉积、导管打折、血液返流等情况有密切关联。具体原因如下:导管扭曲打折变形;血液处在高凝的状态;注射高渗性液体、采血或者输血后没有及时进行冲管,或者冲管质量不高,导致脂类物质和药物沉积;封管技术不佳,导致血液反流情况。

3.4静脉炎。

有以下多种情况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导管大小型号与患者的血管粗细情况不符;导管输液速度过快对静脉瓣有一定损伤;反复穿刺或穿刺次数过多;由于化学物质损伤的静脉炎与所注入的药物有一定关系;置管部位初期活动过于频繁,引起肌肉对血管的挤压作用,从而使导管与血管产生摩擦,导致静脉内膜受损;局部施加压力时间过长,导致血流缓慢及血栓的形成;封管不正确,导致血液反流。

3.5导管脱出。

针对导管脱出,有以下具体原因:导管固定不当。护理人员观察巡视不细致到位,没有及时发现贴膜不牢固或者发现有汗液、血液渗出而引起导管脱出的状况;患者活动过度的原因。护理人员未能向患者及其病患家属说明导管置管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导致患者随意活动而造成脱管。

4处理分析

4.1针对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

护理人员应该做到操作前与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患者及时了解PlCC置管的目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能够主动配合护士穿刺;与此同时护士应该提高心理素质,保持最佳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熟练运用穿刺技术,灵活掌握操作流程,是置管成功的关键。

4.2针对送管困难的原因分析

我们可采取以下处理措施:合理的选择与静脉相符的导管型号,当送入导管时遇到一定的阻力,可先退出导管2厘米左右,再重新插入,使导管沿着血管中血液的流向自然弯曲顺利送入,与此同时与患者交谈转移其注意力,使其放松并感觉舒适,将其穿刺部位小幅度抬高,协助摆好体位以调整肢体位置,如果效果不明显再对穿刺点10厘米以上的血管部位进行热敷,必要时用温盐水冲管,然后再缓慢送入导管。送管时不益过快,避免反折和损伤静脉。

4.3针对导管堵塞现象在穿刺前可将导管中注满肝素盐水

然后再穿刺;如果发生输液不畅,可将末端孔顶到血管壁位置,如果发现回血抽不出,可考虑把导管外抽12厘米;如果效果仍不明显,可将导管外端转动几圈,以离开静脉壁;对于已经发生导管堵塞的患者,需及时拔出导管,并加压包扎穿刺点。

4.4对于非血栓性静脉炎患者

在置管过程中,必须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导管,送管速度不宜过快,要均匀缓慢,酒精要彻底脱碘后再进行消毒处理,等酒精挥发且皮肤干燥后再进行穿刺,避免酒精通过穿刺针与血管间的窦道侵入血管,从而导致刺激血管;静脉炎的患者可使用生理盐水20fnl加地塞米松1O毫克在穿刺点血管下方的位置进行静脉注射,将其穿刺部位小幅度抬高,避免剧烈活动,并用50%硫酸镁给予每次20分钟每日4次的热敷。针对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可使用尿激酶冲洗导管。

4.5导管一旦脱出,不可再用。

做好置管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与患者及时交流使其了解穿刺体位活动不能过频,对躁动不安者需及时使用约束带进行固定;更换贴膜时技术操作正确,揭去贴膜时要顺着导管方向从下往上进行,防止导管意外拔出;固定导管时,胶带固定采用高举平抬法;脱出体外过长时要及时修剪导管。[4]

监管立法论文范文7

转变观念

数字化管理首先冲击的是我们的思想观念。通过实现观念的转变,适应新形势下的城建档案管理方式,才能在工作中抓住机遇,走出城建档案管理新路子。我们经历了城建档案工作从依靠经济行政手段向依法管理的转变,档案实体管理向信息管理的转变,档案管理手段由手工向技术的转变,档案服务由单一向综合型服务转变。思想观念转变了,就能推进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转变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

在新的管理形式下,工作中心从过去单一的建设传统纸质档案馆,转变为建立一个多元化的、适应发展需求的数字城建档案馆,建立一个城建档案信息集散中心。建立一个具备数字化档案的管理能力,具备数字化信息的处理能力,具备数字化信息的传输能力的数字城建档案馆成为当前城建档案馆的工作目标。

保障技术人员的需求

数字化管理需要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信息系统开发,对人员素质的需要发生极大改变。尤其是存储介质的不断变化,在同等设备的情况下,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档案工作者的操作技术,每个环节的技术问题都会影响到工作的进度。综合性人才的需求,特别是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更加强烈。城建档案馆要从对档案馆人员需求的多样性、变化性出发,建立培养高素质人才机制,从根本上保证数字化的管理的顺利实施。纸质档案和数字档案并行是走向数字化管理必经的一个阶段,全国城建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发展迅速,但仍是针对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处理,接收、管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档案才刚刚起步,在电子文件管理中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未解决之前,实行二元并存的管理方式在实践仍要不断发展完善。城建档案信息数字化就是把纸质档案通过扫描、录入信息到计算机数据库中,以计算机存储城建档案信息。城建档案的数字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有必要对这个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只有在有了清楚认识的基础上,才能规划好城建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之路,为今后的城建档案数字化建设打好基础。所以,新管理方式将通过自动化管理手段,实现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程序的目的;通过管理内容数字化,整合档案信息,优化信息源,实现业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最大开发利用,实现对档案实体的保护。通过网络化服务,达到适应市场需求,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

监管立法论文范文8

【关键词】互联网+;个人信息;信息安全;相关法律

引言:

互联网+背景下人们的个人信息安全受到了网络不安全因素的影响,个人信息是指自身的姓名、指纹、卡号、手机号、身份证号等重要的能够被识别的个人身份证件和信息,当这样的个人信息被泄漏不但会威胁到财产安全对我们的人身安全也存在着威胁,所以法律所设定的相关条例如:《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都是为了加强我们个人信息的保护,但是当前互联网+背景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法律措施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不断的去修订去完善,来适应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思维的管理体制,一下本文将针对互联网+”背景下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进行探讨,有效改善互联网背景下的不安全因素,加强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监管和治理。

1.互联网+”背景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现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也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学习的重要载体,但是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在很多的技术隐患,对于用户的个人信息无法进行数据化的安全防护。个人信息的泄漏会导致个人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财产安全也会收到威胁,所以在网络安全隐患的刺激下我国也颁布了相应的法律保护措施来维护我国人民的个人信息安全。网络数据化发展下出现了以盗取个人信息的网络犯罪群体,这影响了网络环境也影响了用户的个人权益,为我国的立法工作增添了难度。

2.互联网+”背景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问题

2.1保护意识不高,法律知识欠缺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我们的生活与网络息息相关,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忽略了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没有意识到个人信息泄漏对我们的不利影响,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法律意识也比较欠缺,缺少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在发生个人信息泄漏或财产损失时无法及时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意识不高会对相应的法律知识缺乏了解,无法保证自身的信息安全。

2.2法律程序繁琐,解决效率不高

互联网时代造就了大批的窃取个人信息获取金钱的犯罪分子,在我们的个人信息遭到泄漏时就会威胁到我们的个人利益,但是相关的法律制度在对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进行维护或解决时程序太过繁琐,不能及时对个人信息泄漏造成的隐患进行制止和维护,法律保护制度的实施效率不高,这样会使个人信息泄漏者的权益损失加大,繁琐的程序不利于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也不利于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2.3法律制度落后,存在保护漏洞

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监管需要融入网络信息技术,传统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律法规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互联网技术,当前人们的生活与网络息息相关,无论是学习还是购物都习惯在网上进行交易,这就给犯罪分子留下了窃取个人信息的机会,这会造成我们的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隐患,法律制度的落后监管模式无法对网络犯罪分子进行治理,造成网络环境安全监管的漏洞,影响网络环境的安全发展。

2.4立法规划分散,欠缺立法操作

我国的立法条例比较分散,在我们的个人信息遭到泄漏时,我们无法判断自身的损失需要靠哪一法律条例来维护,立法规划的分散,会导致立法操作的延缓,这不利于对个人信息安全进行保护,这就制约了法律对网络环境的治理力度,导致网络秩序的混乱,无法保证个人信息在网络上的安全使用,也不利于法律制度对个人信息安全管理的完善,造成立法实际操作的欠缺。

3.互联网+”背景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策略

3.1提高防护意识,学习法律知识

虽然互联网时代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也为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隐患,所以我们应该提高对自身信息安全的保护意识,意识到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重要性,防止个人信息泄漏。互联网时代下电商崛起,个人信息的泄漏会引起网络环境的混乱,所以我们在进行网上交易时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促进网络平台交易秩序的稳定,除了要提高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意识也要多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会如何运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信息泄漏带来财产隐患时能够及时运用法律知识处理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提供法律的保障。

3.2简化工作流程,提高立法效率

互联网时代下个人信息安全的泄露会导致网络秩序的混乱,法律在对个人信息安全进行保护上应该简化工作流程,让个人信息遭盗泄漏的用户及时挽回损失,法律办理流程的简化能够提高我国人民对法律的依赖程度,更加信任政府机关和法律法规政策,所以在法律的个人信息监管和维护上应该化繁为简为人民办实事,提高我国互联网立法的实施效率,我国互联网立法效率的提高才能加大对网络犯罪份子的打击力度,有效的对用户个人信息进行保护,防止个人信息泄漏出现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隐患,只有简化法律办公流程才能及时为用户提供信息保护,提高立法的工作效率。

3.3缩短修订周期,提高保护力度

互联网时代在网络技术的带动下发展迅速,我国法律的修订和完善周期较长,落后的法律监管制度已经不适用于新时期的互联网环境,所以我国在进行个人信息维护的相关法律制定上应缩短修订周期,融入新时期的互联网思维,是法律的管理和治理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技术需求,避免出现个人信息泄漏时不能及时做出解决措施,我国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律应改变传统的保护理念,完善网络信息化技术的法律监管,加强对网络安全项目隐患的信号追踪,排除一切不良因素,加大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力度,促进网络环境的稳定。

3.4完善立法体系,加大落实力度

互联网时代为个人信息安全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安全隐患,为了促进网络环境的安全,我国的法律也随之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条例,并且加大了对网络的监管力度,但是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激起了大批窃取用户信息获取非法财产的犯罪群体,为我国法律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带来了难度,所以针对网络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我国的法律制度应不断完善和修订,打造完整的立法体系,加大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落实力度,有效改善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环境。

4.总结

通过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个人信息安全相关法律的探讨,我们了解到了法律制度对我们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重要性,那么想要有效的对个人信息进行防护不但要靠法律制度的维护也要靠我们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提高,我们应该主动学习法律知识,了解个人相关信息保护的法律条例,在发生信息泄漏和财产损失时及时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法律制度的实施上也应该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立法效率,立法的修订也应缩短周期,跟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步伐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落实力度,不断推动互联网时代立法工作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韩靖人.网络安全视角下我国个人信息权法律保护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17(04)

[2]赵德昌.互联网时代下个人信息法律保护问题研究[J].散文百家,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