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案例范例

混合式教学案例

混合式教学案例范文1

关键词:安全心理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随着大数据及“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各高校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人作为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安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安全心理学课程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育中应放在首要位置。安全心理学主要包括人的认知、能力、人格、经验、性别、年龄、反应模式等主体因素和工作环境条件等物理因素与事故的关系,人为差错的类型和原因分析,安全训练和教育等内容。课程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劳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各阶段心理特点、把握劳动者的心理过程与生产安全之间的关系。因此,进行安全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意义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超过70%的高校教师正在开展不同程度不同阶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线上教学成为各高校的首选[1]。钉钉、学习通、慕课等一系列软件为线上教学提供了平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学生不再拘泥于学校现有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全国各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教师通过录制和上传教学视频也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安全心理学课程侧重心理上的安全情感体验,线下教学对于营造沉浸式情感体验较为困难,可以通过线上虚拟仿真等方式使学生全方位体验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可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探讨。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仍以线下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导致部分师生没有认识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性,还有部分师生认为线上教学足以承担整个教学任务,可以完全取代线下教学。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应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优势,使之成为符合时展需要的新型教学方式。线下教学是教师带领学生集中在班级或活动场地进行实地教学,主要采取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方式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使学生及时提出心中的疑惑,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进度。线上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处于不同的时空内进行交流学习,线上教学既包括面对面教学,也包括网课学习。教师在开展安全心理学课程线上教学过程中,由于网络信号不畅等问题,容易遇到不能或延迟捕捉学生学习状态、面部表情反馈的情况,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线上沉浸式虚拟仿真教学对网络设备、虚拟人物动作及表情要求十分严格,实现难度较大。

3安全心理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策略

3.1转变教学观念

要厘清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关系,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辅相成,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线上教学不是线下教学的补充或替代品,而是教学改革的必然产物。

3.2优化课程设计与课程考核

教师要充分做好课程内容设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安全生产事故的内容时,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各种事故现场,并要求学生表达出身处事故现场时的心理活动,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体会到安全事故的影响,从而认真对待和学习安全心理学这门课程。此外,可以通过线上教学补充和拓展相关知识的学习,在互动式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更加和谐亲近的师生关系,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是以期末考试为主的总结性考核,不利于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考核方式应该是动态化的、过程化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2]。学生应加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配合好教师,完成各项课堂任务,进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过程性考核方式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时学习情况并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针对性。线上教学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对课程任务的完成情况,减少教师课下处理数据的工作量,保障教师的备课时间和质量。

3.3完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安全心理学教材的知识和内容是有限的,教师应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课程有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例如,通过各种虚拟仿真沉浸式案例解释说明心理学原理与现象,增强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教师要及时掌握学术动态,向学生介绍最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拓展学生视野。创新教学方法,多进行开放性的讨论,建立QQ群方便学生交流分享,成立学习小组,分工协作,提升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对安全心理学的相关问题具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平时的讨论参与情况给出合适的分数等级,最后综合得出最终的课程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

4结语

混合式教学案例范文2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计算机应用;改革;实践;中医药院校

现代高等教育正在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进程中,《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1]明确提出要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创新信息化教育与学习方式。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第一资源[2]。甘肃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本校”)以培养“德业双修、医文融合、理术并重”的中医药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计算机应用课程面向本校各专业学生开设,是本科阶段学习计算机文化、熟练掌握计算机实践操作、提升信息处理能力的公共必修课。

1传统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计算机应用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加强实践操作训练,培养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中医药人才计算思维发展,是计算机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3]。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交互还停留在较低层次,只能利用投影等传统媒体呈现信息,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和内容展示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和消化知识,难以拥有获得感。课堂教学交互环境的缺失,让很多学生远离课堂、远离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处于“失控”状态。针对学生被动接受、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现状,亟待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并重点解决以下问题。⑴学生学习资源不足。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是教材,单一的教学资源,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⑵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主动性不高,很难使学生有获得感,影响了学习效果。⑶学生学习评价单一。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好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了教学策略的实施,很难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2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BlendedTeaching)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式[4-6]。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把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浅到深过渡,从而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的结构如图1所示。

2.1混合式教学的优点。2.1.1打破学习时空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任何时间、地点,学习想要学习的内容,更能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1.2激发学习积极性。借助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和智慧教学工具,代替传统教学,学生在课外就可以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教学互动的场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习效果。2.1.3及时得到教学反馈。通过MO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POC)+智慧教学工具,结合线上线下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提供全面的教学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2.2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本校坚持“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展计算机应用课程混合教学改革,从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多元化学习过程评价等方面进行。2.2.1丰富学习资源。在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申请开通新编大学计算机基础共享课,创建计算机应用翻转课。新编大学计算机基础共享课是由北方工业大学杜春涛团队创建的MOOC,计算机应用翻转课是根据本校学生学习需要创建的SPOC。MOOC的教学案例、视频与教材完全吻合,引导学生采用“线下自主阅读理论知识→在线观看视频→模仿操作→扩展训练”的线上、线下互动(OfflinetoOnline,O2O)学习模式,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在资源建设方面,突出实用、有趣、先进、易学、开放的原则,反复打磨教学设计,丰富教学资源,雕琢教学案例,案例取材源于实际应用,重点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推动“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课程优起来、效果实起来”。如学生何时观看视频、观看视频的时长、课堂练习的答题情况,是否完成学习任务等都在平台上详细记录下来,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制定教学计划。2.2.2开展混合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任务驱动的案例式教学为手段,开展混合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前部署,科学规划,制定混合教学计划,让教学活动覆盖课前、课堂、课后3个阶段。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前备课充分,准备优质的教学资源(教案、任务书、知识点集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上传到教学平台,学生提前预习,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进度计入平时成绩。课堂教学:教师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开展模块化教学。组织小组讨论,设置问题进行抢答;布置小组任务,让小组成员分工完成;以上教学活动与具体模块相结合,学生每完成相应的学习即可获得一定的平时成绩加分。课后反馈:加强师生实时互动,教师参与学生的交流讨论,为学生答疑解惑。鼓励学生之间交流探讨,取长补短,相互促进。2.2.3形成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综合考量评分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将学生线上、线下学习行为都纳入评价体系,制定评分办法,关注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进度,客观评价学习状况,掌握学生进度,适时激励反馈,调控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借助智慧教学工具,实时发起线上教学活动,例如课堂签到、随堂测试、讨论、问卷调查、作业等,汇总学生线下与线上学习的详细数据,随时查看学生学习情况,实时、客观地掌握学生学习效果,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辅导。

混合式教学案例范文3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2016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国,标志着我国工程专业教育获得了国际质量标准的认可[1]。我国高等教育引入了工程专业认证理念,有效指导了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成功促进了工程教育的发展[2]。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227所高校的1170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教育尤为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实践教学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占重要地位。因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只具备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要经过实践教学和具体操作,将理论知识生动地表现出来。只有将其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才能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复杂问题。数字化、互联网已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混合式教学便是这个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产物,是一种自主便捷又结合课堂教学的新模式。2014年混合式教学开始运用微课、慕课等网络平台;2015年开始在英语、思政等科目中运用;2016年以后,向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方面推广;在2020年年初的新冠疫情背景下,为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学目标,在线教育和慕课平台不断完善,各高校开展网上教学,尝试和实践网络课程共享。虽然疫情缓解后开始复工复产复学,但在线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必要补充手段已实现常态化应用。

一、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是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的结合,是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的混合。除此之外,混合式教学也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混合,是系统化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混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学习的混合,以及多维评价方式的混合[3]。混合式教学能够做到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有助于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能减少知识的重复讲解,提高教学效率;能够使学生针对自身的情况进行课前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能够通过线上交流增加师生感情。更重要的是,混合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具有更多的表现机会,而教师转变为引导者,只负责组织课堂活动和答疑解惑。

二、地方高校混合式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工程认证在我国高校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同时结合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工业界的持续反馈,可以看出现阶段工程技术人才各方面能力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来获得。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训练。地方高校工科专业由于在招生、生源以及办学历史等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吉林建筑大学作为吉林省省属高校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文章以问卷方式分析了吉林建筑大学材料专业本科生的学习特征(视觉型),即半数以上学生更喜欢视频这样直观的教学方式。同时,问卷结果显示,在实验课上,43%的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环节,29%的学生喜欢同学间的交流讨论,只有20%的学生喜欢听教师讲课。因此,地方高校工科专业的实验教学环节势必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本科实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通过改革,拓展实验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实践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混合式实验教学的实施

实验教学的混合模式是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优势的结合(如图1所示)。学生在在线学习过程中自学完成实验的基础知识及原理部分,并通过做题检测自学效果。学习更加方便、快捷并具有个性化。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只对重点和难点进行强调,能够保证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具体的实验操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教师可以轻松直观地了解学生的预习时长、测验成绩、讨论参与度等信息,对于预习的评价更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4]。还可以统计出易错的知识点,便于教师抓住重点,查缺补漏。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措施

1.线上学习线上学习主要包含三个部分:课前预习、习题巩固和课后复习。课前预习包括实验原理讲解、实验设备介绍、实验步骤以及操作要领。传统实验课的课前预习多为阅读实验手册并填写实验报告。很多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且抓不住重点,或者不能根据实验指导书中的示意图真正理解实验过程。而线上预习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录制实验短视频,直观而生动,还可以上传实验相关基础知识资料,方便学生查阅,更好地理解实验。学生可以对理解薄弱的地方反复观看加深印象。另外,为了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将相关知识点编辑成随堂小测。系统会对学生观看实验视频和资料的时长综合随堂小测的分数给出学生线上预习的成绩。这种方式可以督促学生认真预习,避免走马观花。在进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或者毕业论文实验前,学生可以通过线上资源复习基础实验的原理和操作要领,避免遗忘,加深理解。

2.课堂参与传统的实验课,教师占用大量时间讲解实验原理、仪器和操作步骤,还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而用于学生实验操作的时间却很短,很多学生“跟大帮,随大流”,没有认真切实地完成实验操作。这样的实验环节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混合式实验课的课堂环节,学生已经熟悉实验的整个流程,并且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这份“胸有成竹”激发了学生对实验操作和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热情。而且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进行操作和实践。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针对线上预习突出问题重点讲解,引导学生开展分组讨论[5]。而这一优势在创新性实验中尤为重要。学生在线上预习阶段查看相关基础知识、分组讨论并提出实验方案,在课堂上分工协作完成实验过程并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可以提前查看学生的实验方案,并给出意见,课堂上可以对实验过程进行指导,最后进行实验效果的评价。

(二)以教师为主导的实验课程建设

在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身份由“主角”转变为“主导”,把课堂这个“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操作实验、提出想法、发表观点[6]。教师则是设计实验、设计教学活动、把握课堂节奏、答疑解惑和保障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1.设计实验根据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程度,实验课分为三个层次进行:(1)基础性实验,即验证性实验,是对已知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巩固加深理论知识,训练实验技能的可重复性实验。这类实验理论基础简单,可以完全在线上教学环节完成,而课堂教学环节更强调实验技能扎实和操作标准。(2)综合性实验,是以基础性实验为基础,结合多个知识点,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的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创新性实验,是综合一个研究方向的知识点,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和结果多样性的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利用线上预习和随堂测试串联多个相关知识点,可以利用文献、标准等延伸性教学资源设计实验方案,可以利用线上讨论环节完善、修改实验方案。

2.构建线上教学平台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平台,构建完善实验课程网上教学环节,实现线上线下互补教学模式。线上教学资源可以多样化,比如实验操作可以录制成演示视频,实验原理可以制作成Flash动画或者动图,实验手册可以制作成PPT。教学内容的多种方式表达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教学平台手机端APP也方便了学生预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查找相关的延伸知识。拓展资源部分主要针对创新性实验,设置了文献、教学案例、专题讲座、学科动态等多个模块。学生可以参考教学案例,查找文献,自己设计创新实验方案,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题讲座可以深化学习内容,拓宽学习视野。学科动态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专业学科前沿、社会热点,培养学生人文情怀、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构建多渠道互动模式

传统实验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少之又少,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构建多种互动模式,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主要互动模式有4种:(1)测验式互动。学生在完成线上预习后完成随堂小测,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掌握学生预习效果。(2)讨论式互动。教师在每个实验结束后会设计讨论话题,学生根据自己对实验的理解发表看法,教师有针对性地回复[7]。(3)课堂互动。在学生完成线上预习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课堂上针对难点进行答疑解惑。(4)协作式互动。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都需要学生组成团队,协作完成。实验方案的设定及实验过程的实施都需要团队成员相互沟通协作。

(四)形成多维度过程性考核方法

混合式教学案例范文4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分层模式设计

1概述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职之前,就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部分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甚至个别的学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也有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属于零基础。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校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实行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提供三个层次的模块供学生选择。第一个模块是针对零基础的学生,主要是教授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考核是课程结束后,学生统一上机考试。但从这几年的学生选课来看,没有几个人来选这一模块,主要原因是人数少或者学生出于其他考虑不愿选择“零基础”模块。第二个模块是针对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主要教授省计算机一级考试的内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内容,最后需要学生参加“一级”考试并取得证书。如果未取得证书,需要学生在毕业前取得一级证书,否则不能正常毕业。从这几年的学生选课来看,这个模块选课的学生最多。第三个模块是针对入校前取得了“一级”证书或有一定基础且水平比较高的学生,给学生提供两个方向。学生可以选微信公众应用平台开发或全国计算机二级MSoffice。基于上边的分层,这门课的教学主要是按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来安排教学,“应试教育”较突出,也由于课时的限制,课上老师讲得少,有的内容也来不及讲。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以上问题可以得到基本的解决。采用四位一体、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核心就是要有一个平台,我校采用的是超星泛雅平台(fanya.chaoxing.com)通过运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把课程的教学+教学资源放在线上,并配合线下个性化的辅导,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也满足了分层教学不同模块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堂实现了“翻转”。

2实践的可行性

学校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经过几年建设,无线网络已经覆盖了全校的任何一个角落。学校目前正在进行校园网的新一轮改造升级,目标是建成数学化校园。学校与超星公司合作,构建了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这些手段和措施,为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利用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在学校已经有一百多门。计算机信息技术也是其中之一,目前正在持续建设这门课程。在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之前,计算机信息技术这门课已经采用了一些信息化教学手段,例如在课后采用微信群、QQ群的手段来布置作业、答疑、上传和共享资料。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可见除了课上的教学,线上的互动在课程教学中占有了很大的优势,显示了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学校正在使用的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把视频、文字、图片、动画整合在一起。可以把重点、难点细化为知识点,在平台上布置为任务点并可以进行视觉化呈现,还可以无限次观看。这样就解决了学生在课上听不懂,看不明白的操作,在课下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来自主学习。当然学生要能有自律才可以达到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这也是信息化教学所要求的,但这样目标的实现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要求教师在线上和线下的课程设计上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当然这也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信息化思维。使用混合式教学并不排斥其他教学方法的使用。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综合使用了讲授、任务驱动、讨论、测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来推动学生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线上布置预习任务,学生通过观看线上教学视频来完成预习。线下通过具体的任务来完成课上的教学,线上和线下是相互交支的,例如在课上可以采取电子签到来统计出勤率。线上布置作业、线上答疑、线上互动。课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布置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什么,重点是什么,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分层教学。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线下本节课教学结束后,但线上的教学并没有结束,学生可以继续学习直到学生完全掌握。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课程可以在线上平台进行网络答疑,继续收作业、批改学生作业以及反馈、评教等等。

3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由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构成。教师起引导作用,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借助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学生采取探究协作方式进行学习。

3.1课前阶段

老师根据该课程的教学标准在网络平台,来安排学生的预习任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端或PC端来访问。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要有针对性,相比较学生喜欢在移动端来访问,可以多提供视频资源作为学习包以方便学生的预习。布置预习任务时也要考虑学习策略,可以给学生一个任务清单,并突出本单元中的重点、难点。这样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预习任务。在设计上也可以把预习设置为“任务点”,这样如果学生不完成预习任务则不能进入下一步的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也可以设置奖励措施,比如对提前完成预习的前10名同学,平时成绩加分。学习资源的选取也要认真对待,选取的视频、素材、案例等都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来录制或选取。在整个预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来自主完成任务清单上的任务点。在预习过程中,如果出现学生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平台上进行答疑,进行在线交流与互动。平台上也设置“讨论”模块,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都可以进行讨论交流,这样可以极大的方便学生的预习,并为线下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最后要布置拓展任务为接下来的“课中”模块的教学埋下伏笔。

3.2课中阶段

首先,可以通过电子签到来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接下来老师要对“课前”阶段的预习情况给出统计结果。通过对“课前”的拓展任务学生的自主完成情况,与学生讨论、交流,给出解决典型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来解决问题。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后再引出典型案例,进行案例教学,并对案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强化。在整个线下教学中,老师只起到引导作用,学生才是课上的主体,这一点一定要明确。在最后老师通过典案例来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以此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线下教学对老师的要求相对较高,在课堂上老师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我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老师要挑选与专业相关的教学案例,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课上老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对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要适当地引导学生,使学生能真正地掌握操作技能,并可以得到的不断提升。同时对学生们的操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学生们的操作使得老师能深入了解他们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找出学生学习的欠缺之处并进行强化,这样教师在下次教学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完成要掌握的知识点是“课中”的主要目标,学生可以使用老师提供的案例进行训练,也可以自己组成学习小组,不拘泥于老师提供的案例,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学习和协作学习等方式。遇到问题首先要自己解决或与同学进行头脑风暴,解决不了的再向老师寻求帮助,不管怎样都要将问题实时、有效地解决。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结果汇报,包括案例制作的思路、创新点、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等,对他人的案例成果给出客观评价,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与他人的差距,取长补短,大家共享学习。

3.3课后阶段

课后老师对线下的教学进行总结、归纳,针对学生的典型问题、操作上易错的地方、学生的其他合理要求等,教师要进行整理并给出方便可行的解决方案。并把他作为课后资源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以方便学生的课后查看。在网络教学平台有“评价”模块,学生通过此方式可以对本次课给出自己的评价,评价是匿名的,这样学生可以给出真实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见或建议来优化“课前”阶段预习的设计,对下一次线下教学,“课中”阶段的改进也是极大的促进。学生本次课结束,但课后线下还是可以进行无限次的学习,这样就行成了学习的闭环,也加深了学生对本门课的深入学习,也拓展了学习技能。

4结束语

优质的网络教学平台,随时可取的、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混合式教学的基础。教师对课程的精心设计、线下教学的组织、线上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交流是保证混合式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不能简单地将混合模式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网上教学”。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管理都很重要,一方面要及时更新教学资源,优化模式设计。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把控。课程教学改革不光是老师的事情,这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引导者。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的支持、老师的积极参与,学生的配合,这样课程的教学才能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侯申,李健.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6(2).

[2]刘恋秋,胡朝元.基于信息化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J].职业技术,2016(4).

[3]吴薇.关于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7(9).

混合式教学案例范文5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多元融通

一、概述

线上教学模式成为教育的一个主流趋势,近年来全国高职院校对线上教学进行研究,大大突显出线上教学的优势。目前全国高职院校对线上教学模式的研究在不断完善中,但是随着线上教学的进行,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线下教学模式单一,同时线上课程不能完全取代线下课程,尤其是高职院校很多课程是以动手、实践为主的,面对面地讲授很有必要。详细分析对比图如线上教学优缺点图1和线下教学优缺点图2[1]。

二、混合教学研究必要性

高职扩招院校将面临如何对学生进行教学、管理和评价,特别是半工半学的学生,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网络安全课程的研究不多。[3]通过对比分析线上教学模式和线下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充分结合线上线下教学优势,研究高职线上线下多元融通优势互补混合式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也是教育时展必然趋势。

三、混合教学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针对高职网络安全课线上线下多元融通优势互补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主要研究思路导图如图3。

(1)做网络问卷调查学生对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现状和看法,对网络安全课程课堂现状和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摸底。普遍发现多数学生认为线上教学好处多多,最主要的担心是自己学习效率问题,比较接受线上线下有效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提前准备好的教学视频学生可以反复或片段学习,结合线下一对多的实验指导和问题难题针对性答疑。线上答疑主要通过QQ群和邮箱,线下课堂主要通过面对面、小组讨论方式答疑,以教学任务式地推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丰富教师和学生们的互动。

(3)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研究如何建设自己团队的视频教学课程、摸索如何借助易智教、腾讯直播课堂、CSDN学院等网络平台同时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多元融合的实践教学。

(4)采用过程性考核的评价方法,考虑将线上教学考核评价和线下教学考核评价有效结合起来,研究混合教学模式的网络安全教学考核与评价方法。

四、达到的教学目标

着力于实现高职线上线下多元融通优势互补,针对网络安全课程展开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1)通过调研、文献分析,了解目前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自学能力等方面的需求,探寻高职教育多元化发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2)打通校内外教学资源,利用线上多元融合教学和线下教学优势互补,重在实践、实用性教学的教学资源建设。

(3)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改革学生成绩考核评价方法,需要全面评教线上和线下混合教学方法较难,特别是线上教学质量的评价。

五、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一)特色

本课题的特色是针对网络安全课程展开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采用多元融通教学和多元评价方法,线上网络安全课教学资源开发与收集,丰富网络安全教学资源建设,实现高职网络安全课程线上线下多元融通优势互补。

(二)创新点

综合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探寻制作实用性较强的网络安全类课程的配套教学案例资源,创建开放、多元、交互的师训模式,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方式方法。多元融合实体课堂、在线直播课堂和其他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多方面为教学服务,满足专业性较强、知识面较广的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教学需要。

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网络安全类课程是技术性较强,并要求掌握多门专业课的综合性技术课程,在网络安全课程中开展线上线下综合教学模式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专业课程中如何开展高职学生高效率进行线上线下学习网络安全课程、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评价方法,改革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方式方法、如何打通校内外教学资源、如何优化网络安全教学资源。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和实验室环境,进行视频课程资源录制和网络课程资源推广,解决网络优化资源建设耗费的时间成本。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具备遵纪守法的高端技术人才。建立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评价机制,尤其是线上的教和学,如何与线下教学的建设有效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重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尽可能满足企业工作需要的实操能力。

七、课题的预期效益

针对高职网络安全课线上线下多元融通优势互补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借 助 易 智 教、腾 讯 直 播 课 堂、CSDN 学院等网络平台同时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研究的预期效益如图 4.

八、应用价值及推广途径

应用价值体现在丰富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多元化教学评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学生实际动手技能增强。创建开放、多元、交互的师训模式,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探索一条新的教学途径,并提供一定事实依据。混合教学模式的推广可以借助线上、线下的推广,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和“互联网+”教学资源推广出去,如图 5。线上教学资源方便推广至全国给网络安全爱好者学习需要,学习不受地点、时间、学校的约束,只要课程资源足够经典丰富,对学校、教师和学习爱好者都会带来很大的收获。

结语

混合式教学案例范文6

关键词: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情境教学设计;多维教学评价

一、教学背景

本课程是《验光技术》课程中项目4“老视验光”的知识点,老花眼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对于学生而言,因年龄原因,无法体会老花眼的视觉症状,故本微课通过全程动画的形式从生活中、工作中老花眼的视觉现象作为切入点,从什么是老花眼、老花眼与远视眼的区别、影响老花眼的相关因素及老花眼的矫正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以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来优化课程教学,使课堂更具趣味性,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把握重点,攻克难点,为课堂案例分析和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做好准备。

二、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具备条件:此前学生学习了《眼科学》、《眼屈光学》等基础课程,了解一些眼视光技术专业术语和理论,并基本懂得人眼屈光系统及其不同屈光不正的状态。同时,通过本课程前三个项目的学习,学生懂得验光前的信息采集和初始检查及主、客观的验光方法;知晓企业在验光环境中所使用的各种验光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在复杂的企业环境下利用不同的验光设备进行不同方法的主、客观验光。不足之处:学生对患者的屈光状态的分析能力还比较弱,通过对患者已有屈光状态制定个性化的主、客观验光方案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学生特点:眼视光技术专业大二学生对专业知识仍有一定渴望,学习态度相对大一有一点懈怠;思维活跃,富有创新意识,愿意尝试新事物;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容易被周围事物吸引;操作能力逐渐增强,尚未形成课程学科体系和知识架构。

三、设计思路

本课采用了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为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感同深受,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虚拟现实的动画创设情境,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注重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入,把原本枯燥的知识点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浓缩思维精华,激发学生的无限学习潜能。(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通过虚拟现实的动画向学生展示了老花眼患者生活中、工作中的视觉现象。并引出问题:“什么是老花”→“为什么得老花”→“得了老花怎么办”。(2)逐层递进,分析问题。①通过讲授+动画的形式向学生们讲解了老花眼的定义,利用思维导图的线条、符号、关键词和图像等解决了教学的难点老花眼与远视眼的区别。②通过动画形式归纳演绎了老花眼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年龄、各种屈光状态、用眼习惯、药物使用,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变得富有趣味、形象直观,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③通过虚拟现实的形式向学生们讲解了传统老花镜矫正的优缺点以及科技含量高的渐进多焦点眼镜矫正老花的原理。(3)注重引导,解决问题。通过不同情境的动画视频,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隐藏的动作表象化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现象,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法选择

(1)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前通过《老花眼那些事》的微课视频完成知识点的自我学习,通过《老视检测》的微课视频完成技能点的自我学习;课堂上教师针对课前自学情况,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角色扮演、示教反示教等学习方法组织教学,同步完成“云课堂”平台上的随堂测试,学生实时知晓成绩及错误原因,及时检测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课后学生完成知识点对应的任务,在“云课堂”平台、教学课程微信、QQ交流群实时上传学习成果,教师根据资源库、在线课程及多种交流平台上的反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2)本课程采用情境教学设计,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某医院眼科的验光室,学生分饰验光员和老视患者,教师角色为眼镜店的验光顾问,本课程的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依托这个情境完成。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通过实际操练不断巩固知识和技能,改善学生纸上谈兵的学习弊端。(3)教师在授课中还引入企业生产流程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对于今后工作的岗位要求、职业素养、安全操作、技术规范等情况有了感性认识;将一些晦涩难懂、枯燥抽象的企业生产案例拆分成若干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以简短、完整的教学微课的形式展现,用于混合式教学;同时,还穿插情景教学法、虚拟现实演示法、体验学习法、协作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过程。

五、教学特色

(1)针对教学重难点,有效解决岗位难题。基于行业标准、岗位需求,选择学生在验光岗位中老视验光的重点和难点,满足验光岗位要求以及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2)基于实际学情,个性化设计教学方法。①对于学生无法理解的教学重难点,采用虚拟现实的动画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知识更有趣,学生更爱学。②对于医学技术领域知识点重点、知识结构不清晰的问题,采用了思维导图,通过导图中的线条、符号、关键词和图像把原本枯燥的知识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浓缩思维精华,激发学生的无限学习潜能。③对于高职学生易与实际岗位脱节的问题,采用课程案例库,通过企业真实案例教学,让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走出校门就能用。(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解决教学重难点。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学生通过信息化资源实现个性化学习;教师从主到辅,在课堂中仔细观察学生学习及操作情况,及时解答学生问题,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性讲解。(4)以实现“互联网+验光”为目标精心设计信息化教学环节。通过多元化信息手段将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紧密关联:利用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及在线开放课程《验光技术》,实现学生线上、线下个性化学习;运用《验光与配镜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视频案例库》为教学提供真实的企业视频案例,通过视频案例集声像字画动态显示形象生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微观的理论宏观化,让学生身临其境;使用“云课堂2.0”推送课程相关的图文、语音、视频等信息,实现课程精准化传播,利用“头脑风暴”“讨论”“测试”等环节,实现师生实时互动。

六、教学环境创设与教学资源构建

(1)教学环境创设:信息化教室(无限网络、移动终端)。(2)教学资源平台构建。①《验光技术》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在智慧职教平台上构建了《验光技术》在线开放课程,课程资源结构丰富包括教学视频、教学音频、动画,学生可以通过资源平台实现自主学习。②《验光与配镜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视频案例库》为教学提供真实的企业视频案例,视频案例更加直观、具体、生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将仿真技术引入课堂,弥补了实验室的不足与缺陷。同时开拓教学模式,将企业生产案例作为教学的引入案例用于教师翻转课堂,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③“云课堂2.0”等交流互动平台。教师利用“云课堂”互动平台。教学形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师生可以进行实时互动、在线答疑、学习指导。通过班课、留言板等加强了师生沟通,并使课堂学习更灵活;教师同时还开通了课程的微信交流群、QQ交流群,方便学生与教师实时交流。上课的时候微信交流群也方便学生及时将课堂上项目任务成果通过微信直接上传,节省学生用U盘拷到教师电脑的时间,方便好用。

七、多维教学评价

《验光技术》课程采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评价方面也采用多维评价指标。

[课前]

要求学生在“云课堂2.0”手机端观看关于老视眼的两个微课视频,教师通过后台数据显示学生观看情况,系统自动打分。学生完成微课配套考核题目5个,通过扫描屏幕上二维码,自己检测答案知晓准确率。(线上平台自动评价10分)

[课中]

(1)为检测学生课前预习情况,通过“云课堂”测试平台,实时检查课前学生自学情况,平台自动打分,教师根据平台对于学生答题结果的分析数据,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集中讲解。线上题目见附件:练习测试。(线上评价10分)(2)为了防止部分学生在团队中浑水摸鱼,学生课堂项目参与程度、课堂积极性、团队合作等内容进行互相评分。(学生互评10分)(3)课堂项目完成情况。任务1:团队完成案例分析结果并上传“云课堂”平台。(线上教师评价10分)任务2:团队完成技能点老视眼检测实验数据上传“云课堂”平台。(线上教师评价10分)(4)老视眼检测技能点考核,利用“云课堂”手机摇一摇抽考,并通过互动式多媒体进行实时转播考核过程,其他学生根据表2评价标准进行纠错。

[课后]

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任务3:线下完成5位老视患者检测数据并上传数据至“云课堂”平台。(教师线上评分20分)

八、教学效果及总结

(一)信息技术应用有利于实现多地点、个性化学习

学生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通过课程教学资源库、企业生产实际教学视频案例库、云课堂、课程微信公众号、微信交流群等工具,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多地点、个性化学习。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将课堂教学向上向下延伸,将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师生互动。在选择信息化工具上,教师结合学生特点,突出“云课堂”的作用和影响力。同时结合学生喜欢的提问方式,如手机抢答、手机摇一摇等,设计了提问的环节,让学生感到老师也是与时俱进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明显增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二)“翻转课堂”、“混合教学”等教学模式有利于改进教学重难点

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学生应当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在以往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听讲为辅。这种教学模式存在教师讲完之后学生就忘记了,到实际应用的时候就想不起来等问题。因此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十分必须的。眼视光技术专业的知识点在理解上都不算特别难,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疑难问题。这样的专业学习特点比较符合翻转转课堂的条件,因此教师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课前让学生在教学资源库中自主学习,通过教学动画、视频、音频、教学案例等内容学习基本知识点;课堂上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学生分组完成教学任务,将课前自学的知识点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加强。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学生通过信息化资源实现个性化学习;教师从主到辅,在课堂中仔细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问题,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性讲解。通过这一模式的教学改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专业技能点的操作水平和技巧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鶄.基于云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以华师云课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4.

混合式教学案例范文7

关键词:教学方案;案例教学;设计型学习

1引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的一门通识型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讲述计算机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配合相应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随着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发展,社会各个领域与互联网相融合,不断催生新领域和新业态,促进社会生活发生巨大改变。同时,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也面临新的挑战,例如课时不断缩减,教学内容不断增加。如何用很少的课时,讲授教学大纲指定的内容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对教学方案进行改革。

2改革动机

中南民族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理科学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学时安排为: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16学时。学习内容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硬件组成、操作系统、Office软件、计算机网络。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时少内容多;学生普遍反映Excel的学习有困难;学生基础差异大,基础好的同学觉得所学知识简单,“吃不饱”,而基础差的同学则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吃不消”。需要在学生的现有水平基础上设计一套合适的教学方案,既能突出教学重点,又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3改革内容

3.1课程内容的授课顺序调整

为了摸清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学生在开课之初就进行摸底考试。考试方式是采用考试系统进行机考,重点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考试内容包括:文件操作、WORD排版、EXCEL数据处理和PPT制作。各个模块的得分情况如表1所示。数据显示,学生最熟悉WORD软件,对EXCEL软件了解得最少。根据摸底情况,新教学方案对授课顺序进行了适当调整。先学习Excel2010,可以让学生在整个学期有较长的时间来消化该部分的内容。随后学习Word2010,最后是PowerPoint2010。由于Office软件的操作非常相似,学习了Word和Excel之后,学生掌握了一般操作规律,可以自学PowerPoint软件。教师不具体讲解PPT,直接让学生做练习,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摸索,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2精心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教学案例

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选择教学案例,增强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例如药学院的学生学习excel时,根据药剂实验数据制作表格,进行数据分析,生成图表。学习Word软件时,首先让学生编辑一篇药学分析的文章,如图1所示。文中的图、表以及参考文献都按照指定刊物的格式进行编辑。文中表格及图表的制作要求用Excel2010完成,然后插入到论文中。完成这样一篇文章的编辑,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包括:页眉页脚,格式设置,段落设置,脚注,分栏,图片,表格制作等。另外,练习用word进行长文档排版时,以毕业论文为实例,掌握样式、目录、封面的制作以及如何通过“审阅”视图与导师进行论文修改方面的沟通等。这对学生在大学期间发表文章,写毕业论文都有实际的意义,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3布置设计型的作业

增加设计型的作业,例如用excel制作试验成绩分析表,用word软件为一个社团设计宣传手册,用PPT进行家乡美食推广等。让学生自己设计版面,收集资料,通过小组讨论和组间互评的方式,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设计型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技巧,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设计的乐趣,激发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4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作为一个民族院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很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就接触了office软件,能使用Word和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但仍有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office软件,极少数学生甚至不会实现文件的复制粘贴等基本windows操作。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帮助部分同学在课后观看视频进行复习,克服学习困难;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接受能力强的同学提供更多的拓展知识,实现个性化学习。

4结束语

针对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在开课前进行摸底考试,然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包括调整授课内容和顺序,结合学生的专业选择教学案例,布置设计型作业,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方案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参考文献:

[1]邱阳.基于案例教学的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探究——以Office办公软件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19):277-279.

[2]佘丽萍.“设计型学习”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4):42-45.

[3]陈希亮,姜峰,赖俊,等.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6,258(6):143-146.

[4]范双南,刘芙蓉,张明月.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9):172-174.

混合式教学案例范文8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神经病学;理论教学;自主学习能力;传统教学

随着医学知识的迅猛发展以及当代对医疗需求的不断提高,单纯的掌握医学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临床工作的需要。为适应时代要求,国家组织实施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明确要求高等医学院校要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大力推广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1]。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代表性的新型教学模式[2-3],把传统的面对面教学与现代的网络教学相结合,实现线上交流与线下互动的协调统一。神经病学理论课专业性强、内容抽象,被动学习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差[4],国内外不断寻求新型教学方法[5]。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是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本研究在神经病学理论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法,观察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其教学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锦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6级96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名,其中实验组男20名,女28名,平均年龄(21.48±1.65)岁;对照组男22名,女26名,平均年龄(21.82±1.57)岁,实验组采取混合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授课前两组学生课程设置相同,在一般资料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设置学习小组,每小组5~6名学生。

1.2研究方法。实验组: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1)线上教学准备:教师选取相关知识点录制成视频,将录制好的教学视频、PPT及测试题等教学资源上传到智慧树教学平台。告知学生线下教学讨论题目,让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资料。2)线上教学:学生观看授课视频,教师可以在线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形式包括弹幕、答疑、抢答、头脑风暴等。3)线下教学:通过面对面教学形式解答同学们线上学习中遇到的具有共性的难点疑点,然后根据设置好的学习小组进行分组学习讨论,然后由小组推荐一人汇报讨论结果,由教师点评总结。4)课后作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拓展学生知识面。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研室课前进行集体备课,准备教学案例。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以教师系统讲解为主,穿插进行师生互动、随堂测试。课后布置作业,加深记忆。

1.3考核与评价。1.3.1期末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考试,两组学生考试时间内容一致,考核内容涉及知识的记忆(30分)、知识的理解(30分)和知识的应用(40分)。满分为100分。1.3.2自主学习能力评价。课程结束后采用大学生自主学习评价量表[6]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学习动机(50分)、学习设置(60分)、自我调节(55分)得分及自主学分(165分)。

1.4统计学分析。数据结果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处理。(x-±s)表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及评价得分,组间统计学比较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期末理论考核结果。实验组在知识记忆、知识理解、知识应用得分以及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知识应用得分提高最明显,见(表1)。

2.2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学习动机、学习设置及自我调节三个方面得分均有明显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