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范例6篇

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范文1

关键词:临床医学课程;雨课堂;MOOC;智慧好医院;混合教学模式

临床医学相关课程的学习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生的必经之路,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带领他们踏入临床医学之路,对临床医学教学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国家创新2.0政策推动下,“互联网+”理念的提出与发展,互联网与各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教育行业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赋予其更多现代化、开放及改革的理念。为顺应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要求,将传统教学模式与MOOC在线课程、“雨课堂”以及“互联网+医疗”模式下的智能产物“智慧好医院”相结合,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作用。

1现代教学技术简介

1.1雨课堂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与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通过智能终端的运用,给予整个教学过程全新的形式,带给师生全新的教学体验。该软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具有课前推送、考勤签到、随时点名、课上答疑、实时测验、课后复习等功能,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范围与深度,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满足个体之间的不同需求。这种教育工具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1.2MOOC

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简称慕课。利用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教师将所需教授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细化,制作成PPT的形式,形成简单的图文输出,同时教师再对知识点进行相关讲解,加深印象并解除学习中的疑惑[1]。整个过程以提前录制视频的形式上传至MOOC平台,供学生或任何感兴趣的人学习。视频结束后,需完成针对相关知识点的限时测验及期中期末考试,测试结果可计入该课程成绩,若有疑问,可于讨论区与同学及教师进行交流。MOOC具有开放性、大规模性、个性化及课程的完整性等特点[2],使学习过程更加主动、灵活,知识被快速、广泛的传播。

1.3互联网+教育,医疗

2015年,国务院提出“互联网+”计划,并不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简单相加,而是互联网科技与社会各方面的深度结合,带来更多新的变化。在教育领域中,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得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教育资源更合理的配置,并缩小教师与学生彼此的界限。互联网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教与学的内容、方式方法及教学互动等方面。不仅方便提供课程相关内容,更利于知识的拓展及最前沿技术的获取。先进的教学手段赋予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有效的教学互评可以及时地反映出存在的不足,与新型教育模式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教育教学进一步发展[2]。智慧好医院是一个线上就医平台,是用科技手段打造的全新医疗服务体系。该软件具备视频问诊、在线咨询、方便门诊、预约挂号、充值缴费、查询结果、送药到家等服务,方便患者的就医过程的同时,医生也可全方位、多维的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3-4]。医生可在保护好患者隐私的基础上,将患者的病历信息、检查结果及治疗过程等导出,制作成某疾病案例,将某疾病的相关理论知识与临床案例相结合,使抽象变具体,复杂变简单,提升了学习的有效性,并且丰富课堂内容,改善课堂形式,使学习过程更加积极主动。

2临床医学专业课堂特点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本科生期间需学习医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相关操作等。课程内容繁多,授课时长相对较少,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其难度越来越大。知识理论抽象不具体,不仅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及空间想象能力,同时课堂知识还需要与临床紧密联系,以此降低记忆难度和忘却的速度。通过接触真实发生的案例,不仅提前接触临床环节,还丰富课堂内容,增添课堂趣味,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个体间差异大,学生学习能力、基础知识、上课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及学习态度都会不同程度影响课堂知识接受情况,如何尽可能的因材施教、减少个体间差异、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成为关注的重点。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进的过程中,需要提高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有限的课堂阶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鼓励结合互联网技术开展新的教学模式。

3基于慕课、雨课堂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

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改革探讨将雨课堂、MOOC、智慧好医院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前:教师提前录制视频并上传至MOOC平台,学生在课前注册并登录中国大学MOOC平台,进入该课程某章节的学习,结合所制作的PPT,观看教师对该部分知识点的讲解,对不懂或遗漏的部分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观看结束后,完成布置的相关测试题,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课堂上解决疑惑。另外,教师线上对测试题的完成度进行数据分析,查看学生对该部分还存在的问题,并在课堂上重点讲解。课前准备过程不受时间及地点的限制,还不占用课堂宝贵的时间[5]。课中:学生通过微信扫一扫进入雨课堂平台,教师结合课前反映情况进行侧重讲解,同时实时上传授课PPT至每位学生的手机终端,避免学生由于抄写及拍照遗漏部分课堂内容。雨课堂的“弹幕”功能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惑。课中布置限时作业,作业完成情况通过数据分析结果表现出来,之后教师对各题进行详细解答。由于医学课程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紧密连接,将相关知识与临床案例结合是教学的重点。通过智慧好医院平台,将患者的病历信息、检查结果及治疗过程等导出,也可以与患者进行在线视频问诊,让学生了解如何与患者接触,并对所得到的的信息加以分析,提前感受临床过程,更易理解记忆疾病,丰富了课堂形式,增加了学习兴趣。雨课堂还可以统计上课人数及随机点名,改进传统的点名方式,避免费时费力,利于课堂的有效展开[6]。课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对MOOC或雨课堂平台的资源进行下载,对知识有针对性的反复学习,填补学习漏洞,解决学习难题,建立系统及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提升教学经验,完善教学过程,利于以后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学评价:传统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整体的呈现。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采用全新的评价标准,将课堂参与度、雨课堂与MOOC平台使用表现与理论考试成绩相结合作为课程最终成绩,不仅全面反映出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和学习情况,也表现出教师的教学效果。让师生通过参与网络问卷的形式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及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供改进参考,有助于该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强化和完善。

4该种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尽管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目前在教学方面展现出其优势,但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必定存在一些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际体验,并以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反馈,总结出以下问题:雨课堂的弹幕功能可增进师生间互动,但当教学人数较大时,容易引起弹幕激增,出现刷屏现象,反而不利于课堂讨论[7]。也有学生自控力比较差,上课使用手机学习反倒容易分散注意力,在观看手机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手机中其他程序消息的打扰,因此,雨课堂的使用效果也受到个人手机使用习惯的影响。

混合式教学范文2

关键词:线上线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引言

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能够帮助教师以信息化技术,完善并改进教学模式,拓展和延伸传统教学理念,使信息化技术切实有效地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成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抓手,可以更好地契合时展的诉求,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因此,深入探析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挖掘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指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能够通过结合两种形式不同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深入式的学习”,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技能知识的掌握程度[1]。其建构的目的并非对网络平台和教学资源的简单应用,而是借助网络平台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维度,从线上线下的角度提高学习深度,拓宽学习范畴,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从而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在原则上,教师在开展混合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首先,混合式教学的线上教学并非“形式”或“辅助”,而是专业教学的有机整体,是提升、培养、发展学生的必备手段和条件。其次,线下教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活动,而是根据网络教学的教学成果和学习成果,设计更深层次的课堂活动。再次,混合教学模式虽没有统一的教学范式,但却拥有较为统一的目标,即发挥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最后,混合式教学的理念是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校内校外资源,以资源构建的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以资源构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及教育国际化的发展[2]。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应用价值

(一)应用工具功能强大

在多年的更新与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我国各类教学平台的系统更加稳定、功能更加强大,教学效用更加贴近日常教学,使课程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融合力度得到有效地提升。譬如“基地校”“名师微课”“导学监测”“移动讲台”“学生点评”等应用工具,能够将学生的移动智能设备变成专业教学的工具,可以从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并且大部分应用工具拥有较强的实用性,教师能够用手机开展随堂拍摄工作,使课堂内容直接共享到网络平台中,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和温习,而小组评分功能,则可以提升教学评价的真实性、公平性及民主性,使教师更好地了解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的实效性。

(二)创新教法,激发兴趣

根据混合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能够发现混合式教学没有相对统一的范式,可将当前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融入到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帮助教师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英语知识,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譬如将翻转课堂、项目驱动、远程教育、微课教学、MOOC慕课平台等教学模式,融入到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更可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支持下,更好地投入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三)资源丰富,利于自主学习

大学英语是语言类学科,注重学生语言听写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生态,使学生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升英语表达的能力。而混合式教学平台拥有较为成熟的知识架构和完善的数据资源,能够帮助英语教师整合各类教学资源,阐述不同知识点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学生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地学习和应用英语知识,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譬如“基地校”教学平台拥有海量的英语教学资源,学生可通过观看原声电影、访谈节目,训练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学生可根据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检索出相应的学习资源,提高专项训练的质量与效率。

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应用问题

(一)学生参与度低

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拓宽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却发现学生参与线上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普遍较低,作业完成度不高,且难以结合教师要求开展科学的课外学习活动。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探索意识低、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教师由于平台限制,难以即时地、实时地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度。而在资源整合构建中,学生无法被现有的教学资源所吸引,难以真正地投入到线上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进而导致线上教学效果较差,线下教学进度受到影响,严重制约了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发展。而要想切实提升学生参与线上教学活动的质量,除了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使学生切实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二)缺乏创新意识

混合教学模式注重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注重线上教学功能和线下教学功能的相互映衬。因此,教师应根据混合教学的特征,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使线下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的重要平台,使线下教学成为学生巩固和汲取知识的教学阵地,进而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支持下,帮助教师构建全维度、立体化的教学网络[3]。然而在实际应用阶段,教师却缺乏创新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意识,难以将多种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及教学方法有机地融入到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进而导致混合式教学难以发挥真正的育人功能和作用。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深入理解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内涵,只是将混合教学模式作为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综合应用,却没有认识到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目的”是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长此以往,导致各类教学模式难以融入到混合教学模式的体系架构中。

(三)缺乏角色转换

在混合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想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学习广度和深度,必须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服务者,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学习资源、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及课程内容[4]。然而由于大学英语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导致线上教学资源的构建质量和线下教学氛围的营造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极大地影响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由于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应试成绩和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片面追求应试教学效果,导致教师所构建的教学资源过于理论化、复杂化、学术化,难以使学生真正地投入到线上学习的过程中。

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英语教师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转变角色定位,充分认识到学生需求在线上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主地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服务者,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其次,英语教师应结合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培养的要求,将跨文化交际培养、国际化视野培养等内容有机地融入到线上线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提升英语表达能力,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最后,根据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内涵,教师要形成融合学生发展与专业教学的教学理念,要根据学生的就业趋势、发展需求,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与学生发展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譬如学生的就业趋势是对外贸易,则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与对外贸易有关的学习资源。

(二)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

首先,根据课前、课中、课后的混合式教学流程,将英语教学活动划分为三个功能模块,即课前模块、课中模块及课后模块。其中课前模块包括问卷调查、名师微课、教师空间、课前导学、班级通知等环节,通过网络平台的推送功能,将教学目标、网络信息及教学资源完整地传达给学生。课中模块则包括学生点评、导学监测、课堂记录、互动课堂、移动讲台等环节,教师需要以信息化教学、数据分析、资源共享、网络交流等方式,巩固线上教学内容,推进线上教学进程,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课后模块中,应将专题社区、班级通知、教师评价等环节纳入到线上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练习、社区讨论、资源展示及反馈诊断等方式,复习课堂知识,拓展课外知识,使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开阔眼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其次,以精准化思想,明确课前、课中、课后等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目标及方法,并利用信息化平台,将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记录到教师空间中,随后根据具体问题、目标完成程度,优化现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创新混合式教学方法

混合式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模式,能够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地融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在线教学的活动中。然而要想切实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功能和作用,还需要英语教师从以下两个层面出发。首先,将信息化教学平台、工具及方法有机地融入到线上线下教学活动中,提升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的实效性。譬如教师将微课模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在巩固线上教学知识的同时,深化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探寻英语知识的应用维度。而将直播教学方式融入到线上教学中,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提升学生参与线上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其次,创新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可将小组合作模式从课中引入到课后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线上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师所分发的学习任务,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将翻转课堂引入到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可集中精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在创新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多种教学工具为抓手,提升线上教学的新颖性。譬如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到线上教学平台中,可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线上教学的效率,帮助教师发现混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5]。

(四)构建线上教学内容

首先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为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整合校内外英语教学资源,将西方国家的英语资源纳入到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随后根据资源的呈现方式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解决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以支架理论为抓手,帮助学生利用学习资源解决英语问题,到后期,则逐渐撤出“支架”和“指导”,要求学生自主地探索问题的答案。其次,在线下教学中,教师应将成果展示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明确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随后重新规划和设计课程内容,使学生在互动课堂、信息化教学中,获得成长和发展。而在英语教学内容设置上,则应加入网络教学内容,使网络教学内容与英语教材内容相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及掌握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

结束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质量,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在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规划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唯有如此,才能补齐混合式教学的短板,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爱苗.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5):165—166+169.

[2]李璐璐.基于新指南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6):56—58.

[3]杨姗姗,龙秋菊.基于在线直播课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9,32(6):135—140.

[4]左依娇.基于网络平台的线上线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3):172—173.

混合式教学范文3

关键词 林学专业;树木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模块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341-02

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16字教学改革方针,开启了高等教学的通识教育和宽口径的专业教学的学科大类招生,在大类招生形势下,林学专业增加了学科、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导致专业基础课学时的缩减。而且现代林业的发展需要,从开发林业转为保护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求改革传统的林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专业课程优化势不可挡,课程的教学改革必要迎头赶上,才能培养出新型林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信阳农林学院林学专业作为一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专业,立足于地方林业特色,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地方林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其在大类招生形势下,也出现专业基础课学时的缩减、教学思想守旧、教学内容陈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林学专业基础课树木学的教学模式改革为例,探索新形势下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

树木学是研究关于形态、系统分类、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地理分布及应用的学科,是林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森林生态学和林木育种学的重要基础课程[1]。新形势下的生态林业建设,需要树木学调整教学重点,把重点放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的乡土树种,以及对区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高生态价值的树种;在80年代初期,树木学的授课为学年课,共156个学时,而现在的授课时间只有64学时,如仍按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所能讲授的科属种就很少,贫乏的物种知识难以构建系统的植物分类基础[1],从而影响后继的专业课程学习。可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缓解教学内容与授课学时的矛盾,调整教学重点非常有意义。

本文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设计了一种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和混合式教学相结合,利用网络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单向知识传授模式[2],将面对面直接教学与网络交流教学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优化教学效果。

1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1.1 前期分析设计

前期分析设计就是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设计教学过程。其关键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进行模块化设计。模块内容要主题突出,模块之间的相关性强,每个模块学习内容要有相应的学习资源。作为这一阶段的主体教师,在对课程整体内容把握的基础上,要明确不同模块内容的学习目标,并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全面掌控教学过程,以期达成知识掌握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首先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模块化设计,并保持个体模块的主题突出性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2]。信阳农林学院林学专业树木学课程使用教材是张志翔教授主编的《树木学》(北方本),共包括有三大知识模块,即:一是树木学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概念、树木分类、命名、鉴定、中国森林树种资源和分区等,实践技能有检索表的编制和树种物候期的观测;二是各论,包括树种的形态、特性、分布、用途以及树种的评价等,实践能力为树种的识别和应用;三是中国森林树种地理分布[3]。3个模块主体突出,第1个基础知识模块为树种识别奠定了物种形态分类知识基础,大量科属种的物种知识积累,构建了中国森林树种地理自然分布体系。

针对不同知识模块,设计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教学活动和资源是在线模块设计教学的基本保障。比如树木分类及标本采集制作知识模块,教师就要根据掌握树木分类方法以及标本制作的教学目标并结合具有植物学知识基础的学习者,分析教学内容,基于掌握知识的教学目标,将教学任务设计为三段式:第一阶段是自主学习网络课堂上的相关基础知识,并观摩制作好的分科树木标本,可以开放标本实验室或网络上PPT展示;第二阶段是让学生分组采集树木标本到实验室进行解剖辨识并制作标本,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第三阶段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树木资源调查报告,以PPT的形式进行成果汇报。详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会更好地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3]。

1.2 在线模块设计

教师作为教与学的资源提供者和交流的同伴和鼓励者,其主要任务是提供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活动;学生作为在线学习自主者,学习交流中的主体,其主要任务是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学习,协同师生交流,并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4]。因此,在在线模块中,教师在设计并准备好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利用网络同学习者进行交流,作为知识传授者,要充当好问题答疑的角色,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尽可能深入的分析,引导学习者完成学习目标。比如树木标本采集与制作模块,教师在学生进行树木标本鉴定和自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树木物候期的观测方法和物种识别的重要性。除此以外,教师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也要进行监控,适时做好鼓励,保持学习者持续的学习兴趣。

在线模块设计中,项目的教学资源形式应该灵活多样。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才能更好地分解教学模块主题,才能引起不同学习层次学习者的求知欲[4]。比如,标本采集和制作可做成微课,树木的分类基础知识可做成视频,标本展示可做成PPT等。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自主学习,转换其被动学习地位,提高学生获取、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同时,也拓展了项目学习内容,缓解了教学时数与教学内容的矛盾。

在线模块设计中,教师作为教学资源提供者和知识转移过程的引导者,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学活动设计要详尽,任务分配、各阶段规范要求以小组划分等。二是教学资源要多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好引路人和激励人,在在线交流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对所有问题进行汇总,并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开展在线讨论、深入分析,引导学生聚焦学习模块核心问题。同时,在引导过程中,适当加以鼓励,让学生一直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四是在线学习渠道要多元化,满足适应各层次学生学习需要,比如微信、微博、QQ学习交流群等[2,4-5]。

1.3 课堂模块设计

通过在线学习,学生已基本理解了教学任务要求的知识,在面对面教学的课堂上,引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内化知识[4]。首先,学生可以向教师汇报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其他学习成果,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反馈,教师做出解答,以确保自主学习中学科知识的正确性。其次,教师也可先列出来自于在线学习中所总结出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过程和问题背景简单阐述,针对不同类型问题逐步引导开展讨论。讨论过程教师要对学习群进行步骤化引导,控制讨论节奏,调整团队情绪,完成模块知识内化。对于重点难点知识,要进行学习效果测评,在监管学生学习的同时,强化教学难点和重点。

1.4 评价设计

不同的学习阶段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在线模块学习评价,主要由教师完成,重点考评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和协作交流能力。课堂模块学习评价,主要由学生进行互评,考评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对集体的贡献。学生作为全程参与者,其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同时也可激励成员相互提高,时时自我反思,更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具体的评价方式应根据不同学习目标进行设计,设定的评价标准要详细、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 教学效果

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后,许多学生对树木学知识的学习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优于传统课堂,尤其是树木学各论科属种分类知识的学习效果更为明显,缩减的学时获取丰富的分类知识,构建完整的植物分类学基础,为林学专业后继专业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融入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3 结语

传统的教学方法,针对现代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要求已严重滞后,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旨在探索融入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树木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为林学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应用该教学模式提供借鉴,同时也为下一步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教学积累经验。

4 参考文献

[1] 庄雪影.关于林学专业“树木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2,20(6):22-23.

[2] 史玉新,樊旭.基于建导方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0(7):29-32.

[3] 张志翔.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2.

混合式教学范文4

关键词:大学物理;传统教学;远程教学;混合教学

1概述

大学物理课程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物理学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作为高校一些理工科院系学生的通识必修课,在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了解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作用。大学物理课程具有概念性强、公式推导烦琐、内容抽象等特点,导致学生不容易掌握和理解其内容。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普遍采用单一且流程化的“预习、课堂、复习、考试”传统的教学模式。板书与PPT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授课,由于大量的公式推导,学生容易产生疲劳,课堂成为了静态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少,学生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导致学习效率低,教学成果没有明显的提升。科学和有效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核心素养,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对我们的教学进行改革,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发展迅猛,各行各业都突飞猛进,教育也不例外,学习资源也充满了整个网络,并且还不断更新。随着技术的更新,出现了一种远程教学的模式(线上教学模式),解决了师资分布不均的难题,同时也节省了学生奔波在路上的时间,但是线上教学模式比较适合自控力强的同学。传统的教学模式(线下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管控学生,适合绝大多数同学。兼顾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各自的优点,结合现代化软件,演变出一种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课程讲授时,我们将采用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软件对大学课堂进行翻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1]。

2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物理是我校理工科专业的通识必修课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2.1学生基础差异较大

众所周知,新疆地域辽阔,地区的发展和师资配置的不均衡,导致各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2]。同学们绝大部分是新疆本地的同学,但是新疆的南疆和北疆差别也很大,更不用与其他地方的同学相比了,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物理基础存在很大差异,授课时很难兼顾到每一个同学,离因材施教这个目标还很远。由于同学们存在语言上的问题,听课时语言上存在一定的转换缓冲时间,所以每位同学的学习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教学过程中缺乏实时监测的手段去了解每位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听不懂知识点的同学可能就因此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这会影响老师的上课节奏和课程进度,所以传统的大班授课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我们教师探索新的上课模式,解决这一局限性。

2.2学生学习资源匮乏

大学物理其实是一门相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门课,因为它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相对比较紧密,但是与其他院校相比,我校的学习资源相对匮乏,如相关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科普实验室中的实验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用问题启发学生,让学生自由探索,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解决心中疑团,再去推导那些烦琐的物理公式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以前课堂的模式都是正向思维教学模式,先讲解理论知识,然后通过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最后解决实际问题,同学们可能在听理论知识讲解的部分,就已经跟不上老师的教学思路了,也会产生厌学的心理。由于资源的匮乏、学生的基础薄弱、课程课时少等原因,导致学生普遍认为大学物理比较难并且枯燥,产生厌学的心理。

2.3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以教材内容为主要内容展开教学,大学物理理论性强、概念较多,课堂陷入了一个类似静态课堂,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会感觉课程枯燥无味,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培养目标,对以后的工作或继续深造产生不利的影响[3]。大学物理的考核方式还是采用单一的传统考试方式:平时成绩、验证实验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三部分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30%,验证实验成绩占10%,期末试卷成绩占60%。期末成绩考查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实验成绩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平时成绩主要是平时作业,去检验自己平时是否掌握理论知识,这种考核方式与中学阶段的考核方式基本一致,对培养高素质人才产生不利的影响。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大学物理课程中也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多数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这只是将板书的内容搬到了课件中,从老师的角度上来看,节省了教师在课堂上板书的时间,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节奏;从学生的角度上来看,增加了学生听课的负担,课程内容可能是稍纵即逝,来不及理解又进入了新的内容。这样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迈出了从无到有关键性的一步,拥抱了信息化时代,但是仍然需要我们继续探索教学模式,用混合教学模式情境化教学、翻转课堂,尽最大努力提高课堂效率[4]。

3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创建大学物理混合教学模式

为了让教师和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我们采用混合教学模式,也让教师有条件制定出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方式,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混合教学模式在保证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基础上,加大对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在大学物理课程中,我们采用“引导式预习、互动式课堂、主题式讨论、自主式复习、可视式答疑、课外式探究”这样的方式进行混合式教学,以期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

3.1引导式预习

以往的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预习,然后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但是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进行预习,可是他们也只是简简单单地进行预览式的熟悉知识点,根本没有进一步思考,所以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也就成了老师的“独角戏”,自主预习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将自主预习改为引导式预习,并计入平时的考核中。引导式预习是借助“雨课堂”软件将生活化的视频发送到班里的每一位同学的手机上,结合课本上的物理知识尝试解释视频中的现象,并用“雨课堂”软件交作业,计入平时的考核中。用引导式预习的方式促进学生进行预习,向自主预习进行过渡,形成预习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2互动式课堂

我校的教师在授课时也会有很好的互动,但是并不能有效地去统计学生的互动情况形成数据型报告,没有形成数据型报告就不能进行报告分析,很难进行下一步系统化的改善互动的效果。我将采用“提—讲—测”的形式进行授课,每一块知识都会给大家提出问题,然后同学们带着问题进行听讲,最后进行当堂测试,测试题题目会通过“雨课堂”软件发给同学们,他们进行实时提交,“雨课堂”软件将回答的情况形成数据化报告,我根据报告实时复习上一板块讲解的知识点,进行交流,步步为营式地掌握所学内容,增强同学们学习的信心,提升教学效果。

3.3主题式讨论

我将采用“雨课堂”软件将同学们随机分组,增加阶段性分组主题式讨论,基于学过的物理知识设置讨论的主题。在讨论主题时,不是简单地将主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罗列,而是有理有据地讨论主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际讨论的情况相结合,教师进行点评、解说与补充,将交流讨论课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3.4回放式复习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有些同学可能会因为数学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导致很难理解某个知识点,学生就可以在“雨课堂”软件上点击不懂的按钮,这样不懂的知识点就会被记录下来,同时在上课的数据报告中就会显示出有多少同学不懂。同学们下课后补充相关的数学知识,然后针对不懂的知识点看回放,这样就能将漏掉的知识点进行加以深刻的理解。看回放的复习方式是学习的一种途径,有助于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3.5可视式答疑

有些同学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课堂上没有听明白,课下复习时又会遇到问题。在课堂上,我会鼓励学生要善于提出问题,自己没有听懂的知识点,分析原因,然后解决问题,根据自己分析的原因,与我进行探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实现可视化的辅导答疑,如同教师在学生身边,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时间,老师也获得了一手的学情,为下一次学情分析奠定了基础,学生的进步也会可视化。

3.6课外式探究

针对实验部分,学生可以参与由教师指导的实验项目的研发或优化等,也可按照小组针对某个时间进行自我探索。教师可以将科研训练项目与学生的物理实验相结合,课题组的研究生可以带领本科生的学生进行学习,实现学生的分层发展。在探究课外实验时,教师会严格要求学生,并教会学生如何检索相关的、专业的文献,然后进行研究其资料,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激发出来[5]。

4课程考核方式的讨论

混合教学模式是现代化软件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软件检测学生的学习过程,符合重过程轻结果的教育方针,在考核过程的同时,就是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考核标准制定时需要优先考虑学习过程[6];混合教学模式也是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课堂的反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循序渐进地传授理论知识,遵循学生的认识新事物的规律,也要考虑理论知识的评价,考虑这两方面,混合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课程应用上初步确定了一个评分细则如表所示。虽然最终的评价结果是以分数的形式体现,但是这样的评价标准不是将学生进行趋同化的评价,而是建立在学生实际情况和真实学习环境之上的差异化、个体化的评价[7]。结语与传统模式中单独针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的目标不同,混合教学模式愈加倾向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将现代化软件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混合教学模式对课程展开教学,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陆青山.提高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000(018):279-281.

[2]郭福强,马新泽,张保花.混合教学模式在固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昌吉学院学报,2021(2018-3):108-111.

[3]尹亚玲,王博文,柴志方,等.混合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实验,2017,037(003):41-47.

[4]杨琼,王家全.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在农村教育中的实践[J].核农学报,2021,35(02):275-275.

[5]邓晓冉,杨帅.浅谈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J].大学物理实验,2009,22(1):111-113.

[6]陈卫东,刘欣红,王海燕.混合学习的本质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05)

混合式教学范文5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109

1 混合式教学简述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学活动逐渐赶上社会需求,也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教学风格,曾经风靡全球的教学形式主要有:MOOC、混合学习、翻转课堂等,但是这些教学形式也只是在当时盛行一段时间就消沉了。由此可见,教学形式的更新是极快的。

鉴于各种教学活动的流行,我们综合总结了各种教学的有点,并将之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混合有传统教学、混合学习、翻转课堂的特点的一种教学模式,即混合式教学。

在大学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混合式教学的核心是:在“适合的时间”为“适合的人”,采取“适合的技术”,为“合的学习风格”而传递“适合的优化技能与学习目标对应的学习成就,达成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包括教学理论混合、教学方法混合、教学资源混合、学习环境混合和信息技术的混合。混合式教学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混合技术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供支持,真正实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解惑者的理念。

2 混合式教学活动分析

在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中,我们根据知识的不同,将知识点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知识型、技能型和能力型三种,然后根据不同分类的知识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主要的教学方法有:式和教学方法有:讲授式教学方式、学习成果汇报方法、小组学习方式、竞赛方式(包括辩论赛、技能比赛、知识竞赛等)。

对于课程概论,学习要求以及大部分的知识型知识点,我们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和课堂互动的传统教学方法。

对于技能型和能力型的知识,主要由教师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有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完成。并将学习成果做成汇报的ppt,在课堂上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交流。

小组学习是学生课下学习补课缺少的一部分,主要由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学习。小组学习不限时间,不限地点,在任何时间地点,围绕学习主题展开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学习积极性很高。

此外,在课堂上,我们还组织一些知识竞赛、学科热点辩论赛、参观学习等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进行课外教学活动的前面,会将活动通知通过各种手段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提前准备。

在课程的教学资源上,我们以课本为主,教师和学生提供的资料为辅,让学生能够拥有你足够的学习资源。我们对于所有分类后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只要可以做成微视频的知识点我们都已经做成微视频,并将之上传到网络平台,以供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的时候使用。

在上述的课程教学中,无论课下还是课上,我们都是用到了网络教学平台。这个平台几乎贯穿着整个教学活动,因此,我们提出一个适合混合式教学的网络教学平台。

3 混合式教学活动的网络教学平台需求

根据对混合式教学活动的分析,我们需要一个能够连接学生、教师、资源和学习过程的综合系统平台,能够全面支持混合式教学活动,并提供相应的功能。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混合式教学对网络教学微平台学生端的功能需求:小组学习、作业管理、课程资源、学习活动、课程问卷和反馈。

小组学习。在这个功能中,我们要求提供学生查询小组情况、小组任务、小组成员互评功能。小组情况主要提供学生查询本小组成员,以及全班小组情况;在小组任务功能下,学生可以查询最新的小组任务、以前的小组任务和上传下载小组学习记录单以及提交小组任务;在小组成员互评功能中,主要提供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学习互动的相互评价,以作为学生过程性评价的一个资料。教师账号登录后这里的功能为分配小组任务、查看小组任务、查看小组评价。

学生作业。学生的作业,上交、通知都会在这个板块里出现。教师新作业以后这个板块会有提示,提醒学生浏览新作业;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作业的下载、完成和上交。最后,在教师的账号下,这里的内容应该是学生作业的、查收、统计、以及优秀作品作业的分享。

课程资源。学生登陆以后,将会看到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有关本门课程学习的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师ppt、微视频、共享资源。课程介绍主要说明本课程的性质、上课方式以及注意事;教师ppt主要是上课教师将自己上课使用的可将上传给学生共享,让学生能够参考学习或者课下复习;微视频功能主要是提供学生浏览教师制作的微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微视频进行浏览学习,并可以对微视频进行评价;共享资源中主要呈现的是教师和学生寻找的本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教师登录后相应的功能变为资源的提供和。

课程问卷。对于课程进行前、中后期,我们将会对学生进行学习情况、学习反馈的问卷。在这个功能中,主要提供教师发放和学生提交问卷,同时能够将学生的问卷进行简单的分析。

学习活动。在这个功能下,学生可以提出任何关于课程的问题,有同学或者老师进行解答。主要弥补学生在课下学习中没有教师指导的缺陷,学生也可以在这里向同学和老师寻求关于学习的帮助。同时这个功能中还将包含教学活动的通知、策划书、海报等信息。课程中有任何教学相关的活动都将在这儿呈现。

意见反馈。主要提供学生和老师提供使用反馈和学生私下联系教师的功能。意见反馈功能主要搜集使用者对平台的意见和反馈,以便修改整理平台,更好的为教学服务;联系教师功能主要为学生提供服务,学生可以在这里将个人的不愿意让同学知道的问题向教师反馈,以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登录后可以查看学生联系记录,以便回复学生。

注册和登陆。学生在学期开始,利用学号、姓名、学院、专业、联系方式(QQ、微信、手机号码等)信息注册,以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学生管理;在每一次使用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先登录,才能进行平台的使用;登录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资源的使用和记录学生平台使用的情况。

学生端设置个人中心板块,主要包含以下功能:个人信息、我的通知、我的作业、我的任务、我的资源、课堂活动等功能。

个人信息功能下不仅包含学生本人的详细信息没还应该包括学生的小组信息,和最新的学习动态;我的通知主要为学生提供课程学习的通知,信息,让学生能够及时的参加教学活动;我的作业和我的任务中主要包含学生的个人学习作业、小组学习作业和个人学习任务、小组学习任务以及评价;我的资源功能主要记录学生对资源的访问情况,在课程评价时,资源的使用记录将会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一项指标;最后的课堂活动功能主要为学生提供课堂活动的具体策划、流程、安排以及评价方式,一遍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寻找相应的辅助资源,然后参加课堂活动,同时也提供学生策划课堂活动的平台,学生根据策划书策划一个课堂活动,教师评审后给予回复,若能够通过,学生即可组织课堂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方式。

与学生端相对应的教师端的功能需求主要有以下:我的班级、资源管理、作业管理、评价、问答、问卷、教学活动。

个人中心功能板块主要为教师提供教师的课程表、教师的个人信息、平台动态。其中课程表板块为教师提供教师的每周课程安排,教师根据课程安排设计教学活动;个人信息平台是教师为学生展现的个人资料,学生在选课时以教师资料为参考,包括往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平台动态主要是指平台中教学活动的通知,学生问答板块的参与以及教师教学计划的提醒。

我的班级板块主要包括教师授课的班级、班级的学生情况、小组的角色安排等功能,使教师能够方便的管理多个班级的多个小组学习。

教学资源管理主要是提供教师上传、管理教学资源的功能。打开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教师就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保证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资源是最新,与课程资源最为贴近的。

作业管理主要包含学生(任务清单)作业的、作业的回收和统计功能。教师在每次课前,将课程的作业到微平台中,学生接收到通知以后,根据任务清单的要求,自主的进行网络学习,课上学生就能够轻松掌握教学内容。

评价板块为教师提供学生作业的评价、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学生成果的展示。教师的问答板块和学生的学习讨论板块是同一个板块,教师通过问答功能可以给同学提出与课程相关的讨论话题,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相关知识;同时学生的提问将会出现在教师问答功能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选择请同学讨论或者教师直接回答的反馈方式。

问卷板块主要是教师想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已经制作的问卷,在微平台中,回答后问卷板块将会对问卷进行统计,并将量化结果反馈教师。教师根据反馈的结果进行问卷分析,这样的结果既能够方便的统计数据,也可以分析单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

教学活动板块主要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的宣传和通知。当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竞赛时,在这儿将相关事项,信息将会显示在学生板块的学习活动中。

混合式教学是结合传统课堂、混合学习和翻转课堂的综合的教学形式,目的是为了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环境和教师、资源进行随时随地的交互,学生自主的增加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在传统课堂中教师进行大班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活动在教室和虚拟教学环境相结合的前提下开展,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学生协作学习。

4 小结

根据上述分析,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构建一个适合混合式教学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整合混合式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6).

[2]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6).

[3]黄发国,张福涛.翻转课堂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4(09).

[4]杜芸芸,张光忠,李岑.《大学计算机基础》混合式教学教师微平台理论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20):165-167.

[5]丁连红,王晓林.个性化混合式教学教师微平台构建研究[J].科技信息,2013(03):39.

混合式教学范文6

[关键词]关键词: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教学质量;“概论”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提出:“要深入研究网络教学的内容设计和功能发挥,不断创新网络教学形式,推动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积极探索传统教学和新型教学的融合,把握好线上和线下教学的衔接,深入探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作为本、专科学生都必须学习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的课时最长、学分最多,囊括了五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是名副其实的思政课“龙头”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概论”课为例,深入探析新技术手段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瓶颈及优化策略,是提高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现实导向

(一)从数字化校园到智慧化校园的改革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大爆炸时代的到来,海量信息接踵而至,通过建立数字化校园,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捕捉热点,筛选信息。高校数字化建设打开了新时代大学开放的大门,学生更有机会接触时事,悉知各种信息,充分表达了当代大学现代化、自由开放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但随着高校信息化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数字化校园的缺陷逐渐显现,数字化校园功能设置侧重于单个部分式的数据处理,学校教学系统、科研系统、课程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都各自为政,信息处理上无法实现共融共通共享,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育教学的难度,影响学校教职工的办事效率。而智慧化校园是在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上继承创新、革故鼎新,是高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承载着数字化校园的设备优势,同时还弥补了数据化校园信息的不足,并依托物联网与云技术,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2]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综合开展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具有智能化、灵活化、共享性等特点,是发展智慧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

(二)从单一化学习方式到多元化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以接受学习为主,强调灌输式、机械式学习,学生的学习状态呈现出被动、盲目的倾向。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尤其是网络化的教学方式逐渐引进校园,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不再是传统的“冷板凳式教育”,更多的是活泼互动的可视性教育。如何将传统的学习方式与当代所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研究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成为现代教育的热点话题,也是当代教育教学需要着手解决的重点问题。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的理论来源,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影响下,学生更多的是去主动探寻知识,是有针对性地学习,学生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习得,更是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升华。多元化学习方式是开展有意义接受学习、有意义发现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重要推动力,它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学习的短板问题,实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了学生“最近发展区”理论效用的最大值。

(三)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化

以“学”为本是凸显教学本质和本真教育的重要节点,也是当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以“教”为主侧重于教的效果,更多的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是知识外化的过程。然而以“学”为主侧重于学的优势,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于知识的内化,是一种掌握、加工、同化和顺应等建构知识的过程。以“学”为主是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教材进课堂,不是老师将教材的内容强制灌输给学生,它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更加关注的是教育教学的本质回归。但是强调以“学”为主并不是要直接舍弃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学”为主其实是以“教”为主的继承与创新,是对其的一种“扬弃”。在以“学”为主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综合的阐述,为学生解答疑惑,这个过程实际上就体现出了以“教”为主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以“学”为主的发展成效。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是全面教学向个性发展的转变,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个性发展,不是自由发展,而是由于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不同,对知识的掌握状况也各有差异,以“学”为主可以直接“对症下药”,有效弥补学生自己的知识缺口,推动学生自身全面进步。

二、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瓶颈

(一)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体系不成熟

从新媒体的千姿百态,到全媒体的色彩斑斓,直至融媒体的异军突起,各种各样的新型网络教学方式纷纷踏入了高校的课堂中,MOOC、SPOC、FCM、PBL等逐渐成为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主要形式。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方式、带有翻转课堂性质的教学模式,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尚未有成熟规范的模式供各个高校参考。一方面,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教学制度要求、教学大纲、实施细则等教学文件尚无明确标准。作为一种以网络信息手段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方式,高校的混合式教学还处于一种不断地学习、试验和优化的探索完善阶段。另一方面,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反馈机制不健全。目前高校对于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标准主要以教师自评为主,评价维度单一,缺乏综合性评价体系。课程反馈主要以线上线下的作业和考试结果等直接反馈为主,缺乏以引导性、启发性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纠错能力的间接反馈。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网络平台建设和管理不完善

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即“互联网课程+传统课堂”。线上教学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是否齐全、运行是否流畅、教学资源是否丰富、资源的运用编排是否合理等等。混合式教学需要强大的网络平台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做支撑。对于目前实施的网络教学平台,如“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腾讯课堂”“智慧树”“钉钉”等等,虽都各有千秋,但经过疫情的洗礼之后,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网站功能单一,不能完全符合高校多样化的教学需求;部分网络平台功能不完善,上传学习资料受限;平台的稳定性、易用性和适用性需进一步提升等等。特别是网络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不能满足高校思政课注重内容时效性的要求。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融媒体时代,网络平台虽然为高校在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的获取上提供了更多更为便捷的渠道,但有些网站信息管理不够严格导致一些不良虚假信息[3]潜入平台。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网络教学效果,影响思政课的政治性、学理性和思想性。

(三)教师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技术水平不够

混合式教学与思政课的结合,可以有效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操作主体即教师需要及时跟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行状况、熟练掌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思政课作为每一位高校学生都必修的公共课,课程体系很庞大。中大班教学使得课堂教学人数一般都很多;课程内容很丰富,在规定教学时间内教师上完课程教学内容压力大;课程教学模块及环节多;对思政课教师教学要求高。种种原因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负担普遍偏重,教学压力大。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有很多科研工作及日常的学习培训、宣讲竞赛、参加讲座会议等工作,工作任务繁重,使得高校教师腾不出大量时间去系统学习和掌握混合式教学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过于庞大的教学规模及过重的教学、科研压力等会直接削弱思政课教师操作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熟练度,影响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除了客观原因外,也有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主观上自觉提升信息化、专业化教学技术的动力不足。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不同高校思政课堂上的出现及运用代表着当下及其未来思政课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范式的转变,高校教师需要及时、熟练地掌握这门技术。但由于各种原因,高校思政课教师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技术水平不高,影响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效。

(四)学生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否高效实施部分依赖于学生。尤其是线上学习,更多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高效开展混合式教学必须关注的重点内容。目前学生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很多学生不了解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的观念里仍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就是普通的网络教学,没什么新意,提不起兴趣,对于线上学习完全处于“支差应付”“草草了事”的学习状态。二是学生固化的学习观念的影响。学生习惯了传统的“讲授——接受”学习理念,尤其是对于思政课这种理论性较强的文科类课程,学生们习惯于“听老师讲、自己记录”的学习方式,很少会去自主探索、自主学习,也很少充分运用一些教学资源去主动学习,这导致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设计上的特色优势遭到了埋没,教师与学生互、互动性、活泼化的教学方式遭到侵蚀。

三、“概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注重教学策略的混合式教学理念

“概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概论”课教师要积极并且及时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从“主演”向“导演”、从“导航者”到“划桨者”的角色转变。首先,教师要优化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知识,将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融入混合式教学的全过程。在设计教学步骤时,教师要将“概论”课教材的逻辑结构、重点难点与学生知识需求统一起来,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的架构,做好学生学习体系的重构,安排好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习和深度学习三个层次的学习任务,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与信心,推动教学提质增效。其次,教师要注重教学策略,重视技术的运用,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讲授课程知识。[4]这要求“概论”课教师在开展“概论”课教学时要注意一定的教学策略,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和运用程序。

(二)建设多类别、优质化的混合式教学资源

混合式教学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课程资源集聚在一起,不同高校通过网站端口将优秀教学视频、精品课程、优秀课件、优质资料上传到教学平台,并分享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不同高校之间逐渐形成了互动、共享、合作的教学氛围。而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协同整合好教学资源,这对教学至关重要。“概论”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校“概论”课程教学和学生的特点,高效利用这些优质资源,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概论”课混合式教学资源。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可以随时随地地观看名师名家关于“概论”课的教学视频和讲座,取长补短,扎实打好自己的“概论”知识体系。同时,“概论”课与其他课程的重要区别在于其时政性特别强,这就要求“概论”课程资源要时时更新,根据新近发生的事件和热点,随时把更新内容加入教学资源。教师要借助一些党政机关领导人的讲话、新闻热点、纪录片等等,将这些时政要点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多方面了解时事政治,扩展学生的“概论”知识面,完善学生“概论”课的知识体系。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细致入微”地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除了整体性教育外,还需要具体的育人实例,“概论”课教师还可以将一些道德模范和革命先辈的事例和相关影视作品上传到混合式教学的网络平台,让学生在线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进一步深化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在当今媒体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一大优势就是资源的一体化。“概论”课教师要多方面、多渠道、多范围地收集整理优质资源,加强对教学资源的鉴别、规划与整合,组建种类繁多、质量优良的“概论”课混合式教学资源。这样,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快捷、高效地找到自己所需的教学资料和学习资料,丰富自己的教学和学习。 

(三)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

上一篇方剂学课程

下一篇护理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