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范例

护理技术

护理技术范文1

关键词: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眼科;护理管理;生活质量;心理状态

眼科收治的疾病类型十分复杂,涵盖青光眼、针眼、远近视及视网膜脱落等。目前,眼科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眼科急证,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护理难度大。一旦护理人员水平不高或应急能力不足或缺乏经验均会影响预后和生活质量[1]。以往的护理主要以程序化护理为主,以促进疾病康复为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医适宜护理技术是中医学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中医医护合一,重视护理在医疗中的作用,有三分治、七分养之说[2]。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适宜护理技术用于眼科护理管理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8例眼科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25~55岁。对照组男23例,女11例;年龄24~5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入选者均了解此次研究过程,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既往抑郁或焦虑史等。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按照医院护理要求开展护理;引导患者办理相关入院手续,告知疾病相关知识,协助患者开展相关检查等,介绍科室医疗技术水平,邀请治疗成功者介绍治疗经验和体会,增强其治疗自信心。加强与家属的沟通,让其多给予关心和帮助。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适宜护理技术。①加强病情观察,体现整体观:护理人员在护理中重点观察患者病情,不仅要观察患者的眼部症状,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脏腑变化。除遵医嘱外还需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考虑肝病传脾。饮食方面加强管理,做到清淡、易消化,针刺足三里和内关。②透过四诊,及时发现问题:中医治病的核心是辨证论治,不仅要求医师严格遵法、理、药、方进行规范诊治,护理人员还要学会常用的辨证方法,对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综合,做到综合判断,及时给予护理评估。如“椒疮”,经望诊、问诊后,患者眼内有涩、沙、痒等症状,护理时要以清热解毒药水洗眼。③眼部护理重在脏腑辨证:眼科患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多伴有基础疾病,便秘症状较为常见,故护理时要进行辨证,以判断是实秘还是虚秘。实秘以清热、通便润肠为主,虚秘以健脾排便、扶养胃气为主。④用药注重药性与用法:护理人员需掌握各种中药的功效与不良反应,掌握各剂型的使用方法和不良反应。眼部用药大多轻、清,药物多有挥发性香气,所以药不能久煎,也不能用大火。服药要在饭后1~2h,虚寒性眼病要趁热服用。中医眼科外治方法较多,如熏洗、滴眼及洗眼等,所以护理人员要掌握各种方法的使用,同时还要严格做到“三查七对”,动作轻柔,保持药液清洁,不能放置过久;滴眼时不能触碰皮肤等,切勿正对黑眼等。⑤加强饮食管理,重视食物属性:根据患者体质合理选择不同属性的食物,禁食辛辣、油腻及公鸡、猪头肉、鲤鱼等;指导患者多食蔬菜、瓜果类食物;久病者忌寒凉类食物。⑥做好情志护理,重视身心管理:多与患者交流,耐心解答患者提问,让其安心静养,保持愉悦心情。

1.3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情绪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分别评价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抑郁得分>53分为抑郁。焦虑得分>50分为焦虑;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两组的生活质量,满分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满分100分,得分与满意度呈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经过护理,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9%(χ2=5.100,P=0.024)。

2.3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经过护理,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4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为(93.88±3.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0.47±2.79)分,t=4.328,P=0.000。

3讨论

从中医角度来看,眼科疾病属于“眼疾”范畴,患者肝气上逆,肝火血热,伤七情,气郁结,一旦营气不从等则会损神伤眼和气滞血瘀[4]。所以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则需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主体,以基础护理为依托给予患者全面医疗护理服务。本次研究发现,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这与当前各学者研究结果一致[5,6]。中医适宜护理技术通过辨证护理可根据患者具体体质来给予针对性护理,从而达到对症护理,提高护理效果。因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不足而易出现负面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将会导致患者心率变快,增加其肌肉紧张度等,进而影响疗效。所以本次研究通过给予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可通过稳定其情绪来提高疗效。中医适宜护理技术通过辨证护理和用药、饮食管理及情志管理等来指导患者更好地养护眼病,通过大力宣教让患者掌握养生知识,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7]。护理人员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做到整体护理,稳定患者情绪,促进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综上所述,中医适宜护理技术应用于眼科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高景华.综合护理干预对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9):186-187.

[2]朱晓艳,寇列玲,张祥.中医辨证护理模式联合雾化综合护理在干眼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7):142-143.

[3]李聪华.护理风险管理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6):169+178.

[4]彭海艳.干眼的中医适宜护理技术[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3):85.

[5]孙凤革.中医护理在32例眼科急症患者中的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2):180-182.

[6]汤咏梅,余可斐,杜成芬.中医护理干预干眼症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16,38(3):467-468.

护理技术范文2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lO月至2014年10月同意胸前区外疗法200例,男80例,女120例;年龄40-65岁。均为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性心绞痛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缺血型心肌病50例,无症状型心肌病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加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2组患者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疾病程度、基础血压及心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对照组的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的给予外治疗患者除实施常规护理外,还另外实施如下优质服务:(1)一对一进行操作前宣教。绝大多数患者缺乏该技术操作的相关知识,因而在技术操作前需做好知情解释工作,涉及内容包括技术操作的目的,流程,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处理办法等。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焦虑与担心。(2)操作中支持。边操作边解释目的,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通过语言、态度、行为、表情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减轻焦虑,增强其信心,并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开导、鼓励他们减轻不适感。(3)操作后护理。加强操作后注意事项的讲解,使患者明确目的,积极配合如发现异常可及时停止操作。

1.3观察指标

焦虑评定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焦虑评定比较。评分标准:严重焦虑总分>29分,明显焦虑总分2l一28分,焦虑总分14~20分,可能焦虑总分7-13分,无焦虑总<7分;患者对责任护士满意度测评涵盖包括对技术操作前访视、操作中护理、操作后随访等,患者几乎无意见为满意,患者反映平平者为不满意。

1.4数据处理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r检验,计量资料以搿虹,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患者焦虑程度的比较

对照组有80%的患者存在焦虑情绪,而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组患者操作中胸闷,胸前区疼痛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操作后胸闷,胸前区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9%明显高于对照组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优质护理的开展更利于技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一对一进行操作前宣教,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他们的年龄,文化程度等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疏导,使他们心理上得到安慰。教会患者心理放松的方法,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放松全身肌肉配合等,从而有效缓解了操作前的紧张和焦虑,降低操作中的心理应激反应。

3.2优质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整个技术操作过程的优质护理让患者体会到治疗前的舒心,操作中的配合,操作后的安心及责任护士的贴心,使患者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减少了不良心理因素对手术的影响,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护患距离,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3.3实行优质护理可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

护士既要准确、全面掌握此类技术操作的整个过程,做到流程清晰、配合精准,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准确评判患者的个性特点,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信任感。推行优质护理,进一步激励了责任护士对工作的研究、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的服务意识及职业感。

3.4推行优质护理是提升服务内涵的主动作为

护理技术范文3

关键词:哺乳仔猪;特点;护理技术;疾病防治

哺乳仔猪是指猪从母体内的胎儿寄生形态出生后到哺乳期再至独立生活之间的过渡时期。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仔猪出生后,会因为各种外界环境刺激,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如果仔猪适应性强,能够抵抗应激,便能安然躲过这段危险阶段,正常生长,反之仔猪便会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轻则会阻碍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重则引起仔猪死亡。

1哺乳仔猪的特点

1.1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仔猪刚出生后虽然体型极小、体重也轻,但其机体的物质代谢却非常旺盛,因此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极高,所以仔猪的生长发育极为迅速。但由于仔猪的生理机能与消化器官尚不成熟,对外界刺激也很敏感,所以养殖人员应当提高对饲料的质量、数量的严格要求。

1.2消化器官欠发达、消化功能弱。哺乳仔猪的消化器官虽然已经形成,但尚欠发达,胃肠道不仅容积小,其内又只有凝乳酶,缺乏其他消化酶种类,如蔗糖酶、胃蛋白酶等。因此,仔猪不仅对随着食物侵入肠胃道的细菌缺少抵抗力,其对食物的消化功能也比较弱。除此之外,哺乳仔猪只能以母乳为营养源,所以患病率极高。

1.3体温调节能力差。因为生理原因,出生后的仔猪大脑发育不完善,对自身体温的调节能力不发达,并且身体贮存的血糖、体脂较少,因此缺乏产生化学热的必要条件与能力,再加上哺乳仔猪表皮面积大、皮毛稀薄,散热较快,因此其对低温的抵抗力特别差,若不注意为仔猪提供保暖措施,极易导致仔猪出现冻昏甚至死亡的状况。

1.4先天免疫力缺乏。哺乳仔猪的免疫系统并不发达,因为生理限制,孕期仔猪母体免疫抗体无法传递给仔猪,致使仔猪极度缺乏先天免疫力,只能依靠母体初乳携带传递的部分抗体对细菌、病菌等微生物起到抵抗作用,直到30日龄后,仔猪自身免疫系统才会全部发育完整,开始发挥免疫作用,因此在这一阶段仔猪对病原的抵抗力较弱,极易患病。

2哺乳仔猪护理措施

除了疾病之外,温度过低、母猪挤压、营养源不足和环境突变这几种情况皆影响着哺乳仔猪的存活率。因此,为了保障仔猪的全壮全活,管理人员应当从这几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障仔猪的成活及健康生长。

2.1保温措施。因生理原因,哺乳仔猪调节体温的能力并不发达,其本身又极为怕冷,因此在仔猪出生后,饲养管理人员应当采用有效的保温措施,如保温箱、电热毯、电暖扇、家用灯泡、电热板、红外线等,以保证仔猪对外界环境温度的要求得到满足。

2.2防母猪挤压。生产母猪体型大、重量高、行动又迟缓,产下仔猪后体力消耗极大,所以极容易在食槽、墙角等处挤压到仔猪,导致仔猪被压死、压伤或窒息而死。因此,为了确保仔猪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设置“护仔栏”隔开母猪与仔猪,并定时哺乳且在期间由饲养人员专门看护,以免仔猪受到母猪挤压,造成损失。

2.3早补料。仔猪新陈代谢快,发育迅猛,对营养源的需求量会逐渐增大,而母猪泌乳高峰期在产仔后21d,在这之后仅靠母乳供养已经满足不了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需求。因此,应当尽早给仔猪补食饲料。待仔猪10日龄时,应当尝试添加饲料辅食,以训练仔猪对饲料的适口性与进食欲望,等到仔猪20日龄,便应达成让仔猪完全以饲料为食。对于仔猪饲料的选择,应当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选用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消化的专用饲料,以保证其能得到充足易消化的营养来源,确保其健康生长。

3哺乳仔猪的疾病防治

3.1仔猪黄痢的防治。仔猪黄痢又名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多于1~7日龄仔猪易发的急性、高致死率高传染性疾病。仔猪一旦患病便会出现黄水样稀便、剧烈腹泻,迅速死亡。对于该病的防治:一是仔猪出生后肌注或口服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连用4d。二是在母猪预产日5~30d前,提前为母猪注射大肠杆菌疫苗用以预防。

3.2仔猪白痢的防治。与黄痢相同,仔猪白痢同样为大肠杆菌引发的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高,但致死率低。该病一般多发于仔猪10日龄左右,一旦仔猪患病便会排泄灰白色粥样稀便。对仔猪白痢的防治:一是加强待产母猪产前、产后的饲养管理,保证产房干燥卫生。二是让仔猪尽早开食,以促使消化器官发育。三是母猪产前15~30d注射大肠杆菌疫苗提前预防。四是若仔猪发病,可用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氟苯尼考肌注或内服氟哌酸、土霉素粉,连用3d。

3.3缺铁性贫血症的防治待仔猪出生5d后进行人工补铁,予以防治。

4哺乳仔猪的的寄养和人工哺乳

若仔猪缺乏足够乳源,可人工寻找充足可靠的乳源,以供仔猪进食。

4.1寄养。寄养便是为仔猪另寻“奶妈猪”。寄养方式:选择母性好、泌乳量大、有富余乳头且无病的母猪作为奶妈猪。然后使用奶妈猪的奶汁、羊水、粪尿、垫草等涂抹寄养猪仔,或是用强气味物质同时喷洒寄养仔猪与奶妈猪,以使二者身上气味相同。

护理技术范文4

关键词: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医护理技术;临床价值

中医护理技术属于临床独立学科,被各个级别医疗机构广泛关注,而对于中医护理管理而言,其挑战巨大。泌尿外科是临床重要科室之一,收治患者主要是各类型泌尿疾病,且具有着隐秘性特点,部分疾病的发病部位为隐私部位,故此存在一定的临床治疗难度,更需要采取积极护理干预,以提高临床疗效[1,2]。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7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泌尿外科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29~78岁。对照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30~7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具体操作:①强化中医护理知识教育干预。结合科室护理人员的知识层次,以针对性安排进行护理知识再教育指导,并做好定期考核、不定期考核,以保证护理人员真正掌握临床中医护理知识,并将其考核成绩与日常绩效考核挂钩,以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②强化中医护理人员培养。结合科室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对中医知识掌握度,给予针对性培训,使其逐步组建成为专业性中医护理队伍。③强化中医护理人员进修与学习。通过定期创建中医护理学习机会,如开展中医继续教育学习班、开展中医知识讲座、学习中医操作技能等使护理人员学习视野不断拓宽,持续性更新其护理理念、护理知识等。④强化中医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技能。积极鼓励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过程中,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如穴位贴敷治疗、耳穴压豆治疗、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推按运经仪治疗等。⑤强化中医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在实施护理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耐心沟通讲解,积极做好健康宣教,从而取得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以营造良好和谐护患关系。

1.3观察指标

仔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质量评分项目包括:①护理人员分级培训评分。②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分。③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评分。④中医特色护理评分。⑤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评分。⑥护士中医知识考核落实情况评分。⑦开展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情况评分。护理满意度包括十分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录入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χ±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分级培训评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分、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评分、中医特色护理评分、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评分、护士中医知识考核落实情况评分、开展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情况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作为临床独立学科的中医护理技术,也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几年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且随着临床中医护理工作持续发展进步,就诊患者对临床中医护理技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临床护理管理中,提升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是重要的环节,因此,需持续提升临床中医护理技术质量[3,4]。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措施,包括强化中医护理知识教育干预、强化中医护理人员培养、强化中医护理人员进修与学习、强化中医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技能、强化中医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等,提高了护理人员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操作技能更加熟练[5,6]。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护理人员分级培训评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分、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评分、中医特色护理评分、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评分、护士中医知识考核落实情况评分、开展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体现了中医护理技能的临床价值[7]。综上所述,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联合中医护理技术,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焦艳.精细化管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5):242-243.

[2]任伟,袁立洁.4R危机管理在ICU患者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9):1240-1242.

[3]万丽丽.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泌尿外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0):215-216.

[4]邹孟军,郁少波,江爱玉,等.师生双向评价护理教学质量法在泌尿外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3):282-283.

[5]郑静霞,张利娟,林静霞,等.我国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中医专科特色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31):2457-2461.

[6]沈娟,高宁,孙明丽,等.三联中医护理技术在心内科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6):4629-4633.

护理技术范文5

关键词:无痛护理技术;手术室;护理质量

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飞速提升,手术治疗的方式在临床上得到了普及推广,并且收获了极佳的治疗效果。手术室护理作为手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囊括了无菌操作、皮肤护理以及穿刺注射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必须谨慎对待。无痛护理技术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有助于全面提升患者的舒适感。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4月行择期手术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使用无痛护理技术对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具体的研究过程详见下文所述。

1基线资料和护理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4月行择期手术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有29例患者。对照组:男性患者共17例,女性患者共12例。年龄范围在21岁~59岁的区间内,平均年龄为(40.12±3.45)岁。研究组:男性患者共有18例,女性患者共有11例。年龄范围在22岁~60岁的区间内,平均年龄为(40.15±3.46)岁。在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之后发现患者平均年龄以及性别分布等方面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能够进行有价值的组间对比。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该组患者普通的护理服务,通过常规方式实施导尿,置留胃管,在进入手术室之后用碘伏消毒,并且完成静脉留置针穿刺。研究组: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施无痛护理。在手术前一天,医护人员需进行病床巡视,科学评估患者的静脉穿刺部位。并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详细说明静脉穿刺、导尿以及置胃管等方面的相关事项。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在进行静脉穿刺之前,护理人员需先使用丁卡因胶浆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涂抹厚度在1毫米左右,并于表面敷上一层薄膜。30分钟后运用无菌棉签清洁患者的皮肤,并用安尔碘进行消毒处理,最后实施静脉穿刺[1]。无痛导尿:在导尿之前,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全麻诱导,降低患者的不适感和焦虑感。因为尿管会对尿道粘膜造成比较强烈的刺激,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很有可能会出现躁动现象。所以在实施手术之前,就应当向患者们进行详细讲解,让其事先做好心理准备,进而在苏醒后与护理人员相互配合,安全度过术后的麻醉清醒期。无痛置胃管:护理人员需在可视喉镜直视环境下实施插胃管操作,在对患者实施成功实施诱导麻醉后,麻醉师需先在后鼻道插入胃管,然后置入视频喉镜。在气管导管插入完成之后,再进行置胃管的工作。

1.3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的所有相关护理数据,全部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精准的分析处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用%表示,并使用卡方检验。患者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则使用计量资料表示,并且进行t检验。倘若P的值小于0.05,则表示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率以及血压情况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当代医学水平的飞速提升,广大病患对临床护理的总体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得到了高度认可,护理工作要求更加突出人性化的特征,在考虑患者主观感受的同时,提升其舒适感。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之中,患者最为关注的是疼痛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一直以来都是护理人员的目标。经过持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后,无痛护理技术应运而生。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患者在全麻诱导后的精神和意识会渐渐模糊,在这种状态下,不仅神经反应敏感度较低,而且肌肉松弛,镇痛效果良好。此时进行导尿,因为阻力较小,所以患者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并且还可有效消除患者焦虑、恐惧的负性情绪。与此同时,在对患者进行全麻诱导后,于视频喉镜下将胃管置入,成功率极高,能够有效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丁卡因胶浆的局部麻醉也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在静脉穿刺之后出现的疼痛感[2]。经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率以及血压情况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综上所述,将无痛护理技术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当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足度,改善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情况,值得在各大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赵丽君,于晓峰,李晓祎等.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5(5):1107-1109.

护理技术范文6

【关键词】护理;初产妇;无保护会阴接生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是一种基于传统接生方式下提出的新接生技术,其在减轻产妇痛苦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果[1],但在实施该技术过程中,积极有效的配合对提高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本院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临床应用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作一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接诊自愿接受无保护会阴接生的初产妇5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9.47±9.62)岁,平均孕周(37.45±1.53)周;观察组平均年龄(29.24±10.22)岁,平均孕周(37.12±1.86)周。(1)纳入标准:单胎儿头部位妊娠,未表现出头盆不对称;年龄为20~35岁;胎儿指标均处于正常,未出现先天性疾病和畸形;无妊娠并发症;胎儿大小适中;会阴发育良好,有自然分娩意向;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35岁;胎先露及臀位异常等不建议实施自然分娩;合并恶性肿瘤和其他系统疾病的产妇;精神异常;四肢无法自主活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无保护会阴接生

胎儿头部娩出1/3时,联合紧张过程中,不再以手掌对会阴进行保护,而是将右手五指头稍稍分开,将其放置于胎儿头部上方,但切忌过度用力,仅仅为了能够对胎儿头部娩出速度进行控制。在进行产妇宫缩时期,胎儿头部娩出时嘱产妇不要用力,即进行哈气。在胎儿头部成功娩出后,对胎儿的口、鼻进行轻轻挤压,使羊水能够充分排除,不要急迫地进行分娩肩部,双手将胎儿头部轻轻托住,在耐心等待至少1次自然宫缩后,等待胎肩可自行完成内旋转之后,前肩即可自然娩出,若超过120s仍然未发现胎儿肩部娩出,则需要评估是否存在肩难产情况,并联合医师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1.2.2护理方法

两组产妇均实施无保护会阴技术进行分娩,对照组产妇在该技术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在分娩前嘱产妇需掌握的相关妊娠分娩知识,帮助产妇掌握哈气、屏气的要领;密切注意产妇的产程变化,指导其积极配合助产士操作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方位分娩护理干预,主要护理要点如下。

1.2.2.1入院时

产妇入院后,责任护士需对产妇进行热情接待,并与产妇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尽可能获得产妇及家属的信任,同时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产妇的需求和主诉,尽可能满足产妇的各种合理需求,结合产妇所产生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疏导,以此缓解产妇的顾虑情绪。与此同时,嘱产妇妊娠分娩中所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及相关技巧。

1.2.2.2分娩时

在第2产程选择半卧、屈膝、抬臀体位,臀部相对较高,胎儿头部压迫直肠,刺激产妇向下用力,可以缩短产程,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助产士应随时纠正产妇不恰当的体位变化,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密切监测胎心音变化,正确引导产妇配合宫缩用力;宫缩间歇配合按摩,使产妇得到放松,确保产妇舒适且有利于自然分娩。运用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助产,助产士通过手来控制胎儿头部娩出速度,避免急于分娩引起产道撕裂伤;让会阴慢慢随胎儿头部下降而扩张,增加会阴部肌肉的顺应性,让胎儿自然通过已扩张良好的产道,以免对会阴部造成严重损伤[2]。

1.2.2.3分娩后

在完成分娩、缝合结束后需通知产妇,并与产妇建立起交流、沟通体系,以此实现对注意力的分散。待新生儿成功娩出后,助产士应将新生儿放置到产妇的身旁,使其能够第一时间看到新生儿,以达到转移注意力和缓解不良情绪的效果,避免产妇因过度担心新生儿而出现情绪波动,导致子宫收缩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产后大出血风险的增加。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向产妇讲解产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并安排产妇尽可能地进行体操训练,同时向产妇讲解相关哺乳及新生儿护理知识。

1.2.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第1、2、3产程时间进行统计;另对产妇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及产妇满意率进行观察、记录。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两组不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产妇会阴侧切、产后出血及产妇满意情况比较

两组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及产妇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接生技术,其在国外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取得了较好效果[3]。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是通过分娩时体位姿势改变,双髋尽量屈曲外展,使会阴出口前后径增加1.5~2.0cm,纠正骨盆倾斜度;耻骨联合上抬,使骶骨位置相对后移,骶尾关节增宽,为胎儿顺利娩出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助产士用单手或双手控制胎儿头部娩出速度,顺应性地让胎儿慢慢通过产道。整个过程强调胎儿自然、缓慢地通过产道,以避免急产、宫缩时压力过大造成会阴部不同程度的裂伤[4]。因分娩所带来的疼痛,产妇极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使其子宫收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对分娩造成影响[5]。作者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产程变化,给予相应的调整和干预,极大增强了会阴弹性和延展性[6];自然充分的拨露、仰伸、扩张、受力均匀,易于胎儿头部娩出,避免会阴裂伤或减轻会阴裂伤程度,同时也实现了对侧切率的控制[7]。积极有效的产前干预,可以使产妇情绪得到合理的疏导,同时在分娩过程中可以及时引导产妇呼吸、动作的配合,使产妇分娩更加顺利,从而避免了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应用中,从心理干预和分娩知识宣传两方面进行重点干预,可以较好地实现对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的控制,并促进产妇满意度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爱红.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5,13(1):126.

[2]王宁,田普宁.295例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临床分析[J].甘肃医药,2015,34(6):442-443.

[3]杨艳君.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对正常分娩初产妇的临床价值[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7(8):1198-1198,1199.

[4]谭彩虹.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0(6):245-246.

[5]胡静,肖红,邹颖,等.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用于初产妇会阴分娩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4):413-419.

[6]包理丽,刘玲珍,缪燕华.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临床护理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1(3):72-74.

[7]陈丽清,骆东招,刘燕萍,等.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3):70-71.

护理技术范文7

关键词:云技术架构;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大数据挖掘

0引言

随着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采用智慧化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设计;采用云技术和大数据信息融合处理方法,构建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通过集成信息调度和存储空间调度的方法,实现对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和集成总线设计;构建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大数据信息处理模型,将手术室护理综合信息融合到底层数据库中,实现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1]。研究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在促进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和医院信息化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2]。对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是建立在对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大数据信息处理基础上,通过集成总线调度和大数据挖掘设计,结合存储空间重组方法,进行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信息处理,传统方法中,对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方法主要有基于负载均衡和C/S构架体系的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设计方法、基于双端延迟控制的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方法、基于大数据索引的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设计方法等[3-5],构建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大数据信息处理模型,通过负载均衡调度,实现对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但传统方法进行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可靠性不好,稳定性不好。对此,提出基于云技术的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设计方法。构建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云信息处理平台,挖掘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云数据信息特征量,采用离散分布式控制方法,构建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模块,结合总线调度方法,实现对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总线开发和集成调度,在底层数据库处理模块中进行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总线开发和数据加载,在云计算处理平台中实现对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集成信息处理和上位机通信,构建扩展总线协议,实现对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网络组网开发。最后进行系统测试,展示了本方法在提高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能力方面的优越性能。

1系统总体设计构架及功能模块分析

1.1系统总体设计构架

为了实现对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首先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构架,设计的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采用三层网格构架协议,在基础层、应用层和底层数据库中进行云技术构架设计,结合ZigBee协议进行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物联网组网协议开发[6],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知识规则库采用底层信息融合处理的方法,采用人机交互接口实现对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输出转换,在信息输出端,通过I/O接口控制协议实现对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人机交互控制,在系统的总线输出端,采用集群服务器(ServersofCluster)作为信息处理的输出窗口,通过底层数据库融合的方法,实现对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用户服务控制。根据上述分析,得到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构架如图1所示。图1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构架根据图1所示的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构架,采用USB接口控制方法,建立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人机交互控制模块,结合VCA810实现对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植入控制,在C/S构架协议下,实现对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基础硬件层开发和总线调度[7]。

1.2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分析

在上述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总体构架基础上,进行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化分析,设计的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包括底层数据库模块、人机交互控制模块、集群服务器(ServersofCluster)端口控制模块、接口模块等,采用交叉编译模式构建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接口控制模块[8],采用Hadoop、MongoDB、Storm的访问接口控制协议,进行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信息监控和预警设计,构建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模块,如图2所示。在图2所示的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模块中,采用事件区分控制的方法,建立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趋势追踪管控模型[9],在主模式(DirectMas-ter)驱动控制下,进行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集群服务器(ServersofCluster)的端口设计,根据上述分析,采用人机交互接口和AD模块实现对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输出转换控制,实现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硬件模块化开发设计[10]。

2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大数据信息处理

2.1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大数据挖掘

构建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大数据集成信息处理和挖掘模型,通过分布式存储控制和自适应调度的方法,进行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优先级属性列表设计,得到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优先级属性列表[11],构建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交叉编译控制模型,在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云存储空间中,采用相空间结构重组[12],得到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大数据调度的节点模型记作x1,x2,…,xm+1,采用数据链路层集中控制的方法,得到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协同大数据存储状态方程:Tm=[x1,x2,…,xm+1]2T(m-π)(1)式中,T表示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节点分布空间,m表示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节点数量。采用分段插值均衡调度的方法,得到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输出传递函数表示为:Hi(x)=∑∞m=0Tm+K∫π1pkdk(2)式中,K表示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收发节点控制参数集,pk为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数据链路层分布集,根据上述分析,构建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数据处理模型,得到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调度的大数据灵敏度分布参数为:Dj,k=∫m1Hi(x)dx+log2(pk)3(3)采用多维空间参数识别,得到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统计信息模糊迭代式为:Sum2j,k=∑j=1∑k=mDj,k-L+Tm22(4)式中,L为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大数据的聚类长度,通过多项式分解的方法,得到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模糊特征解析参数模型为:^Dj,k=Sum2j,km+π+∑Li=1Hi(x)L-μ(5)式中,μ为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关联尺度分解值,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得到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调度的加权函数为:fp1=∑Ls=1fs-3^Dj,槡k(6)式中,fs表示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备的多维参数分布式特征向量。结合模糊分类方法,得到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云信息采样数据挖掘函数为:Hs(η,ψ)=fsfp1+∑∞p=Lfp1-limm→∞Tm(7)通过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大数据挖掘和特征提取,实现对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云信息的调度与处理。

2.2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云融合

构建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数据处理模块,结合总线调度方法,实现对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总线开发和集成调度,采用底层数控加载的方法[13],得到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自相关信息分布维数m,采用自适应频谱参数融合,得到加权数据分量为ωm,其中,fj的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最大似然参数分布值,得到调频参数为^fj,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信息分布式调度的聚类子集为σ,采用云计算方法,实现对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大数据模糊度检测,得到均值函数为:g(fj)=m(fj-^fj)+∑σm=1ωm槡2Hs(η,ψ)(8)采用固有模态融合方法,得到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模糊数据输出参数为:X=U(∑∞j=σg(fj))e-2π-V·^Dj,k(9)式中,U∈Rm×m表示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模糊特征解析正交矩阵,V∈RM×M,表示模糊融合向量,初始化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大数据的聚类中心F(xi,Aj(L)),i=1,2,…,m,j=1,2,…,k,得到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大数据云融合的数据分布集:En=∑i=1∑j=πF(xi,Aj(L))cosX-tanX(10)结合状态参数融合,求出其l个特征值λ1,λ2,…,λl,构建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大数据相似度分布向量Y=[y1,y2,…,yl],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谱聚类融合值为:M(Qi,Pi)=∑mn=1En[λ1,λ2,…,λl]2ln[y1,y2,…,yl](11)综上分析,在底层数据库处理模块中进行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总线开发和数据加载,在云计算处理平台中实现对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集成信息处理和上位机通信[14-15]。

3系统软件开发实现及测试

为了测试设计的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应用性能,进行仿真测试,得到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大数据采样样本集为1200,训练样本数为500,相似度融合系数为0.25,模糊系数为0.62,根据上述参数设定,得到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分类正确性对比结果如图3所示。分析图3得知,本文方法进行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分类正确性较高,测试收敛性曲线,如图4所示。分析图4得知,本方法进行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的收敛性较好,说明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

4结语

护理技术范文8

1.1一般资料

本院是隶属于武威市的三级乙等肿瘤专科医院,目前开放床位500余张,临床护理单元12个,特殊护理单元11个,护理人员370人,其中本科学历56人,大专202人,中专112人;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29人,护师89人,护士249人。

1.2方法

1.2.1传统纸质档案管理

2010—2011年护理部将所有护士的毕业证、身份证、执业证、资格证复印件按科室装订成册并定期更新,将荣誉证、进修结业证等复印件按类别分别装订成册,并定期更新。

1.2.2电子技术档案管理

2012—2014年护理部按来院时间为护理人员编写档案号,以护理人员的姓名及档案号为名称建立文件夹,将毕业证、身份证、执业证、资格证、荣誉证、进修结业证等各类证件的扫描件以子文件夹形式保存于其中;将护理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包括护理人员的基本信息,学历,职称,家庭情况,奖惩记录,科研及论文情况,每月护理部理论、操作抽考成绩,进修情况等)存入文件夹内,形成电子技术档案。护理部定期或不定期更新技术档案并保留备份。

1.3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管理方法更新、整理一次花费的时间,资料保存的完整性以及护理管理人员对两种管理方法的满意度。

1.4评价方法

工作人员分别记录更新一次档案所需时间,每月一次;每月统计科室、个人审核资料保存是否完整;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每季度对护理管理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并汇总结果。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

2讨论

2.1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在电子技术档案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搜索功能,快速查找相关人员的资料,方便护理部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同时还可以客观了解护士继续教育以及科研论文等情况。观察组在更新、整理技术档案时消耗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通过电子技术档案,护理管理人员可随时了解护士个人的工作表现及晋升情况,动态掌握护理人员资料,改变了以往因人员资料繁多查询困难的局面,节省了时间、人力、物力,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2.2资料保存完整

纸质版档案在办公室搬迁、借阅、保存不当等情况下可能会遗失,而电子技术档案管理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优点,弥补了纸质版档案管理的诸多不足,使得资料保存更完整。观察组资料保存较对照组明显完整(P<0.01)。护理部对全院护理人员的电子技术档案存有备份,要求科室管理人员对科室护理人员的技术档案也存有备份,保证了资料的完整性,减少了资料遗漏、丢失等现象。

2.3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护理部存有全院护理人员的电子技术档案信息,并由专职人员管理,负责完善基本情况登记表,各类证件扫描件的存储,理论、操作考核成绩的录入,并负责定期更新;各护理站及特殊护理单元均有科室护理人员电子技术档案,由护士长或护理组长负责。电子技术档案的实施减少了管理人员整理、更新技术档案的时间,且方便查阅,增加了管理人员与护士、患者沟通交流的时间,提高了护理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表3显示,观察组管理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2.4体现人文关怀

护理人员家庭关系的建立便于紧急情况下护理管理人员查找其相关信息,了解护理人员的家庭背景,方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与护士间的沟通,帮助护士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可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2.5节约人力及资源

改变了以往各类证件复印件由各科室护理人员复印、上交护理部、护理部工作人员按类别顺序排列的工作方式,电子技术档案管理由护理人员将各类证件的扫描件通过QQ等方式传至护理部,护理部按技术档案号入册,节省了护理人员复印、上交档案所花费的时间,节约了护理部工作人员整理、更新技术档案的时间,同时也降低了纸张的消耗,节约了人力及资源。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