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范例6篇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范文1

(一)通过对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题比较归类,总结出计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三)养成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

难点:在计算方法上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谈话

师:今天我们复习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规律,希望大家仔细观察,用心思考,看谁掌握得又快又好.

(二)复习口算

1.加法.

(1)口算下面各题.(要求说出想的过程)

(2)观察以上6道题,从数字上看能归纳为几种情况?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归纳如下:

以上6道题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两位数与整十数相加,有①、②两题.

第二种情况,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有③~⑥.其中③,④两题是不进位加法,⑤,⑥两题是进位加法.

(3)虽然各题的线路不同,但想法一致,以上6道题在计算方法上,你发现什么规律。

在计算方法上发现它们的规律是: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进行计算.

2.减法.

(1)口算下面各题.(要求说出想的过程)

(2)观察以上4道题,从数字上看能归纳为几种情况?

以上4道题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两位数减整十数,有①题.

第二种情况,两位数减一位数,有②,③,④题.其中②题是不退位减法,③,④题是退位减法.

(3)在计算方法上你能总结出规律吗?

在计算方法上发现要把被减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整十数,另一部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也就是十几),先做减法,再用所得的差与整十数相加.

3.练习.

(1)用已经总结出来的计算规律口算下面各题,并口述计算过程:

①5+43=48把43分成40和3,5加3得8,40加8得48.

②80+17=97把17分成10和7,80加10得90,90加7得97.

③25+8=33把25分成20和5,5加8得13,20加13得33.

④6+89=95把89分成80和9,6加9得15,80加15得95.

⑤79-6=73把79分成70和9,9减6是3,70加3得73.

⑥75-40=35把75分成70和5,70减40得30,30加5得35.

⑦30-6=24把30分成20和10,10减6得4,20加4得24.

⑧85-9=76把85分成70和15,15减9得6,70加6得76.

师:当我们熟练地掌握口算方法之后,就可以把计算过程省略,迅速准确地说出得数.

(2)口算.

81-7030+2838-491-8

62-242+352+206+35

(三)复习笔算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可分组练习,做在练习本上,并指定6名学生做在投影片上每人写一道题.)

13+54=48+27=57+23=

87-42=62-35=70-52=

做完后用投影片订正.

讨论: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同桌的同学讨论)

相同处: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不同处: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笔算两位数减法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巩固练习.

(1)给小马虎治病.

一号病例:

诊断:个位4加9得13,横线下个位写3,向十位进1,十位5加3再加进上来的1得9,小马虎忘记把进上来的1加上,所以错了.

处方:

把进上来的1,

写在十位下面

二号病例:

诊断:个位2加7得9,十位2加4得6,这道题是不进位加法,小马虎当成进位加法做的,所以错了.

处方:

认真细致地做题.

三号病例:

诊断:个位2减5不够减,从十位借1,向个位退10,12减5得7,小马虎只用退下来的10减5,忘记了个位上的2,所以错了.

处方:

从十位退1后,个位

要算12减5.

四号病例:

诊断:个位0减8不够,从十位借1向个位退10,10减8得2,十位上退1剩3,3减1得2.小马虎计算十位时,仍然用4减1得3,造成错误.

处方:

从十位4退1剩3,3

减1得2在十位写

2.

(2)在里最大能填几?最小能填几?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范文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共5题;共22分)

1.

(2分)在(

)里填上“>”“

86-40

(_______)

86-4

87+10

(_______)

10+87

2.

(8分)45+5=_______

56+4=_______

89+1=_______

37+3=_______

53+7=_______

67+3=_______

55+5=_______

73+7=_______

3.

(5分)我比爷爷小多少岁?

4.

(2分)列式计算。

(1)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_______

(2)瓢虫比蜗牛多多少只?_______

5.

(5分)20与70的和是多少?

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1)

(共4题;共20分)

6.

(5分)送信到正确的地方。

7.

(5分)树林里有30只灰鹊,灰鹊比麻雀少18只。麻雀有多少只?

8.

(5分)小兔子拔萝卜,白兔拔了24根萝卜,灰兔拔了25根萝卜,一共拔了多少萝卜?

9.

(5分)姐姐有5张邮票,我比姐姐少2张,我们两个一共有邮票多少张?

三、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2)

(共4题;共17分)

10.

(1分)46+23=_______

11.

(2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1)51-5_______40+6

(2)32-8_______33-4

12.

(4分)认真想,仔细填。

(1)30加上它上面的数,再减去它下面的数得_______。

(2)26减去它左面的数,再加上它右面的数得_______。

(3)左面竖行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右面竖行中最小的数是_______。

13.

(10分)观察下列图形生长规律

(1)用语言描述这几幅图的变化规律.

(2)请填下表

通过上述填表,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特殊关系?

四、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1)

(共4题;共19分)

14.

(4分)动脑筋,看谁聪明。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15.

(5分)看图列式计算。

16.

(5分)一本《童话故事》38元,一本《科学家的故事》47元,两本书共多少元?

17.

(5分)小胖中午吃了18颗葡萄,晚上吃了19颗葡萄.一天吃了多少颗葡萄?

五、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2)

(共4题;共17分)

18.

(5分)姐姐有多少本故事书?

19.

(2分)笔算。

38+47=_______

58+36=_______

20.

(5分)二年级同学去电影院看电影,二(一)班去了39人,二(2)班去了32人,二(3)班去了28人,三个班大约一共去了多少人?

21.

(5分)超市运进52箱梨。

超市还有多少箱梨?(用两种方法做)

六、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1)

(共4题;共18分)

22.

(6分)在横线上填上“>”、“

38+49_______38+52

16+42_______42+16

46-30_______46-20

38-_______=15

_______-2

56

23.

(1分)看图列算式。

45-2=_______

24.

(1分)被减数是18,减数是5,差是_______。

25.

(10分)看图回答

(1)买一个皮球和一个文具盒一共要花多少元?

(2)一个玩具汽车比一个文具盒贵多少元?

七、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2)

(共4题;共45分)

26.

(5分)服装店已经做了57件衣服和32条裙子,还要做多少条裙子才能和衣服相配套?

27.

(6分)在横线上填上“>”

44-40_______35

76-6_______66

18-8_______12-3

70+1_______69

80+7_______87

57-7_______2+50

28.

(28分)计算。

(1)36+7=_______

想:先算_______ 加_______ 得_______ ,再算_______ 加_______ 得_______ 。

(2)43+9=_______

想:先算_______加_______得_______,再算_______加_______得_______。

(3)83-50=_______

想:先算_______减_______得_______,再算_______加_______得_______。

(4)72-6=_______

想:先算_______减_______得_______,再算_______加_______得_______。

29.

(6分)直接写得数。

14-7=_______

26+30=_______

52-10=_______

54+9=_______

72-(2+18)=_______

91-(35-5)=_______

八、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1)

(共4题;共21分)

30.

(1分)计算.

_______

31.

(5分)还剩多少个松果?

32.

(10分)

(1)买两条不同的裤子,一共需要多少线?

(2)妈妈只有100元钱,她会买哪件上衣和哪条裤子呢?请你帮她选一套,并计算出买完这套衣服后还剩多少钱。

33.

(5分)把对的得数圈出来。

73+6(79,89)

34+7(41,51)

16+9(25,15)

8+18(16,26)

九、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2)

(共5题;共34分)

34.

(5分)妈妈有45枚邮票,小明比妈妈少18枚邮票,小明有多少枚邮票?

35.

(15分)小刚家养了兔子50只,鸡30只,鸭20只。

(1)兔子比鸡多多少只?

(2)鸭子比鸡少多少只?

(3)兔子、鸡、鸭一共有多少只?

36.

(4分)根据算式填空:

28-3=_______

36-2=_______

47-3=_______

45-1=_______

37.

(5分)一个足球45元,小明付给阿姨50元,应找回多少元?

38.

(5分)他们一共折了多少颗星星?

十、小括号(1)

(共4题;共25分)

39.

(10分)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1)

算式:

(2)

算式:

40.

(5分)一本故事书共有86页,小明已经看了38页,余下的打算6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41.

(5分)车上原来有67人,下来了25人,又上去了28人,现在有多少人?

42.

(5分)填写计算过程。

十一、小括号(2)

(共4题;共19分)

43.

(5分)在下面的式子里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90-60÷15+5×9=9

90-60÷15+5×9=41

90-60÷15+5×9=47

90-60÷15+5×9=89

44.

(4分)在横线上填上“>”“

90÷6÷3_______90÷(6×3)

80÷4×2_______80÷(4×2)

60×2+30_______60×(2+3)

60-40÷5_______(60-40)÷5

45.

(5分)学校有49个足球,三年级拿走13个,剩下的足球平均分给二年级4个班,每班分得几个?

46.

(5分)计算6+3×5时,应该先算_______法,后算_______法,最后结果是_______;如果想先算加法,那么需要把算式变成_______,最后结果是_______。

十二、解决问题(1)

(共4题;共13分)

47.

(5分)妈妈买了一个书包和一个篮球,付了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48.

(2分)在横线上填上>、

32-9-20_______32-(9+20)

36÷(3×3)_______18÷2÷3

49.

(4分)计算.

(1)38+47=_______

(2)70-55=_______

(3)17+38+29=_______

(4)72-36+47=_______

50.

(2分)看图回答

把上面这些苹果每5个装一包,可以装满_______包,还剩_______个。

十三、解决问题(2)

(共4题;共12分)

51.

(4分)根据线段图列式计算.(从左到右依次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1分)看图填空

_______

53.

(1分)简便计算。

19+9+81=_______

54.

(6分)填上“>”“<”或“=”。

56+35_______76

235-25_______331

1000-482_______500

50千米_______400厘米

800克_______1千克

3吨_______3000千克

十四、解决问题(3)

(共8题;共54分)

55.

(5分)爸爸、妈妈带小明去公园,成人票5元一张,儿童票4元一张,一共要付门票多少元?

56.

(5分)看图回答

57.

(5分)王老师去文化超市,想买7个笔记本,5支钢笔。怎样买花钱最少?一共花多少钱?

58.

(6分)算一算,还剩下几个圆圈?(从左到右填写)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_______

59.

(5分)聪聪有35本故事书,小红比聪聪多17本,小红有多少本故事书?

60.

(8分)在横线上填上“>”“

56_______67

55_______88

44_______44

99_______100

52_______25

12_______21

59_______75

100_______10

61.

(5分)兰兰家养了白兔47只,黑兔19只,17只兔子正在吃萝卜。还有几只兔子没吃?

62.

(15分)干农活

(1)米奇拔萝卜,已经拔了16个,地里还剩下48个。地里原来有多少个?

(2)米奇和小猪摘香蕉。米奇摘了48个,小猪比米奇多摘了12个。小猪摘了多少个?

(3)米奇和小猪摘茄子。米奇摘了20个,小猪摘了34个。一共摘了多少个?送给宝宝餐厅50个,还剩多少个?

参考答案

一、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共5题;共22分)

1-1、

2-1、

3-1、

4-1、

4-2、

5-1、

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1)

(共4题;共20分)

6-1、

7-1、

8-1、

9-1、

三、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2)

(共4题;共17分)

10-1、

11-1、

11-2、

12-1、

12-2、

12-3、

13-1、

13-2、

四、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1)

(共4题;共19分)

14-1、

15-1、

16-1、

17-1、

五、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2)

(共4题;共17分)

18-1、

19-1、

20-1、

21-1、

六、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1)

(共4题;共18分)

22-1、

23-1、

24-1、

25-1、

25-2、

七、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2)

(共4题;共45分)

26-1、

27-1、

28-1、

28-2、

28-3、

28-4、

29-1、

八、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1)

(共4题;共21分)

30-1、

31-1、

32-1、

32-2、

33-1、

九、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2)

(共5题;共34分)

34-1、

35-1、

35-2、

35-3、

36-1、

37-1、

38-1、

十、小括号(1)

(共4题;共25分)

39-1、

39-2、

40-1、

41-1、

42-1、

十一、小括号(2)

(共4题;共19分)

43-1、

44-1、

45-1、

46-1、

十二、解决问题(1)

(共4题;共13分)

47-1、

48-1、

49-1、

49-2、

49-3、

49-4、

50-1、

十三、解决问题(2)

(共4题;共12分)

51-1、

52-1、

53-1、

54-1、

十四、解决问题(3)

(共8题;共54分)

55-1、

56-1、

57-1、

58-1、

59-1、

60-1、

61-1、

62-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范文3

该阶段学生在知识上的准备有: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小数互化、分数比大小的方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等相关知识,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支撑和方法基础。而这些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探索与发现。在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有提前预习的习惯,还有部分学生早已从大人的口中获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但他们往往过多地关注对计算方法的掌握,而忽略了对知识本质的探索和算理的理解。所以,对本节课而言,教师应更多地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本质,即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两个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要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即把分数单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

二、教学建议

1. 处理好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的关系。

算理就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而算法可以理解为计算的方法和步骤,是解决怎样算的问题。计算教学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也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计算方法,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和演变过程。让算理为算法提供指导,用算法使算理可操作化,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1)数形结合理解算理。

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学生产生将分子分母直接相加减的错误,如+===,这是因为在学习整数加减法时没有很好地理解算理,受到“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心理暗示而产生的负迁移。

如下图所示,教材十分重视借助直观的演示理解算理。从左图看,因为分数单位不同,所以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从右图看,两个扇形转化成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小扇形组成的图形(其实是分数单位统一了),就可以相加了。

因此,在呈现例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尝试,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展开争论,谁对谁错?并通过动手折纸、画示意图等具体的操作方式来探究,思考为什么分子分母直接相加减的算法是错误的;也可先结合小数计算的结果来验证不同算法的正误,再通过具体的操作或教师课件演示明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再加减的道理。

(2)从算理到算法的逐步过渡。

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后,不要急于进行抽象的算法演练,可以让学生继续通过操作和看图,直观地进行计算,或通过观察特殊分数加法图示等手段,让学生深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如用算式表达下面图形的面积: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在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后可逐步脱离形象,帮助其形成抽象的算法,教师可让学生结合例题的两道加减法算式和课堂练习说一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即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

2. 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而优选算法的过程是学生进行多种算法的理解、比较与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放弃自己的算法而学习、吸纳别人研究出来的算法,从而对自己的认识进行修正或完善。所以算法优化的过程是学生认知水平提高的过程。

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载体,本课针对“+”这个算式,教师抛出一句“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启发学生想办法要把它变成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学生在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后可能得到以下四种算法:

①+=0?郾25+0?郾3=0?郾55(化成小数计算),②+===(分子分母直接相加),③+=+==(通分,公分母不是最小公倍数),④+=+=(通分,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为分母)。

在学生得出四种算法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集体评价,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首先引导学生辨析正误,将结果与其中的加数进行比较,发现小于,“和”比“加数”小显然不对,可将②这种算法排除。对比①、③、④三种方法,都是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小数或者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体现了转化思想的渗透和运用。通过举例,让学生认识到第①种方法可行但是有局限性,如+化成小数计算不方便也不准确。因此,这种方法适合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而③、④两种方法都是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计算,所不同的是——公分母是最小公倍数或是两数的乘积。通过比较,发现以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比较简洁。其次通过举例明晰适用性,得出①可行但是有局限性;第三,聚焦③、④方法具有一般性,最后,比较优化,得到公分母是最小公倍数的算法更简洁。

3. 以数学思想统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比如在掌握算法的过程中将“异分母分数加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法”体现了转化思想;在理解算理的过程中蕴藏有“数形结合思想”。在本体知识的把握上有“模型思想”,体现为加法模型。下面以模型思想为例谈笔者这节课的理解。

在教材提供的例题中,学生可以根据情境中的数据,提出不同的计算问题,其中加法问题有:(1)纸张和食品残渣共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2)废金属和纸张共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3)纸张和危险垃圾一共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4)废金属和危险垃圾共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上述问题,思考它们的共同点(为什么它们都用加法运算),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都是把两个部分合并成一个整体,符合加法的意义:“将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这与之前学过的整数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完全一致,从而去掉现实情境,抽象出数学模型,对小学阶段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法意义形成整体认识。

小学阶段加减法的编排按照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进行。在第一学段,“20以内的加减法”是整数计算教学的核心。计算时强调末位对齐,体现为相同计数单位“个数”进行“加”或“减”;而在第二学段的小数加减法中则强调小数点对齐,二者可归纳为相同数位对齐。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中,“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和异分母加减法中“先通分,后加减”同样是为了实现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减。因此,对于加法模型来说,加数发生了改变,而两个数相加的基本条件“计数单位要相同”的道理不变。就整体知识的联系来说,渗透了“变中不变的思想”。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范文4

【案例回顾】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小数加减法》的第一课时教学后,回顾本节课的备课、上课情况,笔者对数学知识的孕伏有了更深的体会。教材例题安排由两个同学购物情境中列出两位小数与一位小数相加减的算式,之后着重引导学生探索竖式计算。比较是“把小数点对齐”还是“把小数末尾对齐”这两种算法哪一种正确,主要是结合同学买文具情境中元、角、分的换算来说明这两种算法得出的结果哪一个正确,在辨清后再重新审视正确的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过程,明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案例分析】

我们再来看一看与教材配套的教学用书所提供的教案,直接由同学购物的情境中列出算式,先让学生试算,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比较,各自说明思考过程,结合元、角、分换算辨明对错,再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小结。这样的安排是在学生已经接触过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之后的学习,而第三单元是“小数的认识”,教材没有安排任何的小数加减法,这样的教案显然是拔高了教材要求。再搜索其他教师的相关教案,发现有教师是将买文具情景扩展,学生从中可以列出整数的加法如475+34和小数的加法4.75+3.4,让学生试做、对比、总结整数和小数竖式各自的算法,这时的对比是两种对比的总称,一种对比是小数加减法竖式不同算法的对比,第二种是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竖式的算法对比。比较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算法的不同――整数加减法竖式的形式是“末尾对齐”,小数加减法竖式是“小数点对齐”;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竖式的相同――两者都是相同数位对齐,只不过根据各自数的特点而所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己。对于一节课来说容量较大,会占用本课重点探索小数计算方法的经历过程,无法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建立清晰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笔者认为将整数、小数的完整比较、概括放在下一节课教学较为适宜。

纵观教案的设计,笔者总觉得忽视了教材所提供的前一单元“小数的认识”中练习题的资源,而让学生猛一下地接触到小数的加减法这个认知矛盾的重点,先让学生尝试算,再由元角分换算来证明谁的答案正确,再回头来讲授正确的算法,这个过程让部分理解力较弱的同学感觉困难,捋不清教学的逻辑顺序。于是实际教学中不少老教师不让学生试做就直接讲解小数的加减法了,这又不符合教材教学的要求,容易造成部分学生对算理的不能理解,造成机械记忆、模仿练习。

有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呢?如何在传统与实际教学之间找到让学生有“软着陆”的平台与过程呢?

一、利用孕伏知识,加深渗透理解

打开教材,我们会看到在教材中其实已经有了小数加减法的孕伏。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的练习中的直线轴来提前感悟小数的加减法。翻开数学书第三单元,在练习中共出现了四次直线轴,分别是才学完小数的意义和读写的第33页练习五的第9题,要求标出各小数的位置,引导学生从数的顺序角度来沟通小数与整数的联系。还有针对小数性质的练习,第35页“练一练”第1题,用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表示同一个直线上的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性质。再就是小数的大小比较第38页练习六的第7题,在直线上用点表示小数,一方面帮助学生直观比较每组小数的大小,另一方面体会一个数在直线上的点的位置愈靠右,这个数就愈大,反之则愈小。最后一次是在“整理与练习”第44页中的第2题,重点指导学生观察直线上的每一个被平均分成几份,填合适的小数,并按顺序读一读。

二、深挖孕伏知识,加深意义建构

在这四次练习中,除了上述要求外,还可以有目的、有层次地充分利用,实现小数加减法的理解认知。在第一次33页的习题,就应该不仅从数的顺序沟通小数和整数的联系,还可说说小数与整数之间相差多少。例如,标出0.5后,让学生明确0.5在0和1之间,0.5与1相差0.5,借助直线轴学生还是很容易得出的。在35页练一练的第一题,可以先出示只分到十分位的直线轴(如图)

进行小数性质的改写,再上下地比较巩固小数的性质,当然我们还可以左右地比较大小,再出示细分到百分位的小格再进行百分位的改写与比较。这时的比较可以提高难度,如0.1与0.13之间的比较,0.13比0.1多0.03。这时的比较与上面第一次的一位小数与整数的比较有了难度。在38页的第7题,可以重点渗透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依旧是结合直线轴的直观图,再让学生比较哪个小数大,紧接着追问一句“大多少”,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来计算,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可以得出正确结果的。经过了三次直线轴的直观帮助,学生已经对一些小数的比较甚至是计算有了感悟,在44页“整理与练习”中,第2题的作用就不仅仅是填写对应的两位小数,一些简单的相同数位的小数的加减,一些不同位数的小数加减都可以让学生试一试口答的。

这时,再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们可以由学生已经接触四次的直线轴来引入教学,让学生看直线轴列出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如2.6+0.3,4.5-4.2,3.15+0.04,学生根据直线轴能清楚地报出答案,再请学生尝试用竖式来计算,学生感到没问题,因为是小数位数相同,学生没感觉困难,对小数的加减法充满了自信。这时加大难度,如果是2.61+0.3呢?这一下突出了矛盾,学生会思考起来,究竟是小数点对齐还是末尾对齐?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直线轴的直观经验和两位小数与一位小数相比的经验,还是能看出是十分位相对齐相加,对于感觉理解困难的少数同学,这时可提供情境利用元角分的知识来辨清,做到合理解释,水到渠成。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范文5

[课前思考]

《小数的加减法》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认识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因此我把教材例1、例2的知识点整合成一课时来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和一位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法的自主学习中来。

课前,我布置了学生亲自体验一次购物活动收集购物小票,自学课本72、73页例1、例2,完成预习卡。预习卡内容如下:

1.笔算下面各题并填空。

75+197= 2000-15= 3.5+7.6= 7.8-1.9=

(1)通过笔算上面第1、2题,我想起了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数位要对齐,也就是个位与( )位对齐,十位与( )位对齐,百位与( )位对齐……从( )位算起;如果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 );如果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 )。

(2)通过笔算上面第3、4题,我想起了一位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要对齐,也就是个位与( )位对齐,十分位与( )位对齐;从( )位算起;如果( )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 )位进1;如果( )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 )位退1。

(3)笔算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

2.预习课本72、73页,尝试笔算下面各题。

6元4角5分+8元3角= 8元3角-6元4角5分=

4米35厘米+5米70厘米= 3米5分米-2米4厘米=

3.思考:笔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通过昨天的预习,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小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激活经验,自主探究

1.检查预习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一次购物活动,拿出购物小票,和同桌说一说:你买了些什么?价钱是多少?付了多少钱?找回多少钱?

学生交流。

2.观察老师的购物小票,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预设:(1)一共花了多少钱?

(2)菠萝比绿豆贵多少钱?

(3)付20元,应找回多少钱?

3.整数加减法计算法则迁移,尝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教师适当点拨,总结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法则。

(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2)学生尝试笔算,交流笔算9.96+4.87的过程。

预设: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与个位对齐,十分位与十分位对齐,百分位与百分位对齐。从百分位算起,百分位相加满十,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相加满十,向个位进1。

师点拨:小数点对齐,算理。

(3)9.96-4.87

预设: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与个位对齐,十分位与十分位对齐,百分位与百分位对齐。从百分位算起,百分位不够减,从十分位退1,十分位不够减,从个位退1。

师点拨:小数点的书写顺序。

(4)20-(9.96+4.87)或20-9.96-4.87

预设:整数减小数,整数没有小数部分,补0占位再按照整数的计算法则笔算。

师点拨:补0占位,算理。

(5)师生共同总结小数笔算法则。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范文6

1.用情景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情景图的作用,用情景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详细说说画面上的内容。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切实感受画面中的数学问题,认识到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两位数的加法,还有两位数减法。另一方面,学生熟悉了情景图的内容,能为减法计算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实际背景。教学时,要尽量引导学生联系情景图的画面思考所计算的问题,使抽象的退位减法计算变得生动具体,进一步体现减法计算应用的广泛性。

2.以旧知识为生长点,突破退位减法的教学难点。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是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进一步发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更是直接建立在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基础上。由于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不存在连续退位的情况,只要明确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的问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难点也就突破了。所以,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一年级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知识基础,将两位数减一位数口算中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思路有效迁移到笔算中来。教学第18页例2“56-18”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一年级学习的“36-8”,当“个位上的6不够减8”时是怎么办的,先让学生把“36”分成“20”和“16”,再引导学生根据16减8的计算思路计算“56-18”,理解计算过程中的退位是怎么一回事和为什么要退位。当学生明白要把“56”分成“40”和“16”并用16减8的计算思路后,再引导学生笔算56-18。教学例3“50-24=”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白0不够减4,从十位退1当十后,个位上要算几减几(10-4),十位上应是几减几(4-2)。同时注意提醒学生怎样列竖式,如何对位,怎样计算等。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旧知识的迁移去突破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中的难点,还可以揭示两位数减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获得100以内数的减法的整体认识。

3.利用工具让学生直观认识退位的方法。在学习退位减法有困难时,教师可以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如何退位,学会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的方法,要充分利用小棒,配合教材中的小棒图引导学生理解个位上的6不够减8时如何退位,同时引导学生学会退位减法竖式计算的正确书写方法。教学时,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56-18能用口算直接算出得数吗?不能口算怎么办?由此引出笔算,列出竖式:■,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个位上6不够减8怎么办?让学生自己发现向十位退“1”的办法。如果不知道怎样退位,教师再根据第18页表中小棒图引导学生实际摆一摆:

操作时,重点突出一捆变10根与6根合在一起是16根,再算16根减8根的操作过程,使学生在摆小棒的操作中明确退位的方法与算理。教学“50-24=”时,教师可以提出:“笔算50-24怎样列式?个位上0减4够减吗?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几减几?”以此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退位”和“怎样退位”两大核心问题。在学生基本掌握了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后,再引导学生总结笔算减法和笔算加法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列竖式时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都是从个位算起;不同的是加法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减法个位不够减时要向十位退一)。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对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的理解,要注意改变传统计算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对计算法则的记忆和应用,而忽视学生对计算过程理解的做法。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巩固退位减法。《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根据这一要求,教师要根据教材编排,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给抽象的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提供一定的现实生活背景,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意义所在。如:

(1)同学们跳绳(拍球),小芳跳(拍)了45下,小华跳(拍)了27下,小华比小芳少跳(拍)多少下?

(2)爸爸今年41岁,小明今年13岁,10年以后爸爸比小明大多少岁?

(3)小华有85元钱,到商场买东西用去27元,小华还剩多少钱?

通过跳绳、拍球、比年龄、到商场购物等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计算思维,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我们所学的两位数退位减法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