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治理工作计划范例6篇

环保治理工作计划

环保治理工作计划范文1

一、工作目标

以打造“天山慧谷、产业新城”为目标,严格落实《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坚持“强化法治,综合治理”的环保工作原则,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燃煤锅炉提标治理工程高度重视,明确责任,确保完成年度7个环境整治任务,改善园区环境质量。

二、行动计划任务

行动一: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天然气入户及天然气管道建设工程。修建天然气管道1千米、调压站1座,槽车供气站1座。

开展中水回用项目论证工作,实现区污水处理达到环保要求。

行动二:企业污染治理提标淘汰

加快燃煤锅炉脱硝、脱硫、除尘提标改造,督促金源热力公司、明德热力公司、鑫汇众板业公司制定燃煤锅炉提标改造治理方案,落实治理任务、明确治理责任,确保提标治理后锅炉烟气排放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行动三:高效供热

科学布局供热管网,拆除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分散燃煤锅炉,修建1千米供热管网,拆除2家企业燃煤供热采暖锅炉,实现集中供热。

三、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6年3月20日至4月30日)

环保局监督金源热力公司、明德热力公司、鑫汇众板业公司制定《燃煤锅炉提标改造治理方案》(简称《治理方案》)明确治理措施、工程进度、责任人、完成时间。

建设局委托开展中水回用项目可行性论证工作,做好修建1千米供热管网工程进行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建设局监督明德燃气公司制定《天然气管道、调压站、供气站工程建设进度实施方案》,明确工程内容、施工进度、责任人、完成时间。

(二)实施阶段(2016年5月1日至9月30日)

环保局督促金源热力、明德热力、鑫汇众板业公司根据制定的《治理方案》,落实污染治理主体责任,开展采购设备、安装调试、启动运行工程。建设局督促明德天然气公司落实天然气管道、调压站、槽车供气站建设;建设局实施园区供热管网工程,督促润峰化工公司、鑫汇众板业公司关停2台燃煤采暖小锅炉;落实中水回用项目工程(或污水厂二期工程)。

(三)验收阶段(2016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

州、市环保局及区环保局对金源热力、明德热力、鑫汇众板业公司燃煤锅炉提标改造治理工程完成情况进行验收。州环保局、区环保局、建设局对明德天然气公司天然气管网、调压站、供气站工程,供热管网工程、关停燃煤采暖锅炉项目、中水回用项目完成情况进行验收。

四、工作措施

(一)明确任务。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各负其责,把“蓝天行动”计划任务作为区绿色生态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紧密结合园区和企业实际,针对问题认真研究,制定方案计划、细化措施内容,落实工作责任。

(二)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严格落实《环保法》中,企业污染治理主体责任,由企业按照《治理方案》内容,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治理任务。环保局履行环境监管主体责任,加大对企业污染治理情况的日常监控,深入企业现场督促推进工程,对企业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治理任务的行为依法给予查处。

环保治理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设计;问题;对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089

土地整治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在不断的整治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新形势下的土地整治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立规划设计的整体目标,立足于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态度对待土地的整治问题[1]。在新形势下,就土地的整体整治情况来看,项目规划设计不科学性突显出来,在设计的方式上过于陈旧,没有从实际的情况出发。因此,要制定合理的项目规划设计来对土地进行整治,保证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1 土地整治在规划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1)规划设计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我国的土地整治工作已经开展了多年,不断的整治过程中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但在规划设计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直接造成土地在整治的过程中诸多问题的产生。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参与设计的人员较少,存在意见的垄断性,缺乏对相关部门规划意见的征求,造成在规划设计的工作中内容衔接存在问题[2]。在规划设计中各项规章制度都是独立的,加上土地整治在规划设计上对各部门资料了解不够详细,直接导致道路施工、水利工程建设等项目实施产生冲突,重复建设时有存在,整体的规划设计存在极度不科学性。

(2)规划设计未结合实际情况。我国受到了诸多地形因素的限制,例如在交错纵横的高速道路周边,部分区域交通受到阻碍。土地整治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施工的成本,减少调查的时间,往往在前期的土地调查工作中只是形式化,没有深入了解到地形存在的具体情况,造成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土地施工的地形了解模糊。周边的环境调查不明确,直接导致规划设计与实际的土地整治工程存在不相符,脱离了实际的工程状况,造成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原有的设计进行临时的变更,不但增加了项目施工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了土地整治的效率。

(3)规划设计缺乏创新性。我国土地整治发展的现阶段,在施工的规划设计上遵照着原有的陈旧观念,没有结合整个生态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忽略了对农田环境、居住环境的影响,未将这些因素纳入到规划设计中去[3]。新形势下,土地整治工作脱离了生态规划,忽视了生态环境。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只是对土地平整、灌溉工程等进行整治,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工程显得较为单一,缺乏对土地整体的整治的认识,与相关部门缺少沟通交流,造成总体规划存在片面性。

2 提高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的具体措施

(1)加强对规划设计的管理工作,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在土地整治施工过程中,倘若进行规划设计的变更,会给整个工程进度造成很大的影响,也给整治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麻烦。因此,土地整治工程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对施工相关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态度,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困难。设计者的自身专业素质对规划设计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需要加强对设计人员的素质培养,完善相关的制度,确保设计人员是持证上岗,减少设计过程中的漏洞,提高规划设计的合理性[4]。此外,需要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实施准入制度,对由于设计的差错所产生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追究设计人员的相关责任,保证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为土地整治提供理论依据,在不断整治过程中创新模式。

(2)提高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工程可实施性。近年来,我国在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人员管理上缺乏科学性,造成人员流动性较大,项目的设计人员整体的专业素质不高,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导致经验不足,影响了规划设计的质量。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做好对设计人员的岗前培训,提高土地整治工程的可实施性[5]。新形势下,土地在整治上又有了新的要求,对规划设计人员你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快对规划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减少土地整治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失误,降低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的可能。

(3)倡导设计新理念,提高生态建设。土地整治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对土地的整体规划,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因此,需要做好对项目施工的前期设计工作,加大对生态工程的建设工作。土地整治项目的设计内容能够整体的环境相适宜,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避开施工工程,减少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升土地整治项目规划的设计水平,在完成土地整治的同时,维护好生态环境。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土地整治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要想土地整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保证土地整治项目能够在施工中平稳进行。影响土地规划设计水平有诸多的因素,且工程涉及到的范围较广,土地在整治的过程中会给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倘若未做好前期的了解工作,会造成土地整治工作与其他的工程项目产生冲突,从而降低了整治的效率,同时也影响了周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文章中结合了我国在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需要在未来的土地整治过程中制定合理的规划设计,保证的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减少项目施工的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冯应斌,杨庆媛,樊天相,潘菲,何春燕.重庆市青阳镇镇域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14(08):65-71.

[2]何刚,张岳红,周佳松,唐朝晖.论农村土地整治――以四川省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16):1-4+10.

[3]徐忠国,韩伟刚,倪永华,赵哲远.浙江省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试点探索[J].广东土地科学,2013(06):21-27.

[4]刘民培,李颖,颜洪平,王湃.海南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12):28-30.

环保治理工作计划范文3

政策解读

 

现将《喀什地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落实情况及2021年生态环境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相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背景

生态环境影响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特别是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加快构建“一体两翼三支撑”(构建全区生态环境一体格局,加强党的建设、加强业务工作,稳固提升监管水平、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科技支撑力)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围绕“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等重点工作,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起好步、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特制定《工作要点》。

二、主要内容

《工作要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总结《喀什地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喀什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喀什地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落实情况,喀什地区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第二部分总结在落实各项任务重存在的问题及部分建议,在水、土、气方面分别论述;第三部分明确了2021年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所需重点及牵头单位,一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摆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做出实现该目标的前期工作;二是推进实施空气质量提升行动,主要是在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优化交通结构强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协同减排、深化面源治理、提高重污染天气预警能力采取措施,实现进一步降低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提升优良天数比例的目标任务;三是继续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通过加强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修复、持续深化污染减排、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实现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巩固深化碧水保卫战成果;四是继续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通过加强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风险管控、加强危险废物环境监管、加强涉重金属污染治理、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持续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等措施实现严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提升土壤环境监管能力,确保土壤环境安全。

三、需要说明的内容

《喀什地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喀什地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喀什地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是根据国家“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结合喀什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制,对全地区在“十四五”期间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环保治理工作计划范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统领,紧紧围绕打造“山水童话”特色的现代化生态休闲旅游名城总目标,按照“天蓝、地绿、水净”的要求,全面开展河道环境整治,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打造“省山区小城市建设管理典范”提高保障。

二、整治目标

1.河道环境明显改善。加强河道整治,彻底消除“脏、臭、淤”现象,达到水环境治理标准。完善河道保洁运行机制,所有整治河道配备专人保洁,实行考核监管。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到“十二五”末建成污水管网120公里;完成污水厂二期工程建设,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加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指导,完成紧水滩镇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乡镇污水处理能力。

三、整治内容

(一)加强河道整治

1.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加强水碓港保洁力度,加大巡查监督,逐步改善水碓港水质环境。

责任单位:城市建设执法大队

参与单位:环卫所、市政科

2.开展河道长效保洁。本着"整治一条、巩固一条"的原则,对河道实施保洁长效管理,完善河道保洁市场化运作机制,完善河道保洁考核制度,强化日常督查和台账整理,进一步提高河道保洁质量。

责任单位:城市建设执法大队

参与单位:环卫所、市政科

(二)加快设施建设

1.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到“十二五”末,计划建设污水收集管网120公里,其中主管网50公里,支管网70公里。对新城区进行强制性的雨污分流管道建设,对老城区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雨污分流管道改造。2014年计划实施主管网8公里,支管网10公里;2015年计划实施主管网7公里,支管网9公里。

责任单位: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参与单位:规划科、市政科

2.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计划2014年启动项目前期,2015年基本完成主体工程,2016年完成调试并正式运行。

责任单位: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参与单位:规划科、市政科、行政许可科

3.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完成紧水滩镇等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十二五”,乡镇污水管网覆盖率达到85%,污水设施正常运行率达到95%,建立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护机制乡镇达到90%。

牵头单位:市政科

四、保障措施及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河道治理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建设“最美县城”重要举措,为扎实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县住建局成立水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城发公司、城管大队、环卫所、规划科、市政科等单位科室为成员。同时,建立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对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运行高效、联动、畅通。

环保治理工作计划范文5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今天下午召开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有关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深入分析我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面临的形势,研究和部署全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刚才,人口与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及水电等四个部门负责人分别作了工作发言,他们的发言主题突出,思路清晰,任务明确,我表示赞同,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认真抓好落实。在此基础上,我再讲四方面意见。

一、各司其职,齐抓共管,过去一年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成绩显著

去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后,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树立科学发展观、落实正确政绩观的高度,切实提高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完善了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市人大进一步加强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的执法检查,市政协围绕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问题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各级各部门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以统筹的理念完善工作思路,以科学的态度确定工作重点,以务实的作风落实工作措施,扎实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各项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去年我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1.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总体上坚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中心,切实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整体工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一是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基本形成了以养老、救助、医疗、帮扶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机制,强化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双农独女户优先优惠政策。目前,全市共有362个双农独女户参加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建立了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市财政首期拨出30万元专项资金,第一批28个受助对象已在春节前享受了公益金补助。二是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不断强化。积极争创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组织开展优质服务“六个一”活动,群众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满意程度不断提高,育龄群众满意率达到96.8%。按照“市民化管理、亲情化服务、人性化执法”的要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加强。三是认真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市委、市政府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列入乡镇(街道)和部门全年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去年,我市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各项指标全面完成,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经验受到国家计生部门的充分肯定,“青少年性教育”项目科研成果在全国推广,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点,并被绍兴市政府授予“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创新奖”。

2.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加强。过去的一年,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围绕发展这一主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按照工业用地优惠供应、商业用地市场化运作、公共用地行政划拨的基本原则,国土部门对土地资源实行最严格的管理,做到无一宗土地非法使用,无一宗商业用地协议出让、行政划拨,多次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与此同时,积极实施土地开发整理,严格保护矿产资源,认真开展土地市场清理整顿,完善规范土地二级市场,土地规划、征地、供地和用地进入了良性循环,达到了“有序有偿、供需平衡、优化结构、集约高效”的工作目标。特别是在去年建设用地供给日趋紧张、土地资源控制更加严格的情况下,国土部门努力化解供需矛盾,集约用地、规范用地、有效供地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去年,全市建设用地规模达到2.2万亩,提供工业性用地7466亩;出让经营性用地992亩,获取土地出让金10.*亿元;土地开发整理7.68万亩,建成标准农田6.55万亩;宅基地整治217万平方米,盘活存量土地7823亩,其中退宅还耕3782亩,有效地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

3.生态环境及水资源保护工作有了新的成效。环保部门按照省、绍兴市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初步编制完成了《*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体系更加明确。以实施联合国绿色产业示范区试点和全国生态示范区试点为契机,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环保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污染治理能力有较大提高,嵊新污水处理厂全面上马。扎实推进以水环境整治、大气环境整治、噪声控制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治理,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水电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组织实施城防标准堤和农防标准堤建设、河道治理工程、千库保安工程、病险水库改造和开发区防洪设施建设,水环境、水资源保护工作有了新的进展。我们可以明显感到,*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空气更新鲜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总之,过去一年全市各级各部门思想重视,领导有力,措施扎实,成效显著,为做好新一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认清形势,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大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探索促进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坚持速度规模与结构效益相统一、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对此,各级各部门必须深刻领会,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1.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而我们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方面面临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任务比较艰巨。总体上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对此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清醒认识。就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而言,新形势下管理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也不断增大。尤其表现在:第一,基层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不仅村级计生队伍人员严重不足,而且乡镇(街道)计生队伍编制不齐、人员不全、素质不高、文化偏低、业务不熟等问题也比较突出,管理上存在一些漏洞;第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导致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第三,用工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婚姻登记制度等各项配套制度的改革,对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第四,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地方、个别单位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认识还没有到位,作风还不够深入。对此,有关单位必须认真反思,查清原因,深刻吸取教训,其他单位要以此为鉴,做好工作。就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而言,*“七山一水二分田”,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全市现有耕地44万多亩,人均耕地仅0.57亩,到去年年底时全市可供建设用地只有4.56万亩,按这几年每年发展用地近1万亩计算,只有5年左右可用。尤其是随着国家加强土地管理、严格建设用地审批的一系列政策规定的实施,使我市保障用地的形势更为严峻,集约用地、规范用地、有效供地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就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工作而言,我市局部性污染问题仍较为突出,区域性缺水和中长期水资源紧缺问题也不容回避,特别是今后随着东部水源流向宁波、西南部水源流向东阳和义乌、北部水源流向绍兴小舜江流域,“水乡缺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我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2.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其中一个统筹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年初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三级干部大会,明确提出了“一个主题、二个率先、三步走、四大战略、五个统筹”的总体目标,为*未来发展描绘了蓝图。最近,市委出台了《关于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个方面的指标体系,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一切围绕人做工作,扎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才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因此,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而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而绝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加快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实力,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生活,才能为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提供必要的能力和条件;也只有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才能有效地支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由此可见,要实现“两个率先”,必须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建设后环境”的老路,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3.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273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5331元,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不断推进,我市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部分重点区域和农村生活环境还不尽人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垃圾乱扔乱放、墓穴乱挖等现象还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质量。因此,我们抓人口控制和人口质量,抓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抓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说到底是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谋利益,用实际行动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总之,各级各部门必须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

做好今年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两个率先”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把可持续发展、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再上新台阶。

1.继续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总体上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目标,在具体工作中围绕“一个确保,五个新”做好文章。

“一个确保”,就是确保完成全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各项指标。今年绍兴市对我市的计生率指标从96%下降到93%,市政府下达各乡镇(街道)的指标也分别下降到乡93%、镇95%和中心镇96%,表面上看要求放宽了,但实际上压力更重,风险更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今年绍兴市全面实施了“违规大月份引产”一票否决,这就意味着计划外出生统计数字将可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对此,各级各部门切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务必落实责任,做好工作,确保全市各项计生指标圆满完成。

“五个新”,即:

——综合改革要有新进展。一是要继续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优惠政策,健全完善计划生育公益金管理制度。二是要建立健全社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新机制,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网络,落实社区管理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管理体制。三是要着力推进计划生育统计改革。进一步完善统计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的工作机制,健全信息网络,推进计划生育统计改革,切实提高统计质量和统计效率。

——优质服务要有新成效。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群众满意度和生殖健康水平为出发点,深入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一是要积极争创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市),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完善制度,落实措施,确保争创工作取得新成效。深化优质服务“六个一”活动,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经常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整体工作水平。二是要继续抓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建设,开展“中心示范服务站”创建活动,规范全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强化服务队伍建设,切实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建立分级随访制度,做到随访服务“及时、到位、有效”,应随访对象的随访率达到1*%。三是要进一步实施计划生育“三大工程”,建立避孕药具发放新机制,深化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建立乡镇(街道)“家庭生殖健康服务中心”,提供全方位的优生优育服务,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宣传教育要有新抓手。按照“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工作方针,以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年为抓手,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进一步促进群众树立新型生育观念。一是要努力构建全方位渗透的大宣传框架,抓好重大节日(纪念日)的专题宣传和咨询服务活动,大力宣传人口理论、人口形势、政策法规、科普知识,营造计划生育工作良好氛围。二是要积极创建新型生育文化特色园区,以把马寅初故居争创成为省级生育文化园区为重点,广泛开展新型生育文化特色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活动。三是要深化人口教育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进一步拓展人口教育和青春期健康教育新阵地。

——管理水平要有新提高。一是要依法维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切实增强依法行政自觉性和优质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计划生育依法管理水平。二是要依法规范计划生育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的工作程序,严格执行计划生育行政案件审理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追究制度。三是要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服务,强化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管理服务机制,实行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重点是要扎实推进外来人口“一卡、三队、五中心”系列服务,“一卡”,就是外来人口文化绿卡;“三队”,就是在外来务工人员中组织业余越剧队、民乐演奏队和足球队;“五中心”,就是规划建设外来人口技能培训中心、生活居住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管理服务中心和信息网络中心。

——基层基础要有新面貌。一是要扎实开展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力争在全市90%以上的村(居)推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二是要着力加强各级计划生育协会建设,改善和创新服务形式,力争在服务水平和质量上有新的提高。三是要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工作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建设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信息化、宣传咨询网络化。为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请市人计局牵头、各乡镇(街道)配合,开展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现状调查,摸清底子,掌握实情;请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负责,对乡镇(街道)公务员实行资源整合、统一调配,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工作力量,主体队伍要保持稳定;各乡镇(街道)要重视村一级计生队伍建设,必要报酬要予以落实。

2.不断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和保障工作。今年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保护耕地、依法用地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最大限度地保护耕地,最大限度地保障用地、集约用地、规范用地,最大限度地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利益。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千方百计保障建设用地,努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合理需求。通过加快规划调整、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优化建筑结构、积极向上争取指标、盘活存量土地等途径,最大限度地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建设项目用地,保障科技含量高的重大项目建设用地。二是要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管理。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扎实推进土地市场清理整顿工作,不断规范建设用地管理和工业园区用地行为。健全完善经营性用地公开出让制度,严格执行招标、拍卖制度,杜绝以各种名目骗取经营性用地。深化土地二级有形市场建设,加强土地二级市场管理,凡不符合供地条件的一律实行有偿使用。加强对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的审核把关和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三是要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土地用途管理,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严格依法征地,严禁违反规划用地、未批先用、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等违法、违规行为。四是要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要从实际出发,探索被征地农民安置的有效办法,强化征地补偿费的规范化管理,开展近郊村“四有一化”试点,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农民的合法利益。要加大培训农民、转移农民、保障农民的工作力度,对农民培训,要从过去的实用知识培训转向技能培训,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等五大培训工程,全年力争培训被征地农民1万余人。农民培训工程请市农业局牵头、有关部门配合,抓紧提出目标体系和工作计划。五是要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请市国土局负责,市建设局配合,力争二年内彻底解决,有关乡镇(街道)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3.要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观念,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生态市建设规划。要按照《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和《浙江省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导则》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并细化工作计划,安排实施项目,落实具体措施,加快工作进程。整体规划要重在构筑蓝图,确定目标,指导长远,要体现前瞻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结合。各乡镇(街道)要根据整体规划和省有关规定,分别编制辖区生态建设规划,并按照规划要求一年一年抓好落实。市环保局按照省有关要求,切实加强规划编制的指导工作。二是要优化生产力布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逐步淘汰技术落后、污染严重、高能耗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鼓励发展生态型产业、循环经济型企业,建设生态型工业区。三是要继续做好污染治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实解决环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抓好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水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各类污染排放,加强农业面源治理。四是要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人居环境。今后5-8年,全市要规划实施嵊新污水处理厂、城市管道天然气工程、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剡兴路两侧立面改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农村旧村整治、墓穴整治、城市街区环境整治、*大桥至新昌江一桥沿岸景观工程等十大环境整治工程,今年重点要抓好嵊新污水处理厂建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城中村改造等工作。五是要努力争创省级园林城市。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完善规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在保护好耕地的前提下,今后5-8年,全市要规划实施山区生态建设、森林工程、王羲之旧居景区、大寺山至城隍山全面绿化、百里沿江景观绿化、百里沿路绿化、生态村镇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生态休闲公园、街区绿化等生态绿化工程,今年重点要做好绿化、净化、无害化“三化”文章。

4.切实加大水利工作力度。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在水资源开发建设方面,要针对可能继续、持续的旱情和可能遭遇的洪涝灾害,把水资源保障作为今年水利工作的重点,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建设。在水资源管理上,要进一步采取严格的水源保护措施,抓好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科学调配水资源,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产生活用水和饮用水安全。在水利建设上,今后5-8年,全市要规划实施50万农民饮用水工程、规划区城防体系建设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农防堤建设工程、梓溪江引水工程、曹娥江何家段疏浚工程、病险水库加固除险工程、三只水利枢纽建设工程、丽湖(暂名)建设工程和艇湖滞洪水库建设工程等十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今年重点要做好病险水库改造、城防堤建设、河道治理、梓溪江引水和农民饮用水等工程建设,并突出抓好防汛抗旱工作。请市水电局对全市水资源现状进行调研,抓紧提出全市中长期水资源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同时,要鼓励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建设节水型社会,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四、加强领导,真抓实干,确保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各级各部门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以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不断提高我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整体水平。

1.要加强工作领导。落实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的基本国策,是各级各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根据省、绍兴市有关要求,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各乡镇(街道)和部门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对重点、难点问题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协调。要加强督促检查,落实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水利和防汛抗旱工作、土地管理等各项目标责任制。

2.要形成工作合力。要充分发挥有关领导小组、协调小组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组织协调。人口和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水电等主管部门,要以贯彻实施即将颁布的《行政许可法》为契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创新管理方式,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好管理、协调和服务的职责。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和支持主管部门开展工作。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参与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在全市上下形成政府负责、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工作新局面。

3.要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做到责任、措施、经费“三到位”。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今天会议提出的要求,通盘考虑,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真抓实干,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和资源环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环保治理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河道治理;农村河道;规划设计;问题研究

1、引言

农村河道承担着农业灌溉排涝、调蓄分洪、船舶运输等基础,同时又是农村地区生态和环境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意识日趋浓烈。而与此同时,农村河道由于污染排放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河道管护机制不健全以及不合理的工程措施等原因,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曾经通畅的河道被淤泥堵塞,清澈的河水被污染成臭气熏天、污浊的混水,杂草丛生、垃圾堆积成了农村河道的一大“景观”,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对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影响。对农村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已经成了我国当前水利工作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城市河道、大江大河治理已经取得了阶段的胜利,河道治理工作已经进入农村河道和中小河道治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水利工作主要围绕保障农业灌溉和农业生活用水等而开展,对于改善水质、修复生态问题不够重视,这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遗留下来的历史欠账。近年来,中小河流及农村河道治理工程已与过去有明显的差异,现在的河道治理工程有明确的改善水质、修复生态目标。目前农村河道治理工程中,大多数提出了水质改善、生态修复、景观构建的目标。可以认为,我国农村河道治理的主要目标除保障河道防洪排涝、灌溉的功能外,水质改善已成为核心任务,而生态健康和景观建设也成为追求的方向,这与传统的水利工程有着很大的区别。20世纪50-80年代,我国数量众多的农村中小型河道疏浚工作主要通过群众人工完成,工程技术滞后严重。自农村中小型河道治理工作启动以来至2011年,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农村河道治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河道治理工作涉及1700余条中小型河道,治理措施由早期单一的清淤逐渐发展成多元化的水环境综合治理。但是,这种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以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以及景观建设为目的的农村河道治理,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和实践的阶段,还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解决当前我国农村河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我国农村河道的特点

与城市河道相比,农村河道有着自身的一些多样性特点,具体来说,主要是功能多样性、河道结构多样性以及水环境问题多样性特点。

2.1功能多样性特点

农村河网是河网水系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分布紧密,数量众多。农村河道在农村水利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担负着诸多的功能。农村河道既是灌溉排涝的主要通道,同时还是蓄水调洪的重要走廊,也是景观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在很多农村地区,河道还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有些地区的河道不仅是城乡饮用水的水源地,而且还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生态景观价值,为新农村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发展条件。

2.2河道结构多样性的特点

农村河道按地貌形态和流经地区的不同,一般分为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两大类。山区河流流经地势高峻的山区,平面形态十分复杂,河道曲折多变,岸线和床面不规则,径流系数大,汇流时间短,水面比降一般较大。平原河流流经地势平坦、土质疏松的平原地区。河床纵坡平缓,积水面积大,汇流时间长,水面比降一般较小。

2.3水环境问题多样性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也不断加速,日前严重的土地供需矛盾,导致侵占、挤占河道的现象日益增多,加之缺乏有效的管护措施,农村河道水环境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农村河道水环境污染恶化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河道断面不规则,易导致岸坡坍塌,造成淤积,而且农村河道基流小,水域不宽阔,水体自净功能差,生态环境质量比较脆弱。人为因素是: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工业生产活动加剧但环保意识没有跟上,企业随意设置排污口,将生产过程中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到农村河道中,对农村河道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大约80%以上无法作用到农作物上,而是流失到了土壤和水体中,在农田灌溉和降雨的作用下,渗入到了地下,造成地下水环境的污染;此外,随着我国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不断增多,缺乏环保意识的农村居民为了图方便,将大量生活垃圾直接排人河道中,将河道当成了垃圾场,而没有考虑后续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关水环境污染的问题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导致我国广大农村河道水环境质量持续下降,阻碍了城乡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发展。

3、我国农村河道治理规划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河道治理项目规划无序

近年来,我国对于中小河流的治理投资不断加大,国土、农业、水利等各个部门的一系列项目争相上马,导致不同类型,不同投资渠道的项目规划无序,缺乏统筹管理,治理项目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盲目性以及重复性,主要表现为:同一条河流中的不同项目规划治理方案不同,对同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没有统一的规划;不同河段的护岸型式选择不同,造成河道上下游或左右岸不协调;不同项目规划的整治河段无法有效衔接;在项目的规划设计上缺少实地调查数据的支撑,河道疏浚、塘坝清淤等工程的土石方工程量、配套建筑物数量等重要数据较为随意;同一河流缺乏整体规划,存在被多个项目规划,重复建设的问题。

3.2工程设计的经济合理性较差

工程设计在设计标准方面过分强调了安全性,对经济性方面的考虑不周,项目设计的经济合理性较差。设计标准高意味着安全措施的投入也较高,如果对安全要求不高的工程设计较高的标准,则会导致工程的经济效益降低。在农村河道治理设计中,这方面问题常表现为:为提高防洪排涝标准,对河道进行疏浚拓宽,过高的安全系数使得河道过水断面过大、堤防加固标准偏高;河渠护砌混凝土厚度偏大、强度设计超配现象较多;规模较小的河流和塘坝整治,过多采用混凝土护坡或挡墙,不必要的硬化、渠化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使水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3河道生态治理设计存在误区

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设计上简单效仿城市河道的治理经验,生搬硬套,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对于农村河道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作用。

在这方面主要的问题表现为:大面积采用混凝土护坡形式大大削弱了水陆生态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高标准的护岸形式割断了河流与农田林地的天然衔接;对河道一味的裁弯取直改变了其自然蜿蜒曲折的河流形态,浅滩和深槽消失;生态景观设计仿造城市景观与农村乡土环境不协调等等。

3.4设计工作质量把关不严

农村河道治理项目的规模通常不大,很多设计单位对于此类项目存在着不够重视的问题,导致在设计质量上把关不严,质量控制工作不到位,具体表现为:前期工程地质勘察不深入,不细致,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河道岸坡地质情况与设计文件不符,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及施工的安全性;农村河道存在着多类型、规模大小不一的特点,且河道上的闸、泵、涵洞等配套构筑物一般零散布置且单体量小,还需要与农田、林地相结合,使得设计工作繁琐,很多设计人员过多依赖典型设计,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多设计变更。

4、农村河道治理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4.1提高规划设计质量

农村河道治理项目规划无序以及设计质量把关不严等问题,需要提高规划设计质量才能有效解决,在此方面,一是要整合资源,统筹规划,二是要提高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意识。

整合资源,统筹规划。首先要对农村河道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有一个科学合理、明确的治理思路;然后是结合各级各部门的农水规划目标,协调和引导各部门投资方向,整合资源,统筹兼顾,使得各部门制定的河道规划内容有序、有衔接而无交叉。

勘察设计单位应提高质量意识,应全面、准确的做好项目前期的勘察调研工作。设计时,应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由符合要求的设计人员负责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工程设计,要注重工程技术设计、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严格设计图纸的质量,确保设计图纸可以正确指导工程施工。

4.2分级分类规划设计

河道分级分类规划设计是指根据农村河道自然特性、河道等级、功能属性的不同,有针对性的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案。

农村河道等级一般可划分为镇级骨干河道、村级河道和田间河道,河道等级的确定是指导规划设计标准和深度的重要依据。农村河道结构多样,功能多样,问题多样,针对不同河道,治理规划设计应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分类分级规划设计的目的不仅是能针对性地解决河道存在问题,更强调在详实的调查分类基础上,能使河道治理目标和设计标准的确定具体到不同级别不同类型河道,使工程的安全可靠性与其造价的经济合理性恰当地统一起来,将投入到农水项目上的资金正确合理利用,落到实处、发挥效益。

4.3重视河道管理规划

农村河道治理前期工作中,在重视河道整治技术设计的同时也应重视河道管理的规划与设计,强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案设计对于巩固农村河道整治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农村河道整治工作必须坚持整治与长效管理并举,只整治而不落实长效管护措施将会出现整治问题“回潮”现象。河道长效管理运行机制设计时应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管理主体和部门职责必须明确;采取“管养分离”方式;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建立长效管理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