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辅导书范例6篇

高一新生辅导书

高一新生辅导书范文1

关键词:独立学院;图书馆;阅读辅导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J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2.034

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历史性写入了“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12个字在我国掀起一股全民阅读的热潮,也代表了阅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图书馆员肩负起引导全民阅读的职责与使命。

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继承者,对大学生读者进行阅读辅导,有利于形成爱书、读书、利用图书馆的全校阅读风尚,不仅提高大学生的鉴赏能力,更加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有力的建设者与领路者。

1 关于阅读辅导

阅读辅导(Reader’s Adivisory,RA),也称为Reader Guidance(读者指导)或Reader Development(读者发展)。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在线词典对其名词解释为:阅读辅导是通过有经验的公共图书馆馆员开展的一项服务,馆员必须满足公共图书馆读者阅读需求方面的特长。早期的阅读辅导着重于馆员与读者之间一对一的过程,内容上更着重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随着时展,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在图书馆业的广泛应用,图书馆的阅x辅导活动向一对多、多对多服务形式转型,无论是辅导的载体形式还是辅导的文献内容都有了更多元化的扩展。

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人们的阅读热情高涨,阅读辅导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开展:报纸、书商、读书网站等各种服务机构都会对读者进行阅读辅导,这些推荐的目的往往推荐时下流行畅销的普及读物,而图书馆尤其是受众层整体专业水平较高的高校图书馆开展的阅读辅导却不同于以上机构,要求凝聚图书馆馆员智慧,基于读者年龄、兴趣、受教育程度、阅读水平等不同指标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阅读辅导活动,这也决定了高校图书馆阅读辅导工作形式的多样化与内容的专业化。

2 独立学院读者阅读存在的问题

2.1 阅读缺乏明确目标和主动性

独立学院读者主体为学生与教师,其中学生为最主要的阅读群体。独立学院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阅读的自主性与阅读能力较弱,基础知识薄弱,且思维活跃,受到社会潮流与文化走势的影响,盲目跟随时下网络、媒体一手创造的所谓阅读热点,对阅读内容、阅读方式等没有主动性,自我定位不准,对阅读没有长远系统的计划,盲目阅读、过目即忘,把所有读物都作为消遣型读物阅读,并不能达成良好的阅读效果。

2.2 阅读倾向明显

独立学院学生读者普遍存在阅读面过窄的问题,一般集中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及与自己短期目标相关的图书。大一新生由于未学习专业知识,无明确阅读目的,一般倾向阅读娱乐消遣型读物,文学类作品集中在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网络小说及影视作品上面,很少对经典名著有所涉猎。大二、大三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消遣型读物需求减少,集中阅读计算机、英语等专业相关考证考级的各类教辅材料、过级资料。大四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倾向于阅读各种非专业类的选拔考试资料或毕业论文相关文献。其阅读类型过窄,导致知识面不能拓宽,阅读情趣与品位下降,不符合大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2.3 读物类型偏好明显,以网络读物替代文本阅读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颖、快捷传播与海量的网络信息受到人们的青睐。而通过借助计算机网络与移动客户端实现的网络阅读也随着校园局域无线网络信号的覆盖以其超文本、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吸引了相当一批大学生读者。独立学院学生较于普通高校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获取所需信息,但由于普遍知识结构不完善让其容易在信息大爆炸的网络事件迷失自己的信息需求,甚至成为网络色情、暴力与电子游戏的俘虏。同时,网络信息的快捷、便利的快餐式传播让部分读者在阅读时随意化、简单化,最终导致心态浮躁、思想浅薄,阅读内容泛化,最终无法实现文化的积淀,造成知识结构不完善的恶循环。

3 独立学院图书馆阅读辅导服务的难点

阅读辅导工作的质量如何,除了与服务对象的文化层次、阅读习惯及参与程度相关以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主体――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形式、服务质量与水平。图书馆的立馆性质及发展策略是图书馆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的思想指导、理论基础,要讨论图书馆的阅读辅导服务的形式、质量与水平,就不能离开了一个图书馆的立馆性质及发展策略来作讨论。独立学院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一种重要形式,其发展不过二三十年。独立学院图书馆作为学校三大支柱之一,肩负着重要职责,相对于一般高校图书馆而言,在其馆藏资源建设、业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更加受到学校办学性质、历史沿革等因素的影响。

3.1 跃进式馆藏资源建设,文献资源难保质量

随着独立学院发展规模逐渐成长,为保障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教育部门对独立学院各项办学条件有明确规定,其中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也是其中一个量化指标。在每年不定期的检查与评估压力下,各独立学院对馆藏资金投入力度普遍较大,但为了迅速增加馆藏数量以达标准,多以牺牲馆藏质量为代价,以“跃进式大采购”为图书馆馆藏资源充数。有的图书馆以低折扣购入价值不高的旧书、各大出版社的滞销积压图书;有的图书馆对图书采购单不做任何挑选,无论是否符合馆藏标准一口气购入十来个复本;有的图书馆采购人员全凭个人喜好只求完成采购任务,对于图书质量各方面指标无动于衷。这些行为都无一不在制约着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也让开展阅读辅导服务的图书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2 人力资源与活动经费投入少,人才奇缺

大部分独立学院图书馆作为办学保障部门,相对于教学招生院系来说并未受到学校的重视,其人员编制精简、活动经费少的情况较为普遍。同时由于编制及待遇问题,独立学院图书馆对图书情报专业人才吸引力不足,部门也成了一些非专业“关系户”的聚集地,无法构成一支专业的合格的馆员队伍,有的独立学院甚至连一名图书情报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也没有。藏书量激增,工作人员精简导致各项往往流于形式,甚至无法开展,独立学院图书馆馆长对开展阅读辅导服务也有心无力。

3.3 生源情况直接影响服务参与积极性

独立学院性质为普通二、三等本科院校,其招生范围决定其生源质量相对于校本部和其他综合性高等学校总体上偏低。虽然大部分学院从硬件到软件也积极为学生提供更良好、更现代化的学习环境,但其整体学习氛围并不浓。学生在图书馆借阅图书多为娱乐、消遣型读物,在电子阅览室也不可避免用于玩游戏、看电影、娱乐等。学生参与图书馆各项辅导服务热情不高是常态,也直接影响着图书馆阅读辅导服务开展的效果。

4 阅读辅导服务对策

独立学院图书馆开展阅读辅导服务应该注意因地制宜,既要吸取一般高校图书馆阅读辅导服务的成功经验,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服务,以求能让服务达到最大的效果。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图书馆阅读辅导实践为例,独立学院图书馆可通过以下方式开展阅读辅导。

4.1 开展读者培训工作,调动读者阅读热情

营造读者阅读氛围,提高读者信息素养,才能确保阅读辅导服务的顺利开展。北理珠图书馆采用:(1)现场授课、视频讲解等多种方式为大一新生开展新生入馆培训课程,同时编发《读者手册》,介绍馆舍、馆藏与规则制度,以此激发新生的阅读兴趣与热情;(2)定期举办“珠图一小时”主题信息资源培训讲座,介绍各类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利用方式,培养读者对信息的甄别、利用能力;(3)积极联系各二级院系师生,组织各种形式的读者活动,如读书月活动、阅读之星、优秀组织等活动,以多样的活动调动读者的阅读热情。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樱既能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水平,也能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读者阅读热情。

4.2 明确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方针,为阅读辅导服务提供资源保障

办学方针政策的确立决定这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正处于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关键时刻,图书馆也肩负着转型支持的重要责任,一方面是馆藏资源建设结合本校各院系学科设置,以理工科类馆藏资源建设为主,兼顾其他学科发展的文献需求,以专业性文献资源为主,经典普及性读物为辅,以扭转大学生读者读物类型偏好过窄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图书采购彻底摈弃重数量、轻质量的做法,通过建立学科带头人采购小组制度、完善图书荐购渠道流程、完善采购书单评价打分体系等方式来对保证入藏资源的质量,为阅读辅导服务提供资源保障。

4.3 建设专业人员队伍,为阅读辅导服务提供知识支撑

建设专业人员队伍,通过人员交流培训活动学习各院校图书馆的成功经验,提高本馆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素质,同时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由一名学科馆员对应多个二级院系进行专业学科交流活动。由专业图书馆学科馆员负责对应学科阅读辅导工作,能够保证辅导工作的专业针对性。

4.4 做好读者的阅读需求调查,有针对性地完成阅读辅导工作

阅读辅导前期做好读者的阅读需求调查,包括:(1)通过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对读者借阅情况统计分析、发放阅读调查表、参考其他独立学院图书馆读者阅读方面的信息等方式,对本校读者阅读特点及阅读兴趣作出调研与评估;(2)定期收集阅读网站或网上书店(豆瓣读书论坛、亚马逊、当当等)推出的阅读排行榜,结合本馆馆藏图书进行相应研究与分析,以此作为基础为阅读辅导的图书进行价值判断。

4.5 加强自动化网络化多渠道服务,以各种形式开展阅读辅导服务

北理珠图书馆从多种形式开展阅读服务,涵盖纸质资源与电子网络资源,既要确定文本阅读的不可替代性,培养学生对文本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同时兼顾目前多样的流行阅读方式,以求辅导更为贴近读者生活:(1)新书通报服务:通过书目检索系统显示近三年新书书目,每批次到馆图书集中放置于书库新书到馆书架流通,实现系统与实物同步对接。(2)编制荐读书目:以馆藏资源为基础定期制作馆藏好书书单、以网上专家、教授推荐书目例如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每月“中国好书”书目等通过图书馆主页栏目、E-mail、微信公众平台、纸质宣传单等宣传方式推送给广大师生0(3)编制学科导航:按照学校各学科分类专业,以中图法22个大类将常用网络资源信息进行系统整合,挂在图书馆主页供读者浏览使用。(4)开展读者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读者活动包括读者见面会、读书交流会、主题阅读活动及组织书评比赛等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及现场接受图书馆馆员辅导来参与阅读辅导。(5)多渠道展开虚拟咨询辅导服务:高校阅读辅导服务是图书馆参考咨询的一部分,北理珠图书馆通过读者答疑活动、电话咨询、电子邮件、微信/微博公众平台、QQ等实时咨询多种渠道来开展虚拟咨询服务。(6)移动阅读辅导:北理珠图书馆推出手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等基于移动通讯技术展开的阅读辅导工作,除了简单的公告通知、新书通报等信息通报以外,嵌入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一站式检索平台、图书资源的浏览及下载服务,读者仅需要通过手机图书馆即可下载馆藏图书资源到移动客户端内进行阅读。真正帮助读者实现“随时随地”获取阅读辅导服务。

5 结束语

图书馆阅读辅导工作是一项常规而普通的业务工作,但服务的质量、效果都影响图书馆整体的服务水准。

一方面,图书馆优化阅读辅导服务,能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服务效果,读者能够主动接受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在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有目的、主动地阅读,在提升自身素质上得到相应的信息支撑;另一方面,图书馆开展阅读辅导能够深入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及阅读兴趣,通过对其的分析能够为进一步优化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及文献服务提供信息支撑。这是一个相互辅助的过程。

阅读辅导服务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对馆员的知识水平、服务技能及沟通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独立学院图书馆比起普通高校图书馆对馆员业务效率有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馆员在未来的导读服务中积极提高自己的各项水平,真正把阅读辅导嵌入到读者的生活学习中去,吸收一些读者加入到阅读辅导团队中去,不但可以契合读者当前的阅读心理还能提高阅读辅导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均乐.用发展的眼光看图书馆阅读辅导服务[J].东方企业文化,2015,(21):200201.

[2]王崇皓,关朝明,杨红等.阅读辅导服务在现代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5,(01):8890.

[3]赵莉莉.阅读辅导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1):4546.

[4]付伟棠,黄雄平.广东省独立学院图书馆馆藏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04):116121.

高一新生辅导书范文2

关键词:高职院校;书院制;辅导员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传统学生管理工作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书院制模式得到了众多高职院校的青睐。

一、高职院校书院制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

书院制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并不是对传统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全否定,而是建立在其基础上,同时继承我国古代书院形式,借鉴西方高等院校的住宿学院形式所形成的一种能够满足我国高职院校实际要求的学生管理模式。书院制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管理平台是学生宿舍,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并有效结合素质教育、通识教育课程,最终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对于书院制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扮演着指导者的角色,这样就可以将辅导员从各种繁重的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为学生服务上。此外,辅导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倾向和专业知识,对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进行分工,并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实现专业化。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是学生的导师,因此,必须加强自身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中的专业化培训,包括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以便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最终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二、高职院校书院制模式下辅导员应当如何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1.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个人主体意识不断加强,“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管理模式受到了学生越来越多的反感和抵触。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大部分辅导员均存在苦于无法将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的问题,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与网络的普及,使得辅导员可以将这些理论知识以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形式传授给学生,切实解决了这一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处理,将抽象的内容、概念具体化,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2.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一般情况下,辅导员需要管理的学生人数大约在250?300人,因此,要将教育内容统一起来对学生进行集中传授,就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而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社会化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辅导员可以将教育资源上传到网络,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并让学生根据个人时间自主进行学习。此外,通过网络,还可以使学生、辅导员之间加强互动交流,讨论热点问题,这就使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变成了主动参与教育。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之后,辅导员就可以借鉴优秀的网络资源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不仅改变了以往静态、狭小的教育空间,更实现了教育空间的开放性和动态性。

3.借助网络交流工具,开展动态管理。辅导员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交流工具,如微信、QQ等,对学生实施动态管理。借助网络交流工具,不仅可以将工作通知等及时出去,也可以有效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实现实时沟通,避免了面对面谈话时学生的抗阻心理和紧张情绪。

4.充分发挥书院制育人模式的优势,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高职院校实行书院制育人模式,充分尊重学生,能更好地以学生为本进行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能更好地明确分工、通专结合,密切师生关系。书院更重视文化建设,更能彰显学生个性。辅导员应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学习,奋发前进,努力提升自我,快速适应教育新形势,把握好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充分发挥书院制育人模式的优势,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书院建设,让学生真正融入书院社区的学习生活中来,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书院制模式下,辅导员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吸收传统模式中的优点并进行优化创新。同时,辅导员还要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不仅要注重书院社区管理,也要充分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施网络社区管理;不仅要充分发挥书院制育人模式的优势,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书院建设的积极性,最终使自己成为对学生有帮助的优秀人生导师。

参考文献:

高一新生辅导书范文3

我校辅导员参加第45期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班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2020年11月16日至20日,第45期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班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哈尔滨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全省50余所高校的200余名辅导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班。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积极组织王蕾、刘巍巍、刘冬梅、赵云朋4位辅导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期辅导员骨干培训班以“加强高校思政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为主题,采取“大班管理”与“小班优化”的培训管理模式,涵盖了专题培训、分班研讨、主题交流等,注重辅导员工作理论讲授和工作实操相结合。在专题培训中,燕山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蔡星周从新时代对辅导员的能力素质要求、当今国家对辅导员的政策、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等问题,深入浅出地指明了对辅导员骨干队伍建设的思考以及辅导员职业化专家化的发展方向;“2019年最美高校辅导员”、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袁利通过分享自身从事三十年的辅导员工作经历讲述了作为一名辅导员的工作责任与育人情怀;第十一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哈尔滨工程大学辅导员刘铁着重讲述了辅导员工作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在工作中着重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引导学生辨正的看待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用行动去热爱祖国、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郭砾着重就学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写好三全育人的奋进之笔进行了讲述,郭书记从理解教育的根本任务开始讲起,介绍了大学的育人初心、发扬守正创新的优良传统,并通过结合哈尔滨师范大学综合改革试点的主要做法,阐述了“三全育人”的顶层设计;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郝文斌就高校青年思政工作者调研能力提升研究做了主题辅导,使学员们了解了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掌握了高校思政工作者调研的主要内容以及主要方式;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亓利从深刻理解《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丰富内容、认真落实《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学习要求等三个方面进行辅导,为学员们后续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指明了方向;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国启就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点及面临的主要挑战、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的思路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培训,学员们对于如何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都有了更多的收获和更深的体会。在分组讨论与主题交流中,我校参训的各位辅导员老师认真记录,积极与兄弟院校的同仁们就辅导员工作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工作交流,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才干。

近年来,我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政策保障,注重工作协同,积极选派辅导员参加省内外培训交流,有效提高了辅导员队伍工作实力和创新能力。党委学生工作部将继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助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建设贡献学工智慧和力量!

(作者:赵云朋)

高一新生辅导书范文4

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建设 基层党委副书记 定位 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在这支队伍中,辅导员与同学接触最多、联系最密切、交流最直接,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是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院系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究竟充当怎样的角色,如何扮演好角色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学院党委副书记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任务与责任

辅导员岗位都是设在各个院系的,由于面对的教育对象学科背景不同,专业特点不同,院系文化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因此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也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主管部门宏观上的指导就显得针对性不强,解决问题不够及时。而院系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给予他们的指导则显得更加及时和有针对性。副书记通常都从事过辅导员、分团委书记工作。多年的教育和培养使他们具有很强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一线的工作实践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似的成长历程使他们更能理解辅导员工作的辛苦与不易;在院系长期的工作经历使他们对本单位特有的院系文化和教育传统比较了解。因此,基层党委副书记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基层党委副书记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并自觉地在工作中得以体现。基层党委副书记所担负的任务与责任就是要教育和引导辅导员树立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理念,自觉提升思想境界和业务素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辅导员工作目标定位要高。要教育引导每一位辅导员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充分了解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具体要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养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精神支柱。教育学生能自觉地用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在工作中辅导员要树立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理念,用优秀的教育资源、良好的服务质量、高尚的人格魅力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较好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2.教育辅导员思想境界要高。在工作中,辅导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不比待遇比业绩,不比关系比实力。要教育引导辅导员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更多地关注工作中取得了怎样的业绩,工作的效果如何,在工作中多寻找差距,多向别人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要教育引导辅导员有大局观念,摈弃本位主义思想,不能只看重本院系的局部利益,一切工作要从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

3.教育辅导员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要教育引导辅导员熟悉各种学生事务工作的相关规定和处理程序;了解学校各部门的职能;学习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学、教育管理学知识和各种教育法规;不断提高各种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与人交往和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不断提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院党委副书记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1.要成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咨询师。高校辅导员队伍一般是专兼结合,中、青结合。以我校辅导员队伍为例,其中既有刚刚毕业的年轻同志,也有从事辅导员工作十几年的中年教师。既有工作两年后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流动助教,也有专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辅导员。作为基层党委副书记,必须清楚本院系的辅导员每个个体的个性特征、能力特点,根据他们的职业发展需求给予咨询和指导,明确今后的发展目标。对于流动助教身份的辅导员,要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岗位的光荣与神圣,要引导他们充分认识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经历对他们的一生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专职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年轻同志,副书记应该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学科,辅导员工作是一份事业,辅导员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辅导员应该成为处理学生事务工作的行家和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专家,要鼓励他们在职攻读学位,参与科研工作。对于一部分多年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中年辅导员,副书记一方面要鼓励他们在现在的岗位上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在工作中为年轻同志当好参谋。另一方面,副书记要积极与学校和院系分管领导协商,做好这部分辅导员的转岗工作。

2.要成为辅导员工作中的“助推器”。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在第一线直接面对各种冲突和矛盾。基层党委副书记在指导辅导员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张弛有度的原则,既不能对辅导员工作不放心,事无巨细地给予指导,也不能甩手不管,把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全部丢给辅导员去做。在工作中允许辅导员根据本年级、本专业的情况自行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定。副书记要密切关注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提醒他们注意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当辅导员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无法独自处理,副书记要给予及时有力的支持和指导,要成为辅导员工作中的主心骨。在辅导员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副书记要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政策、经费、人员的支持,为辅导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解决辅导员的后顾之忧。

3.要成为辅导员工作、生活中各种矛盾的“消化器”。在工作中,虽然每位辅导员有自己的工作范畴,但一个院系的学生工作常常需要辅导员们共同配合,有时同志们对问题的处理意见相左,或者有的辅导员在表达意见时不注意方式方法,就容易使彼此之间产生误会,影响团结甚至影响到工作。此外,辅导员都是同龄人中的优秀分子,他们希望在所从事的工作中有所建树,也非常希望工作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肯定,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就会表现出过于计较荣誉、待遇,如果副书记不能公正公开地处理这些问题,就会产生矛盾。所以,副书记不仅是工作上的指导者,也应该成为化解各种矛盾的“消化器”。要当好“消化器”,首先就要与每一位辅导员成为知心朋友,不仅在工作上关心他们的成长,也要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其次,要公平对待每一位辅导员。在交往中不能有亲有疏,对他们的工作要能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要能够根据个人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表达方式,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三、学院党委副书记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工作方法选择

学院党委副书记在指导辅导员开展相关工作时需要注意把握“三个”结合的原则。

1.严格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一方面,辅导员作为管理和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被赋予了一定的权力,职业角色也具有一定的权威色彩,如果辅导员在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中能秉公办事,是非分明,顾全大局,那将会在青年学生中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辅导员的言行将对学生起到很强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辅导员队伍也是高校管理干部的后备力量,在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培养一支政治过硬、能力强、业务精的优秀辅导员队伍。在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在工作中、生活上多关心他们,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愿望,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2.日常管理与建章立制相结合。辅导员工作特别是日常管理工作头绪多,重复劳动多。针对这一特点,副书记除了要做好布置、督促、提示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应通过建立一些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将一些常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比如建立《奖学金评定办法》、《退宿管理办法》、《早操管理办法》、《贷款申请流程》、《院系学生重大事件处理流程》等规章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既可以给新到岗的辅导员提供一个详细的书面的工作指导手册,使他们能够很快地熟悉工作。同时也可以提供给学生,帮助他们熟悉学校相关管理的办事流程,把辅导员从烦琐的事务性工作和重复回答学生各种咨询中解脱出来。

3.工作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在工作中,要引导教育辅导员认真工作,勤于思考。坚持院系学生工作例会制度,在例会上,既要务实也要务虚,要将布置工作与典型案例讨论、工作经验交流相结合,定期布置专题理论学习并进行学习心得汇报。副书记要引导、鼓励辅导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撰写研究论文。鼓励和带领辅导员积极申报各级科研课题,并将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指导工作实践,开展有创造性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志,薛艳.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117-120.

[2]王金文.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6月中):144-145.

高一新生辅导书范文5

关键词: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化; 专业化; 专家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5-0108-04

收稿日期:2013-06-01

作者简介:刘 源(1979-),男,湖南武冈人,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辅导员,团委书记,讲师。

自党中央、国务院2004年8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辅导员队伍建设日渐受到各方重视,其“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目标日趋明朗,并成为各方共识,研究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论文亦大量涌现。但作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最本原问题的“辅导员”身份界定常常被人们忽略,对它的不同理解与使用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产生了一定的混乱,为辅导员配备不足埋下了隐患。因此,“辅导员”身份认定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以广州某高校为视角,结合自己7年辅导员工作中的观察思考,力图对“辅导员”概念作出分析与解答。

一、概念:究竟何为“辅导员”

1.“辅导员”的身份

关于辅导员的身份,教育部分别于2005年、2006年的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两个部门规章均有涉及:“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1]“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2]教育部的文件解决了辅导员的身份、地位问题,即辅导员是什么人,但对什么人是辅导员的问题则语焉不详,这就为“辅导员”的认定留下了空白,也为高校虚报辅导员人数留下了隐患。

2.“辅导员”的构成要件

“辅导员”的构成要件是在对“辅导员”作出界定之前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本人认为,“辅导员”的构成要件可归结为三点:一是从工作职责上看,所从事的工作必须是与大学生直接相关的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服务管理事务;二是从组织关系上看,所在部门必须是作为高校一线的院或系;三是从岗位性质上看,必须是非领导性职务。判断什么人属于“辅导员”,就要看他是否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

(1)职责要件 专职从事具体的大学生日常管理服务事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部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五条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提出了八项要求,涵盖了辅导员日常工作的绝大部分内容。但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以及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辅导员的工作内涵也与时俱进地不断扩展,其实际承担的工作已远不止那八个方面。以该校为例,辅导员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主要体现为完成学生处、团委分配下来的工作任务),还得配合公寓管理中心抓宿舍管理,配合武装部抓新生军训、征兵,配合保卫处抓校园维稳、纠纷处理,配合财务处催缴欠费,配合教务处抓好选课、评教与学籍管理,配合招生就业处抓新生招生与毕业生就业指导,等等。辅导员繁杂的工作可划分为精神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上的服务管理两大方面,并且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即“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3]。据此,如果一个人只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不承担日常学生服务管理的事务性工作,他就不是辅导员,典型的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果一个人只做学生的事务性工作,而不管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他也不是辅导员,典型的如宿舍管理员。同时,这种工作必须是专门性的、职业性的,而不能是附带性的、辅的,也就是说该份工作是他唯一从事的职业。虽然班主任也部分承担了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但由于他不是专职从事此项工作,因而也不是辅导员。

(2)组织关系要件 身在院(系)一线,受学生处与院(系)双重领导。《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各高校“保证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都有一定数量的专职辅导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辅导员的配置,是按院(系)进行的,即辅导员被分配在某一个承担教学任务的院(school)或系(department)当中,辅导员处于院系一线,同时受学生工作部(处)和所在院系双重领导,但在人事关系上为所在学院成员。在高校内,一个人即便承担了与辅导员职责相近乃至相同的工作,但如果他身在党政团机关(如宣传部、组织部、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团委等),他也不是辅导员,而只属于机关干部。在该校,如果一个辅导员被调入党政团机关,则视为“转岗”,意味着他脱离了“苦海”。组织要件将那些不在院系但工作内容与学生工作相关的人员(主要是党政团机关干部)排除在“辅导员”范畴之外。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件)第七点第23条写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它将高校党政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这四个群体共同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即该校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该规定是对本文关于“辅导员”概念界定的有力佐证。

(3)岗位要件 非领导性。辅导员具有教师与干部双重身份,受学生处和所在院(系)双重领导。辅导员不仅是在院(系)基层,而且是处于整个高校的底层。在高校的岗位系统(教学、教辅、行政、后勤)之中,恐怕没有哪一类岗位像辅导员那样承担那么繁杂的职责,那么沉重的责任。虽然名义上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干部,但本质上两者都不是,因为辅导员不符合教师和干部的身份构成,充其量辅导员只是学生的官、学生的领导。在许多高校,从行政级别来看,辅导员最多只能晋升至正科。虽然现在有人主张辅导员可以晋升至副处,但绝大多数高校并不设非领导性副处级岗位,并且随着新一轮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副处级辅导员”的路子已经走不通。

3.“辅导员”的概念

辅导员,顾名思义,是指从事某种辅导工作的人员,如心理辅导员、技术辅导员、课外辅导员、少先队辅导员等,这可看作是广义上的辅导员。我们日常所说的“辅导员”实为狭义上的辅导员,专指高校政治辅导员或高校辅导员,也是本文所讨论的“辅导员”。

严格来说,我们日常所说的“辅导员”,其实是指“一线专职辅导员”——在高校院系一线专职从事大学生日常管理事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非领导性职务教育工作者。它充分体现了“辅导员”身份构成上的三个要件,最符合“辅导员”的本义,最契合我们日常所说的“辅导员”,最不容易导致使用上的混乱。

4.学院党委(总支)副书记

2011年3月18日,《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开展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自查工作的通知》(粤教思处函〔2011〕9号)之附件2《关于界定专职辅导员、一线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班主任范围的说明》指出:“专职辅导员是指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包括学校院(系)党委(总支)副书记、团委(总支)书记、学工组长等副处级(含副处级)以下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一线专职辅导员是专职辅导员的一部分,是指专职在一线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不含院系党委(总支)副书记、团委(总支)书记、学工组长等。”这个文件没有点明什么是“辅导员”、“专职辅导员”、“一线专职辅导员”,但它认为“专职辅导员”包含“一线专职辅导员”,将属于副处级领导岗的院(系)党委(总支)副书记视为专职辅导员,无视副书记与普通辅导员之间的重大差别。

殊不知,与“一线专职辅导员”相比,学院副书记的身份存在重大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权力、地位不同。在该校,21名副书记在行政上为副处级领导干部,属于学校中层,是“一线专职辅导员”的直接领导者,比“一线专职辅导员”拥有更高的地位、更大的话语权以及更高的薪资(是故,不少“一线专职辅导员”以晋升副书记为职业目标);而72名“一线专职辅导员”级别偏低(只有16人是正科级,其他56人是副科级或以下),并且责任与权利不对等。二是任职的条件与程序不同。一线专职辅导员通常是由学生处会同人事处按一定条件、流程面向校内外应届本科生或研究生公开招聘;而副书记通常由党委组织部按照党员干部选拔任用的条件、程序、纪律面向校内的党政团干部和辅导员选拔确定,产生后还必须报上级部门批准,其条件比一线专职辅导员严格。三是职责不同。辅导员的实际职责远不止2006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所列的九大方面。可以说,除了上台授课不需要辅导员插手,其他任何与学生有关的事务,不管其归口管理部门是谁,辅导员都难辞其责;而副书记虽然是一个学院或系的学生工作总负责人,但他的职责要简单得多——只是整体上对本学院学生工作向学校负责,在学院或系的内部,不具体执行学生工作事务。四是考核机制不同。在该校,“一线专职辅导员”的考核由学生处组织实施,由所在学院与学生处共同完成,而副书记的考核列入全校中层考核计划,由组织人事部门执行。

作为院(系)学生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学院党委(总支)副书记,虽然身在院(系)一线,与辅导员工作有密切联系,但由于他一不从事具体的学生工作事务,二属于副处级领导干部,显然不符合辅导员身份构成要件,不应被视为辅导员。

5.廓清几个相关概念

(1)“一线”、“专职”是“辅导员”应有之义 辅导员理所当然在“一线”,不存在“二线辅导员”,脱离了“一线”,辅导员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与依托。辅导员也意味着将学生工作作为自己的专门职业甚至事业。因此,“一线辅导员”、“专职辅导员”、“一线专职辅导员”的说法构成概念重复,是不准确、不规范、不科学的,应停止使用。

(2)“辅导员队伍”与“学生工作干部队伍”不是同一个概念 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们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即“辅导员队伍”包含于“学生工作干部队伍”之中。“辅导员”与“学生工作干部队伍”中其他组成部分各自独立、互不隶属,机关干部不含辅导员,辅导员也不是机关干部。

(3)相关文件规定 2006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辅导员”,实际上仅指“一线专职辅导员”,不包括副书记,更非整个“学生工作干部队伍”。明确这一前提,有利于防止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出现偏差。

二、现状:“辅导员”概念含糊不清及其弊端

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愿景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各方面对这“三化”问题已取得共识并付诸实施,但辅导员配备不足问题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短板”。试想,在一所高校,如果辅导员人手吃紧,成天疲于应付各种繁琐事务而分身乏术,总处于一种高压力、超负荷工作状态,就会无暇顾及自我学习、自我调适、自我提高,“三化”的实现就会大打折扣。此外,模糊的“辅导员”概念,给一些高校人为提高师生比以可乘之机。因此,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第一步便是要按1:200的师生比配备“一线专职辅导员”。遗憾的是,该文件颁布至今,不少高校辅导员队伍一直没有摆脱人手紧缺的困境,一直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严重制约了辅导员队伍的进一步发展。

以该校为例,截至2011年4月,该校共有一线专职辅导员72人、在校学生22626人,折合师生比约为1:314,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标体。第一,根据教育部一线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200的规定,该校应配备113名一线专职辅导员,而该校一线专职辅导员实际只有72名,缺口达41人;相对于22626名学生,72名一线专职辅导员不是按1:200的比例配置的结果。第二,教育部规定计算师生比的辅导员是“一线专职辅导员”,不包括分管学生工作的院系副书记。要知道,“一线专职辅导员”与“专职辅导员”是两个有显著区别的概念,这在前文已有详尽论述,《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开展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自查工作的通知》(粤教思处函〔2011〕9号)之附件2中亦有明确规定。

“辅导员”概念含糊给高校规避教育部关于辅导员数量的要求以可乘之机,致使辅导员配备不达标,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形成重大阻碍。因此,为树立党中央和教育部文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进一步推进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希望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将各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对校领导的考核指标体系,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大检查力度,督促各高校贯彻执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关于辅导员数量的明确规定,杜绝高校通过偷换概念、玩文字游戏、数字游戏等手段掩盖辅导员配备不足的事实,以确保辅导员人数充足,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三、对策:建议教育部思政司对“辅导员”作出统一、明确的解释与规定

在该校学生工作中,不管是口头上还是书面上,不管是具体事务中还是会议上,人事处、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组织部、团委等辅导员的上级机关及其领导常常将“辅导员”与“副书记”并列使用,典型如《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笔者认为,应对此文件中的“辅导员”作系统解释,即其仅指“一线专职辅导员”(真正的辅导员)。然而,在《辅导员队伍建设自查报告》中,学生工作处称“全校辅导员总数137人”,此处“辅导员”明显不仅指一线专职辅导员,还包括副书记和兼职辅导员。出自同一个部门之手的两份文件,有时甚至是同一个文件的不同部分,“辅导员”含义却各不相同,可见该校学生工作部对“辅导员”的理解是很不清晰的。

在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看来[4],辅导员包括专职辅导员、一线专职辅导员和兼职辅导员三个群体。暂且不论这个分类是否科学合理,单说何为“专职辅导员”、何为“一线专职辅导员”,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并未作出澄清,只是基于工作需要就事论事,在通知的附件中对“辅导员”的几个属概念作了临时解释,而对“辅导员”并未作出全局性、一般化的规定。

“辅导员”本是一个很简单、很清楚的概念。辅导员工作必须在一线,也必须是专职。但在实际使用中却产生了诸如“专职辅导员”、“一线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等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这些混淆性的概念本身既不科学,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其实,不管是从规范性上,还是从逻辑性上,“专职辅导员”、“一线专职辅导员”的叫法都是应该废止的。

因此,基于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以及辅导员人数配备长期不足的尴尬现实,针对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对“辅导员”理解、使用上的混乱,我建议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将“辅导员”的概念严格界定为:“在高校院系专职从事大学生日常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非领导型教育工作者”,并将这个概念贯彻到与辅导员有关的所有文件与实际工作之中。同时,希望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各高校辅导员配备的检查督促,防止各高校在辅导员配备上阳奉阴违、偷工减料,真正确保辅导员按质按量配备,确保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保障性、激励性措施真正落实到辅导员这个群体身上,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快速、健康、稳定发展,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R].2005-01-13.

[2]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R].2006-07-23.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2004-08-26.

[4] 广东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开展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自查工作的通知[R]. 2011-03-18.

[5] 彭庆红.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建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90-94.

[6] 李正赤.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373-374.

[7] 连凤宝.谈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4(1):44-45.

[8] 杨继平,顾倩.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初步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56-58.

[9] 冯刚.论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7(11):13-15.

[10] 罗公利,聂广明,陈刚.从国际比较中看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07(7):61-63.

[11] 王树荫.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J].思想教育研究,2007(4):3-7.

[12] 王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与“职业化”建设[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4):116-119.

[13] 王君君.“80后”高校辅导员职业威信的树立探索[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129-130.

高一新生辅导书范文6

[关键词]笔杆子;沟通;自我提升;师生共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2 ― 0149 ― 02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是学校和学生间的纽带和桥梁。所以在辅导员工作过程中最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沟通,怎样和学生达成良好的沟通成了辅导员在自身专业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必须克服的问题。

沟通是一种实践艺术,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沟通方式,沟通的媒介简单可以概括为三种: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书面文字。书面文字作为沟通的重要媒介之一,在辅导员工作中愈发彰显魅力。本文所论述的“笔杆子”指的是文字表达沟通能力。

一、“笔杆子”在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性

用开会的方法行不行呢,行的,但一个会议顶多1000人。个别谈话需不需要呢,也需要,但仅是个别,所以在辅导员领导沟通工作的主要方式是用笔。用笔写成文字来指导工作有两个好处,一是比嘴说的要周密全面,因为写出来的东西是经过提炼揣摩的,能使广大群众清晰了解;二是比口头说的要有记忆度,因为写出来的东西可以保存长久,方便查阅。

辅导员工作中涉及运用“笔杆子”能力的工作有许多,比如:学生党建工作、学生事务通知、学生档案整理、就业推荐信的书写、学期末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辅导员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新媒体应用等工作内容都具体体现一个辅导员文字写作能力的程度。

1.学生党建工作要求辅导员在书写党建材料时语言凝练高度概括,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实事求是,切忌空话、套话。

2.学生事务通知是学生了解学校方针政策的重要渠道,也是辅导员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交流起到纽带作用的具体表现,以文字形式的通知就要求辅导员书写事务通知时要准确清晰,写明何时何地发生某事,注意事项以及学生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要在通知文件中体现一个符合逻辑的解决过程。

3.学生档案整理、就业推荐信的书写要杜绝假话连篇的表面文章,抄袭和照搬书本,要从多方面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4.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是辅导员与所带学生家长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介,要求表达流畅,分寸拿捏准确,文字要具有亲和力,寓理于叙事。

5.辅导员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是辅导员一段时期内对自身工作所取得成绩的总结以及不足之处所做出的自我批评,要避免平铺直叙,重点不突出,切忌流水账似的写法。

6.新媒体微博微信写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辅导员必须占领这个领域,利用短短140字的正能量,展示文字蕴藏的无穷魅力。

所以勤于拿笔、善于用笔、身体力行把“笔杆子”作为实行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成了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去努力提高的业务能力之一。

二、避免“笔杆子”中常犯的错误

(一)忌“口语化”

思想政治工作相对于其他工作要来得严谨,针对书面话文字的斟酌必然提出了更高程度的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与人面对面的进行交流,亲和力必然重要,但书面文字的表达更需要的是简洁,虽然很难做到“大雅”,但一定要避免“大俗”。“口语化”即:口头语言化,大量的在文字中使用口语,文字虽有亲切感却缺乏专业性,降低了书面语言的质量。比如在给学生家长一份信的写作中,对学生家长的称呼用“父亲母亲”要比“爸爸妈妈”来得正式准确。学生评语里表达一位女学生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时,这里的“女孩”如果更换成“女大学生”、“女青年”更加的符合她们现阶段心理生理状况。

(二)忌“歧义文字”

歧义文字是指文字有两种或多种解释,易使人产生误解的一种现象。辅导员工作中所要书写的一些类似公文写作的通知文件,往往关系到学生学业和日常学院事宜,如果出现歧义让学生产生误解,这样造成的后果不仅仅增加辅导员后续的工作量,更会造成学生情绪的波动。所以在书写通知文件时要避免语言歧义的出现。

例如辅导员在书写通知时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歧义“请同学们带上身份证原件,于十月二十日前来报到”这句话就可以两个意思,可理解为“十月二十日前/来报”,也可理解为“十月二十日/前来报”。一些介词的运用,也必需引起辅导员的注意,例如:介词“关于”“对”的不当连接。“关于对李某某进行打架斗殴事故真相错误的通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对李某某打架斗殴事件的通报”,也可以理解为“李某某被人打的事故的通报”,让人产生误解。可以修改为《某某部门关于李某某所犯打人斗殴事件的通报》或者《某某部门关于李某某打架斗殴事件的通报》。

三、怎样拿好“笔杆子”

“笔杆子”的魅力,已经在辅导员工作当中日益的突显。“笔杆子”不是天生的,是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针对辅导员“笔杆子”功夫的提高有多种途径,可以参加培训班、可以利用学校资源旁听写作方面的课程、可以运用网络资源自学交流成才,还有一种途径就是在实践工作中多用心、多积累,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一)深入学生实际生活,获得第一手材料

辅导员记录的文字不是随意地书写与罗列,而是记录学生实际情况的客观事物的反映。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学生实际生活,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时刻掌握学生近期的思想动态,获得第一手感性材料,在这些基础上写出的文字才能丰富、充实、鲜活,而非枯槁、空洞、死板。

辅导员精力及时间有限,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才能更好的深入学生,了解学生近期思想动态。找助手,建立起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制度。魏书生先生:“相信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你的助手”。辅导员合理的分配工作,适时的指导,相信学生、调动学生,你会发现学生愿意和辅导员一同工作,在工作中寻求快乐,获得成长。辅导员需要做得是,激发学生的潜能,逐步完善自我管理。在寻求培养助手的过程中切忌急于求成,操之过急。

合理分配工作给学生,是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培养的重要环节。只要辅导员分辨私事与公事,不以职权让学生替办私事,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上,让学生协助辅导员工作是一种培养过程。提供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师生协作,师生共赢。

(二)提高政治思想素养,遵循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高校辅导员称为思想政治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要实践人”①。政治思想素养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政治素养,二是思想道德素养。政治素养是辅导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主要包括:政治立场、政治信念、政治品德、政治水平和政策水平等。以上素养在辅导员工作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否了解我们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否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否养成经常浏览人民网、新华网的习惯;如何看待学生的入党动机并做好引导工作;如果发生大规模的爱国游行运动将如何在班会课上引导学生理国;如果学生中有人信教在校园内进行了传教活动,要怎样处理等等常发生在学生身上政治不稳定的因素。

思想道德素养是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针对辅导员的工作有具体的要求:是否了解“八荣八耻”的基本内容;如何理解辅导员职业道德;如何看待师友、同事的学术腐败行为;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面前,是否能牺牲自己的利益;发现学生有不诚信的行为,该怎样处理等等这些在自身与学生都可能发生的道德错误的行为中,辅导员要怎样去认知以及让学生走出道德悖论的误区。

所以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应该持有坚定的政治素养,增强政治敏锐性,拥有科学的正确的思想道德素养,一个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能使“笔杆子”作为沟通媒介时,发挥它不同于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的优势,才能准确表达,高度贯彻。

(三)提升儒雅内涵,成就妙笔生花

著名诗人郭沫若有两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意思是说,胸中藏有万千个词汇凭你调用,即使笔下有千钧重,写作起来也能挥洒自如。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要培养自身儒雅的气质,在学生工作中熠然绽放。培养儒雅的内涵就必须从读书开始,一个人如果不读书,就是会被事物遮住眼睛和耳朵,他的语言也必然呆板,毫无灵气可言。除了政治学习的书籍之外,辅导员在平时日常生活中还必须大量阅读种类多样的课外读物,益人心智,在文字写作当中就会有较为深刻的见解和思想。“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读书多了,身上自然会带上一股书卷之气,一个人学识丰富了,见识广博了,这样的人不需要刻意装扮,就会由内而外产生出一种气质,这种气质就是我们所说的儒雅内涵,铸就生花的妙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人用智慧凝结的语言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笔杆子”不是一日的用功,但也不能一日不用功,要今日学,明日学,日日学,这样才能集流成渊。相信辅导员们能够做到在意识上高度重视,在工作实践当中不断的积累,深入学生实际学习生活环境当中,遵循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努力提升自身儒雅内涵,这样“生花妙笔”就能盎盎熠放光彩。

〔参 考 文 献〕

〔1〕张秀挺.浅析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职业素质〔J〕.科技资讯2012,(15).

〔2〕傅真放,邓军,吴佩杰.高等学校学生管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