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局工作计划范例6篇

扶贫开发局工作计划

扶贫开发局工作计划范文1

一、切实做好年度项目计划的编制工作

(一)明确计划编制的原则要求

计划编制总的要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巩固温饱、加快发展、缩小差距、构建和谐为目标,以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按照“产业扶贫、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到村到户”的总体思路编制计划。在计划编制过程中,要有贫困村群众的广泛参与,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做好充分的考查论证,保证项目计划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靠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扶贫开发项目主要用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手工业、乡村旅游业,修建小型公益性生产设施、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配套设施、贫困村村组道路(基础性建设投资不能超过30%),优良品种的引进、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及培训,贫困村发展互助资金等。

扶贫开发项目选择应立足地方特色,发挥资源优势。按照面向市场、效益优先、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依托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逐步形成产业化机制,提高村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低收入农户有序进入市场,有效增加收入,加快产业扶贫的实施步伐,提高扶贫效益。

(二)规范项目计划的编制内容

扶贫开发项目计划内容应包括:一是计划扶持区域内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条件、区位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贫困状况及原因;二是项目计划的任务目标,包括项目覆盖的贫困村、户的范围和数量,解决的贫困人口,社会经济效益;三是项目计划的主要建设内容及质量标准;四是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五是项目建设的进度安排;六是项目效益分析(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七是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八是各类相关的附件材料。

(三)严格项目计划的申报、审批程序

项目计划的申报、审批统一按照乡镇(单位)提项编制、县级审查上报、省市审核批准的程序逐级进行。各重点扶持乡镇(单位)要根据本区域扶贫规划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总体部署编制年度计划,上报县扶贫办、财政局审查。县扶贫办会同有关部门结合上级对申报扶贫项目的有关要求,提出年度扶贫项目计划草案,报经分管副县长、县长审定后由县扶贫办、财政局联合行文上报省市扶贫办、财政局审批。扶贫开发项目年度计划经省市扶贫办、财政局批准后,由县扶贫办、财政局行文下发至有关乡镇(单位)。计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变更;确因条件变化,需要调整变更的,要按原申报程序逐级报批。

二、认真组织项目计划的实施

扶贫开发项目计划要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扶贫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检查、监督项目实施;财政部门负责扶贫资金的核拨、会计核算和使用监督检查工作;监察、审计部门负责对项目监督和审计工作。各重点扶持乡镇(单位)是扶贫开发项目的具体实施责任单位,乡镇(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项目计划下达后,县、乡镇、村要逐级签订责任书。扶贫项目实施前,各扶持乡镇(单位)要制定出项目实施方案,落实自筹资金,认真组织项目施工建设,并搜集整理项目相关资料。

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方案内容应包括:一是题目:县乡镇村年财政专项扶贫开发项目实施方案。二是项目村基本情况:包括区域位置、户数、人口(其中贫困户、贫困人口,按照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标准计算),耕地面积,经济状况、主导产业等。三是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四是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或可行性分析)。五是项目建设具体内容、质量标准及投资概算。建设内容、质量标准要翔实、具体,可操作性强;投资概算要科学合理。六是项目资金来源及各级资金的用途要明确。七是项目效益情况。八是组织实施。包括:项目实施的准备(包括公示、物资招标采购方式),项目建设进度,竣工时间,检查验收等有关事宜。九是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十是逐户填写《年度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受扶持贫困户登记表》。

三、加强完善项目资金和物资的管理

财政扶贫资金实行项目管理。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执行《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报帐提款制度,要做到专款专用,项目、账户、资金、核算独立运作,避免账户、资金交叉管理,严禁项目之间相互挤占挪用资金。资金报帐,由项目乡镇(单位)依据项目建设进度向县扶贫办、财政局提出项目建设进度查验申请,填写项目建设进度审核表,经县扶贫办、财政局实地查验后,向财政局提出报帐提款申请,填写报帐提款申请表,提供有关报帐手续和原始报帐凭证,经县扶贫办、财政局审核后,由财政局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办理。项目乡镇(单位)提供的凭据必须真实合法。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财政部门不予报账提款:

1、未列入年度扶贫资金项目计划擅自实施的项目;

2、不按要求提供有效报帐文件和合法凭证的;

3、扶贫、财政部门未经查验的项目;

4、未经上级批准,擅自改变上级批准项目建设内容的;

5、经查有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行为的;

6、违反国家规定,财政扶贫资金使用超出规定支出范围的;

7、经县级验收未完成计划的。

四、建立和推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

各重点扶持乡镇(单位),要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和推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的通知》的精神,本着公平、公正、公开、规范的原则,对扶贫资金项目进行严格的公告、公示。公告、公示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审批程序,项目名称,实施地点,建设内容,实施期限,实施单位及负责人,资金来源、额度及结构,大宗物资及招标情况,质量标准及效益目标,扶贫开发项目实施完成验收后的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要重点做好到村入户项目的公告、公示。到村入户项目应在事前公示,广泛征求意见。项目审批后,应公告接受监督。公告、公示时间均不得少于7天。

五、严格项目验收与奖惩

扶贫开发局工作计划范文2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也按照各自职能,出台了面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特惠政策和举措,汇集成强大扶贫合力,全国形成扶贫开发“一盘棋”格局。

国务院扶贫办负责统筹安排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牵头会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46个成员单位开展工作。中央组织部、中央农办和扶贫办印发通知,要求选派优秀干部和人员到村任第一书记,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扶贫办会同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总政治部、教育部、人民银行、国资委等部门研究深化细化实化定点扶贫,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积极支持配合。中央宣传部大力支持扶贫宣传,在扶贫开发每一个重大活动前,制定专门计划,协调中央媒体开展集中报道。

发展改革委提出多项促进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将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纳入“十三五”部级专项规划编制预案。教育部等部门明确重点支持贫困地区补充乡村教师,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增加资金投入,加大“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实施力度。民政部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实现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扶尽扶,与国资委、全国工商联分别联合发文,发动各类企业扶贫济困。财政部积极研究增加扶贫投入,研究整合财政投入增加资产收益性扶贫筹资渠道的举措。国土资源部对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单列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易地扶贫搬迁、保障房建设和扶贫产业开发项目建设用地。环境保护部、财政部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将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优先纳入支持范围。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继续对贫困地区农村危房改造予以倾斜。交通运输部加快实施“溜索改桥”,组织编制“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研究制定交通精准扶贫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片区内通电行政村互联网覆盖,安排发送扶贫公益短信等工作。水利部大力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农业部积极谋划“十三五”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措施,帮助14个片区遴选推介农业适用品种和技术,在部分贫困地区开展金融支农创新试点。商务部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及其革命老区开展电子商务,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在贫困县开展。文化部研究制定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卫生计生委、总政治部研究开展健康扶贫行动。人民银行和有关金融机构创新扶贫小额信贷,设立扶贫再贷款,研究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用于扶贫。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去年发放1000亿,今年还会继续大幅增长。

审计署加大了对千万减贫任务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国资委组织开展“中央企业定点帮扶贫困革命老区百县万村”专项行动,并配合民政部积极开展“救急难”试点工作。林业局启动了木本油料产业支持贫困地区发展行动。旅游局启动实施旅游扶贫试点。统计局积极参与“十三五”扶贫规划和贫困退出机制研究,配合做好建档立卡数据与贫困监测数据的比对。能源局积极开展光伏扶贫,今年并网发电将超过180万千瓦。深入推进青年志愿者扶贫、希望工程助学、帮扶贫困青年创业就业等工作。全国妇联和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扶贫开发中做好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工作的意见》。中国残联开展专项调查并将结果与建档立卡数据进行比对,以实名制下达各省贫困残疾人年度减贫任务。

扶贫开发局工作计划范文3

一是精心组织,全面完成扶贫攻坚规划。围绕今后十年县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完成了《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永新)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编制。规划共编制项目214个,规划总投资319.4353亿元,实现了县域范围、所有行业的全覆盖,构建了我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新格局。另外,围绕“十二五”期间133个贫困村编制了《永新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2011-2015年)》、《永新县扶贫开发国定贫困村整推进规划(2011-2015年)》等,为策应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近期我县又组织编制了《永新县扶贫攻坚规划(2013-2015年)》。这一系列规划的编制,为指导我县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整村推进扶贫扎实推进。2011年,我县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830万元,围绕133个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民致富产业的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观等安排扶贫项目324个,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村的生产生活基本条件,今年又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330万,安排扶贫项目208个,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开工,预计年底前均能完工并发挥效益。

三是产业扶贫有序推进。以省级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为粘合剂,整合全县产业化资金,大力推进我县扶贫主导产业的发展。今年已落实井冈蜜柚、高产油茶、绿色蔬菜、花卉苗木、蚕桑、白茶、药材等产业扶持项目10个,计划发展面积2.6万亩,扶持资金1049万元。

扶贫开发局工作计划范文4

根据*办字(2009)67号文件精神,现在将我局2009年扶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村的基本情况 全村有国土面积14.77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3470亩(水田365亩),主产稻谷、玉米、马铃薯、红薯等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主要以花生为主,经济林果主要以核桃、花椒、樱桃、李子、苹果等为主。 全村十八个村民小组有七个村民小组基本通公里,全村基本通电,全村有四个村民小组人畜饮水基本贯通,其余十四个村民小组都不通水。

二、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根据大发(2006)24号文件,“十一五”期间××县××镇××村是我局与气象局的扶贫挂钩点。为了切实做好2009年的扶贫工作,粮食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依照已拟定的扶贫工作计划和规划,班子成员多次分别率领干部职工深入扶贫点开展扶贫工作。在前几年扶贫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我局依然立足于为挂钩扶贫村办实事、办好事,认真开展百千万帮扶工程,就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人畜饮水困难、地震民房安全加固、春耕春播、交通、计生、安全、防火、防汛等作专题研究,并竭力为村两委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粮食局共有职工11名,11人参与结对包扶,到包扶户开展工作58人次,结对包扶农户11户人口44人,上年度农户人均有粮299公斤,人均纯收入1147元,上年度脱贫4户,人口17人,台帐数据录入15份,新建台帐4份。

三、扶贫工作主要做法

(一)加强扶贫工作领导,提早谋划“百千万帮扶工程”

为了做好2009年的扶贫工作,粮食局领导高度重视,把“百千万帮扶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了挂钩扶贫工作领导组,明确分管领导及具体工作人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年初就带领相关人员深入到扶贫点进村入户进行调研,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共同研究拟定年度扶贫计划,以新农村建设和地震民房安全工程建设为契机,着力改善贫困农户居住条件为重点,把贫困农户生产生活困难、农村医疗、农村低保、计划生育、春耕备耕、通路、人畜饮水困难等纳入年度帮扶计划内容,并就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做了专门安排,为全年的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三)加大农业农村政策宣传及适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群众素质为把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扶贫开发的有关政策措施宣传到广大贫困农户,粮食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率领干部职工到扶贫点,并深入田边地角开展宣传培训,以指导贫困农户依靠自身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生产。一年来,共组织培训和以会代训4场次,受训群众达121人。通过培训,使大部份贫困群众掌握了核桃科学种植、良种猪、鸡、羊的科学养殖等实用技术和外出务工常识,从而使受训群众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四)派出人员驻村帮扶,使挂钩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为把百千万帮扶工程落到实处,粮食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扶贫工作领导组,并设立办公室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并结合新农村建设派出一名党员干部(副主任科员)长期驻村开展扶贫工作,。一年来,积极为挂钩帮扶的田园村办实事、办好事,在帮助贫困农户解决实际困难的同时,以包扶农户为中心,积极发动职工捐款捐物向包扶农户送温暖、献爱心,解决包扶农户的实际困难,同时也为村内学校捐献了价值600余元的文体用品,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在积极搞好扶贫点各项扶贫工作的同时,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为了解决好派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后顾之忧,派出人员与单位工作全部脱钩,按时报销派驻人员每月的差旅费,粮食局还组织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到村看望本单位派出人员,给他送去单位的一份关心和关爱。

四、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农村贫困群众整体素质偏低,观念落后,脱贫致富的奋斗意识不强。

(二)贫困群众经济薄弱,投入严重不足。

(三)随着国家脱贫标准的提高,贫困面增大,加之在以往扶贫开发的基础上,目前的扶贫也进入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四)仅靠自身单位筹措的资金显得杯水车薪,很难使扶贫工作见到明显成效。 (六)在水利基础设施老化、陈旧。××村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尽管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加大对××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水利部门投资先后修建了一些露天蓄水池和排灌堰沟,但是,由于水源点比较远,村内的几条堰沟畅通率都比较低,干旱季节无水通过,洪涝季节又经常垮塌不通水,由于堰沟不通水露天蓄水池不能蓄水,不能保证对农田的灌溉,在农业生产上只能靠天吃饭,靠老天帮忙,严重制约了××村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五、2012年工作打算

(一)多方协调争取项目投入和筹措资金或物资投入扶贫点,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二)努力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立项投入,建设村完小校舍,改善教育环境。

扶贫开发局工作计划范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以循环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两不愁、四保障”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推进、政策支持与群众参与相结合,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针对致贫关键因素,采取有效措施,统筹解决贫困问题,着力提高基础保障能力,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发展差距,为建设美好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城乡,突出重点。把加快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结合起来,坚持规划引领,着眼长远,整体推进,着力解决连片区域发展瓶颈制约问题,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差异化扶持措施,立足当前,突出重点,集中解决连片区域致贫突出问题,全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坚持政府主导,合力推进。按照“规划先行、资源整合、集中力量、综合开发、整体推进、限期脱贫”的要求,以贫困区域为平台,建立“领导联片、部门共建、工作驻村、帮扶到户”的工作机制,加大涉农部门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资金分配、项目安排等方面向贫困片区倾斜力度。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济困活动,合力推进贫困片区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瞄准贫困,扶持到户。进一步完善贫困人口识别机制,把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贫方式,将“项目覆盖到村、扶持政策到户”,有效解决贫困人口最直接、最紧迫贫困问题,做到扶持政策覆盖全部贫困人口。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弘扬“三苦”精神,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主体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发展内生动力,增强扶贫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引导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

三、实施范围

“十二五”期间,全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公共服务欠缺等问题较为突出的贫困地区,规划编制了81个片区260个贫困村。2012年度启动实施16个贫困片区60个贫困村的连片开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项目涉及9县1区28个镇,覆盖农业人口20341户76997人,其中贫困人口7518户28533人。

四、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连片开发、整村推进,使连片的贫困区域总体达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公共服务配套完善,人居环境大为改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使贫困片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

(二)具体目标

到2013年,项目区目标是:

1、人均口粮360公斤;

2、人均纯收入6000元,消除绝对贫困;

3、人均安全住房达到25平方米以上;

4、90%的自然村道路得到硬化,90%的村庄院落和农户建起晴雨畅通的连户路;

5、户户用上安全稳定的电力,且同网同价;

6、彻底解决生产用水困难,100%以上的农户吃上自来水或自流引水;

7、实现通讯信号、广播电视全覆盖和自然村基本连通宽带;

8、加强产业建设,做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实现“一村一品”规模经营,确保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9、加强对贫困村医务室、文化活动室、村支部、村委会活动室、警务室等公益设施项目配套建设,推进民主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0、通过教育扶贫和技能培训,使贫困村100%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职中或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学习,95%的农户至少有一名主要劳力学习掌握农业实用技术。

11、通过社保扶贫,使贫困村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新农合参加率达到100%,实现低保户应保尽保,五保户集中供养。

五、实施步骤

(一)结合实际,制定方案(2012年6月30日前)

各县区政府要按照省、市连片开发、整村推进有关政策要求,结合贫困村村庄布局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社会事业和村容村貌整治等项目计划,尽快制定“十二五”实施方案。

(二)强化措施,落实项目(2012年7月10日前)

各县区要以连片开发、整村推进为平台,继续按照“资金捆绑、县为平台、提前谋划、政府协调、部门上报”和文件精神,连片开发、整村推进每个项目村整合捆绑项目资金不低于财政扶贫资金5倍的要求,在整合项目资金计划的基础上,搞好部门上下对接,确保捆绑项目资金落到实处。

(三)依照规划,组织实施

1、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自2012年6月至2013年底,其中2012年底前完成项目建设任务的50%以上,2013年10月全面完成建设任务,2013年11-12月进行查缺补漏,迎接验收。

2、分类实施: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造项目、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当年完成;主导产业建设项目2013年3月底前完成;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项目2013年10月底全面完成。

六、项目建设内容及项目投资

(一)项目建设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工程:60个村16个片区规划新修硬化村组道路578公里;新修桥涵16座502延米;新建人畜饮水工程84处,新修河堤及水利施设82千米;土地综合治理3540亩;改造农村电网123杆/公里;新建村活动阵地26处;实施“五改三建”14665户,建垃圾池130处;实施绿化工程6830平方米、安装路灯185盏。

2、产业扶贫增收工程:根据贫困地区现状和资源禀赋,以设施农业、畜牧产业、山林经济和水产养殖等为重点,大力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促进扶贫对象快速稳定增收。新建高产优质林果园8320亩、矮化薄皮核桃园15820亩、发展大棚菜1020亩、魔芋11100亩、烤烟3200亩、优质良桑园1450亩、新建及改造茶园7350亩、中药材9240亩、食用菌25万袋、培育示范户270户。大力扶持养殖业,确保饲养量达到42.3万头(只),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38个。

3、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工程: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要求,把实施避灾扶贫搬迁安置作为连片开发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实施避灾扶贫搬迁安置9470户36876人。通过实施贫困人口扶贫搬迁安置,努力实现贫困群众住房有保障、产业有发展、增收有渠道、生活有改善的目标。

4、教育扶贫工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农业科技知识,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与实用技术培训有机结合,推进贫困片区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建立助学和“人人技能工程”机制,确保考上大学的贫困户子女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两后生”人人有技能,个个能就业。从而,斩断贫困链条,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5、健康扶贫工程:整合民政、扶贫、卫生、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等相关政策,在贫困片区建立贫困人口健康保障机制,提高贫困人口健康保障水平。新建村级卫生室11个,新建农民健身场所14个。

6、保障式扶贫工程:充分保障特困群体基本生存权利,完善片区内低保、五保制度,扩大社会救助范围,将片区内贫困人口依照不同条件分别纳入农村低保、农村五保、孤儿养育、残疾保障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救助范围,使70%以上五保户、孤儿及无劳动能力残障人员逐步纳入集中供养。

7、社会扶贫工程:2012年在贫困区域实施的连片开发、整村推进60个项目村,以中省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开展联县扶贫和千企千村扶助行动为载体,以全市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干部、党员、能人大户开展帮扶活动为重点,以动员社会各界团体、企业、个人帮扶为补充,积极与慈善、老促会、红十字会以及各类社会公益组织联系合作,拓宽渠道、壮大社会扶贫力量,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开发格局。

(二)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73276万元,其中扶贫专项资金5700万元,占总投资的7.78%;部门捆绑项目资金29779万元,占总投资的40.64%;县区配套33万元,占总投资的0.45%;群众自筹资金37764万元,占总投资的51.54%。

七、建设途径

(一)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水利、电力和通讯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水平,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贫困片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导产业开发。以发展山林经济为契机,依托现代农业百园示范区建设,引导产业聚集,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促进产业连接,形成产业互动,推进贫困片区主导产业发展;以扶贫产业到户补助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投放到户资金为支撑,积极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强村大户发展规模特色产业,帮助贫困群众发展增收项目,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三)社会事业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保障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教育、卫生、民政、体育等部门,要把贫困片区学校、卫生室、活动阵地、农民健身场所等社会事业建设纳入部门规划,进行重点扶持,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人居环境改造。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结合实施避灾扶贫搬迁安置,引导贫困片区内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农户向“土地集约、产业集聚、人口集中、社区化管理”的集中安置点搬迁,积极构建农村新型社区。大力实施以“五改三建”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把贫困片区建设成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五)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充分运用教育、科技、农业、林业、扶贫、组织、人社等部门培训资源,对贫困村干部群众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科技和劳务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贫困村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着力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副市长邹顺生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杨斌,市扶贫开发局局长冉立新、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彦青、市财政局副局长周仕成、市扶贫开发局副局长刘子龙任副组长,市委考核办、市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监察局、扶贫开发局、国土资源局、审计局、规划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教育局、卫生局、体育局、人民银行中心支行、信合办事处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市连片开发、整村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连片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和考评奖惩等。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负责本县区连片开发、整村推进工作。

(二)夯实工作责任。把扶贫连片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纳入全市重点工作一并考核。各县区要按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要求,建立县级领导联片、县直部门帮建、工作队员驻村的帮扶机制,做到项目到村,责任到人,帮扶到户。

(三)强化基层组织。连片开发所涉及的镇(办)党委、政府要把贫困村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扶贫连片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的重要内容,选强配硬村级领导班子,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人选进队伍,通过基层组织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

扶贫开发局工作计划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衔接,专项扶贫措施与贫困精准识别结果相衔接,锁定贫困村、瞄准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制定专门帮扶措施,集中力量扶持,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加贫困农户的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扶贫对象识别到村到户原则。建立贫困村、贫困户信息档案,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办事处)、区两级建立精准扶贫电子信息系统。

(二)坚持扶贫规划落实到村到户原则。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一户一案”工作措施,分类制定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脱贫规划和计划,做到村有发展目标,户有增收项目。

(三)坚持扶贫项目资金到村到户原则。专项扶贫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到村到户项目的扶持,各行业部门涉农项目资金要向贫困村、贫困户捆绑投入,各类社会保障项目要对贫困户实现全覆盖。

(四)坚持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原则。组织实施“七个一”的到村到户专门帮扶措施,即一村派驻一个工作队(组)、落实一个以上帮扶单位、制定一套帮扶方案、实施一批扶持项目,制定一套帮扶措施、实施一个增收项目,一户落实一名以上帮扶责任人、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五)坚持跟踪管理到村到户原则。强化扶贫项目实施效果监测,建立扶贫项目资金到村到户台账,对扶贫对象实施全程跟踪,动态监测管理。

三、目标任务

(一)工作目标。通过全面实施和推进精准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结对帮扶、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保障扶贫等“七个到村到户”的精准扶贫工程,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生产能力、职业技能、创业水平及综合素质大幅提升,脱贫致富及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教育、卫生、科技、文化、通信等涉及民生问题的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完善,各项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区平均水平。到2015年底,一是确保我区“十二五”时期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年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稳定脱贫,实现脱贫的目标。二是确保提前完成“十三五”扶贫攻坚任务的30%以上,并力争通过今后三年的努力,提前两年全面完成“十三五”扶贫攻坚任务。

(二)工作任务。为确保扶贫攻坚目标的顺利实现,相关办事处要组织制定精准扶贫规划和具体的精准帮扶工作实施方案,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针对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一户一案”的分类措施,突出重点的分期分批,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1、精准识别到村到户。实施精准扶贫工程。以贫困户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贫困村、贫困户为核点,进行再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以收入为依据,找准致贫原因,划分贫困村、贫困户类型,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精准扶贫奠定基础。通过完善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实现户有卡、村有册,办事处、区级有网络,切实建立起区、镇(办事处)、

行政村三级互联互通扶贫信息系统平台,做到“一户一网页、一户一对策、一户一帮扶措施、一年一结果、一年一核查”,实现各级与贫困户信息直通,切实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通过对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帮扶项目、帮扶责任人的落实、帮扶效果等进行全程跟踪监测,及时进行数据变更、录入和上传。做到有进有出,逐年更新,分级管理,动态监测。 责任单位:区扶贫办牵头,区统计局配合,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组织实施。

2、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实施社会扶贫工程。在现有各级定点包村扶贫和企业扶持贫困村的扶助行动基础上,有效整合资源,从区、镇(办事处)抽调干部,组建驻村工作队(组),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把项目、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输送到村到户。要实现所有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所有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的“两个全覆盖”。要充分发挥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的作用,协助开展精准识别,制定并实施扶持发展规划和脱贫计划,引进资源、筹措资金、指导实施并监督管理扶贫项目,协调组织后盾帮扶单位和当地办事处、村的党员干部、能人大户结对帮扶每个贫困户。要以民营企业扶助贫困村活动为契机,发动组织民营企业弘扬尽我所能、乐于奉献、扶贫济困的美德,关注贫困地区,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通过面对面、点对点的方式扶持贫困村、贫困户。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统战部牵头,区扶贫办、工商联、人社局配合,各帮扶单位具体负责,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组织实施。

3、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针对村屯道路、安全饮水、电力保障、安全住房、教育卫生、文化信息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的“缺项”,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各行政村和贫困户稳定脱贫发展规划,确定扶持项目,将各类扶持项目分类归口到相关行业部门,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重点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彻底改善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环境,解决制约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为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建成宜居生态乡村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单位:区发改局牵头,区教育局、财政局、住建局、交通局、农林水利局、海洋和水产畜牧兽医局、文体局、卫生局、计生局、扶贫办、水库移民局配合,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组织实施。

4、产业扶贫到村到户。实施产业增收扶贫工程。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综合运用扶贫贴息、财政专项补助、农发项目资金等各种扶持政策,扶持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增加收入;创新扶持机制,通过土地流转、龙头企业带动、组建专业合作社、产业扶持资金参股合作经营等方式,扶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与涉农企业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等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发展产业;通过岗前就业培训,吸纳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形成财产性收入、务工性收入、种养经营性收入等稳定的增加机制。要依托我区生态资源优势,促进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发展农家乐、农业观光等旅游项目,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责任单位:区农林水利局牵头,区科技局、财政局、住建局、文体局、旅游局、海洋和水产畜牧兽医局、扶贫办、水库移民局配合,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组织实施。

5、教育扶贫到村到户。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进一步强化“雨露计划”的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施从幼儿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学费免除和专项资助制度,坚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补贴和贫困农户技能培训补贴制度。落实和完善教育资助制度,免除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和涉农专业学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给予生活费补贴和奖学金资助。对考取一本、二本高校和就读于中高职院校的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给予政策补助,做到“应补尽补”,杜绝贫困家庭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现象。落实区域劳动力转移就业规划和转移培训资助政策,切实提高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能。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牵头,区财政局、人社局、农林水利局、扶贫办、团区委、妇联、残联等配合, 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组织实施。

6、健康扶贫到村到户。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进一步完善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力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高贫困人口的“参合率” 和“参保率”。要针对贫困家庭,在提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新农合个人自筹费用和医保个人缴费等,制定特惠的资助扶持政策。对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行大病救助和大病保险制度,减轻贫困家庭经济负担;对特困供养人员和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助(特困供养人员全额补助,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定额补助),保障其获得基本医疗保险服务。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牵头,区财政局、民政局、人社局、扶贫办、妇联、残联等配合,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组织实施。

7、保障扶贫到村到户。实施社会保障扶贫工程。对于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农村特困户,在逐步提高保障标准的前提下,民政部门要纳入低保范畴,实行应保尽保;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临时救助。同时,继续实施孤儿和无生活来源重度残疾人生活费补助及“五保户”集中供养等制度。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在养老保险费缴纳上,予以资助扶持。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牵头,区财政局、人社局、卫生局、农林水利局、扶贫办、妇联、残联等配合,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组织实施。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相关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进一步强化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和决策职能,发挥扶贫主管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相关办事处和承担帮扶工作的各有关部门以及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要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并结合实际情况,统筹制定详细的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强化协调调度,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

(二)落实责任。要建立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工作机制,把扶贫对象脱贫增收效果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精准扶贫工作的领导责任,通过层层签订扶贫责任状的方式,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对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不达标、脱贫任务未完成的办事处,除对党政一把手问责外,并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筹措人力、财力和物力,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扶贫工作目标任务。对于承担定点帮扶工作的各有关单位,要落实部门一把手的定点扶贫责任制,动员各级各部门到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进一步夯实帮扶单位和帮扶人员工作责任。

(三)整合资源。坚持政府主导,统筹用好中央和自治区的财政专项资金,整合行业部门人才、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在市本级财政专项扶持资金的基础上,落实相应的专项扶贫资金,着重精准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切实帮助培育和形成持续稳定增收机制。同时要切实建立起社会参与机制,引导动员和组织民营企业和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形成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有效扶持,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