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组学习材料范例6篇

小学综合组学习材料

小学综合组学习材料范文1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课堂内外;实践活动;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78-01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习应注意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而"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语文实践性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 抓单元"综合性学习",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本着这一建议,作者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所呈现的单元"综合性学习"为例,探究综合性学习,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1.1 阅读教材,确定主题。教师可利用单元导语,激发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读"活动建议"明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浏览"阅读材料",了解开展活动时可以参考哪些材料,这些阅读材料也给学生提供了开展活动时的一些例子,对于学生了解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开展活动是很有帮助的。

浏览了教材,明白了活动要求,就可以开展活动。但"活动建议"中列出的的活动内容比较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在每个版块中选择一两项开展活动,确定主题。师生也可以围绕单元主题,不拘泥于活动建议,挖掘发散,另立活动主题。活动小组可以是班级原小组,也可以是选相同活动主题的学生组建的新小组。

1.2 围绕主题,开展活动。活动小组成立后,围绕主题就可以开展活动。为了让活动有序开展,需要制定活动计划。制定活动计划要具体明确,写清开展的是什么活动、什么时间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做、做到什么程度、以怎样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要求小组成员分工要明确,每个成员都要有具体任务,可以把要做的事逐项列出,这样看起来有条不紊,做起来目标明确。

活动计划制定后,按活动计划认真开展活动。《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因此,综合性学习首先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各小组成员围绕着自己在活动计划中的任务,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报刊、或上网查阅、或调查访问等途径来搜集整理与自己主题相关的资料,拓宽自己的视野,充实自己探究的内容,形成自己的初步观点。再动手操作,准备要展示的具体材料。可以下载编辑要展示的文章、图片、音乐、视频舞蹈,写一写自己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或感悟,做一做要展示物品,办一份这一方面的手抄报等完成自己的任务。课堂上把自己在活动中的情况和小组成员交流,或展示材料、或交流收获、或提出困惑,组员共同探究解决,完成本组的活动主题,更好地展示出本组的活动成果。

老师在学生活动时是起组织、调控、辅导、检查等作用。老师可以参与到相对比较弱势的那一组,引导组员开展活动。老师在课堂上,要深入到每个小组中,询问各小组开展的情况,及时了解各小组的进度,检查各组开展的效果,对各小组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以便达到在课堂展示交流时呈现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多样,观看的学生也有收获的效果,切实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1.3 课堂展示,评价激励。各小组成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参与到本组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积极地准备展示的材料,共同完成了本组的活动主题,他们充满自信的要在课堂上展示。在课堂展示前,教师也要精心准备,选好主持人,引导他们写好主持词,制作精美的课件,为每组展示的内容配上相应的图片、诗词、音乐。各小组展示的图片可以粘贴在教室的墙壁上,作品集或展示的物品摆放在桌子上,这样为课堂展示营造了氛围,激发了学生展示的欲望。

各小组在展示交流时,可以是小组代表汇报,组员配合展示或补充,也可以是全组成员都参与汇报。其他学生不仅仅是看听,还可以发表意见,提出疑问,请汇报人解答,这样就产生了台上与台下学生互动的场面,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老师有时还要及时调控组织课堂,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正确掌握,对人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基于这一建议,评价可以从这几方面评:组员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是否能收集整理运用资料,是否能综合运用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结合来解决问题。小组展示的内容是否与主题相符,形式是否多样新颖。小组展示交流成果后,先有各小组的组长对本组成员进行评价,再有其他学生对这一组的展示成果进行评价,也可以对组员进行评价,组员也可以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老师要根据当时展示的情况,随机用表扬、激励性的语言对小组、对组员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展示结束后可以继续开展这方面的综合实践活动。

2 沟通课堂内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为此,语文教师应加强课内与课外的联系、沟通和融合,要创设联通课堂内外的有利于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1 课后拓展,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本身是个发散的科目,而综合性学习更是一个对知识发散、总结、归类、重组的发散性过程,因而,教师要抓住课后拓展,做到举一反三,牵一发而动全身,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课文是童话、寓言体裁,这类课文与儿童的想象相吻合,他们喜欢听这样的故事,对这类课文也极感兴趣。学完后,就可以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读童话、讲童话、画童话、编童话"的故事会。

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学过一些说明状物性文章,课后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举办个"班级推销会"。让学生从家中拿出自己喜欢玩的玩具和喜欢吃的食品到推销会上去推销。要求学生必须了解你推销的产品的详细情况,如食品的产的、配料、营养价值,注意事项,以便解答顾客的提问。可以上网查找资料,或请教别人,以便推销好。

2.2 利用课外活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外活动是学生喜欢的一项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成语接龙、古诗大联串、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作文竞赛、课本剧表演、辩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等。

3 在社会生活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语文活动,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1 利用节假日到社区服务,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是母语教育,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到社区做调查,定主题,开展"服务社区"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应用能力,

3.2 结合当地的人文景观,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每个地方都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当地人熟悉,以此为荣。老师可开发利用这资源让学生收集、整理一些与人文景观相关的图片、故事、人物及其他资料,开展"我来当导游"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总之,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以教材为本,综合发散、多学科交叉,结合生活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能主动探求新知,学会了合作,与人沟通,锻炼了意志,提高了语文各方面的能力,将来会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制定, 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

[2] 《小学新课标资源库语文卷》:教育部编写. [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9

[3] 张晓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J];河北大学;2010年05月

小学综合组学习材料范文2

1?郾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制定计划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为目的,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内容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这对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来说,尤其需要活动前进行精心计划。

(1)制定明确的活动目标,使学生既能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又能做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探究学习的能力。

(2)确定好活动的主题。根据学校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学校的办学理念,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开展好社会调查,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主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确定主题,针对遇到的和发现的问题,确定不同的活动主题,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

(3)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案。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应该关注活动过程,同时兼顾活动结果,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科学合理,把学校变成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场所,这包括:教师要设计一些活动,并在活动之前用这些活动对学生所具有知识水平和种种能力作评估,教师要设计出一些适当的方法,来监测学生在活动中在知识理解和能力上的进步,诱导学生进行自我展示,感受丰富的过程性体验,拓展学生活动的视野,随机展示,满足学生对评价的需要。

2?郾选择和组织恰当的教学材料

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大量的教学材料,但综合实践活动没有传统的教材,它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根据社区环境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实际,精心和组织教学材料。一是所选教学材料源于生活,紧紧围绕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才能有利于学生个性、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展;二是教学材料要能引起不同年龄或能力悬殊的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是材料间能发生多种相互作用,形式不同的联系方式,以便学生借此运用多种途径,进行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3?郾做好教学组织安排

综合实践活动是协作性的活动,课堂上个人和小组之间进行互相启发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人人都要参与活动。分小组时,小组的规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爱好等条件来确定,让学生从封闭式课堂走向开放式课堂,如到图书馆、阅览室、书店、网吧查资料,走入社会进行调查、采访、参观、考查,自己动手进行设计与制作,投身社区进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做好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结束后的总结交流,从静态的交流看,如墙报展示、手抄报展示、实物展示等;从动态的交流看,如小品、答辩、讨论、演讲等,使学生既有实物的呈现,又有方法的交流,还能在交流中有情感、体验的分享。

4?郾正确指导教学过程

小学综合组学习材料范文3

【关键词】语文 综合性学习 阅读教学 语文素养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然而不少老师认为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重,没有更多时间和适合的内容组织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这种理解有失偏颇!其实,阅读文本中有许多内容可以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它们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生长点,只要我们教师持有综合性学习的理念,阅读文本中这样的内容是可以挖掘出来的。在教学中我紧扣阅读文本中的内容,适时的组织一些综合性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我就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中《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谈谈阅读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的一些策略。

1.营造情境,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

提示课题后,我简单地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待学生的回答说到以下两点:①“我”的爸爸是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一次维和行动中壮烈牺牲;②“我”通过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加利向全世界呼吁和平时,我便播放了一些相关的音像资料,通过一组反映当今世界仍不太平的资料,表现了战争和给无辜的人们带来的不幸,尤其是给母亲和孩子带来的不幸。例如:因战争失去亲人和家园的阿富汗儿童的资料;巴以冲突中无助的巴斯坦妇女和孩子的资料;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中被美国导弹夺去生命的中国记者许杏虎、朱颖夫妇的照片及其家人悲痛欲绝的画面;美国攻打伊拉克所造成的伊拉克人民流漓失所等资料,资料放完后,我便引导学生谈感受,鼓励学生将心里的话说出来,特别是把爱和恨的感情表达出来。随着学生声泪俱下的诉说,我便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大家都期着这个世界不再有硝烟,盼望和平早一天真的降临。课中老师将让同学们当一回小记者,采访课文里的人物,通过自己的报道,为世界的和平事业做出自己的努力。

2.初读课文,选择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引导思考:在这封中国孩子致联合国(前任)秘书长的信中一共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你准备采访哪一位?并提示学生可借助字典、词典去解决自读课文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实在弄不懂的,向老师提出来,由老师加以点拨和指导。这里要指出的是教师要做好相关资料的准备:维和、联合国、蓝盔、军事观察员、法西斯。在解决这些词的过程中,可借助事先准备的资料,向学生作形象的介绍。学生读完全文后,组织交流,就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形成一致的结论:“我”、妈妈、身在天国的爸爸、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加利。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各自择定将要采访的对象。

3.研读课文,拟定综合性学习的提纲

随着教学的深入,我让学生按照所择定的采访对象自由组合成相应的4个采访小组。要求各个采访小组先研读与自己采访对象相关的课文内容拟写采访提纲。(提纲要紧扣课文中描述的采访对象的有关情况设计,让被采访的人有话可说)交流时,以学生所选择的采访对象为板块,逐个交流。交流过程中,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句段(课件出示朗读内容)。在读的过程中,借助课件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读出感情,在读中领悟文章的内涵。在交流中,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并引导各采访小组接受好的建议,对本组的采访提纲作适当的修改。

各个板块的采访提纲举例:

采访“我”的:加利秘书长收到你的信了吗?他有没有给你回信?那顶蓝盔你还保存着吗?在你的记忆中,你的爸爸是一位怎样的爸爸?你的理想是什么?

采访妈妈的:雷利的爸爸离开你已好几年了,令您最难忘的是什么?您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

采访身在天国的爸爸的:您当年在维和行动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您后悔吗?您想对您的孩子说些什么?

采访加利秘书长的:雷利的信您收到了吗?您认为怎样才能实现人类的真正和平?您想对那些在战争和冲突中失去亲人的人们说些什么?

4.设境演练,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

小学综合组学习材料范文4

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定义为: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综合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及创新实践能力。

通俗地说,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的过程。它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扩展和延伸,是以大语文教学观为指导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吸收知识、明晓哲理。活动的开展旨在培养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爱好,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生活与学习语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的探究文化生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

二、小学高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为了让高段学生乐于学语文,学好语文,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多渠道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小学高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高段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依据教材,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因此,小学高段语文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

1.利用自然、生活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高段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在上科技说明文这类课文时,学生对文中的科学现象既好奇又不解,教师就可以激励他们回家动手试试,然后在课堂上陈述实验过程,学生的学习情绪会很高涨。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高段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他们了解的信息有时比老师的还要多。因此,在一些语文课上,语文教师在介绍文章时代背景等有关资料时,有的学生会漠不关心,或者根本就不听,因为他早就知道,或者不想知道。其实当教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靠课文不能解决的疑问时,他们就会很有兴趣,一定想办法解决,汇报交流时还积极主动。因此《语文课程目标》提出的高段综合实践活动之一就是: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

小学高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成为沟通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桥梁。教师对课外阅读起作用,一靠对学生的启发、激趣,二靠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以保证课外阅读交流的经常性。因此教师可以在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使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另外课外阅读每周安排一次交流活动,每次为一节课,既有在全班进行的交流,也有分组交流。还可以组织读书演讲比赛,组织读后感征文比赛……依照高年级学生的不同需要给予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形式。出发点只有一个:让学生主体唱主角,自在地、愉悦地表达读书心得与体会。教师只在交流过程中必要的时候进行简要的、肯定性的评价,从而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情感、审美、思维方法等多重收获。

总之,小学高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只有在多渠道的反复实践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四、小学高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建议

长期以来,小学高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作为课堂的辅助手段出现,因此,很多语文教师对实践活动的开展并不重视,而且认为其开展起来非常容易。其实,要组织好这一活动并不简单,随意开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巧设计,善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因此教者应该成为活动准备工作中的“参谋”,实施阶段的“小兵”,总结阶段的“统帅”。为上好一节实践活动课,作为高段学生会收集来大量的资料,可又不懂得如何投入到活动之中。那么,如何选择材料,整理材料,运用材料就成为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一步。这时,教师就要以“参谋”的身份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巧妙设计步骤,把材料加以整合。

(二)重过程,抓特点

尽管小学高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重实践,但不应失去语文特色。要体现学语文、用语文的目的。如何避免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对这一活动过程的引导,让高段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发展语文能力,提高学语文的兴趣。

(三)转观念,换角色

在小学高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但学生水平有限,教师是否能真正蹲下身来参与其中,而不再指手画脚又去指导甚至指责?这就需要教师观念的转变。

毋庸置疑,在小学高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其语文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充分锻炼,语文综合素养犹如春风化雨悄悄潜入学生的心田。小学高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打破了书本与生活的墙垛,软化了学科边缘,在开放的、动态的、实践的土壤中,帮助小学高段学生构筑自己感兴趣的并为之全身心投入的思维场、情感场、学习场,使小学高段学生的语文学习翅膀翕然张扬、自由飞翔。

参考文献:

小学综合组学习材料范文5

[关健词]自主、协作、信息素养、研究性学习、大综合、大综合素质、信息技术实验班、多功能网络教室、超文本、超文本资源库、学科式综合性课件、问题式综合性课件、主线式综合性课件

一.案例--《渭城曲》信息技术实验班教学过程

1、教师导读

设置教学重点、难点、目标,提出学习任务、学习问题,指导分组,提供部分网站、网址、文本。以一组为例:

王喆、王皕:落实"浥"、"进"的音、义;查王维其它的作品及赏析、评论。

颜力、傅倩雯:查王维的生平及边塞诗派、田园派;查柳的有关生物知识。

严倩、叶好秋:查王维的画及《阳关三叠》音乐;查"阳关"、"渭城"的历史、地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学生自主学习,分头找资源(从网上、光盘上、词典等文本上),设计相应的测试试题,制成个人网页。

2、相互交流、讨论(不能够解决的问题留在记事本上,求助老师、专家、网友或作为研究性课题留待日后解决)。同时,反馈、完善,提出新的问题,提供新的文本、电子资源。

3、以网页形式建立以《渭城曲》为主线的综合性资源库课案课件-超文本。包括课文导读、有关资料、自主测试、拓展学习、大综合、研究性课题、电子路径七大块。

4、资源放入相应的知识结构图中,构建语文资源库及王维资源库、边塞派资源库等。

二.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学习特点和办学意图

上述《渭城曲》的网络教学过程,是我校开设信息技术实验班的一次教学活动实录。

《渭城曲》的教学过程,体现了信息技术实验班学习的五个特点:

1、自主的学习;协作的学习;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电脑为工具开展交互式的学习

3、提出问题,搜寻材料,解决问题,开展研究性的学习;

4、注意各学科知识的整合。

通过以上五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五大素质:

1、自主能力;

2、协作能力;

3、信息素养;

4、研究能力;

5、综合素质。

这正是我校举办信息技术实验班的意图。

三、信息技术实验班开办的必要性

1、e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的培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2、高考大综合的方向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大综合素质。

高考已经开展了"理化生"、"史地政"小综合的考试,正在向大综合的方向发展。"大综合"的理念,与技术、知识和通讯的大爆炸相适应,一场学习的革命也是一场考试的革命。一个人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每一个学科的知识系统地基、详尽地学习掌握。人们更多的是以问题或课题为主线,运用相关的知识理论综合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学习的革命》告诉我们,终身学习成为必要。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又是终身学习的必要方式,也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

四.信息技术实验班理论依据

1、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集中体现在学与教的转变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以课本为纲,进行自主学习,课本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内容;师生充分互动,成为学习的合作者,媒体的作用由教师传授知识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创建情景、协作学习、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

2、依据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Treicher)做过的两个著名心理实验。

根据这两个实验,教学应该尽量大限度的让学生通过视觉的学习,获取更多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获得最持久的记忆效果。

3、人们偏爱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三种,教学应同时满足多种学生的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学习方式偏差对学习效率的负影响。

五。实验班的构建

包括学生、老师、学习空间、课程四个方面。

1、学生的构建

96人,分成2个班,每班8个小组,每小组6人,每人一部电脑,以圆桌式围坐,以利相互讨论,协作学习。

信息技术实验班学生的构建,充分考虑到自主、协作。学生自愿报名,自愿参加电脑夏令营活动。本身就是对学生研究性学习、大综合素质、信息素养的检验和培养。

2、老师的构建

先在全校开展有关网络知识的讲座,学习有关理论,介绍学校信息技术实验班的构想。再由老师自愿报名,组成教师网络兴趣小组,开展进一步的培训学习。

老师的组成,我们同样注意到了信息素养这一点,特别强调了反主导式、反填鸭式教学,提倡自主式、协作式、研究式、大综合式的学习,从而保证实验班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学习。

3、学习空间的构建

信息技术实验班的主要教学都在多功能网络教室。

配备具有现代意义的多功能网络教室(附图),将液晶投影仪、实物展台、VCD等设备制作成多媒体小车,两间教室共用,教室的功能将由纯网络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功能网络教室转化。在教室中设置图书角(文本、电子图书),教室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布局:6人一小组,一人一部电脑,一小组围成一个圆,总共有8张圆桌坐48人,学生不再统一面向黑板。这种布局具有跨时间、空间的意义,便于学生小组讨论、协作学习,学生将真正体验到以"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交互式学习(网络画板、联机讨论、电子邮件)为辅的学习乐趣。

4、课程构建

㈠信息技术实验班的课程由校本教材、课外活动两部分组成。校本教材的建立是课程构建的重点。

我校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材由传统的文本教材和全新的电子校本教材组成。在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初期,决不排斥传统的文本教材,而且保持与文本教材即课本的对应。

㈡电子校本教材,利用网络更快更好地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和加工信息的工具,以网页的形式将信息组织和管理制作成超文本(文本和图形、图像、声音等其他媒体信息)。主要由电子教材、课程资源库两部分组成。

①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教材,包含教学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影像、图片、课件、录音等、网络资源表、自制视频库、优秀的学生作品、学生自建资源库等内容。

②课程资源库,是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材的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库(含课件库)包括学科式、问题式两种课件资源:A课程资源库要求以单科为主线,其余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学科式综合性课件;B以研究问题为主线相关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问题式综合性课件。以上两种合称为主线式综合性课件。所有资源(含课件)以网状结构互相关联。另外,还有各学科的知识结构图(即知识结构树)。

换个角度说,课程资源库由教师电子教案、学生超文本资源库两部分组成,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教件、学件。

同样,其他学科的知识树由相应学科的教师指导构建。值得提醒的是,这些学科的知识树与学科式综合性课件、问题式综合性课件三方面组成一个丰富的资源库----超文本资源库,以网络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较之传统的知识树、资料、笔记,何止天壤之别。这是网络的优势,这一切将极大的改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自主能力、协作能力、研究能力、综合素质、信息素养。

六.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5大素质

1、教师的备课决定了学生素质的培养

教师备课,要求各学科组织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每个学习单元至少安排两种信息源,教案由信息源和知识结构图组成,按搜索流程图编写;信息技术实验班采取集体备课制,目的是打通各学科知识间的界限。主线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写出知识结构图,标明知识要点及难点,同时制定大综合的内容,指出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让学生用各学科的知识帮助解决。

这种备课方式,决定了学生要开展自主学习、大综合的学习,必然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综合能力。

2、学习过程必然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质

由于信息技术实验班的班级构建及教学与普通班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任务和兴趣进行自主、自立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很专注,除讨论外他们需要安静的环境,长此以往将在课堂上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纪律性自然得到了加强。因而,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培养。

信息技术实验班的学生在学习Word、PowerPoint、电脑美术、电脑音乐、收发e-mail、网上浏览、网上查询资料、网上讨论、制作网页、参加读书活动、写读书心得并做成网页等等的学习活动中,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拓宽知识面,思维方式更加开阔,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尽情发挥,处理问题更有条理、有目的。可见,学生的信息素养、多种能力得到培养。

由于整合课网页的学习和制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特别是音乐、美术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审美层次提高。这是学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给学生布置任务、提供资源素材和资源路径;随着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不断增长,学生资源库中的材料将要求学生在网上或在其它地方自己搜寻完成,而教师只提供方法,不再提供材料,课程资源库特别是超文本资源库的建立工作将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或由小组协作完成。这一切必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协作能力、信息素养、研究能力、综合能力这五方面的素质。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资源库(课件库),课程资源库要求以单科为主线,其余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综合性课件。各学科每月至少完成一次综合课、安排综合课的公布以及对综合课的评价,让每一个学习小组在评价其它小组工作的过程中全面掌握资源库中的知识,落实"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核心思想,落实信息化、大综合的思想。

信息技术教育是未来5至10年内逐步推广的先进的教改方向,是不可逆转的教育发展潮流。

总之,我们的信息技术实验班对传统教育的观念、手段、形式和内容都提出了最富冲击的挑战,我们的实验将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协作能力、研究能力、综合素质、信息素养5大方面的素质,切实实施素质教育,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小学综合组学习材料范文6

一、指导思想

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当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责任。综合性学习关注的是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它包括合作探讨思维等能力,同时也要注意体现语文特色。而且还要将他们的学习成果以某种方式呈现出来。所以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定位在教案设计上确定的三个目标。

此次综合性学习的话题“流行歌曲歌词”是中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大部分学生关注的仅仅是一首流行歌曲的外部形式因素,如歌手、歌曲的曲调旋律等等,而很少会思考、品评歌词其内在核心因素,即歌词的内涵,所以探究学习成果的展示时,学生会过分强调其视听的效果,不太注重歌词分析。使其看起来更像是音乐课的作业。所以在研究主题和资料的选定上,我们更强调真正触及歌词的思想内容、字词句的欣赏、各种写作手法的探究,使本次的综合性学习更贴近语文的内核,有了语文的生命力。

其次,八年级学生对于查找资料的技巧已经非常熟练,例如利用网络查询,查找图书馆,人群等.但面对大量搜集、下载的文字资料,很多学生不善于思考,资料未经仔细阅读和筛选。,所以不能围绕主题选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成为资料的搜集者。所以这次综合性学习,我强调在搜集完资料后,指导学生以独特的经验,对资料进行讨论、分析,形成个性化的认识,达到提高学生围绕主题选材的能力,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突出主题。教师必须对此进行帮助与指导。这对于作文围绕中心选材也很有帮助。

另外,既然是综合性学习,就锻炼学生的多方能力,因此,此次的作业研究报告以ppt的形式展示,一方面和信息课相结合,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大容量,使学生充分选择展示材料,而且上课放映时又有趣又很容易针对性讲解,便于突破难点。

最后,在本次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我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助和分享。在本次综合性学习备课时,我自己也写了一份《美哉,流行歌曲的歌词》的研究报告,给学生以示范,并和学生展开交流、分享我的写作体会,从而更好指导学生。

二、教学课时安排

本次学习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1、明确综合性学习“流行歌曲歌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2、结合书本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将“流行歌曲歌词”此话题细化为几个小主题,根据语文教材上的提示,以及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体验,讨论出以下选题:(1)新新网络歌曲歌词特点研究。(2)家庭三代人喜欢的流行歌曲歌词探究。(3)周杰伦歌曲歌词研究。(4)唐宋诗词与流行歌曲歌词。(5)经典歌曲歌词探究。(6)流行歌曲歌词的50、80、90年代。(7)校园民谣歌词特色研究等。(在学生讨论选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确定选题时把握以下几条原则:选题要小;切入口要小;选题要有一定研究价值;便于查找资料。)最终确定四个主题:流行歌曲歌词化用古诗词现象;流行歌曲歌词中的修辞;流行歌曲歌词的语言特色;流行歌曲歌词的时代特点。

3、根据课本提示写成研究报告。明确研究报告的基本写法:研究的背景与目的;研究的内容和你的主要观点;对研究内容的分析和论证;得出结论;标明注释、援引资料和引文的出处。

4、布置任务:(1)确定选题后,学生自主分组。(2)小组将研究报告以ppt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通过QQ或邮件发送给老师,提醒围绕主题,也强调注明小组成员名字,以促使全体学生参与。(3)提醒负责的小组长,要有写研究报告的全盘构想,上课时好向其他同学讲解。我再根据他们作业情况归纳分类,便于上课时针对性地讲解。

第二课时:展示学生制作的幻灯片,根据学生自己的ppt,来讲解明确研究报告的写法,以及研究报告中主要内容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第三课时:是讲评学生完善后的研究报告以及积累流行歌曲歌词语言。

三、教学准备

1、当学生将ppt或通过QQ或通过邮件发送给我时,提醒围绕主题选材,也提醒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再根据他们作业情况归纳分类,针对性地讲解。

2、老师自己也在备教案的同时写出研究报告。

[教学后记]

1、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创造性地体现,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重在学科内外,课堂内外的联系。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

2、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实践性,自主合性综合性,开放性。

3、要注重突出语文味力图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注重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训练,立足语言,给综合性学习注入“文化味”让综合性学习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让学生体验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总而言之,要注意突出语文味,避免上成课外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