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小组工作经验总结范例6篇

兴趣小组工作经验总结

兴趣小组工作经验总结范文1

上学年,根据我校个性化教育与实践课题方案的安排,本人承担一至三年级电脑兴趣班活动的组织与教学工作。经过一年的工作与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小组活动情况、教学组织措施、经验与提高措施等三方面进行总结。

一、本兴趣班活动情况

根据学生自愿报名与教师选拔相结合的原则,到目前为止,本兴趣班共开展了16次教学活动。

二、本兴趣班的组织与教学进展情况

电脑应用分支广泛,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为将来的区电脑作品制作竞赛作好准备,本兴趣班学员分为电脑绘画、打字和word、因特网三个小组。三个小组的学习钻研方向各有不同。

三、经验总结

经过本学期的兴趣班活动,本人总结出下列经验:

1、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学问的内在驱动力。因特网的出现和发展,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本兴趣班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因特网的强大威力,我们使用的教程、学习的案例以及问题解答全部来源于因特网,学生们也掌握了通过因特网查找所需信息的技巧并已习惯于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但是,因特网上的信息纷杂无序,加上初中学生好玩并且自我控制力较差,这也要求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管理。

2、注重上机操作能力,使学习兴趣持久不熄。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极强的学科,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学生的兴趣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次活动的学习目标并设置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上机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我们应该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保证学生充裕的上机实践,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某项任务或发现某项事实时,必然能够熟练掌握该项操作技能并增添一份喜悦之情,从而提高学习热情。

3、发挥小老师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在上机实践中,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这时可以让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但是,个性化教育实践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兴趣班的活动开展活动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首先是学生的自制力问题,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学生在上机实践时,总有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借机会上网聊天甚至玩游戏,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其二,学生视野不开阔,这主要表现在不善于选题,选题之后不善于从大量素材中选择合用的素材,制作手法不够大气,配色所需的美术功底也欠缺。

因此,对于今后的兴趣班活动,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兴趣班活动质量:

1、加强管理。通过从技术上和管理制度上约束学生的上网聊天和玩游戏行为,对不服从管教并且屡教不改的成员进行惩罚直至劝退,适当地缩小班级规模。

兴趣小组工作经验总结范文2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习兴趣 实验 兴趣小组 师生关系

在整个物理学习中,初中物理教学是启蒙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让他们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的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一般只满足于新奇的物理现象,希望看到鲜明、生动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试验。比如在做覆杯实验时,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都认为不可能,他们家的油瓶子当然不用纸来盖,当纸封住水时,学生们惊奇不已,但这种好奇只停留在现象本身,并未产生探索这些物理现象原因的需要。我们不但要培养他们的兴趣,更要让他们产生探索现象的动机。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谈谈我的看法。

一、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在初中物理课本中,许多重要的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物理实验形象生动,本身带有很强的趣味性,因此,学生对实验演示往往比听教师讲课感兴趣得多,几乎所有学生在上课时总是盼望教师早一点做实验。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实验,并巧妙地进行演示,增强其趣味性、新颖性,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不能为实验而实验。如在讲大气压强时,可以让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老师先做不抽气,学生做时抽气,比较结果,学生为了弄清其中的奥妙,就会进入角色。

二、创设物理情境 ,巧设质疑

三、建立物理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建立兴趣小组,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机地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学习完课堂知识后,就应布置相应的课外活动内容,如小实验、小制作、参加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劳动等。这样丰富的课外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又使他们感到物理学奥妙无穷,无处不在。学习了电学,可以组建电工小组,利用校本课在实验室或者实地考察看电路分布。记得我有一次维修学校教学楼电路,没有帮工,而是叫上小组成员帮忙,效果很好。

四、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达成默契。只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积极配合,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科的选择,全凭个人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亲切的笑容、和蔼的表情、鼓励的眼神,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欢欣,留下亲切、良好的印象。老师不要老背着师道尊严的观点不放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这样只会让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就谈不上“信其道”了。老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要通过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这样才能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到轻松自由,没有任何顾虑;才能使学生亲近老师、信任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引导,巩固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体验成功

兴趣小组工作经验总结范文3

关键词:物理课堂;兴趣;自主探索;问题讨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逐渐得到体现,许多教师已经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增强了自主、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提升,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本文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一、自主操作,激发兴趣

初二物理课本刚刚发下的时候,学生兴趣盎然,总感觉对课本的许多知识充满了新奇感,很想去学习和探知。于是,在学生跃跃欲试的时候,笔者总是先在班里找几个学习较差的学生,让他们提前把课本上的实验先做一下,完成后在上物理课时给同学们讲一讲。由于事先已经预习和准备,又加上实验也较为简单,所以学生上讲台做实验时也变得得心应手。这样不但消除了他们的恐惧心理,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了对学好物理课的自信心。再如:在学习“测量”这一节时,笔者首先找四个学生上讲台相互测量自己的身高,把测量结果记在表格中,然后让学生针对他们的测量方法、过程、数据等进行评价,这样大家七嘴八舌,畅所欲言,很快就把测量的方法、步骤、如何记录数据等内容自然地掌握起来,学生不自觉地做了课堂的主人,感觉学习物理也变得非常容易。在学习其它章节时,笔者尽量让学生参与做实验,锻炼他们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兴趣,找出做实验时出现的错误,也能很好地避免自己做实验时可能出现的失误,使学生精力更加集中,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创设情境,展示自我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进而共同解疑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打造充分发展的空间,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设计一些学生活动,师生共同表演,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情趣盎然。例如:在学习“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让两位同学相对行走,或者以不同的速度和相同的速度行走,有时候站着不动,来让学生体会物体运动和静止以及参照物等概念。

三、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才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去理解物理概念,探究物理问题,真正把物理学好。怎样让学生愿意学习物理课呢?首先让学生认真实践,勤于思考,积极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物理原理和物理定律,同时结合一些自然现象,找出自然现象产生的物理因素,从而体会到物理学的无穷乐趣。第二,要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可采取小组合作,提前制作一些实验教具,在课堂上尽量发挥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提出问题,进一步探讨解决的办法。还要建立物理兴趣小组,使学生自主探索,培养能力,加强合作,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提高科学素养,让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堂。

如:以前学生做“检查电路故障”这方面的复习题时,由于以前对电路接触不多,一些非常容易的题目,都会出现错误。于是,笔者设计了“小小电工”的奖牌,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我探索的空间,并分发给各组学生开关、电池组、电流表、好坏灯泡过一个,还有很多导线,让学生组合成电路。同时,要求学生利用电流表或电压表找出哪是好的,哪是坏的灯泡,如果用正确方法找出好坏灯泡来的,发给“小小电工”奖牌。学生看到奖励,顿时来了兴趣,纷纷动手检查起来,并很快各小组找出了许多种方法,学生的兴致极高,笔者把这几种方法总结出来,学生自然就掌握了。这种让学生非常欢迎的自主探索的方式,不但减轻了教师的授课压力,而且还能够调动学生思维,在学生亲身体验中得到了无穷乐趣。

四、积极参入,敢于创新

同学之间讨论问题时,总是自然、洒脱、无所顾忌,把物理课堂变成让学生轻松、自然地讨论、解决疑难问题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设计新颖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自由讨论,教师也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去参与,让师生关系变得和谐、融洽。

例如:笔者在做物理实验之后,总是先让学生猜想实验结论,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结论或规律,便于掌握,然后适当改变一下个别词语,就成了课本上的定律。这样不但使学生容易理解,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已成为现在物理课堂的主旋律。只有勤于探索,大胆改革,全方位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兴趣小组工作经验总结范文4

2016年度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在XX年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继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

为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素质教育,我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并采用符合现在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将课堂大胆、充分地让学生们自己支配。采用以自学(自读课本及相关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索)互学(讨论交流)督学(老师督促个别不太专心的学生、适当点拨知识重点、解析学习难点)验学(当堂练习巩固,检验学习效果)链接起来的课堂结构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作业基本能在课堂内完成,使学生有足够充分的课外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阅读课外读物、体育运动或做一些手工制作;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一节课内,学生需要完成四个不同内容的活动,学生不容易感到疲劳和厌倦,整节课都能集中精力。

二、运用现代媒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丰富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

三、加强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遵循物理教学规律和物理学科的特点,以实验启动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启发积极思维,提示物理现象的本质。组织好学生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配合校园文化节,开展了物理小制作比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动手做实验的热情。

四、因材施教,整体性提高学生成绩

学生智力、素质的参差必然导致教学的不统一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兼顾全体学生,难易有度,激励先进学生,鼓励后进生。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重点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鼓励、倡导他们超前学习,指导他们适当拓宽学习内容、加深学习深度、提高学习难度,争当领跑者。特别关注有学习欲望但学习困难的学生,经常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经常表扬他们的进步,放大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学习热情,再循序渐进地指导他们掌握一些简单有效的巩固知识的技巧,尽可能使他们感觉到付出总有回报。

五、重视德育渗透,培养科学态度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科学态度教育。着重介绍一些我国科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介绍各国科学家们在探索物理学的过程中经历的细节事件,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索中的艰辛,学习科学家们敢于质疑权威、善于发现极细微的现象、勤于实验反复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六、加强校本研修,提高业务素质

坚持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同本学科组同事们一道,认真研究《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本学年继续教育培训指定的培训教材),反复解读《物理新课程标准》,跟进了解我省近几年的中考动向,尽量熟悉新形势下的教学教育价值观,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整体提高学生们的物理素质。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物理实验对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创新思维、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归纳、应用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在本学期物理实验教学上我按照开学初制定的实验教学计划认真执行,扎实开展实验,现将一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确定实验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

九年级学生从思维上有很大的进步,具有创新意识,对实验兴趣较浓厚,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展开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量把验证性试验改为探索性试验,把演示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改为学生动手实验,通过学生的主动合作探究获取结论。使教学内容将课内有机的与课外结合并适度延伸,做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自主的积极性。

二、组建物理实验兴趣小组,积极开展各种课外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组建专门的物理兴趣实验组,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开拓实验兴趣,增加课外知识,并及时的练习实际生活,让学生在交流讨论和合作探究中收获,在创新实验中具有成就感,掌握更好的物理研究方法。

三、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同样多物理实验也嫌麻烦,不能完成实验探索和获取实验结论。

2、还有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也相对来说较为懒散,进入实验室有观望,看热闹的思想,因此不能投入到实验的探究和思索当中,这就大大影响了实验目的和效果。

四、工作设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

(1)要继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增大知识广度,将物理更好的与生活和科学实际相联系,是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用;

(2)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分类教学,冰蚕去形式多样的是实验教学方式和手段,结合本学期存在的问题不断强化,是学生有更好的进步和收获。

延伸阅读:九年级下册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经过一年半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初三的同学现在对物理应该有大部分的知识已经掌握,这学期面临着升学考试,而中考物理实验操作是这学期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和老师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所以我对本学期的物理实验做了如下计划:

一 注重学生操作细节

这学期主要做的实验就是为中考预备实验,严格按照要求,认真辅导学生,要求每个学生都过关

二 注重学生操作的规范性

很多学生做实验总是不按照老师的规定去做, 这学期我一定要重点抓这部分学生,并进行仔细辅导,一定按照中考的要求规范学生的操作过程。

三 重点以中考要求为教学要求

这学期我主要对初三学生认真教中考的五个实验:用天平测固体物块,测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用电压表测串联电路其中一灯泡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并联电路其中一支路电流。

四 严格把握学生的不足地方

兴趣小组工作经验总结范文5

《小学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及兴趣培养的研究与指导》课题于2006年4月10日申报,并于同年6月30日被批准列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课题(编号0603597b)。经过紧张的筹备,今天正式开题了。现在,我代表课题组向参与课题研究的同仁作开题报告,现提出研究方案,正式开展研究工作。请课题组成员审议。并请上级领导及专家教授多提宝贵意见。

一、课题研究的类型目的和意义《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前提,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地指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基础,对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及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兴趣是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好数学的必要因素,因此,关注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内容。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关于小学生数学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开放性学习等方面研究成果颇丰,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方面的理论也成争鸣之势。但是鉴于地域性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其具体针对性尚有欠缺之处。找到一套适合我的区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及学习兴趣培养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自行探索。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行动研究理论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探索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规律及可行的数学学习科学方法,同时揭示学生兴趣对数学学习方法形成激发作用,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兴趣小组工作经验总结范文6

一、注重实验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根据兴趣的性质,我们可以将兴趣分为表象兴趣和理性兴趣,其中对小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的为表象兴趣,这种兴趣来源于小学生心理的真实反映,能够促使他们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好奇心的存在能够激发他们的表象兴趣,教师在进行科学实验设计时,要有意识的提高试验的趣味性,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他们的表象兴趣,使他们能够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授《声音的产生》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向同学们展示不同水量水杯在敲击时会有什么不同来完成课堂内容的导入。这时,学生们就会发现,虽然都是水和玻璃杯的组合,但是在使用木棒敲击时,却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甚至可以用这些水杯组成一组简易的琴键,演奏乐曲,进而使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继续探究其中的奥秘。在学生的兴趣已经被吸引到教师这边时,教师就可以说:“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水杯,看一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此时,同学们就很容易发现,在使用木棒敲击玻璃杯边缘时,玻璃杯中的水发生了轻微震动。这就使得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就将本课的中心知识点传授给了学生,即声音是由震动产生的。

二、联系生活,提高实验教学的实用性

当前,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让学生明白,科学既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科学知识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只要我们能够细心观察,总能发现生活中的小奥秘。一旦小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之前奠定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就会加深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心底接受科学这门课程。酸奶是学生们几乎每天都要饮用的一种饮料,在进行《做酸奶》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尝试制作酸奶,并向学生讲解制作的过程,布置课后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己完成酸奶的制作,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交换品尝酸奶。通过制作酸奶,学生能够更加深切的感受到科学的奥秘:普通的牛奶经过几道简单的工序就能变成美味的酸牛奶。在完成酸奶的制作之后,学生就会继续思考,自己日常生活中还有哪样生活必需品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制作而成呢。这样教师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分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竞争与合作的精神

学生是否能够亲身参与到实验中对实验教学效果的好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适当增加学生亲自动手的环节,通过分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全部参与到实验中来,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合作精神,增加实验的趣味性。首先,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特点对他们进行分组,一个小组内要有动手能力强的同学,也要有较弱的同学,使能力强的同学能够帮助能力较弱的同学;其次,教师要合理分配任务,实验在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同时不能有危险性,避免伤害学生身体,例如可以选择《磁铁》这一课;再次,学生在进行分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时,教师要进行指导,及时指出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学生疑惑,鼓励能力较差的学生动手亲自试一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以及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最后,在分小组实验结束后,教师要进行课堂总结,评价小组分组实验的完成情况包括:实验过程的合理性、各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验记录、实验结果等,并指出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通过学生亲手做实验,能够使他们更直观的感受科学知识的力量,在分组协作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往的方式,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四、规范操作流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