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仓库工作计划范例6篇

药房仓库工作计划

药房仓库工作计划范文1

【中图分类号】R 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16-01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健康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伴随而来的医院患者数量也是与日俱增,进而导致药房药物纷发工作量也越来越大。随着医院信息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系统)的不断普及,以及我国工业制造水平不断提高,使得根据HIS系统命令机器人自动发药系统的实现成为了可能。

需求分析

传统的药房运作模式为病人将医生处方交给药房,划价、缴费、药师根据医生药方手工取药,再将药品核对后发给病人。病人等候时间长,遇到高峰时间需要排队,效率低下。同时,由于是人工操作,在工作压力增加的情况下有可能会造成失误,引起潜在的医疗纠纷。因此自动化药物纷发装置的使用,可以将药师从简单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提高药品纷发的准确性和效率。

系统构成

自动化药房系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 软件控制系统2. 机械控制及仓储系统[1]。根据设计的不同层次,可以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仅涉及到通过HIS系统医生开处方,以及药房通过HIS系统接收到处方命令后经缴费然后自动配药并将药物传递到取药窗口;第二层次涉及面较广,不仅包括了第一层次的处方到发药,还包括整个医院的药品从供货商处进入医院仓储入库,库存管理,住院及门诊药房的出库申请,医院收费系统以及门诊收费系统的相互通信[2]。由于第二层次涉及的子系统较多,同时不同医院使用的HIS系统也各有不用,进行统一的实施设计较为复杂,因此本文仅就第一层的从医生开具处方到病人取药的门诊药房自动化进行讨论设计。

图1 自动化药房发药作业流程

软件控制系统。通过C语言编写相应的交互界面,建立与HIS系统的数据接口,建立药房库存药品数据库或数据库接口,实现与划价部门收费设备通信。同时设置相应的审核与安全接口。与HIS系统建立通信可以实时读取医院门诊开具的处方以及对应的患者编号,同时反馈给处方医生相应药品库存情况,对于库存不足药品发出实时提醒。建立药品库存数据库,如果医院已经有在运行的库存数据库,则针对数据库建立接口,及时核对药品库存,对库存不足、积压、临近保质期药品进行提醒。与划价部门建立通信后,经过划价缴费确认的处方自动发出配药指令。针对不同的用户等级可以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防止数据被恶意篡改。设置必要的审核程序防止处方医生或者药师出现认为错误。同时建立操作日志,对各级用户登陆后的操作建立日志以便于以后查询。整个作业系统流程如图1所示。

机械控制及仓储部分。本系统的取药机械部分为三轴移动式机器手设计。与回转柜设计方案[3]相比,此种设计由于与仓储结构相对独立,制造成本与后期维护费用相对较低。同时便于模块化设计,也可以采用已有的设计方案。机械手有定位识别功能,当取药指令发出后,取药机械手自动根据药品对应的仓储位置坐标进行定位。作为质量控制审核机制,本机械手同时有条码扫描信息识别装置,对在仓储位置定位后的药品条码进行扫描识别,验证定位是否准确。当定位信息与扫描信息验证一致才能进行取药操作。同时,由于本系统为第一层次小规模自动化门诊药房,可以设计三轴移动式上药机械手。上药机械手根据已经储存的药品拜访位置信息,由人工对机械手进行装药,后机械手自动运行到对应位置进行药品补充。机械手与仓储架作业面为封闭式,出入有专人管理,便于日常维护,同时防止机械手作业受到干扰及发生安全隐患。货架采用A型设计,在斜面轨道上同一种盒装药品依次排放,取药机械手抓取后,其他同类药品会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向下补充。仓储架机械手作业面每种药品所在位置有数据库建立的条码标签,用于机械手定位验证,同时该条码也可为便携式条码扫描仪识别,用于防止补充药品时发生摆放错误。通过人工用便携式条码扫描仪检测药品摆放是否正确。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货架中的储藏格设计成大、中、小三种规格用于适应不同的盒装药品包装规格。

讨论

该自动化系统现已经在我院门诊药房小规模试用。我院药房专门设置两个窗口为自动化取药窗口,与另外两个传统方式药房取药窗口进行对比。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该自动化系统可以显著提高药房的工作效率,大幅度降低药房人员工作强度,同时显著缩短了病人取药的时间。与传统方式相比,此自动化系统在医生开具处方后系统立即进入待机取药阶段,从以往的病人排队取药变成了药房等待病人取药。这一系统的运行,大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极大地降低了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发药错误,从根本上避免了潜在的医疗纠纷的发生。通过该系统的小规模试用,同时也暴露出此系统存在的一些潜在的缺陷和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方面。首先,由于当前很多药品的包装还没有规范化,对于超大,异形或者非规范化包装的药品此自动化系统不能很好地适应。同时,由于当前医院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于整个第二层的药房自动化,该系统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提高,实现对住院部病房,供应商对药房药品进销存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 龚从扬,臧铁钢,袁金虎.药房快速自动发药机单元的研发[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2,41(5):64-70.

药房仓库工作计划范文2

一、库区的规划

一般是根据库房(区)的建筑形式,面积大小,库房楼层或固定通道的分布和设施设备状况,结合储存药品需要的条件,将储存场所划分为若干货库(区),每一货库(区)再划分为若干货位,每一货位固定存放一类或几类数量不太多、保管条件相同的药品。货库(区)的具体划分,通常以库房为单位,即以每一座独立的仓库建筑为一个货库(区)。在多层建筑中也有按楼层划分货库(区)的,自动化的高位立体仓库在电脑中进行分区。对于合格、不合格和待验货区实行色标管理。

二、货位的规划

货位的区划只是确定了各储货区存放药品的大类或品种,而货位规划是解决药品的存放方法和排列位置。所谓货位的规划,是指根据药品的外形、包装与合理的堆码苫垫方法及操作要求,结合仓储场地的地形,规划各货位的分布或货架的位置。

规划货位的原则要求为:货位布置要紧凑,提高仓容利用率;便于收货、发货、检查、包装及装卸车,灵活合理;堆垛稳固,操作安全;通道流畅便利,叉车行走距离短。当这些要求不能同时满足时,应设计多个方案比较,权衡利弊,最后确定一个较优方案。

1.货位布置的方式

货位布置方式一般有横列式、纵列式和混合式三种。所谓横列式,就是货垛或货架与库房的宽平行。若货垛或货架与库房的宽垂直排列,就是纵列式。两者皆有,则为混合式。货位的长和宽要与库房的长宽成可约的倍数,以便提高库房面积利用率。这种布置方式有利于库内通风和物资进出库,较好地利用自然采光,但这种方式支道多,面积利用率低,特别是采用叉车作业时,这种货位布置使叉车必须进行直角转弯,操作不便,并需要足够宽的通道,减少了储存面积。因此当采用托盘储存结合叉车作业时,可采用不同的布置形式。

2.货位的编号

货位编号,亦称方位制度,它是在货位区划和货位规划的基础上,将存放药品的场所,按储存地点和位置排列,采用统一的标记,编上顺序号码,做出明显标志,并绘制分区分类、货位编号平面图或填写方位卡片,以方便仓储作业。货位编号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仓库规模越大,编号也愈复杂。货位编号的方法很多,货位区段划分和名称很不统一,采用的文字代号也多种多样。因此各仓库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统一规定出本库的货位划分及编号方法,以达方便作业的目的。

三、堆垛

堆垛是搞好货位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堆垛也称码垛,是指将入库的药品在指定的货位(区)上向上和交叉堆放,可以增加药品在单位面积上的堆放高度和堆放数量,减少药品堆放所需的面积,提高仓容使用效能。堆垛工作的合理与否对仓储药品的质量有较大影响。药品应批号堆垛,如果批量比较小,也可按出厂日期堆垛。

1.堆垛要求

药品堆垛总的要求是根据药品性质、包装形式及库房条件(如荷重定额和面积大小)而定,尽量做到:合理、牢固、定量、整齐及节省。

安全:包括人身、药品和设备三方面的安全。方便:堆垛要保持药品进出库和检查盘点等作业方便。要保持走道、支道畅通,不能有阻塞现象。节约:节约指对仓容量的节约。药品堆垛,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做到“三个用足”,即面积用足,高度用足,荷重定额用足,充分发挥仓库使用效能。

2.货垛安排

货垛的“五距”指墙距、柱距、顶距、灯距、垛距,即货垛不能依墙靠柱,不能与屋顶或照明设备相连。

3.货垛基本形式

行列式:将单品种或多品种药品用背靠背的方法排成双行以上的行列。这种堆垛形式便于收发、溯垛和检查,适用于小批量药品。

重叠(墩台)式:按照垛底摆脚数,重叠堆高。货垛每层排列一致,不交错,不压缝,数量相同。如包装不够平整,堆垛高低不一且不稳,可在上下层间加垫,如夹放木板条等,使层层持平有牵制,防止倒垛。

交错(压缝)式:按照垛底摆脚数形状,利用包装两边不等(长形)特点,纵横排列,逐层交错压缝堆高(也可二、三层交错压缝一次)。此法堆垛,具有相互咬紧,保持货垛稳固的优点。

屋脊式:将货垛上部两旁的药品由下而上逐层缩小形成屋脊式。这种堆垛牢固,适用于露天堆放,上面加盖雨布可以防风吹日晒和雨淋。

4.货架储存

药品在库内除了堆垛之外,也采用货架放置。库(区)常用的货架主要有以下几种:层架,层架分为开式和闭式、单面和双面结构;层架格;抽屉式和橱式货架;调节式货架;装配式货架;活动货架(移动式货架)等。

药房仓库工作计划范文3

为贯彻实施这三项标准。中国仓储协会于2008年3月28日在郑州召开了全国仓储业国家标准宣贯会,重点讲解与培训仓库等级评定与仓储服务质量评鉴办法。

仓储标准化势在必行

仓储是物流、供应链的节点。节点的设施水平、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物流网络、供应链系统的运作效率。从2007年国际仓联(IFWLA)年会、美国仓储教育协会(WERC)第30届年会与2007中国仓储业大会(CAWS年会)上得到的信息,国内外物流专家一致认为。全球化的供应链管理将使原材料与产品的库存得到有效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仓储业的功能与作用将得到极大提升。需要功能齐全的综合物流企业和专业化的仓储企业。

中国仓储协会秘书长孙杰告诉记者,近几年,仓储业发展势头迅猛。一方面,全国各地的城市扩建给仓库建设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由于过去的仓库多设在城乡结合处附近,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展,大批仓库面临拆迁。北京的马连道仓库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大型生产企业、商贸流通企业、物流企业的网络布点带动了物流中心的大范围兴建。此外,以普洛斯、宝湾为代表的物流地产业发展快速,加之外资企业大量涌入等因素。都对仓储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全国仓储业国家标准宣贯会上。中国仓储协会会长沈绍基指出。现阶段中国仓储业的稳定发展有三方面特点:一是仓库及其设施的变化。现代物流的需要不仅推动了立体仓库的成批新建,也促进了传统平房仓库与楼房仓库的库内设施的立体化改造:二是仓储业的业态变化。货主企业专业化、个性化的需求不仅促使仓储地产的兴起与发展,也促使仓储服务向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分拨中心等多种业态发展;三是仓储业的经营主题与仓库布局的变化,城市规模的扩大及其规划调整、新的投资人进入、国有企业的重组改制与并构,促进了城内仓库区的用途改变、商业开发或土地置换,催生了多元化的投资与经营主体,仓库向城市外环与高速公路周边发展。

基于现阶段仓储业的发展态势及特点,仓储业标准化工作在引导与规范现代仓库的规划建设、促进仓储增值服务的发展、保障仓储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我国仓储业的标准化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原国内贸易部、原外贸部都曾经颁布过许多仓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也颁布过粮库、冷库等专业仓库的规划建设标准。2005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了《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该规划首次提出了我国物流标准体系表。提出2005至2010年我国将修订物流标准33项,制定标准275项,在规划制定的标准中直接涉及仓储设施、作业、信息、安全、服务等方面的标准有20多项。

2007年,中国仓储业标准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2007年9月19日,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的2007中国仓储业大会上,经国家标准委批复,仓储业首批三项国家标准《仓储从业人员职业资质》、《仓储服务质量要求》、《通用仓库等级》正式。此外。为满足行业发展需要,交流、引导并最终规范现代仓库及库区规划设计,充分发挥仓库在物流中的重要作用,中国仓储协会还组织起草了作为协会推荐性标准的《现代仓库及库区规划设计参数》。

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上世纪90年代大规模兴建的仓库主要集中在流通领域,平房仓约占80%,楼房仓不到20%;立体库只是少量的存在于军队系统,用于军用物资的仓储。就国内现有的仓库情况来看,平房仓仍然占到总量的70%左右,楼房仓20%左右,大量的国有仓储企业升级改造传统仓库成为普遍的现象。同时,近年来,立体仓库发展迅速,其比例已经上升到10%-15%。据估计,在未来3-5年,立体库的比例将会达到40%左右,而平房仓的新建比例会非常小。因此,相关标准的引导和规范对于仓储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作为仓储业的基础性标准,《通用仓库等级》、《仓储服务质量要求》、《仓储从业人员职业资质》三项国家标准相辅相成,分别侧重在仓库建设、服务水平、人员素质,目的在于促进仓储行业的整体发展。其中,《通用仓库等级》标准一方面为货主企业选择不同等级的仓库提供依据,节省考察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为仓储(物流)企业提高仓库的技术条件与管理水平提供了目标,有利于仓储服务的优质优价。《仓储服务质量要求》标准为货主企业、中介组织评介考核公共仓储业服务水平,提供了统一依据。《仓储从业人员职业资质》标准则对仓储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资格确立了方向和细则。

原国内贸易部副部长杨树德对仓储业三项国家标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仓储业三项国家标准的颁布,填补了空白,来之不易。”就仓库等级与仓储服务质量标准而言,目前国际上并没有同名称、同内容的标准可以借鉴,只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咨询公司和行业组织的推荐性标准。《通用仓库等级》和《仓储服务质量要求》两项标准的制定主要是基于原商业部的一些指标。参照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同行业的指标,以及一些经营规范的国内大型仓储企业的内控指标。沈绍基表示,尺度的统一和思路的制订是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比如在通用仓库等级划分中。仅仓库面积一项,专家组就进行了反复的讨论,最终将星级仓库建筑总面积的评定底线定为5000平方米。“尽管在征求意见时一些企业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我们认为,仓库如果不具备基本的规模。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就无从谈起。”沈绍基说。

记者从全国仓储业国家标准宣贯会上了解到,《通用仓库等级》标准在内容与等级划分依据上借鉴了“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的标准,即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以仓储设施的硬件为基础与前提,再加上服务与管理。综合界定。仓库等级的划分主要立足中国的实际。给出方向和目标。该标准从仓库设施条件、从业人员素质、服务功能、管理水平等四个方面对不同等级的仓库提出划分条件。其中,仓库设施是划分通用仓库等级的基本条件。重点考察的内容包括仓库面积、装卸机具、库内通道、信息系统等设施数量与质量等。根据《通用仓库等级》标准分析,我国目前50%的仓库属于“三星”,30%属于“一、二星”,20%属于“四、五星”。 《仓储服务质量要求》标准结构包括定性的基本要求和定量的具体指标两部分,指标体系设计只列入企业外部的服务质量指标,具体指标中既保留了仓储服务的传统指标(基本指标)。又提出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现代仓储服务指标,突出服务的效果与客户认可度。指标具体数值的设置则是在立足中国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借鉴了国外先进指标。《仓储服务质量要求》标准中提出了3大类共7项指标,即:出库差错率、责任货损率、帐货相符率三项仓储服务基本指标,订单按时完成率、单据与信息传递准确率、数据与信息传输准时率三项仓储服务现代指标,有效投诉率一项仓储服务效果指标,并明确了各指标的计算公式与最低标准要求。

为保证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顺利推广,中国仓储协会自2007年11月起,分别在上海、广州两个仓储物流较为发达并有示范引导作用的地区以及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的重庆地区开展了星级仓库的评定试点。依据《通用仓库等级》和《仓储服务质量要求》两项标准,最终共有13家企业库区获得了首批“中国星级仓库”标牌。

企业受益

在全国仓储业国家标准宣贯会上,首批获得“中国星级仓库”标牌的企业代表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参与评定工作的体会,充分肯定了标准对促进企业和行业规范发展的引导意义。

国药集团医药物流公司的代表认为,《通用仓库等级》和《仓储服务质量要求》两项标准在仓库管理方面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参与仓库等级评定有助于企业发现管理薄弱环节,持续进行改进。据悉,现阶段。国内医药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设备差、信息系统滞后或不对称、作业延时、集约化程度低等问题。而《通用仓库等级》和《仓储服务质量要求》两项标准对医药现代物流所具备的仓库管理自动化、信息系统开放化、基础设施现代化、物流人员专业化、物流配送集约化和物流功能一体化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参与星级仓库评定过程中,国药集团医药物流公司参照标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建立健全了更为可靠完整的管理体系。例如:增加消防安全、警示等方面的标识。使整个库区的标识管理更加准确、醒目;增加堆码垛、周转箱的倾斜等标识,提高现场管理规范化。同时。国药集团医药物流公司意识到,企业外部的服务质量指标更准确。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内部客户,公司借鉴标准中的量化指标,健全了服务质量考核体系。此举将有利于提高内外部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减少重复审核,丰富企业质量体系内涵,提升公司知名度和品牌效应。

据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代表反映,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客户需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持续改进客户服务,加强仓储内部规范化管理已成为他们面临的重要课题。其中,信息化管理是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客户希望能掌握仓库实时信息以及各种动态查询。这意味着,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相关操作的优化管理。对此,有关专家分析,《通用仓库等级》和《仓储服务质量要求》两项标准将有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改变目前物流企业市场定位不准确,服务水平不合格、经营运作不规范等问题,引导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就《通用仓库等级》和《仓储服务质量要求》两项标准对仓储(物流)企业的引导作用,孙杰认为,仓储物流管理现代化已成为必然,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仓储(物流)企业意识到,以人工为主的传统操作管理模式将面临成本压力、大型节假日时的劳动力短缺,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效率、准确率、货损率等诸多问题。标准为企业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建立健全仓储业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仓储行业的现状是,仓储企业平均规模偏小,经济效益偏低,资产负债率极高。同时,还伴随着各类型仓库的构成比例不合理,许多仓储设施已经陈旧老化,且缺少更新改造资金等问题。对此,《通用仓库等级》、《仓储服务质量要求》、《仓储从业人员职业资质》三项国家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只能循序渐进地引导行业发展。沈绍基表示。希望用三年的时间使中国星级仓库的评定率达到4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仓储协会还计划将《通用仓库等级》、《仓储服务质量要求》、《仓储从业人员职业资质》三项标准带到“国际仓储与物流协会联盟(IFWLA)”2008年年会上,希望把一些提案纳入国际仓联的体系,一方面推动国际仓联建立相应的标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得到更多外资企业的认同。

药房仓库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药品采购;零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医院;供应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70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147-02

近年来,医药市场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药品更新及降价加快,信息计算的发展为药品采购及库存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技术职称。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药品采购及库存管理更加科学化、高效化,同时却大大降低了药品采购及管理的成本及风险,在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及收益的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看病用药费用,可谓事半功倍。[1]

药品采购及零库存管理信息系统是集药品采购、库存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药品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医院管理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对医院的日常药品管理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药品采购及零库存管理信息系统是部署方便、见效快、花费低的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此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医院管理从人工时代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大大提高了医院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其使得管理方式由纸和笔、人工统计、查询、录入进入到了信息化管理、录入、统计的全自动化管理时代。全自动化的管理使得药品的采购及库存清晰,为药品采购和零库存管理提供了方便。在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院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信息化管理能使医院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得巨大优势。药品采购及零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现在化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其在医院的使用使医院药品采购及库存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及条理性提高,使医院药品管理业务流程更加规范、也使得医院的药品管理水平及药品的流动透明度得到提高,使得医院资金周转速度获得提高,因此,其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及利润。[2-3]

1零库存的概念及作用

1.1零库存概念零库存是指商品在生产和流通销售等经营环节中,在提高资产收益率和减少积压的风险前提下,商品以最少量的货物仓库储存,大部分货物的处于流通状态的一种存储形式。简而言之,就是用最少的钱、库存得到收益的最高效率,为物料管理的最高水平,大大的降低了单位成本,对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这种零库存管理模式,涉及到不少问题,如相关部门是否批准,药房出帐的问题,特殊药品和药品供应短缺的问题,成功的临床药物的供应问题。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医院在实施库存管理是不是真的没有库存药品,大多只是间接的药品库存,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小储藏室,大药房的情形。即库房库存的减少,门诊和病房两个库存增加,导致二级仓库管理压力大大增加,显着提高临床断药的可能性,药品供应的保障性不能持续。[4]

1.2零库存的意义实施积极的意义,实现零库存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由于目前医院药品采购从多家医药公司进行,医药公司库房是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建设的,相比之下医院的仓库,软硬件设施,药品管理存在不小的差距。通过零库存管理,能够降低医院在库房方面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以实现与药品公司达到资源共享,使医院减少因药品过期、降价等带来的瞬时,使医院药品周转速度大大提升,滞留药物减少,有利于医院的现金流,同时也便于仓库药品管理。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药品管理部门的只能正逐步转移到临床部分,工作重心由药品流通变为药物临床使用、如何开展合理用药,进行药物的不良反应观测和其他药物有关服务,大大的体现出药剂师的价值。

将药物和药物供应商的采购人员之间的经济利益链从源头切断,从而消除药品采购过程的人为因素,确保医院药品的正常供应。[5]

2药品采购,管理的现状

2.1药品管理方面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管理效率低,医院的相关工作人员将大部分精力花费在了药品采购、管理上的繁杂、重复的工作上,加大了其工作量,然后实际工作效果却不好。

2.2医院和药品提供商间的信息不透明,医院和药商都有自己的管理系统,然而,他们系统间信息交换和共享不够,给双方的决策带了极大的困难,增加了双方的决策难度,降低了双方的收益。

3采购及零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3.1系统和数字库房模块医院现有的HIS系统,药品储存,仓储,配送,查询,汇总等基本管理功能。在药品采购及零库存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功能,更方便地使用数字库房模块,数字库房功能可以包含药品入库,药品的出库,盘点,库存信息,成本会计,药品的信息维护及查询,报表的生成与打印,自动生成采购计划。据病房和库房日常用药,医院HIS系统的实时性和使用的药物信息传递给数字库房库存,数字储藏室收到数据后,立即清查相应的药物清单,并自动生成药物详细表格。同时在统计数字库房药品出入库时间和使用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医院的药品需求,且与预定的库存容量结合,自动生成药品采购任务,利用接口将结果发送到药品网上交易,此外该系统将分析根据药物库存情况,检查药物的进出情况,并做出适当的账户管理及成本核算,提醒药品结算并提供药品结算的相应条件。

3.2药品网上交易模块该模块是原厂内部药品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功能的基础上所做的改进,按使用对象分为医院和药品供应商。

药房仓库工作计划范文5

一、库房管理

新系统提出三级库管理概念,一级库房管理负责物资消耗品信息相应的建立如名称、价格、厂家、供应商等情况,二级库包括消毒供应室手术室等下级库房,三级库主要以负责临床科室物资管理的护理站及各实验室为主,增加的三级库使用医院各个部门的物资管理变得有效。由于目前消耗品没有统一的编码标准,但不排除政府像药品及其它项目一样出台统一编码标准,故增加设置冗余字段,以方便日后替换。

二、消耗品库存管理

(一)计划与采购过程

一级库房的计划生成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根据二级库上报的计划生成本地一级库计划,一是根据历史消耗生成计划,三是根据库存限量生成计划。增加的计划汇总功能或生成后根据供应商产生定单,也可以按需要修改定单,发往各供应商。供应商则根据下单情况进行备货,按约定的送货周期进行送货。

计划制定是医院消耗品供应的前期保障,计划量不足则会造成供应紧张,又需要临时购买来补充;计划量太大又会造成物品积压浪费或退货。

(二)出库过程

相对于旧系统的手工请领方式,新系统的网络请领方式是由用户通过网络从本部门工作站向库房直接发出请领的方式。这种方式减轻了仓库繁锁的手工录入工作。由于实现了网络请领,仓库可以进行按计划分配:按计划采购入库的物品也可以根据各二级库房的计划上报情况进行分配,自动产生出库单,发放给有计划的二级库房。

(三)库存统计

库存统计增加了月结功能,有助于管理部门翻查历史记录,月结当月数据将不能修改,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

三、条形码使用

在医院信息系统中,将条形码应用于高值消耗品的管理,是为了便于消耗物品的计价处理。由于一些高值消耗物品的名称较长、规格多而复杂,在计价时往往不容易准确标识一件物品。另外,高值消耗物品经常有价格的变化,对价格的处理也比较复杂。因此,使用条形码将有助于简化录入的工作,防止差错。条形码的内容是:当商品有条码时,在入库验收时扫描填入,当没有条码时,自动生成填入,生成规则为:消耗品代码+规格+单位+生产商信息(类似价表定位),生成的条码打印出来,由库房管理员将条码标签贴到物品的外包装上,在物品出库时可以直接扫描条码,物品被使用时,可以将条码撕下贴到病人的计价单上。收费计价程序能够根据条码内容查询出对应消耗品的各种价格进行计价处理。

四、护士站功能融合

三级库房运行可以象病区药柜一样,将一些功能融合到护士工作站内运行,以免进行多程序操作和繁多的护士授权,同时按照操作者使用习惯进行功能设置,使学习新功能变得简单。

护士站具备的功能为一个主目录栏“消耗品管理”,该栏的子目录栏应具有:计划制定(可按使用统计生成和手工录入),材料申请(可按库存上下限生成或手工录入)、材料入库、材料出库、材料计价(整合到计价录入模块内)、库存查询、消耗统计、医嘱关联审核、关联材料自动出库(方案:在费用记录内增加出库标志和对应的医嘱号和子医嘱号,在后台建立自动减库存和自动产生出库单触发器,条件为在院病人,只要费用增加材料费用,后台则自动触发处理。)等功能。

医嘱和材料关联审核功能是将本护理单元所有关联材料的医嘱进行审核并确认所有关联的材料在本二级库的库存中是否存在,关联是否合理等。对异常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收费的合理性和价格数量的准确性。

五、财务对账

财务部门相关人员可查询库房的数据信息,可生成、导出、打印财务需要的统计查询表。财务部分可查看相关信息但不可修改删除。我院使用的是用友财务软件,本系统可提供接口,方便数据交换。

六、管理功能

药房仓库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医院药品管理;成本核算;药品收入

[DOI]10.13939/ki.zgsc.2016.40.076

1 引 言

作为医院重要的流动资产――药品,是医生为病人有效治疗的手段之一,同时,药品收入是医院医疗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成本也是医院经营成本的重大组成部分,加强对其管理与核算,对医院的医疗安全、资产安全、成本控制及降低病人负担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严格药品管理,加强药品成本控制对于促进医院技术水平、提高医院管理能力、提升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着重大意义。

2 医院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在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各医院经过多年不断发展,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药品管理也逐步规范,但当前我国部分医院对药品的管理和核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医院药品管理组织不健全、结构不合理

一些医院药品管理组织架构体系不健全、不合理,造成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导致职能交叉缺失或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改进措施:建立医院药品四级管理组织结构,第一,在医院领导下成立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成员由院长、分管院长、药剂科成员、临床各科主任、纪检、审计、财务人员组成,院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定期召开会议,审核批准医院药品各种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医院药品使用目录,审议医院药品新品的引入,以及药品管理的其他重大事务;第二,分管院长主要负责药品采购计划的审批,临床急需药品引入的批准,药品部门财务报表的审批,以及临床用药的管理;第三,药剂科成员由药剂科主任、采购员、药品会计(由财务科派驻)、临床药师、药库管理员构成,主要负责日常药品的计划、采购、入库、核算、指导临床用药等工作;第四,门诊、住院药房,成员由各药房主任和发药员组成,负责日常药品的调拨和住院病人处方、医嘱的审核、发药。

2.2 医院药品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执行不力,形同虚设

第一,建立医院常规药品使用目录,完善药品新品种引入机制和流程,明确各机构职责。目前部分医院药品在用品规范混乱,引进药品新品随意性较大,一方面造成满足不了病人治疗需要,另一方面造成药品部分品种多余、滞销、积压浪费,不必要地增加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差错的概率,提高了医院药品的经营成本,甚至为不良产商临床促销的违法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

改进措施: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根据国家和地方基本药物目录,由医院临床各科室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治疗需要,提交本科室药品使用品规,交由药剂科汇总,药剂科对各科室提交的药品品规,对照相关政策和制度,进行审核整理汇总,形成医院药品使用目录初稿,交由分管院长审核同意,同意后再交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审议,管理委员会各成员对药品目录初稿中的各品规要严格审查,重点审核药品各品规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审核通过交由委员会主任批准执行,形成本院的药品使用目录。另医院每年可定期根据此流程,调整完善药品使用目录,以满足医院业务发展及病人治疗的需要。药品目录出台后,医院药品的采购、使用必须严格在目录品种范围内。对于不在目录范围内的品种,病人确实治疗急需,由医生填写药品临时采购报告,详细说明病人信息、使用品种、剂量,科主任签字同意后交由药剂科审核,审核通过后再上报分管院长批准同意采购。

第二,调整完善医院药品流通流程,制定药品采购计划工作制度。部分医院药品采购流程不合理,责任不明确,经常造成部分药品断货,直接影响临床治疗用药,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另外部分品种滞销积压,造成报费损失,提高药品经营成本。

改进措施:制定药品采购计划工作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各医院可根据业务需要,仓库储存条件,每月形成2~3次批量采购计划,由仓库管理员根据前期药品消耗量,结合医院药品现有库存量,另考虑到医院病人季节性、周期性等特点,出具药品采购计划稿,交由采购员整理,采购员对计划采购稿进行初步审核,根据医院采购目录制作采购计划表,按各采购公司详细列明药品名称、规格、产地、数量,形成的计划表交由药剂科主任审核,药剂科主任重点对医院的急救品种采购数量结合库存量进行考量,并对其他品种采购量根据有关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最后上报分管院长批准同意后采购。另可建立对医药公司供货情况的考核机制度,避免医药公司供货不及时、故意不供货等行为。

第三,调整完善药品入库入账流程,引入先进的药品管理核算信息系统。现今部分医院管理核算信息系统设计不合理、不完善,造成内部控制不到位,出现监管漏洞,时有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情况出现。

改进措施:根据医院药品工作制度、流通流程,引入先进的药品管理核算信息系统,形成药品三级账管理核算方法,财务科负责药品总账的核算管理,药剂科(药品会计)负责药品明细账的核算管理,仓库管理员负责实物账的核算管理。

药品采购到货后,由仓库管理员根据到货清单对药品进行挂账入库后通知采购员进行审核确认,采购员根据验收记录,详细核对每个品种品名、规格、产地、价格、数量,无误后在信息系统上确认,完成药品的挂账入库,增加药品的实物库存,药品会计根据采购员、审计审核合格的发票,在挂账入库的记录中对药品进行冲正入账,同时重点核对药品的价格。

第四,制定药品价格调整工作制度。部分医院存在药品价格管理混乱,调整随意,责任不明确。

改进措施:制定药品价格调整工作制度,完善调整流程。采购员根据国家价格政策、地方招标采购目录或询价记录(询价流程由纪检、审计人员参与)制作药品价格调整目录,由纪检、审计人员、药剂科主任审核签字后上报分管院长批准同意,同意后交由药品会计人员在药品管理核算信息系统中执行调整。

第五,调整规范药品核算方法。部分医院存在药品核算方法混乱,有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不能正确地反映药品经营成本。

根据2012年1月1日起实行的医院新会计制度,取消药品进销差价,药品改按进价核算,建议医院实行实进实出会计核算方法,这样能够正确核算反映药品的经营成本。

第六,明确药品实物负责人,建立药品定期盘点制度。部分医院药品仓库、药房或多或少存在账实不符,药品质量保管不当等情况。

改进措施:由医院指定药品库房的实物负责人,仓库为仓库管理员,各药房为各药房主任,负责本科室药品的日常核算管理,同时,医院财务、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各库房药品进行清查盘点,对出现的账实不符、报损情况查明原因,上报院领导,如系人为因素,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同时由药品会计根据盘点结果调整药品明细账,财务科根据药剂科月终上报的药品盘存报表调整总账。

3 结 论

医院药品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医院医疗安全、经济效益和健康发展。同时,医院药品管理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仅是本人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提出的一点建议。因此,医院要建立起考核机制,提高各部门、各成员对药品管理和药品成本意识,一起努力,共同做好严格管理药品,共同促进医院的良性有续发展,要全方位、全过程地控制、管理药品,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