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案例论文范例6篇

审计学案例论文

审计学案例论文范文1

【关键词】教学法;审计案例库;审计

审计学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实务性较强的专业课,运用审计学案例教学法,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审计理论的兴趣,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思维及创造空间,提高学生审计实践的能力,这是审计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较为有效方式,并在审计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良好的效果。

一、当前审计案例存在的问题

运用审计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审计教学效果。但当前我国案例教学中运用的审计案例还很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审计案例与教材内容脱节

审计教学离不开审计教材,采用案例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审计概念和掌握审计理论。这就要求案例必须要反映一定的审计理论,学生运用所学到审计理论才能对案例进行分析。但当前许多审计案例有时仅仅是会计更正纠错的翻版,这就与审计理论相脱节,学生不需掌握多少审计知识,也可以对案例进行分析,无法促进审计理论的学习和理解。

(二)案例与实际相对脱节

目前审计教学选择的案例是可能由教师自行“设计”出来的。由于教师主观上想采用案例教学法,又苦于没有案例,而且教师可能审计工作经验不足。因此,凭着自己的理论知识,在会计实验资料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审计案例。这种案例往往太过于理论化,与审计实际工作严重脱节。无法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多数审计案例分项审计计,缺乏综合性

审计案例的设计,教学过程中为了学生学习,针对教学内容的某一个重点或某一章节的知识点而设计的。而审计工作只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要运用到审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等多门学科的知识,需要经过复杂的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结论。因此,缺乏综合性,过于简单的审计案例达不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的能力。

二、审计案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

(一)精选审计案例,建立审计案例库

审计案例一般可分为审计理论案例和审计实务案例,前者一般可独立成例,侧重于对审计理论的阐释,不需要有较多的审计实务经验,教师可以通过查阅中、外文献资料,搜集电视、新闻等媒体报道,或浏览相关网站等方式收集;后者则需要具备较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对被审计单位的实际业务较熟悉,并具备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能力。这部分案例最好是根据授课教师本人的亲自实践编成,或由授课教师对来源于审计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加工、整理,使之符合教学要求。总之,审计案例的编写不能仅靠若干个教师的个人努力,更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集思广益、互通有无,建立比较成熟、系统的审计案例,合理设计审计案例教学的方式。

(二)讲授教学与案例教学交叉进行的设计

讲授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审计理论知识,对审计概念、理论、原理、方法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掌握。而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了解审计实务工作,培养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二者各有优点,不可相互替代。在审计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两者的关系,讲授教学与案例教学应做到合理安排,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一般而言,教师可以先进行讲授教学,让学生对审计理论知识有一个较全面的把握,再开展案例教学。讲授教学与案例教学必要时也可叉进行,使教学效果最佳即可。

(三)审计案例教学与其他实践教学的关系

审计实践教学中包括审计实验教学和审计社会实践。审计案例教学不同于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它们对于学生学习审计知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均有作用,但它们又各有优点,相互之间不可完全替代。在审计教学中运用了案例教学法,也不能完全排除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作为教师必须处理好案例教学与试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在采用讲授教学和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中,适当安排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是有必要的。

对于讲授教学、案例教学、其他实践教学的设计应在寒假或暑假备课时作好,审计教师应从整体上来进行设计,以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四)优化审计案例教学内容

实施审计学案例教学,要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教师要十分重视收集和整理教学案例,建立教学案例库。广泛收集和整理、科学设计和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学案例。精心准备,同时周密组织审计学案例教学。建立审计教学案例库,及时补充最新案例其取得途径可以是:从企业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考有关资料收集;教学经验结合审计教学实际自行设计;利用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审计实信息。同时,应及时修订和补充国内外近期发生的审计学案例,以激发师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审计学案例教学效果。

(五)建设案例教学资料室

审计案例教学资料室应类似于阅览室。审计案例教学资料室应包括国内外各个层次、各个观点、各种主要资料和文献。资料不要求多,但要求全面,有典型性、代表性,是一个专门用于学生查取审计资料的小资料室。资料室内有桌椅,学生可坐下来阅读,资料室内的资料应不允许外借,这样的资料室比图书馆更能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延宇.案例教学及其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2.

[2]李雅玲.教师教育案例库建设及其案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

[3]高志远.高校审计案例教学探究[J].北方经贸,2008(5).

审计学案例论文范文2

关键词:审计学;案例教学法;案例库;实践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审计课程是高职院校统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会计学科体系中属于具有一定专业技术难度,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因此,各个院校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函待改进。

一、案例教学法在审计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审计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审计相关的教阿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案例为内容,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分析,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教学方式。

1.审计课程体系的特点需要理论案例法教学。审计课程体系中诸多课程涉及内容多,大量审计理论和术语枯燥晦涩,使得学生在理解这些内容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偏差,如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等。因此,只能引入大量鲜活案例来对理论性的内容加以解读,才能使学生领悟众多知识点的内涵并加以灵活地运用。

2.审计课程的实践性需要实务案例法教学。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学以致用、立竿见影。在审计相关课程的教学当中,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的撰写,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最终使学生形成发散式、创新型的辩证思维模式,这一切都需要借助案例教学来完成。

3.对新审计准则的理解需要案例法教学。新审计准则的出台,显示出我国审计实务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的速度更加敏锐,也反映出我国审计理论思想与国际趋同的大趋势。因此,需要通过最新审计案例的讲解来使学生了解新审计准则相关条款改动的背景、依据和必要性,加深对相关条款的认知程度,从而使学生能够清楚地把握审计理论发展的趋势和沿革的脉络。

二、目前高职院校审计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1.缺乏高质量和最新的审计案例。提高审计课程教学效果的必备条件是拥有丰富完善的审计案例。审计教学中使用的审计案例可以分为真实案例和虚构案例两大类,真实案例主要来源于比较典型、对社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审计失败案例,比如安然、银广夏、琼民源等。但除了这些经典陈旧的案例之外,现在的审计相关教材上很难看到新的真实案例。虚构案例主要由任课教师根据所讲授的内容需要而编写出来的,目前我国高校授课中涉及的审计虚构案例普遍存在脱离实际、内容简单、代表性与说服力不强,甚至前后矛盾的问题,缺少真实感和启发力,与真实案例相比典型性较差。部分审计虚构案例虽然来源于审计实务,但过程和数据不够完整,情节和表述不够清晰,审计结果不够明确。

2.缺乏具备丰富审计实践经验的授课教师。审计案例教学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善于将理论知识与典型案例结合起来,从实战的角度和心理去进行分析和引导学生。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审计专业的任课教师大部分都同时具有讲师和注册会计师资格,但多数高校尤其高职院校难以达到如此配置。高职院校教师相对于本科以上高校,授课任务繁重,无力外出学习培训和参加顶岗实习。同时,高职类院校的影响力和名望也远远不及本科以上名校,难以获取邀请参与很多社会和政府的审计相关项目。在这种状况下,审计案例的质量和数量也无法弥补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所带来的弊端。任课教师普遍较难将抽象的审计理论与教学案例很好地结合,对案例的讲解不够清晰透彻,枯燥有余而生动不足,直接影响了审计案例教学的效果。而从事务所请来的专家虽然大多在案例讲解中广受欢迎,但在教学方法、对学生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的熟悉程度等方面又会存在明显缺陷。

3.教学计划的制定和相关教材的选取、编写缺乏对案例教学的认识。目前各经管类高职院校大多没有开设专门的审计专业,审计相关课程都是作为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会计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学分和学时方面受到很大限制,在选取或者编写教材的时候一般避免涉及内容过细过深,致使教材中审计案例所占篇幅较少,以避免影响教材对审计只是做全面、系统的介绍。尽管如此,所安排的有限课时和审计课程的难度也使得教师在授课时以为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为首要目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包括审计案例都难以深入讲解,甚至一带而过。部分开设了注册会计师方向等偏重于审计方向专业的高职院校,选取的审计教材大多数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用书。考试用书更多的是偏重于审计准则和理论的介绍,严重缺少相关审计案例。另外,审计案例从内容的覆盖面上来看,应该包括中西方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等三大方面,而目前我国审计教材中涉及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教学案例更是少之又少。

三、审计案例教学法改进建议

1.建立丰富完善的审计案例库。各高职院校应加大力度建立高质量的审计案例库,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和手段,促使任课教师积极收集、整理相关的审计案例素材,并针对课堂教学与学生讨论的不同环境加以科学的设计,为审计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案例的设计应以真实审计案例为主,以增强案例和审计实务之间的联系。首先,案例的设计者应掌握扎实的审计理论基础,精通资本运作、企业管理、经济法、税法等相关专业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审计实践经验。其次,案例的收集,要符合审计教学的需求,该案例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最后,设计者应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提炼的时候,应合理地进行删减取舍和加工整理,确保所选案例都能有的放矢,针对相关的审计理论知识加以精心设计,注重与审计理论的关联性和前后知识的衔接性,最终形成逻辑清晰、事实清楚,具有实践性和说服力的适合于审计教学的典型案例。

2.不断更新审计案例素材。目前,审计行业发展迅猛,社会期望甚高,但也面临着市场经济环境变化巨大、同业竞争激烈、业务范围不断深化拓展等挑战。因此,审计案例素材的也必须及时更新,保证审计案例教学与时俱进。由于很多案例数据受到保密性的限制,很多会计师事务所和当事企业不愿将数据公开,致使审计案例素材的更新遇到了一定的困难。要解决这种状况,首先,应善于发现和收集证券市场公开披露的各种信息。比如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审计署等机构正式的公告,以此来了解我国上市公司涉及违规操作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最新动态。其次,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和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各类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保密条款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获得第一手的审计案例素材,并请具有丰富审计实践经验的会计师、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等参与审计案例的设计。

在更新审计案例素材的时候,并不是一概以新换旧,对于很多经典的审计案例比如南海公司(The South Sea Company)、麦克森·罗宾斯药材公司(Mckesson & Robbins)等重大审计失败案例的发生,都能从不同角度给予我们思考,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启发性。

3.多渠道保证审计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审计案例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是将审计实务中的背景和问题以案例的形式导入课堂教学和课后讨论中。而客观地将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冲突加以评析,引导学生深层次地进行思考,以求解决问题的合理对策,全面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审计案例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任课教师应确保审计案例教学具有足够的互动性和研究性。课前,将不同类型的审计案例让学生提前阅读和思考,课堂上再结合相关审计理论知识和审计业务流程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积极性和互动性,是审计案例教学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选择案例时可多采用经典案例,比如有关审计环境的变脸艺术的红光实业案例、混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黎明股份案例、以政策为借口的幸福实业案例、有关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的上海汇中伟宏会计师事务所验资案例、蓝田股份民事赔偿案例等。这些经典案例的讨论与分析,必然使学生认识到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的复杂、审计业务的风险和审计责任的重大,强化学生的执业判断能力。

随着审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审计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与外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因此,高职高校审计课程案例教学法必须与时俱进。建立丰富完善的案例库,是审计课程案例教学的基础,不断更新案例素材是提高审计课程案例教学质量的关键,努力提升教师的业务实践能力,广泛采用互动性、研究性案例教学法,则是审计课程案例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余玉苗.《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创造力、就业力与创业力的塑造为导向[J].财会通讯,2011(34):27-28.

[2]蒋云.审计基本理论教学中审计案例的应用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34):196-197.

审计学案例论文范文3

审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一方面,审计理论抽象、晦涩难懂,另一方面,其实务操作需要较多的职业判断。因此,案例教学被广泛地应用于审计教学。案例教学以特定的案例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从而达到多元化的教学目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说,案例教学是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点。具体而言,在审计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可以起到如下作用:

(一)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案例教学将真实生动的审计案例穿插到审计学课程中,使学生从枯燥的审计理论中走出来,有兴趣探究审计理论背后的故事,或者在审计案例中去寻找潜藏的审计理论,从而增进学生求知和思考的愿望。

(二)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案例教学以特定的案例为教学手段,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道理具体化。通过案例分析,学生的感性认识不断增强,从而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快速掌握和深刻理解,并且这样获取的知识也更为牢固。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案例分析中,通过知识的运用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散型、创新性的辩证思维方式,同时积极参与案例的讨论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审计案例涉及的知识很多,一个综合性的审计案例不仅能与不同的审计理论相对应,也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知识结合在一起,同时案例的背景还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的方方面面。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不仅能系统巩固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能加深对审计行业的了解,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二、审计案例的选择

审计案例是联系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的桥梁,是案例教学的内容。审计案例的选择是否恰当是案例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一个恰当的审计案例,可以使现实问题迅速反映到课堂上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显现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引导能力,从而诠释案例教学模式。在选择审计案例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一)从案例的规模看,大型案例与小型案例相结合 大型案例篇幅较长,内容较多,涉及面广,是对教师和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这类案例的取得相对比较容易,目前的审计案例书籍中基本涉及的都是大型案例。这类案例来自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具有现实针对性,能够充分体现审计环境、审计实务的精要,一个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是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领域中可能遭遇的,能够在其经验世界中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案例的内容来看,大型案例不仅涉及到审计中许多跨章节的知识点,也涉及到市场监管、行业管理、公司治理等诸多方面,对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学生的知识储备都要求较高。大型案例一般安排在某一章节结束后,以案例分析课的形式进行,教师可预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查找案例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参与讨论,解决问题。小型案例篇幅短小,内容简洁,主要针对某一个审计问题或知识点而准备,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相关要点。小型案例可以来自于真实的审计事件,也可以虚构。虚构的案例可能不够生动,但在设计时可以和审计理论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引导性,明确地反映出教师的意图。虚构的案例如果运用得当,同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审计理论,掌握审计技术。小型案例一般适用于课前或课中,引发学生对这堂课的兴趣或者是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比如,在讲解审计证据的特性、收入的确认原则、函证程序等内容时,都可以通过相关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审计技巧。

(二)从案例的时间看,早期案例与近期案例相结合 目前,写入审计教材并在课堂上讨论较多的绝大多数属于早期的经典案例。其中某些案例不仅对审计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比如,南海公司事件,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份审计报告,并对股份公司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罗宾斯药材公司事件,使得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开始被关注,同时应收账款的函证和存货的监盘被写入了审计准则,成为必须的审计程序;银广厦事件,集中反映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弊病;科龙事件,引发了对外资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超国民待遇”的深入探讨。这些早期的经典案例比较成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审计发展的背景和历史过程,理解审计的相关概念,可供长期使用,是案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审计学案例论文范文4

论文关键词:案例导向;审计课堂;教学方法

《审计学》课程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融合了学生将来从事经济工作所必须掌握的会计、审计和理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然而,从几年来自己从事审计学教学工作来看,审计教学常有“假、大、空”之嫌。自己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可学生始终似懂非懂,不得要领,因此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很困惑,自己也也无奈。一直以来,如何找到一个既适合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始终困扰着我。范钦珊教授说过,教学效果有三个层次,如果有80%的老师能够达到第一层次效果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也即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对讲课有兴趣、听课率高。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与反复实践,我认为《审计学》课程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案例教学法的使用。那么,作为《审计学》课程的执教老师,到底应该如何开展案例教学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1 案例教学在审计课堂中的运用

审计案例教学旨在配合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进度,通过教师讲授会计、审计与理财的理论知识和组织审计案例讨论来实现,只有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首先,要充分搜集案例,逐步建设案例库。《审计学》的案例不需要要闭门造车,形形色色、活生生的案例比比皆是,中国证监会的资料公告、财政部的处罚公告、审计署公告等都对我国上市公司违规操作、审计失败等情形进行公开的披露。搜集案例只是进行案例教学的第一步,要想把案例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要要进行至关重要的一步,认真研读案例并将其与课程讲授内容相对应。当然,学生也不能闲着,要教会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毕竟上课时间有限,老师只能是介绍一些经典案例,对于跟理论知识相关的其他案例可以由学生自己搜集,或是老师给出基本案情,由学生动手搜集。

建设案例库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亦不是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这需要教研室的老师精诚协作,一起努力。由于本课程只有我自己执教,那就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搜集、整理并形成案例库了。

在具体的案例搜集整理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方法:(1)通过报刊杂志网络(如《中国证券报》、《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署网站、证监会网站等)搜集案例;(2)利用其他专家学者编写的案例,如:《会计舞弊之反思》、《会计数字游戏》、《安达信:事件与反思》等书籍;(3)教师如果能亲身参与会计师事务所与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实务工作,搜集整理形成案例更好;(4)老师自己分析上市公司年报或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并分析案例。

其次,案例在教学中如何恰当运用,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有了好的案例,并不意味着老师就能灵活运用于教学中了。要真正融入到教学中,老师还必须有很好驾驭课堂教学的功力。否则,案例教学就又会变成冗长的照本宣科。那么,如何才能使案例恰当地在课程教学中体现、令抽象的审计理论变的栩栩如生呢?通过观摹一些精品课教师的审计示范课以及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的积累,自己进行了总结,可操作的方法有:

(1)采用课程讨论或者是课程辩论的形式。案例教学没有唯一的答案,对于大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一般4-6人一组),学生可以分别从不同角度来剖析同一案例,然后每组推一名负责人进行发言阐述,本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组成员可以反驳或赞成,形成热烈探讨问题的气氛,最后由任课教师做点评与总结。在此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好案例讨论时,要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并注意把握案例讨论的方向,以便学生紧紧围绕案例的主题。

(2)平时授课过程中每章或每节都有一个案例做引导,以导入所讲内容。这样学生就会了解本次课要学习什么知识,解决什么问题。这就打破我们传统的先讲概念、特征、重点、难点等形式,由于审计的概念、理论抽象难懂,一味的讲解很难让学生领会。采用案例导入的方式讲授每一节课就会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找到一、两个和此章节相关的案例,把学生吸引到解决案例的过程中来。 转贴于

(3)在授课中适时穿插小案例,以使授课内容更生动有趣,便于学生理解。

(4)采用网络上现成的好的案例,直接采取链接的形式,当堂让学生上网观看或让学生课后了解与学习消化。

最后,让学生动手做案例分析题。《审计学》课程必须要有作业,这样学生才能消化所学内容,案例分析是一种很好的作业类型题。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审计案例的分析讨论后,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案例分析和评价报告的撰写。当然,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告诫学生不要去照搬所谓权威性的分析评价结论,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和评价复杂多变的会计、审计与理财实际问题,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 案例教学法的审计课堂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的兴趣,并能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各类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各抒己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挥,培养创新型人才。

(2)案例教学可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知识、思维与才华的场所,在分析与讨论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自由辩论。对学生来说,这不见锻炼了其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如何有效组织、归纳自己的观点、论据和结论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3)案例教学促进了教学互动,强化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案例讨论与分析将基本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案例中去,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跃,思路更加开阔,提高了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常常也使老师在讨论中获益匪浅。

3 实施审计案例教学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

(1)审计课程教学不能指望单单采用案例教学就可以实现所有的教学目的,有一些知识相对于有些形式的学习是低效率的,如何将案例教学与理论讲述有机结合起来是需要不断探索的。

(2)当所要学的东西是一种个性化的,不能明确表达的知识的时候,案例教学也可能失效。这时,老师不能告诉学生“正确”答案,学生不得不独自与自身的洞察力的限制作斗争,并尝试从自身的经验中找出有意义的东西。

审计学案例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目前传统的审计课堂教学普遍偏重对审计理论的讲授,缺乏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难以满足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的需要,审计教育改革也就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以传统审计案例教学模式的缺陷为切入点,对传统案例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并构建审计案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课后的实践教学,使审计案例教学得以广泛应用和推广成为可能。 

0 引言 

审计学课程是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体系中既包括审计的理论又包括了审计的实务,课程的技术性及实践性极强。审计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审计基本理论,掌握审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但由于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学生看来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要求学生对会计知识有较好的灵活运用的能力,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为提高审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传统理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案例教学进入课堂教学过程中。 

1 审计案例教学实施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经过实践,发现审计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仍有如下问题: 

(1)审计案例的选用不恰当。 

目前课堂教学的案例均存在着针对性不强,不够系统的问题。教师们在备课时所选用的案例多半都是国外的案例或者是上个世纪的案例,要么不能够有效的跟中国实际相结合,要么就是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而且很多只注重了会计实务的考核,反而忽略了审计的实务操作。 

(2)师资能力不足。 

进行案例教学需要授课教师具有渊博的专业的学识、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但现实情况是,目前高校的审计授课教师大多缺乏审计实践经验,不了解审计的实际工作流程和技巧,很难将较为抽象、晦涩难懂的审计理论放在实际例子中使之具体化、形象化,使之通俗易懂,这是审计课程枯燥、难懂、难学的原因之一,也是制约审计案例教学实施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3)学生不习惯、不配合。 

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学生不仅积极性较差,而且市场经济的商业化气息更使学业也带上了某种功利主义色彩。学生们学好一门课程通常有种种目的,或是为了拿到高分,或为了将来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这导致学生注重追逐高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注重死记硬背而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其结果就是案例教学的参与热情不高或参与了也不配合,导致教师的提问、启示、分析、点评全成了唱“独角戏”,最终又回归到传统教学模式的老路上。 

2 审计案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 

(1)精选审计案例,建立审计案例库。 

审计案例一般可分为审计理论案例和审计实务案例,前者一般可独立成例,侧重于对审计理论的阐释,不需要有较多的审计实务经验,教师可以通过查阅中、外文献资料,搜集电视、新闻等媒体报道,或浏览相关网站等方式收集;后者则需要具备较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对被审计单位的实际业务较熟悉,并具备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能力。这部分案例最好是根据授课教师本人的亲自实践编成,或由授课教师对来源于审计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加工、整理,使之符合教学要求。总之,审计案例的编写不能仅靠若干个教师的个人努力,更需要大家齐心协力、集思广益、互通有无,建立比较成熟、系统的审计案例库。 

(2)科学设置课程,保证充分的课时。 

目前,审计课程并没有象会计课程那样,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会计等不同级次,以反映教学内容的不同难度,而在实际中,由于课时、专业、学生层次等的不同,授课教师经常将同一门审计课讲成审计基础与原理、审计技术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等多门课程。建议独立开设审计学原理,以讲授最基本、最必要的审计基础理论,其课时应尽量压缩;再单独开设审计案例课,其课时应充分保证课堂讨论的需要。两门课程之间应注意适当衔接。 

(3)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师资水平。 

针对审计教师大多缺乏审计实践经验、实际动手能力差的现状,建议采取以下多种途径提高师资能力和水平:①鼓励教师每隔二年或三年,即运用一学期时间到大型企业的内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或政府审计机构做兼职或脱产实践,以增强实践经验。这要求改变以往主要以课时考核教师工作量的做法,适当压缩课堂教学工作量,增加一定的实践工作量。②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加c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或cpa考试,取得cia或cpa资格。③通过网络培训等方式,补充专业理论方面的新知识,了解市场环境变化给审计带来的影响。④适时聘请实务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过硬的审计实务高手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只有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审计案例教学有了好的“牵头人”、“领航人”,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4)改变考核方式,获得学生认同。 

传统审计课程考核主要采取带有标准答案的期末闭卷考试形式,平时成绩形同虚设,期末试卷的卷面成绩几乎决定了审计课程的最终成绩,这种考核制度不能不导致学生“唯分是图”。以我校为例,专业必修课的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为3∶7,而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平时到课率、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等打出,学生之间分数几乎没有差别,根本无法反映课堂讨论情况,更没有包括审计实验、实训等环节。建议改变传统的审计考核形式,专门给课题实践成绩一个固定的比例,在平时成绩、课堂讲授、案例研讨、审计实验等之间建立一个合适的比例。相信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考核方式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能力的重视,最终引起他们对审计案例教学模式的倾心认同。 

3 课堂案例教学建议模式 

(1)课堂讲授方式。 

以学生为讲授主体,教师进行总结。例如在审计理论课之后开设的审计案例分析课程中,教师提供国内外发生的一些典型审计案件,让学生以课程小组为单位,选取某个案件,查找相关资料,小组内进行讨论、分工协作,并推选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该案例的分析。教师对整个分析过程及问题进行概括总结,帮助学生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讨论方式。 

该种教学形式主要运用于审计实务部分的课程讲授。为使学生充分领会及掌握会计报表审计及审计意见出具类型等知识点,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编制不同内容的审计案例。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分别编制采购与付款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生产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货币资金及会计报表审计等不同内容的综合性审计实务案例。在案例编写过程中,力求既与课程知识点相结合,又贴近实际的审计工作,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修订。在教学使用时,为节约时间,可以将审计案例提前发到学生手上,让课程小组先进行课下讨论。课堂上再组织案例讨论,然后教师抽选某个小组进行课堂发言,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可以就关键问题或容易产生混淆的问题让小组之间展开辩论。教师最后对整个过程进行讲评,对案例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就学生们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评。 

(3)案例情景模拟形式。 

即借助模拟现实场景,通过设身处地、寓教于乐的教习方式来强化学生对审计理论、审计程序、审计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主要运用于审计理论课程后的综合案例分析课程。在实际操作时,让每个课程小组编制一个5-10分钟的审计案例情景剧,在剧情中穿插一些违反审计准则的错误行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演示该案例。其他小组则以抢答方式指出情景剧中的问题,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在案例考核时,可以从内容、表演、参与情况等几个方面对表演小组予以评价,从抢答情况及指出问题正误方面对其他小组作出评价。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所模拟的案例情景涉及到业务承接、职业道德、货币资金审计、存货审计等诸多方面。角色涉及被审计单位经理、会计、出纳等不同岗位职员及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项目经理、注册会计师、审计助理等不同层次审计人员。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情景表演时小组全员参与,问题抢答时全班参与,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又在轻松的环境下达到了掌握知识的目的。在前述教学形式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总结与评价是极其重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案例上,而是要通过教师的总结,将案例分析的目的定位在对相应的审计理论的理解上,以及具体审计技术、审计方法的掌握上。 

4 课后实践教学 

(1)校内模拟审计。 

模拟审计是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对审计实践各环节的一次综合模拟。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极为方便的接触实际的条件,使学生无须走出校门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亲身体验到比较系统、全面的审计工作全过程,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有利于加强对审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将专业理论和审计实务紧密结合。 

校内模拟审计包括两个部分:手工审计模拟和计算机审计模拟。其中,手工审计模拟主要是结合审计学原理、内部控制、企业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专业主干课的学习,重点模拟审计技术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审计模拟中使用的指导教材可以是教师自主编写的教材,强调审计检查、计算、分析程序的基本功训练。模拟实习资料取材于公司的实务,并根据其大量真实的核算资料分析、筛选、增补而成。要求审计实习者完成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程序,即从取证到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直至撰写审计报告,完成审计工作底稿归档的全部过程。学生的模拟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进行,共安排8周的时间。这为没有真正接触过审计工作,对审计中的审查程序、专业技术方法、职能岗位缺乏感性认识的学生提供了极好的锻炼机会。计算机审计模拟则是模拟操作相关审计软件,要求学生完成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的编制复核、整理任务,掌握相关审计证据的获取方法,模拟审计档案的归档管理。当然,这部分也可以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起到理论结合实践的效果。 

(2)校外审计实习。 

审计实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实现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一方面通过在校期间阶段性的审计实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相结合,及时了解课本理论与现实工作的差异,弥补理论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毕业实习是学生就业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可以让学生熟悉将来可能承担的工作,尽快把知识转化成生产力。 

审计实习包括在校期间阶段性实习和毕业实习。其中,在校期间阶段性实习主要是根据本课程的进度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及兴趣取向,将学生分批、分期送入审计实践基地接触真实审计实务;毕业实习则是在毕业前(一般在大四上学期期末安排两个月时间)安排学生实习,可以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参与审计,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在实习期内,每位学生至少参与一个完整的审计业务,从而切实提高其对审计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汪燕芳.审计案例教学模式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审计学案例论文范文6

关键词:审计专业实践技能;审计案例课堂教学;实施

审计专业实践技能是审计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对在校生而言尤为重要。目前在校生普遍专业实践技能薄弱,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动手能力极差。这样的学生在面对日益困难的就业形势时,无疑是缺乏竞争力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在校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将提高在校生审计实践技能纳入日常教学工作。在审计教学实践中,运用审计案例进行辅助教学,是提高学生审计实践技能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提高学生审计实践技能的积极意义

(一)可以深化理论教学,巩固学生已学知识

审计学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一般是在学生学完了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后才开课。对学生而言,学好审计基础理论相当重要,但是理论比较枯燥无味,而且财会专业学生学习审计知识最终还是要学以致用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结合审计实践,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这样能使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在课堂教学中使各科知识综合运用,互相渗透,将已学的各门专业课程基本理论融会贯通,起到深化理论教学的作用,收到巩固学生已学知识的效果。

(二)可以增强感性认识,有利于训练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理论有赖于感性认识,这既是一条认识规律,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规律。由于审计案例是源于审计实践的典型素材,所以其内容主要提供的是具体、明确、生动的感性认识。这样,案例教学就能够运用每个审计案例的实际资料,从审计全过程中指明审计原则的方法,启发审计程序和步骤,进而培养学生洞察问题、发现问题和根据实证分析问题的实践技能,并为理解所学理论打下坚实的感性认识基础。

(三)可以推进仿真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长期以来,我们都在摒弃“满堂灌”教学,尝试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对于启发式教学,我们不能简单理解为课堂讲授量的减少。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讲授者的循循善诱、触类旁通,从而有效提高课堂讲授质量。而运用案例组织教学,无疑能使启发式教学得以有效运用。在案例分析,启发讲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案例事实尝试做

出分析、讨论,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实践技能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二、引用审计案例的指导原则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由于审计工作的政策性、实用性较强,而审计的对象和情况又十分复杂,所以理论联系实际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每个案例要以审计基本理论为指导,情节要清楚,要利于思考,并能表明是否符合各项财经法规。二是必须从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中,根据每个案例的要求做精心整理,进行提炼和概括,去芜存精,选择具有实用性的案例,而不能凭空臆造,脱离实际。理论与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每个案例源于实际,高于实际,达到学以致用和指导实际工作的目的。

(二)必须具有典型性

现代审计实务已经涉及到经济管理和经济监督的领域,这就决定了一项审计的全过程必然是错综复杂和千变万化的。因此,选择审计案例时应当考虑案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等。要从搜集到的大量原始审计资料中,分门别类地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业务事项作为审计案例的构成内容。一个典型案例,能够充分运用已学的审计基本理论,启发学生明确该案例审计对象,熟悉审计程序的安排,了解不同审计方法的运用以及求得对审计事项可能做出的多种方案的分析和评价。通过案例教学,就能从典型案例中,形成审计全过程的基本轮廓,抓住不同类型审计的要点和特征,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必须具有针对性

审计案例教学应有意识地针对具体、生动和形象的审计实例,激发学生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以便于学生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认识和掌握,取得更好的整体教学效果,从更高层次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会计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必须具有实用性

审计案例教学的内容应以审计实际活动为主体,依据审计案例教学的需要,将审计实务资料进行必要的加工改造,做到精心整理、精练概括、去芜存精,才能选编出具有实用性的审计案例,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审计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

三、审计案例课堂教学的实施

(一)准备工作

一是教师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搜集和整理选择审计案例的材料,讲授剖析审计案例的相关理论知识。二是学生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阅读教材和教材中相关例子,加深对分析和处理审计案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案例简介

在课堂上详尽地讲授审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对课后作业的掌握情况,教师应按照授课的内容和进度确定相关的审计案例,对审计案例的种类、性质、内容和分析评价的要求等进行必要的介绍,以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审计案例。

(三)案例讨论

审计案例讨论旨在说明审计案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学生可以分别从不同角度来剖析同一审计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相互辩论,形成热烈讨论问题的气氛。教师则努力把握和指导好案例讨论,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并注意掌握案例讨论的方向,使学生紧紧围绕着案例的主题,但要注意老师只是在必要时起指导作用。

(四)案例分析

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审计案例广泛地讨论后,应要求学生在独立进行案例分析和账务处理时,通过分析复杂的实际问题,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如购货和销货循环案例,可以结合购入物资的成本构成、相关税金、销售折扣、不同的销售方式、结算方式等知识点来归纳分析,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五)教师总结

在学生对审计案例进行讨论,做出分析和处理结论之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要做出恰如其分的评判,阐明审计案例分析和会计处理的重点、难点,指出学生分析处理结论中的优缺点,还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分析和处理是否正确。如在购货和销货循环的审计案例中,学生肯定不会考虑得那么周全,教师就应该在总结中提出来,罗列出学生未考虑到的情况,以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注意。

四、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

审计案例教学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审计案例教学并不排斥讲授法。就审计理论教学与审计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而言,审计理论教学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分析问题的基础和框架,而案例教学有利于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解决,二者结合才能相辅相成。因此,审计课程的教学,既不能采取传统的讲授法,从头讲到尾,也不宜整个课程全部都使用案例教学。

(二)教师要精心准备,形式多样

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既可以进行典型示范引导,又可以进行逼真模拟训练;既可以进行个人练习,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审计工作底稿的教学中,若按传统教学方法,则教师免不了要逐项介绍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和编制方法,往往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因此缺乏学习兴趣。若采用案例教学法,即运用典型案例边学边做,学生便会因学习目标的进一步明确而增加学习兴趣,也较容易产生成就感。

(三)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环节的关系

案例教学固然重要,但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学环节,也不能与其他教学环节以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环节重复,应该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互补充,互相促进,以提高本专业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四)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审计案例教学中,应主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应从单纯的注重“教”向突出“导”转化,即引导学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以“主体”的身份注重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宝卿.审计案例研究[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2、财政部.中级会计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财政部.2006会计准则[M].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