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14 05:30:49
〔关键词〕手术室;新护士;培训方案
手术室新护士是指护理专业院校毕业后经考核选拔新录用的护士以及从事非手术室护理专业后转入手术室工作1~2年内的护士。本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2007年底经3家医院重组后建立,目前手术室共计65名护士,开放约21间手术间。自医院重组至2011年手术室新入科护士9名,其中有工作经验的占50%,而2012—2013年,新入科护士17名,有工作经验的占20%,我们面临新入科人多,无工作经验的多、医院手术室又要进行分区管理人员要分流的问题,如何让其尽快适应工作需要,能够独立当班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为了使新护士能尽快胜任手术室的工作,我们有下列做法。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护理专业院校毕业后经考核选拔新录用的护士以及从事非手术室护理专业后转入手术室工作的护士17名,其中女性12名,男5名,年龄20~26岁。本科3名,大专14名。
1.2方法
1.2.1确定组织架构。科室建立管理架构和业务架构,管理架构由科护士长、分管教学的护士长、总带教和教学秘书组成。科护士长负责对整个培训过程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分管教学的护士长负责对总带教、专科导师的选拔考核和工作考评,总带教负责对专科导师和带班老师工作考评,教学秘书协助做好培训过程中的各项通知、安排、统计工作。业务架构由分管带教的护士长、总带教、专科组长、专科导师组成,建立科室带教小组,护士长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与落实,总带教负责培训计划的安排与实施,专科组长负责具体培训和考核内容的实施,专科导师进行“一对一”的师徒制带教。
1.2.2确定培训目标。第1年基本掌握手术室护理内涵、掌握手术室工作流程、掌握各专科1~2级手术的洗手配合,熟悉其巡回配合,能够独立当班参加手术室值班。第2年能够掌握手术室围手术期的护理内涵、具备手术室常见应急状况的处理能力、掌握各专科常规2~3级手术的洗手及巡回配合,能够通过护理部的N1级护士准出考核,为进入准专科护士培训阶段做好准备。
1.2.3培训内容。涵盖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人文素养三方面。其中专业理论包括手术室的岗位职责、制度、流程、常规、应急预案;外科相关专科理论知识,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知识、手术室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手术室感染的预防控制、洁净手术室的日常维护;常见手术麻醉配合及麻醉并发症的配合要点;手术室职业安全的概念与防护原则;实用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专业技能包括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仪器设备使用、1~3级手术配合护理、文件书写、信息系统操作、单病种急诊手术处理、读书报告书写的内容。而人文素养是由入科后第1周,由护士长和总带教进行单独理论授课并签订遵守手术室职业操守的协议,每个月参加科内集中式授课及讨论,学习指定阅读书籍如《职业精神》《细节决定成败》《医院文化指南》《护理政策法规指南》《护士条例》《医学伦理学》等。
1.2.4培训方法
(1)集中培训。采取的主要形式有晨课,每天交班前半小时由总带教或专科组长进行当日手术的每日1问以及理论或技能的授课培训;情境模拟培训,主要运用于应急预案的培训,由新护士参与角色扮演来提高知识的掌握度和实际运用能力;为提高学习兴趣活跃氛围采取竞技比赛和辩论交流的形式,提高其心理抗压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定期回顾考核是检验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的手段,我们采取的是每周培训的内容每周考核完毕,以少量多次、及时反复练习来达到掌握的目的。同时参与全科的其他培训,例如护理查房、安全教育、业务学习等。
(2)“一对一”师徒制带教。原有的总带教负责、带班老师带教模式,总带教要全面负责实习生、进修生、新护士的带教,而人员的培训要求、目标、内容、方法均不一样,总带教精力有效、常出现顾此失彼,学生满意度不高,带教效果差、带班老师不满意的现象。而带班老师带教不固定、随意性大、没有连续性、带教内容随机不系统。自科内有了经选拔的多名带教专科导师,采用“一对一”带教的模式,立即摆脱了这种现象。采用“一对一”师徒制带教,科内带教小组的专科导师与入科新护士进行双向盲选,选定后由老师负责学生的整个培训过程中的示范操作、带班指导、谈心沟通、笔记批阅、工作质量的检查,学生的各种考核结果与带教老师的年终考核相关。
(3)晚自习。鉴于应急能力培训模拟的多,实战少,自学内容无时间完成,参考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模式,每周进行2次的晚自习至20:30结束,在晚自习期间跟班,学习值班期间应急情况的处理、也可书写笔记、阅读指定专业书籍、观看手术配合视频,以全面快速的掌握手术室知识技能,直至进入手术室值班。
(4)各专科轮转培训。第1年每个专科轮转1~2个月要求掌握各科基本专科护理操作,掌握各专科1~2级手术的洗手配合及熟悉其巡回配合,掌握各专科常见急诊手术洗手配合。每个专科轮转结束进行理论和操作的出科考核,未通过考核者继续在其专科轮转直至考核通过。第2年每个专科轮转2个月要求掌握各专科护理操作和专科仪器设备的使用,掌握各专科2~3级手术洗手、巡回配合,掌握各专科各类急诊手术洗手配合,同样进行出科考核,而未通过者影响其轮转的周期继而无法参加护理部的N1级护士准出考核。
(5)实时评价反馈。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反馈,制定带教老师的评价反馈表,从其带教态度、带教能力、带教结果,学生反馈几个方面评价,作为带教老师考评和调整的依据;对带教新护士的评价反馈:实时搜集分析新护士工作中的问题,采用品管圈活动,及时解决问题,改善培训效果;对培训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反馈,如家长制管理方式,接受度低、逆反心理,培训效果达不到预期值,学习态度、能力差异大、进度不一,培训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有无法落实的现象等均是在实施过程中实时反馈所发现的,及时采取改变家长制管理方式,寻找刚柔并济的平衡点,有奖有罚,取得信任,增加接受度;又根据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因人施教,避免模式化;重新调整培训方案,提高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可操作性。实时评价反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3考核与准出
分管教学护士长、总带教、专科组长成立科考评小组,手术室护理基础及专科知识由总带教每周进行考核,《“三基”应知应会》基础理论和护理操作、手术室一般专科护理操作由科内操作组每月考核,专科护理操作或手术配合在各专科轮转结束由专科组长和总带教进行考核,综合专科知识每半年1次由分管教学护士长进行考核,科内其他统一培训考核、急救技能每季由总带教、分管教学护士长进行考核。新护士工作满一年由科考评小组,进行理论、操作、人文素养综合考评,符合要求进入第2年的培训。满两年各科轮转结束,独立当班进入手术室值班,本人申请,由科考评小组和护理部对其进行准出考核。
2效果
2.1独立当班、进入值班时间缩短
统计了自2008年医院重组至2011年手术室共新入科护士9人,平均独立当班、进入值班时间为16个月。2012年至2013年新入科护士17人,平均独立当班、进入值班时间为12个月,明显缩短了独立当班、进入值班的时间。
2.2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
通过2012年到2013年医师满意度的调查及同行评价,医师的满意度从95%上升到98%,同行评价的优秀等次从人数的70%上升90%。结合科室的人力现状,2~3年的优秀护士能够参与到一些重大手术的配合,例如肺移植手术、心脏手术等。
2.3教学相长
专科导师在带教过程中必须不断学习拓展专业知识,才能巩固其各项技术,具有指导考核新护士的能力,这些压力提高了专科导师工作责任感和学习积极性,而授课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了授课技巧以及制作辅助教学工具的能力,例如PPT的制作,授课模具等。
3讨论
【摘要】 目的 探究层级培训方法在手术室新护士带教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新护士6名作为研究对象,上岗前对其进行层级培训,即岗前培训、试用期培训、转正前培训及轮转期培训。采用自制的理论试题、技能考核、调查问卷,分别在培训前及培训后进行考核、调查,并对两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层级培训,新护士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手术医生及同事对新护士业务能力满意度显著高于以往分散式带教。结论 规范化的层级培训使新护士能较快的胜任手术室工作,保证了手术室护理团队人才梯队的形成和不断发展。
【关键词】 层级培训;手术室;新护士;带教
【Key words】 hierarchy training ; operating room;New nurses ;apprentice system
手术室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协作性、应急性很强的外科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随着医疗技术和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精设备和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手术室护士流动性大,年轻化,人员紧缺,滞后于外科手术的发展要求。如何做好手术室新护士的临床带教与培训,使其尽快适应手术室的工作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1]。 因此,为探索手术室新护士的带教方法,提高培训效果,我院自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对新护士实施层级培训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层流手术间目前11 间,年手术量达12000余台。护士总数33人,其中3年以下6人,1~3年护士4人,1年以下护士2人。
2 层级培训方法
2.1 培训对象 分四个阶段培训,第一阶段为进手术2周。第二阶段为进手术室2周~3个月。第三阶段为进手术室3个月~1年。第四阶段为进手术室1~3年。
2.2 培训目标 制定完善的四个阶段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培训计划。首先明确总的培训目标,根据总目标分解制定月计划、周安排,明确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内容。
2.3 培训方法
2.3.1 成立培训小组 由手术室护士长、总带教、首席护士担任,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2.3.2 带教老师 具有5年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善于沟通的高年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懂得了解新护士心理,因人带教,言传身教,以身作则。3个月内低年资护士实行一对一带教,带教老师相对固定[2]。3个月~1年护士可采取跟班制带教。1~3年护士各专科组长带教,定期各组轮转。
2.3.3 培训手册 人手一本,由低年资护士和带教老师共同填写,针对培训内容,及时记录考核成绩及扣分原因,并有补考记录直到合格为止。
2.4 培训内容
2.4.1 第一阶段 岗前培训:由于新护士对手术室的环境比较陌生,加之手术室专业性强、要求高、限制多,新护士易产生恐惧心理,应做好入科接待减少对手术室的神秘感和恐惧感,使其更快融入集体进入角色。岗前培训是新护士成长的重要阶段,周期为2周。包括:①由护士长带领参观手术室工作环境,讲解手术室各个岗位职责、各项规章制度多种和工作流程等。②由手术室总带教负责,采用多媒体讲学、示范操作、情景模拟等方式学习各种基础技术操作,包括六步洗手法、外科洗手法、穿脱无菌手术衣、传统及封闭式戴手套、铺巾、整理无菌器械台、术中传递手术器械、常用的安置及注意事项等。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使其快速集中地学习手术室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不断强化无菌观念、安全护理意识,并重视爱岗敬业、慎独精神的培养。③术前班、清洗班、器械班轮流跟,学习接送患者流程、器械的清洗流程及打包,明确不同灭菌方法采用不同包装,熟悉各种指示卡消毒前与后的区别,重点掌握无菌包、一次性物品定点、定位、定量并定期检查。
2.4.2 第二阶段 试用期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师生“一对一”负责制结合的方法,周期为3个月。此阶段主要带教手术室的洗手护士工作。先带教较简单的手术,如剖腹产、经腹子宫全切、甲状腺、乳腺等手术,每天强化,争取第2周独立洗手上台。逐渐由易到难地带教上腹部、骨科四肢创伤手术、腔镜手术的洗手配合。要求新护士在参加各个手术前,查阅资料了解手术部位的解剖及手术步骤,术中用物、手术器械及配合要点。带教老师指导新护士进行手术配合时,应特别注意带教方式和方法,教学中手把手传教,对新护士进行的操作要做到放手不放眼,术中及时纠正新护士的不良习惯和动作,直至其能够独立正确掌握手术配合。同时,教学中应注意本着一切从严的原则,老师要以身作则,所有的护理操作要求正规化、标准化,不能带有任何不规范的习惯性操作。手术结束后要求新护士记录详细的手术配合笔记,认真总结工作经验与教训,并由带教老师按培训计划定期提问、检查笔记及学习情况。
2.4.3 第三阶段 转正前培训:采取各科轮转制,结合跟班带教与经验传授。此阶段主要带教巡回护士工作。安排老师每月进行理论及专科操作授课,深入掌握专科理论知识及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及保养;掌握各种手术的摆放及要点。另外,指导新护士统筹安排,缩短接台病人等待时间。
2.4.4 第四阶段 轮转期培训: 采取定期各组轮转,由专科组长把关。
进入夜班组后由跟班老师对其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考核,逐一攻破,最终使他们能熟练进行各种手术的洗手配合和巡回工作。
【关键词】轮转护士;培训管理;过程控制
笔者所在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专科护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本院每年都要招聘一批护士,且数量逐年增加。2010年本院护理部把“过程控制”运用到新进护理人员轮转科室培训的管理中,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我院2010年开始应用“过程控制”方法培训带教新招聘护理人员,2010年至2012年我院新招聘护理人员共计310名,其中男性15名,女性295名,年龄21-30岁,学历:中专50名、占16.13%,专科及以上260名、占83.87%。平均每年新招聘护理人员百余名,以大专学历为主。进院后前八个月为培养带教期,每月轮转科室一次,称为“轮转护士”。
1.2方法
1.2.1对新招聘护士统一岗前培训,了解各种所需我院实行医院-护理部-科室教管小组三级教学管理模式,科室教学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内护士的教学及培训,还包括进修护士及实习护生的带教等工作,护士长担任教学管理小组组长。护理部在新招聘护士报到前与人事部门就岗前培训内容及时间进行沟通。报到后参加医院为期3天的统一培训,培训结束护理部登记个人一般情况、主要工作及学习经历,制定《轮转计划》及《轮转护士登记表》,并集中进行为期2天的护理规范培训,主要学习护理核心制度、护士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护士礼仪。要求轮转期间由于个人原因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等情况,及时向所在科室护士长汇报,并填写书面材料上交护理部,护理部视情节轻重予以是否退回。护理规范培训结束由教学干事将其引领到科室并介绍给护士长。
1.2.2完善带教记录,尤其要做好重点环节的记录
1.2.2.1护理部按照全院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出新护士培训手册,制定教学工作的细则、质量标准及管理制度,制定轮转护士学习反馈表。培训手册内容包括:对转科护士的讲课内容、教学目标、专科知识培训讲座记录、专科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及扣分理由、护理查房情况、转科护士工作情况记录、转科小结、组织纪律及表现、综合测评情况、出科试卷粘贴处、护士长座谈记录、各科室特色性教学方式记录及对教学工作的建议。
1.2.2.2科室教学管理小组制定并实施本科室的带教计划,安排本病区具备教学资格的护士对转科护士进行评估并与之交流,共同商定所要实现的目标,完成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对没有完成的目标要分析其原因,再做计划并加以实施,直到完成在本科室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实施“过程控制”需要以下几个阶段:准备阶段、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改进计划、监测及效果评,后四个阶段依据PDCA循环进行,使教学老师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朝着目标呈波浪式前进,最终达到目标[2]。
1.2.2.3轮转护士完成在一个科室的培训目标后,由护理部发放反馈表,了解轮转护士在一个科室的学习情况及体会,还要了解带教老师的带教内容及提出的意见或建议。依据轮转护士的理论及技术考核成绩、工作态度、临床实践能力、医德医风、护士的沟通能力及应急能力及患者的满意度来进行评价总结,并对科室的教学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1.2.3整理轮转护士的培训资料并归档轮转护士完成一个科室的培训后,由科室将《轮转护理人员登记表》、《新护士培训手册》上交护理部,并与《轮转护士学习反馈表》共同存档,作为新聘护士获得的教学培训的第一手资料,也可以作为下一步进行培训的参考依据,也能为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1.2.4评价方法依据三年来护士在各类竞赛及检查中的成绩,各科室计划性工作的完成率,教学管理小组成员在各类竞赛及活动中考评结果来对“过程控制”进行评价。
2效果
2.1提高了教学效果“过程控制”运用三年来,本院在全市岗位技能竞赛中有4个基础及专科护理技能单项比赛获得了全市总分第二名的成绩。在年终的医疗卫生系统质量评估中,从2010年排列同级医院的第3名提升到2012年的第1名。
2.2计划性工作完成率及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提高护理部对培训手册的培训情况进行检查,对各科室上报的计划性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每个科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并制定了详细的追踪调查表,对每一项未完成或未做好的工作都要监督落实,避免了各科室开展工作的盲目性。统计显示,三年来各科室计划性工作的完成率超过95%,我院护理工作质量也在持续提升。
2.3提高了教学管理小组成员的综合能力培养人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如果缺少组织体系的保证就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成立专门的教学管理小组、规范教学工作内容与职责,避免了工作开展的盲目性和被动局面,管理小组的成员在督促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对各科室的教学工作情况有了全面的掌握,并实现有效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并不断地解决新问题,总结工作经验,促进了自身管理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形成了主动探索新方向、新思路的工作局面。2010年以来,先后有5名教员通过竞聘成为护士长,有8名教员在医院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演讲等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讨论
3.1“过程控制”是轮转护士培训带教中有效的管理方法控制是为了更好地管理,也体现的职能,要达到管理的目标,就要对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过程控制中要分析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对带教护士产生的影响,并做好相应的调控,才能使整个过程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实现管理的目的。过程控制注重对轮转护士整个学习过程、计划执行及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调控,这改变了过去的终末质量统管的模式,切实为为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及护理人员层级使用打下了基础,也为护理人员的成长提供了规划与保证。根据护理人员成长规律,严格控制关键环节培养与考评,使护理人员在刚进入临床各科室轮转时即接受严格的培训,有利于良好职业习惯的形成,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及安全。
3.2实施“过程控制”需要注重持续改进控制是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其目的是在控制中提高质量[2-3]。对轮转护士而言,培训、考核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高自我的过程,对护理管理人员而言,坚持严格的培训考核标准体现了其对工作的责任心,在临床工作量大、护士人力紧张的情况下,严格培训显得非常重要。今后,在“过程控制”的不断实践中,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改正出现的问题,同时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模式,并结合本院的护理教学工作的实际来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杨建国.护理行业实施ISO9000实践与指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74-78.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社会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就医患者的医疗需求不断增加,手术量成倍增长,手术室对护士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由于手术室护理专科不断向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如何能够全面做好新护士的培训工作,使她们能够尽快熟悉并胜任手术室护理工作,成为教学护士长工作中的新目标。经过近3年时间对我科室新分配护士55人培训方法的探索与改进,使我们形成了迅速培养与渐进深入相结合的新护士培训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 入科初期培训阶段
1.1 熟悉手术室环境及介绍相关制度
新护士入科后,由护士长或负责教学工作的总带教带领他们参观手术室,初步了解手术室的布局及分区;由护士长负责讲解手术室的各种规章制度,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各班次的工作范围及职责。利用多媒体幻灯演示手术室的各项无菌技术操作,如七步洗手法、外科刷手法、穿无菌手术衣法、无接触式戴手套法、无菌器械台的建立等。并同时强化新护士的无菌观念和护理安全意识,使之了解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重视手术过程中无菌技术操作的重要性,建立风险意识、增强责任心。
1.2 分配专职带教老师,实施“导师制”教学
由护士长、总带教、各专科组长讨论,指派责任心强,专业过硬的主管护师或高年资护师对新护士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带教。带教老师要具有:极强的无菌观念,专业理论及基础理论扎实,各项操作规范,工作态度严谨,有极高的慎独修养,能够在工作中为新护士起榜样作用的手术室资深专科护士担任。导师在今后的带教工作中负责讲解、指导、演示、督导新护士的全程护理配合。并要针对所带护士的接受能力与实际操作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及掌握阶段考核时间。并能够及时向各专科组长及教学护士长反馈新护士在手术配合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数学方法和教学实践进度。由于各带教老师实行全程督导带教,所以她们之间不仅是同事、师生也极易建立起亲情,这对于新、老同志的交流与沟通,及时掌握护士的思想及学习进度起到重要的作用。
2 分专科组专业实践阶段
2.1 基本操作技能培训
每位新护士由专职带教老师带领进入各个专业组(心外、血管外科、关节置换、移植手术除外)。在配合手术的过程中,完成从最基本的外科洗手法、无菌器械台的建立等到各种手术的护理配合,详细讲解各项无菌技术操作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督导其能够独立完成各项操作。对于手术安排方面,采取分层次、分难易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小手术逐步向大手术过度,同类手术安排带教4~5台后使其独立进行配合,带教老师台下巡回指导。连续一段时间配合相同类别的手术,这样有助于牢固迅速地掌握该类专业手术的护理配合技术。
2.2 定期完成工作学习笔记
对新护士,我们要求从进入手术配合学习开始,要每天记录手术配合流程的工作笔记,逐步形成完整的手术整体配合概念。该笔记要求的内容有: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及相关解剖、手术的摆放要求、手术用物及器械的准备、手术步骤及配合流程、特殊手术步骤的配合环节。每周由带教批改指正,护士长抽查半年评选优秀笔记,持续1~2年,使新护士养成自觉记录工作重点的好习惯,也便于指导今后的专科轮转。
2.3 定期进行各项基础操作的考核
在新护士进入专科带教环节后,由护士长及各专科组长制定相关考核内容,定期对其进行理论及实践考核。并结合带教老师的反馈意见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目的是为了促进新护士对专科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各项专业操作,尤其是无菌技术操作及各专业组内精密仪器的操作方法及保养程序,加强其参与手术室管理的意识。
3 专科知识的交流与自我展示
3.1 专科知识讲授
各专科组长根据轮转新护士的需求自行安排时间,对其讲授各专科的专业知识、手术配合技巧、专科精密贵重仪器的使用及保养方法。
3.2 晨间小讲课
安排新护士自定讲课题目,结合书本及临床进行资料的查阅、完善,形成完整的讲义。利用早交班讲授,带教老师予以补充点评。目的:在督促新护士自觉学习的基础上,培养讲课能力与沟通能力,为她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3.3 强化应急培训及安全意识
工作实践中带教老师要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反复强调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的隐患环节,增强安全意识;讲授危重症手术患者的抢救工作程序,各种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特殊感染手术的配合流程及处理原则等,进一步提高新护士独立工作的能力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
4 人文关怀教育与慎独修养教育
4.1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在日常配合带教中重视人文关怀教育,由于新护士均为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以往生活中习惯了以我为主,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要帮助其完成角色的转变。带教老师以自身行为去影响她们,使其感到用温暖的话语、和善可亲的态度、轻柔的动作、熟练的操作,对缓解手术患者紧张恐惧的情绪有多么重要,也是向手术患者及家属展现手术室护士良好素质的机会。
4.2 加强手术室护士的人文素质培养
我国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以及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加强护士队伍,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营造关心患者,帮助患者的氛围”。手术室是一个团队,要注重营造一种充满人性、尊重患者、以患者利益和需要为中心的人文环境、人文精神。在带教过程中,不仅要师生同读专业、探讨专业问题还要有宽阔的精神视野,才能够对人性和人的心理有真切的了解,才能做到“使患者如亲人”。
4.3 注重培养“慎独”精神及团队意识
通过言传身教使其了解“慎独”精神是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基本修养。“慎独”就是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的更加小心的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照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为。对与手术患者,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如无菌操作不严格、查对不认真、消毒隔离不严格等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手术室工作是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相关人员共同配合完成的缺一不可。一个和谐的手术室,每位同事都应加倍爱护新护士,对她们帮助、理解,营造和谐有序的工作环境和温馨氛围,使其尽快适应紧张快节奏的手术室护理工作。
【摘要】目的:加强对科内低年资护士三基三严、专科知识、交流沟通及人文教育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知识较全面、护理技能较精干的护理新生力量,从而达到以点带面,全面地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学员自学、组长组员授课和与带教老师共同探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训。结果 低年资护士的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都有大幅提高。结论 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全面的培训能有效提高她们的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
【关键词】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训
Divis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Nurses with low Seniority and Evaluation Training
Wei Jihong, Yang Yanying , Jiang Ying
【Abstract】Objective:To strengthen the Division of Nursing three years of low base three strict, specialist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and humanities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ability, making it mor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nursing skills to care more capable new force to achieve to point, and overall improvement in the quality of care departments methods by students learning, teaching and with the head of team members to discuss with a teacher training method of combining results with low seniority nurses skills and overall capability are greatly improved. Conclusion nurses with low seniority and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ir skills and overall capability.
【Key words】 low seniority nurses; Comprehensive capacity;Training
护士是直接为病人服务的对象,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完成的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1]。年轻护士由于工作时间短、经验少、应急能力不够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在临床上遇到应急事件及各种抢救时出现慌张、手忙脚乱,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救治工作。我科重视护士综合能力培养,采用以下方法对年轻护士进行岗位培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有培训护士及工作5年以下的年轻护士20名,均为女性,年龄(21±2.6);其中中专1名,大专17名,本科2名。目前科室工作年限低于5年的低年资护士已超过护士总数的60%。
1.2 方法[2,3]
1.2.1 统一培训与统一考核:对护士需要掌握的共性问题,科内统一安排带教老师讲授或示范,统一集中进行考核。
1.2.2 一对一带教:科室安排年资高的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带习,在工作中帮助年轻护士解决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困难。具体带教老师通过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学员全方位带教,提高整体素质,该学员的成长与带教老师息息相关,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1,2.3 操作练习及考试:根据护理部的安排,我科将常规操作项目分月安排,同时,把每周二定为操作练习日,在月末最后一周的星期二定为考核日。建立操作签到册,加强每月操作培训,操作指导老师督导所属学员培训率达到100%,合格率尽力达到100%,严格每月培训及操作考试。
1.2.4 低年资护士手册的完成:年轻护士根据自己这一个月的情况,认真填写低年资护士手册,内容包括自己所管辖的病人数、床位数、每月的大病历、操作项目、理论学习情况(科室学习、外科学习、护理部学习)、自己总结及带教老师评价。具体带教老师每月定时检查低年资护士手册书写情况,总体负责人每月定期检查此项工作,护士长每月定时检查,将此项纳入护士年终排序。
2结果
通过以上方法来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使我科的低年资护士的整体业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目前在重点班次岗位上工作的低年资护士达到了80%,已逐渐成为我科护理工作中的中坚力量。同时,工作1年的新护士执业注册考试通过率有了明显提高。今后,我们计划除不断完善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方案外,还要对科室护理骨干进行强化培训,,以进一步探讨出更好培训年轻护士的方法,全面快速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
3讨论
低年资护士其共同特点是[4]:虽然学习了一些理论知识和接触了一点临床实际,但与专业护理人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护士护理专业所需的态度、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临床基本技能有待于进一步地学习、实践、提高;团队协作精神、慎独精神和工作的自律性还需要在临床环境中不断培养。
总之,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5],是为医院及科室储备后备力量的可行方法,也是必须实行的方法。它是促使护理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护理学科建设长足发展,以适应时代的挑战[5]。
参考文献
[1]祝素敏,对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与探讨[J]. 中外健康文摘, 2011,9:176
[2]丁淑贞. 临床护理工作规范管理流程手册[S].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49~58
[3]黄金, 姜冬九. 新编临床护理常规[S].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38~355
[4]邓红莲. 影响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的因素与对策[J]. 全科护理,2009,7(9B):2425~2426
[5]李晓玲,栗霞, 黄师菊.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存在问题分析及管理对策[J].全科护理,2007,7(7C):1944~1945
[6]陈艳平,李春秀,对年轻护士的培训及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1):992
【关键词】 临床实习;总带教;技巧与方法;带教学习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21-02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临床护理实习的人员156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女141名,男15名,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2.24±1.22岁。其中本科学历的46人,大专学历的100人,中专学历的10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实习生采取陈旧的带教方法进行带教实习为对照组,另一组实习生采取新型的总带教带教方法和技巧进行带教实习为观察组,在两组护士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毕业学校、学历)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的实习生采取陈旧式的上岗方式,由护理部分配护士到临床科室,有护士长分配护士带教,倒班。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的实习生有护理部实施总带教带教方式,再由护理部分配到临床科室,实施护理部制定的带教流程带教。具体方法如下:
1.2.2.1 技巧和方法 ①第一个星期:有护理部组织有关人员向实习生将临床护士的相关护士礼仪、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医院环境、核心制度。讲解后给予相关知识考核,观察护士的掌握和理解能力。②第二星期:组织实习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危重病的相关临床知识,进行基本操作技术培训,统一院内操作规程,对于护理临床常见的基本技术要熟练掌握,练习,培训后每位护士进行抽签式进行基本技能操作演练,观察护士的护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③第三星期:对于实习生统一进行临床护理内容书写规范培训,对于体温单、护理记录单书写、医嘱正确的处理、计算机的应用、重症护理记录的书写等内容进行熟练掌握,到临床可以直接融入工作状态。④第四星期:对于实习生统一进行床仪器使用的培训,包括:心电监护的使用、冰毯的使用、超声雾化气的使用、洗胃机的使用、简易呼吸器、呼吸机的使用、除颤仪的使用、心电图机的使用,是护士掌握基本仪器以及抢救设备,强化自身的急救能力,培养每位实习生都具有仪器使用的能力。
1.2.2.2 带教方法 经护理部统一规范化培训后分配到各科室进行轮流转科学习临床护理技能知识,有每科护士长遵护理部规定对实习生选择带教老师以及带教学习的内容,轮转学习结束后根据护士自身的优越条件在正式分配各科室正式工作。带教老师是实习生的榜样,给实习生指导作用,所以带教老师选择在教学中尤为重要。该院临床本科学历人才较少,不能做到每个实习生都由本科学历的老师带教。但本院采取的是有丰富临床经验,在相关专科工作10年以上,具有操作规范、高尚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过硬、责任心强、在工作中认真、严谨,对患者亲切诚恳,都具有的护师或主管护师资历的带教学习。
1.3 评价方法 培训时间为一年,在一年后由护理部统一制定评价表,通过国家制定的“实习生考核”,[3]考核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病情观察能力、危重患者抢救、急救仪器使用、突发事件处理、病人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定6个方面进行考核,采取5分制,掌握欠缺为1分、掌握较差为2分、掌握一般为3分、基本掌握为4分、全部掌握为5分,统计各项得分和总分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经数据统计进行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3.0进行统计。
2 结 果
根据考核评价对两组实习生进行考核,总成绩平均得分,两组实习生临床实践评价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实施实习生总带教给予实习生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了陈旧式的带教方式,医院领进个性化带教,对实习生的带教理念与实践完整的结合到一起。并制定不同阶段实习生综合信息反馈表,及时获取实习生的反馈意见,使实习生在规范化培训带教中进一步规范化和系统化。有利于实习生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环境;加快了从学生角色到变成护理人员的角色;有利于实习生的专业成长的发展;从中可以选拔和培养护理人才;使医院内优秀护理团队更加强大。
参考文献
[1] 李梅玲.新上岗护士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6,21(9):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