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法范例6篇

作文教学法

作文教学法范文1

一、故事作文

即编故事(1)添首尾,把学生爱看的动画片做成课件,让学生组动画片加上适当的开头或结尾,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作文开头结尾的基本方法,发展想象力,并培养对作文的整体感知能力。(2)述经过,根据动画片的开头和结尾自编故事的经过,通过讨论、协作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构思想象、表达能力,如把《哪吒传奇》中哪些找宝物的几个情景的镜头剪接在一起,让学生想象它找宝物的经过,并描写出来,这种作文方 式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深受他们的喜爱。

二、情境作文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直观化和形象化,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看,学习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唉起这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

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家乡》一文时,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的音乐,同时观看家乡的风光片,春的艳丽,夏的清秀,秋的饱满,冬的充实,那花那果,那高楼等。把家乡的风光尽显其中,和谐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吸引着学生,使他们人在课堂,神在其中,情在家乡,激起他们急切的写作欲望,谁都想用优美语言表达自己热情之情。

三、音乐作文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儿童是与音乐最亲近的人群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能开启人的心扉,从音乐美的享受中升华情感,真正做到“以情动人”,让每个学生在音乐中游戏,培养一颗美好的心灵。

例如音乐游戏《小花猫和小老鼠》中,先利用计算机软件人工合成小花猫和小老鼠的几幅图片,配上音乐,音乐情绪及环境气氛的渲染,使学生被歌曲中的小老鼠时那种惊慌,恐惧的游戏情节所吸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由地创编出各种小老鼠的动作表情,这样,学生结合音乐,情节、动作,整理成文,使习作“言之有物”。

四、录像作文

就是根据作文教学的需要,把有关的人、物、事等拍摄下来,编辑以后输入多媒体储存,在作文课上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教学。

1、情景再现法

按照作文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作课件,再进行播放,让学生完成习作,如在写《家乡的变化》习作前,先播放家乡以前的样子,再播放家乡现在的样子,学生习作,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习作空洞无物,脱离生活。

2、顺序引导法

按照一定的顺序,播放录像,引导学生观察,如习作《我们的校园》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播放校园景色,也可以按照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的顺序播放,让学生通过比较,选择最合适的习作顺序,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观之有序”和“言之有序”的良好习惯。

3、镜头特写法

运用多媒体的可控性,指导学生在观察中抓住重点,学会有目的的观察,如为了让学生写好学校的木槿树,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将木槿的形态,及枝、叶、花等依次特写,从远到近,从上到下地展现,最后把镜头落在一旁的蜜蜂和蝴蝶上,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木槿的形、色、香经过这样反复的训练,可帮助学生克服观察的随意性,提高观察的深度。

作文教学法范文2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反映出了学生实际的语文水平,真实的体现出了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写好作文对于语文学习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怎样写好作文,怎样做好作文教学一直是很多学生和老师都非常困惑的事情。

一、注意培养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兴趣,激发其写作的欲望

在教学中,无论教学内容是什么,学生的兴趣永远是最重要的,只有学生对其真正产生了兴趣,才能够不断地提高教学的效果。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学生真正的对作文产生了兴趣,才会努力的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进去,也可以让学生写一下自己以前参加过的活动,并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回想活动的经过,让一两个学生起来叙述以下活动的整个经过,在活动讲述的时候,老师应该注意学生的逻辑语言,并且对其口述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这样学生在作文写作的时候,就会注意,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所以在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老师可以选定作文的题材,然后分组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参与进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困惑,对学生进行一些恰当的引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注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加强其写话的练习

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仅仅是注意课堂教学,还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从观察事物开始,努力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在其学习中占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应该努力的抓住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的特点,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物进行观察,然后再进行相关作文的写作。比如说,老师在上作文课的时候,可以带一只小兔子和一个胡萝卜,让学生仔细观察小兔子进食的过程,见到实物,学生的兴趣往往比较容易被调动起来,在进行作文构思和写作的时候,便可以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和想到的进行,学生构思完毕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讲述的情况进行一定的分析,并且还要分析其他学生的评价。长此以往不但可以锻炼学生观察方面的能力,还能够拓宽学生写作的具体思路。

对于书面语言而言,口头上的表述是其最基础的部分,还有一些学生在说的时候,说的很好,但是真正进行写作的时候,便会不知从何下笔。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注重让学生写话,比如说写一些句子,整理一些句子或者是进行句子的扩写,学生只有句子写的好了,书面表达的能力才会真正的增强。但是写句子的效果可能在短期之内很少体现出来,所以更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想到的以句子的形式写出来,这样可以更加直观的发现学生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及时的进行更正。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日记的写作,并且学生写日记的时候,老师还应该对其提纲和方向做一些要求,学生在写完之后,可以以周为单位交给老师批阅,老师在进行批阅的时候,必须态度认真,真正的做到对学生负责,对于学生在日记中犯的一些语言上的小错误应该给予修改。在修改的时候必须认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日记的重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注重日记的写作。

三、对阅读鉴赏教学进行合理的优化

在很多的科目中,阅读鉴赏都是其教学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这种优势更加的明显。鉴赏教学的办法,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名著,积累大量的素材,还可以通过名著的阅读来学习一些名家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此外,阅读一些美文还能够培养学生美的鉴赏能力,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美。

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老师一般会采取两种办法,让学生进行阅读鉴赏。首先是让学生对语文课本中的课文进行一定的鉴赏,语文课本在编写的时候,是严格根基小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的,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鉴赏,可以提高学生感知方面的能力,并且还能够更好的了解课本的内涵,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学生鉴赏课文,能够对自己的写作技巧进行一定的提高,在进行作文写作的时候,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应用进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技巧。

其次,老师可以让学生鉴赏一些学生自己找到的优秀作文,通过对其鉴赏提高自己的水平。在作文课开始之前,老师便可以让学生找一些比较优秀的作文,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水平。并且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认为写得好的作文读出来,让大家一起鉴赏,并且让学生说出这篇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在其写作的时候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哪些词语运用的比较好,鉴赏完之后,老师还应该让学生把自己写出的作文和这些优秀作文进行一定的对比,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然后,老师应该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分析,然后在让学生根据优秀作文改正完善自己的作文,从而提高自身的作文写作水平。

结语:

想要小学生更好的写好作文,老师便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不断培养小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根据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注重培养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创新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作文写作的水平,不断地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常冬娜.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1(03)

[2]郑丽妹.对创新小学作文教学方法路径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13)

[3]张利玲.对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2(10)

[4]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09)

作文教学法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激趣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作文写作是一项需要持续开动脑筋的“智力方面的工作”,对于好动的当今学生来说,没有兴趣是无法吸引其注意力而让其独立行文的。怎样在作文教学中“激趣”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从写作动机上激趣

美国着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所着《人的动机理论》中提出了人的需要的层次理论。从人的成长出发,人的需要有认知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三种。从作文教学来看,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感到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写作的需要,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吐不快,非写出来不可的写作动机。在这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就是一种最佳境界的作文,作文的质量也必然不同平常。教师首先可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愿望。可以让学生谈谈社会对人的写作能力有哪些需要,很强的写作能力对工作有何帮助等等,从而使学生真正明白写作在现实社会中的广泛用途。还可从个人生活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每学期开始教作文时,就可以对学生说,作文是自己的生活情景、自己的思想轨迹的真实记录,它还可以捕捉住你稍纵即逝的灵感。你如果把自己的习作保存下来,等你长大时,再翻开来看看,过去了的生活情景就会历历在目,过去的种种思想会令你惊奇,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回忆啊!只要学生有了强烈的写作动机,作文教学就有了成功的基础。

二、从情境上激趣

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由此可见,良好的写作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①用优美的故事营造良好的情境。如教学“写童年故事”时,教师可配乐讲高尔基童年受尽生活磨难的动人故事,让学生深受故事情境的感染,同时询问学生:高尔基的童年故事我们怎么会知道的?是他自己写下来的,他写有自传体小说《童年》。那么我们能不能也把自己童年的故事生动地记下来呢?以此自然引入写《童年趣事》的作文。②用新颖的文章创设良好情境。如在教学“写一件事”时,可给学生朗读《一件新鲜事》(八旬老太太学外语),让学生听后也不得不称奇。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生活中像这样的新鲜事有很多,你能不能也写一件出来,让我们大家感叹不已、回味无穷?

三、从构思中激趣

思路即思维的路线,或称脉络。文思泉涌,方能下笔有神。如果学生写作文时思路闭塞,那么再好的材料也只能是一盘散“沙”。因此,激发学生构思的兴趣同样重要。如何从构思中激趣?①借鉴课本佳作激趣。充分利用语文课本,让学生借鉴课文构思成文的方法。如教学“写一件事”,就可先让学生谈谈对本单元中的文章是否喜爱,为什么?在此前提下让学生细心领会冰心、鲁迅、丰子恺等名作家巧妙的行文思路,并要求学生在借鉴中有所创新。②学生相互启发激趣。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谈习作的行文思路,使他们在思维上相互启发诱导,教师再积极引导评价,这样能使学生作文的思维更开阔,思维更趋于完善,做到胸有成“文”,从而增强学生作文的趣味性和信心。③教师适时点拨激趣。在学生谈论自己思路的同时,教师可捕捉恰当的时机如在学生考虑欠周时、在学生想法有误时、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顺利掌握本次作文的写作要领,充满信心地完成好作文的写作任务。

四、从评价上激趣

作文教学法范文4

关键词:感染式;作文;教学;方法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作文教学可以说是有法可依又无章可循。说它无章可循是因为,在孩子来说孩子毕竟是孩子,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可以刻意的策划教的过程,可以刻意的营造学的氛围,但我们不能刻意的期许写作的到位,不能刻意的追求文章的效果――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

有法可依就是激发兴趣在先,练眼,练心,练脑同步。完成观察积累,感悟,组织表达的整合。只有学生愿意写了老师的教学才算成功了一半。兴趣是教学活动中永远的主题。用儿童的视角来观察世界,欣赏孩子的作品,肯定孩子的闪光点,激发孩子用文字表达感情的兴趣。在孩子习作过程中,眼、脑、心的整合互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具体丰富的生活中相互渗透、慢慢融合的。这就需要教师用心去体悟,用智慧去创造真正行之有效的“葵花宝典”。

我从事语文教学几十年,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即“感染式”作文教学法。所谓感染式作文教学法,是指教师发出的语言信息,引出学生语言表达欲的心理趋向。这种心理趋向,带有较为明显的个体转换特点。经常进行感染式作文教学,就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思维优势,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感染式教法的心理基础,就是在学生在无意识和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教育者或环境的影响、熏陶、感染而接受教育的方法。感染式教法实际上是一种隐性教育,通过形象、语言、情感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起作用。这种教法较之直接说理具有形象性强、生动、自然的特点,感彩浓厚,易于被学生接受。

感染式作文教学法,就其感染方式而言,主要可划分为:直接感染和间接感染:就其教学目标的期待值而言,可分为:有意感染和随意感染。

1、直接感染、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采取的直接作用于学生听觉的感染方式。例如,在欲教学生完成写叙事的习作时,我就采用直接感染的教学方式感染学生:“同学们,在我的记忆里,珍藏着一个美妙动人的故事,故事催人泪下,给我以奋进……那是三十年前的一个下午……”教师的真情表达,学生的全神贯注,一下子把这个“写人叙事”的沉重话题,瞬间融进学生的心田,荡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上了作文的内在联系,从而去探求,去辨认:“一件难忘的事”、“一件有意义的事”的基本写作方法。他们也可能伴随着老师的思维线索去挖掘自己的记忆空间,展开自己的想象。

2、间接感染。即教师将自己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拿给学生看,并向学生表白当自己看到所写的文稿成为铅字时的喜悦心情,以视觉方式感染学生。例如:一次作文课,我拿着自己发表的文章喜形于色地对学生说:“你们看,这就是我写的稿子,当我在报纸上寻找到自己的名字时,激动得一夜没睡好。同学们,你们比老师年龄小得多,将来你们也可能发表许多文章,甚至成为一个作家……”我的一席话,使那些十多岁的孩子瞪大了眼,仿佛自己的名字已赫然在目。

3、有意感染。本文所谈及的是指近距离教学目标的感染手段,充分流露出教师的期待值。例如:在教学生完成描写事物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文章前,就可利用空余时间,随时对学生进行感染启发。例如,当教师一走进教室,看到一只灰斗,一张桌子,一个凳子,一把扫帚等任意物品时,就可采用这种方式:“一把扫帚静静地躺在墙角里,他蓬头垢面,浑身脏兮兮的,他感到好伤心。他想,先前我们可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我和同伴们住在风景如画的竹林里,尽情地跳舞,吮吸大自然的甘露……可后来……”教师的生动语言,激起学生心底的创作火花。很快,他们会被老师的语言所感染,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我的小猫”、“我的文具盒”等这类写物作文。

4、随意感染。即教师根据学生即时的心理状况和所处的即时环境,表现出来的一种感染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叶圣陶先生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实的路走去,便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因此,观察生活,体味生活,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既是学的目标,也是教的目标,而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材料。例如:春天里教师和学生一同赏花,教师就可信口说道:“花开了,五颜六色,白的像雪,红的似火,粉的如霞,它跳动着春的脉搏,传递着春的气息……”又如夏天,树木枝繁叶茂,教师可带学生观看树木:“夏天,树木郁郁葱葱,枝叶遮天蔽日。瞧,那泡桐的叶子,像一把把蒲扇,被风大哥不停地摇来晃去……”下雨了,师生望着弥天大雨,教师随即就可说道:“老天疯了,他肆意摇晃着路边的大树,发出‘咔咔’的可怕响声:老天怒了,用雨鞭狠命地抽打着地上的一切……”可想,此时学生的心情如何,在感受暴风雨洗涤的同时,也悄悄接受了教师的文学感染,把教师的话深埋于心底。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师不经意的情景导入,用一种随机的方式时时对学生进行熏陶,让学生不仅感受到生活的千变万化,而且还享受到语言之审美。只有学生的心灵先注入情感,作文才会有感染力。

小学生虽然生活积累不多,观察也不够细致,这是作文写作的一块短板。但是他们思维活跃、机敏灵动、情感单纯,学习积极,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再加上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具有激感的优势条件。因此,运用感染的方式,寓理于情,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顺其自然、潜移默化的接受教师的导引,从而有效的增强写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学生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总之,感染式作为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不仅使教师和学生由于感染教育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且也是教师文学功底的外在表现,更是教学艺术化的根本所在。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在于此。只要有懂文章的老师,就可能有会作文的学生。愿天下之士,以小见大,以少见多,久而久之,以己之所悟感染其学生,必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使作文教学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作文教学法范文5

【内容提要】作文思维上的障碍是学生作文“难写”的一个重要诱因。以思维环节为突破口,通过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途径,能较好地提高学生作文思维的活跃性、创造性、丰富性和生动性,从而形成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

【关键词】作文教学 合作学习 思维训练

传统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每当上新的作文课,学生们的脸上写满了畏惧,他们说:“作文最难写,我绞尽脑汁还是写不好……”。而面对着收上来的学生习作,教师的脸上也挂满了忧虑,他们说:“作文最难教,我想方设法却见效不佳……”的确,大部分学生作文存在着以下弊端:语句枯燥,味如嚼蜡;选材不活,空若无物;立意不深,似蜻蜓点水;重点不明,像流水帐薄……少数同学更不知如何下笔,只能勉强挤出寥寥数语。“难写”与“难教”的教学矛盾往往导致“怕写”与“怕教”的心理症结,严重挫伤了师生的作文积极性。

笔者认为,学生在作文思维上的缺陷和障碍是他们感到作文“难写”的一个重要原因。作文思路闭塞,使文章意境不开;思路不广,使文章选材单薄;思绪模糊,使文章表达不清;思绪钝涩,使文章语句不通……因此,教师很有必要对学生的作文思维进行专项训练。笔者开展“作文思维合作训练法”的实验和研究,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作文思维合作训练实验的基本思路和做法

中学生作文思维合作训练法是一项涉及作文教学原则、组织方式、评价模式和教法、学法的改革实验。

(一)基本思路

本法的最大特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学生的作文思维环节作为突破口,通过培养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从而达到提高作文质量的目的;二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课堂组织形式,以“说话”为作文思维的载体,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激发学生作文思维的活跃性、创新性、丰富性和生动性。

(二)课堂组织形式

建立高效率的合作学习小组是作文思维合作训练法顺利实施的课堂保障。根据学生不同性别、性格特质、爱好兴趣和写作能力,按照异质性分类原则进行分组,每组一般6名学生。上作文思维训练课时,各合作小组自成方阵,组间预留好合理的距离,以免相互影响;组员相向而坐,以便于讨论和交流。

组员们在共同的写作目标的激励下,相互间分工合作,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共享作文资源、成绩和荣誉。为求共同进步,每位组员还须分别扮演主持人、书记员、发言人、纪律督导员、效果观察员、激励者等“工作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些“工作角色”均完成任务,全组的写作目标才能得以整体地实现。

(三)课堂评价

与合作学习相适应,作文思维合作训练法采取多种形式的课堂评价形式——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尽量使“好学生”的门槛放低,使学生们参与的热情提高。

由于教师评价是课堂上的主导性评价,教师必须做到“三坚持”:坚持以合作小组的整体表现作为评价其作文思维表现的基本单位,坚持以鼓励性语言作为评价的主要用语,坚持以“进步”的相对值作为评价各组的衡量依据。

(四)作文思维合作训练课程

作文思维其实是创造性思维的综合体现,无论是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还是立意、选材和表达,无不渗透着作者独创的审美直觉和心灵感受。在创造性思维中,发散性思维构成了广度内容,聚合性思维构成了深度内容。

作文思维合作训练法根据作文教学的具体目标和学生的写作实际,设计出了多种形式的专项思维训练课程,在语言、结构、立意、选材、修改等环节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

以下是两个有代表性的课例。

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课例:联想是面多棱镜

联想

联想

联想

切入

首先,教师向同学们强调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性,指出:对同一个作文题材进行不同角度的联想,会形成截然不同的意境和情趣。这种现象,恰如阳光的多棱镜反应,联想就是面思维的多棱镜。同时,教师有必要介绍以下发散性联想的基本技巧:

材料的不同特点 写作的不同角度 不同主题

随后,教师提供一个构思角度较多的素材(某个具体事物或某种抽象意象),指导学生展开发散性思维训练。

合作小组通过讨论、分析和归纳,找出该素材具备的种种特点,从不同角度分别进行想象和联想,导出不同主题。

如对于素材“r”,合作小组产生了以下的联想:“交通标志"畅通工程”、“山"求知如登山”、“金字塔"人类文明的足迹”、“三角形的稳定性"团结的重要性”等等。各组的书记员把这些思想的火花及时记录下来。随后,全组讨论产生若干“精品”,由发言人向全班发表,注意言之成理和言之有据。

教师当场予以鼓励性的评价,依据其发散性思维的量和质评估作文思维等级。也可在各组发表之后,由全班学生共同推选优秀作品。

最后,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对于某一素材展开联想和想象,拟写出不同主题的作文提纲。

聚合性思维的训练课例:作文也讲“普遍联系原理”

首先,教师介绍什么是聚合性思维及其重要作用。然后,从哲学意义上的普遍联系原理出发,解释写作学意义上的“普遍联系原理”:在作文素材和文章主题之间普遍隐含着这样一种相关性,即绝大部分的作文素材(或题材)并不独立存在,经过巧妙的加工和提炼,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为同一主题服务。作文的“普遍联系原理”体现了聚合性思维的优势,将极大地拓展所有作文素材的运用价值。接着,教师强调:此种思维的关键是找到素材与主题之间的契合点,需要发挥大胆的联想和创意。

教师选择若干不相关的素材,指定一个或多个作文主题,要求各组运用作文的“普遍联系原理”进行聚合性思维训练。

合作小组思考、讨论每个素材的本身特点,寻找出与主题相关的契合点,提出各自看法,相互补充并加以完善。

例如,当以“珍爱大自然”为主题时,下列素材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月球上的科学探测”、“衬衫盒子”、“计划生育的国策”、“电脑”等。然而,合作小组经过思维上的“普遍联系”,欣喜地发现了它们与主题之间的“密切”联系:“月球上的沙漠化环境——如果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和破坏毫无节制,将是未来地球的生动写照。”、“衬衫盒年耗大树168万棵

,使我国本来稀缺的森林生态雪上加霜。”、“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不实现计划生育,博大的大自然也无法忍受人类的自私自利。”“电脑信息化技术带来无纸化作业和无污染行业,可谓是大自然的福音。”这些联系,都将可能成为文章的创新之处。同样的素材,变换不同的主题后,再次进行训练,以掌握好“普遍联系原理”的运用技巧。

小组公开发表自己的“得意之作”。教师依据其契合点是否准确、线索是否明晰、联系是否合情合理,当场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评估小组的作文思维等级。当然,也可采取各组互评,教师总结的评价方式。

最后,教师布置课外作业:选择训练课的作文素材若干,运用于指定主题的文章写作中。

其他作文思维合作训练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同,但基本形式程方法类似,此文不赘述。

二、作文思维合作训练法的理论基础

(一)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应该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应该体现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方法和习惯上,因为,“合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法则。”(Tohuson & Johnson,1989)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现代社会,合作更是人们实现理想、走向成功的必由之途。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学习上进行相互合作,一方面有利于他们解决知识的难题,培养起学习兴趣和信心;另一方面,将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格素质,为将来走入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另一方面,过度的合作容易演化为依赖和不作为的倾向。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合作学习中仍要发挥好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可以说,没有自主学习的参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作文思维合作训练法把合作精神和自主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由“扶”到“放”的过程:教师的示例和引导是“扶”,但须简单明了,决不拖泥带水;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都“下放”给学生。合作小组内部及相互间的思维互动是“扶”,目的在于疏畅作文思路,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每一个组员都能“放手”参加全程思维训练,进行思考、论论、质疑、探究;自练、自说、自改、自评。课内训练是“扶”,课外独立完成作文作业是“放”。由“扶”到“放”的教学思路,符合叶圣陶“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

(二)系统控制论的闭环反馈原理的运用

引入系统控制论的闭环反馈原理,能有效地将教学反馈信息用于调控教法和学法,使二者在思维活动中有节律地协同运作,从而提高作文思维合作训练的效率,

教师、学生和作文技能技巧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教学子系统,教师(控制部分)依据作文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作文实际(信息输入部分)设计思维训练题,并进行必要的信息导向,即发出控制信息作用于学生(受控部分),形成教对学的反馈。即时的反馈交流可以防止或减少输出信息的偏差。当学生在完成作文思维训练题时,教师根据即时掌握的学生思维反馈信息,及时纠正和调整控制部分所发出的控制信息的量,达到有效调控,形成了学对教的反馈。

三、作文思维合作训练法的实践价值

作文思维合作训练法在课堂上一推出,便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经过训练后,其作文思维的活跃性、丰富性和生动性得以加强,作文兴趣和水平提高迅速。

与传统作文课相比较,作文思维合作训练法具有以下三个显著优势:

1.变孤军奋战的封闭性思维方式为群策群力的开放性思维方式

全组成员围绕同样的作文要求进行“脑力震荡”,献计献策,集思广益,有效地拓宽了他们的作文思路,丰富了作文选材,深化了作文主题,正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2.变“无声思维”方式为“大声思维”方式

传统作文课堂要求“绝对安静”,构思和写作过程都不允许学生出声,以免“影响他人”。然而,“无声思维”方式却有一定的局限性。写作心理学研究显示,“大声思维”更有利于学生走出模糊、混沌的作文思维困境。这是因为,口头语言不仅只是思维的外壳,还能起到整理思维,使之有序;强化思维,使之明晰;激发思维,使之活跃的作用。喜欢说话正是中学生的天性,教师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来围绕主题展开讨论、质疑和探究,就能使口头语言成为作文思维的有效载体。

3.变教师单向指导方式为学生多元化互动方式

目前大班上课的课堂条件,使教师面临着一个窘境:无法向众多作文有困难的学生一一伸出援手。这使得作文指导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往往流于形式。而在合作小组中,同学们互教互学,能者为师,相互间进行多种形式的互动学习。作文能力较差的,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即时的、有针对性的帮助;作文能力较好的,也可以满足当“小老师”的本能愿望,在帮助和启发他人的过程中,捕捉到新的作文灵感。

作文教学法范文6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讲求课堂氛围的教学方法,具体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注意采用适当的形式进行情景的创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是一门开放性极强的学科,其内容的灵活性和教学效果的针对性要求教师采取一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方法,而情景教学法正是这样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采用情景教学法时要注重应用合理的课堂导入,使课堂在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开始。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本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创设这样两个问题进行问题性课堂导入:1.假如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地震来临了,我们改怎么办?2.试想面对地震的到来我们的父母会有怎样的举动?这样的问题既与教学内容相贴近,又能够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情感共鸣和集中对课堂的注意力,具有良好的课堂效果,是情景创设法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在应用情景教学法的同时要注重对文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情景再现,使学生在情景再现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一点要求教师要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请同学进行相应的表演和感受。例如,在进行《游子吟》这首古诗的讲解时,“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一联是说作者要去远行,母亲在灯下进行衣服的缝补,针对这样的内容,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情景的再现:1.请两名同学进行表演,假如你们分别是作者和母亲,在母亲密密缝的同时会发生怎样的对话内容?2.请同学针对以上两名同学的表演进行点评和补充。相信通过这样的情景再现,学生会在表演和补充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到作者的心情和母亲的艰辛。总之,情景教学法就是这样一种以创设合理课堂导入和情景再现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兼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心里感受,是适合语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自主合作教学法

自主合作教学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合作。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师讲解之前自主预习,在教师讲解过程中能够自主思考积极提出相关不理解的问题,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自主复习并拓展思考。合作学习是将一个教学班依据性别、成绩以及性格特点划分组别,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配合、互相促进、合作交流。以《枫桥夜泊》这一教学内容为例,这首古诗寓情于景表达愁苦,但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难以全文理解。教师要在学习该古诗之前提醒学生自主预习,在学习正式进入古诗内容时要求学生交流预习心得。这时不同类别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自主学习成果:会有同学注重对古诗生词的查阅、会有同学侧重对故事意思的理解、会有同学着重体会作者做此诗的思想感情。由于学生类别不同,预习成果也就大不相同,同学之间的交流会有多元的思想产生,这样一来每个学生就都分享了其他同学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进步。教师在学生交流自主预习成果的基础上再对古诗分析讲解,补充学生遗落的知识点,明确各个小组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误区。学生由于有了一定的理解,并总结出了不解之处,学起来会容易更感兴趣。这就是自主合作的教学方法,在自主合作教学中学生是最重要的主体,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使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厚,另一方面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上一篇计算机软件

下一篇小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