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论文范例6篇

消费心理学论文

消费心理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现象消费心理

大学校园作为特殊的社会环境,是一个年纪相仿的年轻群体,使得大学生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因而大学生具有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和特殊的消费心理,大学是一个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型体,也是大多青少年迈入社会的大门,因此引发出的问题也更具有客观性,突出性与可研究性。

一、大学生主要消费对象

首先是吃饭问题。大多数大学生会选择在学校的食堂解决平时的饮食需要。很多情况下单独一个人吃饭的时候大家基本不会注意自己吃的是什么,可以果腹就已足矣。只有遇到特殊情况才会以班级、宿舍或者社团为单位去学校附近的餐馆聚会。

接下来的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了——恋爱。没有什么事情比恋爱更让人自觉地花钱了。找个恋人就意味着钱将如流水的流出腰包。既然有恋人相伴,就免不了要消费,而且大部分人都不会吝啬,其实这一点谁都明白,有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恋爱费用偏高的大学生占六成以上,恋爱费用有很少的学生是由家里特别提供;大部分学生是从生活费中支付。而且,近年来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原因就是情侣之间会不经意间形成攀比的心理,进而促进奢侈品的消费。

还应看到,在追求时尚的大学生消费群体中,用于购买时尚的衣物,化妆品,电子产品,网游消费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了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为了拥有一款新手机或名牌衣服,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它必要开支。

二、大学生消费心理的特征

1.从众性。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的一种试图解决自身与群体之间的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从众行为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大学生虽然接受的是先进的科技知识,具有理性的思维,但是有的学生自我认识能力差、自信心较弱、自尊心与虚荣心较强,使得他们在消费时,很容易发生从众行为。例如家庭不富裕的学生,看到很多人有手机,自己千方百计也要买一部,以免被人看不起。这种从众心理会使贫困生精神压抑,甚至不堪重负而导致一些心理疾病。

2.时尚性。是社会上一时崇尚的样式,从发式到服饰,从语言到动作都有时尚性。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前卫群体,在消费过程中总乐于接受流行,领先于时代,追求品牌、新颖、时尚和潮流,各式各样的品牌充斥着校园的每个角落,把大学生卷入了梦幻消费。他们吃讲究营养,穿讲究样式,住讲究宽敞,用追求品牌,充分展现个性。因此,追求前卫、时尚是新世纪青年典型的消费心态。他们喜欢以聪慧和奇特装点生活,信奉物质是快乐的源泉。许多学生手执手机,出入高档次的场所,消费行为也逐步由消费的数量型向生活的品位型发展。即时消费、现实消费与贷款消费渐成趋势。

3.攀比性。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选择他人作为自己的参照标准。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休闲娱乐中,总是有意无意的与他人作比较以求心理平衡,获得自我认同,享受精神上的胜利,这种不考虑自己经济状况,一味的攀比极易促成不合理的消费,扭曲了大学生的心灵。

4.个性化。在这个崇尚自由的时代,大学生开始不喜欢集体活动,而是追求个性独立、表现自我、以求与众不同。这是新型青年文化的显著特点。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五彩缤纷的消费市场,他们追求独特、个性和自由。消费行为开始向理性化转变,出现较为成熟的价值取向。

5.差异性。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从而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农民的经济水平较低,他们支付庞大的学费已很困难,更别提为子女提供高额的生活费用。而一些家境富裕的大学生则不然,他们不加考虑的花销,令其他人羡慕甚至嫉妒。难免出现模仿和从众行为,个别学生甚至为满足虚荣心而滋生偷窃、抢劫的想法或行为。

三、大学生消费心理的根源

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出现了消费伦理问题。所谓消费伦理,主要指人们在消费活动中形成的用以指导人们消费行为,调整人们消费关系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目前,大学生普遍缺少关爱他人、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保护环境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意识,完全忽略了由消费所引起的人与自然、现代人与未来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在外界不良消费因素的诱导和影响下,极易形成有悖于人类和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过度消费方式,进而增加新的社会矛盾。

经济学理论根源。消费受可支配收入、利率、消费预期等多种因素影响。有学者认为,消费是由收入惟一决定的,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用统计学的原理通过建立大学生消费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月支出是与父母提供生活费和额外收入成同方向变化,而与学校提供的贷款成反方向变化的。很多贫困大学生并没有被生活的困难吓倒,他们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预期。在学习、择业和面对事业的竞争上他们表现出了比非贫困生更大的信心,他们大都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前途是可以改变的,这都源于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为强烈的自尊心。超级秘书网

四、消费行为的不同

目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呈多样化的现象,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造成了大学生消费形式的不同,除了正常的消费行为之外,不正常的消费也有了不同的体现:

1.早熟消费:消费水平和质量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甚至借钱消费(今天花明天的钱).

2.畸型消费,消费内容过多过快,向高档型消费倾斜.

3.豪华型消费,追求不切实际的奢侈、气派、排场,以获得同学的羡慕.

4.炫耀消费,把高消费当做现实社会优越感和虚荣心理的手段.

5.悬空消费,追求一种脱离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消费承受能力的消费.

6.情绪化消费,把对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

消费心理学论文范文2

[论文摘 要]心理预期是消费者行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构成消费者制定和实施消费决策的先决条件,同时也体现了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的共性特征及一般规律,心理预期以特有的规律支配着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和消费行为。

一、国内外心理预期研究现状

人们在对自己的消费做出决策时,总是依靠以往的经验和现在的实际,做出对未来的预测、估计或计划,以指导他们的经济行为消费的选择,并且通过乐观或悲观的情绪反映出这种预期的状况。

消费者心理预期是影响消费行为及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西方经济学的早期著作中已经提到了这种“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观力量[1]”,对消费者预期的研究大都与方法的探索有关,即沿着寻找准确测量这些心理变量的方法与技术的道路艰难的前进着。1949年,法国国立统计与经济研究所安德烈-皮亚蒂埃制定了一种收集企业领导人意见的“行情测验”方案[2];同年11月,西德IFO研究所用问卷的形式进行了世界上以一个月为周期的调查,以了解货币改革是否会带动预期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种景气调查方法[3];1952年,被称为美国经济心理学之父的乔治·考托瑙用了两年的时间研制了一种估测工具“消费者感情指标”,他根据汇集技术制定了一个含有八个项目的调查表,用来收集在一特定社会中消费者的态度和期望,乐观和悲观的程度,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感情指标的变化是和美国30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一致的,因此,这个工具可以作为表示商业周期中出现变化的报警器[2]。这些研究通过问卷定期收集有关消费者预期方面的信息,或者向政府定期转交专题报告,为政府提供经济周期中进行干预的心理原则;或者通过公布消费者心理史书和信心指数的方法,引导企业经营和调整生产策略。或许正是由于这些研究,以至于一些史学家认为:“没有经济心理学家的经济心理学早已从后门溜进了经济学神圣的殿堂[4]”。以上研究是众多学者通过各种问卷和测定方法来证明了心理预期是影响消费行为及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后是凯恩斯(1983)[5],他对心理预期作了一系列研究,他敏感的认识到消费者不是经济动物,也不是“全知全能”的“理性人”,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需求并不纯粹是由经济因素决定的。像心理预期和某些非理性因素这些心理因素始终是左右和制约人的一切行为的关键所在,因此,他把心理预期置于其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地位,并以心理预期概念来分析解释就业水平,货币需求,投资水平和贸易周期等经济学范畴。凯恩斯的研究就在于十分强调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对消费者经济行为的决定性影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在经济学史上被理论界称为“一次重要的心理革命”的爆发,人本主义经济学出版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崛起,现代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日益扩展为对人类的全部经济行为及有关全部决定的研究,“致使经济心理学异军突起,迅速从一个不起眼的研究倾向扩展为结构化的科学研究体系,并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界最新研究时尚,许多研究者纷纷把研究的视线转向经济现象的背后,试图发现引起并牵动经济现象的活的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4]”。在这些研究中,一些“有良好心理学素养”的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模型,例如:strumpel模型(1972);范拉伊模型(Van Raai1979),借助于这些模型他们对消费者预期在消费行为与经济中的作用作了初步的描绘和刻画。这些研究被认为最大的贡献在于影响和改变了当代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分析的方向。

二、国内心理预期研究现状

国内对这一问题研究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把与影响经济运行的心理因素有关的研究简单的等同于经济热点研究。 在中国经济改革的一定时期的特定事件中(例如,1988年出现的波及全国的抢购风潮),消费者预期的一个重要方面物价心理预期曾显示过异乎寻常的作用,造成了对经济运行的巨大冲击并引起了国家最高决策层及理论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极好的,全面地观察分析消费者预期对经济运行影响得机会。

在中国的改革进入中期以后,作为一种心理变量,心理预期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日趋明显,“消费者预期已成为引发消费行为和储蓄行为剧烈变化的重要因素”。经济主体行为更加预期化。这主要表现在对政策预期和通货膨胀预期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这种预期行为正在形成,在以后若干年内将更明显和系统化[6]。在经常见诸于报端的“消费者心理预期稳定”标题下出现了一些大规模的调查报告,例如:国家体改委社会调查组(1985)关于物价改革的调查中强调了物价改革后,居民心理预期的变化影响,国家计委市场司,国家信息中心的消费者意向调查中(1994-1995)对消费者的消费作了预期调查。与此同时,理论界也开始关注这一课题,有的研究者认为“为了更好的理解经济过程,在分析时必须把心理因素和主观因素包括进去,这样可以较好的提高经济预测模型的准确性[7]”。还有的研究者提出了如何利用问卷对影响经济运行的心理变量进行测量的具体设想[8]。以上研究说明了心理预期在我国改革进入中期以后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三、体育消费心理预期行为研究展望

心理预期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中。特别是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中,例如房产、股票、医疗,车价等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高速增长,消费的一个亮点体育消费被人们所格外关注。体育消费是人们为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采取不同方式消耗体育资料与劳务的过程,是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发展型与享受型消费的一部分,人们越来越追求身与心的健康,对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已完全接受。因此体育消费已成为国民生活消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心理预期在体育消费领域中的作用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石文典对居民消费心理预期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居民消费心理预期结构和消费需求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居民消费心理预期结构由预测经历、信息量、价格知觉水平、信息来源与渠道、预测依据构成,消费心理预期结构是直接影响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的最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两者之间存在很高的正相关。以此论文研究为理论依据,进一步探究人们的体育消费心理预期结构,既然居民消费心理预期是直接影响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的最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那么体育消费心理预期结构与体育消费行为之间会存在怎样的关系,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准确的把握心理预期结构,更好的促进体育消费行为,对人们的体育消费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2

[2]保罗·阿布尔著,符锦勇译经济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3]预测编辑部收集,国外景气,调查发展概述[N]预测 (皖)1994

[4]刘颂,经济心理学概述[M]北京:国外社会科学(京)1990

[5]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6]国家信息,未来两个季度经济发展形势判断及预测[N]1993

消费心理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评论质量;感知相似性;信任型产品;心理距离;购买意愿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5.01.22

中图分类号:F713;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5)01-0101-04

Effects of Online Reviews on Purchase Intention of Consumers

――the Mediation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

ZHOU Mei-hua,LI Pei-mei,MOU Yu-peng

(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 Xuzhou 221000)

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on psychological distance theory, which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reviews and purchase intention.Through two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psychological distance is the mediation mechanism between online reviews and consumer purchase intentions.Besides, different effects of online reviews on purchase intention of buyers are depending on varies types of products.Specifically, consumers of non-credence are more care about reviews with high argument quality, while credence purchasers are concerned about reviews with high perceived similarity.

Key words:review quality;perceived similarity;credence goods;psychological distance;purchase intention

1 引言

在传统市场中,消费者做出购买行为前,通常会参考其他人的观点或建议[1]。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线评论作为网络口碑的表现形式之一,不仅是人们获取商品信息的重要途径,并且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E-consultancy调查显示,超过70%的顾客在做出购买行为前会浏览在线评论。

针对这样的现象,网上商家已经意识到在线评论的重要性,并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按评论的推荐程度排序、发起“您觉得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的投票机制等。然而商家的这些措施都过于关注评论的外在形式,却忽视对评论具体内容的分类管理,而分类管理就是通过相似内容归类、凸显高质量评论等手段引导消费者更快找到所需信息。那么评论内容作为网上商家管理的载体,是否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呢?

目前,已有学者从评论内容特征角度探讨了在线评论对消费者的影响,初步肯定了在线评论内容特征的重要性,并得出评论内容显著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2,3]。尽管这些研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仍存在两方面的不足:第一,在研究视角上,现有研究大多采用数理建模的研究方法,忽视了对消费者心理的深度剖析,而消费者心理的动态变化才是决定消费者最终购买行为的关键[1];第二,过于集中讨论在线评论的内容形式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却缺乏对评论具体内容更进一步的划分与探讨,而划分内容更能细化消费者的需求[4],便于消费者更好地选择购买。

本文将从心理距离理论视角出发,结合评论质量(review quality)和感知相似性(perceived similarity)分析在线评论内容如何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2 文献回顾

2.1 在线评论相关研究评述

在线评论是指消费者在网站上发表有关产品的正面或负面的观点[4]。以往在线评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评论有用性和可信度的研究[3,5,6];第二,在线评论与产品销量之间的关系[4];第三,关于评论效价的研究,讨论正负面评论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4,5];第四,关于评论内容特征的研究[2,3]。

这些研究主要讨论评论的表现形式,对评论内容的关注不够。然而在互联网平台上,由于大多数评论者都是匿名评论,消费者往往更加关注评论的具体内容,而现有研究却忽视了评论具体内容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有关在线评论的研究集中采用数据建模分析,缺乏消费者心理层面的探讨。针对这一局限,本研究选择心理距离理论为模型构建理论框架,探讨评论内容与购买意愿的关系。

2.2 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被定义为在行为人的心理空间范围内,行为人与事件的一种主观距离感知,主要包括时间、社交、空间以及概率四个维度[7]。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关注这些维度的交互作用[1]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但是在营销领域,心理距离理论的应用还相对匮乏。

由于心理距离理论是在解释水平理论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解释水平理论进一步解释消费者的行为。Trope等认为低水平解释主要具有具体、次要、边缘化的特征,而高水平解释主要包含抽象、主要、主旨化的特征。而心理距离的远近将决定个体采用高或低水平解释,表现在远距离与高水平解释相关、近距离与低水平解释相对应[8]。此外,心理距离可以当作一种现象,具备一定的理论解释基础,还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能够直接衡量并操纵当事人与事物之间的内心距离,并做出主观判断。

因此,引入心理距离理论分析在线评论内容与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不仅具备理论支撑,并且有助于量化实验结果,更好地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

3 研究假设及模型

3.1 在线评论内容与心理距离感知

依据不确定减少理论的信息内容和社交成分,Kim等将信息内容视为评论质量研究[9];Racherla等将社交成分进一步解释为评论内容中呈现出的评论者特征与阅读者的相似程度,称为感知相似性[5],然而这些研究均缺乏对消费者心理变化过程的考量。

事实上,评论质量和感知相似性与不同解释水平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具体表现在:一个高质量的评论包含明确的观点、具体的事例、详细的信息等[9],体现了具体、次要、边缘化的特征,属于低水平解释的表征。此外,认知心理学认为越具体的事物越容易引起人们知觉敏感性,心理距离感知较近。为此,提出假设:

H1:评论质量越高,消费者对评论内容的心理距离感知越近。

类似地,高感知相似性的评论描述出评论者的态度、产品喜好、个人经历等与消费者相似,这种高相似性有助于消费者产生更多的认同感和熟悉感[5]。当消费者认为评论内容的感知相似性高,将增强消费者对该评论的熟悉度与认同感,个体将采用低水平解释做出判断与决策,从而拉近评论内容与消费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因此,提出假设:

H2:感知相似性越高,消费者对评论内容的心理距离感知越近。

3.2 心理距离对评论内容与购买意愿的中介作用

在线评论的情境下,消费者如何做出最终的购买意愿呢?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通过获取并加工处理信息,从而产生观点认知并做出行为反馈。因此,当消费者在阅读评论时,会整理加工这些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做出相应的购买决策。另一方面,从感知风险的角度,只有当人们能承担某种风险,才会发生购买行为。在消费者查看评论时,会产生不确定性预知及对后果的主观判断,再做出购买意愿。

因此,消费者并不是在查看评论内容后直接做出购买意愿,而是通过心理层面的加工整理信息或者对其进行主观判断后才形成购买意愿。Fiedler等认为信息距离可以帮助消费者整理与分析信息,若消费者了解到的产品信息越多,信息距离越小,则消费者的购买可能性越大[10]。因此,可以推断:

H3:在线评论内容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受到消费者心理距离感知的中介作用。

3.3 不同产品类型调节下,评论内容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如果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受到自身心理距离的影响,那么这种影响的边界又是什么呢?根据消费者对产品信息获取及质量评估的难易程度,将产品分为非信任型(non-credence goods)及信任型(credence goods)产品。前者的消费者易于获取产品信息,并能对其质量给予适当评估;而后者具有某种特性,以至于普通消费者难以评估产品的质量[11]。

具体而言,信任型产品的消费者将花费更多的时间搜寻信息以尽可能减少感知风险[12]。根据认知负荷理论,消费者一般采用短时记忆浏览评论信息,若个体浏览的时间过长,加工处理的信息过多,就会造成认知超载[3]。因此,当消费者在查看信任型产品评论时,过长时间阅读将形成抽象化的记忆,属于高水平解释的表征,心理距离较远;而非信任型产品的消费者阅读时间较短,将形成具体并具有一定深度的信息容量,属于低水平解释的表征,心理距离较近。

非信任型产品的消费者更关注具体全面的评价内容[12]。因此,当非信任型产品的评论内容含有具体详细、高诊断性的评论信息时,属于高评论质量,存在低水平解释,心理距离近,消费者的购买可能性大。为此,提出假设:

H4:不同产品类型在评论质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中起到调节作用。相比于信任型产品,当评论的产品属于非信任型产品时,评论质量越高,消费者对其内容的心理距离感知越近,购买意愿越强。

Mortimer等学者近期的研究表明,信任型产品的消费者更依赖于专业人士的观点、朋友的购买经历以及与自身相似消费者的口碑[11]。

而互联网背景下根据商品评估的难易程度,消费者对信任型产品的感知风险大于非信任型产品[12],于是人们在购买信任型产品时,即使在查看了众多的评论也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然而Racherla等研究显示,当双方之间存在相似的经历、背景、态度时,将在心理上形成同盟并增强双方的信任感[5]。因此,当消费者感知评论者与自身的相似度较高时,消费者通常会给予适当的信任,采取低水平解释,这会进一步拉近消费者与评论内容间的心理距离,为此,提出假设:

H5:不同产品类型在感知相似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中起到调节作用。相比于非信任型产品,当评论的产品属于信任型产品时,感知相似性越高,消费者对其内容的心理距离感知越近,购买意愿越强。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见图1)。

4 实验

4.1 实验一

4.1.1 实验设计

本次实验以图书在线评论的内容为例作为目标事件,分别以评论质量和背景相似度的描述为操控情景,采用2×2组间因子设计,目的在于检验H1、H2和H3。

选择图书评论为背景材料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CNNIC调查显示,选择网上购买图书的人群占62%,并且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用户占61%。本文研究对象为在校大学生,选择图书评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第二,相比其他产品评论,图书评论数据更容易获取,评论内容更具有代表性,更符合本文的操作情景。

为了保证实验材料情景满足研究的要求,通过对40名被试者的预实验选出4条符合本文研究情景的评论进行实验。

4.1.2 实验过程

中国矿业大学156位本科生接受了本次的实验,男女比例平衡,年龄均在19~24岁。首先要求被试者阅读选出的图书评论的材料,以测量被试者对评论内容质量和感知相似性的心理距离感知及自身的购买意愿。

4.1.3 操控检验

首先对评论质量和感知相似度进行操纵性检验,结果显示所有量表值的信度均在0.85以上,并采用方差分析检验,得出评论质量(F=6.83,P<0.001)和感知相似性(F=2.66,P<0.05)都得到有效的操纵。

4.1.4 实验分析及结论

(1)检验主效应

在检验评论内容对心理距离的影响程度中,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分析组间的心理距离差异:当感知相似性呈现高和低两维度时,两组被试者的心理距离存在显著的差异(M高似=5.75,M低似=4.21,t=4.19,F=5.036,P<0.05),即感知相似性对心理距离的主效应显著,H1得到了证实。而当评论质量高和低时,两组被试者的心理距离呈现显著的差异(M高质=4.30,M低质=2.04,t=6.31,F=12.097,P<0.001),即评论质量对心理距离的主效应显著,证实了H2。

(2)心理距离的中介效应

本文存在两个自变量,在分析过程中将其转化为交互变量,主要检验评论内容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是否通过心理距离起中介作用,根据温忠麟[13]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将本文的中介效应检验做了3次回归(见图2)。

表1显示,M1中评论内容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显著(β=0.061,p<0.01),M2中评论内容对消费者心理距离感知的影响显著(β=0.066,p<0.01),M3中消费者的心理距离感知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显著(β=0.410,p<0.01),因此可以证明在评论质量和感知相似性通过消费者对评论内容的心理距离感知,对购买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即心理距离的中介效应显著,H3得到验证。

4.2 实验二

4.2.1 实验设计

实验二以信任型和非信任型产品的评论内容作为目标事件,以检验H4、H5。实验采用2(评论质量)×2(感知相似性)组内×2(不同产品类型)组间混合因子设计。

为了保证实验材料的情景满足研究要求,通过对50名被试者的预测试选出普通牛奶和蛋白质粉两种类型产品作为本文研究的两个场景。

4.2.2 实验过程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83位大学生参加该实验,年龄均在20~23岁。实验流程与实验一类似。

4.2.3 操控检验

在非信任型产品类型的调节下,采用方差分析检验,得出评论质量(F=21.93,P<0.001)和感知相似性(F=18.35,P<0.001)都得到有效的操纵。同样,在信任型产品类型的调节下,评论质量(F=7.54,P<0.001)和感知相似性(F=27.03,P<0.001)也得到了有效操纵。

4.2.4 实验分析及结论

首先进行了混合设计实验,其中组内试验检验结果显示:(1)评论内容质量的主效应显著(F=110.568,P<0.001),再一次验证了H1;(2)感知相似性的主效应显著(F=265.376,P<0.001),再一次验证了H2;(3)组间实验的检验结果显示,产品类型的主效应边缘显著(F=8.267,P<0.05)。

此外,采用Muller的方法[14]来检验心理距离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评论质量与产品类型的交互项(β=0.355,p<0.001)以及感知相似性与产品类型交互项(β=0.281,p<0.001)均对心理距离的影响显著,心理距离对购买意向的影响显著(β=0.844,p<0.001),由此可以看出有心理距离中介作用的模型成立。此外,评论质量与产品类型的交互项(β=0.004,p>0.05)以及感知相似性与产品类型的交互项(β=0.105,p>0.05)对购买意向的影响均不显著,说明心理距离在这个中介调节模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验证了H3。

消费心理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理念;引导机制

当代大学生在消费方面,较为突出地存在攀比心理严重、消费决策能力差、双重消费理念并存、消费两极化现象明显、理财意识薄弱等特征和问题。面对这些特征和问题,引导大学生养成合理消费观成为必然选择。大学生的消费问题不仅仅是如何支配钱的问题,还关系到如何支配时间的问题。如何合理地安排消费比例,安排消费时间,达到科学合理的消费,对大学生至关重要。构建大学生科学消费理念引导机制,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力量,全方位、多渠道来努力。

一、克服消费攀比心理

科学的消费不是表现为敢花钱,而且表现为会花钱。大学生们不缺少消费的冲动,但往往缺少消费的理性,因而常常发生不自量力、盲目追潮、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不良现象,显示出理财方面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基于这样的现实,对大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势在必行。

1、树立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针对在校大学生提倡“科学与合理”消费,反对各种形式的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等不良消费倾向,提倡“量入为出”消费观念;培养艰苦朴素的节俭消费观;大力发扬理性消费、理,反对盲目攀比、盲目从众的病态消费等盲目的消费理念,是对他们的最佳引导方式。在消费支出总量的前提下,在校大学生要重视消费支出的合理安排,从固定总量中寻找出效用最大化,满足全面发展的要求。

2、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不同方面正确认识自我,克服盲从和虚荣心理,增强自律自主意识,杜绝消费中的攀比、盲目行为;不贪图享受,节制超过自身消费能力的高消费,勤俭节约。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深刻理解节约是一种美德,它不仅仅表现为对社会财富的珍惜,更体现出对广大劳动者的尊重。

3、注重消费实效性。攀比心理、追求时尚的理念使一些大学生忽视现实生活,不合理的消费结构日趋凸显,长此以往,这种生活作风就会恶性循环,损害部分学生和家庭。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注重购物的实效性,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在自己能力承受的范围内消费,更不能为了盲目攀比增加家庭的负担,要树立良好的消费意识。

4、提高消费的文化含量。自觉地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价值修养,提高自己的精神文化消费水平,对于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是一种追求人生完美过程的实践。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青年,应基于文化的视角来审视和正确认识闲暇消费,自觉追求高层次的消费、特别是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同时要积极追求文化含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智力性、发展性消费活动,充实、丰富自己的生活,树立科学消费观,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提高大学生消费决策力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过度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观念的盲目化、各种攀比和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一方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着密切关联,另一方面也与学校和家庭教育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紧密相关。大学生的高消费问题比较突出,各种费用的支出使得他们的每月生活消费居高不下,所以提高在校生的消费决策能力,节制高消费问题,对大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消费理念具有重要作用。

1、自身主动抑制。避免高消费,抑制身边的无意消费,大学生本身的抑制作用一方面能够节俭不必要的消费,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有着重要的牵引作用。

2、家长示范作用。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生活和习惯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大学生的高消费问题中,父母也应以身作则,坚持科学教育子女的消费理念,培养子女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同时,家长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节约消费的意识,不向子女灌输“金钱就是一切”的拜金主义和寻求安乐的享乐主义。

3、学校文化与舆论传播。学校要在“两课”中增加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帮助高消费者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校园的舆论对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有较大影响,健康的校园消费环境对于学生消费理念的形成有正面作用,要充分利用各类校园舆论工具,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

三、培养大学生理财意识

良好的理财意识不但能够提高自身理财修养,更重要的是对人生的一种规划。作为在校大学生,理财意识的正确与否能从侧面来反映毕业后走向社会的成功与否,这就需要在校大学生强化理财意识,加强理财意识势在必行。然而理财意识的薄弱对于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理念起着负面作用,大学生理财意识淡薄的现象比较明显,所以加强理财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的消费理念转型,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

1、转变大学生的理财观。树立正确的理财观是强化理财意识的根本,经调研,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只有金融、财会和经济专业的学生才应该学会投资和理财,自己并不需要学习,这种错误的思想意识并不能满足学生理财发展的需要,然而,从步入大学校园到走向社会,每一名学生都要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料理,所以,在校大学生应学习必要的金融知识和财务管理,培养自己的理财观。经济上的非独立性并不能为你提供“整存整取”,但是可以从“零存整取”的方式来养成攒钱的意识。

2、加强大学生独立理财能力。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就应该具备独立理财、记账和编制预算的能力,这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对理财能力的一种培养。社会学者分析指出,21世纪的大学生不应该只有智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财商。财商是正确认识和应用财富及财富倍增规律的能力,是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中的生存能力,是实现成功人生的关键,只要具备了较高的财商,就能在今后的事业中游刃有余,人脉旺盛,机会自然也就接踵而来,对财富的渴望就有可能变成希望,变成现实。所以,提高大学生独立理财的能力成为培养大学生理财意识的必然选择。

四、建立“学习型消费”理念

1、加强对学生消费心理的研究。就目前来看,多数高校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缺乏研究。只有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实际行为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科研条件、人员配备等原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究还相对薄弱,特别是大学生消费方面的研究更是欠缺。据了解,近年来关于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题材的理论成果被收入中国学术期刊的寥寥无几,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还没有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这个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力度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观念缺乏全面客观的了解,加之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金钱观、国情观等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难以给予大学生真正有效的指导。良好的消费风气应该成为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教风学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而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则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方面。高校校风建设应该遵循育人为本的原则,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良好的消费习惯一旦养成并得到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创建起到推动作用,并逐渐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高校应当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专题活动,以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养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2、树立“学习型”消费理念。作为在校大学生,四年的本科生涯如此短暂,同时这段时间也是学生学习的大好时机。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当前的消费理念是注重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不是更多的去追求享受型消费,首先要在保证身心健康的基础之上选择更多的消费方式。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是每位在校大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迫切心愿,用人单位的挑剔成为选择学生就业的门槛,所以高学历和技能成为选择的标准,这就迫使在校学生去考研、考取证书、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以提高自我素质修养。发展消费理念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能力,还可以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为选择好工作奠定基础,符合在校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因此,建立以学习型消费为中心的的发展理念是每位在校学生的必经之路,也是国家、社会和家庭的期待。

五、发挥学生社团的引导作用

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和培养实践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活动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同时学生社团作为在校大学生开展和组织活动的必要场所,为大学生的平日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大学生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问题也可以作为社团活动内容,通过社团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辩论赛,来探讨消费结构对大学生自身素质修养问题,也可以通过宣传海报、展板等形式让众多的学生了解如何制定消费计划等知识,并鼓励自己去实践,以帮助广大同学形成合理的消费理念,深化对消费观的认识。社团还可以通过一带一的形式组织各种模拟实验对在校学生进行模拟,到学期末开展优秀表彰活动,这些都能对科学消费理念和合理的消费结构产生带动作用,并使这种效果得到升华。校内之间的对比以及良好消费观的形成可以扩展到与校外的比较研究,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不足与优势所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社团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能充分发挥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比较成熟的同学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社团开展活动的主要意义,就是能够在部分程度上帮助没有形成合理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的同学扭转消费观,弥补不足,对以后的消费观产生正面影响。最后充分利用校内大众传媒工具,引导高校消费舆论,培养合情合理的消费习惯、消费理念和科学的消费观,促进大学生的合理、适度消费,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为大学生消费行为提供正确的导向。

[参考文献]

[1] 姚洪越. 人类消费观的演变及其启示[J]. 商业时代. 2012(11).

[2] 陈建华,赵志平. 引导大学生确立理性消费观刍议[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07).

[3] 郭建锋,卢新明. 消费社会形态下的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 2011(04).

消费心理学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消费心理学是一项有着意义却普遍缺失的内容。为了在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妥善的纳入消费心理学内容,作者提出了在毕业设计阶段实施消费心理学教育的设想,指导学生通过学习运用消费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改善设计创作,增强市场适应能力。

一、消费心理学在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存在意义

平面设计作为一种与商业活动息息相关的艺术设计门类,商业性是其基本属性。广告、标志、版式、包装、展示以及“vi”设计等,无不因商业上的需求而产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商业平面设计作品,其内容往往是对商品或者服务的展示、宣传,其对象,即该作品的目标受众,往往是其所展示的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作为一个商业平面设计作品的作者,受众对该商品和服务的心理诉求,是其进行设计创作无法绕过,必需思考的问题。因而,具备一定的消费心理学知识,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平面设计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以培养市场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设计人才,非常有必要对其平面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消费心理学教育。然而,目前我国高职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是,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围绕着构成这类基础课程和标志、海报、包装、“vi”设计等应用课程来组织,像消费心理学这样的市场导向性课程的意义却始终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的课程设置,看似基础扎实、知识体系完整,却与市场严重脱节,培养出的学生市场适应能力不强,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二、在平面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阶段实施消费心理学教学的设想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近年来,消费心理学教育在设计类专业中的存在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部分学校也进行了将其纳入设计类专业教学内容的探索。然而,对于高职平面设计专业来说,在短短三年的培养时间内,教学内容本已较多、课程也比较紧凑。那么,如何将消费心理学教育稳妥的纳入到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内容,并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呢。作者提出了在毕业设计阶段实施消费心理学教学的设想。理由如下:

1.不宜过早地给学生灌输消费心理学知识

高职类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设计基础相对薄弱,这些学生在入学之前接受的几乎都是绘画基础课程,对设计几乎一无所知。入学后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要夯实他们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方面的功底,另一方面是要循序渐进地教授他们平面设计的知识、技法,培养他们设计思维和创作能力。如果在他们还没完成平面设计的基本课程,完全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时候,就过早的给他们灌输消费心理学知识,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摸不清头脑、理不清思路。

2.毕业设计阶段的学生具备了接受消费心理学教育的基础

处于毕业设计阶段的高职学生,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后已经基本掌握了平面设计的基础技能,同时,此时的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社会、接触市场,通过实习和找工作的经历,对专业方向所涉及的市场和消费者有了一些初步的概念和了解,具备了接受消费心理学教育的基础。

3.毕业设计阶段的消费心理学教育最具效果

处于毕业设计阶段的高职学生,面对就业的压力和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的挑战、他们有了解市场、了解市场的主宰——消费者心理的渴求。而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在他们根据兴趣、根据对职业发展的意愿或者实习的经历确定毕业设计项目的时候,都有着完成一件足以证明自己实力的完美作品的强烈愿望,所以这个时候的学生在了解了消费心理学的价值和意义之后,会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同时,毕业设计阶段紧邻就业,这时候组织他们学习消费心理学知识,且经过与毕业设计项目的结合运用,印像清晰、深刻,在毕业开始工作后,这些刚学到的东西拿来就能用,具有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消费心理学教学实施

1.消费心理学知识的讲授

消费心理学知识的讲授是实施消费心理学教育的基础环节。由于毕业设计阶段的高职学生往往一边忙于实习,找工作,一边进行设计创作,能够集中起来进行理论学习的时间有限,所以对平面设计专业学生讲授消费心理学知识内容,不可能像商务、市场类专业的学生那样系统、全面,而应对包括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和外部条件等在内的消费心理学基本知识、理论,进行概括性、普及性的讲解,并对消费者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研究分析方法进行阐述。目标是让学生在了解消费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应用消费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分析方法对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人群进行消费心理分析。

对于讲授的形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能请校内外教授消费心理学的专业老师来进行讲座,专业老师的讲座,因其经验丰富、内容全面、讲解权威,显然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而没有这种条件的,则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可以通过收集、整合一些消费心理学的教学视频、教案和教学课件,组织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凭借自身理解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讲解。而这就要求指导老师熟悉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同时具有较强的知识整合能力和再演绎能力。而无论进行哪种形式的讲授,指导老师都应选择一些消费心理学的相关教材、文章、资料,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补充学习。

2.目标受众人群的消费心理分析

在完成了基本知识理论的讲授之后,指导老师便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消费心理学原理,对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人群进行心理分析。

进行心理分析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学生结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项目,运用所掌握的消费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完成对自己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人群的心理分析作业。也可以将有相似毕业设计任务的学生组合起来,成为受众心理分析小组,小组成员间分别针对各自设计项目的目标受众人群心理进行相互讨论分析,并完成各自的心理分析报告。

心理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对设计项目目标受众人群消费心理特征的判断和确立,包括在年龄、性别、社会地位层次、消费能力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在理性程度、细致程度、情绪和偏好的持续程度,对流行和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生活节奏和时间观念的方面的性格心理特征;以及在消费的目的性、浏览、选择和购买习惯,对品牌、包装和广告宣传的认同度等方面的消费习惯偏好特征,这些设计作品的定位的影响因素。第二,目标受众的消费动机,消费动机和受众的消费心理特征,构成了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心理诉求,对消费动机的分析决定了设计作品通过哪个方向、以哪种方式满足受众的心理诉求,吸引受众眼球。第三,设计作品方式,通过对设计作品、接触受众时的方式、环境对受众产生的感官影响和心理变化的分析,为设计作品的设计创意寻求依据,设定条件。

3.对目标受众人群的消费心理调查

学生自己或者学生们之间运用刚掌握的消费心理学知识,针对目标受众所进行的理论分析,难免有“闭门造车”之嫌。而检验理论分析的最好方法就是调查实践。所以接下来要求学生们运用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分析方法,对拟定的设计作品的目标受众进行现场调查。

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综合调查法、实验法等。受处于毕业设计阶段的学生的组织能力、物质条件、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前三种相对简单、便于开展,较为适合作为受众心理调查的方式,其中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解受调查者信息的问卷法,因其使用预先编制的问卷表格,标准化的问题设计使信息收集更加全面,同时也有利于相互比较,因而最为适合学生采用。

问卷调查由设计、组织、调查、汇总、分析等一系列步骤组成,工作量较大,需要学生分组开展,分工合作。这样,我们之前提到的心理分析小组,就可以由此延伸为心理分析调查小组。问卷表格应由学生小组根据设计项目的调查需求自行设计,指导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表格应包含受众心理分析的主要内容,形式上应多做选择,减少文字填写量,从而方便受访者填写。

组织对目标受众人群的心理调查,不但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而且通过在现场调查中与目标受众的沟通交谈,既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又因为与目标受众的直接接触,为即将开始的设计创作打下了良好的感性认识基础。而通过将调查结果与之前的理论分析进行比较,对理论分析进行验证、补充和完善,可以使学生在将来的设计实践中进行受众心理分析的经验更加丰富,充实。

4.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心理定位

通过现场调查及汇总、分析,掌握了目标受众人群的消费心理特征和消费动机,也就是把握了目标受众的心理诉求,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心理定位也就有了准绳。

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心理定位,简而言之,就是决定设计作品通过哪个方向入手、以哪种方式满足受众的心理诉求。对于平面设计作品而言,就是为满足目标受众人群的主要心理诉求,决定从其设计内容哪些方面的特质、性能入手,采用何种创意烘托该特质、性能,使用那些元素构成画面、采用怎样的色彩搭配、形成什么样的设计风格。比如设计一款为年轻人目标消费人群的服装品牌海报,可以突出其时尚、运动、自我等方面的品质风格,可以通过展示其品牌代言人的青春魅力、运动活力的画面,采用新潮、简短、有力的流行广告语来反映这些品质,可以采用鲜艳的色彩搭配、充满动感的线、面构成,炫酷的字符设计等,形成直接、明快的设计风格,以满足年轻人的消费心理诉求。

完成了对设计作品的消费心理定位,作品创作的消费心理学准备即已完成,即可进入设计创作阶段。对平面设计专业结合毕业设计实施的消费心理学教学也就由此收官。

四、结束语

通过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消费心理学的教学实施,使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学生了解了消费心理学知识,提高了运用消费心理学方法改善创作,增强作品市场适应力的意识和能力,为将来能够设计出符合受众心理诉求的成功的设计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萍. 消费心理学教程[m].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消费心理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文化消费;引导

一、文化消费的内涵

文化消费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性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其实质是对社会的及他人提供的精神财富(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的消耗。同时这种消费(消耗)过程又是精神财富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文化消费是分层次的,这主要是由于文化消费的主体的素质和文化修养不同、价值取向、兴趣爱好及收入水平不是整齐划一所决定的。

文化消费不同于消费文化。消费文化是物质消费文化和精神消费文化的总和,它是受消费者消费心理、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习惯偏好等影响和约束的,是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追求的一种情调和氛围。相比较而言,文化消费是具体的,而消费文化则是笼统的、更多是观念上的并具有消费哲学的意味。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文化消费现状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

1.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自律意识较差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独立学院实行按人均教育成本收取学费的政策,这使独立学院的学费远远高于普通高校。一般来说,就读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家长的娇宠和呵护使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缺少自我约束的锻炼。进人大学后,一些学生便陷入生活无规律、起居无定时、学习无目标、花钱无节制的混乱境地。

2.思想活跃个性较强,自卑敏感度高

独立学院的学生思想活跃、性格开朗,求新、求异意识较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非常关心自身的权利,强调个人能力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张扬个性,勇于在活动中表现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关注。但由于高考成绩的差距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产生了“能力不足、低人一等”的感觉,加上独生子女的成长背景和家庭经济优裕的环境,导致心理比较脆弱,经不起成功和挫折的考验,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缺乏自信心,表现出一定的自卑感。

3.超前消费意识较强,消费需求心理不成熟

“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刚够用,两三千元才算酷,四千五千真大户!”这个流行于大学校园的顺口溜,是独立学院大学生金钱观的真实写照。独立学院大学生中流行高档化妆品、饰品享受型产品和种类繁多的宴会等高价消费,超前消费已成为大学生消费主旋律,大学生面临“后大学”消费危机;独立学院大学生文化消费的需求心理不成熟,对鱼龙混杂的大众文化缺乏判别能力,往往是不假思索地吸收,据调查,在独立学院中最基本的生活费用,也就是普遍意义上家长最关心的温饱这块,现在仅占到大学生全部消费的30%。书籍消费则更可怜,只占到全部消费5%,即便是5%,绝大多数人购买的还只是漫画、服装、化妆一类的杂志。而另外65%的消费,包括品牌衣服、品牌MP4、电脑、手机方面及在酒吧、迪厅、网吧等场所的消费。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文化消费的特点

1.低层次文化消费多,高层次文化消费少

从大学生的精神文化消费的取向来看,独立学院大学生除必须完成学校规定的必修课程外,在其活动及课外阅读的选择上,多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较少考虑社会发展或未来职业所要求的个体综合素质。这种现象在低年级的同学身上尤其明显,他们追求休闲,享受快乐,在许多大学生中去网吧的比去图书馆的多,在网吧娱乐的比学习的多,他们热衷于低层次、带有炫耀性、摆阔性、攀比性的精神文化消费,而不愿或没有能力欣赏高雅艺术、高品位的文化作品等。

2.非理性文化消费多,理性文化消费少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思想观念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加上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在文化消费方面难免出现非理性消费行为。独立学院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主要表现为: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超前消费、赶潮消费、“面子”消费而导致的突发性高消费行为。如今独立学院大学生在网络通信、人际交往、恋爱、体闲娱乐等文化消费中“大方”花钱已比比皆是,例如有的同学请朋友吃饭或为朋友庆祝生日,为了“面子”,不惜假借学校收费或学习费用向父母要钱,或沦落为校园“负翁”。追求虚荣,盲目攀比消费是目前独立学院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特点。

3.网络文化消费金额大,层次低

在对所带274名学生关于上网的消费金额、主要内容和目的调查中发现,有近87%的学生网络消费金额占其总消费金额的40%左右,近94%的学生上网的主要内容基本是在那些免费的或花费低廉的项目上。对上网聊天、游戏、浏览娱乐新闻、电子邮箱、免费下载、电影的消费最多。只有13.6%学生将上网作为学习的目的,而查找学习资料的上网时间只占学生上网时间的9.3%,可见,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意识不强,学生网络消费现在还主要是娱乐消费,真正将网络用于学习方面的不多。

4.文化消费追求个性与独立

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独立与自我表现,且冲动性强。在文化消费方面,他们非常喜欢那些能体现自我个性的商品,要求商品能有特色,具有商品个性,并能体现自我特点,以此来满足追求个性美与表现自我的心理要求。同时,他们的冲动性购买多于计划性购买;选择商品时,往往忽略综合选择而只关注款式、颜色、形状、流行等某一方面因素,而不关注文化产品的实用和品位。据CTR市场研究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大学生对IT、数码产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学期平均花费达1485元,占平均一学期花费(不含学费、学习用品及住宿费用)总额的54.8%。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原因分析

(一)社会重视和研究的欠缺

第一是理论界对精神文化消费问题的研究比较缺乏,对消费问题的研究多侧重于物质生活的消费研究,少见精神文化消费的研究,对于大学生的精神文化消费研究就更加欠缺。第二是文化企业对大学生文化需求把握不到位,文化产品供给与青年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不相适应。第三是文化经营行为发生偏差,诱使青年大学生文化消费行为发生扭曲。

(二)学校育人和管理的偏向

独立学院存在着重教书,轻育人的问题。特别是管理上则存在着一种以不出事为原则的指导思想,有短期行为的倾向。对于学生文化消费的状况和文化消费的环境缺乏必要的重视,文化环境和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大,缺乏对青年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同时,目前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

(三)家庭重视和关心的失重

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经济比较富裕,所以,家长不太重视和关心学生的消费金额,关心的是孩子的钱够不够用,饭吃得饱不饱,衣服穿得暖不暖,而对于他

们该读什么书,交什么朋友,参加什么活动,钱花到了什么地方,就缺少必要的关心,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指导更是少则甚少。在对所带学生中的110名家长进行沟通调查中发现,独立学院学生的消费金额多数集中在1500以上,而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消费去向的关心度却普遍较低,这直接造成学生文化消费的恶性循环和消费意识的恶性膨胀。

(四)学生自身心理和自控的失衡

由于社会刻板效应。误导社会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歧视,同时,独立学院大学生(特别是与母体学校共处同一校园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入学的成绩基础较差,学习比较困难,在与本一、本二大学生相处时,常常引发自卑心理,在学习方面感觉得不到被尊重的需要,再加上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较强,所以,一部分学生放弃学习,追求时髦,热衷于低层次的带有炫耀性、攀比性的文化消费,以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而对高层次文化消费的投入较少。

另外,大学生身心正处于成长的特殊阶段,自控能力较差,又受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和社会上一些不良消费现象的影响,造成独立学院大学生重视娱乐、享受、消遣,忽视高层次文化消费。

四、关于独立学院大学生文化消费的调控和引导

(一)完善社会文化市场制度,培育科学合理文化产品

1.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有效供给、开发市民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品开发,要坚持在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再力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2.培育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促进文化消费持续增长。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

3.建立合理的文化消费价格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消费结构。要根据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以较低价位的文化消费品,满足和刺激文化消费需求。着眼于美化心灵,通过大量喜闻乐见的价位较低的优秀文化产品,吸引青年大学生参与、鉴赏和消费。

(二)树立学院“塑造灵魂、培养人才”观念,充分重视大学生消费文化

1.加大独立学院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独立学院文化设施建设的投资机制,奠定扩大文化消费的现实基础。文化基础设施可以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满足和引导独立学院大学生文化消费需求和方向。

2.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高校教师(含政工干部)是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产品的生产者及消费导向者,极易被崇拜知识和能力的大学生所认可和效仿。独立学院个别教师在课堂上公开散布错误理论与言论,制造消极的精神产品,使大学生处于困惑和无所适从的境地,所以,应加强独立学院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力度。

3.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加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形成校园良好的消费舆论,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文化消费方向。

(三)提升家庭文化消费教育力度,营造家庭文化消费氛围

1.家长要变“无私奉献”为“适度供给”。家庭条件一般的家长,在满足子女正常的基本生活费用的同时,要教育子女不要盲目攀比,奢侈浪费;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长,也只能提供适度的生活、学习费用,不能无原则迁就,一味满足子女摆阔浪费,挥霍无度的要求;家庭经济困难的家长要时时注意提醒子女体谅家里的困难,勤俭节约。

2.家长要率先垂范,积极营造家庭文化消费氛围。家长应用自己文化消费的行为和理念,引导子女的文化消费方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念。

(四)树立自身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四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