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旅游业发展范例6篇

地区旅游业发展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1

[论文摘要]旅游商品是旅游业产生经济效应的重要途径。洛阳市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大力开发旅游商品。笔者借助相关的资料,立足现实,采用举例论证、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洛阳市旅游商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洛阳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洛阳开发旅游商品的对策,以期对洛阳旅游商品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洛阳旅游商品概况

旅游业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朝阳产业,旅游商品由于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而备受旅游者的青睐,加之旅游商品是旅游业产生经济效应的重要途径,各地旅游商品的发展都先后受到了当地政府机关的重视,很多学者也开始了对旅游商品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近年来,洛阳市旅游业发展迅猛,大力开发洛阳旅游商品已迫在眉睫。洛阳种类繁多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和土特产品历来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喜爱,为旅游商品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其中可供开发和生产的旅游商品资源非常丰富,大体可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以仿唐三彩、仿古青铜器、泥塑工艺品等为代表的旅游工艺美术品;各种化妆品、服装、背包、摄影(像)器材、地图、指南针、睡袋、旅游鞋等生活日用品和旅游专用品;以潘和尚烧鸡、洛阳水席、杜康酒、果子油茶、煎饼果子、甜牛肉汤、不翻汤等各种特色小吃为代表的传统食品、饮料;以澄泥砚、山茱萸、中华猕猴桃、洛阳牡丹等为代表的土特名产及其他旅游消费品。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仿唐三彩,其市场占有率可达30%以上,玉器、地方食品和黄河奇石的市场占有率也比较受欢迎,其市场占有率均高于10%,而雕刻艺术品、竹木制品、中药材等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有待进一步发展。

二、洛阳旅游商品存在问题

洛阳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初具产业形态和产业规模,成为洛阳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一个新兴产业。经过数十年的探索,目前洛阳市已经具备培养旅游行业和相关行业人才的专门学院和学校,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专门人才对洛阳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各类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也日趋专业和完美。政府部门对旅游商品发展工作极度重视,鼓励支持旅游商品的不断开发和市场的日渐规范,2006年10月18日洛阳市旅游商品业协会的成立成为洛阳市旅游商品行业的一个里程碑,2009年1月8日河南省目前规模最大旅游商品市场洛阳文化旅游礼品城在关林钱江商贸城开门迎宾,目前建成的一起工程占地一万平方米,展示和销售具有浓郁河洛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多达1200多种。这些举措为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规范旅游商品市场秩序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是洛阳旅游商品行业腾飞的基础,但是,一些影响旅游商品深度开发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一)旅游商品主题不明显

“千年,牡丹花城”是对洛阳旅游形象主题的定位,围绕这一中心主题还可辐射出多角度的主题形象,这些都是洛阳地区文化个性的表现,旅游商品作为纪念意义很强的商品应当反映出这些地区文化主题,但目前洛阳的旅游商品很难展示这些恢宏的形象,缺乏统一的主题。例如洛阳是中外知名的“千年”,中国历代帝王中有96位帝王长期在洛阳执政,但是现在洛阳市场上却没有一套完整的以洛阳历代帝王为主题的旅游商品出现;唐三彩中战马、骆驼、胡商形象比比皆是,但却没有能反映出洛阳“千年”在古代即是繁华的商贸场所这个主题的旅游纪念品;出生或长期生活在洛阳的历史名人很多,如赵匡胤、老子李耳、苏秦等,但能够反映出这些“千年”历史名人形象的旅游纪念品却一直没有出现;玉器和雕刻艺术品以佛和观音的形象为最多,而能够展现出“牡丹花城”的玉器和雕刻品却很少见,睿智的卢舍那、驮经的白马、义薄云天的关羽等能够显示洛阳地方文化的旅游商品则很难看到。

(二)对旅游商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旅游商品具有特殊的造型、美感、历史、文化与实用价值,还具有艺术价值、欣赏价值、纪念价值、地位价值等附加价值,不仅可以增加旅游地的经济收入,而且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在九十年代之前,人们很少认识到旅游商品的功能,洛阳旅游商品受到关注也是在旅游业相关设施建立以后才开始的。洛阳的旅游景区建设只侧重于对旅游景观、景点和设施进行开发建设,对旅游商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旅游商品成不了气候,没有把旅游商品开发列入一项重要内容来研究落实。再加上旅游业从业人员对旅游商品也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旅游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在推销和销售过程中只是把旅游商品当作一般的商品销售,使旅游商品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旅游商品作为一种载体可以展示旅游地主题文化,传播旅游文化,可用于纪念、馈赠、收藏,也可作为增强旅游印象的载体,引起重游的动机,另外,一些具有艺术价值、制作精美的旅游商品也可吸引潜在游客慕名前来。

(三)旅游商品开发缺乏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所有商品设计开发的前提,如今游客对旅游商品的需求也在变化,除了希望旅游商品有文化味道外,还“喜新厌旧”即追求新意。由于洛阳旅游商品开发起步晚,缺乏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旅游商品的设计很难推陈出新,几乎所有的景区景点的旅游商品都大同小异,与市场流通的普通商品也都相似,缺乏个性和新意。例如:占洛阳旅游商品市场份额最多的唐三彩目前只有战马、骆驼、大象、胡商等几个简单的形象,而形态滑稽、笑容可掬的伎乐佣、大肚弥勒佛等形象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唐三彩的颜色也只有褐、红、白、黄、绿等几个传统的颜色或几种颜色的简单混合,而现代人非常喜爱的黑、蓝、紫、粉、茶色、玫瑰红等颜色则非常少见甚至没有。这一切都为洛阳市旅游商品的创新提供了绝佳机会。另外,旅游商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包装很重要,不仅需要精美而且要方便携带。目前,洛阳的旅游商品几乎都存在一些包装上的问题:有些商品体积过于庞大、过重携带很不方便;有些商品甚至因为没有包装仅用塑料袋随便一套就算完事;有些商品价格不菲,可是包装相当低劣,使旅游者的购买欲望大减,诸如此类问题不胜枚举。虽然我们不主张“以貌取人”,但亮丽的外表毕竟是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的首要条件。

(四)旅游商品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

旅游商品市场的可进入性较高,市场管理体制又不甚完备,使大量个体摊贩涌入销售市场,给市场管理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洛阳旅游商品市场极不规范,如在古玩市场的空地上以及门外地上随处可见一些临时性的小地摊,在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景区附近时常可见一些游走的小商贩销售伪劣、低档的旅游商品,欺客、宰客行为时有发生;由于缺乏统一集中的销售市场,加之旅游商品价格没有统一的监管权威机构,同一质量、同一规格的商品,不仅不同地区不同价格,而且同一区域不同系统的价格也不相同,且有的相差过于悬殊,令游客迷惑不解。旅游商品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商品,通常需要销售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但洛阳旅游商品不注重销售艺术,销售人员对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了解不深,无法详细、准确地介绍旅游商品,再加上语言障碍、文化障碍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洛阳旅游商品的销售;另外,一些旅游商品商铺对商品的摆放缺乏艺术性,经常将互不相关的商品摆放在一起,对游客心理及需求把握不准确,这些都说明洛阳市旅游商品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

三、洛阳旅游商品开发对策

(一)提升政府对旅游商品扶持的力度

洛阳市政府对旅游的扶持力度较大,但这些扶持主要体现在对旅游景点的建设、旅游

节庆的策划等方面,而忽视了旅游商品这一重要的经济收入渠道。旅游商品的意义不仅在经济方面,制作精美、文化内涵深厚的旅游商品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在文化传播和形象识别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政府要重新认识旅游购物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尽快制定专门的旅游商品发展规划,包括制定发展旅游商品的长远战略、方针及不同时期实施目标,以求改变洛阳旅游商品现状。旅游业发展到今天,经济收入是衡量旅游业状况的重要指标,在旅游者数量稳定的情况下,旅游购物应成为关注的重点,政府应组织一些专家、学者及旅游商品销售商针对洛阳旅游商品的开发及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指导洛阳旅游商品的发展方向,为顺利发展旅游商品提供尽可能适宜的环境条件。组织专业人员加强对唐三彩进行科研创新,设计出各种不同主题的作品,这些主题可有多种选择,如以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白马寺24尊元代夹苎造像、玄奘等为代表的佛教系列造像三彩,以十三朝古都为主题的都城文化三彩造像,以洛阳牡丹为代表的牡丹文化三彩,以中华姓氏始祖为依托的寻根文化造像等等。

(二)注重文化特色在旅游商品中的体现

洛阳人杰地灵,历经4000多年的历史风霜,作为国都的历史长达1529年,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浓厚。“河出图,洛出书”,儒学渊源于此,道教始创于此,佛教授传于此,在这里形成的“河洛文化”博大精深,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洛阳旅游商品的设计完全可以以洛阳牡丹、汝阳杜鹃为代表的花文化;以黄河澄泥砚、黄河鲤鱼、黄河奇石为代表的黄河文化;以洛阳水席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石刻艺术;以“释源”“祖庭”白马寺、玄奘故里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邙山上清宫、下清宫、吕祖庵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洛阳古代艺术馆、周山王陵为代表的墓葬文化等为主题进行深度挖掘,设计出一系列的旅游商品,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其中。

(三)加强旅游商品的销售策略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2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文化旅游;家庭农场;生态休闲教育;新思路

河北处于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五大行政区域的连接地带,受政策、历史及人文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知识贫困、科技水平落后以及观念转变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作为欠发达地区特征之一,河北省很多地方现代化程度低,人们的生产生活保持着原始纯朴的方式,这又为发展时下盛行的乡村文化旅游奠定了基础。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欠发达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应该以农村为中心,推行“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具体发展思路如下:

一、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卫生设施、停车场和游客休息设施等,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应按照就地取材、节约环保的原则,加上巧妙地规划和设计构思,使其和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尽量体现自然的、绿色的格调。当然,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可以引进一些必要的高科技设备,比如生态厕所的安装,可以极大地改善农村卫生条件,环保无污染还可以资源循环利用。此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确保农村和外界的信息畅通;另一方面,要特别注重软环境的建设,首先,地方政府要提高对新兴产业的重视程度,将国家制定出台的相关政策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有效的传达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关注度。其次,主动引导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认识到“乡土文化”的价值,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不盲目崇洋也不抱残守缺,从而改善民风。另外,还要通过举办各类讲座和培训提高农民的信息素养和法律意识,为乡村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后,还要借鉴成功地区的经验,联合企业、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进行总体规划的编制,探寻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

二、保护和开发乡土文化资源

河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人口大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积淀了众多特色鲜明、风格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物古迹,这些都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它们犹如颗颗散落于民间乡野的珍珠,需要能工巧匠来串联。首先,充分挖掘农村地区的独特资源,在各县、乡、村开展调查并做好记录、建档工作。因为乡土文化种类多样,形式各不相同,进行全面调查,是把握全局、分类保护和开发的前提。其次,通过资源整合、数字化保护、复制保护以及开发式保护等多种途径对农村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在这方面,“长阳模式”值得借鉴。最后,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品牌效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离不开非遗传承人的参与,然而目前,非遗传承人正面临着老龄化和“青黄不接”的局面。据调查,部级非遗项目超过70岁的传承人已占到1/3,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宁愿外出打工;而且新一代非遗传承人学历和文化程都不是很高。[1]要改善传统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局面,除了政府的资金、政策支持外,还需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带徒、学院培养、社会培训、家族传承等多种模式进行“立体”的传承,加大对传承人的培养力度。高等院校,特别是专业技术学校应当加强与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联系与合作,加强 “手工艺”等相关专业建设,培养高层次农村文化产业人才,直接服务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要创新人才引入机制,让传统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

三、区域整合、统筹发展

在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众多的农村地区尤其是环首都贫困地区要想乘着政策之风甩掉穷帽子,必须有全局意识,统筹规划,因为各自为政、没有规划、没有秩序的行业发展往往会产生同质化竞争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地方政府要打破现有行政界限,寻求合作共赢,整合各类资源,包括农业资源、文化资源、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等,比如通过整合土地资源,发展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劳动力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规划田园风景图,五颜六色的田野风光可以吸引画家们写生作画,也可以让久居城市的人们欣赏到别样的风景,这样农民就可获得主业和副业双丰收。

四、打造立体宣传渠道

信息化时代,要改变农村在人们头脑中落后的印象,迅速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就必须重视立体化的宣传,除了传统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途径外,网络是一种方便、经济、快速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出行前获取相关信息的一个最主要渠道,所以旅游经营者可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工具加强宣传,这些工具包括网站、博客、微博、论坛、常用工具软件中的植入广告。新农村还应重视自己官方门户网站的建设,所谓官方网站是指权威的、唯一或指定网站,和一般网站相比,在消费者心目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官方网站的信息具有权威、可靠、及时的特点,这在信息纷繁复杂的网络时代,对于想从网络了解信息的大众消费者来说意义重大。在网站上,凭借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可以用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新农村风貌。

五、开发旅游地高校客源市场

乡村文化旅游客源主要来自周边城市,然而在欠发达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许多普通大众的消费能力有限,导致旅游客源不很充足,而且针对目前中国休闲旅游者呈现年轻化、高学历特征的现状,而高校正是年轻、高学历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所以从旅游地周边地区的高校挖掘潜在客源市场是一种必要的、值得尝试的途径。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25岁之间,这也正是人一生中精力最充沛、体力最好、精神压力相对较小、时间较充裕的时期,也是求知欲最强的时期,[2]他们的出游不是纯粹的为了观光娱乐,还有了解社会、增长见识、学习传统文化的需求,所以应通过生态休闲教育等途径引导他们的消费观念转变,激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消费需求,主动关注自身周边的环境发展,深入农村去感受那亲切的田园风光,体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吴元新.二代非遗传承人培养需重视.[EB/OL].[2012-06-25]http:///info.asp?id=154904.

[2] 谭业.在校大学生生态旅游意识特点及培育途径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107-110.

[3] 王兆峰,谢娟.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对比实证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3)69-78.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3

关键词:旅游文化;投融资;皖北

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皖北旅游文化产业投资环境、模式及效果分析”结项成果(项目编号:XSKY1369);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3月9日

一、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以及皖北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文化产业因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又被称为“朝阳产业”,而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对经济的转型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近年的国民经济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文化旅游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上升。

近几年来,安徽省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十一五”期间安徽文化产业年增长值就已经突破了30%,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远高于全省GDP的增长速度,成为安徽省经济增长的全新亮点。安徽省“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实现安徽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使文化产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推动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式,在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所以研究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皖北地区位于安徽省的北部,地理上是指安徽省淮河以北的所有县市和跨淮的县市,土地面积和人口数分别占全省的1/3和1/2,在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皖北地区崛起发展对加快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皖北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亳州、凤阳等历史文化名城,以及灵璧垓下古战场遗址、虞姬墓、禹王宫等历史文化景点,同时皖北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但由于皖北地区经济不发达,在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不足,导致目前皖北文化旅游产业不景气。可以看出,制约文化旅游产业的最大问题就是投融资问题,本文将运用简单的层次分析法分析皖北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

二、皖北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首先我们将影响文化旅游产业的因素分为宏观经济因素、法律制度因素和人文因素;然后再依次分析这些因素对皖北地区旅游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宏观经济因素。任何产业的发展和壮大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也不例外。我国的旅游文化产业的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支持,这就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水平的制约,由于我国的财力有限,因此投入到旅游文化产业上的资金就有限。同时,旅游文化产业的投资金额大,且其回收期较长,金融机构往往也对其缺乏投资兴趣。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进一步发展,皖江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且地位不断提升。相比较之下,皖北地区已呈现出明显落后的态势,不仅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GDP总量也仅占到安徽省GDP总量的三分之一。同时,皖北地区的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产业结构层次不明晰,内在经济活力不足。所以,宏观经济因素是制约皖北地区旅游文化产业投融资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法律制度因素。良好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是旅游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这些都有赖于完善的法律制度。然而,由于文化产业大多涉及到意识形态领域,政府时刻都在严密监管文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种严格的管制使得旅游文化产业不能在法律制度的保护下健康发展。同时,目前我国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法律法规不是非常的健全,法律环境的不完善在制度上严重地制约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人文因素。和其他行业一样,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会受到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不可控的因素在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会制约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中,地区的人文环境因素对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如今资讯发达的现代信息社会,旅游文化产业的消费活动主体主要受到区域内的人口密度、年龄结构、教育程度、地域特点以及人员流动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影响着消费活动主体,同时还影响制约着旅游文化市场的营销活动开展。通常情况下,某一区域的人口密度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对旅游文化产业的需求就越大,旅游文化产业就相对要发达。皖北地区虽然人口密度较大,且有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方面的原因,造成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不充分,旅游文化产业的有效需求也相对不足,制约着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皖北地区旅游文化产业主要投融资模式

我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有政府拨款、银行贷款、二级市场融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和债券融资等方式,而皖北地区地处我国中部,其资本市场并不发达,依靠二级市场融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显然不可能。所以,皖北地区旅游文化产业主要投融资模式就只有政府拨款和银行贷款。政府拨款成为我国旅游文化产业的最重要的投融资方式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然而政府拨款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比较大,且与政府的财政收入的联系十分密切。与外国政府支持旅游文化产业的模式相比,仅靠政府拨款不能保证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一些商业银行也开始投资于旅游文化产业,金融机构逐渐开始介入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同时,财政金融体制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将政府拨款改为贷款政策,使我国旅游文化产业经济支持主要来自银行贷款。商业银行开始在相对广阔的领域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强力联合大大促进了旅游文化产业投融资的规模化。但无论是政府拨款融资,还是商业银行机构融资,都有一定的弊端,都不能有效地促进皖北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和升级。

四、关于促进皖北地区旅游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投融资措施的建议

(一)向资本市场融资,加强资本市场在旅游文化产业投融资中的作用。前面提到了我国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所以容易造成投融资体制不灵活,资金支持不足,发展易受宏观经济的影响等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国外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其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相当成熟发达,主要原因就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解决了旅游文化产业的投融资问题。向资本市场融资是旅游文化产业投融资的一条捷径,且其是直接融资,具有借贷融资所不能比的优点。因此,皖北地区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募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资金。具体做法有:对国有旅游文化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实现其股票的直接上市;对于民营旅游文化企业可以借助资本市场进行兼并和收购,实现企业的扩张壮大;还可以借鉴引入国外的先进经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同时,还可以创新文化产业投融资方式,如建立投资基金模式,实现旅游文化投资运作形式专业化,收益规范化;还可以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参股、合资、合作、独资、联营、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支持非国有经济成分及非文化性质企业控股,鼓励民间资本对旅游文化产业进行投资和经营,从而促进社会资金向旅游文化产业领域流动。

(二)改变政府的管理观念,调整政府投资布局,从实际出发,把握特色优势。深化旅游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健康发展,首先就要改变政府管理理念,调整政府投资布局。旅游文化产业大多属于公共性文化产业,具有纯公共物品的特征,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政府应该改变对旅游文化产业的管理理念,通过组织创新推荐盈利性和非盈利性旅游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加强文化管理部门与经济综合部门的有机结合和互相联系,以实施科学有效的指导和管理。政府在改变管理理念的同时还要积极调整投资布局,注重提高旅游文化产业投融资效率。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国有资本的引导作用,吸引民间资本的参与。同时,促进旅游文化企业改革,使其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皖北地区的旅游文化资源相对丰富,政府在转变管理理念和调整投资布局的时候,还应该从实际出发结合其特色,建立起皖北地区特色旅游经济。

(三)加快人才培养,并充分利用高科技,推进皖北旅游文化产业升级。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旅游文化产业也不例外。要实现皖北旅游文化产业的升级就必须注重创新和高科技的作用,创新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科技先导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皖北地区的高校主要有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科技学院、淮北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高校资源,建立和培养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人才队伍,以适应皖北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管理的需要。安徽省“十二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皖北地区应该抓住机遇,在突出地区特色和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推动旅游文化与创意、旅游、制造业、高新技术等产业的融合,提升传统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价值,发展新兴的旅游产业,提高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再生”能力,不断地把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全新的旅游文化产业优势,促进皖北旅游文化产业升级。

(四)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为皖北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政策法规支持和调控,必须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促进皖北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根本是尽快解决有关法规、政策滞后问题。既要全面审视既有的旅游文化产业政策,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法规,清除阻碍建立和形成统一的旅游文化市场的各种壁垒,为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皖北旅游文化产业在立法上的问题,切实解决好皖北旅游文化产业立法数量少、层次低,以及立法执行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不仅要提高立法数量,还要提高立法质量。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就要依法加强管理,加强执法力度,实现皖北旅游文化产业的规范发展。

五、结论

综上所述,良好的投融资环境是旅游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旅游文化产业的需求也必然会提高。因此,皖北地区必须坚决推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促进产业升级。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今后皖北地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传万,陈田田.发展皖北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的对策研究.

[2]胡惠林.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4

资源与市场: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内在要素

人类对地球空间表面的开发,总是优先开发条件好的地域,然后再开发条件差或开发难度大的地域。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就属于后一种开发型,是人类生产、休憩活动空间不断扩展、深化的表现。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势必加强和深化。

(一)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

1、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系统庞大。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3.7%。民族地区不仅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五大地貌类型齐全,而且各种旅游地貌发育较为典型。在1982年和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两批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共84处中,民族地区就有38处;1982年和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共62座,民族地区就占23座。民族地区尚未发现的潜在资源还相当丰富,加上有待列入部级的风景名胜区,各地方政府公布的省级、地市级风景名胜区,形成了庞大的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体系。

2、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品位极高。旅游资源的价值在于特色和魅力,即品位。我国民族地区许多旅游资源为全国、甚至世界所瞩目。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连绵的雪山冰峰,其山体的高度、长度为世界其他国家所无以伦比;广西的桂林山水,早以“桂林山水甲天下”而闻名世界;湘西张家界,融国内大小名山特色为一体,大片的森林和各种珍稀动物,是我国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森林公园。此外,云南的路南石林、四川的九寨沟、新疆的天鹅湖、内蒙的阿尔山温泉等,均是著名的佳景胜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列的《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中,中国被列入五个保护区,其中长白山、卧龙、武夷山、梵净山四个分布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不少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在国际旅游市场上有较大吸引力。

3、民族地区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占优势。我国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也有不少山景,但大多或因靠近城市的区位而成名,或因文人墨客的渲染而享誉,而真正以自然美而成景的奇山、险峰、雪原、大瀑、溶洞、古遗生物等,均集萃于民族地区。如的希夏邦马峰、新疆的罗布泊、云南的洱海、贵州的龙宫等,这些自然美景是当前旅游市场开发行情看好的类型之一。如果说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以奇而绝取胜,人文旅游资源则以古而稀闻名。民族地区不仅有距今久远的古人类遗址、古墓葬和众多的壁画石窟、寺院佛塔,而且还有各民族在发展过程形成的生动活跃、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传统节日、集会活动、民族歌舞、民族服饰等。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些人文资源,对于发展旅游业来说是一种优势,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源流,这种个性上的独特性必然构成总体上的多样性,因而从总体上看,我国广袤的少数民族地区客观上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内容。

4、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组合较好。旅游资源在广大民族地区的分布是不平衡的。有些地区相对集中,有的则相当稀少。资源集中的地区不同的名胜区间距较近,景区内资源类型多样,结构紧凑,交相辉映。如桂林以“三山两洞一条江”为中心的重要游览景点就散布于方圆百里之内,这是旅游资源组合较好的表现。许多民族地区也就是垂直地貌密集组合的地域系统,从而层层分割空间,导致多变的景象,使生物和水体景观因地文要素变化而表现出丰富的景层。如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峡谷—民情结构等,就是绝妙的资源组合。少数民族地区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组合成了我国民族地区一种“人无我有”的独特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开发旅游业的前提性因素,民族地区所拥有的旅游资源是其旅游开发的决定性条件。

(二)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市场分析

1、全球游客总量持续增长。游客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基本上是正相关的函数关系。国际上遵循着这样一种经验判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00美元,居民就产生国内旅游动机;达到1000美元,就产生赴邻国旅游动机;达到3000美元,就产生赴远国旅游动机。从国际旅游需求来看,根据世界组织报告,以1989年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数4亿、国际旅游收入2092亿美元为基数来预测:到1995年世界国际旅游人数可达5.15亿,收入3430亿美元;到2000年世界国际旅游人数6.37亿,收入5270亿美元。上述预测结果是以年均增长4%为条件作出的。而东亚太平洋地区,无论是出境旅游还是接待旅游者,都将是发展最快的地区,在80年代达到了9.3%的年均增长率;到90年代仍将保持这一速度,形成了一个极其广阔而又现实的需求前景。

从国内旅游需求来看,我国旅游业第一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完成,恰恰处于旅游需求第一层次(300美元)的起点,由此将产生大规模的普遍的国内旅游活动。而且中国人口基数大,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又不平衡,目前已有38个城市、8000多万人口达到小康水平,使国内旅游消费档次拉开,形成多层次的结构,每一个层次虽然所占比重可能不大,但其绝对量则会形成一个宠大的市场。

2、世界旅游市场重心向东转移。国际旅游市场格局是在世界经济格局基础上形成的。近一、二百年来,西欧、北美一直是世界经济的重心,因而它们在国际旅游市场上一直居于优势地位。进入8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增长率持续高于其它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上升。亚太地区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该区域旅游业的迅速发展。1961年,亚太地区接待国际旅游者110万人次,占世界国际旅游总人数的1.5%,国际旅游收入为3.6亿美元,占世界旅游收入总额的4.9%;1990年,亚太地区接待国际旅游者达5000万人次,占世界国际旅游总人数的12%,国际旅游收入达37亿美元,占世界旅游收入总额的16.0%,30年内两者分别增长45.4倍和103倍。同期内,世界旅游人数增长5.5倍,收入增长31.5倍。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90年代亚太地区旅游业年均增长速度仍居世界首位。该地区接待国际旅游人次在世界总数中的比例,将从1989年的11%上升到22%左右,旅游收入的比例将从13%上升到30%。如此推算,到下个世纪初,国际旅游市场有可能形成欧洲、美洲和亚太三分天下的格局,即欧洲约占50%,美洲约占20%,亚太约占20~30%,亚太地区有可能超过美洲地区居世界第二位。据世界旅游界行家分析,21世纪,世界旅游中心将属于亚太地区。

3、国内旅游需求强劲。近十几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率先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旅游需求强劲,按人均CNP达到300美元即开始产生近距离旅游的规律来看,外出旅游的人数将越来越多。1990年末,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7034亿元,国内旅游约2亿人次。一方面由于休憩观念和方式的变化,许多人已厌倦节假日互相吃请,而乐于纷纷结伴外出旅游,部分人趋向选择神奇的少数民族地区观光;另一方面我国东部热点城市的景观产品已基本定型,回头客趋于减少,故推出民族地区新的旅游景观产品已构成现实的战略需要。

带动与效益: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作用和意义

我国民族地区普遍工农业产值不高,商品经济较为落后,产业结 构层次较低,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因此,民族地区通过对旅游业的开发,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和产生积极的意义。

(一)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民族经济的全面发展

首先,旅游业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创汇高、收益多、劳动密集型高度综合的特殊经济部门。民族地区通过旅游业的开发,所增加的非贸易外汇收入,不仅可以平衡区域收支,为建设积累资金、支持地区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区域资源的开发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从而有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其次,旅游业是一项关联度较高、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产业,开发旅游业,可以带动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对外贸易、城市建设、景观修建、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工艺特产、文化娱乐、生活服务、广播宣传等行业迅速发展,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再者,国际客源流向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即旅游者从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从高收入地区流向低开发地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大多数地区经济还较为落后,开发旅游业,可以从国际国内经济发达的高收入地区的旅游者身上获取一部分收入,并将这些收入向生产投资和生活消费形态转化,从而通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连锁反应”作用,促进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二)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产业调整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产业,旅游业所依托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要相互协调配套才能发挥其作用。由于绝大多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旅游业所依托的基础条件和基础设施也较薄弱,而市场又支配着某些地区的旅游资源非开发不可。于是,这些地区的旅游开发就变成主导产业,促进了与旅游业相关的其他产业的配套发展,使原来聚集程度很小的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相对增长,产业结构由低层低效益向中层中效益甚至高层高效益升级。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增加1名旅游从业人员,需增加5名间接从业人员。因此,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不仅可以扩大就业,而且还可以促使民族地区人口直接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旅游开发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资源保护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就从客观上要求保护自然环境、恢复和修葺原有人文旅游资源,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不仅要大力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自然风光、野生动物资源,建立和开放相应的自然保护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发掘、整理和提炼那些最具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历史掌故、神话传说、民间艺术、舞蹈戏曲、音乐美术、民间技艺、服饰饮食、接待礼仪等民族旅游资源,使这些民族文化的瑰宝得以永世留芳。特别是发展旅游业,要求旅游环境质量要优于一般环境质量,因此,必然要求旅游区维护和恢复文物古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整理和发掘人文风情,而这些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可以起到积极的保护和促进作用。

(四)旅游开发有利于世界各族人民的友好团结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传统的旅游方式已由过去单纯追求热线景点而转为以历史文物、文化传统、科学考察、民族风情等为目的的小规模旅游。旅游业本身也发展成了一个没有国界的统一的世界性行业。从当前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据国家旅游部门近年来的调查表明,国外旅游者对我国民族风情的兴趣要高于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这充分说明了世界旅游活动的倾向是在对异族风情的追求和向往上。因此,发展民族旅游业不仅可以为世界旅游业提供广阔的市场,而且也为世界各国铺设了友好交往的桥梁。特别是现代旅游,实质是一种地区间的文化交流。随着民族地区国际旅游业的兴起,可以有效地改变民族地区长期所处的文化封闭状态,使之经常性地与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形成民族进步和人类文明建设的推动力。

基础与交通: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

当前,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将遇到一些无法回避的矛盾。目前,制约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迟,基础差,资金严重短缺

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我国改革开放的时间不长,不少刚发现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间更短,起点很低,固定资产投入很少,而完善旅游设施的耗资量却很大。原因是:(1)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多以“野、奇”特色见长,多地处偏僻地区,通路、通电、通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上要新建。而东部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许多旅游资源,本身就是其城市地域的组成部分,或分布在距城市不远的地区,旅游开发时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市政设施,从而降低了资金投入的总量。(2)许多民族地区地形复杂,土石方等基本建设单价指标高,同样基建项目的耗资一般要大于东部发达地区数倍。(3)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大多虽品位高、但知名度低,而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广泛开展宣传,宣传促销也需耗资,因为低知名度的旅游资源是没有真正的经济价值的。(4)民族地区大多数是老、少、边、穷地区,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有限的财政拨款,同时民族地区引入外资开发旅游的渠道远不如沿海侨乡畅通。(5)我国旅游市场属二元结构,即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是在相互封闭的状态下运行的,相互间无法实现接待上的余缺互补,因而需要同时建 设两套档次上差别很大的设施,实际就更增加了投入。

(二)民族旅游区距主要客源市场远,景区间距大,运输成本高

现代旅游客源市场分国际和国内两种。国内游客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先导,并将一直是游客数量的主体。国际客源市场则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经营的主要目标,因为国际旅游经济效益较大。我国民族地区距我国主要国际客源市场--欧、美、日及游客数量可观的港、澳、台地区距离较远,因为我国国际游客的主要入境口岸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几个大城市,游客要在口岸转乘运输工具,再由口岸辐射到民族地区。

国内主要客源市场也在东部发达地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发历史长,基础条件、整体经济水平均高于民族地区,加之人口基数大、人口密度高,是国内客源的主要输出市场。据对云南西双版纳的客源调查,游客数量最多的是来自上海、北京、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相对发达的地[,!]区。而民族地区本身因还有相当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故而对近地旅游的要求也就不显得迫切。

民族地区虽地域辽阔,但许多景观属大跨度空间的旅游资源,旅游景区之间距离远,如昆明距大理约400公里,至西双版纳约700多公里;昆明到黄果树瀑布约467公里,昆明至桂林1500公里。由于旅游胜地相距甚远,受交通条件制约,严重存在着“旅长游短”的现象,易使旅游者产生单调乏味之感。而东部地区杭州至上海201公里,上海至苏州84公里,苏州至无锡42公里。可见,开支同样的旅游费,观光丰度的优势却大不一样。

(三)民族地区旅游交通、通讯等现代设施落后

发展旅游业,交通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已有很大发展,但交通条件的制约始终是阻碍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旅游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与区外联系通道少,运输限制口多,客货运输不畅,进出区域困难。(2)区域内现有运输网络不完善,铁路布局偏于东部;公路干线少且覆盖面窄,水运航道通过量小。民族地区中如川西、滇西、黔北、桂西、等地区,仍然交通闭塞,运输困难。(3)交通设施因受地域条件及经济条件等影响,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技术条件差,装备总体水平落后,综合运输能力低。

在通讯方面,民族地区的许多地方尚未形成国际长途直拨电话和图像传真业务,通讯服务网点少,设施装备陈旧老化;信息传递不通畅,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十分薄弱,游客的通讯联络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这些不利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部份国际游客的兴趣,从而影响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特色与宣传: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对策和措施

当代方兴未艾的国际旅游热对民族地区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旅游业作为一种多行业的综合体,涉及到旅馆业、旅行社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娱乐业以及园林、海关、艺术、医疗等众多产业和经济部门。如果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建设的一个方面来看,可说是“以一业带百业”,牵动了整个民族地区经济链条的加速转动。

(一)制定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总体战略规划

在世界旅游的黄金时代,民族地区不应只在传统产业的圈圈里做文章。旅游业是相当一部分民族地区突破传统产业,创造新的经济格局,注入新的经济动力的“龙头”。为此必须站在战略高度,采取战略性的措施扶植旅游业,走出一条在充分利用天然风光和文物古迹的基础上,以民族风情特色取胜的发展旅游业的路子来。

目前,在各省区都已制订了“九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基础上,还有必要制订一个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总体规划。区域旅游开发是分省域进行的。旅游业经营跨越省域展开,其开发本身要在高层次总体方案的指导下进行,才能保证区域经营的合理性。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总体战略规划要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异,进行开发上的分区、分期指导。从资源普查到各地域的效益产生,都能通过区域规划落实到空间,强化我国民族地区旅游项目布局的科学性和计划性。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布局内容应遵循“两个重点投入,三个重点倾斜”的原则。两个重点投入,一是重点布局部级风景名胜区和部级历史文化名城,二是重点设计和布局旅游黄金热线;三个重点倾斜,一是重点向民族地区的大中城市及其附近的资源倾斜,二是重点向民族地区的交通干线及其两则倾斜,三是重点向能纳入环形旅游圈的沿线、沿点及其附近的资源倾斜。总体战略规划不仅仅是景观现状的开发,还要规划到民族风情、民族节庆、民族风味、民族商品等内容。

(二)突出民族特色,精心设计旅游项目

有特色才有竞争力和吸引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着眼点必须放在民族特色,能发挥自身优势的旅游内容和景点上,而不能照搬套用东部发达地区的做法。为此,(1)应积极发掘各种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民间艺术、、人物掌故等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使它们更具浓郁的民族性、地方性、区域性而展现在游人面前;(2)在开发和建设旅游景点时,要尽可能把各民族的传统艺术与民族特色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特别是人工建筑不能因刻意追求现代化而失去民族特色;(3)在旅游业的经营上,积极组织旅游者参与并体验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活动项目,如安排游人参加三月街、泼水节、那达慕大会、花儿会等民族节日活动,观赏少数民族的歌舞、盛会,从中体味我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4)组织生产适销对路的带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旅游用品,如金银首饰、提袋服装、地毯围裙和那些印有风景名胜、有纪念意义的手帕、提包等小饰物。此外,在富有民族特色的交通工具、民族风味食品、传统手工艺品等方面,仍有相当的潜力可挖。

在旅游项目方面可广开思路设计游乐项目。如民族风情旅游项目:对歌、踩鼓、赛马、斗牛、赛芦笙等;民族历史旅游项目:如元谋猿人考察旅游、剑川文化遗址考察旅游、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考察旅游等:民族宗教旅游项目:如对云南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喇嘛教的考察旅游等;民族建筑旅游项目;对不同民族所建的塔、桥、亭、楼阁、墓碑、雕刻的考察旅游;民族贸易旅游项目:利用三月三、四月八等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各种形式的物资、商品交流会;民族仿古旅游项目:以民族村为代表设立各种村寨,将每个民族的主要特色在一个集中游览点反映出来,增强其复合性。

(三)采取特殊政策,加强民族旅游业发展

国家为加速民族地区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民族贸易、对外贸易等行业的发展,均采取了一系列照顾政策,而旅游业在民族地区是一个刚刚起步的新兴行业,基础非常薄弱。因此,为了促进其迅速发展,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特殊的照顾政策。(1)对具有开放条件,又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应从政策上逐步允许其对外开放;对一些由国家旅游部门管理的旅游企业,能下放到地方的应尽量下放,使之增加地方收入,增强民族旅游业的自身活力。(2)对于旅游外汇收入,应实行地方全部留用的政策,并对旅游企业实行减免税收,这是促进民族旅游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3)对于旅游温热点城市的建设,从发展旅游的角度出发,应从政策上放宽建设规模,并尽可能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民族地区的特 色旅游项目、著名景点和风物特产,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民族地区。(4)国家继续在资金上支持民族地区旅游区的建设,扶持可以采取专项拨款、低息贷款或无息贷款等多种形式。(5)国家继续大力扶持民族地区的交通、邮电通讯和城市其它基础设施建设,鉴于民族地区“旅长游短”的局限比较明显,有必要先着手把一些旅游温热点的机场建设搞上去。

(四)宣传促销,在深度和广度上拓展

民族地区的旅游宣传,要突出其特色和整体性。近几年各省区除各自宣传其旅游区外,还应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进行中国民族地区整体旅游形象的宣传,这样才能既有利于宏观效益,又有利于本地区的局部效益。在宣传上要突出几个原则:一是唯我独有原则。我国的许多民族风情,都是本地独有的,这些风情应大力加以宣传。应强化游客这样一个意识:即使你走遍全球,也只有在本地才能领略到此项游乐项目。二是有的放矢的原则。旅游宣传必须注重针对性,因为旅游者中包括男女老幼,包括不同地域、国籍、阶层、职业、文化教养和的人,因此,宣传不能一刀切,要充分考虑游客的传统观念、审美情趣、欣赏习惯、思维方式的差异。三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所宣传的事物应采取客观的态度,不能夸大,更不能无中生有。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旅游景观、民族风情可以大力渲染,而对于服务质量、交通设施,饭店接待条件的宣传则要掌握分寸,如果宣传失实,就会造成游客的失望和不满,影响今后业务的进一步扩大。

(五)重视边境旅游,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发展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5

一、川南旅游业的目前状况 

本文所指的川南旅游区,包括四川盆地南部的宜宾、自贡、泸州三地市。川南旅游区资源丰富、区位条件、区域 经济 及 交通 条件均较好,但在四川省规划 发展 的五大旅游区中,是开发最差的旅游区之一。针对重庆成为中心直辖市之后,川南旅游区在四川省宏观布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对川南旅游开发的一些战略性、方向性新问题进行了探索。 

四川盆地南部的宜宾、自贡、泸州地区,是我国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组成的“t”字型生产力布局的底部。旅游开发的 自然 、经济基础都比较好。川南部级风景名胜蜀南竹海、自贡恐龙博物馆在国内外早已闻名。此外,西秦会馆、自贡盐业 历史 博物馆、焱海井等也是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川南三大城市宜宾、自贡、泸州皆被列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川南旅游区还有各类省级风景点7处,市县级地方性景点更是数不胜数。省级景点“石海洞乡”、“人悬棺”、“巡司温泉”等名闻遐迩。该区不但旅游资源丰富,级别高、吸引力强,而且类型复杂多样,旅游行为类型和功能结构完善,层次结构、地域组合优越。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映成趣,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该区处于成、渝两大客源地夹峙之下,区内、区外客源潜力都很大。重庆成为直辖市之后,四川省调整了旅游业宏观布局,川南旅游区被列为下一步重点开发的旅游区之一"。 

 

二、开发川南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旅游业既是一个新兴的经济产业,又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开发川南旅游资源,发展川南旅游业将对川南社会、经济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摘要:(一)发展川南旅游业,将加速资金积累和回笼,增加外汇收入,使区域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众所周知,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资金回报率高,因此国内外只要有条件的地区都争先发展旅游业。川南地区旅游业虽刚起步,但已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二)旅游业属劳动密集性行业,对劳动者的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较低,从业人员需求量大,可缓解川南劳动力就业紧张的新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旅游部门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可增加间接就业人员2人~215人。因此,川南旅游业的发展将为该区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三)将促进川南地区城镇建设。随着景区的开发,游客的增加,各种基础设施、旅游设施将日益完善,从而大大推进新、旧城镇的建设。(四)有利于在川南重 工业 经济区中建立区域性的环境保护体系,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美化区域环境。在规划中,川南属于重化工、能源基地,此类经济区域易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而发展旅游业,有利于人们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建立一个山清水秀、环境美丽的川南旅游区。无论是在经济效益上,还是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川南旅游的发展都将造福于人民和子孙后代,应引起川南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川南旅游业开发中的重要内容---旅游商品 

在川南旅游业开发中我们应该重视对旅游商品的开发,旅游商品能满足旅游者的生理、心理的各种需要,但不同类型的旅游商品又有很大差异。 

(一)川南旅游商品开发要突出特色摘要:第一川南“

(二)川南 旅游 商品的分类,按旅游商品的美学特征,可把川南旅游商品分为如下四个大类摘要:

1.实用品又分为摘要:①土特产品,如卢州龙眼、荔枝;②旅游食品,如竹笋,竹荪;③旅游用品,如竹席、竹帘、凉板、竹筷;④其它非旅游专用的日常生活用品。

2.工艺品又分为摘要:①织绣类,如自贡龚扇;②陶瓷类;③纺织类,如竹编制品;④雕刻类,如竹雕工艺作品;⑤镶嵌类;⑥传统工艺、民间工艺类,如剪纸。

3. 艺术 品又分为摘要:①绘画类,如川南国画、竹帘画;②雕刻类,如竹雕。

4.文物商品及其仿(复)制品如恐龙仿制品。

(三)在进行旅游商品开发时,要注重旅游商品本身所具有的实用性、艺术性和纪念性的属性。就川南旅游区的实际情况而言,还应注重摘要:

1.突出主题。根据川南旅游区的人文古迹和 自然 景观的特色,川南旅游商品的开发,应以“酒、龙、盐、竹、泉、洞”为主题,在这六个字上多作文章。

2.突出功能和特色。各旅游地域系统(或景区)旅游商品的开发要突出自己的功能和特色,如蜀南竹海的“竹”,宜宾的五粮液,自贡旅游小区的“恐龙和盐”,庐州的卢州老窑,这些都是各自的“金字招牌”。

3.要系列化、多样化和小(微)型化。旅游者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年龄、职业、性别、喜好、社会阶层也不尽相同,开发设计和经营旅游商品要从川南旅游区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潜在客源市场的各种因素,实行多种题材、多种规格、多种原料、多种色彩。还要尽量系列化、配套化,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不同趣向的需求。

4.要强调“就地选题、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

不少以当地名胜古迹为题材设计的旅游商品,都是以当地特有材料、传统工艺生产,并在当地销售的摘要:如“三峡石”、“刘三姐绣球”等。川南仿造的恐龙、竹雕等类旅游商品,也应立足于川南本土。

此外,川南各地、市、县尚有许多地方名特产品、民间工艺品,可供挖掘整理和开发。一方面,要加强对旅游商品的宣传工作,既要导“游”,还要导“购”。另一方面,既要通过“挖掘整理和开发”来增加其品种数量,又要通过丰富其“内涵”,来提高其质量和效益。旅游商品的开发是旅游产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川南这个新旅游区的开发中,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四、开发川南旅游业的重要办法

(一)加强管理,统一规划,促进旅游业的 发展

开发川南自然、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要从四川省的宏观布局出发,制定川南及各旅游地域系统的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规划,使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章可循、协调发展;要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尽快纠正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现象;在有条件的地、市、县应在政策上给旅游业以优先发展的地位,在财政、用地、税收、引进资金上制定出优惠政策。旅游业的发展,有赖于相关产业(如 交通 运输、邮电通讯业等)的协调发展,有条件的地区应尽快改善基础设施,非凡是旅游交通状况差而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应迅速改善本地旅游景区可进入性的条件。

(二)在开发导向上应由国内向国外拓展

川南旅游区资源丰富,但开发晚,缺乏象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那样在国内外影响大的旅游景点。自贡恐龙、蜀南竹海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但开发晚,缺乏“深加工”,活动项目较单调。因此,本区旅游景区知名度的提高,需要进行宣传促销和“时间”。在川南旅游资源开发中,目前应注重对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加工”,主要客源应立足于国内,待基础设施建设,非凡是宾馆等服务设施建设上档次以后,再逐步向国外拓展客源市场。

(三)重视旅游人才培养

随着川南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从业人员和各类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都将迅速增加,因此应在川南部份高校开设旅游专业,培养旅游本、专 科学 生;或在川南三大城市中选择一市,建旅游中等专业学校,必要时可建立或改建旅游职业中学,培训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员。

(四)开拓资金渠道,加大投资力度

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面广,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投资,全靠当地政府必然有困难,可采取以下办法摘要:争取国际项目或国家、省内的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在政策上可统一规划,做到谁投资谁受益,一家管理,多家开发;把旅游设施建设和一些大型项目的建设结合起来,如川南的煤矿开发项目可和高县、筠连的旅游资源开发一并纳入规划和建设。

(五)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目前,川南旅游区有众多古迹缺乏保护,破坏严重,非法占用旅游景区土地和古建筑物的现象时有发生,且景区项目差,环境质量差,因此应实行保护性开发。重点景区应划定界线,在景区内分别设置下几个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

(六)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和周边地区的协同开发

川南旅游区毗邻滇、黔、渝,开展和周边地区的联合开发,有利于优势互补。川南泸州旅游片区南部和贵州西北的习水县、赤水县相邻,习水丹霞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赤水县十丈硐瀑布可和黄果树瀑布媲美,开发价值大,但交通闭塞,若以贵阳为中心进行开发,相距甚远,交通条件差,开发难度大。泸州距十丈硐瀑布仅70多km,若以泸州为依托进行开发,可事半功倍。川南旅游区和贵州西北地区进行旅游资源的协同开发,必将推动双方旅游业的发展和区域 经济 的腾飞。

参考 文献

地区旅游业发展范文6

[关键词]旅游扶贫;贫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

[作者简介]李湘,广西财经学院教师,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8―0013―04

发展旅游业,可为贫困民族地区人民提供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民族地区由于没有条件发展工业,农牧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当困难,而通过发展旅游业来解决这些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一条比较理想的途径。旅游业这一“朝阳产业”被许多地区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契机,一些“老少边穷”地区,以旅游为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因此,旅游扶贫既是“老少边穷”地区人们的愿望和要求,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贫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一)贫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和基础,旅游资源的规模、数量、品位及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民族地区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再加上历史悠久,从而孕育了极其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及人文旅游资源。就全国范围来看,民族地区具有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1.自然旅游资源

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区内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山脉纵横,山川秀丽,物产丰富,又是众多河流发源地,从而形成许多旖旎的自然风光。自然旅游资源规模宏大、数量较多、种类齐全、品位较高,从西北的帕米尔高原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到秦岭,其间有天山、祁连山、贺兰山等山脉;有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等盆地;有河西走廊、关中等沿河平原;西南则有壮观的溶岩风光、茂密的森林植被、雄伟壮丽的名山大川等,对国内外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1995年民族地区已拥有部级自然保护区34个,拥有部级风景名胜区40个,拥有部级森林公园114个。此外,尚有大量省、地、县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其中许多景区、景点都是享誉世界的风景名胜,如内蒙古的大草原;新疆的吐鲁番、天山天池;甘肃鸣沙山;的珠穆朗玛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四川的九寨沟;云南的西双版纳、大理苍山洱海、路南石林;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广西的桂林山水等等,开发和利用这些天然旅游资源,对于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历史文物和宗教文化资源

民族地区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民族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在我国民族地区,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有桂林、呼和浩特、喀什、拉萨、日喀则、银川、大理、丽江等。此外,其他地区也保存有很多历史文物古迹。新疆的乌鲁木齐、吐鲁番、喀什、和田等文化古城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途站,高昌故城、楼兰遗址、克孜尔千佛洞、阿斯塔那一哈拉哈卓墓群等,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遗迹。“丝绸之路”这个名字本身就吸引着众多中外旅游者。内蒙古的古迹和遗址主要有成吉思汗陵、元上都遗址、昭君墓、五塔寺、万部华严经塔和林格尔汗墓群壁画等。的文物古迹主要有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大昭寺、小昭寺、藏王墓、古格王遗址、泽当比乌哲古岩洞等,每个著名的大寺庙都称得起是一座宗教文化艺术的博物馆。宁夏的文物遗址和古迹也非常多,主要有灵武县旧石器时代的水洞沟文化遗址、贺兰山东麓的古岩画、西夏王陵墓、须弥山石窟、银川市的南关清真寺。在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辽宁、青海、甘肃等省也有不少文物古迹。这些集历史性、地方性、传统性于一体的各民族历史、宗教文化成为各民族的象征,对异国、异地的人们都产生巨大的陌生感、神秘感和诱惑力。

3.民族风情资源

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风民俗,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而形成的民俗民居、民族歌舞、民族服饰及民族文化等,又孕育了民族地区特有的民族风情。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情习俗,具有浓郁的地方性、民族性、艺术性以及深厚的文化意蕴。单说民族节日盛会就独具特色,如西南彝族等民族的火把节;藏族的朝山节、雪顿节、望果节、藏历年;侗族的花炮节;苗族的四月八;瑶族的盘王节;傣族的泼水节;朝鲜族的九三节;哈萨克族的库尔班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白族的三月街;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的花儿会;壮族的歌圩;水族的过端;苗族的“赶秋”和“冷酿廖”等等。少数民族繁多的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宝藏。另外,民族建筑、民族饮食、民族工艺、民族礼仪等,也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资源。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旅游资源,必将对民族地区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贫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外部环境优势

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最大优势在于旅游资源异常丰富,除此之外,现在所处的大好时机也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1.政策机遇

20世纪末期,我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已明确列入国务院确定的西部大开发五大重点工作之中,而且我国政府已明确表示,要适当集中财力,增加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扩大民族地区公共投资规模。在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有关部委已开始行动,六条铁路新建、改建,列车三次提速,八条公路大通道的规划,新机场和民航线路的安排,都在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越来越有利的条件。

2.“回归自然”使人们对民族地区更加向往

当今世界科技、工业的迅速发展,使许多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又使人们生活的环境受到污染,身心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厌倦了喧闹的城市生活,希望重新“回归自然”,向往回到空气清新、环境恬静的地区休养。民族地区蓝天白云、无边沙漠、涓涓溪流、雪山草地、成群的牛羊,山谷的回声,壮观的寺院,朗朗的经声,使游人真正回到大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3.国内旅游市场逐渐成熟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有了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和闲暇时间,这是产生旅游需求的客观的必要条件。我国居民收入水平虽低于发达国家居民的收入水平,但闲暇(休假、带薪休假)条件已接近发达国家,因而对闲暇时间进行消费的需求迅速增长。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居民的旅游消费水平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国内旅游正成为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之一。1985年我国国内旅游只有2.4亿人次,公民国内

旅游出游率为24%,国内旅游收入为80亿元,人均花费33.3元。1998年我国国内旅游达6.94亿人次,公民国内旅游出游率达56.4%,国内旅游收入高达2390亿元,人均花费344.5元,说明我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以人次来衡量)。国家旅游局预测,到201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20亿至25亿人次,旅游收入将达到10000亿元至10500亿元。这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大好契机。

二、贫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劣势

尽管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但是,目前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外汇收入总和只有北京市的1/2、广东省的1/3。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北京、广东的旅游外汇收入分别为29.5亿美元、44.8亿美元,而民族地区即使包括西部大开发的12省(区、市),其旅游外汇收入总额也仅为17.23亿美元。这说明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力度还不够,还有一些因素在阻碍着这些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一)资金缺乏

由于资金匮乏,受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和食宿条件等限制,民族地区许多旅游资源还难以大规模开发利用,目前已有效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还不到1/10。虽然有些地方游客数量增长迅速,但由于人均消费低,总产出水平并不高。同时,由于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开发往往是政府行为,外资和私营企业较少参与,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自身无力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得发展旅游的资金更加缺乏。因此,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实际产出与资源丰富程度不协调。

(二)旅游季节性强。且经营方式落后

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原因,适宜发展旅游的季节较短,一般为一年中的5月到10月,这不仅使旅游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且加大了发展的难度。即使在可利用的时间内组织发展也是粗放式经营,即重视短期效益,忽视长期培育发展;重视独立发展,忽视区域联合、景点联合及旅游的连带效应等。

(三)宣传力度不够

民族地区旅游品牌意识不强,对外宣传尚未形成合力,民族地区旅游的整体形象还不够鲜明、生动、突出,很多旅游精品至今“藏在深山人未识”。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环境的原因,人们对民族地区缺少了解。以旅游经典线路“丝绸之路”为例,人们误解很深,一提起“丝绸之路”就会想起“西出阳关无故人”、“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荒凉、冷落情景。而事实上,今天“丝绸之路”已非同往昔,在那里游客既能领略到古战场的肃杀气氛,又能享受到良好的现代化食宿条件。因此,加强宣传是当务之急。

三、贫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对策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对国内外旅游者极具吸引力。充分、有效地开发旅游资源,建立健全旅游文化市场,把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来抓,必将加快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推动整个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一)重视旅游的宣传效果

旅游宣传是游客作出旅游决策的前提。民族地区奇特的自然风光、诱人的人文景观,不通过宣传,使之晓之于众,名扬天下,很难使国内外游客千里迢迢前来游览。旅游宣传不仅要吸引旅游者,还要让他们全面了解某一景点的特点、线路、成本、时间、服务项目、注意事项等;使旅游者有所选择,心中有数,放心上路。旅游宣传形式多样,可以配合使用。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视、录像、广告、报刊等,这些宣传形式信息容量大,涉及面广。另外,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些活动,如展览会、国际会议、体育比赛、文艺活动,等等,这些形式都可以提高一个地区的知名度。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改善环境条件、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旅游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饮食、商业、金融、保险、社会安定及生态环境等诸多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虽有较大改善,但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等原因,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诸如气候多变、风沙天气多、“一流景点、二流服务”普遍存在,使旅游的潜在性、扩张性、连带性效益不能发挥出来。以交通业为例,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地处偏远地区,没有便利的交通,只能是探险者光顾,而要吸引大批游客就难了。景区、景点的形成,要求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没有发达的交通系统就不可能有发达的旅游业。改善民族地区的旅游环境,除国家和当地政府加大投资外,还应该动员全民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法规、政策及措施。如某一地区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塑料盒,就可以树立一个地区的形象,从而吸引游客和投资者,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三)积极开辟融资渠道

对于经济水平还很落后的民族地区来说,一提到投资,就会显得捉襟见肘,资金短缺的问题极为突出。要加大旅游投资,就要广开融资渠道,不能光靠财政投资,要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提倡集体、个人办旅游,还要广纳国内外资金,还可以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吸引社会的闲散资金。同时用活现有资金,发挥民族地区的区位优势,开发旅游市场。

(四)充分发挥县级政府力量,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

政府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市场的拓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对于旅游政策的制定,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的参与和投入是关键,政府要制定出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保护社会投资力量的积极性,规范和促进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一些地方的实践证明,只有当地政府认识到了旅游开发扶贫的优越性,才能给予各种必需的支持,旅游部门才可能有所作为;反之,如果这个思路没有被政府领导所重视和理解,那么,就很难取得进展。广西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通过发展旅游,几年前已经脱贫,如今已发展成为广西的一个旅游大县,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五)弘扬民族文化。走文化旅游的道路

文化旅游是集文化、经济、科技、教育、旅游于一体的大旅游。其涵盖了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园林文化、艺术文化旅游等,作为一种知识含量很高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方式,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追求高品位、高层次旅游方式人们的首要选择。英国著名学者wood曾指出民族旅游主要是注重“那些决定一个特定民族的文化活动”,或者是“关注古雅的土著民族及其习俗”。文化本身就是知识和信息的整合体,特有的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不可替代的部分,是民族之间相互认同的主要渠道。越是民族性的,就越是国际性的,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文化标准。因此,民族文化具有原初性和不可替代性,孕育民族文化的地区自然就是相关知识和信息的制造和加工地,这类地区往往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文化旅游对已有资源的破坏力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更利于现有资源的传播

和保存。人们吸收了文化旅游产品的丰富内涵,再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成更加丰润的形式传承于后人,可以满足一代又一代人的旅游需求,进行持续性开发利用。

(六)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以发展为核心的战略。同时,绝不放松提高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使其成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载体。旅游、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在可持续发展中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中,除了要保护自然资源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护好文物古迹。文物古迹是历史文化的遗产,也是旅游业中的重点,要保护好文物古迹本身,使其不失去原貌,还要保护其周围环境,减少对文物古迹的破坏。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破坏文物古迹的现象,使文物古迹失去了它应有的光彩。生态环境是脆弱的,民族文化环境同样也是脆弱的,倘若开发不当也会对民族文化及其环境造成破坏。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俗风情开始出现同化、汉化现象,其原有的民俗风情特征也正逐渐淡化甚至消失,这是对民族传统文化及其环境的破坏。少数民族地区对旅游者具有相当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形态多样、层次丰富的少数民族特色风情。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已经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不能为了利用其进行旅游开发促进经济发展而让它们在我们这一代失传,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应注意对民族文化本身进行保护,保证我们的后代享有民族文化的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