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经济发展范例6篇

地区经济发展

地区经济发展范文1

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位于50°~80°E,35°~55°N,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5个国家,北靠俄罗斯,南邻伊朗、阿富汗,东接中国,西达里海,土地面积接近400万km2.地貌特征南北差异明显,南部是荒漠、绿洲和山区,北部为草原、平原和丘陵.2012年GDP总量达3039.06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为0.42%,二、三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三次产业之比为8.46∶42.67∶48.88,人均GDP达4651美元,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454.42亿美元,占国民经济的80.76%,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中亚地区日益成为世界能源供给的重要地带和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本文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中亚各国历年的统计年鉴、世界银行网站等,为方便各国间数据比较,货币单位均转换为美元.

2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及阶段划分

2.1经济发展特征

近20年中亚地区各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区域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和人均GDP、三次产业增加值等均有较大的提高.其中,经济总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增长速度平稳推进,人均GDP不断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1)经济总量先减后增,各国差异显著中亚地区生产总值由1993年的848.08亿美元降至1995年的339.68亿美元,随后快速增加,2012年GDP达3039.06亿美元(表1).由于各国经济基础和政策不同,经济总量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第一经济大国,经济总量在波动中快速增长,占中亚地区经济总量比重由5.50%增长到66.97%;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经济总量变化波动较大,整体略有增加;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总量先减后增,其占中亚地区经济规模的比重变化不大.2)经济增长速度波动上升中亚地区GDP年均增长率为6.95%,各年增长率呈波动变化.1993—1994年因通货膨胀塔吉克斯坦生产总值较高,导致1995年中亚地区的生产总值表现为明显下降.1996年以后中亚地区经济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3.76%,但受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影响,1998年和2009年中亚地区生产总值有所下降.各国经济增长速度表现出一定差异,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增速较快,1995—2012年年均增速分别为16.20%与16.51%,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增长速度则低于中亚地区的平均水平,1995—2012年经济增速分别为9.96%,11.09%和9.02%.3)人均GDP不断提升中亚地区人均GDP随地区生产总值有所增加,1993年为304美元,2012年为4651美元,增长近15倍.各国变化具有差异性,哈萨克斯坦人均GDP增长最快,增长42倍,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分别增长7倍和8倍,塔吉克斯坦1993年人均产值数值较大导致增长幅度较小,土库曼斯坦则因人口基数大,导致经济总量的增长带来的人均GDP变化幅度较小.2012年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人均GDP大于3000美元,分别为12121美元和6798美元,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人均GDP分别为1717美元和1155美元;塔吉克斯坦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仅953美元(表1).4)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中亚地区的三次产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产值规模大幅增加.其中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分别由1993年的179.50,373.32和295.26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257.09,1296.62和1485.34亿美元(表2),年均增速分别为1.91%,6.77%和8.87%,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远大于第一产业.乌兹别克斯坦成为中亚第一农业大国,农业产值规模增长近5倍;哈萨克斯坦依托能源资源优势,工业发展迅速,逐渐取代土库曼斯坦成为中亚地区的工业大国,到2012年工业总产值达755.11亿美元,较1993年增长近8倍,占中亚五国总产值比例达68.35%;第三产业发展以哈萨克斯坦最为突出,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其他产业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吉尔吉斯斯坦国际贸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塔吉克斯坦的发展则较为缓慢.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由1993年的21.17%减小到2012年的8.46%;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由1993年的44.02%下降到1997年的33.26%再上升到2012年的42.67%;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由1993年的34.82%上升到2012年的48.88%.总体而言,中亚地区的农业地位显著下降,产业发展趋向于二、三产业,产业结构从二、三、一演变为三、二、一(表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不同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哈萨克斯坦第一产业比重持续降低,二产比重先降后升,三产比重先升后降;其余4国第一产业比重相对稳定,其中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第二产业逐步增长、第三产业波动减小,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第二产业比重波动减小,第三产业显著增加.

2.2经济发展阶段划分

根据中亚地区的经济总量、人均GDP和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结合前人研究将其经济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

1)经济停滞和衰退阶段(1991—1995年)

从独立到1995年,中亚各国开始打破旧制度,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并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该阶段各国经济发展骤然失去依靠和联系,为制止经济形势恶化、巩固国家独立成果、建立独立的市场经济体系,中亚各国逐步建立健全的经济管理机构、相关制度和法律体系,并相继发行本国货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这一阶段,地区经济发展总体下滑,三次产业均有所衰退,地区生产总值降低50%左右,其中一、二产业产值下降比较明显,分别从1993年的179.50亿美元、373.32亿美元下降到1995年的67.65亿美元和126.21亿美元.

2)经济复苏阶段(1996—2000年)

该阶段中亚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各国相继制定了本国的经济或工业发展战略,经济发展进入较为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各国开始重视国家在经济运行中的调控作用,实行具有稳定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财政、社会保障等方面作出相应安排.这一阶段随着政治局势的稳定,各国经济普遍回升,但因亚洲经济危机和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仍较为波动,1999年以后国民经济发展重新回升.到2000年,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分别达72.82,156.09和160.24亿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8.71∶40.11∶41.18.

3)经济稳定增长阶段(2001年以后)

2001年以后,中亚国家开始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注重经济区内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能源战略地位促使其对外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体系开始日趋完善并发挥作用,各国依托丰富的能矿资源,以资源贸易、资源开发为导向,纷纷制定本国的经济发展重点,各国经济普遍持续好转,经济发展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三次产业结构向三、二、一合理的产业结构演进.对外贸易成为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到2012年中亚地区对外贸易取得巨大发展,以能源矿产等原料为主体的贸易出口额达1414.91亿美元,以轻工食品等为主体的进口贸易额达1039.52亿元.

3中亚地区经济发展时空演变与推动因素

3.1经济发展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

基于数据可获取性,以中亚各国为研究单位,选取人均GDP为指标,计算1993—2012年中亚地区人均GDP的标准差指数和变异系数[15-17].结果表明,近20年中亚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变化表现出先波动减小后逐步扩大的趋势.以标准差指数反映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1993—2012年中亚地区标准差指数总体有所上升,由478.49上升到4355.77,增长近8倍,年均增长204.07,这说明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在逐步扩大.根据变化幅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1993—2000年为波动减小阶段,该阶段处于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停止衰退与复苏阶段,绝对差异呈现波动减小,由478.49减小到428.23;2001—2012年为快速增加阶段,这一阶段地区经济稳定增长,依托区域资源进行工业发展,区域经济差距不断增大,由428.23增长到4355.77,年均增长327.30.这主要与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进程相关,进入21世纪以后中亚地区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完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能源战略地位凸显.以变异系数反映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差异,近20年区域经济差异先减后增,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1999年以前为波动减小阶段,变异系数由0.99减小到0.54,这一时期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有所减小.2000年以后为平稳增加阶段,中亚地区经济发展走上快速增长阶段,各国资源禀赋、发展条件不同,经济总量增长与人均GDP增长也产生巨大差异,区域间经济差距逐步拉大,变异系数由0.65增长到0.96.

3.2经济发展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

为反映中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变化,以1993年、2000年、2012年中亚各国人均GDP数据,按中亚地区人均GDP均值的50%、100%、150%为划分标准,依次将各国分为低水平发展区(<50%)、中低水平发展区(50%~100%)、中高水平发展区(100%~150%)、高水平发展区(>150%).能源产品出口长期给国家提供外汇收入,1997年以前土库曼斯坦是中亚的主要能源出口国,1993年其能源净出口量占中亚五国净出口总量的90%以上,是中亚地区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近年哈萨克斯坦逐渐成为中亚地区主要能源出口国,2000年以后能源净出口占中亚五国总量的比重高于50%且逐年增长,导致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由中低水平发展区域逐步演变成高水平发展区域(表3),迅速成为中亚地区的第一经济强国,土库曼斯坦则由高水平发展区逐步演变成中高水平发展区.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其经济发展水平逐渐由中低水平向低水平演变,吉尔吉斯斯坦则持续处于低水平经济发展区.从空间上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降低,由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演变成北高南低、一高多低的发展格局.

3.3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

中亚地区的能矿资源丰富,尤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是世界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能源工业成为各国产业发展的重点,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国均制定了能源发展战略,国际原油市场需求明显增加导致能源价格的居高不下,也使其加快了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出口步伐,成为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对象,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能矿资源匮乏,农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制约了其发展速度,导致了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中亚各国积极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了重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逐步完善的产业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使其逐步摆脱经济困境,经济联合作用显著增强.各国和平稳定的政治格局、连续的国家政策,及中亚地区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也促使俄罗斯、欧盟、美国和亚太国家对其能源进口需求的日益增加,有效促进了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

4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1)近20年中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经济总量先减后增,2012年中亚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39.06亿美元,因资源基础、经济政策与发展环境的不同,各国经济发展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经济增长速度波动较大,整体有所上升,1993—2012年年均增速为6.95%;人均GDP不断提高,2012年达4651美元;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一产比重明显下降,二产比重先降后升,三产比重持续上升,2012年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分别达257.09,1296.62和1485.34亿美元,产业结构调整为8.46∶42.67∶48.88.

2)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可划分为3个阶段:1993—1995年为从独立到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经济停滞和衰退阶段;1996—2000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市场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的经济复苏阶段;2001年以后为积极参与经济合作的经济稳定增长阶段.中亚地区各国间的经济发展差异在时间上表现出先波动减小后逐步扩大趋势;空间上,区域经济发展均衡程度不断降低,由均衡发展演变成北高南低、一高多低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中亚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归功于国内、国际因素的双重推动.能矿资源丰富、国际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市场经济改革的有效实施和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是中亚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因.

地区经济发展范文2

[关键词]经济发展西部地区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上存在着东西发展差距扩大和不协调问题。所以,西部地区找准发展路子,采取有效途径,加快西部经济发展,对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足实际,发挥区位优势

这是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发挥技术、资金、人才和地理位置等优势,使得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今天西部地区要加速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发挥西部区域优势。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和劳动力优势。西部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且处于开发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综合开发都需要大大加强。市场潜力大,不仅体现在消费市场上,而且还体现在投资市场上。另一方面,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这将有利于西部吸引外来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区域经济。二是发挥西部边境优势。在西部一万多公里的漫长国境线的周边,已形成了“中亚经济圈”和“中南半岛经济圈”等。所以西部地区利用地缘优势,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对外贸易有明显的比较利益。三是发挥西部资源优势。西部地域辽阔,能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在主要能源矿产资源中,探明储量占全国50%以上的有可开发的水力资源、锂、镍、铂族金属、汞、钒钛、钾盐等,占40%以上的有铜、铅、锌、铬、天然气、煤等。这些能源矿产资源矿种齐全,有些是世界稀有的,有些是关键矿种,有些是尖端技术所必需的,被称为“21世纪新材料”的战略资源。而且资源空间组合比较理想,特别是丰富的能源与丰富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化工资源的结合,发展工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多种矿石中还富含其它多种有用元素,有利于形成综合性基地。

二、实施增长极开发战略

我国西部地域辽阔,需要开发的地区类多面广,虽然国家多年来采取倾斜政策支持西部发展,但财力有限,因此开发西部地区,促进其经济发展不可能采用齐头并进、全面铺开的模式,而增长极开发战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它要求把有效的稀缺资源配置在具有较大乘数效应,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点”上。这些“点”往往是原有经济技术水平较高或地理位置优越或自然资源丰富的各级城镇,这些点先行一步,并不断增强其实力,通过极化和扩散效应,可以实现其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共同发展的目的。国内外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有效性。如,上世纪60年代英国的英格兰首先把这一理论应用到实践,并取得成效,巴西的首都迁移及我国的苏南地三个增长极等,都取得显著的效果。增长极固然能够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但在培植增长极过程中要讲究四点:一是确定和培植适宜的增长极规模,增长极规模要依据当地的资源、资金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来确定;二是选择适宜地点和区域培植增长极,这些区域和地点应考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对外交通区位条件都相对较好的地方;三是在增长极内积极开创主导产业和非主导产业协调发展的局面,选择对区域其它部门关联强度大的部门作为主导部门;四是把培植城市增长极与农村增长极、城市大工业与乡镇企业结合起来,建立从上到下多层次的增长极系统。

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异军突起,有力地支撑了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我们认为西部地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乡镇企业应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应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资源型工业。这是西部发展经济的现实选择。在这个问题上,不仅要注意处理好资源与产业升级换代问题,还要特别注意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能源的节约与经济发展问题,走科学发展观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是从西部的劳动力优势考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西部地区只有根据自身实际,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用比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得较快的发展速度,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和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同时为西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机会和载体,使劳动力要素的收益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占有较大比例,促使西部人民尽快脱贫。三是加强东西经济联系,走联合协作、共同发展之路。西部地区立足本区域优势,与东部地区优势互补,东西互利,达到共同发展。

四、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区域产业结构间关系,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当代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越来越注重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而产业结构的协调、优化程度,既是经济素质和效益的一个重要表现,又对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对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来说,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其极为重要的意义。

西部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要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扩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基础设施涉及范围广泛,但对西部来说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交通运输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扩大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入,而完全依靠西部自身的努力是难以迅速改善的,所以国家要帮助这些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特别是修建铁路、公路、机场和通讯设施等,以加强这些地区与外界的经济联系,加快吸引外资的步伐。同时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也要鼓励外资和东部地区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林牧业及其加工业。丰富的农牧业资源是西部的一大优势,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农牧业是发展西部经济基础的重要意义。发展第一产业的关键,就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对农牧业的投入。不仅国家要增加投入,而且还要积极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企业和农民对农牧业的投入,扩大劳动积累。要依法保护耕地,积极开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种子工程”,加快良种的培育和推广。要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牧业科技成果,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央和地方都要确立科技推广项目,增加推广经费,稳定农牧科技队伍,保证农牧业科技进步,使西部农牧业向花钱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现代化大农业方向发展。同时,要以粮食生产为基础,利用草原和粮食及其副产品特别是大量秸杆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在畜牧业和养殖业基础上发展肉、禽、蛋、奶、皮毛等加工业、运销业和服务业,形成贸工农(牧)一条龙的产业链,实现农牧产品多次增值的高效目标。三是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提高加工深度。西部地区是我国能源和矿产资源富集地区,要把能源和原材料产业作为西部优势产业。在开发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等能源基础上,发展钢铁、有色金属、稀土金属以及重加工业和轻工业,大力发展以本地产品为原料并能发挥本地优势的加工工业,提高深加工度,增加附加值,同时还要建立全国性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

参考文献

地区经济发展范文3

做好地方人大工作,必须把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放在首要位置。一要坚决执行党委的决定。各级人大在工作中要坚决执行党委的决定,维护党委的权威,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努力把党委的主张和意图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和人民的意志,从法律上、制度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二要紧紧围绕党委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人大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委总体部署,通盘考虑,统筹安排,认真履行职责,督促和支持“一府两院”推进各项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合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三要发挥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核心作用。要进一步完善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委请示报告制度,及时报告人大工作中的重要事项,适时报告人大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要不断提高按照党委意图做好代表和群众工作的能力,将党委的决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努力工作。

二、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越来越深入人心,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越来越高,人大工作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发展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围绕改革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近年来,我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谋划和推进人大工作,在依法履职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在立法方面,着力解决加快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做到每年都有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关系重大的立法项目可供选择,立法质量不断提高。在监督方面,坚持把监督与支持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监督效果越来越好。组织区人大代表开展“履职责、作表率,为黑龙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贡献”活动,代表作用有效发挥。区人大常委会围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增强人大工作透明度;在提高会议审议质量上下功夫,探索改进监督方式;我区人大常委会还积极探索创新代表工作,加强基础建设,创建活动载体,完善代表建议督办机制,使代表作用有效发挥;通过改进人大工作,推动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开展专项工作评议,注重效果,公开透明,受到广泛好评。人大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能,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发挥职能作用。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服从服务于全省工作大局,切实发挥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法履职的工作机关、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代表机关的重要作用,履行好立法权、监督权、决定重大事项权和选举任免权等各项职权,在推动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更好更快发展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三)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职能作用。我们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根据人大的法定职责和工作特点,提出任务和要求,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履行职责。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保证区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支持、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牢牢把握区委确定的“”和“工程”总体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好人大对经济发展的规范、促进和保障作用,加强对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财政预决算、重点工程建设、重点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实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督,更加努力地为推动经济更好更快更大发展提供民意支持和法律服务。

地区经济发展范文4

论文摘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要求与它相适应的一定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客观制约性。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适合实际情况;能否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能否有利于长远的经济发展。颍东区是安徽省阜阳市辖区,行政区划面积664.9平方公里,人口61.7万人。1996年建区。本文尝试从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一角度分析,以探索现阶段地区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道路。

经济结构,特别是三次产业的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一般情况而言,经济发达程度越高,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就越低,而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则越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时期,整个社会新创造的财富的绝大部分是依靠农业实现的。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二产业比重迅速扩大而第一产业迅速收缩。而伴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到来,第三产业迅速膨胀。例如,美国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只有1.7%,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达到72%。同期,世界平均第一产业也仅占5.2%,第三产业比重为61.6%。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紧紧围绕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发展中促进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良性互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农业结构明显升级,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现了在不断优化升级中的重大调整。三次产业中,1979-2007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增长11.4%,第三产业增长10.8%。从构成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其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7年的11.3%,下降了1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47.9%上升为48.6%,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3.9上升为40.1%,上升16.2个百分点。现代经济的结构性特征越来越明显。

颍东区自1996年建区以来,面临着经济总量小、交通不便、发展环境差等诸多困难因素,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经过12年的发展,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总量大大提升,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中,一产年均增长2.7%,二产年均增长1.0%,三产年均增长11.2%。三次产业比重由建区之初的42.8:30.0:27.2调整为2007年的35.8:20.3:43.9,二产发展明显滞后,三产发展迅速,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但与全国、全省相比,颍东区无论是在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上,还是结构调整上都差距甚大,尤其是二产、工业“短腿”、经济结构失衡,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至2007年底,整个二产在颍东区经济总量中仅占20.3%,比阜阳市33.5%低了13.2个百分点,更远远低于全国48.6%及全省44.7%的水平。工业乃至整个二产在经济总量中份额小,比重低,对经济无法构成应有的支撑及拉动效用。以2007年为例,由于二产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低,只有20.3%,尽管增长速度高达20.7%,但对GDP的贡献率只有32.8%,仅拉动GDP增长4.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仅占GDP总量的11.0%,以26.2%的增长速度仅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只有21.8%;而三产由于比重高,占GDP43.9%,尽管速度低于二产,但仍以15.7%的速度拉动GDP增长6.5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53.7%;一产虽增速较低,仅增长4.5%,由于比重高于二产,也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3.5%。

粗略推算,假设2007年颍东区二产占GDP比重能达到全市水平,在现有经济水平的基础上,以现有二产增长速度可以拉动GDP多增长大约2.6个百分点;假如能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可以拉动GDP多增长大约4.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之大。

地区经济发展范文5

关键词:融资担保;现状;发展策略

所谓融资担保是融资担保机构为债务人融资行为提供担保服务,当债务人在融资活动中无力承担偿还义务时,担保机构需要承担保证责任。融资担保机构在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同时,收取相应担保费用。地区融资担保机构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对地区中小型企业融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状况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型企业税收占比超过了50%,解决了80%以上的城镇人口就业问题,可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融资难问题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加强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监管,促进其规范、健康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现状

(一)信息不对称地方融资担保行业本身就是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业。融资担保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识别能力,而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决定了融资担保机构识别能力能否得到正常发挥。在实际工作中,担保和融资双方往往存在交易信息不透明的情况,进而加大了地区融资行业风险,让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性加大。

(二)信用度低在融资担保业务开展中,融资担保机构需要利用机构自身信用向融资机构申请担保,银行等融资机构需要结合担保机构的信用度提供相应额度的贷款发放。融资担保机构的信用度决定了担保业务的大小。担保机构注册资金规模决定了信用担保额度的放大倍数,通常为注册资金的5~12倍。地区融资担保行业自身发展不均衡,一些具有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的政策性担保机构信用放大倍数普遍较高,一些商业性质的担保机构规模普遍较小,在融资担保审批程序和资金运作方面存在不规范问题,信用放大倍数普遍较低。地区融资担保行业中商业性质的融资担保机构占有重要比例,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行业发展。

二、担保行业的风险

地区融资担保机构风险防范意识不足是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广泛存在的问题。目前,地区融资担保行业以中小型规模的担保公司为主。这些融资担保公司投资规模小,经营管理模式还不十分完善,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很多中小型融资担保公司对风险的预测还依赖经营管理者的主观判断,而在融资担保业务中,缺乏通过再担保降低风险的意识和手段,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给地区融资机构增加了潜在风险,限制了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地区融资担保行业中,一些中小型融资担保公司投资规模有限,信用度不高,在融资担保业务开展中,这些融资担保公司普遍处于弱势。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将风险全部交给融资担保公司,自身不肯承担风险,金融机构实现利益最大化,进而使地区融资机构风险过高。因此,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限制了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

三、担保行业的政策环境

要促进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地方政府需要发挥自身职能,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和政策引导,发展一批政策性担保机构。通过政策性担保机构职能弥补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业务能力上存在的不足,发挥出政策性担保机构在行业中的排头兵的作用,引导中小型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逐渐走上运营正轨,从而带动地区融资担保行业规范化发展。

(一)开展授信再担保要促进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需要结合地区融资行业实际发展状况,为中小型融资担保机构解决风险与收益严重失衡问题。政府需要组织创办一些具有政策性再担保公司,将地区中小型融资担保公司作为客户,开展再担保业务。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让中小型融资担保机构信用放大倍数进一步扩大,还能有效分解中小型担保公司所承担的风险,进而促进中小型融资担保机构发展。

(二)加强地方融资担保行业扶持力度要促进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需要加强地方政府对融资担保行业的扶持力度,尤其对于中小型融资担保机构,政府要积极推进中小型融资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对客户征信资料及与信贷相关的信息实现线上交流。同时,促进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建立风险共担机制,以此促进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

四、我国融资担保行业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异化现象严重我国融资担保行业发展较晚,相关立法和监管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在行业监管不明确的情况下,一些融资担保机构开始出现失范行为,挂着羊头卖狗肉,减少担保业务,而将经营方向转向风投和集资方面,谋取短期回报和高额利润。这种失范行为往往会引发地区融资行业发展乱象,给社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行业监管体系复杂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由省市和自治区实行就地管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状况有较大差别,经济发展水平与地区融资担保机构业务发展以及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监管力度存在较大关联。从我国地区融资行业监管情况来看,东部沿海一达城市监管力度大,融资担保行业发展也更加迅速,融资担保机构自身经营管理也更加规范,风险防范意识和抵抗能力也较高;反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融资担保行业还需要政府给予多方面鼓励和支持,融资担保公司缺乏抵御风险能力,独立性较差。

五、山西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的问题处理

(一)加强地方融资担保行业监管1.采取专业化监督管理地区融资担保行业与金融行业具有一衣带水的关系,相互影响由密不可分,地区融资担保行业所面临的诸多风险很多程度上是对金融行业风险的分担,实现金融风险转移。我国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较晚,尤其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讲,监管执行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而金融行业监管具有较强优势,银监部门不仅具备较为系统的监管手段和监管经验,还拥有许多监管方面优秀人才。另外,银监会对地区融资担保业务也具有监管责任和义务。因此,可以通过监管机构的优化和整合,采取专业化监督管理提高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监管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2.加强违规查处力度要促进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发展,需要在加强监管部门机构设置,进行优化整合的同时,加大对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失范行为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完善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对违规违法现象严厉彻查,雷霆问责;对具有发展潜质的地区融资担保机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行丛林法则,促进地区融资担保机构不愿加强内控,从而确保地区融资担保业务规范、有序,推动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地区间合作交流,实行信息化管理地方政府对融资担保行业要加大政策方面扶持,针对地区经济不平衡造成的人才短缺问题,地方政府需要发挥自身职能,积极开展地区间经验交流与合作,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融资担保行业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吸收先进管理经验,提高地区融资担保行业整体管理水平;在管理水平整体得到提升基础上,加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对各类融资担保相关信息进行共享,提高地区融资担保机构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解决地区融资担保行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提高担保机构经营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融资担保机构抵御风险能力。

六、山西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的发展前景

地区融资担保行业存在的实质是弥补了中小企业的信用不足,分担了融资机构面向中小型企业贷款所存在的风险。首先,融资担保机构具有自身特殊性,是在相关法律和规范的框架下通过机构本身具备的信用开展的融资担保业务,这种特征是一般自然人和法人所不具备的。其次,融资担保对政府机构的依赖性较强。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民间资本大多介入有限,而融资担保业务又存在较大风险,担保机构风险和业务收益往往不成正比。因此,担保行业发展中常常需要依赖于政府资金投入和政策性支持才能够得以正常运作。山西经济发展出现一些困难,能为融担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有限,对融担行业的经济政策导向、经济政策直接关系到各类资金的投入程度。

地区经济发展范文6

[关键词]台州市;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张中东,中共台州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硕士,浙江台州318000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4―0119―05

经济与文化如何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亟待破解的课题。台州市作为我国沿海民营经济先发地区,通过体制创新加政府推进,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台州现象”,经济综合实力已从浙江省倒数水平跃居全省中上水平,成为长三角经济圈中的重要一员,现在正努力创建中国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台州市的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落后于经济发展,与省内周边城市相比也存在差距。本文试图对台州的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作实证分析,并以文化产业为突破口推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作出对策性探讨。

一、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与文化构成了和谐社会的两大重要元素,“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树立和落实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反观当前的发展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地方表现为粗放型发展格局,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土地、资源、能源等要素制约进一步凸现,这种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导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频频产生自然报复人类的恶性事件,这是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尽管这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在短期内似乎给经济带来一时的表面繁荣,但在这种增长方式的背后,暴露出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短视甚至无知,反映了人文精神在经济发展领域的淡薄和缺失,这对于和谐社会来说,不啻是一个“陷阱”,让人们容易陷入“温柔的梦乡”而难以幡然醒悟。当经济发展困顿于要素制约、受累于粗放型增长的泥沼时,人们发出了“经济要增长,但更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良性发展”的强烈呼求,当这样的人文精神弥漫于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时,经济增长的车轮就将被稳稳当当地嵌入到发展的安全有序轨道内,人类的发展也将达致一种和谐状态。可见,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的牵引,唯有如此,社会和谐才不会仅仅是茫然的期盼,而是一种实然的存在。

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力,的确会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倍数和乘积效应。但实践证明,文化不仅为经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直接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指标,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众所周知,在经济发展中,不少物质性产业的“强势”发展,并不能带来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产业需求。当文化的产业属性被人们认识、文化产品被开发出来时,经济发展如同溶加了一种“活性元素”,出现了新型的发展态势。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具有土地集约利用、资源消耗少、耗能低、附加值高等特点,当文化与经济、文化与产业、文化与市场相互融合,文化竞争力的作用就会得以凸显。更重要的是,文化产业所提供的并不仅仅是一般的物质产品,当人们享用这些文化产品时。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提升着人们的内在精神素质。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外的历史发展经验表明,国家和地区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文化力的竞争上,尤其对发展文化产业有了更现实的诉求,社会的和谐就在经济与文化的加速交融与互动发展中得以实现。

二、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如何判断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不是一个抽象的主观命题,需要采用有关资料数据进行具体比较,本文侧重于台州市与省内周边城市以及区域内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展开量化分析,进而对台州市经济文化协调发展问题作出一个大致的评价。

1.从文化事业投入和基本建设投资角度分析

就台州市而言,在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中,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不断增加,这从文体广播事业费占地方预算内支出比例可以看出。据统计资料显示,2001~2005年五年间文体广播事业费占地方预算内支出比例分别为2.865%、2.667%、2.672%、2.891%、3.092%。但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增速仍低于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增速,从撤地设市的1994~2005年,文体广播事业费年均增长14.876%,而地方预算内支出年均增长19.86%;进入21世纪后的头几年,文体广播事业费年均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0~2005年年均增长比例为21.444%,但仍低于地方预算内支出年均增长22.855%的比例。与省内周边城市相比,台州市近几年文体广播事业费投入额度与绍兴市、金华市比较接近,但与宁波市差距较大,仅为宁波市的1/2;从增速看,台州市虽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但与宁波市、绍兴市增速提高相比,台州市2005年较之2004年增速有所下降。

从文体娱乐业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看,台州市2003年为52379万元、2004年为48813万元、2005年为18167万元,投资额度明显递减,占全市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降幅也较大,分别为1.856%、1.35%、0.403%。这一点在与省内周边城市比较中体现得更明显。近几年,周边地区文体娱乐业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有增有减,其中金华市递增,且增幅较大,而台州市递减,特别是2005年投资明显下降,与宁波市、温州市、金华市差距较大。

2.从文化产业基本情况和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角度分析

按照文化产业大口径统计,宁波市、温州市文化产业经营和服务单位都达到一万余家,文化产业经营收入和文化产业增加值超百余亿元,绍兴市、金华市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这从台州市目前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和服务单位6000多家,文化产业增加值仅80亿元左右,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与宁波市、温州市差距明显,这从各地第一次经济普查(文体和娱乐行业)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见表3)。

表3说明,台州市文体和娱乐行业法人单位数虽然高于绍兴市和金华市,但与宁波市、温州市差距较大;个体经营户台州市仅略多于绍兴市,但远不如宁波市、温州市、金华市量大;尤其从比重看,台州位居最后;在就业人员方面,台州与宁波、温州存在较大差距。

如就文体和娱乐行业中的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来看,台州市与省内周边城市差距体现得更为明显(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台州市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法人单位排名末尾,与宁波市、温州市、金华市差距

明显,具体为宁波市的1/5.58、温州市的1/2.62、金华市的1/3.95;从业人员明显偏少,宁波市、温州市、绍兴市、金华市分别高出台州市的16倍多、5倍多、约2倍、约6倍;主营业务收入不高,宁波市、温州市、绍兴市、金华市分别高出台州市的22倍、5倍多、2倍多、约8倍;利润总额低,宁波市、温州市、绍兴市、金华市分别高出台州市的31倍多、6倍多、2.7倍、8.5倍。

3.从文化消费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角度分析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也日益增长。以市区城镇居民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支出作为比较(见表5),由于台州市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较高,反映在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支出的数量和比例均较高,但近年增速有所减缓,2005年温州市、绍兴市、金华市增速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而台州市增速明显降低。

4.区域内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比较

台州市区域内按照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有南北之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全国百强县温岭、玉环、椒江、黄岩和路桥五个县(市、区)称为南边,经济相对落后的临海、天台、仙居、三门四个县(市)称为北边。台州市统计局根据浙江省发改委、省统计局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全市九个县(市、区)社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04年和2005年北边四个县(市)文化事业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值分别为5.125%和4.655%,而南边五个县(市、区)分别为3.264%和4.096%。可见,在文化事业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上,北边略高于南边,但考虑到南边地方财政支出的基数要明显大于北边,所以,北边四个县(市)文化事业费支出数量要明显少于南边五个县(市、区)。在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上,2004年和2005年北边四个县(市)平均值分别为328.515平方米和259.59平方米,而南边五个县(市、区)分别为306.034平方米和276.516平方米,南北两边相差不大。但就文化市场经营和服务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和就业人员以及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等方面而言,北边与南边依然差距较大。

从台州市城乡之间看。近几年,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文化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农村文化资源不断开发,文化经营收入有所增加。但与城镇相比,各方面的差距仍然明显,比如从城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人均消费支出比较(见表6)看,城镇支出额度和比重都明显高于农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台州市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作一个大致评价。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特别是撤地设市十多年来,台州市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粗放型的初步发展阶段,在全省处于中下水平,这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相称。与省内周边城市相比,在文化投入、文化单位企业数、文化资产、文化经营收人以及从业人员数和文化消费支出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差距,有的甚至明显落后。文化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规模小、档次低,成为制约发展的“短腿”。此外,台州市内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文化发展也存在较大的不协调。

三、以文化产业为突破口,推动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对区域文化力的提升提出了新要求,而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文化力的核心。近些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将文化产业作为战略产业来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推动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作为民营经济先发地区,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有自身灵活的机制和丰裕的民资优势,但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择其要者,须着力破解以下几方面的难题。

1.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对文化发展的投入

一是创新政府宏观管理体制,深化微观运行机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突破瓶颈在于创新政府管理体制。近些年各地在这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但决不仅仅是简单的机构合并或消减,一些深层次领域亟待探索。比如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能在如何从办文化到管文化、从权力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等方面要明确定位,进一步形成共识,切实减少对文化市场主体的行政性干预。要采取实际步骤,清理文化领域的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制度,推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在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更重要的是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重在培育文化发展主体,提高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活力和竞争力,尤其是对非经营性文化单位,要敢于突破常规,深化以干部人事和劳动分配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机制改革,以此激发活力,增强实力。

二是大力鼓励发展民办文化,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发展的投人。依托民营机制,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文化领域,以加快中国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创办中国民营经济论坛为载体,着力制定一套发展民营文化企业的“投资指南”、“政策指南”以及“文化产业项目库”,鼓励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除法律禁止外的所有文化产业领域,在国有文化企业的改革和文化事业单位的“事转企”改制中,引导具有资金、机制优势的民营企业采取有效途径参与。完善财政投入机制,调整优化投入结构,建立公共财政投入的绩效考核评估制度,提高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益。尤其要加大对文化公益事业和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能完全采取商业化、市场化等操作方式,政府在政策上要给予倾斜,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政府要予以积极引导启动和支持扶助。

2.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无论是建立文化大市和文化强市还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都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关键是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尽管各地都纷纷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缺少经验积累,仍面临很多现实的问题,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方面体现得尤为薄弱,这直接制约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所以,必须紧密关注和跟踪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深入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知识理论和相关资料,结合区域实际,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方向、项目布局、配套政策及评估体系,以此引导文化产业健康高效发展。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要求,着手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积极挖掘、整合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区域优势文化产业,从区域文化资源特点、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综合分析出发,优先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并对每个产业的发展制定详细规划。

3.整合和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打造重点文化产业区块,组建文化产业集团

特色资源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通过精心谋划,充分利用区域特色资源优势,开发重点文化产品,进一步整合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打造重点文化产业区块,如文化旅游休闲区块、文体用品制造业区块以及其他新兴文化产品区块等。积极扶持现有文化企业中具有一定规模、实力较强的行业龙头企业组建集团,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理顺关系,努力发展若干主业突出、品牌名优、效益明显,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集团,重点培育、加快形成文化传媒产业集团、演艺集团、影业集团、图书发行集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