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范例6篇

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范文1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学校安全应急处理机制,迅速、及时、积极的开展各项处置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有效保障师生及学校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教育稳定和社会安定。

二、领导机构

(一)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领导

成员:领导班子

(二)分工与职责

1、现场指挥组

组长:校长

组员:分管领导

主要职责:负责指挥和组织安全事故的处置工作,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作出重大决策,督促各相关应急处置小组按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

2、警戒疏散组

组长:

组员:

主要职责:负责疏散师生,维护秩序,保持现场,协调有关单位(如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负责救援和抢险。

3、救助医疗组

组长:校医

成员:

主要职责:全面组织救援抢险工作,及时抢救被困及重要物资,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在现场的最高领导即为现场抢救组临时指挥,每一个成员及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要参与到现场救助工作中。

4、善后处理组

组长:

组员:

负责对死难、受伤职工家属及学生家长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5、通讯联络组

组长:

组员:

负责对内对外的通讯联系、报告;收集信息,起草事件报告;做好新闻单位的接待、采访工作。

6、后勤保障组

组长:

组员:

负责处置安全事故过程中的车辆、接待、物质保障等工作和灾后恢复工作。

三、应急处置程序

(一)接警与通知

事故发生后,在场人员(包括行政、教师、职工、临工、学生)必须立即将所发生的事故情况报告校长。校长必须掌握的情况有: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种类、程度、危害;在基本掌握事故情况后,立即通知副组长和各工作组组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二)施救与求助

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负责人必须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指挥协调。在场最高负责人在抢救小组到达前应根据事态临时处置。在场人员(包括行政、教师、职工、临工、学生)应首先检查学生受伤情况。根据先重后轻的原则立即对受伤学生进行应急处置。

根据事件性质向公安交警、消防、卫生防疫、交通管理等部门紧急求援,使灾情较快得以控制,受伤人员及时得到救治。

(三)报告与通报

1、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向教育局办公室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概况,以及采取措施情况、进展和下步打算等。

重特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事件发生学校或知情者在向110、119报警和通知120医疗救护的同时,必须在事发的第一时间报告教育局办公室(联系电话5106315)和当地政府、保险公司和相关监护人,并在2小时内将事件简要情况书面上报教育局。

通联组视情况通知班主任并由班主任通知家长。

事件情况由小组统一对外消息。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四)保护与维稳

1、保卫组应对事件现场实行严格的保护,防止与重特大事件有关的残骸、物品、文件等被随意挪动或丢失。因抢救人员、防止与事件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2、维持秩序,疏散师生,监控险情,关注事态发展。

3、作好安抚处理工作,稳定师生情绪,统一口径,将影影减小到最少。

4、保卫人员严格核查外来人员身份,不准非当事人家长和闲人进入校园,保证校园的治安秩序的稳定。受伤害学生的监护人、亲属或其他有关人员,在事件处理过程中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者侵犯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的,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五)事故调查

1、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处理及调查工作。调查事故原因,整理事故记录,形成书面报告。

2、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制度、政策、设施等存在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

(六)善后处理

1、做好受伤学生和受惊吓学生的慰问工作,并及时与受害者家长取得联系,做好伤亡学生家长的安抚解释工作。做好相关人员思想工作。

2、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善后抚恤及处理工作,并与保险公司等单位取得联系,依法处理、协调赔偿,努力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七)责任追究

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范文2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表明,在1993~2003的10年间,我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由10000起增加至60000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最近,仅2008年中就发生了“瓮安6.28事件”“云南省孟连县胶农冲突事件”“甘肃陇南上访事件”等多起规模大、影响广的群体性事件。社会学家预测,今后若干年内至少到2020年是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期。高校是社会公共组织,与社会的联系非常紧密,成为各类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区域。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许多高校相继发生了一系列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如西安大学生游行抗议日本留学生辱华事件、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集体骚乱事件,以及部分高校多次发生的群体闹丧事件、群体暴力斗殴事件,等等。这些群体性事件不但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危害,严重影响了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增强高校危机管理意识,提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预案,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必须正视的严峻问题和重要的战略课题。 

二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高校师生在特定环境背景下,因为共同的要求或共同的利益问题,自发或自觉集合起来发泄某种不合理情绪,表达诉求和主张,为了引起学校与社会关注的集群行为。 

(一)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 

1 事件的突发性 

作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无论在年龄或心理层面都属于敏感、脆弱且易冲动的阶段,因而容易在受到鼓动和刺激后作出过激的行为。如因校内停电、停水、断网发生的起哄、砸门窗甚至与校园管理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的事件,因个别学生间的小摩擦引发的老乡间群体互殴,恶性报复事件。 

2 个体的从众性 

高校青少年人口高度密集,学生间交往密切,使得一有风吹草动,高校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人群。而如今发达的信息技术手段,如互联网和手机通信等,又使得各种小道消息和过激的情绪能以极快的速度在校园中传播和蔓延,从而使得高校管理者的应急反应速度和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3 公众关注度高 

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场所,社会各界,包括各级政府,新闻媒体,以及无数的学生家庭都对其给予高度的关注。许多最初由高校学生组织发起的群体行为,后来大量的社会人员加入进而推动事件向社会公共事件转化。 

4 传播的迅速性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和现代通讯工具层出不穷,使得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最大范围地加以扩展。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手机短信、E-MAIL、BBS、QQ、MSN等一系列言论、消息,串联发动相关活动等。利用现代化通讯和传播技术进行群体性事件消息传播迅速、覆盖面广。 

(二)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类型 

根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规模、表现形式、出发点等因素,我们可以将事件分为:一般事件(Ⅳ级)、较大事件(Ⅲ级)、重大事件(Ⅱ级)和特别重大事件(Ⅰ级)四个等级类型,如下表所示: 

三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构建 

通过构建一套符合高校实际,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运转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依法规范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对策,最大程度的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降低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维护校园稳定发展。 

(一)预案设计思路 

1 设计依据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预案的制定是一项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工作。预案制定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2 工作原则 

一是预防和危害最低原则。坚持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防患于未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二是第一时间反应原则。要求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程序,相应工作组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第一现场的干部、群众怎样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怎样控制事态、抢险救援。三是先进技术手段原则。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提高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 

3 组织体系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所有的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作为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由一名副校长担任,成员包括学校办公室、保卫处、学生处、宣传部、团委、后勤管理处、人事处、网络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领导组成(如图)。工作职责是负责全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和应对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组织和领导,统一决策、组织和指挥具体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响应行动。 

(二)预警管理机制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基本方针,建立全面系统预警网络体系,实行稳定的实时预警监测,做到分类式、程序式的预警处理方式。 

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范文3

[关键词]高校应急预案;完备性;标准故障树;评估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8120

1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些年来,高校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如成都高校大学生爆发的“”反日示威游行活动及海南大学城西校区发生多名学生在食堂就餐后出现食物中毒现象等。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给学校的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而且也对学生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胁。高校应急预案是高校应急系统的一部分,是确保应急响应过程中快速、有序和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行动方案和指导文件。然而,高校应急预案普遍存在预案涵盖范围不全、预案内容制定不细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高校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估,找出预案中缺失的部分和辨识预案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进一步完善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高校能够以预案为指导快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国内关于应急预案评估的现状及问题

国内已有学者开展应急预案评估的相关研究,但目前学术界内没有制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已有的研究大多数是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来评价。杨云涵[1]提出构建预案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综合评分法对每一级指标进行打分,通过评分得出预案的完备程度。郭子雪[2]选取预案处置的快速性、内容的合理性、保障的充分性、消耗费用的合理性以及广泛适用性这5个指标,建立基于直觉模糊集的方法来评价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薛元杰[3]以对照法为依据重点对预案的充分性、可行性、完整性、可接受性和符合性这5方面进行评估,并以真实应急预案为例具体描述评估过程。

以上学者的研究都是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来对预案进行评价,从而获得指标数据。但是,这种评价方法存在以下局限性:第一,它很难忽略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全面的问题,从而使预案的完备性评价出现误差。第二,在选取评价指标时评价人员容易受到自身的认知水平、思想意识和个人偏好等主观方面因素的干扰,从而使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受到影响。第三,最后的评估结果也是依据评估评价人员的主观意识来判定该指标的符合性,这种评价方法很难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出的修订建议较为片面。基于此,笔者选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高校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价。

3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评估

31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评估方法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多是从定性的角度来评估应急预案,大都难以量化。在本文中笔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故障树分析方法来评估应急预案的完备性。故障树分析方法(Fault Tree Analysis,FTA)也叫事故树,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向图,它在分析导致系统故障的各种因素方面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对系统中的风险进行和识别和评价,来达到提高系统性能的目的。国内的刘吉夫[4]学者已经将其应用于我国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评价中了。基于此,笔者将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搜集到的高校应急预案为依据建立高校类应急预案的标准故障树,对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32高校应急预案完备性评估的步骤[4]

(1)以收集到的各大高校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依据建立高校类应急预案的标准故障树。其中顶上事件是“应急预案不完备”,同时选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响应”“事后恢复与重建”为顶上事件的中间事件,依次往下寻找使这些中间事件不完备的各个基本事件,最后建立标准故障树。

(2)从所建立的高校类应急预案的标准故障树中得出系统中基本事件的集合,其中基本事件的权重从故障树的结构上来确定,采取从上至下逐层计算的方式将每一基本事件的权重求出。方法如下:P(ei)=1,当ei为顶上事件时;P(ei)=P(ej),当ei不是顶上事件且逻辑门关系为“或”时;P(ei)=1tP(ej),当ej不是顶上事件且逻辑门关系为“与”时。式中,P(ei)是事件ei的权重;事件ej是事件ei的直接上层事件;t是事件ei的直接子事件的个数。

(3)将待评价预案的基本事件与高校类应急预案标准故障树中的基本事件相比较,得到待评价应急预案缺失的基本事件。

(4)通过公式计算出预案的完备度,公式如下:P不完备度=ni=1P(ei)m×100%,P完备度=100%-P不完备度。式中,P不完备度是待评价预案的不完备度,m是标准故障树中最小割集的数量,n是待评价预案中缺失的基本事件的数量,P完备度是待评价预案的完备度,P(ei)是基本事件的权重。

4结论与建议

41不仅关注预案总体的完备性,还应着眼于应急管理各阶段的完备性

通过对《中国民航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估,得出预案总体完备度是7695%。其中在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中监测与预警阶段完备度最高,预防与准备阶段的完备度最低。应急管理各阶段内容的完善与协同配合才能使应急管理的结果最优,因此,需对预案中的每个阶段进行完善。

42修改原有预案,在原预案中增加缺失的基本事件

通过对《中国民航大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估,得出该预案缺失的基本事件有14个,依次为未提供避难保障鏊、未宣布应急结束、未启用避难场所、未进行保险理赔、未对应急管理工作进行评价、未动员社会力量、宣传教育力度小、宣传教育渠道狭窄、培训演练的规模小、培训演练的频率少、未监测事件发展趋势、高校突发事故的分类不全面、没有某级事故的分类标准。这些缺失的基本事件就是应急预案中需要予以完善的方面,同时也是应急管理中薄弱的环节。

43预案中突发事件的分类不仅要涵盖全面,而且要考虑地区和学校特色

中国民航大学地处天津市,在制定预案时应考虑雪灾、沙尘暴和重度雾霾天气等因素。同时,由于中国民航大学毗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也应该考虑到飞机冲出跑道等小概率事件的发生。中国民航大学通过一座天桥将南北院两个校区相连,在天桥下的高速公路上也可能会发生学生被撞的事件等。这些都是在进行预案的分类时应该考虑的。

44预案内容的制定要尽可能细化,落实到岗位和部门

大多数高校现有的应急预案都有着“假大空”的通病,预案中的内容过于宽泛,普遍存在预案中只罗列制定预案所要求的一些基本框架,框架之下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不具备可操作性。这样导致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高校不能以预案为指导快速展开应急救援行动。因此,高校在制定预案时应尽可能细化预案内容,应急责任细化到部门甚至岗位。

参考文献:

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范文4

关键词:通讯行业 通信保障

一、发挥电信运营企业在国家应急通信保障体系中的应有作用

基础通信网络是国家的神经命脉,涉及国家国防安全、经济民生和社会安全,在国家公共安全特别是突发公共事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各通信运营企业在满足公众基本通信服务的同时,还肩负着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通信保障任务。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确保发生公共突发事件时通信网络畅通无阻。随着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普及,人们对通信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特别是通信在突发事件的处理和灾后恢复方面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知。在灾难发生的情况下,通信网络往往面临非常高的业务量压力,短期内通信业务量骤增、特殊区域或特殊号码出现超常负荷,进而可能导致区域性甚至全网性拥塞。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电信企业确保通信畅通的作用不可低估。

其次是提供应急救援通信系统进行灾害现场指挥调度。当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导致通信阻断时,能否迅速恢复和支撑起国家的神经中枢,保障不间断的通信指挥至关重要。电信企业通过灵活多样的通信手段,无线通信、有线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视频通信等方式并用,可以确保应急救援工作中的通信联络畅通。

由此,我国各通信运营企业更应建设一支能打硬仗的专业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形成一套组织指挥有效的操作流程;编制一册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汇编;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规章制度;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规避应急通信保障风险,搞好通信行业保障应急预案编修

应急通信保障工作不仅仅是某个通信企业的行为,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一)针对应急通信保障的风险管理,大致上我们可以将通信保障的风险管理分为3个类别:

常规性的通信保障。这是运营商最为熟悉的日常工作。主要针对通信网络建设中和日常优化运营中的各种风险,如设备故障。

1.重大事件的通信保障。之所以称为重大事件,是因为这类事件的影响面大。如果发生通信故障,将对运营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2.突发事件的通信保障。相对重大事件的可预测性,突发事件是难以预测的,因此对突发事件的通信保障更加强调的不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而是应急方案的设计,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则可以立即启动应急方案,将风险发生的后果降为最低。

(二)一套有条理的应急通信保障风险管理的方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风险管理计划对风险的处理应该是“有备无患”,对所有风险无论其发生概率的多少,都需要对该风险进行评估,综合考虑风险的概率和发生后果,针对性的设计应对方案。

2.参与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风险管理的相关成员都应该明确风险管理针对的假设,这些部门和成员应不仅仅来自于网络管理和运维部门,而且包括客户服务和市场部门,因为他们都有可能参与到风险管理计划中。

3.风险发生的概率是不断变化的,风险应对措施也是不断完善的,需要不间断地监控风险,反复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的后果,做到主动的管理而不是被动的管理。

4.风险应对计划包括风险控制、减缓计划和应急预案等不同策略,需要被正式的确认、测试和实施,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每一个风险应对方案。

(三)通常情况下,预案分为三类:综合性应急预案,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重大活动专项应急预案。

相应地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要体现全面性、科学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以使其真正能够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通信保障应急预案要有前瞻性,要体现对突发应急事件的预判性;通信保障应急预案要全面落实一元化的指挥调度体系;通信保障应急预案要文字简练、结构统一。

(1)综合性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综合性通信保障应急预案是指导应对日常突发事件工作的全专业应急预案。综合性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分为省、地市2级。

(2)突发事件专项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专项通信保障应急预案是为专门应对突发政治事件、公共安全事件、自然灾害事件而制订的专项应急预案。

(3)重大活动专项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重大活动专项通信保障应急预案是为专门应对各类重大活动(如“两会”、“十七大”、“奥运会”等)而制订的专项应急预案。

为做好通信应急保障中风险应对,作为应急预案体系中各级应急通信保障预案的编修,应做好以下内容的细化:

总则:含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等。

组织机构和职责:明确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

为保证网络通信安全,以便在通信网络出现阻断、遭到破坏时,能够迅速组织力量采取有效保障、处置措施,建议按组织保障和技术保障确立了3级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成立通信保障应急领导组、工作组和机动通信、交换网、数据网、传输网、互联网、宽带及增值业务系统六个专业组,各省级、地市级分公司相应设立通信保障应急领导小组和专业小组。

预防预警机制:明确相关预防预警机制。预防主要通过管理手段实现,需要明确相关管理办法。预警机制要明确预警信息级别,并通过预警支持系统建设提高自动化水平。

应急资源配备与管理:明确企业应急相关人、财、物的配备和管理。

应急响应过程:明确应急响应各阶段工作内容和要求。

在应急响应阶段划分上,建议可以分成信息收集阶段、上报阶段、预案启动阶段、预案实施阶段、应急结束阶段和后期处置阶段等。

三、搞好应急通信保障演练,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和水平

针对各种自然灾害、疫情、恐怖事件、重要活动、军事演习的不同需求,应细化制定各应急通信系统的保障预案,规范非常时期指挥调度、组网方式、人员联络、设备准备、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流程,并在实际演练中检验、完善和补充,不断提高保障预案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指导性,保证应急通信设备在最短时间内形成通信能力。

应加强通信保障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原则上每年应组织进行综合性通信保障应急预案演练。

预案演练方式分为实际操作演练和理论演练,具体演练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范文5

关建词: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263-02

2006年《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了国务院处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原则、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标志着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目前,全国诸多省市根据这一体系建立了适合当地的突发事件预案管理方案和原则,而且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也根据实际制订相关操作办法,很多幼儿园总结了可行性方案,对幼儿园突发事件预案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国内诸多教育研究者也投入到突发事件的研究中,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从经验总结、个案报告、法律建构、调查追踪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从应急预案管理概念出发,幼儿园应急预案管理界定为:在幼儿在园内期间,针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人身安全和意外事故等突发事件所制订的管理及处理方案。概念主要强调两类突发事件:一类是公共突发事件,主要指由于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伤害;一类是幼儿园特有突发事件,主要指由于幼儿园教师或相关保育人员疏忽、失误而造成的幼儿在卫生、安全和意外事故等方面可能出现的伤害。而管理和处理方案是幼儿园作为实施主体,面对两类突发事件所制订的一系列办法。突发事件并不会随时发生,但必须时刻做好准备。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周期,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法。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任何的研究预案都不可能全部概括各种发生的可能,所以在预案管理时必须具有动态可调整性,必须对于某些超常的灾变留有余地。

二、幼儿园突发事件的主要类型

1.安全类突发事件:幼儿园中主要是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公共安全事故,火灾,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师幼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可能会引发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幼儿园内发生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损害幼儿园师幼健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幼儿园所在地区发生的、可能对幼儿园师幼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事故灾害事件:幼儿园事故灾害主要包括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踏等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后勤供水、电、气等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影响幼儿园安全与稳定的其他突发灾难事故等。

4.自然灾害事件:幼儿园常见的包括洪水、台风、雪灾、地质滑坡、地震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等。从实际情况看,近几年发生频率高、问题突出、社会关注度高的幼儿园突发事件,主要集中在心理问题、幼儿管理、师德等方面。

三、成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1.成立应急管理机构,为了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必须健全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加强幼儿园应急预案的制订与管理,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提高幼儿园教师及相关人员的忧患意识,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幼儿园应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并严格执行。要通过分层次的宣传教育和有针对性的培训,增强幼儿园教师及有关人员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和提高幼儿园教师、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对幼儿园幼儿而言,应从儿童心理及生理特点出发,吸取幼儿园各种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重在引导幼儿了解日常安全规范,通过说教、故事、实践等途径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而对幼儿园教师和领导干部而言,则要强化以孩子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的意识,在日常管理中注意幼儿饮食、卫生、交通等易发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同时,幼儿园领导要抓好对教师、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培训,掌握防范措施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并适当组织模拟演习,锻炼应变能力。

3.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幼儿园管理体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管理是幼儿园常规管理的组成部分,对幼儿园应急预案的制订和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可以有效地落实演练责任,加大力度,从思想上引起相关责任人的高度重视,真正将预案管理当作幼儿园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

4.增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凸显幼儿园应急预案的特点。目前,幼儿园应急预案的主要问题在于操作性不强,虽然已经制订了诸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但实效性不强,不仅没有达到制订预案的目的,而且没有突出幼儿园本身的特点。因此,在制订预案的过程中除了考虑国家预案编制的框架,更重要的是应该尽量本土化,并体现主动性,应尽可能地标准化、规范化,与幼儿园实际相结合,如幼儿饮食卫生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成立食物预案小组;落实各部门职责;日常工作要求;食品原材料到信誉好的厂家购买;掌握好视频原材料库存量及存放时间,原材料的储存要分类、分架、离墙离地等。事故应急处理,做好留样及时向卫生防疫部门汇报。幼儿家长接送制度的制订及相关事件的预案处理、幼儿出门制度等,针对幼儿易发生的诸类事件进行预案和后期更新管理。

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范文6

空管应急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细致的系统工程,为做好空管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法律、法规是基础,完善预案体系是重点,应急预案有效衔接是关键,指挥协调是核心。

[关键词]应急 ;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064-01

引言

应急管理就是指单位主体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预防、应对、处置、善后管理突发事件的的有关活动,核心就是推行“一案三制”建设。“一案”,就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三制”,就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法制。“一案三制”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民航空管行业是整个社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急管理贯穿于空管运行的方方面面,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工作环节,各种突发事件都可能对民航运行的安全与正常造成威胁与危害,空管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不安全事件可能形成或者引发突发事件。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就是要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空管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对空管安全运行产生严重影响,导致无法正常提供空中交通服务,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以应对的自然灾害、设备失能、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事件。按照空管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事件(Ⅰ级)、重大事件(Ⅱ级)、较大事件(Ⅲ级)和一般事件(Ⅳ级),对应分别启动Ⅰ级(红色)、Ⅱ级(橙色)、Ⅲ级(黄色)、Ⅳ级(蓝色)响应。根据应急预案组织、指挥或协调应急处置,控制危险源,启用备份设备、设施或工作方案。包括:应急处置的信息通报、应急处置状态、应急响应、指挥协调、应急终止等诸多环节。

空管应急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细致的系统工程,为做好空管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法律、法规是基础,完善预案体系是重点,应急预案有效衔接是关键,指挥协调是核心。

一、完善预案体系是重点

任何应急预案都是事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所做的预防、控制和救援方案。在现有的应急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民航空管应急管理方面规范性文件、预案存在应急预案体系还不完整、编制缺乏相应的依据、内容雷同、可操作性差、部门合作协调及相关职责不清、预案之间衔接不够、预案建设的支撑体系不足等问题。在应急处置的过程中,由于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协调不顺畅,往往出现推诿扯皮,影响应急处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空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般分为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方案三级结构,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管理原则。

总体应急预案:是组织、指挥或协调相关应急资源和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整体计划和程序规范;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文件。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突发事件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措施和方案,是总体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总体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总体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处置措施。

应急处置方案:是指各分局、运行单位针对具体的设备、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具体应急处置措施(程序)。应急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源控制措施进行编制,做到岗位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因此,完善预案体系,是保证应急处置及时有效进行的重要条件,必须针对自身特点,正确认识应急管理,以专业做主导全面推广应急管理工作,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善后有措施。通过预案联动、机构联动、资源联动、信息联动,协调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确保空管应急工作协调、有序、高效运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应急预案有效衔接是关键

空管应急预案衔接是指不同层级、不同岗位预防、处置同类或同一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之间的互通性与一致性。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急预案的衔接性是考量应急预案体系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各单位需要根据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及其应急处置的特点,分门别类地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有关工作岗位也要制定岗位应急措施。内部各级应急预案在组织、程序、措施、资源等方面应当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系统的应急预案体系。在该预案体系中,不仅要做到上下层次衔接,而且在横向上也要衔接。

应急预案应当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程序和措施应当具备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满足应急预案指导应急处置行动的需要。一起突发事件可能涉及多个岗位、设施和装置,因此,应对一起突发事件可能同时启动多个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专项应急预案包含一个或多个现场应急处置方案,而总体应急预案则包含一个或多个专项应急预案。各层次预案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规定的侧重点不一样。越往上,处置措施越宽泛;相反,越往下措施越具体。

由于预案编制、管理的主体各不相同,甚至分布于不同的岗位,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预案在应急响应过程中可能存在着衔接不畅,甚至是相互矛盾的问题,导致应急处置的混乱。因此,不同应急预案之间的衔接是应急处置的关键环节,包括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方案、应急资源配置、应急预案覆盖、应急预案法律法规的衔接等方面内容。

要做到应急预案有效衔接,就要全程指导应急预案的编制,优化应急功能设计,加强应急预案综合演练。通过综合演练,促进各单位协同配合及职责的落实,培训、锻炼队伍;更重要的是,能够从演练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只有开展经常性的演练,预案才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和操作性,各单位才能更好地掌握预案,落实好职责,做好协同配合。

三、指挥协调是核心

指挥协调涵盖指挥指令的传达程序、常规沟通机制、组织指挥机构之间的指挥职责衔接等内容。在空管应急处置实践过程中,多层次应急预案依次启动,形成联合应对突发事件的局面,往往会出现某个指令由谁来下、怎么下的问题,每个人都应当了解自己的位置在哪里,自己的责任是什么,应当做什么,怎么做,应当接受谁的指挥,与哪些人配合等。如果各层次组织机构、指挥体系及职责不清楚、不明确,就很难形成“统一指挥、反应迅速、灵敏高效、协调有序”的指挥协调机制。

因此,各层次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协调是应急处置的核心问题,应急处置成功与否,考验着决策者的应急指挥技能和专业化水平。而忽视应急技能培训、指挥机构设置之间的衔接,也没有很好地理解各层次预案的功能定位,就不能按“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来界定指挥机构的职责。只有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明确职责、理顺关系、整合资源,才能充实力量,提高应急处置效能。

四、结语

因此,为保证民航安全正常运行,提高民航空管应急管理水平,民航空管系统应与国家、民航、地方应急管理体系相衔接,进一步完善相关应急法规,规范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各级应急协调指挥控制中心,统一协调、指挥、控制辖区范围内应急管理工作,实现协调、指挥、控制无缝链接;建立区域应急联动运行机制,有效利用区域现有资源和公共管理合作平台,实现相关信息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地区的整体优势,提高区域整体预防能力,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参考文献:

[1]腾五晓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应急管理能力评估》(2014年第一版)

[2]孙佳 等编著,中国民航出版社出版的《民航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2012年第一版)

[3](美)乔治.D.哈岛、琼.A.布洛克、达蒙.P.科波拉著,龚晶等译,龚晶、马海军校译,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应急管理概论》(2013年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