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心得体会范例6篇

公益活动心得体会

公益活动心得体会范文1

一、策划在为校庆设计的会标获得一等奖后就产生了这个想法,之前由于高考等原因这个计划一直出于酝酿阶段,直到今年暑假,利用假期时间,我们通过网络初步组建了自己的小团队,参与人员遍布xx八中各个届别的毕业生和在校学生,我们在现实中对相关活动工作进行了明确分配、

二、设计方案定型我初步设计了好几种方案,经过我们团队的讨论并且征询了不同人的意见,我们最终确定了2款设计方案,并XX年7月7日在xx八中校园上公布了两份设计方案,接受学校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和投票。根据大家的意见选择我们的文化衫设计图稿、与此同时,我积极与校方协调活动相关事宜、争取校方的支持,在充分协调后,xx八中校方同意我们以个人的名义在遵照商品销售的相关原则的情况下销售校庆文化衫、学校方面会给予一定支持、思想汇报专题经过半个月的网上调查投票,两套设计方案中的第二套方案得到大家的支持,之后我们便决定在第二款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与此同时,在八中校学生会社会实践部的帮助下,我们又不断地听取同学们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的意见,并于最终于7月底将方案定型、

三、文化衫印制方案定型后我们在参考对比了许多t—shirt批发商后选定了其中的一家、在之后的图案印制中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通过同学的介绍联系了一家广告中介公司,但由于价格太高无法承受后来我们只能自己去寻找印刷厂,可是由于件数太少,需要制作的版面过多诸多印刷厂都并不合适、之后我们又从成本考虑对文化衫的设计做了一定修改,基本原则没有变、幸运的是,我们最终找到了一家印刷公司答应为我们印制、之后的印制工作就交给这家印刷公司负责、

四、文化衫销售

i、学生会销售:我们联系学生会相关人员支持组织我们这次销售活动、由学生会相关人员组织,联系各班班级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购买数量以及尺寸的统计和销售活动的宣传,再由学生会从我们这边取货下发、我们这次活动得到了这届学生会的极大支持、

ii、校内直销我们校内进行文化衫的直接销售,具体时间是在XX年年x月14、15日最后一个课间和放学时。校内直销的时候我们同时进行抽奖活动,以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

当时的销售由于受到学校临时停课的影响没有一次性销售完。两天的销售结束后共售出42件、经过大家的商议之后,我们决定利用这些所得在补足成本之后将剩余的钱作为路费前往肥东撮镇二中开展爱心捐助教辅资料的活动、(第二次销售活动在9、4开展,截至目前在第二次销售活动中已出售掉约x0件,目前我们正在筹划第三次销售活动)

公益活动心得体会范文2

中国台湾地区就当地直销企业的公益现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反映出的事实是,他们并不指望公益直接推动业绩,他们认为让公益单纯化才能拥得真心回馈。而诸多内地直销企业也在从事公益,希望他们也能以此心态坦然对之。

过去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直销事业在媒体上总是负面消息居多,事实上,绝大部分的从业者不仅是正正当当的生意人,更是热衷公益的善心人士,或响应或发起,爱心绝不落人后。如同雅芳中国台湾分公司总经理王子云所言,这类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正面信息,因为时间拖得又长、又没有冲突性,不符合新闻处理的原则,所以企业不仅要花钱做公益,还要花钱做广告、办记者招待会、发新闻稿,为的是唤起大众对弱势团体的关注。

究竟直销从业者多年来在社会公益方面做了哪些付出和努力呢?从对台湾直销企业公益事业的20份有效调查回函中我们看到,仅一家成立3年多的美商公司表示,依照公司的策略,公益活动均由总公司统筹规划,所以目前在中国台湾尚未有任何公益计划,其余19家企业,均做过公益活动,而且有80%是定期且持续性地在进行,12家有固定捐助对象。在经费来源方面,有7家成立基金会,一半以上企业每年编列固定预算,也有的是搭配业绩提拔一定比例,或者发动募款等等。

企业参与公益活动的方式

通常企业参与公益活动会有几种方式:

1.捐款赞助:提供经费赞助某项活动。社会上需要捐助的对象实在太多,企业通常会选择与自身目标相吻合的社会公益事业,以提升品牌形象。例如,雅芳锁定女性,诉求乳癌防治;安利为了鼓励弱势激发生命中的无限可能,而为身心障碍者提供了支持性的就业机会;如新将“善的力量”发扬到世界各个角落,非洲、雨林,上山、下海;克缇因对文艺、体育活动的大力支持,成为文馨奖的常客。

2.实物捐赠:将产品或服务捐赠给非营利组织。几乎所有从业者在这部分都相当大方,也相当及时,如921震灾之后、SARS盛行期间、逢年过节,营养保健品、防御用品、礼物、礼盒,从业者的捐赠毫不吝啬。

3.志愿服务:主动将员工或直销商组织起来,为特定弱势对象提供服务。例如,一日义工、为福利院的儿童圆梦、带罕见疾病病童出游、免费提供健康检查、举办励志慈善活动、义卖等等;从业者出钱又出力,在实际接触与服务当中,更能体会对方的困境、珍惜幸福的可贵,激发奉献、回馈之心。

公益营销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效益?

平心而论,公益活动确实是让企业较易赢得大众认同的一种方式,所以它也常常成为企业用来提升形象、提高业绩的一种策略,称之为“公益营销”。

“公益营销”是21世纪企业不得不走的一条路。就自发性角度,在企业规模变大、获利之后,自然愿意回馈社会;就消费者角度,当企业具知名度、市场占有率提高后,对企业的要求不止于提品与服务,而是关怀、照顾社会。从品牌营销的角度,如何将企业的“善行”传达给社会大众,赢得品牌认同,进而赢得长期竞争力,这是公益营销的使命。

虽然说行善不需求回报,但如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效益,则更加功德圆满。在一般人的认知中,公益营销,第一,可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为开拓市场打下良好基础;第二,可以造就企业文化,增强组织凝聚力;第三,获得媒体宣传、政府关系资源的开发等附加效应,毕竟投资公益活动带来的附带宣传比单纯的广告宣传更能获得社会认同,更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

从业者并不期待靠公益带动业绩

从问卷调查中,我们还看到从业者对于从事公益活动的心态,已超载追求效益的层次,而是真心的回馈与奉献,所以有一半的情形,企业甚至不做任何宣传,只是默默地行善。如新中国台湾分公司总裁周由贤说得更直接:“企业不应该为了得到形象而做公益,一旦动机不纯正,其社会大众很容易分辨、感受到,而对你的诚意大打问号。”再如安利、雅芳、克缇等也表示,经营这么多年,业绩自有公评,已不需要靠公益活动来为企业形象或知名度加分。

而有9家企业则认为,从事公益活动对企业形象的提升“非常有帮助”,也有9家认为“有帮助,但不是十分明显”,更有1家表示“完全没影响”。

再看对于业绩提升方面,认为非常有帮助的仅3家,有12家表示“有帮助,但不是十分明显”,而多达5家业者明确指出“完全没影响”。显示大部分的企业并不认为公益活动与业绩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绝大部分企业也表示:“并不会指望靠公益活动来做促销。”“做公益虽然会对形象、业绩多多少少有帮助,但不是行善的本意,公司不会对此有预设立场或任何私心上的期待。”

让公益活动单纯化才是真心回馈

如果以成本和效益的眼光来看,公益营销换得的企业形象需要长期的印象累积,一次一次的媒体曝光就相当于每一次的基石。有公关者认为,这样的活动曝光,为企业主带来的是广告无法达成的传播效益,这些无形的效益,甚至远超过预算规划的品牌资产。

但王子云表示:“每策划一项公益活动,企业都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而且不一定会在媒体上报出,若想靠公益活动来建立或增强品牌知名度或好感度,这样的投资是很不划算的。”公益营销无法让病入膏肓的企业回春,但可以让杰出的品牌更杰出。所以,中国台湾安利分公司公众事务处经理陈功儒建议:“就让公益的归公益吧,目的性太多的,就不算公益了!”

企业从事公益活动应掌握的原则

公益活动需要企业长期投入人力、财力,用心经营,而且不保证会立即产生实质回馈。所以企业在推动公益活动之前,应掌握以下原则:

1.先求生存,再做公益:公益营销需要长期耕耘,不是经营的特效药。先求企业营运正常、有利润,再思考如何扮好企业公民的角色,不要为了面子,伤了里子。

2.量力而为,结合品牌:有多少钱做多少事,选择和企业形象、文化吻合的事情做,才能累积成为品牌资产的一部分。

3.不怕善小,细水长流:企业一旦认养公益活动,只有长期参与,才能产生口碑效益,为企业形象加分。

4.发自内心,不求回报:既是长期投资,就无速效可言,必须发自内心去传达最直接的关怀,进而感动他人,赢得认同,甚至参与。

所有直销从业者都认同也强调,公益活动旨在回馈与感恩,必须长期经营才能获得肯定,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公益营销的极致就是全员营销,它不是老板个人的事,企业应将行善的理念贯彻到全体成员,因为每个人都是一颗爱的种子,播种的层面愈广,愈能赢得社会肯定。

公益活动心得体会范文3

由中央网信办和国家社会组织管理局指导,腾讯公益和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联合国内多家公益组织、爱心企业共同发起的第三届“99公益日”活动即将启动。这一活动是中央网信办全面实施网上公益工程在全国范围的重大活动,旨在推动全民参与慈善公益,聚微爱成浩瀚。为此,省慈善协会动员全省各级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广大社会公众结合“9·5献爱心慈善联合大行动”积极参与这一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9·9公益日”活动内容

“9·9公益日”活动是以企业配捐、网民爱心捐赠、企业一起捐、腾讯公益配捐四个板块组成的全国范围大型慈善公益捐赠活动,公益日确定为每年9月7日至9月9日三天。腾讯配捐时段为每天9:00—21:00,每人每天捐赠次数不限,但每人每天捐赠可获得腾讯配捐的总额为999元。

1、企业配捐:企业配捐是爱心企业为腾讯乐捐平台筹款项目的网民捐赠按照1:1比例配备资金的捐赠。企业配捐分定向配捐和非定向配捐。定向配捐是企业为单一项目进行配捐,也可捐赠本企业自主发起的项目。单个自主项目企业的定向配捐不得低于50万元(参与企业不超过三家)。非定向配捐是面向公募机构所有项目的配捐,即所有的项目均有机会获得该企业配捐。为了更好的满足企业的需求,今年的规则规定:一家企业或公募机构可以为某一小资金池进行配捐,一个小资金池里参与项目的机构不低于10个,可以是同一类型、同一社群或相同区域的项目。现已有不少企业与省慈善协会合作并签订协议,每年捐赠善款面向全省扶贫帮困,只要有10个以上的慈善组织各发起性质相同的慈善公益项目,就可以构成一个小资金池,则这个企业或机构的捐赠就可视为非定向配捐,享受非定向配捐的激励政策。企业配捐无论是定向配捐还是非定向配捐,受捐机构或项目须与企业在7月30日前签订配捐协议。

2、企业一起捐

“企业一起捐”是由企业发动员工集体参与“9·9公益日”活动的一种形式。“企业一起捐”可有效组织和动员群体,赋予每个群体目标荣誉、责任感。“企业一起捐”还有公司内部组队PK 功能和团队代言人置顶功能。企业家和企业负责人可以为公益发声,靠自身影响力去发起一起捐。企业也可为自身发起的一起捐配捐,展示整个企业及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价值,增加企业美誉度,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公募机构可为“企业一起捐”捐赠的善款出具慈善捐赠票据,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企业一起捐”达到50万元,且排名在全国前200名内的项目可获得腾讯工作经费激励。

3、网民捐赠

网民捐赠是通过pc端或手机端的腾讯乐捐平台自主选择公益项目的爱心捐赠。“9·9公益日”活动中,全国将有7亿互联网用户或7.2亿移动互联网用户参与慈善公益捐赠活动。

4、腾讯配捐

腾讯公司每年从经营利润中划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支持“9·9公益日”活动,为网民捐赠的善款进行配捐。去年腾讯配捐的比例平均为1: 0.65,配捐总额约2亿元(我会去年参与9·9公益活动获取善款总额499.6万元。腾讯配捐比例为1:0.72,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年腾讯承诺拿出更多的资金进行配捐,将会激励更多的公益组织和网民参与活动。

二、激励政策

今年“9·9公益日”活动规则有明显的变化,出台了新的激励政策。增加了非定向配捐资金池、“企业一起捐”、线下宣传场景、为公益发声等内容。扩大了非定向配捐范围:关注企业的真实需求,企业可以捐助某一地域或者某一类别的公益机构;产品更完善:企业一起捐功能上线,增加二级一起捐组队PK功能;给公益机构更充分的自:由公益机构在规则范围内自主决定分配方式。另外,还有许多激励政策给到公益机构,尤其是非定向配捐项目将有实际配出总额10%的奖励, 800万以上的非定向配捐可获得最高25万元—50万元的传播基金。另外腾讯今年将向参与配捐的企业提供20亿元的免费广告资源。具体激励政策详见 “9·9公益日— 企业参与规则”(7月17日后各慈善组织可在网上查阅)。

三、我省参与活动计划

腾讯“9·9公益日”活动,不仅是慈善组织募集善款的一个重要途径,更是传播慈善文化、培养网民慈善意识、发展慈善事业的重大举措。省慈善协会动员全省各级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这一活动。参与活动总体计划如下:

(一)省慈善协会职责

省慈善协会负责全省慈善组织参与“9·9公益日”活动的总体策划、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具体负责为各市(区)慈善协会筹款项目包装上线、联系落实省会筹款项目企业配捐资金、与腾讯公益对接、省级媒体宣传等工作,并为市县项目联系落实企业非定向配捐资金。

(二)市、县慈善协(总)会参与途径与方式

市、县慈善协(总)会主要参与省慈善协会策划的非定向配捐项目,以本机构的名义自主发起。

省慈善协会初步策划了“贫困家庭定向救助”、“千户产业扶贫”、“捐制爱为宝回收箱”、“助建慈善老年大学”、“帮建农村慈善互助会”、“志愿服务人身意外险”等非定向配捐项目。这些项目由省会按项目分别联系xx延长石油集团、xx煤化集团、xx禧福祥集团、xx恒源煤电集团、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等企业以及省慈善协会提供非定向配捐资金。待腾讯乐捐平台注册工作完成后,各市、区慈善协会按照同类型、同区域非定向资金池项目各自在后台发起项目(不具备条件的可由省慈善协会协助完成)。由省慈善协会认领后在腾讯乐捐平台推介,获取本市、区、全省乃至全国网民的爱心捐赠及腾讯公益配捐。与此同时,省、市、区慈善协会还要动员爱心企业发动员工及企业消费者进行“企业一起捐”。非定向配捐项目网络募集的善款,以各市区网民实际捐赠数额为基数计算分配全省、全国网民捐赠及腾讯配捐善款,待活动日结束、腾讯配捐到账后,拨付各市区慈善协(总)会用于执行网上募款项目。

腾讯公益要求,所有参与项目必须在8月20日前上线。各市区慈善协(总)会自主发起的非定向配捐项目文案及本机构2017年度财务报告请务必于7月30日前发至省慈善协会宣信部邮箱,由省慈善协会统一包装上线。

凡是参与“9·9公益日”活动的项目必须填写慈善公益组织信息登记表,在腾讯乐捐平台注册。鉴于各市(区)慈善协会专业人才缺乏,此次腾讯公益乐捐平台注册工作由省慈善协会宣信部代为注册,请各市(区)慈善协会务必在7月25日前将腾讯乐捐平台注册信息登记表(见附件),填写好发至省慈善协会宣传网信部邮箱。

(三)组织发动爱心企业积极参与

爱心企业是慈善募集的重要渠道。在“9·9公益日”活动中,各级慈善组织要动员爱心企业积极参与。动员爱心企业利用在慈善组织捐赠为本机构自主发起的慈善项目进行非定向配捐;动员企业组织发动内部职工及消费者进行“企业一起捐”;动员盈利企业捐出一日利润参与“9·9公益日”活动。对爱心企业积极参与活动的典型事例,要及时通过媒体宣传报道。

(四)组织发动志愿者团队参与

全省各级慈善组织要组织发动志愿者团队积极参与“9·9公益日”活动,通过志愿者微信朋友圈广泛动员爱心人士进行小额爱心捐赠。并围绕建立“志愿服务人身保险”、“志愿者微星基金”自主发起筹款项目,在9·9公益日三天上线筹款。各志愿者队自主发起的项目文案请于7月30日前提交省慈善协会宣信部。

(五)欢迎社会NGO组织参与

本着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省慈善协会向省内外公益机构开放网络慈善募集平台,共同推进慈善公益事业发展。我会在腾讯乐捐的公募筹款账户“xx省慈善协会”可以认领没有公募资格的公益组织筹款项目参与“9·9公益日”活动进行筹款,且和腾讯大秦网、新浪xx等媒体一起联合推广,使公益项目的传播变得快速高效,让公益资金的筹集变得简单便捷。省慈善协会积极践行慈善法,募用分离,努力使社会慈善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希望有意向的公益组织积极参与,共享资源。

(六)动员媒体基金积极参与

我会已经与xx广播电视台、腾讯大秦网、新浪xx、各界网、xx传媒网、华商网等五家媒体建立慈善基金,希望各媒体基金充分发挥自身传播优势,围绕省慈善协会项目或自主项目在“9·9公益日”活动中开设栏目、专题进行传播推广。并利用自身媒介资源和客户资源联系自主发起项目的配捐企业,动员微信朋友圈爱心捐赠。通过“9·9公益日”活动为所设立的基金募集更多的善款助力我省扶贫攻坚和追赶超越。省慈善协会宣传网信部将积极协助媒体基金完成项目文案修改、策划包装、网络上线等事宜。同时,省会还将联系xx日报、xx广播电视台、华商报、各界导报、西安晚报等主要媒体推介慈善项目,宣传报道“9·9公益日”活动。

(七)与“9·5献爱心慈善联合大行动”相结合

各市、区慈善协(总)会“9·9公益日”活动要与“9·5献爱心慈善联合大行动”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动爱心企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社会广大网民参与“9·9公益日”活动。要采取媒体宣传发动、深入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动员、召开慈善促进会,在公众场合设立宣传点、摆放上线慈善项目二维码等多种形式发动干部、职工和社会公众参与活动爱心捐赠,通过“9·9公益日”活动传播慈善文化,募集更多的慈善资源。

四、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公益活动心得体会范文4

热心公益,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

组织社会公益活动,源头可以追溯到1878年(光绪四年)6月。当时陕、豫、冀三省大旱,灾情严重,《申报》“除连续刊登灾情及捐募文章外,还自费工本,印刷劝赈书籍《馈贫粮》2000本,分送各慈局推销,将所得之款1000元,悉数赈济灾民”。①在中国报刊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公报》也热心公益,1902年~1916年的英敛之时期,《大公报》便“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宣传防疫,鼓吹办学,劝募赈灾,靡不尽力。1907年2月江南水灾,《大公报》发起募捐,得银11469两;顺直水灾,又主办游艺大会,英敛之天天为募捐登台演说。‘丹心一片,热泪两行。’英敛之用这8个字概括了《大公报》为社会服务的一片热情”。②

1995年以来,我国报刊社会公益活动出现新一轮高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形成一种社会共识,即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报刊社出面,就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许多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往往变得迎刃而解。这充分说明,报刊社参与社会活动,不仅有其不可替代性,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进步,也有着极为重大的作用。

近年来,举办社会公益活动成了新的战场,“关注公益活动,发表创新宣言,提升与会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还被列为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的内容。

这方面有不少成功典型。《金陵晚报》自2001年8月5日发表《赤贫孤儿怎样上北外》新闻,启动“伸手资助贫困生”的爱心活动6年来,一直关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帮扶类”的报道从未间断,每年高考前后,《金陵晚报》都会开展资助贫困生的报道和活动,不仅将一批批成绩优异的贫困学子送进了大学,也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

互惠双赢,公益活动的主要动力

我国报刊史上的公益活动,多半是为救国救民。如今和平年代,报纸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发生了变化,报刊社公益活动除救济赈灾之外,更多地是倡导良好社会风尚,呼唤爱心和道德回归,同时也可借此树立报刊的品牌形象,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有专家指出,我国媒体运营“已从过去片面追求获奖率转变为大力塑造品牌,从注重做好局部转变到提升整体品牌形象”。③办报理念变化之一,就是主办活动与办报、发行和广告并举。在许多省会城市,由报社主办或协办的公益活动占到85%以上。

报纸成了品牌,在读者心目中就有了分量。报纸品牌的树立首先要以新闻为基础,而关注公益事业则能如虎添翼。举办参与性强的公益活动,不但有助于提升自身品牌的含金量、加强整体协作能力,同时还是凝聚合作伙伴、制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公关平台。在报刊业逐渐市场化的今天,为了增强竞争力,报刊社出售的除了新闻外,还有服务。谁能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谁就能赢得读者的青睐,公益活动往往成为首选。

社会认可,公益活动成功的基本保证

“媒体不仅是历史忠实的记录者、信息高效的传播者,还应是资源的整合者、理性的分析者、事件的参与者以及时代的推动者。”④报刊承载着公众希望,举办公益活动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去冬今春,《扬子晚报》联手南京市民政局等单位发起“2006扬子暖冬大行动”,拿出3个版面每天为“暖冬大行动”造势,吸引了受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实现了受助群体和报刊社的双赢。

《读者》可谓精英文化和平民文化结合甚好的中国期刊第一品牌。他们关注环保和教育,所举办的一系列文化活动,成为环保公益典范。由于黄河流域遭受乱砍滥伐,水土流失,生态严重恶化,《读者》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保护母亲河,共建读者林”活动,倡导“为了共同的家园,为了母亲河,5元钱植一棵树,200元钱捐植一亩林”,至2003年已集资400多万元,先后在甘肃的六家桥水库、大砂沟和四川的额山共建立了三片读者林,占地将近2万亩。这一活动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许多受众因关注“读者林”活动而订阅该杂志。

问题

报刊社组织公益活动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但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商业气息过浓,权威性受质疑。2006年年底,昆明两家报纸同时推出本土企业品牌的评选活动。2006年11月6日《都市时报》刊登“金财杯十大兴滇品牌领袖”评选活动新闻,11月7日《生活新报》也“兴业银行杯领袖云南品牌总评榜”的消息,一个号称“引爆云南标杆品牌巅峰对决”,一个自诩“云南有史以来最丰盛的品牌盛宴”。公众要支持“心仪的品牌”,进行短信投票,一次只能投给一个品牌,否则无效,商业利益取向明确。有专家指出,社会评选授予权是一种稀缺的公共资源,如果滥用,最终会损害媒体的公信力。

缺乏总体规划和部署,随意性大。比如提倡良好社会风气的公益活动,多半是以万人签名等单一形式吸引受众,无法深入人心。每项公益活动都应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领导者必须拥有战略眼光、高度协调能力及资源整合能力。报刊社组织公益活动应由公关部策划、总编辑决策,各项活动方案必须得到严格执行和组织实施。

跟风严重,难以凸显特色。公益活动跟风严重,已是不争的事实。假如某媒体成功举办了一场口碑颇好的大型公益评选活动,那么就会有媒体跟风举办内容相近、形式雷同的评选活动,此种做法不仅收效甚微,而且浪费人力和物力。报刊社举办公益活动的最佳选择,就是通过该公益活动的推广普及,在群众中树立自身的特色品牌形象,从而吸纳更多受众关注自己的报刊产品。

对公益活动的后期事宜缺乏应有把握,容易产生后续问题。通过重庆卫视《希望在山区》的报道,影星孙俪从2002年起就一直资助几位贫困学生。2006年11月29日,她发现其中一名贫困生早已能够自力更生却隐瞒实情,对自己的资助仍然照单全收,这令孙俪十分不满,她认为这名学生占用了原本可以资助别人的一份金额。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媒体在成功解决了贫困生的资助难题后,怎样保证后续工作的有效进行。

出路

报刊社要把公益活动办出特色和影响,就得对症下药,解决上述问题。

保证公益活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报刊社的属性也要求其所办的公益活动必须具有权威性。在公益活动的前期准备阶段,报刊社就应做好充足昭示,将活动的意义、参与方法、预期目标等都公之于众。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活动操作标准,并有监督机制保证其执行的严肃性,报刊社才能圆满完成公益活动,提高舆论赞赏度,巩固自身的公信力。

做好前期策划和统筹安排。报刊社举办公益活动可以一年为周期,大活动套小活动,一路引发连锁反应,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树立公信力的环节、途径增多,深度开发的张力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团队应该实现活动创意与执行的有效链接,经过统一部署,明确公益活动的举办目的、预期规模及对象,还应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瓶颈问题。

表现形式上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报刊社组织公益活动,要善于借鉴国际化知名媒体举办公益活动的成功经验,使活动的运转进入良性循环,并且不断推陈出新;注重时间上的延展性和地域空间的扩充性,靠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吸引受众参与,以产生显著的社会效应,树立报刊的品牌形象。

整合媒体资源,使活动效应最大化。从国际上各大媒体巨头的发展轨迹来看,构建一个以信息资源为中心,由多种介质表现形式、多种传播活动构成的传媒产业链,是实现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喻国明教授认为,若把媒介看做产业,就应该适度地让资本、产业发挥各自的价值链接功能。比如报纸、广播、电视、出版社以及网络之间的跨媒体合作,一旦服务于公益事业,必能获得巨大成功。⑤

与慈善机构合作,强化后期事务管理。媒体要善于与慈善机构合作,由专司此职的慈善机构管理分配资金等具体事宜,以免出现欺骗、混乱的局面。报刊社举办公益活动一般是为了帮助弱势群体,加强社会凝聚力,提倡良好的社会风尚,是服务社会的行为,而慈善机构是专门的社会救助机关,他们有完备的机制和成熟的工作方法,与他们紧密合作完全符合社会运行规则。

重塑新型市场主体对整个报业来说确实是长远而严峻的考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报业通过举办公益活动树立传播者的品牌、争取完整的市场主体可能是一种聪明的选择。

注释:

①宋军:《申报的兴衰:〈申报〉七十八年大事记(1872~1949)》,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②张琴南:《大公报最初十年》,《大公园地》,1949年1月26日,第25期。

③④⑤欧阳国忠:《中国媒体大转折》,团结出版社,2003年。

公益活动心得体会范文5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公益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赞助公益活动已经成为“活广告”,而且在赞助公益事业的同时,可以为企业树立一个负责、积极的社会公民形象,是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的主要途径。这种方法通过将企业的一部分利润用明确的方式返还给社会从而在受众心目中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的形象以达到增强企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满意度、忠诚度的目的。

二、 公益活动的形式及其对品牌的影响

社会公益活动是以赞助社会福利事业为中心开展的公关促销活动,常见的公益活动有:

1、 赞助体育盛会。体育运动目前成为全民性运动,特别是一些国际性的体育盛会,可以超越国家、民族和文化等各种界限,吸引成千上万的人们注意。企业向这类活动提供赞助,可以迅速地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产品销售,提升品牌价值。

2、 赞助灾区活动。资助灾区,为灾区人民排忧解难是社会公益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人素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当灾情到来之际,企业能够适时地组织此项公关活动,就会极大地触动社会公众的情感心弦,使社会公众产生共鸣。

3、 资助社会福利事业。企业选择对各种慈善事业、社会福利事业进行赞助,比较容易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好感。品牌的“四度”容易因此而提升。

4、  赞助文化教育事业。文化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中国人素来对资助文化教育事业的人和事迹称赞为“尊师重教,功泽三秦”。企业通过资助“希望工程”,设立教师或教学奖励基金等各种赞助活动,可以塑造企业形象中的民族大义和社会责任感。这类公益性活动不是肤浅的,稍纵即逝的,它对企业、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不过,透过形形色色的公益活动,我们不难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公益活动都能达到企业的预期,实现企业品牌的升值,这其实都是企业公益活动品牌宣传误区酿的恶果。

三、公益活动品牌宣传误区

1、公益活动缺乏整体规划而影响品牌宣传

公益活动是企业的大型公关推广活动,本应该有很好的策划和执行的。但很多企业并没有类似的操作经验,对公益活动预期严重不足。而且由于公益活动是系统工程,传播方式的组合、传播强度运用不当,都会对企业的品牌宣传不利。

2、企业老板个人宣传、企业宣传与品牌宣传关系凌乱

当公益活动进行到高潮的时候,媒体都喜欢对企业老板进行专访,这时企业的老总们习惯性得会进入个人英雄主义,媒体都宣传都集中在个人身上或者企业身上。这对品牌的宣传,品牌价值的提升非常不利。特别是对企业名与品牌名不一样的企业或者多品牌的企业影响更大。

3、公共关系不力

社会公益活动从近期来看,往往不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使企业付出额外的费用,但是,从长远来看,公益活动,企业树立了较完备的社会形象,使公众对企业产生好感,为企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所以没有哪个企业愿意白花钱做好事的,毕竟企业是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的组织。但是,很多企业在公共关系力度不够,导致公益活动事倍功半,主要表现为:公益活动缺乏权威合作机构、媒体运做不力,其结果是导致公益活动关注度不够、宣传不力、影响力差,如此运做公益活动,品牌的价值还能提升吗?

4、公益活动流于形式

如果执行公益活动的人员不能深刻理解公益活动的社会意义及企业品牌的宣传意义,无法用他们的“激情、爱心、责任”来工作的话,公益活动容易流于形式,质量大打折扣,公益活动的益处的落实也容易不到位。从而影响企业的品牌宣传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四、公益活动提升品牌价值的技巧

1、 公益活动形式创新

当前,赞助北京奥运会、受灾区域捐赠、落后区域教育扶贫等公益活动比比皆是,消费者对如此众多的信息都麻木了,消费者还能记住得住吗?答案是否定的,怎么样让消费者记住,这就需要我们在公益活动形式创新。其实,社会中除了北京奥运会、受灾区域捐赠、落后区域教育扶贫等形式外,“真、善、美、德”的东西还很多。如:2006年,章光101进行“德行天下,从头做起,我为父母梳次头”大型德教活动的形式就很好。

2、 公益活动与品牌内涵结合

我们都知道,企业的公益活动都是与“真、善、美、德”相关的,这本身就为企业宣传奠定了良好的形象基础。如果能与企业宗旨或企业文化甚至是品牌内涵结合在一起,那将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当然,这最重要的还是能让消费者产生品牌联想,一看到或接触到此类公益活动相关的事物就能联想起企业的品牌,这样就取得重大成功了。

3、公益活动中的公关技巧的运用

(1)、公益活动的“引爆”

这非常考验企业的公关能力,权威合作组织搭配、媒体的号召力都将是公益活动能否吸引大众“眼球”,做“活广告”的关键。

(2)、传播方式的选择

A人际传播:品牌忠诚顾客、品牌形象代言人与公益活动的密切结合,充分发挥人际传播的能动性,品牌传播变得更有影响力、更有效。

B公共传播:充分利用电视的专题报道、电视追踪报道、报纸软文等形式,提升品牌价值。具有新闻性的品牌信息,在中国市场的品牌价值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传统习惯使中国人对媒介的新闻性的认同非常高。反而对广告非常反感。所以此类利用公共传播渠道对公益活动品牌价值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C广告传播:公益活动广告前期阶段非常重要,因为公益活动首先要大众了解,大众才能参与。有了大众参与和媒体的“眼球”,公益活动的影响力才能扩大。

(3)、传播强度的运用

A、传播广度:首选全国性电视、报纸媒体的冲击非常关键。因为此类媒体消费者覆盖面大(收视率、收听力、发行量、阅读率都大。

B、传播密度:因为公益活动周期通常都比较长,公益活动中企业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公益活动“引爆”后一段时间媒体冷场,导致连续性不够,影响传播效果。

C、此外传播信息量、级数也很关键。

4、公益活动益处的落实

公益活动质量需严格控制,把公益活动的益处落到实处。公益活动中的益处有很多都是永恒的,甚至会被载入史册的。这也无疑是为企业积德,为品牌增值。

5、公益活动与市场的结合

公益活动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公益社团 社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4-0001-03

20世纪80年代至今各国政府普遍开展了以理性界定政府职能和广泛依靠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让政府由管制角色向服务角色转变,合理确定政府的职能范围,把更多市民社会领域交还给公民管理,实现政府与国民、国家与社会形成一种合作共事的协同治理关系,共同来承担对于社会公共管理事务的责任,而非政府组织(NGO)作为继政府和私营部门之后的“第三部门”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大学生群体社会责任感的不断增强,高等院校大学生公益社团作为非政府组织(NGO)的新生力量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通过组织和参与各类公益活动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公共产品,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 大学生公益社团的性质及特征

高等院校大学生公益社团是高校学生依据共同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以开展公益活动、服务社会为目的,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如环保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工协会、爱心服务社等。由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的概念出发,公益性学生社团指的是以面向公众提供公共物品作为组织目标的学生社团。基本上国内学者对于大学生公益社团的性质存在广泛共识,一致认为他们通过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如法律咨询、爱心救助、留守儿童教育、普法宣传、环境保护、消费维权、交通安全等为社会提供了诸多方面的公共服务。显然,这些新兴的高校公益社团已经不同于校园中的传统社团,不仅为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搭建交流平台,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还具有自身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社团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校园内,而是更多的指向社会领域。大学生公益社团通过与社会各种组织机构进行广泛合作开展丰富多样的公益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第二,社团活动内容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大学生公益社团以服务社会,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始终把公众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为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而不懈努力。第三,社团成员具有强烈的志愿精神。大学生公益社团成员敢于吃苦,无私奉献,志愿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不求回报,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志愿服务精神。近年来,大学生公益社团凭借其优异品质在参与社会管理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增进社会福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 大学生公益社团参与社会管理的SWOT分析

3·15春风社是由宿迁学院经贸系与宿迁市工商局联合创办的消费维权组织,其成员主要是由拥有消费维权共同兴趣、爱好和志愿服务精神的在校大学生组成的,具有自主性、志愿性、非营利性、公益性特征。3·15春风社在市工商局的精心指导下,以传播科学消费知识、倡导理性消费理念为宗旨,帮助广大学生和社会公众消费者正确选择商品和服务,引导人们科学、合理、安全、健康消费,改善社会消费环境,提振公众消费信心,努力推动当地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1.大学生公益社团的优势与不足

在参与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大学生公益社团因其参加主体是在校大学生而具有相应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丰富的科学文化素养。大学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掌握了较为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相信科学、相信真理的精神。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3·15春风社成员不仅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帮助群众识别造假现象,避免以假乱真给群众带来的危害,更重要的是把科学的消费理念传播到群众的思想意识中,纠正了群众的错误观念,为全社会创造了破除迷信的良好氛围,如向群众纠正绿豆治百病的错误理念,有助于消除群众抢购绿豆的现象。

第二,积极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大学生具有亲和力,对待群众就像亲人一样平易近人,能够做到主动贴心服务。同时在宣传政府政策上,由于不像政府工作人员那样穿戴严谨的工作装,群众不会与他们有传统观念上的距离感,更易于被接受。其次,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性。无论在社会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的确定上,还是在公益活动内容、形式、方法的选择上,他们都能做到别具匠心,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取得公益活动的良好效果。再次,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志愿者精神。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朝气蓬勃,不惜抛洒汗水,不怕吃苦劳累,不图物质回报,无私奉献,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能够满腔热情地参加社会公益事业。

第三,高效的自我管理能力。为了促进高校公益社团的健康发展,创造公益社团发展的优良环境,必须实现大学生公益社团的创新管理,才能确保大学生公益社团的可持续发展。3·15春风社虽然是学校众多社团组织的一员,不同的是该社团挂靠在学生会社会实践部下具体管理,由高年级学生会主席和社会实践部部长、副部长分别担任3·15春风社的社长、副社长。他们都经历过大一、大二的长期实践锻炼,具有良好的组织、指挥、协调、管理能力,从而保证了3·15春风社具有高效的自我管理能力。

第四,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是现代组织的核心能力之一,特别是对于具有扁平化、松散型特征的社团组织来说,团队成员的合作是社团组织成功发展的保证。大学生公益社团成员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聚合在一起,更可贵的是都拥有一颗为群众提供帮助的心,把社团成员凝聚成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团队,从而促进了各项公益活动的顺利有序开展。

尽管大学生群体参与公益活动有诸多优势,但任何社会管理主体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即使政府机构也不是万能的,大学生公益社团也不例外。大学生公益社团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存在的不足体现在:大学生公益社团活动经费不足,物质基础薄弱;许多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待提高;在校所学理论与社会实践所需知识间有一定差距,不能灵活做到学以致用,为公众提供专业性指导;没有行政权力执行权,对于社会不良现象或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不能采取强有力的制止措施……这些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公益社团优势的发挥,易造成大学生开展的公益活动流于形式,极大挫伤了大学生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公益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大学生公益社团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力量帮助,争取社会资源的支持,才能弥补自身的缺陷,努力使自身达到最优化状态。可供大学生公益社团选择的社会合作资源有很多,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公司企业、新闻媒体、个体经营者等,本文以3·15春风社为例,重点关注了政府机构在大学生公益社团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所得结论也可为大学生公益社团与其他组织合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2.大学生公益社团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从社会功能结构看,政社分开也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非政府组织来促进市民社会的发展,民主政治才能进一步发展,人类政治文明才能够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公益社团作为非政府组织中的一员获得了较为宽松的社会政治发展环境。对于我国大学生公益社团而言,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过程中职能范围缩小,机构人员精简,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去协助政府共同为公众服务。同时政府推行民主行政,旨在让公众或公众代表实现自我管理,也特别鼓励大学生青年群体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直接参与社会治理,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公民。此外,大学生公益社团与政府合作,也可以获得政府职能专业化指导,为公众提供所需的恰当服务,弥补自身理论学习与实践需要的差距,保证自身正确的发展方向。

尽管大学生公益社团有较为宽松有利的社会发展环境,但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和挑战,如因为受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就业体制转变影响,大学生不再是天子骄子,社会形成了大学生无用的偏见,对于提供服务的大学生报以轻视冷漠的态度;社会组织认为大学生安全意识薄弱,担心大学生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也不愿让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的动机也容易被公众质疑或误解为个别利益集团谋利。

大学生公益社团SWOT分析表

内部环境 优势:科学文化素养,主观能动性,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劣势:活动经费不足,物质基础薄弱,社会实践能力差,理论与实践差距,没有强制性权力。

外部环境 机遇:宽松的政治环境,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推行民主行政,政府机构人员精简,政府职能范围缩小。 挑战:社会偏见与轻视,学生安全顾虑大,公众质疑公益动机。

三 大学生公益社团参与社会管理的经验和启示

大学生公益社团的发展不仅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搭建了良好平台,能够让大学生走出校门,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践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而且有助于实现我国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过程民主化、方法科学化,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更重要的是能够培育新时期公民自治精神,在我国即“主人翁精神”,为我国推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社会应当鼓励大学生公益社团参与社会管理,充分发挥大学生公益社团的优势,加强政府机构的引导,健全大学生公益社团的管理体系,促进大学生公益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

1.注重大学生公益社团的内涵建设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先进的思想理论才能培养出高尚的人格和高素质的人才。没有先进的思想指导,大学生开展的公益活动只能流于形式,达不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目的。首先,大学生公益社团应始终秉承公益理念。参加社团不是为了荣誉和物质奖励,不是为了宣传自身、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是要戒除功利主义倾向,脚踏实地,真正向社会公众付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其次,大学生公益社团应树立服务意识。走进基层,贴近群众,就应当不怕苦、不怕累,不因生活住宿条件差而厌恶,不因群众冷漠不理解而灰心,始终坚持热情微笑服务。再次,大学生公益社团应培养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群体是即将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只有心系群众、心系社会、心系祖国,把个人发展与祖国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