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自动化专业论文范例6篇

机械自动化专业论文

机械自动化专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机械设计;设计制造;自动化;应用;分析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论概述

最开始人们接触机械自动化的时候,都是先想着用机器代替人手,用机械完成一些重复操作的劳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的技术水平较以往有了极大的提升,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重复机械动作上,而是进行相关程序的设定,逐渐拥有了自主思考的内核,我们也将其称之为机械的大脑,能够精准地完成规定的任务,还能够在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地进行自我诊断,现阶段的机械设计更加智能化。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的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伊始,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人们也开始将电子计算机技术融入到机械控制中,通过各领域专家的研究和尝试,最终成功地将电子计算机及其控制技术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又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与创造,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所使用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也和大多数事物一样,经历了由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现如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分析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我们所有科研工作者都熟知的道理,而我国的科学技术也以极其迅速的速度发展着,在科学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非常可人的成绩。但是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与发达国家的科技手段相比较,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时间较短,起步也比较晚,还有很多地方都是学习其他先进国家的技术。而在很多工业发展领先的国家,都已经将纳米技术、激光技术等先进技术融入到了机械的设计和制造中,而我国在高新技术融入这一点上,还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由于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水平的限制,使得我国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应用范围也受到了这一限制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机械制造厂虽然已经将机械自动化的理念引入到了产品的生产当中,但是真正将自动化融入到整个机械制造工程的生产过程中的,基本上没有。很多制造工厂由于技术水平、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非常粗糙的,达不到预定标准,而且还花费了大量的生产成本,这样的工厂在经济市场环境下逐渐会失去竞争能力,久而久之,一部分制造工厂就会因技术限制而破产,从这一点我们能够非常明显地发现,对工厂来说,机械自动化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而纵观我国的机械制造产业,为什么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究其原因,除了科学技术的不足以外,高新技术人才的缺乏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影响因子。目前在工厂中,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都是老一辈的技术工作者,这一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培训,而新入职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学生虽然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却没有实践方面的经验,这样就使得整个机械设计制造产业的自动化技术水平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研究

为了能够尽快与国际社会机械设计接轨,我们要积极向国外先进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学习。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进驻中国,使得我国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多数国有企业逐渐失去了先天的主导地位,由于没有很好的经营,再加上保守、不创新,最终被淹没在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为了能够挽救我国机械制造企业,大部分本土企业开始与国外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本土企业在吸收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逐渐提高了自身的产品质量,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外国企业也利用我国的市场建立了庞大的经济体系,二者实现了双赢。随着越来越多中外合资企业的出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也逐渐融入到了我国各个行业中,怎样更好地提升机械制造自动化水平,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到了日程当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也极大地提高了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水平,我们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及时发现了机械设计中存在的漏洞,并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维护,通过对网络技术的研究,也实现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远程沟通。虽然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在人们面前,工业污水、工业废料都排放到了大自然中,导致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出现了极大的恶性变化,也让我们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深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实现了全球化之后,怎样降低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也就成为了机械设计制造领域要面对的难题,我们如何利用绿色能源进行工业生产,合理转化工业生产的废料,减少有害环境的原材料,实现机械设计制造的绿色发展,这也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4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已经日趋完善,各个行业也都体会到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所带来的各项优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门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学科,随着新技术的不断研发与引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也将会是一片大好。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发展中,大部分的机械设计制造都将设计、制造、生产和管理进行独立运行,而这些独立运行的部分又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集成是相对应的,这样也满足了我国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还会向着节能化的方向发展,当我国的工业生产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我们考虑的重点不再是运转效率和产出的关系,而是让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存。机械制造材料需要承载节能原料来进行生产,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运用原材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多使用可再生能源,这样也能减轻对环境的危害。

5结语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让机械设计制造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改进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平落后的现状,对我国工业领域的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积铭 单位:哈尔滨市总工会职工技术协作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朱龙根.建设好专业课,把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办成特色鲜明的新型专业[C]//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1教学论文),1995.

[2]全国高等工业学校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七次工作会议纪要[C]//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2教学史志),1995.

[3]张奉禄,鲁墨武.加强课程间的联系和管理搞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的改革[C]//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1教学论文),1995.

[4]陶金玉.精心组织课程设计,加强培养设计能力[C]//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1教学论文),1995.

[5]全国高等工业学校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六次工作会议———实验教学工作会议纪要[C]//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2教学史志),1995.

[6]全国高等工业学校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纪要[C]//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2教学史志),1995.

机械自动化专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体目标

作者简介:周知进(1969-),男,湖南新化人,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胡燕平(1957-),男,湖南邵东人,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湖南 湘潭 4112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科技大学教育教研重点项目(项目编号:G30934)、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G2102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55-03

一、专业发展与定位

湖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创建于1981年,原专业名称为矿业机械工程。自2008年初该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第一类特色立项建设专业以来,按照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要求,根据湖南省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了认真规划和建设。在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引进了矿山机械工程背景的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了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敬业精神强、教学和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充实和改善了办学条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培养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许多毕业生成了大型工程机械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技术骨干;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考研录取率为12%;学生在省、市和学校“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和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中获得奖励20余项(其中获得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4项,三等奖16项)、专利1项。

目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3人,讲师2人,博士8人,硕士13人。在建设期间,学校为该专业实验室新增1500多万元的实验设备,购置了“钎具冲击振动测试系统”、“矿井提升系统”、“超高速铣削实验系统”和“三坐标测量机”等实验设备;2008年学院又首批获得了“地方特色学科专项建设资金”300万元,购置了“液压支护模拟实验系统”、“薄材叠层激光快速成型机”、“8站MPS机电控制试验台”等实验设备。2007年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09年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09年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作为湖南科技大学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又投入了1500万元试验设备,增加了实验室面积1000余平方米。2009年获得矿业特色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201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201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近三年累计科研经费3000万元;科研成果不断增加,2009~2012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4项;2009~2011年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非常重视学科建设,努力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色建设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该专业依托的二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被确定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机械设备健康维护实验室”被确定为省重点实验室;“先进矿山装备”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定位是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要求,面向机械制造业、矿业,培养适应现代制造技术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统一的应用型人才。

创办之初,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是面向煤炭行业服务的,所以面向矿业培养人才仍是该专业的特色,这个特色一直保留,且经过了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后,根据专家意见,结合自身传统优势学科情况,矿业机械行业特色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自1998年9月起,在全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趋势下,湖南科技大学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新管理体制,明确了成为湖南省工科人才培养基地,由原来的面向行业服务转向为区域经济服务,而工程机械作为湖南省装备制造业的支柱产业,为适应湖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要求,经过调研与研讨,及时拓宽了专业方向,由以前的纯煤矿机械向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现代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拓展,加大了工程机械额、矿山机械相关领域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在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不断对实验室进行特色建设,每年都有可以满足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工程要求的新实验设备到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实验室建设已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些都为“面向矿业特色的机械制造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专业特色建设思路

1.专业课程设置特色

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机械专业方向与矿山机械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工程机械与矿业机械技术岗位需求与任务,合理的设置课程,及时补充新技术、新设备及生产案例,坚持以“突出技能、服务岗位”为原则,以典型工程机械与煤矿机械整机为载体,以基于设备的设计、制造、销售、操作、运行与维护维修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为原则,由通用机械到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学习任务,采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将课堂设在实训室和生产厂矿岗位,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为工程机械与煤矿机械技术岗位培养复合型高级工程应用人才。

首先,在设置工程机械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时,充分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组织了工程机械企业一线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院教研人员和专任教师等,对工程机械控制技术专业岗位进行系统、科学的工作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其次,确定课程内容。将各门课程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同类合并与归纳,形成基本课程单元。再次,根据各单元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补充与完善,使单元内容既保持相互之间的连续性与系统性,又保持各单元的独立性,设计出教学模块。最后,将各教学模块合并构成新的课程。由于新的课程内容是经职业分析直接得到的,因而具有实用性强、目标明确和针对性强等特点。如开设的新课程有:“工程机械发动机原理”、“工程机械构造”、“工程机械电器设备原理”、“工程机械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机械”、“公路施工机械”、“工程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检测技术”、“工程与建筑机械营销”等课程。

在设置矿山机械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时,在充分考虑就业领域特点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开设有以下课程:“采煤概论”、“采掘运机械”、“液压支架与泵站”、“矿山固定机械”、“煤矿机械与修理”、“矿井提升机”、“电力拖动与控制”等课程。

2.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行业背景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形成了理论课程基础实验,特色设备认知实验、针对行业背景的课程设计——创新实验,综合课程设计、科技活动——毕业设计(论文)三个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教学改革和专业特色教学的要求,构建了基础、专业、科研三级实验平台,加大投入,完善了五大实验中心功能,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分模块成梯次相互衔接的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能开设90多个实验项目,实验开出率达到100%。独立设置了4门实验课程,增加了2周综合性实验环节,单独排课,单独考核。改进和新增实验项目95项,开出的设计型、创新性、综合性实验达到实验项目总数的82%,90%的毕业设计(论文)面向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工程实际选题。采取了理论与实验、教学与科研、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互动的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科研促进教学显著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已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该专业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80%以上的教师拥有纵向与横向科研项目,特别是国家特色专业立项建设以来,与三一集团、江麓机械、湘电集团科研合作更加紧密,且合作的这些项目均紧紧围绕特色专业建设这个中心。如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关于“退役产品回收处理与再利用技术应用示范(2012BAF02B0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混泥土泵车项目、与湘潭平安电器公司合作的“矿井风机绿色制造设计”项目、与湘电集团合作的150吨装载机项目等等,都大大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1)结合科研课题进行毕业设计,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随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任课教师所承担科研项目的不断增加,该专业已具备了容纳较多学生参与实际科研工作的良好条件。近几年,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学生逐年增多。自2001年起,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中,该部分选题均在30%以上。

(2)结合科研课题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际创造能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几年,以迎接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契机,加大了抓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工作的力度,并聘请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任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任课教师结合所在课题组的科研工作,在课堂教学中介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方向与最新成果,丰富、充实了教学内容。如唐果宁、庞佑霞、陈平、刘厚才等教师在讲授“摩擦学”课程时,结合课题组长期从事矿业机械的摩擦磨损及其抗磨技术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采煤机截齿、煤矿排水系统的摩擦、磨损及其抗磨技术研究成果作为相关内容的例子进行教学。教师们将研究成果汇集成专著,编入教材,如唐果宁、陈安华等教授分别将摩擦磨损与抗磨技术、振动冲击与诊断等课题组的有关研究成果编著成《水力磨蚀与耐磨胶粘涂层》、《故障诊断的动力学理论与应用》等著作;庞佑霞教授将课题组在冲蚀磨损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部分成果编入煤炭系统“十五”规划教材《工程摩擦学基础》中,丰富了“摩擦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近五年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任课教师共出版专著6部(本),出版教材8本。

(4)结合科研进行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随着教师承担科研课题的增加,对实验室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机械传动实验室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任课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磁力金属传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项目组研制磁力金属带传动实验装置为契机,研制成了多功能机械传动实验台,在该实验台上可以完成机械传动效率、机构创新综合试验等多个实验教学项目;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室结合振动冲击与诊断课题组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机械传动与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旋转机械突发性故障的非线性动力学机理研究”的实验需求,研制了转子实验测试分析系统,该系统在信号检测与分析综合实验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室结合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承担的“零偏差π桥溢流阀的产业化研究 ”、“多作用壳转型低速大扭距端面配流液压马达的关键技术及CAD研究”、“大排量壳式端面配流液压马达研究”等课题需要,研制了流体传动与控制实验台,在该实验台上可完成液压元件、液压系统性能检测与分析综合实验等多个实验教学项目。

通过实践教学的改革,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师创造的良好学术研究氛围下,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文化及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的成绩。学院积极支持学生的科技活动,近年来举办的两次“科技文化活动月”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每年一届的“创维杯”科技作品大赛上不少新人脱颖而出。近两年来,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在各项比赛中屡有收获,2002年7月,李江成同学的“发电式减振器”获湘潭市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陈迎春、张栋、宾光富三人合作的简易单手操作全自动开收伞荣获湘潭市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2002年12月,李江成同学的作品“废水冲压洗池节水系统”和陶徐、张海雄两同学合作的作品“复杂载荷变刚度超静定梁通用求解方法”荣获湖南省第五届“挑战杯”三等奖,2004年12月黄家厚等同学的作品“多芯重锁防盗锁头”获湖南省第六届“挑战杯”特等奖,获得实用发明专利1项。

4.培育专业特色,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队伍

没有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难以打造一流的学科,更不能培育出专业特色,更难以培育出高素质的人才。在矿山装备现代设计方法学科方向,在学科带头人的领导下,本方向形成了以矿山机械为工程背景,在冲击机械创新设计、非线性动态反演设计、可靠性与稳健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形成了矿山装备现代设计方法这一稳定的研究方向。本方向的特色研究工作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冲击机械创新设计。针对矿山开采广泛应用的冲击机械,从冲击机具与岩石相互作用机理出发,深入研究高效破岩方法与机具响应,创新冲击加载工作机构设计,发展了消减P-C振荡冲击加载装置;采用独立的液阻并联半开式水路和转阀结构设计,实现同一压力水源完成冲击破岩、推进和排渣的多个功能,研制了环境友好型全水压支腿式冲击凿岩机。

(2)非线性动态反演设计。针对矿山、工程机械力流密度高、动载荷大等特点,突破传统设计方法的局限,发展了直接根据动力学特性设计机械结构的动态反演设计。深入研究了冲击部件几何结构、复杂工况、反演过程等诱发的非线性问题,以机械效率和寿命为目标,成功地进行了矿山机械设备中冲击活塞、提升机绳系等部件结构参数动力学反演设计。

(3)可靠性与稳健设计。针对矿山机械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发展产品全寿命周期随机性分析与设计。提出了性能稳健偏差、基于证据理论和最小误差点的可靠度建模方法,评估设计目标和设计约束的不确定性,发展了区间型参数和混合型参数稳健设计优化方法;通过系统可靠性模型重构与仿真分析,建立基于数值仿真的考虑系统可靠度、维护成本等指标的优化设计模型,发展面向维护的可靠性设计优化方法。

三、总结

经过近四年来的专业特色建设,湖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专业建设遵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的规律,强化其传统领域优势,突出工程机械与矿业机械特色,紧密结合湖南省先进装备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与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发挥专业传统优势的同时修正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加强特色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研项目结合。具体而言,就是办学思路清晰,专业定位准确,人才引进与学科、学术人才培养专业特色鲜明,在抓专业特色内涵建设的同时拓展外延,密切与相关企业的联系。湖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逐渐形成并强化了特色,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提升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彦铎,王海晖.以专业规范为指导,科学构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1,(1):16-20.

[2]张钢.依据专业规范制定分专业方向培养方案的实践与问题探讨[J].Computer Education,2008,(1):106-109.

[3]易晓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选修课建设的定位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11).

[4]谢宏全,周丽,高祥伟.基于测绘工程专业规范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测绘通报,2012,(2):99-102.

[5]刘春荣.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6,(11):157-158.

[6]聂时君,岳舟.地方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范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14):3481-3482.

[7]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研制要求[Z].2007.

[8]王春海,陈明.应用型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4,14(3):50-52.

机械自动化专业论文范文3

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 机械工程专业课程主要有机械工程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应用、机电设备自动检测、机械结构分析、液压系统应用与维护、机械制造技术、数控设备操作与维护、机械系统安装与调试、设备电气控制与修理、现代设备管理、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机械工程专业介绍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毕业后能从事专业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机械工程专业可在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相关专业攻读研究生。毕业生可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应用、生产运行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机械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随着经济日趋繁荣,制造及服务业均需求大量曾接受专门训练的机械工程师及技术员。

虽然新科技导致生产程序自动化及电脑化,但大部份与工业营运及仪器制作有关的程序,仍是以机械原理为依归。

鉴于各行业均朝着高科技的方向发展,相信各级机械技术人员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科研院所、企业、高新技术公司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及技术分析,从事各种机械、机电产品及系统、设备、装置的研究、设计、制造、控制、编程,数控设备的开发、计算机辅助编程,工业机器人及精密机电装置、智能机械、微机械、动力机械等高新技术产品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开发、应用研究,以及从事技术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机械自动化专业论文范文4

本文选取俄罗斯的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以下简称鲍曼大学)机械方向的学士培养方案,及中国的哈尔滨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哈理工)机械类方向的学士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在对两校培养方案分别解读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两校培养方案的异同。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国内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了解俄罗斯机械方向的学士培养模式及内容,为中俄两国进一步在该方向联合培养人才方面提供借鉴。 

一、培养目标比较 

(一)鲍曼大学机械方向学士培养目标 

鲍曼大学机械方向学生主要学习机械方面的基础理论,包括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掌握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技能,进行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维修、生产组织管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1] 

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从综合素养及职业素养方面分别对培养目标提出要求。 

1.综合素养方面。具备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领会信息,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善于制订近远期目标并为目标的实现进行有条理的规划;逻辑思维能力强,具备较好的口笔头表达能力;有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优秀,并勇于承担责任;在个人工作中懂得使用法律条文及标准性文件;懂得在工作中提升个人业务水平,加强个人工作能力;能够开展自我批评,对个人优缺点有清晰认识,善于取长补短;相信本专业对社会的意义,有强烈的愿望完成个人工作;在完成社会及职业任务时掌握社会、人文及经济学的方法,善于分析问题的社会意义及进程;在工作过程中运用自然科学学科的基本定律,在理论及计算实验中掌握数学及计算机现代化的方法;善于把握信息社会发展中各种信息的本质和意义,并预知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遵守信息安全要求,包括保守国家秘密;学会获得、保存及加工信息的方法,会使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掌握一门外语,要求能够阅读及理解外语科技语体,用外语进行口笔头交流;掌握保护工作人员的基本知识及方法,预防自然灾害和其他可能的灾难;在工作中掌握大自然基本规律、自然科学及机械学的规律;尊重并保护俄罗斯历史遗迹及文化传统,理解其他国家的与本国社会文化差异及特点;在个人生活及职业活动中遵守有关国际关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规定;能够理解社会普遍及个体的哲学问题;了解历史进程中的各项的规律;了解经济史发展进程,及过程中的各项重大事件;了解俄罗斯在人类历史及当代世界中的作用及地位;善于分析社会重大问题,社会进程,预测社会发展前景;身体健康,能够胜任社会及职业活动的需要。 

2.职业素养方面。善于发现工作中产生的科技问题的本质,并利用数学物理设备解决问题;能够使用数学物理设备,掌握理论、计算及实验的研究方法,掌握数学及计算机建模的方法;掌握最新科技成果,古典技术理论,物理数学及数学建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应用力学领域的问题;善于利用现代计算方法及计算机技术(CAD/CAE、ANSYS、COSMOS、Femap、MSC.Patran/Nastran等)解决应用力学领域的工作;对所完成的计算实验工作及方案进行描述,对实验结果进行加工分析,并撰写报告、文章及其他科技文本;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科研活动,撰写报告、简述,利用现代办公软件完成学术文章;利用计算机软件(CAD系统、КОМПАC、AutoCAD、 Autodesk、Inventor、SolidWorks、Solid Edge 等),结合先进的CAD技术,完成СAE计算(例如,使用CAEсистем ANSYS、COSMOS、Femap、MSC.Patran/Nastran);参与机器及设备的设计,以保障其稳固性、持久性、安全性。 

(二)哈理工机械方向学士培养目标 

哈尔滨理工大学培养目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包括业务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及要求、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业务培养目标:培养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面的研究、设计、制造及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机械与电子相结合、车辆工程研发等方面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2.专业特点及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技术基础知识和机电产品及设备的设计制造方法及营销知识。 

3.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较好地掌握自然科学理论基础,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具备口笔头表达能力;全面掌握专业领域技术基础知识,包括工程力学、电工学、机械学、测试与控制技术、机械工程材料、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等基础知识;具备本专业必需的基本技能,如制图、实验、文献检索计算测试等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本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独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一定组织管理能力;有自学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和分析能力。[2] 

(三)两所大学机械方向学士培养目标比较分析 

1.业务目标培养的异同

     相同之处:中国和俄罗斯两所高校都是以培养能够从事机械制造及其相关领域的研发、制造以及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同时这些人才又必须都是新时代下能适应各种环境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拥有在各种复杂艰难的环境中处理相关难题的能力。另外中俄两国机械人才还必须是具备较强的专业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不同之处:首先,中国高校对于机械类人才的培养对于其专业知识的要求更高一点,相关人文学科能力的要求要略低于俄罗斯高校;其次,中国高校的机械类人才更注重各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掌握,这点与俄罗斯也略有不同;再次,俄罗斯高校机械类人才的培养更为重视学生运用计算机建模的能力,这点中国高校要求相对要低一些。 

2.学生应获能力的异同 

相同点:中俄两国高校都要求所培养的学生掌握牢固的较强的机械类理论知识,同时又都能够根据工作需要运用计算机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解决相关机械类问题;此外,两国高校都对于汽车及其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倾向,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相应的汽车知识;再次,两国高校都很看重实验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进行相应的力学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不同点:除机械方向本专业外,中国的哈理工还要求学生还必须具备其他相应的一般社会类知识,如人际交往和相处,个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其次,中国高校更为重视学生的专业素质的培养,专业类课程开设得更为多一些;再次,中国高校对于学生外语水平的要求相较于俄罗斯更高一点。而俄罗斯高校在开设相关机械类课程的同时对于人文学科也给予很大关注,开设了诸如历史、哲学等学科,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在培养机械类人才方面俄罗斯高校所开设的课程相较于中国高校要更为深入一点;再次,俄罗斯的鲍曼大学更注重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并且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后下结论的能力,中国的培养方案在这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 

二、两校课程设置比较 

(一)鲍曼大学机械方向学士课程设置 

鲍曼大学课程设置分为社科、人文、经济学,数学与自然学课程,专业课三大板块。 

1.社科、人文、经济学板块 

学科基础课(4门):哲学、外语、历史、经济学;选修课(6选3):政治学、社会学、法律基础、管理学、专业导论/机械史、现代科技语言/外文机械术语。 

2.数学与自然学课程板块 

学科基础课(8门):解析几何、数学、线性代数、信息技术、变分法基础、数学物理公式、物理、生态学;选修课(8选4):计算力学、数学实践、物理实践、信息技术实践、工程分析软件系统/计算机机械软件系统、数学/数理统计与概率。 

3.专业课板块 

学科基础课(12门):计算机工程制表、机械理论、电阻材料、液体气体动力学、机械部件及结构基础、设计自动化、材料学、动力学分析及小波理论、弹性理论、机械制造、计算动力学、生命安全;选修课(14选7):机械理论补充、电阻材料补充、机械部件及结构基础实践、动力学分析及小波理论实践、弹性理论实践、机械制造补充、计算动力学实践、计量、标准及认证、电子技术及电子学、热动力及热传导、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实验设备、机械系统稳定理论基础、可塑及蠕变理论基础、应力分析实验方法、实验设计及实验数据分析法/随机过程及分析、可变性固体动力实验/复合材料力学实验。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毕业设计及生产教学实习两方面。 

(二)哈理工机械方向学士课程设置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人文、社科、经管类素质课,专业平台课和专业方向课5大板块。 

1.公共基础课中包含有必修课(9门):高等数学(一)、线性代数(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积分变换、外语、大学物理(一)、物理實验、C语言程序设计、体育;同时还有3门选修课。 

2.人文、社科、经管类素质课包括必修课(9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邓三概论、马克思主义原理、企业管理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技术经济学概论、军事理论、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大学生健康教育;同时包含有3门选修课。 

3.学科基础课包括必修课(12门):现代工程制图、电工学、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精度设计及检测基础、机械工程材料液压与气压传动等;另有选修课9门。 

4.专业平台课包括机数控技术、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系统设计、工程测试与信息处理、CAD/CAPP/CAM这5门课程。 

5.专业方向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A、B、C三组必修课,其中A组必修课包括数字化网络协同设计技术、机械现代设计方法等4门,B组必修课包括先进制造技术、现代特种加工技术等4门,C组必修课包括汽车构造、汽车设计等4门;而选修课共包括专业外语、计算机信息系统、自动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学、UG应用基础、塑料成型技术、网络制造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一共30门。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的内容较丰富,包括军训、计算机实践、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与社会实践、技能训练等。 

通过以上培养方案欲实现培养能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内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行等方面工作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车辆工程研发、机械与电子相结合等方面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三)两国机械方向学士课程设置比较 

综上所述,两所学校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不尽相同。鲍曼大学的课程设置为3个板块,而哈理工但是5个板块,相同点是两所学校都设有人文、经济学、社科课程,都开设专业课;不同点是鲍曼大学开设了数学与自然学课程,而哈理工开设的是公共基础课及学科基础课。[3] 

在人文、经济学、社科课程方面政治、哲学、经济、法律、心理、历史等为2所学校都开设的课程,而因为本国国情,社会发展水平、文化积淀等方面的不同,哈理工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军事理论俄罗斯不开设,而俄罗斯的文化宗教遗产、逻辑学、神学中国不开设。[3] 

实践环节两校也体现出不同,见下表[3]: 

三、学生毕业条件 

鲍曼大学要求学生上满8640个学时,修满240个学分。[3]其中,理论学习217个学分(7812个学时),体育2个学分(400个学时),生产实习9个学分(324个学时),国考12个学分(432个学时)。 

俄罗斯教育部规定在用学分衡量高等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大纲工作量时,须遵循以下几点:1.1 学分=36 学时(45分钟/学时)或27小时;2.大学生一周最大工作量为 54 学时,合 1.5 学分;3.用学分计算某门课程的工作量时,用该课程的学时工作量除以36 并将小数位四舍五入到 0.5 即可。在使用学分制的情况下,课程考查和学年设计( 论文)计入课程学习的总工作量之中;4.一周的实践合 1.5 学分;5.一门课程的学期考试合 1 学分(包括 3 天的复习准备时间和 1 天的考试时间);6. 毕业会考的工作量视考试的周数而定,1周=1.5 学分。[4] 

哈尔滨理工大学要求修满199学分(其中包括理论教学159学分及实践教学40学分)。[3] 

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毕业条件三个方面对中国哈理工及俄罗斯鲍曼大学机械类学士培养方案进行对比研究,揭示两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异同,为中俄联合培养机械类人才提供参考。 

[ 参 考 文 献 ] 

[1] 机械方向(151600)学士培养方案[Z].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2010:1-28. 

[2]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版)[Z].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务处,2006:1-13. 

[3] 杨蕊. 中俄财会方向学士培养方案比较研究——以莫斯科国立交通大学与哈尔滨理工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7):45-47. 

机械自动化专业论文范文5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应用型人才;素质

一、新就业形势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应用需要

1.实践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在高职院校实践应用型教学模块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应用素质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确保学生的技能应用素质、思维意识素质等的培养,从而确保学生的机械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在当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中,该模块是非常必要的教学部分。这需要引起高职院校高层领导人员的重视,进行专业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于此同时,教师也要进行该专业教学模块的优化,根据市场的就业需要,进行学生的现实工作应用能力的提升。

2.社会市场就业对应用型机械类专业人才的要求

在当下市场就业环境中,社会急需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这对机械类专业学生的技能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工程问题解决能力,需要具备良好的协作、合作精神。这就需要高校进行学生的技能培养环境的创造,通过教师的教学,确保学生对工程机械技术系统知识的掌握,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工作习惯等的培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展开多元化教育模块的应用,确保学生的工程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切实提升其技能应用素质。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教学实践体系的健全

1.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应用环境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模块中,高职院校要做好实训教学的相关工作,这需要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行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健全,实现实验教材内部内容的优化,教师要履行好自己的教育责任,进行实验考核环节的优化。确保理论教学模块与实验教学环节的正常开展,在实训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务必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这样有利于良好的课程实践教学氛围的营造,有利于确保该专业课外实践环节与课堂教学环节的协调。为了满足当下工作的开展,高职院校的教师要进行实验教学的情景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等的应用。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保证该专业学生的优秀教学资源的提供,比如进行校企合作方式、校校合作方式等的协调,进行该专业市场就业信息的获取,确保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验教学资源。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协调

在高职院校教学环节中,教师要进行实践教学方案的更新,该方案需要以学生的技能应用培养为核心,要按照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实现课时安排环节、教学课程配合环节等的协调。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中,也要进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学时间的协调,要着重于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确保日常实践教学内容的深化。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进行不同教学模块的协调。这需要引起各位专业教师的重视,进行理论教学实践体系的优化。积极做好日常理论教学的各个工作,确保其专业技能理论学习环节、综合技能训练环节等的协调。在该模块应用过程中,要进行其分工性的明确,确保日常教学综合应用效益的提升。

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进行学生基本技能训练课程教学模式的协调。除了要做好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体系的优化也是必要的,这涉及到机械制造应用工艺、模拟电路实训教学等模块。

在教学体系更新过程中,教师也要进行专业课教学体系的健全,针对一些实践教学课程,可以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进行项目训练模块、任务引导教学模块等的协调,为学生的技能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实验教学模块中,高职院校要进行实验技术队伍综合应用素质的提升,确保日常实验内容的优化,积极做好日常实验教学管理的各个模块工作,针对教师的实验教学效果展开积极的评价,进行系统技能测试环节的优化。

三、结语

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校的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创造,离不开优秀教师教学队伍的建设,需要实现该专业系统教学模块的优化。

参考文献:

[1]何小其,马修水,关宏伟,宋执环. 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初探[J]. 巢湖学院学报,2010(03)

[2]杨杨.机械制造专业综合能力培养体系的探讨[J]. 科技资讯,2011(34)

[3]于振文. 浅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构建[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3(01)

机械自动化专业论文范文6

关键词: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能力;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张桂菊(1979-),女,布依族,贵州贵阳人,邵阳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系,讲师;肖才远(1979-),男,贵州威宁人,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讲师。(湖南邵阳42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邵阳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9JG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22-02

在科技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十分激烈的当今时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愈来愈成为时代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机械工业取得了稳定、快速的发展,同时对机械工程类专业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根据本院制定的创办“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水平较高,位居省内外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地方性、教学型、综合性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素质高、基础好、知识广、能力强、有个性、会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邵阳学院机械工程类人才培养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邵阳学院大学生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针对机械工程类创新型人才的专业特点,邵阳学院机械工程类专业探索出一条科学、完善的机械工程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子。本文从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创新体系等方面构建机械工程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使邵阳学院能培养出具备素质高、能力强、会创新的应用型高级机械工程专业人才。

一、机械工程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科学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对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有很大的作用。过去机械工程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过度注重基础课和专业课,而忽视了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则往往过分依赖教材,着重强调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传授。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教材往往相对滞后。对学生往往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注重死记硬背,拼命忙于应付考试,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缺少灵活性,缺少创新精神。所以,制订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时,始终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坚持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构建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主要是由人文素养和科学态度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平台、多学科综合交叉构成宽厚的学科基础教育平台、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文化修养并重的课程模块所构成。

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文体艺术修养知识、应用科学技术知识与基本技能等有机结合,改变过去教学内容偏窄、知识结构单一的格局。主要课程有中国近代史纲要、形式与政策、品德与法律、体育、健康教育、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演讲与口才、技术经济学、企业管理等。主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与进入社会后发展需要的通识教育知识,培养学生对时代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与政治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现代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现代工程逐渐凸显创造性、综合性、社会性、复杂性等特征,未来工程师在“非工程”方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工科大学生在业务素质方面要加强与民族意识、工程意识、经济意识的融合,并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身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因而,必须进行多学科综合交叉学科基础教育平台,即涵盖机、电、液知识、检测技术、控制技术、制造技术与经济管理技术的宽厚的基础课程体系。主要课程有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计算机接口与应用、机械制造工艺、电工电子技术、热工原理、液压与气动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检测技术、汽车工程学、企业管理等。旨在加强学科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发展方向和社会需求,按专业大类招生,分专业方向培养。基于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渊博的文化修养并重的原则,对专业课程学时减少的同时,课程内容进行精炼,突出应用广、水平高、效果好的特点,对现代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热能工程、模具设计制造、汽车与内燃机、制冷与空调6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模块结构进行优化,在每个专业方向均设置特色课程和探索性课程,针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性开设部分选学课。

高素质的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不但要具备从事工业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协调能力。因而,构建创新系列课程模块要基于工程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结合机械工程学科发展前沿、创新理论与方法的学术前沿,着眼于整个机械系统,开设课程有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产品技术创新、现代设计方法、CAD技术、机电系统动态仿真、机械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机械系统创新设计、工业机器人等课程,涵盖了创造学、创新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夯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用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技术通过大量工程设计去实践,为以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构建工程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创新体系

实践环节是机械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靠理论教学是不能内化成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与生产相结合,将科研活动引入教学,加强工程实训和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知识来源渠道多样化,能力培养多元化。注重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的工程实践教学新体系。

实践基地已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岗位聘任及培训等制度。在此基础上,顺利实现了人事改革,通过竞聘上岗,拥有实验专职技术人员9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人;教学仪器设备852台(套),总值达901.36万元。按照工程模式进行实践基地的设计与规划,重视学生的工程能力、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省级示范建设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标准来进行规划和设置。整个实践基地分成三大块:动力机械实训基地、基础实训基地、动力机械创新实训基地和专业实验场地。

动力机械实训基地包括金工实习基地和动力机械拆装实训基地。机械实习工厂基地以数控设备为主,每年能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16000人次,除了承担正常的实验教学任务外,还承担数控操作的认证培训工作,学生在数控课程、数控实习的基础上通过考试可获得资质证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就业竞争力;动力机械拆装实训基地包括机械产品拆装、机电产品拆装、模具拆装、制冷设备拆装、内燃机拆装以及拆装准备间,每年可承担拆装实训教学任务达2000多人次。

动力机械基础实训基地包括工程力学模块(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模块(互换性及测量技术、金属材料热处理)、传动与控制工程模块(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控制、PLC等)和热工基础实验模块(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测试技术、能源与环境)。每年可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32000人次。并对实践内容进行重组,实践手段和内容体现了先进性、综合性及设计性。

动力机械创新实训基地包括机械创新模块(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工程软件实训模块(AutoCAD、Pro-E、UG、Cimetron等)、虚拟实验模块。以前实验要求给学生提供详细的指导书,让学生机械地去验证。这样,验证性实验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使学生的思路打不开,也造成一部分学生的依赖思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供了各种虚拟传动零件、机构及各种仿真软件,为学生自行设计和组合创新机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向学生具体提出要求,只提出需实现的功能,学生通过各种虚拟实验机构验证创新实践成果,并通过机械工具制作出产品模型。整个实训过程学生独立做出,自己编写和总结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方式以设计为主线,注重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方案设计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实验场地包括机械工程实验模块、热能工程实验模块、车辆工程实验模块、材料成型实验模块,承担了三个机械工程类专业、六个培养方向的专业实验教学任务,每年可承担实验教学任务达11000人次。

四、创新实践教学成果

根据以上内容构建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在机械工程类专业实践近两年来成绩显著。到目前为止,邵阳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被评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小型内燃机及先进制造技术被评为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现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重点科研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湖南省挑战杯竞赛和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大赛取得优异的成绩,2008年获得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08年荣获第八届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2009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三等奖1项,2009年获得中南地区港澳特区第四届大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创新大赛二等奖1项;2010年第四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1项、铜奖3项。2009年“挑战杯”比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1项。2009年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主办的第一届“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术竞赛在邵阳学院举行,学校成功地承办了该项大赛,并获得了大赛唯一的特等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地方院校机械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问题,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推广所取得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周仲魁,夏菲,梁丽萍,等.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1):49-52.

[2]蔡苇,余波,兰伟.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65-166.

[3]李郁峰,陈念年.地方院校计算机本科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模式[J].计算机教育,2009,(1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