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教学论文范例6篇

立体化教学论文

立体化教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 全方位 立体化 语文能力 培养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媒现代化的进步,使得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电影、广播、广告、多媒体软件、信息高速公路等传媒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计算机网络的扩充辅射,几乎把整个世界的古往今来都呈现在人们面前,所有这些构成了“大语文”环境。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就是从“大语文”环境出发,以“大语文观”为指导,实施多方位、多起点、多层次、多联系的立体化的语文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的意义

(1)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是时展的需要。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突飞猛进。社会的调整发展,对人们语文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识一些字,能读一些书是远远不够的,甚至连能说会写的要求已日渐有了新的内涵。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求人们能说会写,更要求人们能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说到点子上,说到关键处,卓有成效地快速解决问题,提高办事效率;社会的发展更要求人们能写出有价值的书面语言,做好本职工作,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改变少慢差费的现状,实施全方位、立体化,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2)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传统教育是建立在旧经济体系之上的,而教育改革提倡新的教育,应该建立在新的经济体系之上。因此,旧经济的教育是以传授知识、传授技能为目的;而新经济的教育是以终生学习为目的。“教育改革的中心,应以创造一个学习的社会为目标,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运用他们的天赋,从幼年到成年不断地学习,随着世界本身的变化而不断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倡导尊重学生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乐学、爱学、会学、自学。

(3)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是适应人才选捉任用制度改革的需要。现在用人制度虽然还没有彻底地改革,但是,引人公平、公正的竞争制度势在必然。例如,招考公务员要考试;律师证、注册会计师证、英语等级证、各类计算机证的取得都要通过考试。这些考试,都要求应试者有较好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这就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重在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正好适应了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升学考试制度、考试形式也在不断改革,改革的趋势就是对学生读写综合能力与语文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现在升学考试中,就是读写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非常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适应升学考试改革的需求。

二、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的实施办法

(1)转变语文教学观念。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不仅在于要使学生识多少字、读什么程度的文章、写多少字的作文,更要注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授之以渔”,帮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良好自学习惯,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内部驱动力,使学生主动发展,以达到低耗高效的目的。也就是说,语文教学要建立“大语文观”,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上,而要让学生自觉自愿地扩大视野,多渠道学习语文,多渠道获得信息,多读、多想、多说、多写,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要改革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方式,要实施师与生、生与生多向的信息传递方式,提倡主动自学、小组学习、分组讨论甚至辩论,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变学会为会学,变评价学生单看考试分数为看全面发展、是否学有个性。要实施语文教学立体化,首要的条件就是转变教学观念,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和教学。

(2)改革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要落实到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上。改革语文教学方法,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适应了教改形势的需要,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制订了《语文课程标准》,大纲精神的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实现,都需要改革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建立以培养学生主动自学观念、主动自学能力为核心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主动式”教学、“自学辅导法”、“导探教学法”等,体现了新教育思想和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主旨。

(3)读、说、写结合。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立体化,在讲读课文时,必须重视读写结合、说写结合,不能像过去一样,泛泛地分析课文,机械地背诵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课堂教学要充分挖掘课文的因素,创造学生说、写的条件,使他们得到更多的说、写锻炼机会。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踏上“自得”之路;同时,要结合课文的讲读传授写作知识,结合课文的讲读创造学生说与写的情境,得到相应的锻炼。例如教学(荷花》,让学生模仿(荷花》的写作特点说一种自己喜爱的植物,再写下来;教学《凡卡》一课,让学生想象凡卡把给爷爷的信寄出后的情形会怎样,续写凡卡的命运;学习《穷人》一课,想象桑娜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以后的艰辛,续写桑娜以后的生活等。这样,就把课文讲读孤立地进行转变为阅读说、写融为一体的有机结合,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立体化教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课程教学;改革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262-02

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既是我们跨文化教学的理论研究课题,也是我们跨文化教学的一个实践过程。如何把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理论研究和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是我们本次研究的重点。根据本次研究的重点,我们确定了这样的研究和阐释思路,即本文分两部分进行研究和阐释。一部分是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研究,一部分是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探索。下边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对自己多年相关工作的反思,在参考其他研究者著述的基础上,对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及其相关问题阐释如下:

一、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理论研究

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问题:跨文化能力培养、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对跨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现状的思考以及对跨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所需要的教育教学理论。

(一)跨文化能力培养

所谓的跨文化能力培养主要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根据所教知识内容和具体的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跨文化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包括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学生的跨文化的语言习得能力等诸多能力培养。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主要应该突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语言的习得能力。前者,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对学生所学外语知识的检验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培养。学习的目的就是应用,外语学习的目的更是应用。如果一个学生学习了某个外语后,不能进行跨文化交际,即达不到具体运用的目的,那么这种学习是一种失败的学习,一种毫无意义的学习。从另一个方面讲,即从教的角度讲,学生这样的学习结果,标志着我们教学的失败。即,在具体的外语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因而导致了学生学习上的失败。其次,外语学习的另一个目的是跨文化的语言习得能力。所谓跨文化的语言习得能力,是指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另一种文化现象――外语学习时的语言习得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掌握具体的学习规律,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把这种规律运用于学习其它语言的能力,即某一个学生在学习某一个语言时所获得的能力,他可以运用这个能力快速、高效地学习其它语言,即第二外语、第三外语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的能力,应该主要以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和跨文化的语言习得能力为主。前者是我们学习外语的基本目的,后者是我们学习外语时主要目的。因为两种能力对学生的学习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

所谓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研究一种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模式。在这种课程改革精神的影响下,新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特别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老师更加突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加突出对学生跨文化的语言习得能力的培养;其次,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研究与传统教育背景下教学模式第二点的不同在于,两种教学模式建立的理论根据是不同的。前者,即传统教育背景下建立教学模式所依据的理论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建立教学模式的理论是处于不同的教育发展阶段和背景下的教学理论。后者相对于前者而言,不仅处于一个教育教学理论高度发展的阶段,而且,后者更加关注学生,更加关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关注,既使我们的教学更加贴近于学生的发展,而且这种关注也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研究处于这样的现状:首先,我们在知网上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2010年相关的论文为2166篇,2011年的论文为2302篇,2012年的相关论文为3096篇。论文数目这种递增的趋势说明在目前的理论研究中,外语老师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的关注度是相当高的。这种高度的关注,一方面说明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新的课程改革对当前的外语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关注,更对当前的外语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次,在下载次数统计的结果中,下载次数的论文分别为:祖晓梅的《跨文化能力与文化教学目标》和高兆金的《浅议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能力培养》以及吴卫平等人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维度及评价量表分析》等文章。这里的列举虽然不是穷尽式的,但从这几篇下载次数较多的论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外语教学研究者,不仅关注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从理论的层面对学生这种跨文化能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特别是吴卫平等人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维度及评价量表分析》这篇文章,便值得我们在研究学生跨能力培养时给予特别的关注。

(四)跨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所需要的教育教学理论

每一种教学模式的建立都需要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作为理论支撑。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外语教学模式的建立一样也需要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特别是大家熟知的建构主义理论,对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的建立影响最大。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我们的教学方法选择要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而且,我们布置的作业习题也要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仅影响我们怎么样教授学生知识,而且它还决定我们怎么样去巩固学生的所学内容。即通过什么样的习题,利用什么样的作业形式去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而且还要考虑利用哪些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评价方式去检查我们布置的课后作业。其次,外语教学过程,是我们老师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一个实践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外语老师要采取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因而,在外语课堂的教学上,我们老师就不能采用传统教学中的灌输方式,就不能采用不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要适合帮助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建构新的知识。再次,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合作、探究的过程。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我们应该根据这个理论,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的合作,强调学生与学生的合作。通过合作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特别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探究方式,完成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这种既注重结果,又注重学习过程的学习方式得益于建构主义理论对课程改革的指导。最后,建构主义的理论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不仅涉及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还涉及到对学生的评价。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比较注重单一的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具体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单一的评价方式既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又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使我们的评价既照顾到具体的学习过程,又照顾到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教学评价不仅会对教学过程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实际,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内容,正确而客观、公正地对学生作出评价。

综上所述,我们跨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需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主的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作为研究基础。

二、对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探索

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实践探索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建立以及建立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建立

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的建立既需要相关的理论研究,又需要相关的教学实践。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推动教学的发展。根据具体的外语教学内容,建立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改革教学模式,需要以下具体教学实践:首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具体教学过程所需要的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步骤,教学步骤要适合教学内容。只有两者和谐地统一于教学实践,我们的外语教学才能取得成功。其次,探索教学的一般规律。根据一般的教学规律确定教学的方法,作业布置的形式。最后,建立课堂教学所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然后在具体评价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改进教学中的不足。

(二)建立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一个教学模式的建立,一定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一个方面是对传统教学的创新。前者决定了新的教学模式不能凭空产生;后者决定了新教学模式之所以为新的原因。因此,在建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两方面的问题。

总之,研究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既涉及到相应的理论研究,又涉及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只有在研究者的过程中把两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才可能推动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力生,孙淑女.跨文化能力递进―交互培养模式构建[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立体化教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立体化多媒体教学法;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

作者简介:柯水云(1965-),男,浙江金华人,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副教授。(浙江 丽水 32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ZYB2012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088-02

“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然而一直以来,“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效果还不尽如人意,越来越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学生方面:高职生尤其是理科生政治理论基础差。“思政课”不同于专业课,对学生来说专业课是他们将来安身立命之本,所以有比较充分的学习内在动力,而“思政课”是一门公共课,对许多学生来说,是因为它是规定的必修课才学的,再加上这门课政治性、理论性强,所以,相对来说缺乏充分的内在学习动力。

教师方面:教师照本宣科,从理论到理论,从抽象到抽象,没有很好地化教材内容为通俗、易懂、生动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脱离活生生的实际,缺乏针对性、时代性;“思政课”教学方法呆板、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采用集图形、图像、视频、声音和文字等于一体的立体化多媒体教学法,能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教师教学内容抽象、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落后的情况,从而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一、立体化多媒体教学法简介

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把讲述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专题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师和学生互动式教学法、幽默式教学方法、学生主演法、视频教学法和配音图片文字浏览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融合到多媒体教学法中的教学方法。

该教学法以全国统编的高校政治课教材为基本内容,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以讲述法为基础,以复杂、实用的多媒体课件为基本载体,能融教材内容和网络相关内容于一体。该教学法实施要求较高,实施难度较大,需进行一系列精心准备:

1.硬件方面

要具备配有较高性能电脑、音响设施和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室。

2.软件方面

(1)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要制作好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又反映网络内容的、复杂实用的PPT课件。

(2)要建立相应的教学参考图书资料库。

(3)要建立相应的教学案例资料库。

(4)要建立相应的各种教学视频资料库。

(5)要建立相应的各种教学图片资料库

(6)要建立相应的各种教学配乐插曲资料库等等。

二、立体化多媒体教学法能切实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

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法是通过计算机实现对符号、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互联网资料的组合编辑控制,通过课堂师生的教学互动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营造情景、寓教于乐,是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具体来说,立体化多媒体教学具有四个方面的优点。

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事实证明,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集文字、图片、动画、声音于一体的立体化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多种形式的感性材料转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抽象、静态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形象,以声光图形营造的声情并茂的场面,直接作用于人的不同感官,多媒体传递信息的多样性、新颖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对思政课由厌学变为愿学,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比如:在讲解“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六章第三节“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问题时,笔者从网上下载了一组有趣的图片以及奇志和大兵合演的小品《社会公德》和巩汉林、杨蕾等表演的小品《如此游客》等视频,有选择地让学生观看,说明现在的小康社会确实是不全面的,偏重于满足物质消费、生存性消费,而精神消费、发展性消费还得不到满足,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薄弱,不文明现象还随处可见。再比如:在讲解“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九章第二节中“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问题时,笔者给学生放了一段电视连续剧《北方有佳人》中山东军阀韩复榘荒唐审案的有趣视频,让学生真切地体会了“人治”的危害,认识到了“法治”的重要性。

2.拓展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领域,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大了教学的信息量

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和制作优良的教学课件,可以向学生直观地展示除了文本信息以外的图形、动画、视频、音频等各种信息,使信息的获取方式多层次、多维度,与传统的板书加语言的教学形式相比,大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比如:在讲“思想”这一节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课外上网收看了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传奇系列片《世纪伟人——中国出了个》;在讲“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一节时,笔者又引导学生课外上网收看了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精心打造的九集大型系列纪录文献片《国情备忘录》,等等,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外,多媒体技术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课后学生可以复制拷贝老师的教学课件,对课堂上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温习;学校也可以把教学资料挂到相关的网站上,为学生远程学习或课后学习创造条件。比如,为了拓展高职“思政课”的内容,笔者所在学院在学校网站上建立了思政网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院级精品课程网站,思政网设有校园新闻、廉政建设、思政园地、统战园地、先锋在线、红旗团委、学工在线等栏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院级精品课程网站上设有电子教案、电子课件、教学案例、相关视频等栏目。2007年我院建设了“社会人生网络平台”。2010~2011年又进行了《共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模块》电子书籍的编辑,电子书籍的主要栏目有三个平台:

(1)“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系延伸平台:国际交往、中国崛起、特色制度、时政要闻、新闻跟踪。

(2)校园文化平台:农林之旗、商企文化、红旅文化、校园文明、创意创业。

(3)“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延伸平台:它山之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法律经纬。引导学生课外上网自行进行浏览学习,大大地拓展了高职“思政课”的内容,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能力。

3.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思政课中的概念、原理都比较抽象和枯燥,对于政治理论基础不是很好的高职学生来说,要让他们明白道理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如果采用一般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使教学枯燥无味,教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躁,学生却还听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达不到应有的教学和学习效果。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设计与教材内容相符的典型的案例、多彩的信息展示,创设一定的情境,并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就能使理性知识感性化,抽象知识具体化,深奥知识通俗化,复杂知识简明化,便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比如:在讲解“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八章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依据”时,笔者举了2011年3.11日本大地震而引发的福岛核危机的例子,并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发生福岛核危机的原因,告诉学生福岛核电站的爆炸,天灾固然是重要的原因,但人祸也是主要的,是日本在发展理念上没有做到“好”字当头、又好又快。日本的发展教训是极其深刻的,给中国提供了前车之鉴,并从网上下载了一组福岛核电站爆炸后的照片让学生浏览,还下载了中央4台《深度国际》栏目播出的视频节目《福岛问号》和中央新闻台《新闻调查》栏目播出的视频节目《追问核电安全》,有选择地给学生观看,从而使学生真切地意识到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好”字当头、又好又快的必要性。在讲解“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十四章第三节“军队现代化建设是核心”的问题时,笔者举了利比亚战争的例子,利比亚的空军和防空部队仅仅9天就被多国联军打垮,根本原因是军备落后,利比亚政府军军备仍停留在1989年的水平。同时,通过了一组被西方联军空袭摧毁的利比亚政府军装备残骸的照片让学生浏览,并下载了中央新闻台《世界周刊》栏目播出的视频节目《利比亚之战》,有选择地给学生观看,从而使学生真切地意识到了现代化确实是军队建设的核心。

4.可以促使高职思政课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立体化多媒体教学法大大地提高了教师上课的难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都必须精心准备,周密安排。首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要通过网络收集相关的有用资源,并对网络信息资源内容进行选择、加工,写出紧扣教材、内容丰富的教案,同时做出精美、实用、复杂的PPT教学课件。要千万防止教案、课件原封不动地从网上全文下载,不经任何加工就直接使用。其次,对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精心设计。上课时何时教师讲解、何时观看相关视频、视频观看多长时间、何时浏览图片资料、何时进行师生双边互动、互动的内容是什么等教学环节,教师事先都应有大致的安排,否则整个课堂就会失控,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再次,教师还要做好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如给学生布置网络学习的任务等等。另外,实施立体化多媒体教学法还要求思政课教师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技能,掌握一定的多媒体制作知识技能,比如PPT的制作、用RealPlayer等软件从网站下载视频、音频,用绘声绘影、All Ok Video Joiner视频合成器、Zealot All Video Splitter汉化版视频剪截器等软件制作视频、音频,用Photoshop软件制作图片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对思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才能适应立体化多媒体教学的需要。

三、结语

总之,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综合性很强,加之内容抽象,“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传统授课方式已跟不上时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立体化的多媒体教学法将教学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音乐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画面活灵活现,有声有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大大提高了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

[1]刁加泉,黄美霞.多媒体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96.

立体化教学论文范文4

关键词:生存论哲学;教育;教育学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吴亚林,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湖北 437100

内容提要: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阐释方式和研究方法论,从生存论哲学视域出发,建立另一种关于教育和教育学的阐释方式,既可以破除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式地“看”教育的观点,又能够对一些流行的理论观点进行检测、质疑与批判,从而构筑教育和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生存论哲学视域中,教育不仅指向科学世界,而且通向人的意义世界。

关 键 词:生存论哲学 教育 教育学

一、生存论哲学及其意蕴

当前我国哲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是从传统的存在论和认识论哲学转向生存论,生存论哲学作为一种新的思想理论阐释模式呼之欲出,作为一种在自然、社会、历史与文化中敞开的人的实践活动哲学感性出场。生存论哲学所开启的对人及人与世界关系的重新思量和解释,既增强了哲学的理论阐释与实践创造功能,又进一步彰显了人的生存特性,确立了社会生活中作为价值主体的“人”。

(一)生存论是哲学思想理论的新发展,是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生存论哲学要重建人和世界的存在及人与世界关系的解释原则

存在问题是哲学的核心问题,然而,“存在是什么”及“存在如何存在”的问题在古今哲学思想中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追问世界的本原及认识可能性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在哲学流变和学术理路进展中不断分化和专门化,生命哲学、存在哲学、现象学、实践哲学、语言哲学、价值哲学、社会哲学等主题逐步推出,对传统的哲学解释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质疑,对西方后现代哲学思想的吸取与批判,推动着当代中国哲学思想的“生存论转向”,彰显遮蔽的生存论成为当今哲学的重大课题。“所谓生存论的彰显,意味着从传统的存在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向生存论哲学转变的路向。”[1]p2从我国哲学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生存论哲学已然成为批判借鉴西方现当代哲学、回归马克思哲学和融合中国传统哲学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是中国问题情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的新范式。

生存论首先就是要破除传统哲学的实体本体论和形而上学的知性逻辑思维方式,建立关于人和世界的存在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解释原则。从柏拉图到黑格尔的西方哲学,贯穿着一种被称之为“知性化的实体本体论”理论。“所谓知性化的实体本体论,是‘存在论’问题上的这样一种观念:我们感官观察到的现象并非存在本身,隐藏在它后面作为其基础的那个超感性‘实体’,才是真正的‘存在’,构成了‘存在者’之所以‘存在’的最终根据。”[2]与这种理论相适应的是二元论的形而上学传统,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所要探寻和追问的是存在者之存在的最高依据和终极原因。在形而上学的二元论中,感性与理性、现象与本质、具体与抽象、特殊与普遍、偶然与必然等概念二元对立,后者是作为第一性的,前者是作为第二性的,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而使形而上学成为可能的是西方知识传统中的“知性思维”或“概念性思维”。知性思维总是力图穿越感性现实去寻找世界的本原而否定感性现实的存在,这种寻找是通过自我意识的知性思维以独断的方式削平和抽取存在者的存在特性来完成的。因而,西方传统的实体本体论及其形而上学的知性逻辑思维方式只能是一种“意识哲学”,因为他是在人的自己的“意识”里完成的,而不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完成的。

西方哲学强大的形而上学传统及知性思维妄图建立包容一切的哲学体系,以其“总体性”的概念思维吞噬存在的多样性和异质性,消磨存在者的特性,将存在抽象化为某种“绝对观念”本质,这种思想受到了黑格尔以后哲学家的质疑与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趋势是对形而上学本体论及知性思维的反动。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尼采的“权力意志”、弗洛伊德的“本我”等都是对实体本体论的背弃与逆动,意志主义、生命哲学、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都力图找回失却的“存在”,重释人和世界的关系,而西方后现代主义则对现代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进行解构,批判传统形而上学抹平差异、执著于普遍性和统一性的专制统治性,倡导多元主义,力图重构人与世界的关系。

马克思哲学以其“感性实践活动”颠覆了形而上学的实体本体论思想,确立了感性实践活动先于逻辑和知识并构成逻辑和知识的本体论地位,实现了存在论的变革及哲学阐释方式的转换。正如吴晓明所说,“马克思哲学揭示了前概念、前逻辑、前反思世界,呈现了人与自然的原初关联,在存在论基础上跃出知识论路向,颠覆了整个柏拉图主义,终结了全部形而上学,从而开启了哲学的生存论路向,构成了哲学革命的全新地平线。”[3]生存论哲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在历史文化的实践中统一的生存结构,重构人与世界的关系,建立了人与世界关系的解释原则:“世界”是“人”的“世界”,“人”是“在世”的人,“人与世界”共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基于生存实践活动的,感性实践活动构筑起人、自然、社会“三位一体”的生存论结构。这种结构就是人与世界的本源性关系,这种本源性关系决定了人的“在世存在”基础地位,建立了世界的“人学”意义和人文价值,也突显了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而不是形而上学的主体性)是人的本源性的生命存在方式。

(二)生存论是哲学表达方式的转换,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理论表达,生存论哲学要建立人类活动的行为准则

生存论哲学所揭示人与世界的存在关系结构还仅仅是一个前提和基础,揭示了“人在世界中”的敞开,那么,人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呢?“人在世界中”并不指向人与世界的“混沌”式存在,不是“活物论”式的存在,也不是形而上学主体性设定的站在“绝对”高度君临万物的存在,而是通过感性实践活动、通过生产生活来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4]p273人的生存特性有丰富的哲学意蕴。第一,人不是形而上学的主体性,不是某种永恒的本质规定,而是在生产生活中并与自然、社会和历史文化“共在”的实践性存在。就人本身而言,人是感性与理性、肉体与灵魂、自在与自为、有限与无限的矛盾统一体;就人与世界的关系而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历史普遍联系,互相确证,构筑了人的意义世界和世界的人文价值。第二,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又使人成为一种能动的对象性的存在,人在能动的对象性活动中,通过认识,通过知识与逻辑,通过行动,通过类的实践,改造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这是一个否定与自我否定、超越与自我超越的过程。

人的生存特性决定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在本源性关系的基础上又是一种对象性关系,对象性关系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使人与世界的关系变成一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这又使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成为一种特殊的存在,是一种目的性的存在,人通过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实现人的改变。人与世界的对象性关系使人能够站在主体的立场来认识、观察、测量、实验、生产和改造世界,确立知识论的基础和逻辑,增进人类的科学知识发展。这样,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不仅仅是人文世界,同时也是科学的世界,他们内在地统整于生活世界之中。

生存论揭示了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根本属性,也构成了人类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第一,人类实践活动要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上统整意义、价值世界与客观世界,实现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人文与科学是人的两种“在世”方式,人文不是科学,科学也不是人文,人文追求的是意义与价值,科学揭示的是事实与真理。从综合的角度来看,人文和科学统一于“在世”,人文精神必然孕育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发展扩大人类的理解视野而强化人文精神。科技的单向度发展可能会“遮蔽”或者“遗忘”“存在”,但没有科技,人类就犹如井底之蛙式的“存在者”。第二,人类实践活动要适应和协调自然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发展的动态统一。马克思说,“人是自然存在物”,“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5]p169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人是自然的存在物,自然不是人类的资源库,不仅仅是攫取的对象,而是人类的家园。第三,人类实践活动要适应和协调社会的发展,实现人与社会发展的动态统一。如果仅仅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由于人的“对象化”特点,人又往往将他人、社会作为对象,人与人的互为“对象性”而互相“否定”,似乎销蚀了人的主体性。但从本源性的生存论上来说,社会团结与统一是人的生存的伦理道德之根。马克思揭示了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共在”特性,认为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只有在与他人的社会存在中才能实现。

(三)生存论超越了“认知主体”的主体性形而上学,确立了“价值主体”的合法性,为社会生活实践提供了价值规范

自笛卡尔以来,近代西方哲学所确立的主体性观念虽然确立了以理性为依据的“人”的地位,但是,由于其理论核心是把“主体”作为“实体”,主体就成为形而上学的“主体性”了,形成了近代“主体形而上学”的理论形态。“所谓‘主体形而上学’,就是把主观意识的‘自我’实体化为‘主体’,强调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是保证其他一切存在者存在的最终根据。”[6]p40哈贝马斯认为,黑格尔用“自由”和“反思”来解释主体性,主体性体现为四种内涵:个体主义;批判的权利;行为自由;唯心主义哲学自身:哲学把握自我意识的理念乃是现代的事业。以理性为依据的主体性贯穿于宗教生活、国家和社会、科学、道德与艺术之中,确立了现代文化形态。[7]p20-22这种主体性被批判为主体的无根性、主体的独断性和主体的封闭性,这种主体性是随着近代认识论转向、把实体性的“人”作为认识的最终根据而产生的。

生存论哲学所揭示的通过感性实践活动构筑起人、自然、社会“三位一体”的生存论结构,确立了人的“在世存在”的基础地位,也确立了世界的“人学”意义和人文价值,从而奠定了人的“价值主体”的合法性。马克思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4]p34价值主体的确立标示着哲学的“人学”主题和“价值哲学”的生存论构建方向,生存论所确立的价值主体超越了近代哲学的“知性主体”或“思维主体”观念,从具有本源性的感性的、现实的、实践的生存维度彰显人的价值,并把人的价值与世界的意义内在关联,为社会生活实践提供了价值规范。第一,价值标准不是抽象的“理性”与“自由”,不是永恒的“普遍本质”与“客观规律”,价值标准在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之中。第二,近代哲学的“主体性思维”及其“对象化逻辑”表现为一种控制性的、征服性的专制与暴力,它蕴含着“同一性”的规训法则,用同质化克服异质性,消融“他者性”,具有非道德性。价值主体具有生存论意义上的“优先性”和“他者性”,是社会历史文化中的“敞开”与“生成”,走向一种“可能生活”。第三,人不是某种抽象绝对的理性主体,人是社会生活中的理性与感性、肉体与灵魂、现实与可能、逻辑与直观等杂多的统一,人可以并能够从自身的社会历史文化实践中进行价值排序和价值选择,在文化语法中生产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超越与自由。

内容摘要: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阐释方式和研究方法论,从生存论哲学视域出发,建立另一种关于教育和教育学的阐释方式,既可以破除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式地“看”教育的观点,又能够对一些流行的理论观点进行检测、质疑与批判,从而构筑教育和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生存论哲学视域中,教育不仅指向科学世界,而且通向人的意义世界。

关键词:生存论哲学;教育;教育学

作者简介:

二、教育的生存论阐释

教育是什么,又不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撇开一些神秘主义的和极端的见解,人们大致认同的是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一般被称为教育现象。以前我们习惯于从教育学科视野看教育,从客观的、对象性的认识论眼光来“看”教育,基本是把教育作为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来看的,这个看法似乎没有问题。但问题就在于“看法”本身,其症结就在于我们过去的客观主义的、科学主义的“对象性思维”,过去我们把教育当做单纯的认识对象,所认识的教育现象还只是对象性意识中的现象,是客观现象,而不是生存论哲学意义上的教育现象,不是人与教育和社会共生的“共在”现象。

生存论哲学提供了解释教育的一种思维。毫无疑问,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社会活动的教育是不可能是独立的,也不可能是静止的,它虽然不是社会活动的全体,但以某种方式存在于社会活动的结构之中,教育活动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它体现了人的生存目的和存在价值,并以某种社会语法形成一定社会中具体的教育形态。

立足于生存论哲学,我们可以尝试建立另一种教育的阐释方式。

(一)摒弃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式地“看”教育的视点,确立教育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做”的思维,彰显教育的活动特性

人们往往对象式地“看”教育,归纳教育活动的某种“本质”。周浩波认为,哲学上对教育的第一次注目实际上是探讨关于人与社会的理想、价值、信念的问题时,附带论述教育的,他以柏拉图的《理想国》为基本分析文本,分析了教育作为工具的发生语境和元规则。柏拉图的《理想国》对理念、善、正义、公道、理想的国家和完善的个人品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后,很自然地进入了教育问题,教育成为实现他的理想国的唯一途径,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哲学家和军人。周浩波由此认为,“我们所能肯定的教育思维的第一个坚实的立足点是,教育能够完成某种任务,而且这些任务只能由教育来完成。……这样,我们就获得了讨论教育的起点:第一,教育的确存在着,它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而且,这种教育活动形式具有独特的功能,是其他任何的人类活动方式所不能取代的。第二,教育思维历程的起点是,教育有用,并且,用‘教育有特殊的作用’来为教育存在的合理性作基本辩护。这样,人们不再去回答‘教育为什么会起这些作用’这种穷原究委式的本体论追问。第三,进一步提出的问题是,‘教育应该起到哪些作用’‘教育怎样才能起到这些作用’”。[8]p38周浩波的分析表明,由于教育有用或者说教育有人类其他活动所不能取代的功能,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教育:教育从一开始就被镶嵌在“目的—手段”的思维和理解框架之中。

根据这种理解模式,可以得出各种不同的结论:教育是一种工具(政治的、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的、生活准备的……)。这种理解模式就是把教育当做完成其他社会任务的工具,恰恰没有教育自身的“存在”。在这种思维模式之下,教育还被理解为一种“客观工具”式的“存在者”,而不是“存在”,这样,教育就消弭了作为“存在”的活性和丰富性,沦为一种手段。例如,在二十世纪后期我国教育学研究中关于教育本质的讨论,就是这种思维的体现。当今这种思维仍然存在,把教育从社会活动中“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归结为某种“本质”,这就是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式地“看”教育的视点,认为教育是“摆”在那里的死东西,无视教育的社会生活实践的活动特性。从生存论思维来看教育,就不仅仅是“看”的思维,而更应该是“做”的思维,确立教育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活动特性”。就其活动特性来说,第一,教育具有时间上的起源和发展特征,它始终在“过程”之中,在不同的历史节点、在不同的人类活动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第二,教育始终是人的社会活动,人的发展状况与社会生活状况交互影响,构成教育存在的社会境况,形成教育在不同历史和社会阶段的社会语法,从而,人们可以在参与不同的社会语法中认识和表达教育存在。

(二)超越学科中心视野的“教育”视点,还原教育的社会生活整体性,建立教育与人、社会和历史文化的内在关联

教育学者习惯从学科视野看教育,本亦正常,但又难免顾此失彼。从学科中心出发看教育,就是截取教育的某一片段来进行学科视野的分析,也容易“抽象”出教育的局部特征,斩断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联系,学科视野与“本质主义”思维一结合,教育就会成为森林中的一“叶”。学科中心视野就是一种“对象性”思维,是知识论的眼光,把教育当做供研究的客观物体,这就是近代认识论的思想模式。认识论把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看作一种客体,供人们去认识、表述、改造与征服,包括人本身也是认识对象。近代认识论有三件法宝,一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与对立,没有了它,认识就不可能进行;二是确定性的寻求,认识的目的就是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捕捉事物,征服和改造事物;三是知识论眼光和路径,用知性逻辑和概念化思维去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探寻事物本身的“存在”及其特性。

教育存在是一种与人、与社会历史文化不可能分离的存在,既有其“活动特性”,又与人、社会和历史文化具有内在关联。教育与人的生活本是同体互构的。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由于教育活动的目的性,教育蕴含着人类不同人种、民族和群体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的创造特征,在社会结构各个组成部分中,教育与其他部分构成开放的、动态的互构关系。在我们传统的教育理论中也经常讲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但都是进行静态的本质主义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教育就是“被决定”、“被制约”的“具有一定反作用”的社会存在,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看起来似乎全面辩证,其实却什么也没有说清楚。这就要求要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从教育与人及社会存在的结构上进行“现象”还原,展露教育与人及社会的原初的内在联系。胡塞尔的哲学有个“现象学还原”概念,他从真理是现象与意识的符合出发,把客观现象在主观意识中的“还原”称为“现象学还原”,我在这里反其道而用之,主张把我们关于教育的意识进行社会生活“现象”还原,通过这一还原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其一,教育是人与社会生活的“共在”,它不是孤立的客观现象,更不是僵死的物品,而是开放的、生成着的人的社会活动;其二,教育在社会语法中承载着人和社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人学意义,教育既受制于社会和人的发展状况,又体现着人的理性和希望,它富含人类学的发展特征,汇聚各种历史文化信息,伴随着人走向成熟与超越,具有人学意义和人文价值。

(三)彰显教育的属人特性,展现教育与人的日常生活的内在关联,教育是生活世界的一种现象,是人是生存情态和社会存在状况的体现,也是人在生活世界中的创造

我们习惯于从意识、概念和思维出发探寻“本质”上的教育,往往忽视了教育现象的“本真”,教育现象的“本真”就是教育与人的日常生活的结构性关系。我们回顾一下《学会生存》所描述的原始社会的教育图景:“在原始社会里,教育是复杂的和连续的。这时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才能、技巧和道德品质,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的,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的。家庭生活或氏族生活、工作或游戏、仪式或典礼等都是每天遇到的学习机会;从家里母亲的照管到狩猎父亲的教导,从观察一年四季的变化到照管家畜或聆听长者讲故事和氏族巫士唱赞美诗,到处都是学习的机会。这种自然的、非制度化的学习方式在世界广大地区内一直流行到今天;这种学习方式至今仍是为千百万人提供教育的唯一形式。”[9]p26-27这幅教育图景充分说明了教育是属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内含于生活世界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粘连。教育是属于人的,人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从人、教育与社会的生存结构来看,教育不仅仅是理性的,不仅仅是科学的,也不仅仅是规范的,而是根植于人的生活世界之中的,是人的日常生活的,是人的生存情态的展现,也是社会存在状态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命题。但是,还不止于此,教育还是人的社会生活创造,人通过主体性的活动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在创造中改变人、社会和教育,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又是生活世界的创造和超越。

近些年来,受到存在哲学和现象学的影响,我国教育界认识到教育现象的复杂性,提出了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命题,这说明我们不再简单地把教育化约为某种抽象的“物性”。但是,仅此还是不够的,还要彰显教育的属人性,教育是人的生存目的之证明,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人要通过教育实现人的意义与价值,创造一种“可能生活”。教育活动是人类为了理想信念而设计创造的一种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价值的活动,教育蕴含着人类生活的目的性和价值观,而不是原初的、散漫的社会现象,教育立足于生活世界,还要穿过和超越生活世界,达成人的“可能生活”。由于生活世界是一个具有原初经验性的、自明的世界,具有直观性、散漫性、个体性、非理性和自我封闭性,它要接受某种理论的检测与反思,赵汀阳的“可能生活”又提供了一种目的性的思维,内含着人的目的性和超越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教育不仅仅具有“物性”,更多具有的是属人特性。可以这么概括:教育既在人的对象性关系之中,又在与人的共在性关系之中;教育既有物性,又有属人性;教育既是人的创造物,又是人的绵绵不断的创造本身;教育内含着人学目的与生存价值,指向人类生存的意义。这是从生存论得出的合理的结论。

三、从生存论视角看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世界现代化以来,科学的发展及对科学的崇拜日盛,科学已经成为自然科学的特指了,科学的逻辑需要科学研究共同体遵从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而排斥其他一切非科学,关于社会、历史、文化和精神的研究被称为“文化科学”或“精神科学”了,这大致也成为科学所排斥的对象之一。关于教育学科性质和地位问题,我国教育界有很多讨论,尽管教育学从一产生就试图科学化,这种努力是值得尊敬而有限度的,教育学对科学的自我迷恋导致的结果是自我迷失。

教育学是不是科学,或者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大有争论廓清之必要,因为这既关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问题,又关涉到教育研究的旨趣、方法与目的等问题。讨论这个问题,还有助于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促进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在生存论哲学视野中,教育学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也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既然教育是一种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有目的、有价值的社会活动,那么,教育学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论意义上的理论学科,教育的实践指向与人学立场意味着教育学要超越知识论,意味着人的意义与价值构建。

内容摘要: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阐释方式和研究方法论,从生存论哲学视域出发,建立另一种关于教育和教育学的阐释方式,既可以破除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式地“看”教育的观点,又能够对一些流行的理论观点进行检测、质疑与批判,从而构筑教育和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生存论哲学视域中,教育不仅指向科学世界,而且通向人的意义世界。

关键词:生存论哲学;教育;教育学

作者简介:

(一)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学问,教育现象不同于一般现象,教育学具有综合性,教育学不必称为科学

我们先看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社会发展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中心,以至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个“教育社会”的概念,与此相反,教育学自产生以来却越来越“迷惘”,学科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受到越来越多的怀疑。这个现象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其一,作为社会实践的教育活动生机日盛,从一种简单的照料训育儿童、给青少年传授伦理道德和知识的普通学校活动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化、全民性和终身化的复杂社会活动;其二,越来越多的学科合理地或“越界”来探讨教育问题,教育学也主动引入其他学科理论来研究教育问题;其三,有些“职业教育学者”不忍或不愿看到其他学科“闯入”教育学科领地,力图建立“科学的”教育学科以抗衡其他学科,抬高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担心更多,这刚好证明了教育学科生命活力的日渐强盛。

第一,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活动,教育学科的核心概念、命题与知识资源及其体系都是根据教育活动提出和展开的,都是服务于教育活动的。教育活动的性质决定了教育现象不同于其他现象,也不同于胡塞尔意义的现象学之“现象”。教育现象与其他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最大区别就是目的性和价值追求。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10]p16第二,教育活动的特性决定了教育学的综合性,实践品格和文化性格是教育学的两个最重要的特征。教育学是从教育活动实践中产生并随着教育的发展壮大而逐步扩大其边界发展壮大的,从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科学进步所带来的工业的迅速增长需要大批有知识的劳动者,普通教育迅速发展,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问题。实践需要催生了教育学,早在1605年,弗朗西斯·培根就根据教育的发展状况在《论学问的精神与进步》一书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教育学科,夸美纽斯在教育实践中写出了《大教学论》这部近代最早的教育学专著,赫尔巴特接过康德在大学的教育学讲座,开创了以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学,力图教育学的科学化。当今,教育已经制度化,基本实现了全民性和终身性,教育活动的边际也在不断扩大,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日渐相融,教育学的研究越来越兴盛,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学科“闯入”教育学科领地。我同意这样的观点,统一教育学和其他学科的“阿基米德点”就是教育实践本身,“唯有在教育实践中得到验证或辩护的知识才是‘教育的’,才是‘实践的’”。[11]石中英分析了教育学活动的主体、对象、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基础等核心要素,提出了“教育学的文化性格”的命题,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推论出教育学的“民族性格”和“理论性格”。[12]第三,教育学的实践品格和文化性格决定了教育学不必称为科学,至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我们知道,近代科学是近几百年从哲学中产生的,科学从其产生就以其独特的逻辑和思维方式壮大自身体系而脱离其母胎,且不受到哲学命题的制约。西方哲学的求知特性必然催生出科学,追问存在背后的本质、探寻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使“确定性”和“因果律”成为科学的真理共设,反过来,西方哲学致力于认识与事实的一致性企图把哲学也科学化(并已经部分科学化),导致了对“生活世界的遗忘”与人文价值的危机。自狄尔泰区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后,李凯尔特以价值为标准区分自然和文化,提出了自然科学与文化科学两种科学类型,哲学家们面对哲学的分化也认识到理念性知识与经验性知识的不同。教育学不排斥价值因素,教育学需要理念性知识,当然,教育学也要吸纳科学知识,所以说,教育学具有综合性,不必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最多只是李凯尔特意义上的“文化科学”或现象学意义上的“人文科学”。

(二)教育学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学必须吸收其他学科理论构建自身的学科体系,教育学要依靠别的学科而存在

教育学具有综合性,它可以以心理学、认知科学等为科学基础,吸纳现代科学成分,但它只能是“文化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但这既不影响教育学的相对独立性,也不危及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劳凯声认为,“教育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门科学,而是一个专门化的研究领域,或者更确切地说,教育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个专门化的研究领域。强调教育学不是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其实并没有降低它的地位,相反地,这样一种定位提升了具有人文特质的教育学在学术领域中的地位。”[13]教育学研究的是一个专门化的领域,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与其他学科的区别来说的,但是,就它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来看,教育学具有综合性,教育学必须吸收其他学科理论构建自身的学科体系,教育学要依靠别的学科而存在。我们从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可以看出,赫氏的教育学是建立在哲学和心理学基础上的,王坤庆在总结分析赫尔巴特教育学的方法论特征后指出,“由于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研究教育必须整合多种研究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优势,来解决教育中的问题。”[14]教育学科的发展史已经证明了这些观点。

由于教育活动是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教育学科的发展动力是人类的教育活动需要,教育活动的发展变化是教育学科的生长点。对教育活动的研究是一个专门化的领域,但并不妨碍从其他学科视野和借用其他学科方法来研究。实际上,有两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一是科学发展史所总结的“方法先行”,另一个就是科学的公共性。我们知道,培根和笛卡尔都生活于近代科学全面兴起之前的约一个世纪,但培根的经验方法与归纳逻辑和笛卡尔的唯理论方法及演绎逻辑构成了近代科学方法论基础,促成了近代科学的繁荣,这就是“方法先行”。科学的公共性是众所周知的,科学产生以后,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它的方法是普遍性的,它的社会进步意义是革命性的,科学成为对大众普遍的素质要求。这两个现象说明,一切科学本来是可以为我所用的,科学方法也是一种大众工具,不要把它当作教育学的异己,或神秘化,或排斥它。我们需要的是借鉴这些学科和方法来研究教育学的问题,形成新的教育学命题和扩大教育学的知识体系。

(三)由于教育现象的活动特性,对教育现象的研究应该从多学科视角进行,教育学的存在样态也就具有多样性

许多研究者认为教育学是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我们也可以把人类的教育活动归纳为一种现象,这个观点大致不错,但要强调两个问题。其一,教育现象具有人类的主体性活动特征,不同于其他社会现象。其二,教育现象兼具卡西尔的文化现象学、胡塞尔的知识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现象学之“现象”的综合特征。康德承续了西方哲学二元论传统,把世界分为现象与物自体,现象学从现象与实体本质一致性出发,认为“现象”就是事物本身,现象就是存在自身的显现。现象学在基本立场一致的基础上有不同的发展理路,典型的是卡西尔的文化现象学、胡塞尔的知识现象学和海德格尔的存在现象学。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现象,体现出“文化存在”、“对象性存在”(意识现象)和“在自身中存在”的综合特征。与此相对应,对教育现象的研究与阐释起码有三种基本路径:文化路径、科学路径和哲学路径。这就说明,教育学的存在样态具有文化样态、科学样态和哲学样态,教育学研究能够并且应该从多学科角度来进行。

教育学科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们就质疑教育学的独立地位和学科存在的合理性,一些学者认为,西方教育学从pedagogy到education或educational sciences说明了教育学学科的分化和教育学的“终结”,唐莹和瞿葆奎的《教育学科分类:问题与框架》历数教育学分支学科及其发展脉络,唯独不见了“教育学”,这都是“科学”眼光看出的“问题”,而不是教育学本身的问题。我们要知道,从赫尔巴特创立的教育学到现在已经200多年了,如果把200多年的人类教育活动发展作为一个变量来考量,我们还能够怀疑教育学科的地位和合理性吗?教育的发展变化要求从多学科来研究“教育现象”,相应的,教育学科的“领域”也应该扩大,但这只是预示了一个现象:教育学科的重要性及学科存在样态的多样性。当然,教育学科和教育学研究者也要具有相应的胸怀。

综上所述,从生存论哲学观点来看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人的教育活动的人文科学,教育学内含人学目的论,与自然科学所具有的自我增值特点不同,教育学是“人为赋值”的学科,人赋予教育学以意义和价值,正如马克斯·范梅南所说,“人文学科则研究‘人’,或者,‘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的存在’,他们能够创造有意义的事物,并能解释人类如何在世界上生存。”[15]p4教育学的理论概念与知识体系是服务于教育实践的,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学具有人学立场,教育学通向人类的意义世界,实现人的价值。

四、教育学研究的生存论哲学方法及其旨趣

当前我国教育学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纵深发展,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命题逐步提出,教育研究的哲学、心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不断夯实,正呈现多元开放、生机勃勃的局面。当然,在这种宏观大局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有的研究盲目照搬其他学科理论,简单移植其他理论成果,难以嫁接到教育学上来;有的研究提出的命题武断片面,不能综合分析和全面评价,顾此失彼;还有的研究追求奇异,故弄玄虚,华而不实。这种问题说明我们需要对教育学的研究进行方法论的反思,厘清理论思维,梳理学术理路,加强方法探讨,生存论哲学就是一种对教育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和借鉴意义的思想和方法。

(一)生存论哲学方法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方法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生存论哲学就是当今的时代精神,是坚持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观点致力于世界改造的实践哲学,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基础。根据生存论哲学思想,教育实践就是教育学的本体论基础,教育实践蕴藏在生活世界之中,又体现了人的意义与价值追求,指向了生活世界的超越,是教育学的存在之家。教育中的认识论由人与世界的两类关系构成,即对象性关系和共生性关系,对象性关系构成了人认识世界的基础和方法,是科学认识论的方法,是以“看”为特征的方法;共生性关系构成了人存在于世界之中的基础和方法,是生存实践和人文体验性的方法,是以“做”为特征的方法。教育是有价值负载的,教育的目的性体现了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属性,而不是价值无涉的,教育价值论要以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为基础,坚持人的主体性观点,确立人的价值主体地位,致力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构建。生存论哲学方法为教育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又不代替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坚持理论对实践的检测与反思功能,为教育学提供人学命题和价值命题,而又拒斥一切神秘主义,对一些流行的理论观点进行检测、质疑与批判,在反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之中建立生活世界的“形而上学”。

我国教育学研究一直注重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作用,也不可否认,有些研究错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指导当作直接照抄照搬,用僵化的马克思主义去约束教育研究。但是,当前有些研究则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盲目照搬西方现代和后现代哲学观点,不顾教育学的民族性和“本土”性,忽视了教育学的人种、民族、水土和生态特征,更难以认识到教育的社会文化境况。因此,我主张坚持生存论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对一些引进的或移植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进行预防性的检测,对一些模糊性的认识进行澄清,对一些“闪光”的口号和命题进行质疑与评判。

(二)生存论视域中的教育学研究坚持方法论的指导,又不替代和否认其他的具体方法,是坚持人学立场的多元化的综合研究

生存论哲学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思维和方法论指导,但是并不替代和否认教育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教育学自产生以来,也一直在借鉴其他学科方法和形成自身的研究方法,教育学也具有一般科学的“方法先行”的特点。我国很多学者非常重视教育研究的方法,也曾提出了研究方法的前沿性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教育学的研究。王坤庆曾著《教育学史论纲》,以研究方法为线索梳理西方教育学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提出了“经验——描述”、“哲学——思辨”、“科学——实证”、“规范——综合”和“科学——人文”的研究范式。[16]这个观点似乎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对其主张的辩证综合的方法论注意不够。

当前的教育学研究中,一些研究文章提出了很好的主张,强调教育学研究的文化范式,注重现象学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就全面性来说是不够的,这就要对其主要思维方法进行检测。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强调教育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是指教育学的人学立场和人文特性,是指教育学科的综合性质,并不否认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科学的观察、测量、统计、数理逻辑等具有普遍性的方法在研究教育中大有作为,量的研究生命力依然强大,尤其是研究教育的结构、规模和效益等宏观问题还必须采用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单纯突出教育学的现象学性质既不能完全体现教育学科的综合性质,又潜藏着现象学方法的局限。教育学可以是现象学的人文科学,但不一定就说教育学只是现象学的人文学科,只能进行解释学的人文体验研究。现象学的方法可以为教育学所用,就如教育学现象学派的马克斯·范梅南也承认,现象学方法有其不足,它不能用于理解社会整体的特征,也不能解决问题。当然,现象学方法也有多种,人文学科的方法更是多样,李凯尔特的“个别化方法”、解释学的方法、对话的方法等都可以为教育学所用。

因此,我主张用生存论哲学方法论指导教育学科的研究,要从教育学科发展史上继承经过检验的其他方法,还要借鉴和改造其他学科的方法为教育学研究所用。方法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而教育学具有独特性。

内容摘要:教育和教育学的发展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阐释方式和研究方法论,从生存论哲学视域出发,建立另一种关于教育和教育学的阐释方式,既可以破除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式地“看”教育的观点,又能够对一些流行的理论观点进行检测、质疑与批判,从而构筑教育和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生存论哲学视域中,教育不仅指向科学世界,而且通向人的意义世界。

关键词:生存论哲学;教育;教育学

作者简介:

(三)生存论哲学方法意味着教育学研究不单纯是科学式的普遍性和确定性的寻求,而更应该是人文性的解释、理解、对话与倾听,意味着教育学研究者虔敬与倾听的姿态

自教育学产生以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纳入国家发展规划,教育制度化又进一步推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也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工程。与此相应,教育学科的领域逐步扩展,教育也应该研究国家的教育政策与管理,可以研究特定的民族与群体生存情态。教育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就成为现实,研究方法自然丰富多样,教育研究不排斥科学方法,但是,教育学的人学立场要求教育学研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寻求普遍性与确定性,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不是服从科学的“管理”与“规训”的学科逻辑,而是构建人之生存的意义与价值,是显现和理解人的生存境况,是扩大人的视野和拓开人的思维,是增进人的交往、团结与幸福。

迄今我们的教育研究不是科学的方法运用不够,而是人文学科的方法运用得不多,尤其是人文学科的方法论意识蒙眬。我们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理性主义的“本质主义”及其知识观和真理观上,奉行逻各斯中心主义,迷恋具有总体性和普遍性的本质与真理,把教育学的研究当作一种“管理”与“控制”。生存论哲学方法论提供和彰显了一种“人文逻辑”:坚持人学目的论,注重个体性的生存现象;坚持感性实践的生活形式,显现人与自然、社会的本源性关联;坚持意义与真理的多元性、差异性和解释原则,否认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话语霸权;坚持个体主体性及主体间的生存价值优先的价值观,质疑和批判强迫性共识,呼吁对个体、差异和特殊的解释、理解、对话与倾听。

教育学研究的人文逻辑将使教育研究呈现出更加多元开放的局面,教育学既可以与科学结合,运用科学新发现、新成果和新方法,又能够融入人文学科大家族,把哲学、历史和文化等学科的理论、命题和方法运用到教育学中来,在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过程中改善教育实践。教育学研究可以追踪西方教育学科的发展,更要进行本土化,借鉴西方思想,整理中国教育思想资源,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教育思想。20余年前,陈元晖先生在《中国教育学七十年》一文中就期盼教育学的繁荣与“中国教育学”的诞生,我们有理由期待生存论哲学思想和方法给我们启迪。

最后,要强调的是,生存论哲学方法对教育研究者也提出了要求:研究者要对人与教育保持虔敬与倾听的姿态。

参考文献:

[1]邹诗鹏.生存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贺来.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2002(5).

[3]吴晓明.试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基础[J].学术月刊,2001(9).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贺来.“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7][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8]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11]瞿葆奎,郑金洲,程亮.中国教育学科的百年求索[J].教育学报,2006(3).

[12]石中英.论教育学的文化性格[J].教育研究,2002(3).

[13]劳凯声.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转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发展的新生长点[J].教育研究,2004(4).

[14]王坤庆.论赫尔巴特教育学的方法论特征[J].教育研究,2004, (8).

立体化教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接受理论;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转化

作者简介:周业兵(1972-),男,安徽合肥人,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王河永(1982-),女,安徽合肥人,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安徽 合肥 230031)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SK2012B39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48-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科学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可是,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如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不浓等,所以这门课的思想教育的主渠道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尽快地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为了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解决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真正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一、研究背景

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其最终目的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然而如何实现转化,又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们共同探索的问题。美国道德教育学者约翰·埃利亚斯曾经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大意是:道德教育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领域,仅仅通过一门学科来探讨这一领域既是有限的,也是危险的。因此,把其他学科理论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并用来指导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接受理论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被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来。笔者认为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接受理论也有着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可行性。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实际上就是要重新处理好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改变过去那种重教材、轻学生的做法,转而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真正树立起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并付诸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一个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接受了教材和教师传达的思想政治理论信息,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此,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学生的接受。这与接受理论的主张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接受理论强调了读者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接受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尧斯就说:“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收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1]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接受与作为一种文学理论的接受混为一谈。作为文学理论的接受强调的是读者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及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的接受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特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自自身的需要,在环境的作用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行为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接受的结果是形成人的内化的精神和外化的行为。”[2]尽管确指的内容有别,但二者都强调接受者(读者和学生)的作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这也是接受理论为什么能够用来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原因所在。

二、转化过程中的三要素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的接受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是由三个必备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这三要素分别是教材、教师和学生。

教材——接受客体。教材的内容也是教学的主要内容。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主要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基本原理。教材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基本立场和观点是一定的,从而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并加强自我修养的能力。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

教师——接受媒介、接受主体。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是两位一体的。教师首先起着中介的作用,即信息传递的作用。学生不可能完全通过自学,而达到接受教材和教师传递出的信息目的。教材的很多信息是通过教师的传达给学生的,从这点来看,在接受过程中,教师显然扮演了一个传递者角色。但是教师要完整、准确、简单快捷地把教材信息传递给学生,教师就要做好很多工作。首先就要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然后再加以整合,最后才能传递给学生。从这个方面看,教师要让学生接受教材的信息,自己首先必须很好地接受。首先,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第一次接受,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只是把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应该对教学内容先熟悉、理解,真正掌握,做到真懂,才能向学生传授。因为,教师的接受不是最终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接受。如果教师自己都一知半解,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正确接受。其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典范,便于学生的接受,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再次,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地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寻找更多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有效途径。在学生的接受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甚至可以说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接受效果。

学生——接受主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接受,因此在接受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尽管教师和学生都是接受主体,但二者的作用和地位显然不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加显著。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我们应更加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接受。学生作为接受主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一是作为大学生,他们在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之前,不是白板一块。通过生活的积累,文化知识的学习,特别是现在的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更多、更宽,使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思想观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因此,学生在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接受过程中,与他本身已有的思想观念相同或相近的,接受起来相对轻松、容易,而与其原有的思想观念不相符的,接受就比较困难,有的甚至是拒绝接受。二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接受,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伊瑟尔从接受角度去界定文学作品时说其是文本与读者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读者绝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同样,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机制中,学生的接受,实际上是学生与教材、教师相互交流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教材的内容及教师传达的信息并不是照单全收,而是会依据自身的经验、观点等对其进行分析、选择、吸收、内化直至外化。三是学生作为个体,他们的成长经历,学习过程,获得知识的方式都会有所不同,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这种差异,并充分尊重和重视这种个体上的差异,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有可能让学生更易于接受,以便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具体接受过程

接受理论创始人之一的尧斯创造性地提出审美经验包括三个范畴:创造、美觉和净化。笔者借用这三个概念来描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接受的过程。

接受的第一级是创造。对于教材和教师发出的信息,学生并不是被动地、原封不动地接受,而是会对这些信息进行一定改造。这种改造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有一定依据的。大学生一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定的思想观念和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尽管它们不一定都以理性的状态出现,但当他们在接受新的知识,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就会以已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思想观念作为原则来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和吸收。因此学生最终接受的信息与教材和教师向学生传达的信息并不完全一致,它是经过学生创造了的新的信息。这正如尧斯所说,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作品的较早的本义会被更动、修正或者干脆被重新制作了。

接受的第二级是美觉。美觉实际上就是一种。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能不能让学生产生快乐,快乐的程度如何,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接受,接受的程度。学生在情感上是愉悦的,他就会愿意接受教材和教师传达出的信息,并且会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更多的信息,这时接受信息的质量也是很高的。因此,也会成为学生更多、更好地接受的重要动力。当然这种并不完全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面存在,它贯穿于创造、净化环节中,也可以说,它贯穿于接受的全过程。

接受的第三级是净化。净化包括内化和外化。学生在接收教材和教师传达出的新的理论知识和思想观念时,会对它进行一番创造,然后与原有的视界融合。这种融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一种新的思想观念进入学生原有的观念视界中,成为新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新的思想观念与原有的部分观念视界产生冲突,并改造了原有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思想观念。不管是哪一方面,这些新的思想观念都会作为一种经验积淀在心理上,并内化为自己的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观念。思想观念和理论知识的内化并不是接受的最终结果,最终的结果应该是外化,也就是用经过内化的思想观念和理论知识进一步去指导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并把它们转化为积极自觉的实践行动,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要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最佳结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尧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

[2]洛琼,吴翠珍,李长真.论接受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理论导刊,2011,(1):87.

立体化教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期刊论文;研究领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152-03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新型教育机构,是我国高等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服务型本科人才为主要目标,这意味着在教学中必须格外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基于这样的特殊背景,国内学界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研究对象投向了“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化”这一课题,并由此产生了一大批著作、报告、论文等成果。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文献为例,仅在2008―2014年,关于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模式优化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便有750余篇,其研究对象涉及实践教学的多个环节,如课程实训、课程实验、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室管理等。本文将根据已有的部分成果,对这一研究的主要论域和相关结论进行一定的梳理和评价,以期进一步推进该课题的研究,并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化提供一定的选择路径。

考虑到篇幅和代表性等因素,本文选择了2008―2014年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作为分析对象,尽管只以“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为主题进行检索肯定会遗漏部分文献,但作为一次抽样研究,是能够反映该课题研究现状的。

一、实践教学在独立学院教学体系中的特殊性研究

独立学院同时具备公办本科院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和社会力量办学的灵活运转机制,如何科学地定位其发展目标便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从已掌握的文献来看,国内学界普遍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独立学院的特殊发展目标。

张继龙和蔡哓群的研究认为,独立学院既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就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此必须建立以行业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平台[1]。陈志丹等则认为独立学院的母体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往往以学术价值为取向,重视学科知识理论体系的构建,但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他由此建议独立学院要“以实践教学为抓手,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培养方案”,以此让学生“通过实践能力的优势弥补理论知识基础较母体高校差的劣势”[2]。这样的观点在钟一民等人的论文中也得到体现――“独立学院确定实践教学的地位应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路线,重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确定实践教学的目标。同时通过科学的管理与有效的监督,培养出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合格人才。”[3]

实践教学对之于独立学院的重要性,在李相然等人的研究中被赋予了更重的意义:“独立学院要想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就必须加强‘生命线’――实践性教学的建设”。他们认为实践教学能促使独立学院的学生了解社会技术现状,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上,从而提高其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4]。

应该说,国内学界对于独立学院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有着基本相似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考量,成果较多,在此不做赘述。

二、独立学院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研究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那样,“知易行难”是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病,独立学院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虽然已在理论界得到了普遍重视,但在现实的教育实施中,不少独立学院仍然照搬公办院校的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置于次要的位置。这在诸多学者的研究中都得到了体现。

叶远帆的论文显示,一些独立学院长期以来在教学内容上只重视书本内容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他认为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操作技能等能力普遍较差,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5]。李文莉的研究在认同“对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一观点外,特别提出“培养方案设计不够科学”、“条件设施匮乏”等制约因素,她认为部分独立学院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健全,评价考核体系不完善,从而无法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出公正而又科学的评价[6]。

有些学者认为很多独立学院虽然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具体实施上并没有遵循客观教学规律和学生接受规律。譬如,苟婷婷在她的研究中指出,部分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项目设置不够完善,甚至将实践教学等同于实验教学或者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内容,又或者片面追求实验室的扩建和硬件设施的完善,从而大大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7]。

除了必要的理论演绎,不少学者对制约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效果实现的因素进行了实证调查。唐蕙曾对桂林某独立学院的学生进行过题为“关于对实践教学开展情况的基本认识”的随机抽样,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70.11%的学生认为现有的实验内容以演示型和验证型为主,缺乏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8]。

上述研究表明,虽然多数独立学院普遍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存在较为明显的偏差,或者仅仅把实践教学视为培养学生技能的手段,或者忽略了实践教学对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方面的综合作用,从而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实现。很显然,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独立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便难以实现。

三、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模式优化的对策研究

从已掌握的期刊论文来看,“对策研究”是独立学院教学模式优化研究的主要论域,学者们从多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对策研究的第一方面: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独立学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和保证。王德宜等人认为,独立学院的年轻教师普遍缺乏与专业相适应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因此,他们建议要大力充实具有实践技能的教师队伍,注重培养和引进高学历且实践技术过硬的高层次人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9]。张钜斌等人结合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的做法与经验,给出了更加具体的建议:第一,核心:即领军人物,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领导水平、较强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第二,骨干: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有较丰富的实验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管理能力;第三,主体力量: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出的青年教师[10]。

比之而言,李景宝等人提出的加强独立学院实践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则更加系统――“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每年有一定的时间承担实践教学工作;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做兼职教授,定期对教师开设讲座,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聘请公司、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青年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11]可以说,这些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来优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值得纳入考察的视野

(二)对策研究的第二方面: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教学对独立学院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言,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学者们给予了实验室教学大量的学术关注。赵永宽等人的论文认为,在独立学院实验教学中,要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和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面向应用的实验项目,开展创新型实验的教学实践。因此,他们提出实验教学不仅应包括课程教学实验,还应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新的要素和功能[12]。

罗正祥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为例,提出独立学院构建实验室体系应以专业建设为基础,该院已建成60余个各类实验室,分属于电子信息基础实验教学中等8个实验教学中心,使该院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上一个新的水平[13]。刘亚松等则总结了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的实验室建设经验,提出了“集中投入、分期建设、先基础后专业、资源共享、突出重点”等实验室建设原则[14]。

上述成果最大的特点便是在特定的、具体的独立学院里进行实验室建设而得出的结论,必然对于其他院校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具有直接的借鉴价值,应该引起学界足够的关注。

(三)对策研究的第三方面: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是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平台,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场所。学者李景宝提出独立学院要根据学院学科发展和专业设置情况,积极与本院专业相关的单位广泛联系并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大学生实践教学和就业提供场所和平台。他特别指出:“独立学院应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的实习基地,有利于学校在人才培训、科技推广、产品开发、技术咨询、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11]

楼建伟的论文提出校外实训基地是大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提升职业素养、培养综合能力的最佳场所。因此,“多渠道地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立课堂教学、实验室模拟、校外实训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做好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5]。陈玲萍则认为校外实习基地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给予学生真实的工程体验。她根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在上海等地建立的39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情况,认为通过现场生产操作、理论知识考试和现场提问答辩等多种形式,确保学生的校外实习效果,达到提高工程意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根本目的[16]。

(四)对策研究的第四方面: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系统检验,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很显然,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对于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宋小芳等针对独立学院的特殊性,提出独立学院的毕业论文工作首先要做好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其次要健全毕业论文的中期监督检查制度;最后要规范论文答辩程序和客观评定论文成绩[17]。

陈洁的研究结论给出的建议更加细化,她在其论文中指出了三点:一是在毕业设计初期、中期、末期都要开展关于毕业设计的讲座,使学生能够充分熟悉毕业设计的所有要求和程序;二是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应与其专业方向及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三是应努力突破毕业设计指导老师“非老即小”的瓶颈,尽可能引进指导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使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分配,切实保障论文指导教师队伍的质址[18]。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有关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模式优化的研究中,规范分析和典型分析较多,而真正意义上的实证研究则偏少,尤其是通过实证方法来验证某一种对策建议所取得的具体效果明显不足,许多研究结论并没有通过实践来验证,其运用前景依然朦胧。因此,如何进一步研究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模式优化,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有待我们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继龙,蔡哓群.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7):50-52.

[2]陈志丹,晏艳琴.独立学院加强实践教学的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0):63-66.

[3]钟一民,王虹,张迅航.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7-19.

[4]李相然,王宪杰.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2):81-84.

[5]叶远帆.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教学探索[J].教育探索,2010(3):99-100.

[6]李文莉.凸显独立学院特性构建“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J].中国高等教育,2011(12):58-59.

[7]苟婷婷.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1):65-67.

[8]唐蕙.论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实施的系统性原则――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为中心的考察[J].大学教育,2013(3):21-23.

[9]王德宜,朱庆仁.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探析[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84-186.

[10]张钜斌,周殿清,陈山.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创新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9):1-4.

[11]李景宝.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独立学院实践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9(14):96-97.

[12]赵永宽,石元蒙.浅谈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人力资源管理,2010(2):109-111.

[13]罗正祥.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实践与体会[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7):1-3.

[14]刘亚松,魏景光.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及管理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414-416.

[15]楼建伟.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212-214.

[16]陈玲萍.“大工程观”背景下的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