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会计论文范例6篇

商誉会计论文

商誉会计论文范文1

[关键词]商誉计量;直接法;间接法;选择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200

1对商誉本质的认识

20世纪70年代,亨德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中提出了商誉的“三元论”,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这是会计界首次对于争论不休的商誉本质进行的一次权威总结。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愈渐成熟,大规模企业并购案例的出现,对金额庞大的商誉如何入账、如何反映出企业盈利能力,成为商誉会计中不得不直面的一道难题。

对商誉本质三种比较公认的认识:一是商誉是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盈利的要素和情形;二是商誉是预期未来超额盈利;三是商誉是企业总体价值与单个可辨认净资产价值的差额。(葛家澍,杜兴强,2007)

由此可见,对商誉本质的认识主要有“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直接计量法与间接法两种计量方法。

计量商誉,对其本质的透彻理解格外重要,当我们提及“商誉”时,实际上不刻意区分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之所以加以区别,仅为表明从外部购入获取的外购商誉来自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环境,体现的是共性与个性的差异。(李玉菊,2011)

2两种传统商誉计量理论及其衍生

21直接法(超额收益法)

直接法的理论依据是“超额收益论”,商誉作为企业预期未来的超额盈利,依据会计的持续经营和会计期间的基本假设,在外部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时,假设企业永续经营,那么可采用适当资本化率或者是折现率将超额盈利进行贴现,从而得出商誉。以超额收益资本化法和超额收益折现法为代表,原理如下:

(1)超额收益资本化法

商誉=企业单项资产价值之和×(企业预期收益率-行业平均收益率)÷资本化率

(2)超额收益折现法

商誉=Σ企业当年净资产×(企业预期收益率-行业平均收益率)×折现系数

22间接法(割差法)

间接法的理论依据是“总计价账户论”。割差法里,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与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价值之差。我们常说1+1>2,企业作为一个各项资产或资源的结合体,其结合不是简单加总,而是各项价值体之间的有机的贴合,从而使企业内部产生协同作用,创造出1+1>2的效果。企业这种超乎平常的能力即商誉,通过割差,我们发现商誉终于能够在数量上剥离开来,模型也转化为对企业整体价值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

计算原理如下:

商誉=企业整体价值-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对于企业的整体价值有几种的理解。

第一,未来盈利现值。如果我们把资产的经济价值界定为未来经济利益的现值,那么也可以认为企业的整体价值就是全部资产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贴现值,可以利用股利现金流(DDM)、股权现金流(FCFE)、实体现金流贴现(FCFF)等模型来估计企业的整体价值。

第二,股票的市值。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判断,企业全部股票的市值总额,近似反映了企业的总体价值。此时割差法变为:

企业整体价值=公司市值=每股市价×流通在外总股数

商誉=公司市值-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等于资产公允价值与负债公允价值的差额。它来源于资产负债表的列示,由企业评估师逐一进行会计估计得到其公允价值,存在很大的职业判断的空间,不确定性不言而喻。

在割差法基础上,利用BS期权模型计算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如杜兴强(2003),等。原理如下:

G=V-[(S×N(d1))-X×e-r×T×N(d2)]

d1=ln(SX)+(r+σ22)TσT

d2=d1-σT

V槠笠档恼体价值;S为标的股票的现价;X为期权的执行价格;T为期权的执行期限;r为无风险利率,σ2为股价的波动率。

3对两种计量方法的评价

商誉计量方法源于对其本质的认知。无论是基于“超额收益论”的直接法还是基于“总计价账户论”的割差法,他们对于商誉的理解都无可厚非。

31理论的合理性

超额盈利法最大优点是突出反映了商誉“超额盈利”特性,利用企业预期收益率与行业平均收益率的差值,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采取年份各异的、适当折现率贴现。但仔细分析直接法的理论依托,“商誉是可以为企业带来超额盈利的要素和情形”和“商誉是预期未来超额盈利”,企业资产包括有形和无形资产,不能单独存在的资产即商誉,这些都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盈利的有利因素。那么企业的超额盈利仅是商誉带来的吗?不,超额收益还受到诸多因素的有利影响,例如商标权等。显然,超额收益法的计算并没有筛除非商誉因素的“杂质”,结果导致商誉被高估。

反观割差法,采用企业整体价值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差值来计量商誉,从根本上避免“超额盈利”的计量,从理论上来看较合理。

32操作的现实性

直接法的公式中存在着较多的需要主观判断的变量。贴现率在近期可借鉴市场无风险利率,然而经济形势的变化将使得这种选择飘忽不定;贴现期则建立在企业长期稳定经营的基础上;行业平均收益率受到科技进步、全球经济的影响,例如通信、钢铁行业。总之,超额收益法需要建立在企业能够平稳发展,预期收益稳定的基础上。直接法在操作中数据获取不准确导致计量结果不准确,局限较大。

间接法计量只需考虑如何获取企业整体价值和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企业的整体价值可利用传统的企业估值模型(部分模型受限于贴现率、贴现期);利用股票的市场价值,但是实证样本仅限上市公司,不利因素是,中国资本市场不够成熟,股价的波动不完全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因素,还有投资者的非理性决策等不利因素。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受到会计师职业判断影响,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存在。然而,利用BS期权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割差法的缺陷,只要设法对股价进行调整,使其客观反映企业真实价值,那么在此基础上计量的商誉是具有可信度的。

4结论

本文评价了两种传统计量方法的优劣,总的来说,两者的共性都是根据商誉定义出发进行的计量,差异性体现在操作难易程度的不同以及最终测算结果的可靠性。相比而言,割差法较为合理。商誉会计理论在不断丰富,基于期权的商誉计量研究也将进一步推进,笔者建议从割差法出发对现有的期权模型进行改进,并采用大样本实证检验其计量结果的可靠性。期待找到一种相对合理的商誉计量方法对商誉进行计量,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参考文献:

[1]ES亨德里克森会计理论[M].王澹如,陈今池,编译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87

[2]杜兴强,黄良文商誉估价模型探讨[J].中国统计,2003(6):53-54

[3]葛家澍,杜兴强中级财务会计学(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李玉菊基于企业能力的商誉计量方法研究[J].管理世界,2010(11):174-175

[5]杜兴强商誉的性质及对权益计价的影响――理论分析与基于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商誉会计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2010:21

商誉会计论文范文2

以前我国没有制定有关企业合并的会计准则,实务中主要参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但随着合并方式的创新,这些规定已逐渐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因此,财政部立足中国的实际,借鉴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合理内容,制定和颁布了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与以前的通行做法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企业合并中并购商誉的会计处理有什么影响,笔者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动机,对并购商誉的确认、计量、会计处理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并购商誉的处理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并购商誉会计,更好的应对企业合并的浪潮。

关键词:商誉 企业合并 会计准则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market economy syste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dern business enterprise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ock market,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carries out their strategic target of development by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erger and acquisi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which can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y. The issue of combination goodwill is becoming the question which our country accounting theorists must face. Our country market system starts late and the combination also belongs to the newborn business. The processing of combination goodwill also has certain insufficiencies. Thus, the research of combination goodwill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acing the coming combination tides.

There was no financial standard about merger and acquisition before. We have to obey several provisions which were promulgated by Ministry of Finance. Along with the innovative modalities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hese can’t adapt the deman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gradually.

Therefore,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formulated and enacted our accounting standard about merger and acquisition basing on the actual conditions in China and on reasonable content of FASB and IAS. What kind of changes there are between the provision of and the previous practice, how these changes influence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business combination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that background and motivation, the writer conducted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f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record, disclosed and other related question of combination goodwill as well as the negative goodwill, hoping consummates combination goodwill accountant, better conduct combination tide.

Key Words: Goodwill, Merger of enterprises, Accounting Standard

目 录

摘 要………………………………………………………………………1

Abstract ……………………………………………………………………2

一、序 言…………………………………………………………………4

二、文献回顾………………………………………………………………4

三、对于并购商誉的认识与思考…………………………………………5

(一)对商誉定义的认识与分析………………………………………5

(二)对并购商誉定义的思考…………………………………………6

四、对于并购商誉会计问题处理的一些想法与建议……………………6

(一)关于并购商誉确认标准的分析…………………………………7

(二)并购商誉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7

(三)并购商誉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与分析…………………………9

(四)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的选择对商誉的影响………………………9

五、TCL集团换股合并TCL通讯案例分析………………………………10

六、结 语…………………………………………………………………11

七、参考文献………………………………………………………………12

一、序言

当历史的车轮驶进21世纪,人类真正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财富的创造驱动力由实物资产“漂移”到非物质要素上来,传统会计理论体系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不适应性和缺陷就明显暴露出来。按照传统会计理论来制定的会计准则难以正确地指导会计实践,会计系统提供的信息不能全面反映企业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会计活动经常面临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尴尬。据美国两大证券交易所的统计,1973~1983年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仅为公司净资产的 0.82倍;1981~1993年,上市公司市值为公司净资产的4.4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高科技企业的市场价值通常高达其净资产的10~50倍。另外,在企业合并中,资产的收购价格与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差极大。如1989年时代和华纳两公司合并时支付的 140 亿美元中,80%是商誉。在21世纪之交,全世界发生的众多兼并收购案件中,商誉在购并金额中占据绝大比重。

在我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有企业现代制度的建立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企业资产重组市场风起云涌。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有利于企业的扩张和发展,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新的顾客和市场。据统计,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资产重组,如清华同方与鲁颖电子的合并、联想合并 IBM 的个人电脑业务、TCL集团换股合并TCL通讯等等。企业合并已成为影响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每一起成功的收购活动往往会导致巨额的收购溢价,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商誉。因此,随着近来重组并购的频繁,而商誉问题因其确认的不精确性、核算的不可靠性成为会计领域日益突出的矛盾之一。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38项具体准则和1项基本准则。新的准则对企业的合并以及无形资产的处理均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因此,在新的会计准则下,我国的企业应该如何处理企业合并中出现的商誉问题?对商誉的确认、计量以及会计处理较以往又有些什么变化?本文试图以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结合国外相对先进的一些会计准则,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解决。

文章的第一部分为序言,简单地说明了当前企业合并的发展趋势,陈述了其中产生的商誉问题及其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为文献回顾,摘要了一些国际上对于商誉问题的主流看法及各国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第三部分为笔者对于商誉的基本概念以及并购商誉定义的一些看法;第四部分为笔者对于并购商誉会计问题处理的一些想法与建议,分别讨论了新会计准则下商誉的确认、计量、会计处理等问题;第五部分为TCL集团换股合并TCL通讯的案例分析;最后为结语部分。

转贴于 二、文献回顾

商誉通常被认为是某一主体具有“能获得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能力与信誉”。在会计学界, 对商誉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观点有:(1)好感价值论:美国会计学家Hendrickson认为,商誉是人们对企业具有好感的无形价值。这些好感可能来自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企业信誉、垄断的特权和管理有方等。一个企业拥有了商誉则能在较长时间内获得较多的利润。(2)超额收益论:该观点认为商誉是预计超额收益的资本化。(3)总计价账户论:即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是计量企业未入账资产的结果。它是对企业主体中优秀的管理人才、忠实的客户与有利的地点等资产的计量。(4)无形资源论:认为商誉是未入账的无形资源。(5)核心商誉论:关于核心商誉,是Petrone和Johnson在1998年首次提出的。他们认为商誉是由6大部分组成:①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在收购日的公允市价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②被收购企业存续业务“持续经营”要素的公允价值;③收购企业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和业务结合的预期协同效应的公允价值;④收购企业由于计量收购报价的错误而多计量的金额;⑤被收购企业未确认的其他净资产的公允市价;⑥收购企业多支付或少支付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则把②、③称为核心商誉。这些观点是基于企业兼并收购下的经济环境。

由于商誉具有不可明确辨认的特征,各国在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上有很多差异。表现为对商誉性质的界定不同,各国对商誉的定义也有不同的形式。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98年的第38号国际会计准则(IAS38)《无形资产》中明确指出:“无形资产的定义要求无形资产是可辨认的,以便与商誉能清楚地区分开来。”由此可以看出,IASC规定的无形资产不包括商誉。IASC在1998年修订的第22号国际会计准则(IAS 22)《企业并购》将商誉定义为“交易发生时,购买成本超过购买企业在交易日所取得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股权份额的部分。”该项会计准则进一步指出,“购买企业时产生的商誉所代表的是购买企业指望取得未来经济利益而发生的支出。该项经济利益可能由于购买的可辨认资产的协同作用而形成,也可能形成于某些资产,这些资产在单个考虑时并不符合财务报表中加以确认的标准,而购买企业却准备在购买企业时为之发生支出。”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并非商誉的定义。只不过是出于便于操作的考虑而对商誉所作的界定。同时,这一界定严格将企业的“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区分开来,确认的是外购商誉。

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布的第141号财务会计准则(SFAS141)《企业并购》中,商誉被定义为“购买企业支付的购买成本超过获得的资产与承担的负债的净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的金额包括不符合SFAS141规定的应确认为其他资产的无形资产。”这一定义沿袭了先前的会计原则委员会(APB)颁布的第17号意见书(APB 17)的观点,是准则变迁中从未动摇过的基石。无形资产被定义为,没有实物形态的长期资产(不包括金融资产),包括商誉、版权、专利、商标和商业机密等。可见美国的无形资产包括商誉。当然,同国际会计准则相类似,美国对商誉的定义也是从可操作的角度来界定,并不是十分严格。

英国1997年12月的《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商誉和无形资产》(FRS10)认为,外购商誉是指:收购成本与被并企业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总和的差额。当收购成本大于被并企业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总和时出现“正商誉”,但当被并企业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总和大于收购成本则会出现“负商誉”。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因收购而产生的商誉,其本身既不是一项像其他资产的资产,也不是一项价值损失。商誉是联结收购方自身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资产列报的投资成本与合并财务报表上被并方资产和负债分摊价值的桥梁。虽然商誉本身不是一项资产,但是不作为股东权益的减少而仍然作为报告主体的资产列报。

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于商誉是否归属无形资产的规定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商誉的相关处理上,比如确认、计量和摊销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三、对于并购商誉的认识与思考

(一)对商誉定义的认识与分析

商誉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它最早出现在十一世纪,直至十九世纪末才引起会计界的普遍重视。1929年,约翰·坎宁就指出:“会计师、会计理论家、经济学家、工程师和法律专家都试图对商誉的定义、性质以及计量进行界定。可以这么说,其结果是参与讨论的越激烈,得到的结论也就越不一致。”长期以来,对商誉本质及定义的探讨一直从未停止,但自始至终,仍然没有达成共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儿种:(1)好感价值论,美国会计学家Hendrickson认为,商誉是人们对企业具有好感的无形价值。这些好感可能来自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企业信誉、垄断的特权和管理有方等。一个企业拥有了商誉则能在较长时间内获得较多的利润;(2)总计价账户论,即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是计量企业未入账资产的结果。它是对企业主体中优秀的管理人才、忠实的客户与有利的地点等资产的计量;(3)超额收益论,该观点认为商誉是预计超额收益的资本化。

笔者认为:(1)好感价值论是从形成商誉的诸多因素去解释的,但是,这种好感是从消费者角度而言,企业无法实际拥有和控制,而且好感是难以用货币去计量的,因此,好感价值论只说明了商誉的表象,而无法说明商誉的实质;(2)总计价账户论对商誉的认识只是从其计量来入手的,并没有认识到它的实质,这种观点说明的是商誉的计量方法之一,对于商誉到底是什么,没有一个清楚的解释;(3)超额收益论真正说明了商誉的实质。商誉就是一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收益的经济资源,这种超额盈利能力是相对于社会平均盈利能力而言的。企业运用现有的各种有形资产和可辨认无形资产进行经营所带来的收益大于这些资产在社会正常经营能力支配下所产生的收益时,就存在商誉。从会计学的角度看,超额收益论起源于人们对资产这一会计要素特性的认识,正是把握了商誉作为资产的基本要件—经济资源、获利潜力,货币计量只要素,从而对商誉进行了科学的定性。通过超额收益论,我们知道商誉是一种企业所拥有的在经营上具有优越获利能力并可在未来带来超额经济收益的经济资源,它可以使企业的收益水平高于同行业的正常收益水平。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认清商誉的内涵,了解它的性质。商誉是企业拥有的能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盈利能力的一种无形的特殊经济资源,它具有以下性质:(1)商誉是一种企业所独有的可能带来未来超额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当企业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相比,同等的有形资产带来更高的盈利时,这时企业就拥有了商誉;(2)商誉的形成和作用与企业的整体而不是某一要素有关,且形成商誉的因素,不能用任何方法或公式单独计价;(3)商誉的价值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它会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4)商誉没有法定的有效期限,商誉同其他资产不同,它没有确定的使用期限,也没有法定的有效期限,它可能永远存续下去,也可能在短期内丧失这种超额盈利能力。

(二)对并购商誉定义的思考

在会计界,商誉历来被分为两部分:自创商誉和并购商誉。对于自创商誉,鉴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各国均不予确认。但在并购商誉方面却存在很大的分歧,众说纷纭。从文献回顾中各国的规定来看,目前各国普遍将并购商誉等同于合并价格与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并以这一差额来计量并购商誉,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合并价格与被合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并不能完全代表并购商誉的性质。因为合并价格减去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是合并交易中出现的,在被合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确定的条件下,这个差额主要受到合并价格的影响,但是合并价格并不一定是企业价值的真正体现,因为合并价格除了受原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及商誉大小的影响外,还要受合并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双方的谈判地位、交易费用、信息是否充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以后的经营中并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的超额收益,其不能称为资产,不是商誉,当然也不是并购商誉,这些非商誉因素形成的差额只能是企业为合并而发生的一种费用或收益。由于合并价格与被合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包括了诸多非商誉因素,所以,笔者认为将并购商誉等同于合并价格与被合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的做法是不妥当的,这个差额并非全部都是商誉,它只是目前会计界为了简化账务处理而采取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商誉会计论文范文3

关键词:商誉的性质;会计处理;超额利润

企业商誉由最初被视为无形资产到现在最终被定义为企业整体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广泛的前景。为了让使用者更加了解商誉,本文将对商誉的本质、确认和计量等方面做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一商誉的本质

关于商誉的本质研究,一直是困扰会计界的一个难题。20世纪40年代以来,会计界对商誉本质的探讨逐渐突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势,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好感价值论

好感价值论对商誉的解释认为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这种好感主要来源于企业拥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有力的商业地位、独占特权和企业管理有方等方面。

(二)超额收益论

在超额收益论看来,商誉是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报酬的那个部分。这里所说的超额收益应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能获取较同业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利刃。商誉是与企业整体结合在一起的,无法单独辨认的,但企业一旦拥有它就具有超过正常盈利水平的盈利能力的服务潜力。因此,它的价值只有通过作为整体所创造的超额收益才能集中表现出来。这一观点的提出主要是由于商誉是与整个企业何为一体的,构成商誉的各个因素不能一一辨认,只有将各个因素整合起来,通过整个组合带来的超额盈利才能更清晰地体现商誉的价值。

(三)总计价账户论

总计价账户论,又称剩余价值论。这一论点认为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是继续经营价值概念和未入账资产概念的产物。继续经营价值概念认为,商誉本身不是一项单独的会生息资产,而是实体各项资产合计的价值(整体价值)超过了其个别价值的总和;而未入账资产指的是诸如优秀的管理、忠诚的客户、有利的地点等。这一观点是从方的角度说明了商誉的计量方法,而不是定义商誉。商誉总体价值的估计误差单项资产的高估或低估,都会被挤到商誉中。因此,在这一观点下,商誉容易成为一个“调节阀”,承受着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

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被称作商誉的“三元论”。其中,超额收益论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原因在于该观点把握了商誉作为资产的经济资源、获利潜力、货币计量三要素。其不足之处在于,该观点在对商誉科学定性之后,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使其对商誉的理论指导作用显得软弱乏力。

二商誉的会计处理

(一)商誉的确认及初始计量

在新准则体系下,只有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才涉及商誉的会计处理,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控股合并和吸收合并时确认商誉又稍有不同。

1.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该合并方式下,购买方一般应于购买日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应以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体现为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商誉;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合并当期损益,因购买日不需要编制合并利润表,该差额体现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应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2.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将合并中取得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按其公允价值确认为本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作为合并对价的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作为资产处置损益计入合并当期的利润表;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与所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视情况分别确认为商誉或是计入企业合并当期的损益。

值得说明的是,(1)企业合并中取得的有关资产、负债由于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不同产生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要调整商誉的价值。(2)商誉确认后,由于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商誉的后续确认和计量

新会计准则规定,商誉确认之后,持有期间不再摊销。企业如果拥有因合并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由于商誉难以独立产生现金流量,因此,商誉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合进行减值测试。减值的主要步骤如下:

首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然后,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其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就其差额确认减值损失。

如果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是母公司根据其在子公司所拥有的权益确认的商誉,子公司中归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商誉并没有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因此,在对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企业应当将归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商誉调整增加资产组的账面价值,然后根据调整后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以确定资产组(包括商誉)是否发生了减值。

通过以上的会计处理,合理公允地处理和披露企业合并商誉,从而更好地反映了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产生的潜在的经济价值,揭示了购并资产的变动情况,进而真实地反映企业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财务报表分析者、使用者和企业管理层评估购并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及其现金流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徐文丽.对商誉本质的重新认识[J].上海大学学报,2009,(01).

商誉会计论文范文4

关键词:会计准则;商誉;发展

一、商誉的形成发展以及在我国的现状

商誉是指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的资本化价值。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对整个企业的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商誉是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其特点是:①没有实物形态;②商誉融入企业整体,因而它不能单独存在,也不能与企业其他各种可辨认资产分开来单独出售;③有助于形成商誉的个别因素,难以用一定的方法或公式进行单独的计价。商誉的价值只有在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时才能按总额加以确定;④在企业合并时,可确认商誉的实际价值,但它与建立商誉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没有直接的联系。商誉的存在,未必一定有为建立它而发生的各种成本。按国际会计惯例,只有外购的商誉才能确认入账,即在企业合并时才可能予以入账。自创商誉不能入账,即使有费用的发生与商誉的形成有某种关系,但也应确认为费用。

商誉形成的原因很多,弗克和戈登经过大量深入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形在商誉的因素如下:①短期现金流量的增加,包括生产的经济性,能筹集更多的资金,有现金储备较低的筹资成本,存货持有成本的减少,避免交易成本,税务优惠。②稳定性,包括有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无重大的经营波动,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③人力因素,包括管理才能,良好的劳资关系,精细的培训计划,组织结构,良好的外部公共关系。④排它性,包括技术的独占权和品牌。而商誉在我国新旧会计准则中的定义是有变化的。在旧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的定义是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购入的无形资产应当按实际成本记账;接受投资取得的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约定的价格记账;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应当按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支出数记账。而在旧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商誉应属于无形资产类。而在新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的定义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符合无形定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有两条,第一是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者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第二是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而商誉正是因为不满足可辨认性,所以在新会计准则中,将其划出无形资产这一类。

二、现行商誉的主要代表观点

商誉及商誉会计自19世纪末以来,一直是会计理论与实务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研究水平的提高,对商誉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入,20世纪40年代以来,会计界逐渐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商誉观点。第一,商誉的“三元论”。关于商誉的本质,比较权威的观点当属美国当代著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在其专著《会计理论》中介绍的三个论点,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这三个论点称作商誉的“三元论”。好感价值论认为,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起源于企业所拥有的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口碑、有利的商业地位、良好的劳资关系、独占特权和管理有方等。超额收益论认为,商誉是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报酬的那个部分。这里的超额收益应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能获取较同业平均盈利水平更高的利润。商誉是与企业整体结合在一起的,无法单独辨认,但企业一旦拥有它,就具有超过正常盈利水平的盈利能力和服务潜力。总计价账户论,也称剩余价值论。这一论点认为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是继续经营价值概念和未入账资产概念的产物。继续经营价值概念认为,商誉本身不是一项单独的会生息资产,而是实体各项资产合计的价值超过了其个别价值的总和;而未入账资产指的是诸如优秀的管理、忠诚的客户、有利的地点等。第二,核心商誉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99年9月7日公布了一项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了“核心商誉”的概念。FASB把会计确认的商誉分解成六部分:①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已确认账面价值的差额;②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被收购企业确认的其他净资产的公允价值;③被收购企业持续经营中各种得以存续的优越条件和无形资源所具有的公允价值;④通过企业并购实现收购企业与被收购企业的整合所具有的公允价值;⑤收购企业由于高估被收购企业净资产而多付的价值;⑥因为并购双方的讨价还价而导致收购企业多付或少付的价值。他们认为只有上述第③部分和第④部分属于核心商誉,应当作为正商誉进行确认。

三、商誉在我国的未来展望

虽然商誉的概念形成已久,但是商誉仍是会计理论实践中最富争议的论题之一。尽管如此,在会计处理日益规范化的时代潮流中,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有关商誉的会计准则。我国在新旧准则中对于商誉的不同定义以及处理方式,也反映了商誉的发展史。相关准则虽然确定了外购商誉的价值,但是企业的自创商誉始终没得确认,即是说自创商誉始终不能按照有关准则进行处理。这是由于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的相关性原则与可靠性原则,而按照相关性原则来说,企业的自创商誉是应该进行有关会计处理的,但是可靠性原则却要求该价值能够可能的计量,但是商誉是不能从企业剥离出来的,除非企业进行合并或者重组,否则商誉的价值得不到可靠确认计量。由此可见,商誉的发展仍待完善,商誉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处理仍需要具体规范化。

参考文献:

商誉会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商誉; 合并商誉; 经济后果

一、引言:全球经济动荡中会计的角色

2008年是全球经济极端不平静的一年,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再到全球性经济动荡。仅以股市为例,截至2008年底,全球股市累计下跌42%,30万亿美元的财富化为泡影。美国、中国、俄罗斯、韩国、中国香港等股市均有40%—70%的下跌幅度,中国股市的跌幅更超过65%,24万亿人民币的财富化为乌有①。各国政府同时采取了多项措施救股市、救楼市、救经济。比如,美国出台了7 500亿美元的经济救援计划、英国出台了200亿英镑的经济刺激方案,中国更是以40 000亿人民币来撬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全球金融危机到底是何原因导致?有人认为,都是会计“惹的祸”!各国的经济刺激计划能否在短期内奏效?会计上又有哪些作为?人们拭目以待!

就会计而言,会计其实就是一个计量过程(亨德里克森,1982)。在经济全球化、资本流动国际化、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会计的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各国经济的表现和资本市场的运作状况都可以通过会计客观地反映出来。近年来,会计改革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会计目标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化;二是会计计量从“历史成本”向“公允价值”转化;三是收益确认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表观”转化。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实施,全面实现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会计计量中广泛运用公允价值、在企业合并时确认商誉(负商誉确认为当期损益)等②。

随着我国企业合并事项的日益增多,合并商誉的金额日趋增大,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与日俱增,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日趋凸显,其所带来的经济后果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但会计上确认商誉后,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到底有何影响?到底有何明显的经济后果?迄今为止,并没有太多的研究成果对此予以准确回答。因此,本文以2007年年报的实际数据为基础,探讨会计上确认商誉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目的在于从理论的角度回答会计上为什么要确认商誉,确认商誉后对股价、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到底有何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二、商誉的性质与我国对其进行会计处理的理论依据

何谓商誉③?英国学者卡多佐(Cardozo)在1859年首次将其定义为:企业在从事经济活动中所取得的一切有利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商号等有关的一切,以及与企业有联系,并由它们能使企业受益的一切有利条件(P.D.Leake,1914),简称“一切有利条件论”。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后,以美国为代表所掀起的五次企业合并浪潮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既为商誉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又激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商誉问题大论战。但到底什么是商誉以及企业到底是否存在商誉等问题,则一直为人们所争论。1982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在其著作《会计理论》一书中,将前人对商誉本质的研究成果概括为三种理论,亦称“三元理论”: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价值论和总计价账户论。我国会计界,对商誉的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之一,《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遵循了“总计价账户观”理论,即商誉是合并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使实践上有据可依,也使我国企业从2007年起会计报表中首次出现了“商誉”项目,并以资产予以确认,但准则的并未平息理论上的纷争。因为,采用“总计价账户观”进行商誉的会计处理,可以说是理论上存在缺陷,实践中过于简化,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以美国在线(AOL)合并时代华纳(Time Warner)为例,2000年1月美国在线以1 470亿美元并购了时代华纳,曾产生了1 250亿美元的商誉,时隔26个月的2002年第一季度就计提了542.03亿美元的商誉减值损失,占其第一季度亏损额的99.99%④。我国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显示,在1 331家上市公司中,有506家公司确认了商誉,其总价值约为354亿元人民币,且有上升的趋势⑤,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企业间的并购行为日趋增多,企业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多元化的运营格局正在形成;但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去冷静思考:无论商誉的本质如何表述,它都是一种虚拟资产,是人们的共识,即现行会计上确认的商誉实际上就是一种“合并价差”。这种“合并价差”数额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三大要素:一是合并对价的大小;二是被并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的高低;三是被并企业净资产的质量(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不仅如此,会计上一旦确认商誉后,就只是进行减值测试,而不计提摊销。其结果是会计报表中存在巨额的虚拟资产,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企业的实际价值。如果某个会计年度企业发生严重亏损,到底是经营存在困境?还是会计确认与计量的不妥?可以说是不能简单给予回答的。

三、我国企业确认合并商誉的经济后果分析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以下简称“准则”)后,自2007年开始在上市公司试行,准则的与实施使得多年来我国会计界对商誉的理论研究变成了现实,虽然一年的数据很难说明所有问题,但会计上确认商誉的经济后果已经开始凸显。为此,本文以2007年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具体分析我国企业确认合并商誉的经济后果。

(一)数据来源与商誉总体概况说明

在我国,由于商誉是在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才要求确认与报告的,故在过去的会计报表中并无商誉,且过去会计报表中的“合并价差”包括的内容远不止商誉一个事项。有鉴于此,本文的样本时间窗口限于2007年度⑥。此外,商誉通常是作为合并报表的项目出现在合并报表中,所以本文采用的财务数据都是来自于合并报表(对于出现在个别报表中的商誉,本文并未考虑)。

本文采集了沪、深两市A股市场(删除了中小企业板)1 331家上市公司的全部数据,确认商誉的公司为506家,时间窗口为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所有数据来自于CSMAR数据库,除此之外,还参考了巨灵金融终端数据库和巨潮资讯。本文的数据处理主要通过SPSS.17完成。在已确认商誉的506家上市公司中,其商誉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企业确认合并商誉有增大的趋势,由年初的272亿元、第一季度末的252亿元、第二季度末的326亿元、第三季度末的354亿元到年底的354亿元,年末与年初相比增幅近30%。可以预见的是,由于2007年我国总体金融政策是适度偏紧,先后六次提高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企业贷款的难度加大。有鉴于此,可以肯定的是,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会有明显下降。有数据表明:截至2008年4月16日,沪、深两市有1 083家公司的整体资产负债率为84.94%,比2006年的86.02%和2005年的86.98%分别下降1.08和2.04个百分点⑦。虽然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是多种原因共同影响的结果,但会计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合并确认商誉应该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二)样本上市公司确认商誉的分布与会计处理结果描述

本文将1 331家样本上市公司分为从未确认商誉和确认过商誉两组。从未确认过商誉组是指无论在年报中,还是在中期财务报告中都始终没有确认商誉的上市公司(当然,从未确认过商誉组有可能包括一开始就全额计提了商誉减值损失的上市公司,本文并未将其区分出来)。确认过商誉组是指曾经在年报或者中期财务报告中确认过商誉的上市公司。这两组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和上市地点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从交易所的分布来看,沪市确认商誉的上市公司达323家,而深市只有183家。在2007年度,确认商誉的上市公司分布甚广,囊括了上市公司的所有行业,但分布很不均衡。首先是制造业类上市公司确认商誉所占比重最高(占50.79%);其次是商品流通类上市公司(占8.1%);再次是综合类上市公司(占7.31%),超过6%的还有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占6.52%),其余的行业都在6%以下。上述确认商誉的分布至少可以说明三大问题:

一是我国正在进入并购时代,企业并购持续升温,制造业担当主角。普华永道会计公司的数据表明,仅在2007年上半年,我国企业并购的交易数量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20%,从2006年同期的674宗增至808宗,交易金额达到276亿美元⑧。这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集中度低,尽管当前某些行业的企业平均规模在扩大,但是规模小、竞争力低的企业仍然是主体。

二是我国商品流通行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一个薄弱环节,流通效率低、效益差仍然是目前国内流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中国的商品流通市场是全球竞争最为激烈、同时地区差异化最为显著的市场之一。按照商务部《流通业改革发展纲要》的要求,力争在5至8年的时间内,培育出15至20家拥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在2007年,应有1-2家内贸流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要求单个企业至少要突破100亿美元的销售规模⑨。商品流通业近年来竞争的日趋加剧,必然导致企业并购行为的发生,比如苏宁电器的扩张就是典型的并购扩张案例。

三是综合类上市公司的并购动机日趋明显。从数据中显示,75家综合类上市公司中,有37家确认了商誉,占到了49.3%,是所有行业中确认商誉所占比例第三高的(社会服务业最高,建筑业其次),说明多元化经营仍然是我国上市公司的追求之一。事实上,多元化经营,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多元化经营的动机从总体上来看,不外乎两种:分散经营风险和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前者是要降低业务集中在一个领域内所造成的个别风险,或实现范围经济效应。后者主要是由于原来的行业不景气,或由于企业本身的原因无法在本行业内获得较好的发展。为了谋求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企业决定把资本移向新的、被认为是更有希望的领域,这往往也是弱势企业为争取生存空间而被迫作出的选择。从主观愿望上看,这两者都无可厚非,在理论上也是说得通的,但从客观现实看,馅饼和陷阱往往是同在一处的——馅饼下面就是陷阱。再从国际视野上看,国际大企业正在以核心竞争力理论为指导,在重归主业。比如美国通用(GE)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将200多个子公司重组为13个,以回归主业的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的第四次兼并活动的高峰期,并在1967-1968年间达到顶峰,与前三次明显不同的特点是:这一次有83%的兼并属于跨行业兼并,其中更有23%属于原先毫无干系的跨行业兼并。然而,从1970—1995年的26年间,则又出现了连续两轮大规模的“剥离”浪潮。1975年,“剥离”创记录地占到了所有购并活动的54%,1971-1995年的25年中该比例都维持在30%以上,平均高达41%。⑩

由于大多数上市公司的中期财务报告未经审计,其确认商誉的价值是否合理,以及其会计处理是否具有一致性,尚不得而知。故本文再将上述506家确认过商誉的上市公司分为年报确认过商誉组和年报未确认过商誉组两组。年报确认过商誉组是指2007年度的年报中,期初或者期末确认过商誉,而年报未确认过商誉组指2007年度的年报中,期初和期末均未确认商誉。这种分组的目的在于了解上市公司对商誉会计处理的一致性,以及发现是否有商誉的减值问题。(同样,年报未确认过商誉组有可能包括一开始就全额计提了商誉减值的上市公司,本文并未将其区别出来)。这两组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和上市地点情况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有87家上市公司(占17.19%)在年报中未确认商誉,但有资料表明,这些上市公司在中期财务报告里曾经确认过商誉,而在年报中商誉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其间是何道理?上述87家上市公司曾经在中期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商誉数额如表4所示。

从表3和表4可知,上述87家上市公司在年度内确认过商誉,且数额达18亿元、15亿元和16亿元,而年初、年末的商誉价值为零。其可能的原因只有三种:一是上述公司在2007年度内发生了企业合并而产生了新的商誉;二是在年末全额计提了商誉减值损失;三是原会计记录存在差错,在年报前进行了差错更正。至于是何种原因导致的结果,还需进一步分析。

再从现行会计准则的要求来看,除非上市公司在2007年有新的企业合并出现,且产生了新的商誉,否则,商誉的数额应该是逐季减少或者不变⑾。即,年初商誉数额应大于或等于第一季度的商誉数额,大于等于半年报、第三季度和年末的商誉数额。也就是说,假定未产生新的合并商誉前提下,其数理逻辑关系为:年初的商誉数额≥第一季度末≥第二季度末≥第三季度末≥年末。

有鉴于此,以上述基本逻辑关系来将表3剩余的419家在年报中确认过商誉的上市公司再分为符合逻辑关系与不符合逻辑关系两组。这种分组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探寻商誉价值变化的规律及其上市公司对会计准则的遵循情况。这两组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和上市地点情况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发现,上述419家在年报中确认过商誉的上市公司中仅有45家(占10.74%)符合上述基本的逻辑关系,其余374家(占89.26%)都不符合其逻辑关系。从相关比例上看,制造业类上市公司中只有不到9%(18/216)、综合类只有8%(2/26)、商品流通类15%(6/39)、信息技术类19%(5/26)符合其相应的逻辑关系。难道这374家上市公司在2007年度都有新的合并行为产生?显然,2007年我国企业合并市场并没有这样活跃。也就是说,上述公司在报表中确认的商誉数额都发生过不合理的变动。笔者目前尚不得而知发生这种不合理变动的原因。

由于商誉的确认与计量相对比较复杂,上市公司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学习和运用现行会计准则,本文假设2007年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是上市公司学习现行会计准则的过程。但2007年年报是经过审计的财务数据,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公允性和可靠性。经过审计的财务数据包括了年初数和年末数,假定2007年里没有产生新的合并商誉前提下,其数理逻辑关系为:年初商誉数额≥年末。为此,本文再次将419家在年报中确认过商誉的上市公司分为年报符合逻辑关系组与年报不符合逻辑关系两组进行深入分析。这两组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和上市地点情况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看出,有189家(占45.11%)上市公司对商誉的会计处理不符合前述的基本逻辑关系。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笔者暂时不得而知,本文也未深入调查和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只有一个,即2007年里产生了新的合并商誉。当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推断上述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有造假的嫌疑⑿,只能推断上市公司对相关会计准则的理解和运用存在问题。同时,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上市公司运用《企业会计准则》(2006)进行一次完整的实地调研,以及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

(三)会计上确认商誉及其减值的经济后果分析

下面,本文将基于上述年报符合逻辑关系组的230家(剔除金融企业一家后,还剩229家,见表6)上市公司来进一步分析会计上确认商誉及其减值所带来的经济后果。

1.确认商誉对企业资产结构的影响——典型数据说明

前述229家上市公司中,在2007年期初,商誉数额最高的公司金额达6亿元,占其总资产的3.51%。商誉数额最低的公司金额仅为1元,原因是该上市公司在初始确认合并商誉时就几乎全额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此外,有一家属于制造业的公司,其商誉数额占其总资产的35.91%;另一家属于传播与文化产业的公司,其商誉数额也占到其总资产的35.77%。

前已述及,商誉是一种典型的虚拟资产,这种资产能给主体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是不言而喻的,但其数额大小的确定是否应该有基本的规范可遵循?其减值的测度是否有科学的方法可以使用?对企业资产结构的改变是否是可信的改变?其资产负债率的下降是否真正增大了企业的偿债能力等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2.确认商誉减值对企业盈利的影响——用数据说话

上文简要分析了确认商誉对资产结构的影响,此处再进一步分析2007年上市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损失对企业盈利的影响。本文将上述229家上市公司分为计提了商誉减值损失与未计提商誉减值损失两组来说明这一问题。这两组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和上市地点情况如表7所示。

从表7可知,2007年,上述229家上市公司中有74家(占32.31%)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其中还有25家(占10.92%)全额计提了商誉减值损失,其余155家未计提商誉减值损失。也就是说,2007年期末还有204家上市公司拥有商誉。

2007年年报数据显示,上述229家上市公司中20家上市公司2007年的净利润小于零,其中14家为制造业,2家为交通运输、仓储业,2家为信息技术业,2家为批发和零售贸易业。这20家上市公司中有7家在2007年计提了商誉减值损失,但有4家上市公司全额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这20家上市公司中,有1家属于制造业的上市公司的稀释每股收益大于零,且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这20家上市公司中,2007年期末商誉数额最高的金额为8 340万元,占其总资产的2.73%。

上述简要分析表明,计提商誉减值损失的确对公司盈利具有重大影响。暂且不论全额计提减值损失、部分计提减值损失的74家上市公司,其盈利能力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问题是还有155家上市公司会计上确认了商誉,却未计提减值损失,其盈利能力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商誉价值的确认本身存在着大量的职业判断,这些职业判断的准确度如何,需要再做深入的考察。

3.对商誉本质的再考察——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不管对商誉本质该如何表述,但学者们普遍认为,商誉是企业超额获利能力的价值表示。既然商誉是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能力,那么拥有商誉的企业应该具有比不拥有商誉的企业更好的获利能力,而且未计提商誉减值的企业应该具有比计提了商誉减值的企业更好的获利能力。或者说拥有商誉的企业与不拥有商誉的企业在获利能力上应该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计提了商誉减值的企业与未计提商誉减值的企业在获利能力上也应该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这样的假设,本文将采用均数比较法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探讨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确认的商誉是否符合商誉的本质,即上述假设是否成立。

在样本选择上,选取了从未确认过商誉组有806个样本(不包括金融、保险业的19家公司),计提了商誉减值组有74个样本,未计提商誉减值组有155个样本。

本文选用了净资产收益率(ROE)、资产报酬率这两个指标来衡量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并分别采用这两个指标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其计算公式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余额,其中,股东权益平均余额=(股东权益期末余额+股东权益期初余额)/2

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财务费用)/平均资产总额,其中,平均资产总额=(资产合计期末余额+资产合计期初余额)/2

对2007年上市公司确认的商誉是否符合其本质的界定,笔者采用方差检验的结果如表8、表9、表10所示。

表8列示了这三组上市公司2007年度上述两个指标的统计量。其中,从未确认过商誉组的缺失样本都是由于CSMAR数据库缺失相关的数据,在计算相应的统计量时以及后面的方差分析中,笔者已经将其删除。

在进行方差分析之前,我们先探讨方差分析对商誉本质分析的适用性。方差分析一般需满足三个条件。其一是正态性,笔者通过P-P正态概率图,发现从未确认过商誉组、未计提商誉减值组的净资产收益率不太符合正态分布,但实际上方差分析对正态性的要求是稳健的,即正态性得不到满足时,方差分析不会受太大影响;其二是方差齐性,表8分别列示了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这两个变量的方差齐性检验,从表8可以看到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的双测检验概率分别为0.542与0.116,所以不能拒绝方差齐性的假设;其三是独立性,显然这个条件是满足的。所以,方差分析在此处是适用的。

表9还分别列示了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这两个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从表8可以看到,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的F检验概率分别为0.899和0.162,这表明三组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本文的假设被拒绝。

从表9可知,虽然方差分析显示三组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本文还是进一步采用了均值多重比较以进一步分析这三组上市公司之间获利能力的差异,均值多重比较的结果见表10。由于各组上市公司的数量不等,本文选用了Scheffe法,对所有的组合进行同步进入的配对比较。此外,本文还进一步采用了Dunnett法,指定未计提商誉减值组为对照组,然后将其逐个与其它组进行两两比较,并选择了双尾检验。

从表10可以清楚地看出,当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上市公司获利能力的衡量指标时,两种方法下得到的检验概率都大于0.9;当以资产报酬率作为上市公司获利能力的衡量指标时,两种方法下得到的检验概率最小也大于0.1。很显然,本文的假设被拒绝。

从未确认过商誉组与其它两组之间的获利能力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可能是从未确认过商誉组的上市公司拥有未予确认的自创商誉。关于这一点,由于现行会计处理方法限制了自创商誉的确认,从而缺乏相关的数据,本文也无法作进一步探讨。

四、研究结论

本文在对商誉本质属性进一步探讨和界定的基础上,以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我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合并商誉的确认情况及其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后果。其主要研究结论是:

商誉会计论文范文6

【关键词】商誉;会计;含义

商誉作为一项特殊的资产,其会计内涵一直是商誉会计理论与实务探讨和争论的焦点。目前,会计学术界对商誉还没有确切的标准定义,对商誉的构成要素研究也没有实质性进展。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改制、并购、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等经济业务不断发生,商誉会计核算日益频繁,厘清商誉的基本会计含义已经成为完善商誉会计理论,规范商誉会计实务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商誉会计发展历程

我国最早关于商誉会计的规范是在1995年颁布的,1995年2月财政部颁布《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将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持有的份额相抵销,差额作为合并价差形成商誉。1995年4月,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确认并购商誉的成本为购买企业支付的价款扣除被收购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余额,负商誉确定企业的递延收益。1996年1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征求意见稿)中规定:“购买成本超过购买企业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中股权份额时,其超出数额应当确认为商誉”。1997年8月,《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规定,企业合并过程产生的商誉记入“无形资产—商誉”会计科目。2001年1月1日生效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将商誉确定为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同时规定企业自创商誉不能加以确认。2006年10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应用指南)》中指出: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购买方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与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商誉。

二、有关商誉本质的论述

1.国外有关商誉本质的论述

在国外,对商誉本质比较权威的论述当属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的商誉“三元论”,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价账户论。好感价值论认为,商誉产生于企业的良好形象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超额收益论认为,商誉是某一主体具有“能获得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的能力和信誉”;总计价账户论认为,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美国会计学者Falk和Gorden采用问卷方式,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他们将商誉的构成内容分为四类十七项。普拉特等认为:“习惯上,商誉的内容包括企业的位置、计算机系统、经营程序、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专利和客户群”“这些无形因素(和其它类似因素)能够创造超过企业净资产的价值,这样就创造了商誉的价值”。美国基索在《中级会计》一书中,将商誉的性质概括为两点:一是它代表并购企业获取净资产的代价(即收购价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二是它代表企业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学者Johnson和Petrone认为,从最广泛的意义上,商誉可以被定义为一种“购买溢价”由收购企业支付的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的收买成本部分。

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在其颁布的16号意见书中,把商誉定义为:企业并购过程中产生的,收购方企业所支付的收买成本与购得股权对应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差额。1999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企业合并与无形资产》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提出了“核心商誉”的概念。该概念主要是对外购商誉进行了细分,认为核心商誉和其他一些本质上不属于商誉的成分构成了外购商誉。2001年6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又一致通过了2002年1月开始实行的第141号准则公告《企业合并》和第142号准则公告《商誉和无形资产》。《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1号—企业合并》规定,被购买方成本超过分配到所购资产和所承担负债中去的金额净值的超出额,应当确认为一项资产,即商誉。2005年7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共同的《企业合并》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商誉是不可单独辨认和确认的资产所带来的未来利益,在数量上等于合并日被合并方的整体公允价值与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在控股合并方式下,当存在少数股权时,应分别确认属于控股方的商誉和属于少数股权的商誉。

2.国内有关商誉本质的论述

在我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杨汝梅先生在《无形资产论》中指出:“凡足以使一个企业产生一种较寻常收益为高之收益者,均得称之为商誉矣”。关于商誉本质的研究,部分学者选择了另外的切入视角。董必荣从企业能力理论中的核心能力论出发,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创造超额收益的源泉,商誉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商誉的本质就是企业的核心能力;高阳宗以生物学共生理论为基础,认为企业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微观共生体,它客观地游离于各个共生单元之间,共生单元互相作用,互相适应,共同激活,和睦发展。企业在共生机制的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共生出一个新物种——共生资源,商誉就是共生资源的会计表达;邓小洋、崔静认为商誉本质上是企业各项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张鸣、王虎指出商誉最本质要素是企业杰出管理人才;于越冬认为人力资本的超额效用是商誉真正来源;汤湘希认为商誉是一种组合的无形资产,是人们早期对企业产生超额收益的诸多因素无法分割为无形资产具体存在形式时的一种认识,并以商誉命名之;朱国泓、周波提出商誉“管理整合效率观”;张婷、余玉苗等从资源基础理论出发,认为合并商誉的实质是被并购企业的异质性资源加入并购企业所带来的商誉增值;李玉菊从市场和企业及其互动过程对商誉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商誉的核心要素是市场所密切关注的企业可持续的商业履约能力。

三、商誉概念应涵盖的基本内容

亨德里克森的商誉“三元论”、FASB的核心商誉论、董必荣的核心能力论、高阳宗的共生资源论、邓小洋的协同效应论以及其他的商誉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商誉的本质作了探究,综合商誉本质的种种论述,我们认为商誉概念的基本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商誉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可在未来带来超额收益的经济资源,具备资产的基本特征。资产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商誉是企业因过去若干交易或事项而形成的结果,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经济利益,且这种未来经济利益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葛家澍教授曾经对商誉作过如下论述:“商誉之所以能作为资产,是由于预期的、未来超额(超过平均水平)的经济利益代表它的本质。更确切地说,商誉是能为企业未来带来超额盈利能力的资源。经济资源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可以外购,也可自创。”

2.商誉具有不可辨认性、依附性和波动性。第一,商誉和无形资产都具有由企业拥有或控制、没有实务形态和属于非货币性金融资产等特点,两者的重要差别就是商誉的不可辨认性。通常情况下,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这些都是可辨认的资产;第二,商誉与企业有密切联系,它不能离开企业整体而独立存在,不能单独计价,不能单独出售,不可作为独立资产参见交易,其价值只有依附企业这个整体时才能凸显,所以商誉具有依附性;第三,商誉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其价值随着企业经营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生产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具有波动性。

3.商誉根源于企业整体的系统效应。商誉的形成和发挥,与企业的整体而不是某一要素有关,商誉的产生涉及企业方方面面,既包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本,还包括社会资本。企业生产经营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各种支出都与商誉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商誉产生的基础和根源在于整体系统效应的存在,企业整体系统效应使企业形成并拥有了商誉,而商誉的存在又导致了企业获得超额收益的结果。

4.商誉概念的具体内容应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去把握。狭义的商誉主要包括先进的企业文化、杰出的管理团队、优秀的企业员工、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融洽的公共关系、理想的资信等级以及良好的社会形象;广义的商誉还应当包括优惠的政府政策、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员工训练方法、较高的社会地位、秘密的工艺技术或配方以及企业的管理力、执行力、品牌力等。

5.商誉最本质的内容是企业杰出的管理队伍。事实上,企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谐的公共关系、优秀的资信级别以及良好的社会形象等,都是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企业全体员工科学生产、严格管理、团结协作,通过不断创造优良的业绩表现而逐渐形成的。所以,企业杰出管理人员真正是企业的一项不可辨认的资产,商誉最本质的构成要素就是企业杰出的管理队伍。首先,好感价值论所谓对企业的好感价值,其实质就是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好感,包含了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政策把握尺度、市场应变敏感性、沟通攻关能力、社会诚信程度、遵纪守法状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等;其次,超额收益论所谓的企业超额盈利能力也是企业优秀管理人员经营所致,因为科学的管理与优秀的业绩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最后,企业未入帐的资产中最重要的一项,人力资源没有入帐。

参考文献

[1]张鸣,王明虎.对商誉会计理论的反思[J].会计研究,1998(4).

[2]于越冬.人力资本与企业商誉的经济实质[J].会计研究,2000(2).

[3]高阳宗.共生资源论:对商誉性质的一个新认识[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