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综合研判报告范例6篇

村级综合研判报告

村级综合研判报告范文1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牢固树立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不断完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形成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合力,逐步建设县、乡二级重点监测预警信息化系统和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制度,发挥社会、基层组织和群众作用,提高我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综合协调和部门联动相结合。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综合监测预警工作,统筹协调自然灾害预警信息有关工作,健全自然灾害信息资源获取和共享机制,加强与自然灾害有关监测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单位涉灾预警信息工作,形成政府主导、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

2.坚持分级负责和区域协同相结合。我市要做好本辖区内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分级管理,落实责任,强化管理服务和资金保障,加强县乡协同发展。县乡自然灾害监测部门承担相关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为防灾减灾提供服务。

3.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支持科研单位、企业、基层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自然灾害风险监测工作。

(三)工作目标

初步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制度体系,建成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和应急管理系统逐级报送制度,建立健全面向政府、公众和行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初步构建规范的自然灾害预警服务模式。

二、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分类监测和分级预警体系

(四)推动健全自然灾害分类监测体系。自然资源、水利、住建、农业农村、林业、气象、地震等部门,要针对自然灾害种类和特点,完善本部门专业监测站网布局,划分重点监测区域,确定重要监测点,加密监测站点。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水文监测站网体系、城市排水防涝综合信息平台、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森林火点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地震紧急快报体系等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消除监测盲区,提高监测覆盖率。明确监测项目,加强新技术、新装备应用,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对自然灾害及其有关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应急管理部门针对多灾并发群发和灾害链况,在充分利用有关部门监测数据的同时,拓宽信息化、智能化采集渠道,探索开展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工作,提升自然灾害立体综合监测能力。

(五)建立重特大灾害应急加密观测机制。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协调有关自然灾害监测部门及时派出专门监测队伍,配备监测装备,针对重点区域多手段开展应急加密动态观测。市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可配合开展有关工作,及时为应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六)提高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水平。各自然灾害监测部门紧密沟通,进一步明确防灾减灾救灾需求,推动提高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产品的时空分辨率和更新频率,综合利用国内外预测预报模型模式,针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全程提供更加及时精准的短临预报。

(七)规范自然灾害分级预警工作。自然资源、水利、住建、农业农村、林业、气象、地震等有关自然灾害监测部门,进一步规范自然灾害分级预警工作,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按照自然灾害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态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等综合研判结果开展分级预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警级别或解除预警,并通报本级应急管理和相关部门。预警级别划分为四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一级为最高级。

三、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和报送制度

(八)推进应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按照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推进应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建设。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市应急管理局要统筹自然资源、水利、林业、地震、气象等部门的监测预警信息和工信、住建、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等部门的行业信息资源,按照“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信息系统应用工作,实现自然灾害监测信息互联共享和评估预警信息联合等功能,满足县级灾害监测预警工作高效互联互通的需要。

(九)全面推进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加快自然资源、水利、林业、气象、公安、应急、工信、住建、交通、教育、卫健等相关单位建立自然灾害有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机制。通过签订协议等形式,分批组织实施,预报产品、预警产品和服务产品等气象灾害信息;地震监测速报信息;监测和预警等地质灾害信息;防汛抗旱气象数据、水利工程数据、水文数据、防汛抗旱工情险情、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城市内涝等防汛抗旱信息;航空监测、地面监控、森林火险监测站的火情和森林火险综合、气象部门监测和预报数据等森林火险信息;大型建筑、大型公用设施、地下管网及综合管廊、公共空间、消防重点单位、重大活动保障等城市安全信息。有序有效接入本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各有关部门要保持数据动态更新,形成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安全可靠、覆盖全面的信息共享模式,为信息预警提供基础。

(十)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逐级报送制度。设立专岗人员,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有关信息,制定信息逐级报送工作规程,明确报送范围和内容,确定报送形式和时限,严格报送流程和要求。市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并指导全市报送工作。

四、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研判制度

(十一)建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机制。构建涉灾部门、属地政府、灾害现场等多方参与的会商平台,定期汇总分析各专业部门灾害趋势预测和重大灾害形势研判意见,形成综合会商研判报告,实现多方参与会商和多源监测预警信息的综合研判。及时开展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研判,每季度和每年开展定期会商,汛前、节假日前、重大纪念日、年末等重要节点开展不定期会商。组织有关部门汇总分析自然灾害趋势预测信息,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研判,确定风险水平、风险类型和高风险区,形成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十二)开展重大自然灾害快速综合研判。密切关注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发展全过程,及时组织有关监测部门汇总分析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必要时加密会商,适时开展灾前预评估、灾中跟踪评估和灾后总结评估等,对自然灾害发生可能性及其影响范围、损失影响和后续风险等开展快速综合研判,形成报告并不断更新。参与会商评估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提交预测分析报告,形成规范化会商评估制度。

五、健全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和预警响应制度

(十三)加强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应急管理部门协同市气象局、市政数局、市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台)、市互联网信息中心、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做好预警信息工作,优化完善本级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平台,明确职责、预警范围、预警类别、权限、审批程序、流程、渠道和保障措施等,确保及时准确预警信息。

(十四)构建基层预警信息服务体系。各有关部门提高社区、人员密集场所和偏远区域预警信息传播接收设施普及率,整合基层各类信息员队伍,扩展社会传播节点,构建集技术、装备和队伍于一体的基层预警信息服务体系,提高信息覆盖率和播放频度,逐步解决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推进应急广播系统建设,乡、村在各类人员密集区和公共场所设立电子显示屏,通过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等多种手段及时传递预警信息,确保预警信息入户到人。

(十五)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响应机制建设。各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细化本级自然灾害预警响应措施,修订完善本级应急预案,做好预警信息与应急响应启动的衔接,自然灾害预警的主管部门应根据事态发展,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自然灾害预警响应后,各有关部门要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健全多部门前后方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加大灾害预警的科普宣教工作力度,确保预警响应效果。

六、保障措施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的统筹协调,重大事项和主要成效等要及时向本级党委、政府和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报告,并通报有关各方。推动乡(镇)街党委政府更加重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建立相应的综合协调机制。

村级综合研判报告范文2

杭州市萧山区共有480余个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迅猛。为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村级“三资”监管,自2011年起,由萧山区农办牵头委托第三方(即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村级年度财务审计和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笔者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参与了上述审计工作。

二、注册会计师和村级财务审计

注册会计师参与村级财务审计具有天然优势。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公正的行业诚信度和公信力在参与村级财务审计时更容易赢得村民(社员)的普遍信赖。截至2014年6月30日,注册会计师行业拥有执业注册会计师98927人,会计师事务所8271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服务的企业组织超过350万家,2013年实现业务收入563.2亿元,其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稳步提升,符合村级财务审计的需要。

三、构建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设想

(一)建立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必要性

1.村级财务审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目前的村级财务专项审计报告主要包括基本情况、存在问题、提出建议等,由于存在问题的描述繁多,且审计报告使用者往往并非财务专家,很难从专业的描述中迅速判断出报告所述问题的严重性,难以快速判断各村间管理工作的好坏。尤其是当两个村都被描述存在同一类问题时,更是难以进行横向比较。例如,两个村的审计报告均反映有工程未进行招投标,但因具体不符合规定的工程个数不同,则违规程度也不同;进一步说,即便两个村未开展招投标的工程个数相同,但由于涉及的金额绝对值不同,其不合规的程度显然也是有区别的。2.村级财务审计实施者的需要村级财务审计报告内容繁多,即使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注册会计师也难以对前任的审计报告作出快速反应,易遗漏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项。

(二)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构建的基本思路

要实现让报告使用者、审计实施者能直观、快速地判断不同村之间在审计中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其村级财务工作的好坏,设想构建一个相对简单明了的评分系统,对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问题予以量化,对每个村进行具体打分。本文试图通过对本人所在单位2011年-2014年出具的萧山区村级财务审计报告进行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力求做到全面、客观和公正,对实践中发现的审计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尝试和探索建立相对科学有效的审计体系和相关指标得分体系,为今后的村级财务审计思路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框架

对收入确认、预算、固定资产、货币资金、承包租赁、工程、经营费用、长期投资、土地征用费、票据收支、收益分配这11个方面进行审计,提出存在问题,实施有效监督。同时,从如何更好地管理村级集体经济、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出发,对审计中实际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为报告使用者提供咨询服务。赋予村级财务审计新含义,提出村级财务审计新体系:监督与咨询并行,管理咨询为主,监督为辅。根据上述11个存在问题类型设置指标库和相应的标准值,构建一个评分系统。评分系统采用百分制倒扣分,满分为100分,按发现问题扣分的方式计分。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辅助修正指标,其中,基本指标用于对审计中常见的存在问题进行评分,每发现一个问题扣除相应的得分(即标准值×重要性系数);辅助修正指标用于对审计中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值修正。同时,考虑两类指标间的重复扣分因素。上述评分系统作为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系提供管理咨询的第一步,即让审计报告使用者能够看明白审计报告,审计实施者能迅速评估审计风险。

(四)村级财务审计评分系统的运用

1.重要性系数(经验值系数)的确定

第一步:通过征求本单位中高级职称的注册会计师、从业人员数十名的意见(以下简称专家意见),对收入确认等11个方面存在问题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形成重要性排序链条。上述重要性程度的排序应综合考虑存在问题的性质和可能出现问题的概率等。排序结果如下:(1)承包租赁;(2)工程管理;(3)土地征用费;(4)经营费用;(5)收入确认;(6)货币资金;(7)收支票据;(8)预算管理;(9)固定资产;(10)收益分配;(11)长期投资。第二步:对重要性链条上的11类问题进行赋值。排位最后一位取基本值1分,每上升一位,增加附加值0.1分,依次类推,则排位第一位的分值为基本值1分+附加值1分(即0.1×10)=2分。上述总分值16.5分。运用上述计分规则,对各专家意见的重要性链条进行分别打分,并计算出每类问题的加权平均得分。最后,对数据尾数进行修正。加权平均得分情况如表1。第三步:每类问题基准值取1,则11类问题总值为11,对上述问题类型的分值进行折算,得到单项重要性系数。具体详见表2。

2.其他评分规则的确定

对于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得分修正。实务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辅助修正指标进行增加。

四、村级财务审计体系和评分系统的局限性

基于发现问题基础上的村级财务审计评分系统,经验值系数和标准值得分的设置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此外,对一些有意识、隐蔽性较强的违规行为,注册会计师是较难发现的,则上述基于发现问题所构建的评分系统不能完全反映某行政村的实际情况。

五、结束语

村级综合研判报告范文3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范围:可能引发国土资源问题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矛盾纠纷、苗头和隐患,尤其是非法征地拆迁和征地补偿安置不到位、违法占用农村集体土地等侵害农民切身利益,容易引发群体性以及积案和重大复杂的事项。重点区域应放在城乡结合部及城市规划区、开发区、集镇功能区内。重点时段为重大政治活动及敏感时期。

二、排查方法

(一)坚持经常性排查与集中定期排查相结合。局机关每年都要按照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针对倾向性、普遍性、苗头性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重大政治活动、重要节庆日及敏感时期到来之前,都要进行集中排查。

(二)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排查方式。局机关要认真组织国土资源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的排查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排查不留死角。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逐项建立台帐,落实包案领导、责任单位,明确办结时限。

(三)坚持信息研判、报告与预先处置相结合。局机关要及时、准确、全面收集各种国土资源信息,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特别是对涉及可能引起大规模集体上访和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在及时分析研判、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主动做好防范和化解的同时,必须按规定及时逐级报告,不得迟报、漏报和瞒报。

三、化解措施

(一)区别不同情况,分别采取应对措施。对排查出的国土资源问题,能解决的要依法及时解决并落实到位;对群众诉求合理、但政策不够完善或没有明确规定的要积极推动解决;对坚持过高要求的要耐心疏导群众情绪,防止矛盾激化;对以上访为名制造事端、煽动组织闹事的,要及时收集、固定、移交相关证据,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并建议相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二)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形成工作合力。要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和联席会议,充分发挥农村土地征用问题专项工作小组的作用,对问题实行综合治理。凡属本部门处理的问题,要及时认真把问题解决好;涉及其它部门职能的问题,要主动做好协调、衔接、配合工作。

(三)采取多种方式,积极疏导协调。对依法应当通过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法定途径解决的问题,要引导群众通过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法定途径解决;对于涉及征地补偿标准争议的,要引导群众通过征地补偿争议协调裁决机制化解矛盾纠纷;对于重大、疑难事项,可通过听证形式化解矛盾纠纷。

(四)突出重点问题,实施领导包案。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矛盾容易激化以及带有普遍性的疑难复杂问题,要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到人,包案领导要协调各方力量,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对可能引发的突出矛盾纠纷,要组织专门工作班子,明确责任单位,制定化解方案,确保及时有效化解。

(五)强化挂牌办理,狠抓工作落实。强化国土资源基础工作,积极发挥村级国土资源协管员的作用,力求国土资源矛盾纠纷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对复杂矛盾纠纷和上级交办、督办的重要事项,要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期限,实行挂牌办理。

(六)评估政策风险,控制源头。要从政策层面分析查找原因,研究解决和化解矛盾的办法,防止因政策不连续、不平衡、不完善和落实不到位引发矛盾纠纷。研究制定政策时,要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可通过风险评估,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避免因政策决策失误损害群众利益,引发不稳定因素。

四、组织领导和工作责任

(一)局机关要在当地党委政府和联席会议的领导和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做好农村土地征用专项工作小组的各项工作,以及其他涉土问题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

(二)要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局机关党组要定期分析研究,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配合抓,努力把工作做在事前。

村级综合研判报告范文4

根据安排,现将***区换届工作及统筹整合考核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情况

(一)及时动员部署,层层压实责任。自省、市县乡换届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后,我区立即响应,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书记利用五一假期赶回***主持召开了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换届相关工作,对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在换届工作开展期间多次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安排换届工作,与乡镇主要领导谈心谈话。成立了区委书记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任常务副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从相关部门抽调了专人集中办公。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有关换届精神,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并按程序送审。参照省市培训模式精心组织了党务干部培训班,集中对**名考察组成员和参与换届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业务知识培训。

(二)深刻领会政策,坚决抓好换届各项工作。

1.优化班子配备、增强整体功能。一是提前谋划人事布局。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提前布局换届工作。对关键岗位干部进行了调整,充实补充了一批****下干部。调整了组织委员**名,调整配齐了**个乡镇纪委书记。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了《乡镇领导班子换届调研工作实施方案》,由区委组织部班子成员带队对**个乡镇开展换届调研工作,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作好准备。三是综合分析研判。书记专题会、组织部部务会结合换届工作要求,从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性别结构、民族结构和履职情况等方面对**个乡镇班子情况进行了分析研判,并提出合理换届人选建议方案。

2.严格把关“五方面人员”选拔。经过深入调研、乡镇推荐、区委审核,对干部档案、任职情况,工作经历等进行了严格审核把关,提出“五方面人员”推荐人选**名,已按程序报市级审核,待批复后启动相关工作。

3.全覆盖开展谈心谈话。结合实际制定《***区乡镇领导班子换届谈心谈话工作方案》,加强与干部谈心谈话,确保换届期间思想不乱、人心不散、工作不松、力度不减、发展不慢。

4.全面排查化解风险隐患。由区纪委监委、区委组织部、区公安分局主要领导召集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换届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结合“组工干部走基层”活动,随时掌握情况,督促乡镇、街道及时化解苗头性、风险性问题。

5.进一步严肃换届纪律。一是层层签订了严格遵守换届纪律承诺书。二是迅速营造宣传氛围。印制“十严禁”换届纪律宣传卡片和宣传折页各20000余份,通过区内媒体、LED显示屏、广播、板报、公开栏、广告牌等形式,广泛宣传换届纪律。并充分利用编排文艺节目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换届纪律。其中,新堡、偏坡等乡镇还将“十严禁”换届纪律编成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布依歌谣布依山歌进行传唱。

(三)存在困难和下步工作打算

在换届工作推进过程中,特别是“五方面人员”选拔方面,我区还存在可选范围窄、符合条件人员少、拟推荐人选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下一步工作中,我区将建立能力帮带机制、跟踪培养机制、源头培养机制努力提升乡镇领导班子领导能力,确保结构优、功能强。

二、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区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涉及***个党组织和村(居)委会。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已酝酿村(社区)“两委”意向性人选***名,其中,50周岁以下人员***名,占比***%,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共***名,占比**%,结构明显优于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后拟推行“一肩挑”村(社区)为53个(其中,29个村,4个农村社区,*个城市社区)。1*0个村(社区)“两委”成员中都有1名以上女性人选;村民委员会(含农村社区居委会)女性主任13名,占村民委员会(含农村社区居委会)主任比例15.12%,女性人选比例有所提升。

(二)主要工作措施

成立了换届工作领导小组,抽调15名同志到办公室集中办公。从每月向区委书记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明确38名县级领导联系指导13个乡镇、街道的换届工作,统筹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顿、重点村难点村问题整改攻坚等工作。每月组织全区召开组织工作例会,通过现场观摩和交流发言等方式,了解近期各党(工)委党建工作及换届准备工作推进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召开区委组织部部务会,对各村(社区)“两委”换届人选安排情况逐村逐社区逐人进行专题分析研判”。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及时建立台账,明确包保责任、解决措施、销号时间,区换届办做好跟踪督促,防止反弹回潮。认真执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和村(社区)“两委”候选人资格联审联查工作制度。已对****人次进行区级联审。通过每周一学、每月一课、每季一讲的方式,组织换届专班人员扎实学习《村“两委”换届工作指导手册》和省市相关换届政策文件。投入经费**万元,完成第十届村(社区)“两委”成员任期和离任审计工作,共审计+个村(居),1232名相关人员。在后备力量储备方面,针对**镇换届人选储备不足的问题,指导该镇试点开展公开选拔村级后备力量工作,通过个人自荐、党群推荐、村社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动态储备好优秀后备干部人才。目前,已有68人报名参选,有20人纳入“两委”意向人选,3人作为党组织书记人选,1人作为村委会主任人选。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

虽然村(社区)“两委”换届前期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换届工作深入推进,通过分析研判,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个别乡镇因征地拆迁、个人诉求、历史遗留等问题存在风险隐患。二是部分意向人选中的返乡人员因长期在外务工,群众基础较弱。三是部分意向人选对现有激励机制、报酬待遇、成长空间相关政策了解不够。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结合省市对换届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区将从强化风险隐患处置、细化换届工作流程、及时制定配套保障政策、实时开展谈心谈话、筑牢换届纪律防线六个方面着手加强对换届工作的统筹,确保换届环境风清气正,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统筹整合考核工作情况

(一)领会精神,及时安排部署。

在全省统筹整合考核工作动员部署会后,我区及时召开区委常委扩大会,认真组织学习谌贻琴书记和刘捷部长的讲话精神,并结合***区实际,要求全区上下认真对标对表,聚焦考核重点,抓好政治素质考核、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和党建工作成效考核。以高质量工作推进高质量发展,用优秀的工作成绩迎接统筹整合考核,确保在同类别县区考核中取得较好的名次。

(二)强化领导,组建工作机构。起草了关于成立***区考核工作委员会的文件,组建统筹整合考核委员会,对应成立政治素质考核、党建工作成效考核和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全区统筹考核情况。目前,区督查局正在拟定实施办法、分解考核指标,各职能部门正加紧对接上级部门,制定对应版块工作细则。

(三)找准定位,开展自查分析评估。区发改局、区统计局正在撰写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自查评估报告,结合***区实际综合对比所处类型其他县区情况,找准短板和优势,为下一步工作把准方向、找准定位、瞄准重点、选准增长点,确保在统筹综合考核中不拖贵阳市后腿,力争好成绩。

(四)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我区已搭建统筹整合考核专班,统筹整合考核工作已启动,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理顺指挥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待市级方案下发后,我区将进一步明确统筹整合考核委员会与各个考核专班职责,压实考核指标牵头部门责任,对标对表逐项制定工作计划、逐项分解任务,定期分析研判,确保考核结果扎实,考核结果排位靠前。

村级综合研判报告范文5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实践,全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立足服务经济发展,着力推进两个转型。市法院设立的“服务转型法律咨询中心”,主要是参与企业谈判签约,帮助企业制定经营管理制度、培训企业人员、帮助企业审大合同和参与企业公司改造。在学习调研阶段,党组领导带领各自分管部门的中层干部,深入重点企业进行调研,院领导还利用双休日深入企业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截至4月中旬,先后共有21人次深入到麦达斯铝业公司、利源铝业公司、亚东药业公司、欧蒂爱袜业公司、东北袜业工业园等16家企业进行了调研,与企业人员座谈11次;参与企业谈判签约9次,帮助企业制定经营管理制度7次、培训企业人员4次、受培训人员400余人;帮助企业审大合同15次;参与企业公司制度改造1次。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市法院已经形成并了专题调研报告,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立足于推进审判工作,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今年以来,对全市法院的审判质量、效率和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估,对审判工作的运行态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规范民商事审判自由裁量权的意

见》、《关于加强裁判文书说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十佳法律文书和十差法律文书评选意见》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审判行为。加强了审判流程管理工作力度,杜绝了人为超审限案件发生。全面开展了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先后执结各类案件16件,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总结推广了龙山区法院郊区人民法庭诉前调解工作经验。加大了解决涉诉工作力度,坚持实行法官判后答疑制度,严格裁判文书说理标准,坚持立案庭接待与院长接待相结合,使数起多年涉诉越级上访案件得到了妥善解决,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院领导还深入审判工作第一线,带头办理重大疑难案件,在东丰县委的协助下,使一起矛盾激化的赔偿案件得到了有效化解。

立足于关注民生,积极开展亲民爱民活动。今年3月,院领导带头到新农村建设党建联系点杨木林镇城子村调研,现场研究解决新农村沼气建设问题。第三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到××街康泰社区送去电视和捐款,帮助社区搞好党建工作基础建设。第五党支部购买800多本农村科技书籍送到农村党建工作联系点,开展送科技进农家活动。市法院的一名老工人被确诊为患有肝癌后,全体干警自愿捐助30000元捐款送到其手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为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市法院今年拿出25000元分别为五名贫困大学生交纳了学费,并承诺为他们资助整个大学期间的全部学费。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树立广大法官亲民意识,拉近了党、法官和广大群众的感情距离。

村级综合研判报告范文6

关键词:农户;新农合;保障能力;综合评价;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F323.89;F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5-0086-06

随着国家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投入的不断加大,农民的就医保障状况不断得到改善。新农合制度推行近10年来,在为农民缓解就医压力、减轻看病负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究竟对参合农民的就医保障能力如何,怎样合理的对这一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也受到政府相关管理机构重点关注。国内学者对新农合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一些学者从新农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讨,如李颖琰等[1]基于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建立了新农合评价指标体系;杜进林[2]从新农合的筹资、补偿、费用控制三大环节展开研究建立了新农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冯晓[3]、薛晴等[4]对新农合的运行绩效进行了评价;田秀娟[5]等通过对新农合的综合评价,就农民的评价进行了预测,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评价结果差异较大;曹蓉等[6]对目前新农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做了分析和总结。综上对新农合的评价研究中由于研究视角及方法的不同,地区的差异,结论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本文试图从参合农民的视角出发,以管理学中“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以陕西省为例,建立对新农合的就医保障能力评价体系,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分析,讨论新农合制度对参合农民就医保障能力状况,针对新农合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地方管理决策机构提供参考。

本文数据是课题组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为保证样本的广泛性及代表性,在充分研究陕西省新农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选择宝鸡、杨凌、安康三地展开调研,调研对象涉及15个乡镇,问卷采用随机发放的形式,总计发放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687份,有效率为91.6%。

一、新农合医疗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新农合利益相关主体的界定

根据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个人或组织[7]。美国学者Ruairi较早的将该理论引入到卫生政策分析当中来,后来得以普遍应用,并在组织绩效评价及决策制定方面得以推广。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和建立新农合医疗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优点在于能够全面考虑各参与主体对新农合制度支撑保障能力的影响因素,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研究认为,新农合制度利益相关主体一般包括四个:政府机构、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参合农民。农民作为新农合制度的最终受益人,其对该项制度的综合评价可以视为新农合实施效果及其对参合农民的就医保障能力的客观反映。本文认为从受益人参合农民视角出发,设计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新农合其他利益相关者主体对该项制度的支撑保障能力进行评价,可以反映该项制度对受益人的就医保障能力状况是可行的,符合逻辑和实际的状况。

(二)指标体系及评价指标隶属度

评价指标的确定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及实际调研信息汇总,归纳出新农合影响参合农民就医保障能力的关键因素,根据评价指标的特异性、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目标性等特点,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与长期从事新农合工作的工作人员及研究人士的访谈,并运用德尔菲法进行征询意见,最终确定为三级指标体系,3个二级指标分别从地方政府、新农合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三个参与主体角度进行设计,最终分解为21个评价指标。在调查问卷设计过程中每个评价指标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作为测量工具,设置“很差、较差、一般、较强、很强”为测量值,数据处理时分别以“1~5”与之对应。指标体系构成及评价隶属度见表2。

二、指标权重赋值

(一)方法的选择

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是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构权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构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传统的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大体上分为:主观赋值法和客观赋值法。主观赋值法主要依据评价人或者专家的主观认识和经验知识来确定,这种方法一般不会违背常理,但是缺乏客观的科学依据,主要的方法有层次分析法(AHP)、德尔菲法等;客观赋值法,主要根据各指标的相关关系,通过原始数据按照一定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出权重,如熵值法、主成分法等。此类方法的优点是符合客观实际,但往往忽略了决策者的主观知识和经验,可能结果与实际不相符。基于此,本文选取AHP和熵值法,主客观赋值法结合起来,取其权重的平均值作为指标的综合权重。

(二)熵值法指标权重确定过程

熵值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其表达式为:

其中:Pi表示出现第i种状态的概率值,K表示一个大于零的常量。当系统拥有的信息量(系统的确定程度)增多时,系统的熵值就会越小。所以,系统的不确定程度越小,则熵就越小,所含的信息量就越大;反之,系统的不确定程度越大,则熵就越大[8]141-195。运用熵值法构权步骤如下:

由熵及熵权的函数性质可知,当调研对象对指标评价得分差异较大时,熵值较小,熵权则较大,说明评价信息越全面,具有可信价值;若被调查者对指标的评价相同,熵值大最大为1,熵权为0,则意味着评价信息无效。结合层次分析法构权结果取二者的平均值作为指标的最终权重(见表6)。

(三)层次分析法构权过程

新农合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确定层次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首先需要构造指标的两两判断矩阵,即需要结合专家意见对评价指标的两两重要性做出判断,本文采取专家咨询的方式进行,选取从事新农合工作的专家及有过此类研究的9位专家对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做出评判,根据层次分析法理论中的“1~9”标度法对各指标进行比较和排序,进而得出各层次指标的判断矩阵;然后进行一致性检验(CR值小于0.1)和层次单排序。各指标的权值计算过程如下:

准则层判断矩阵及排序值见表2。

三、陕西地区新农合保障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处理具有模糊概念的独立指标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给出模糊对象的具体量化数据,还可以判断对象的优劣等级,其结果较为准确地刻画了事物本身的模糊状况[9]。本文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的权值,利用调研数据,选取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新农合的保障能力进行评价,计算软件为Matlab 10.0,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A为指标权重,R为模糊评价矩阵,bi是由A与R的第i列运算所得,它表示指标体系对Vi的模糊子集隶属程度,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可以分析出各指标对应的评价结果,其中权重如下:

一级指标权重为:A=(0.415 1, 0.223 7, 0.361 2)

二级指标权重为:A1=(0.101 4,0.228 1,0.124 3,0.337 0,0.209 6)

A2=(0.091 2,0.156 9,0.152 4,0.118 5,0.196 2,0.068 4,0.217 7)

A3=(0.043 5,0.228 1,0.107 1,0.049 3,0.042 1,0.101 9,0.097 7,0.115 4,0.216 2)

R0为评价指标体系中准则层各指标评价矩阵,R为新农合整体保障能力三个方面的评价矩阵,R1、R2、R3分别为农户对政府保障、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保障、定点医疗机构保障层面各指标的评价矩阵(见表1)。B=A0·R0,B1=A1·R1,B2=A2·R2,B3=A3·R3;“·”为模糊算子,B表示指标体系对评语集Vi的模糊子集隶属程度,其中评语集为:V=﹛V1,V2,…,Vm﹜ =﹛很强,较强,较差,很差﹜。计算结果模糊向量见表7。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综合评价计算结果可知,参合农民对陕西地区新农合的整体评价较高,但对参与主体地方政府的保障整体评价却一般,定点医疗机构的保障能力则评价为较差。从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中也可以得出一致的结论,33.27%的被调研对象认为定点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疗设备保障不足,53.11%的人反映出定点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有限,这一现象在偏远农村比较突出,同时38.09%的参合农民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评价为“较差”;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质量保障、价格水平、就医方便程度评价都不高。对地方政府机构评价为“一般”的主要原因是对卫生机构的监管力度、新农合缴费报销比例合理程度、参合人对政府工作满意程度三方面满意度不高。

综上分析,陕西地区要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对参合农民的就医保障能力主要应从提高定点医疗机构、地方政府的保障能力着手应对:首先,加大定点医疗机构的建设力度、改善参合农民就医现状,配备齐全医疗设备,扩大村卫生室的覆盖面,提高农民定点就医的方便程度,确保常见病、突发病的就医条件;第二,强化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尤其是村级卫生室医护人员的配备,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地方私人诊所、村级卫生室的医生不具备医师资质,专业素质技术水平无法得到保证;第三,地方政府机构应加强监管力度,确保药品质量可靠、价格水平公道、用药合理,扩大药品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尽快推行大病医疗二次报销制度,缓解农民大病就医压力,提高参合农民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颖琰,王禄生,杜进林,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阶段报告[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5):13-16.

[2] 杜进林,李颖琰,王禄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3):257-259.

[3] 冯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绩效评价研究[J].经济管理,2007(16):91-97.

[4] 薛晴、张正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优化模型与效率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0(11):81-85.

[5] 田秀娟.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综合评价[J].中国农村经济,2010(5):86-95.

[6] 曹蓉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761-764.

[7] 刘开瑞,马锦.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评价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2-88.

[8] 邱菀华.管理决策与应用熵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9] 陈伟,齐媛媛.基十价值链优化的装各工业管理绩效模糊综合评价[J].商业研究.2009(5):49-50.

Evaluation of Security Capability of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rmers

JIN Hua-wang,WEI Feng *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Shaanxi 7121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