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期中数学总结范例6篇

小学期中数学总结

小学期中数学总结范文1

关键词:初中数学总复习;素质教育;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怎样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效率,这是每到学期期末所有老师都很困惑的问题。由于素质教育很重视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数学学期的期末时,必须做好初中数学总复习。本人结合近二十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做好初中数学总复习的一些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一、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无论是人教版、或是北师大版本的初中数学资料中的试题都体现了“双基”的问题,命题主要是代数式、方程及应用题、不等式、函数及其图像、三角形、圆、三角函数、实际应用问题的主要知识内容,也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运用能力。由此可知数学教育可以使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同时更能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针对上面这些状况,我们在上复习课前应该认真学习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正确理解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深刻领会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对初中数学教材增减的内容完全了解和掌握,明确新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分清新课程标准与原课程标准的一些变化,新课程标准明确阐述了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连,数学在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起着广泛的作用。同时强调了随着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数学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数学在社会和人们的生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备数学复习课时,应做到对每个知识点所设计的目的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认真的备课,制定出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精选例题,巧设练习题,充分发挥例题和习题的作用,在一节数学复习课即将结束时,再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的习题进行课堂检测,通过这样的练习,便于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解题能力,使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选择例题应具有代表性

在数学期末总复习阶段的教课中,例题教学尤为重要,通过例题的讲解可使学生学会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并且还能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和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所以数学期末总复习时应注重例题的代表性,例:在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整合解方程题时,所选择的例题是 ,解此方程时,首先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化为整数,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去分母,让后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把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从而求出方程的解。把小数化为整数时,分数的基本性质仅与这个分数有关,其它分数不变化;去分母时,方程两边的每一部分都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注意没有分母的项也要乘,绝对不能漏项。本题在七年级数学的解方程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解题方法多种多样。它考察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从各种角度去看,在复习中选好并讲好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能达到分析一题进而掌握一类问题的分析方法,这样才能以点带面,触类旁通,提高总复习的效率。

三、变换式训练,提高数学复习课堂效率

变换式训练可易可难,它不但给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了对应的探究空间,还可以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数学应变能力,并且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深一步的巩固和掌握。

例A、B两地相距240公里,小王从A地出发,每小时行驶40公里,小赵从B地出发,每小时行驶60公里。两人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时两人相遇?小王先开1小时,两车相向而行。问小赵行驶了多少小时两人相遇?(略解:此题属于相遇问题。设小赵行驶了行驶了x小时相遇,由题意得:60x+40(x+1)=240

解得:小赵行驶了2小时,两人相遇;

变式1:对上题进行加问1:相遇时小王离B地有多远??

略解:根据上题求出的时间,用240公里减去相遇时小王走的路程即可。

变式2:小王和小赵同时出发,问小赵经过几小时追上小王?

略解:变式把原相遇的问题应用题的改成了追击问题的应用题:解决此问题需要考虑的是两个人的路程关系,各自的速度知道,行的时间相等,路程差是240公里。设小赵经过y小时追上小王,由题意得:60y-40y=240解得:y=12;所以小赵经过12小时追上小王。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知道,对于一些典型的例题,在学生已掌握其解题思路、方法之后,还应有目的变换式练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011年版本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并且提出必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具有一定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是信息化时代对人们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小学期中数学总结范文2

小学教育除了教育特点外,还有独特的基本特征:一是全民性;二是义务性;三是全面性。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小学三年级数学学期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期工作总结范文一恰当地引入新知,展示知识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引入、创设情景,刺激学生的求知需要,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引入新知?可用如下七法:

一、从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来引入新知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现有知识出发,展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让学生在需要中进入新知学习。

例如“分数初步认识”的教学,先让学生做等分除法,4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几个?2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几个?当学生列式解答说出算法后,老师提出:把一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几个?怎么表示?在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需要中,引入“分数”。

二、从知识的类比中引入新知

类比法是由旧知去获取新知的一种重要方法。小学数学中的很多知识是与已有知识进行类比而产生的。教学中,在引入这类知识时,教师要善于从新知的类比原型出发,引导学生去提炼原型的类比因素。在类比中萌发推出新知的思路。

例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先引导学生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再要求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再要求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强化面积计算中的转化法。然后让学生思考:能否象寻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一样,通过割补(或拼接)把三角形的面积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几何图形的面积来计算?学生不难由推导方法的类比而获得公式。

三、运用归纳法引入新知

在引入新知时,提供学生新知背景中的一些个别对象,让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诱使学生萌发猜想,引出规律。这样引入,体现了编者的意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小学数学中的定律、法则、性质等规律的教学常常沿着这种思路来引入。

例如:“加法结合律”的教学,先出示如下两组练习。

第一组第二组

(1)(8+27)+13(1)8+(27+13)

(2)85+17+83(2)85+(17+83)

(3)72+(28+57)(3)(72+28)+57

把全班同学分成甲乙两个比赛组,分别作第一、二组连加练习比赛。当乙组获胜甲组不服时,师生讨论:第一组算式到底能否象第二组算式那样进行简算?当学生发现,每组的第(1)题、(2)题、(3)题结果分别相等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结果相同的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提出: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四、在知识分类中引入新知

从上可知,在教学相比较而存在于某属概念之中的种概念时,常常先让学生对属概念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对各类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在学生全面感知各概念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引入概念。这样引入背景突出,整体性强,学生思维连贯,认识自然。因而对所学的知识理解最深刻,知识结构最完整。

例如“质数、合数的概念”教学,这样引入:让学生求出1,2,6,7,9,11,14,各数的约数换引导学生按约数个数把上述各数分类(教师提示分类标准)学生列举一些分属于各类的其它自然数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每一类中各数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都是自然数且约数个数相同),不同类别中的数之间有什么不同(约数个数不同),比较中引出质数、合数概念。

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引入新知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新知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之上。尤其是小学数学中那些相对独立、前后联系少、本质属性较隐蔽的知识的学习,更是依赖于儿童的生活经验。教学中,教师善于提供多种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记忆表象。从中提炼出新知“生长点”。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中引入新知。

例如“圆的认识”的教学,学生认识“两定”即定点(圆心)、定长(半径)是重点,也是难点。一位老师这样引入: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硬币、钟面、饼干、车轮……)从中设疑:所列举的物体哪些一定要做成圆的?为什么车轮一定要做成圆的?(学生为难)提供学生正、反面体验材料,国外为了训练自行车运动员,设计出前后轮均为椭圆的自行车(出示示意图)。假如你骑上这种自行车会有什么感觉(学生体验到:会产生上下颠簸。进一步分析颠簸原因是:车轴心到地面的高度随车轮转动而不断变动,即轴心到轮边各点线段长短不一)。骑上圆形车轮的自行车为什么平稳(轴心到车轮上的距离处处相等)。在释疑中引入圆心、半径的概念。

六、在操作演示中引入新知

抽象的数学知识广泛地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数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中引入操作演示的可能和必要。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新知的发生、发展过程寓于学生的操作或者教师的演示之中来引入新知,符合学生的认识心理特点,以及情感需要。

例如“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三角?a href='//xuexila.com/shouyou/wendao/' target='_blank'>问道胙米员傅?根小棒搭三角形(要求搭出各种形状的三角形),并说出搭的方法让学生画三角形并说出画的过程比较所画出的各种三角形的异同在分析比较中引出三角形的本质属性。

七、在创设情景中引入新知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重的情绪色彩。数学教学中因数学知识抽象,情感因素隐蔽而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单调。要克服这一不利因素,从新知引入起,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把知识发生的背景,置于一幕幕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景之中,从而先声夺人,引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例如一个教师在教“求平均数应用题”时,这样来设计“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唱歌,谁为大家唱首歌?(同学们兴致很高推选了一位同学唱歌)。

师:这位歌手唱得怎么样?怎样来衡量她的唱歌水平?(生:让评委来打分)对,老师请4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担任评委,给这位歌手打个分数(4个小评委把打好的分数分别写在黑板上,老师也打了个分数)。

师:同学们看,5个评委意见一致吗?按谁的意见办?(有些学生说:听老师的。另一些同学说:不行,那么还要其它评委干什么?)

师:对,不能仅凭老师说了算。要解决这个问题,等学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之后,大家就知道用什么办法来给这位歌手定分了。……

这里通过模拟电视上歌手大赛评委评分的情景,使学生兴致高涨,同时在情景中揭示了“求平均数”的必要性,使学生以渴求的心理进入新知的学习。

引入新知没有固定的模式。这里从小学数学知识的形成方式给出七种引入新知的方法,仅仅是一个示例,旨在通过示例,展示小学数学新知教学中新知引入的一般途径。具体应用中还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学生认识规律及年龄特征,精心设计,灵活运用。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期工作总结范文二时间过的很快,转眼结束了三年级的教学工作,本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紧张忙碌中,也有许多的收获。三年级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过度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现将这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以便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完善提高。

一、以高尚的师德育人

我热爱和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关注教育改革。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能力。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用满腔的爱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循循善诱,既教书又育人。能主动、认真地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安排的工作,与同事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以认真的态度学习

新时代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很重要。因为我们的产品会说话,会思考,他们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所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我努力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在自己教育教学之上。

三、以满腔的热情教学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因此,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我在教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与导的关系,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参与构建知识的过程,促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

本期完成了两位数乘两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小数的初步认识轴对称,实践活动,总复习这七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达成了如下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除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笔算。

2.会口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的数。

会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面积的含义,能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会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了解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能初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初步认识轴对称,知道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美,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整个教学工作只,我认真地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教学用书。学习好新教学大纲,虚心地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认真的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生活、实例、活动、游戏等形式引入新知识点,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并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操作、实践、体验、讨论等方法,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学生感知知识构建的过程。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期工作总结范文三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期间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过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有着不少的收获。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如下:

一.加强业务学习,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完善教学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

二。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

1.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

备课时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写教案,力争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2.教学工作中,我立足于课堂,努力将新课标的精神体现于每节课中。

(1)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和孩子的年龄特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独创性。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

三.教学管理系统化,学生每单元的测试成绩及一些重要的能力指标都及时加以记录,并对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高进行理性的分析,从分析中得出,本学期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与计算能力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

四.作业,做到精讲多练,有针对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加强作业完成的管理,每组设数学小组长一名,负责检查、指导、督促本组同学完成作业。在每次作业批改中,均对存在问题进行记录,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对后进生进行单独辅导跟踪记录,发现有进步立即表扬。

总之,经过了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我个人觉得应该积极学习新课程标中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多听课,多学习同科目老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加强转劣培优力度,加强教学反思。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握还要不断积累,不断探索,使学生因乐学而学好数学。

小学期中数学总结范文3

摘 要 目的:通过调查活动,全面掌握我县各学校结核病疫情状扩散原因和具体情况,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进一步开展好防控工作,切实控制学校结核病疫情扩散和传播。方法:对20例学生、7例老师进行个案调查,掌握其流行病学个案详实情况,了解其在学校密切接触群体数量和接触的不同方式。针对27例师生所在学校密切接触的班级学生或同办公室的老师,开展密切接触者个案调查。结果:本次调查显示,拜城县2013年1-8月各阶段散发病例数都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总病例数虽有上升趋势,但在发病状况看呈分散性,不属于聚集性扩散,从拜城县结核病整体发病状况来看属于正常散发病例。此外,6月底各学校学生陆续放假后,由于学生的流动性加大,在各种场合中有可能感染到结核杆菌,结核杆菌感染后潜伏期较长,感染者在身体状况不佳条件下发病,致使8月学生发病率稍高。7例患病老师中4例有结核病家族史,主要病原可能是在家庭中被传染。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活动,要求学校要加强领导,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学校医务室对结核病要提高警惕,在日常就诊中发现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应及时进行胸部X线检查;对有家庭肺结核接触史和PPD强阳性学生定期检查;对开学后的学生、老师进行体检时不能局限于简单的体格检查,应该开展规范性健康体检,争取肺结核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便杜绝学校发生肺结核疫情传播和扩散。

关键词 老师 学生 活动性肺结核 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2013年1-4月拜城县发生11例学校师生肺结核病患者,其中老师4例,学生7例(涂阳3例),县疾控中心意识到学校疫情扩散情况的严重性,立即报告县卫生局、教育局,随即由两局联合印发拜卫疾控发[3013]13号《关于印发(拜城县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和各学校依照《方案》要求加强防控工作,但到8月末学校师生患病数上升到27例,其中学生20例,老师7例(阳性6例)。学生患者中在本地学校上学11例、外地学校上学9例,7例老师均属本地学校在职老师。鉴于学校结核病上升趋势明显,县疾控中心立即成立专项调查工作小组,开展了一次相关学校结核病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活动。

一般情况

2013年1-8月,全县在校教师、学生发生活动性肺结核27例,其中教师7例,痰涂片阳性2例;学生20例,痰涂片阳性4例。学生年龄10~22岁,老师年龄26~36岁,27例患者曾经接种过卡介苗6例(22.22%),有家族肺结核病史9例(33.33%)。

调查结果

发病时间分布:1月份学生4例,占师生发病总数的14.81%;2月份学生2例、老师1例,共3例,占师生发病总数的11.11%;3月份老师2例,占师生发病总数的7.41%;4月份学生2例,占师生总发病数的7.41%;5月份学生4例,占师生总发病数的14.81%;6月份学生发病2例、老师发病1例,占师生发病总数的11.11%;7月份学生发病1例、老师发病2例,占师生总发病数的11.11%;8月份学生5例,老师1例,占师生总发病数的22.22%。27例师生患者占全县同期总发病数的7.26%。

患者地区分布:根据我国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DOTS)规定和肺结核病人属地化管理原则,27例患者居住地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的16个自然村及城区的4个社区,患病师生就学和工作学校分布在24个不同的大、中、小学校,其中本地学校15所,外地学校9所,患者所在本地学校患病例均未超过2例。20例学生患者中居住地在农村12例(60%),居住地在城镇8例(40%)。20例学生患者中就读于城镇学校12例(60%);就读于农村学校8例(40%)。7例老师均属城镇居住人口,所工作学校在农村。

患者年龄分布:20例学生患者平均年龄16岁,其中≤10岁2例,占总病例的10%;11~15岁8例,占总病例的40%;16以上10例,占总病例的50%。7例老师患者年龄26~43岁,平均33岁。

患者性别分布:20例学生患者中男10例,女10例,各占学生患者的50%;7例老师患者中男4例,女3例,分别占老师总病例的57%和43%。

患者职业分布:27例患者中20例为学生,占总病例的74%,7例为老师,占总病例的26%。学生患者中,4例患者为小学生,占学生总病例的20%;11例患者为中学生,占学生总病例数的55%;5例患者为大学生,占学生总病例的25%。7例老师均为农村小学教师。

患者临床症状:参照2010年全国肺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工作症状调查。①咳嗽;②咳痰;③胸闷及气短;④血痰;⑤低热;⑥盗汗;⑦乏力;⑧食欲减退;⑨其他。27例患者中具有≥6个症状4例,占总病例的14.81%;具有5个症状3例,占总病例的11.11%;具有4个症状7例,占总病例的25.93%;具有3个症状9例,占总病例的33.33%;具有2个症状4例,占总病例的14.81%。

实验室检查:27例患者经X线胸部拍片检查均属Ⅲ型活动性肺结核,其中16例为两肺结核,占总病例的59.26%,11例单肺结核,占总病例的40.74%,肺部有空洞病灶1例(3.70%)。肺结核抗酸杆菌痰涂片染色检查6例阳性,其中学生4例、老师2例,占总病例的22.22%;21例阴性,学生16例、老师5例,占总病例的77.78%。见表1~表6。

分析讨论

拜城县2002年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以来,患者化疗药品是国家统一免费提供的板式组合药,均为成人药品,

小学期中数学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中生;自主管理;数学学习

自主管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和生活习惯。这对学生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解决高中生自主管理问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理解和体验,不断深化以自主认识为基础的自主教育,实现学生对社会规范的内化。

一、高中生数学学习自主管理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教育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部分学科在素质教育方面做得还比较欠缺,而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就在此行列。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依然盛行,题海战术愈演愈烈……在如此的教育状态下,很难实现新课程标准的“四基”“四能”和“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随着学生自主管理学习在班级管理及其他科目的成功实践下,高中生的数学自主管理学习不仅能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中生数学学习自主管理的意义

在数学学习方面,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四基”要求: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也提出了“四能”要求: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要求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个方面。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高考考试大纲提出了七项“能力要求”: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传统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想达到“四基”“四能”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就必须在数学教学中实行学生自主管理。

三、课堂上数学学习的自主管理

1.教师协助,学生自主管理课堂学习

引导课堂是教师主要的职责。课堂以小组交流、互助合作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师是整个课堂的引导者,是课堂的“导演”。教师通过给出学习材料和背景,提出问题或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协助学生解决问题,再针对学生问题解答的展示做出合理科学的点评,对问题的解决做出总结和升华,并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做出公正、公平的得分评价。整个过程需要老师敏锐的观察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应对课堂上随时可能发生的一切,对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能进行快速的分析并做出及时和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使课堂井然有序,不偏离课程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必修1第二章2.2.1节“对数与对数运算”时,我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指引进行教材的预习,每个小组必须在课堂上提出两个关于本节内容的问题。大部分小组都提出了对数知识方面的问题及学习对数的困惑,但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学习对数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和作用?”也许提问者想表达的是:“对数在日常生活中根本就用不上,不学也罢。”此时我简短地与学生一起分析数学的文化,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引导学生阅读了教材68~69页关于对数发明的知识。这样就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对数的兴趣,使得课堂朝着教学目标顺利进行。

2.同伴互助、小组合作与自主管理学习相结合

每位学生在小组交流互助学习中,都有不同层次的任务,都是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要完成教师提出的要求,更要通过小组合作,互相帮助,互相补充,完成教师给小组的任务,通过课堂展示,把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给教师和全体同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自我主动学习,需要独立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探讨、合作和辩证。在组内谈论时,每位同学都必须发表意见,能有理有据地向组员展示自己的观点。整个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充分体现,也充分体现了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W习方式。

3.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实现自主管理的保障

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的交流合作学习,教师要做出合理、科学、公平、公正的评价,要制定好评价标准与体系,有奖惩条例,包括随堂评价、段期评价和期末总评。随堂评价是在课堂快结束时对各小组做出点评和评分,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表扬与评分。这种及时的评价,能有效地鼓励学生,能快速地给学生做出学习的指引。段期评价包括周评价和月评价,根据各小组在一周(月)内的表现(包含课堂表现、作业表现、测试表现等方面)进行评分,并对各小组内的优秀成员做出阶段性的表扬。这相当于对学生的小目标做出肯定,通过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期末总评是在学期结束时,根据各小组在整个学期内的表现,对各小组做出综合性的评价,评出优秀小组和优秀成员。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

四、课后数学学习的自主管理

1.合理、科学的计划是课后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基石

制订学习计划,可以促使学生按照计划实行任务,排除困难和干扰。实行计划是意志力的体现,坚持计划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力,而意志力经过磨炼,又会进一步提升学习收获。这些进步只会使他们更有自信心,取得更大的成功。

学生按照计划行事,能使自己的学习生活节奏分明,从而该学习时能安心学习,该放松的时候能开心地放松,久而久之,所有这些计划都会形成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减少时间浪费。合理的计划安排使学生有效利用时间。有了计划,每一步行动都很明确,不要总是花费心思考虑接下来该学什么。

在制订学习计划时切勿好高骛远,要针对自己的学情,脚踏实地,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长期目标是大方向,将长期目标细分,就是短期目标;短期目标要详尽、具体。当一个个小目标不断实现时,长期目标就变成了现实。

2.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通过习惯来管理自己

(1)在笛а习过程中培养自我监控能力。学生要形成预习的自我监控能力,能根据教师的导学案,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与交流,从而实现预习效果的最大化;学生要形成复结的自我监控能力,根据课前预习及课堂收获,及时对当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与总结,并给自己进行评分,若还有知识未掌握,及时寻求同学或老师的帮助,争取做到学习内容天天清。

(2)归纳、反思、总结不可少,尤其是错题的整理。

一是解题后的反思。在解完题后,不能认为得出结果就意味着解题工作的完成。实际上,解题后的反思是对解题的整个过程的再认识,是解题效果的升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解题思路的反思、解题方法的反思、题目特征的反思、题目结论的反思和数学学习方面的反思。

二是错题本的整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做过的试题不断增多,因此对试题的分析、归纳、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错题的整理与归纳。数学要想学好,并不在于题做了多少,或是见过多少,而在于题做得是否精,是否能够把每道题都吃透,这样才能学好数学。整理一套属于自己的错题集很有必要,整理错题时需做到以下要求:及时整理,及时总结;分类整理,在精不在多;时常翻阅,重新演练。

(3)建立他人监督机制,使自主管理学习常态化。每个人都有惰性,尤其是在消极的情绪和充满诱惑的环境下,人的自制力变得非常低下。由于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原因,他们的行为极易受他人与环境的影响,因此他们在自主管理学习中需要他人的监督和帮助。

首先,是学习互助小组之间的监督。学习互助小组是一个成长共同体,彼此之间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是一个整体。当组内成员出现自主管理松懈、怠学的情形时,全体组员要及时帮助他,帮他克服学习、心理上的困难,从而实现小组的共同进步。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管理学习做出指引和监督。由于学生心理上的不成熟和在数学学习上的不专业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在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时,给学生做出合理、科学的指导,帮助他们制订更为合理的计划;要定期检查学生的错题本,查阅学生的课后反思和错题总结,并给出自己的建议;当学生在自主管理学习上出现了懈怠、厌学情形时,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为他们做好心理与学习上的辅导;当学习小组出现了异常情形时,要与小组共同寻找问题形成的根源,探究问题的成因,再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家长是学生自主管理学习的有力监督者。家长通过对孩子学习状况的了解与跟踪,通过观察孩子在家的学习行为,对孩子的自主管理学习进行监督。当孩子在自主管理学习上出现了懈怠、厌学情形时,家长要及时了解情况,分析孩子怠学、厌学的成因,再与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同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家校联合教育的方式,帮助孩子度过学习的难关。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最有用的学习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的交流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体现,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强有力的手段,是培养综合素质的体现。课后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学习,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或对曾有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是对学习技能的不断强化与完善。进行数学自主管理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能有效地实现新课程标准对“四基”“四能”的要求,从而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向东.高中生数学解题自我监控能力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2]王海赳.数学自主学习引导初探[J]. 数学通报,2013,52(5).

小学期中数学总结范文5

【关键词】 学生评价;试卷;课堂作业;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能力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评价内容不应当是单一的,而应是多维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每个学生都是多种智力因素的有机组合,都有其各自的长处,“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如果能用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评价学生,做到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我们就肯定能发现他们身上与众不同的优点,挖掘出学生的独特潜能,发展他们的优秀品质,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结合新教材,“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课题摆在我们面前,通过对新课程理念和数学课程标准总目标的深入学习与研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注重过程性评价而淡化结果性评价,淡化课程的甄别功能,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业的促进作用和教育功能”为核心理念与指导思想,在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方面大胆改革,多方实验对比研究,从(一)试卷评价(70%);(二)作业评价(5%);(三)参与、合作、交流意识评价(10%);(四)动手操作能力评价(10%);(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5%)等五方面力求做到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以评价促进学习、促进发展,真正发挥了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新性等方面发展的作用。现把我们的具体评价方案总结如下:

1 试卷评价(70%)

我们对在总体评价中占70%的试卷评价进行了内容上和方法上的大胆改革。在内容上我们摒弃了原来对概念的记忆考查及繁琐运算等内容,而以考查(1)基本知识基本技能(2)知识的运用与迁移(3)解决问题的能力(4)运用数学意识(5)创新能力等为命题指导思想,通过深入研究、精心设计来设置全章测验、期中、期末考试试题;在方法上我们同时准备A、B两套难度系数相同的试题,B卷作为备用试卷为对第一次成绩不满意而要求重考的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同学非常珍惜第二次考试机会,考前均能积极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再次答卷,得到了满意的成绩,并从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学习的自信,真正做到了考试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而每份试卷后的“我来试一试”栏目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展翅高飞的广阔空间。因此每份试卷满分均为100+10分,期末总评时对试卷评价一项成绩以(全章测验平均成绩×10%+期中考试成绩×10%+期末考试成绩×80%)×70%+附加分的最后结果计入总分。

2 课堂作业评价(5%)

课堂作业在此一般指课后习题,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学生当堂所学知识起复习、巩固作用。同时作业的优劣也能反映出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高低,对学生课堂作业的评价,能促进学生及时查缺补漏,防微杜渐,从而顺利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因此,我们分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作业评价打分,两次平均分计入期末总成绩。

3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10%)

在小组内,同学们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之间交流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促进学生不断地自我反省与提高。因此为提高小组学习质量,我们首先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合理地分出四人小组,利用新教材为我们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料为每次小组学习提供合适的内容;其次,研究制定出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体系,即通过对:(1)个人对分担任务的态度、执行及完成情况;(2)在小组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如操作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倾听、交流表达能力、概括创新能力等);(3)对集体成果的贡献大小等方面的评价,促进每位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与创新意识。每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按下表打出成绩,期末将各次成绩的平均值计入总分。

4 动手操作能力评价(10%)

解决动手操作问题,一方面需要理解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需要把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具体操作中,再者,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以不断地融入自己的个性、智慧与创新精神。又因为动手操作一般在课下进行,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与创造,因此,动手操作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独特个性的尊重,是在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空间。而对此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上,我们一般的做法是结合新教材提供的丰富内容,给出课题相关建议,留下相当大的空间让学生自主设计、发挥、创造、制作最后上交作品。老师根据不同问题,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由老师、学生或邀请家长组成评价小组,给出评价结果,最后把各次的平均成绩计入期末总成绩。

5 学生数学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5%)

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可以了解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现状与变化,而通过对学生数学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一方面可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和内心体验,同时更能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和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此项评价我们采取的办法是期中、期末各评价一次,最后把两次的平均成绩计入期末总成绩。

小学期中数学总结范文6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结课环节所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淡薄的结课意识教师对结课重要性方面意识比较淡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作用,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容易形成自我固定的见解和思维,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方式,而这些固定教学方式中,教师并没有将结课视为十分重要的环节,意识比较淡薄.另外还有些教师由于自身教学能力有限,不能对教学进行及时的中介和归纳,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融入新的数学知识.还有数学教师认为所教授的数学内容太过于简单,不屑于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总结.

2.单一化的结课方式教师的结课方式单一化,单一化的结课方式会使得学生对老师结课失去兴趣,这就无法起到结课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高.场景1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紧促,很顺利完成了公式推导,例题讲解和练习巩固.师:同学们,下边总结一下我们所学的内容.首先,请大家掌握公式(a+b)2=a2+2ab+b2,并且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其次,对于所学公式达到灵活运用,能够利用公式进行运算;第三,需要明白公式中a和b在实际运算中代表的可能是一个数字或者是一个代数式整体.掌握三点,这节课大家就算是学得很好了.师:下边布置作业……教室里安安静静,学生大都面无表情地忙碌着翻看着书上的课后作业,或者扭头看看教室里钟表等待下课;或者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在做着小动作,大家都不会关心老师在结课时所说的内容.针对这种结课方式,老师不去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不懂得通过学习,实验以及讨论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深化,只有老师在不停的讲解,这样仅仅是教师代劳的枯燥小结.

二、如何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结课问题

1.教师是授课引导者在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需要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改变自我传统固有的教学思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和深思,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出适合自我和学生的结课方式,不断挖掘实践知识,使得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场景2在讲完“不等式组的解法”一节后,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取值规律编织成为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小大大小取交叉,大大小小为空集.

2.转变思想观念教师应该清楚认识到结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认真对待结课,这是每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有的教学态度.越是临近课程结束,学生的注意力就更加容易被教师所吸引,所以,这就说明了,一个好的结课能够起到承上启下以及发人深思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得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高,而且,好的结课环节,会激发学生对下次数学课程的期盼和兴趣.场景3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结课时,需要提出问题,问题可以是这样的“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小学时候就学过乘法分配律,如果给你一个单项式和一个多项式相乘,应该如何进行运算呢?”从而埋下伏笔,使学生在急切期待中研究演示实验,积极预习,为上好下节课“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和多项式相乘”做好铺垫.

3.建立良好教学机制然后,在结课环节,需要建立良好的教师教学机制,教师的课堂发挥程度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有着紧密的联系,有时候会严重地使得教师受到影响甚至受到束缚,与此同时,不利于教师对课堂的设计和思考.

4.多样的结课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尝试不同结课方式,而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采用总结归纳法、问题回顾法、设置悬念等方法,这些都是比较优秀的结课方式,值得教师采纳实施.

三、常用结课方法

总结归纳法是目前课堂最常用的方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课程结束前,使用简练的语言对课堂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串讲并加以总结,从而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思路.设置悬念法主要是在结课时教师提出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的问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实践活动法需要教师进行事先的精心设计,挑选一些与学生息息相关,有意义的活动,使得学生学会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在实践中总结理论,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而且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