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小伙伴的作文范例6篇

描写小伙伴的作文

描写小伙伴的作文范文1

一、伙伴活动――以“趣”的方式吸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教学中,老师不妨精心设计一些伙伴共同参与的活动,创设富有趣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活动中产生鲜活的体验和表达的欲望。

策略:习作过程趣味化――以有趣的活动增强伙伴的真实体验

传统的习作教学讲授太多,活动太少,枯燥乏味的讲解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针对这一弊病,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活动有机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共同经历真实的生活,互相倾诉独特的体验。

【案例描述一】

笔者在苏教版六下“写一次有趣的实验”习作教学时,没有按教材所说让学生回家自己观察蚂蚁,而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进行了一次“火烧方糖”的实验。小组伙伴们分工明确,有的拿打火机点酒精灯,有的用镊子夹方糖蘸了烟灰放到酒精灯上烧,有的负责整理实验材料,有的负责记录实验现象。实验进程有条不紊,确保了实验的成功。而其他没有“动手”的伙伴也能够更加凝神静气地参与观察,不会因为过度兴奋、争抢操作而混乱失控,导致实验失败。看着蘸了烟灰的方糖在酒精灯上熊熊燃烧起来,伙伴们的眼中满是惊奇与欣喜,还不时发出一声声惊叹。在之后的伙伴交流中,每个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在这样的伙伴合作实验中,不管是亲自动手的,还是在旁观察的,都与“实验”零距离接触,都能够真切地体验和感悟实验的全过程,获得习作的第一手“素材”。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习作教学中适当安排伙伴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伙伴交流――以“矮”的姿态交融

伙伴交流是一种平等交流,由于学生年龄相仿,心理水平接近,彼此交流会更默契、更自由、更畅达,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也更容易被接纳和欣赏,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获得思想启迪,树立习作信心。

策略:习作评价多元化――以真诚的欣赏分享伙伴的独特感受

以往的习作教学,评价者是教师,评价时间在习作后。评价单一,时间滞后,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伙伴之间的交流使习作评价多元化,每个人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与被欣赏。评价的时间不仅是习作后,还有习作前,甚至是习作时,可以贯穿习作全过程。这样的交流与评价,能起到调整、补充、启发、激励的作用。

【案例描述二】

在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说说实验中的细节”时,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在伙伴们面前,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可以插话,可以打断,可以语无伦次,可以结结巴巴……有的讲到了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变化,如火焰的变化、方糖的颜色变化等;有的讲自己心情的变化和当时的想法;有的讲旁边同学的有趣反应……每个人都自由表达,畅所欲言,不必担心会受到嘲笑或排斥。每个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分享,互相获得肯定和赏识,从而丰富写作细节,迸发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事实证明,这样的伙伴交流是有效的。因为在小组汇报交流时,我们听到了许多关于细节的“漂亮”表达,学生说得越来越精彩。而如果没有宽松自由的小组伙伴交流做前提,有很多学生可能不敢说,不会说,课堂会出现长时间的“冷场”和“僵持”,无法顺利推进后续教学。伙伴交流,满足了学生被尊重、被欣赏的需要,使更多的学生在足够的关注中受到鼓舞,提升对自我价值的认知,进而产生愿意说、乐于写的写作愿望。

三、伙伴引领――以“高”的眼光审视

在伙伴学习小组内,充分运用伙伴资源,找到习作的“高标杆”,共同欣赏其优秀处,咀嚼其精妙点,感受其情意场,审视其逻辑性,甚至与自己的习作比较优劣,取长补短,能够将伙伴习作打造成习作教学的优质资源,帮助组内成员更好地掌握语言,习得语言。

策略:习作指导贴心化――以切实的例子感悟伙伴的语言智慧

习作是“自由”与“规则”的舞蹈,既需要自主思考,自由想象,也需要规则指导,技巧提取,这样才能将学生由“此岸”引向“彼岸”。教师可以利用伙伴习作中的优秀实例,引领学生进行正向评赏,准确把握,适当挖掘。学生能从具体的实例中感受伙伴的语言智慧,学习其中的方法技能,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滋养生长新的语言增长点。

【案例描述三】

描写小伙伴的作文范文2

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同学们朝夕相处,每天都会发生许多故事,在这些故事里,也许是些小事司空见惯,没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没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本次作文,教师指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小事中寻找写作的素材,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感受同学的优秀品质,给予同学表扬与肯定,这样既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又能让学生明白在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做,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二、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观察回忆与同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发现小伙伴有哪些优点。

2.教师准备:(1)将学生的生活点滴拍摄下来制成幻灯片或录制短片。(2)课件。

三、教学过程

1.谜语导入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说个谜语,同学们猜猜我说的是谁?他是个帅气的男生;他不太爱讲话,但很讲礼貌,见人总是笑眯眯的;他很爱打乒乓球;他的四颗门牙,两颗已经光荣下岗了,剩下的有一颗特别大;他还是老师的得力助手。(逐条说,中间稍停,给学生猜的时间)学生根据特点猜到是班长伍××。

(2)同学们真能干,一下就猜准了,从这个谜语你们知道了伍××有哪些优点呢?(学生说优点)优点还真不少呢。我们班有五十五多位同学,你发现了他们身上的优点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夸夸同学的优点,(板书课题 夸夸我的同学)读题。

2.指导夸

(1)旧知引入:二年级时我们学过《称赞》,这里有句话,我们读读(课件: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称赞就是夸奖,夸奖能让人增加自信,也能让人消除疲劳。夸奖是一支魔法棒,它有无穷的魔力,孩子们,你们想感受这神奇的力量吗?你们想拥有这神奇的力量吗,我们就来试试吧!

(2)你想夸夸谁,为什么你要夸他(她)?(学生根据自己以前的观察,夸夸小伙伴。也许他们往往就只停留在老师经常夸奖的那些小伙伴身上,因为学习好、因为体育好等)

(3)引导学生发现更多同学的优点。

刚才老师听到你们夸奖了班上的几个同学,他们是我们班的几位小明星,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夸奖,你们身边还有谁值得你们夸吗?(教师播放短片或视频资料)

这些孩子是谁呀?他们在干什么?(学生叫出这些同学的名字,并猜想他们在干什么?再让当事人说说自己当时在干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之后是怎么做的?)你想夸夸他们吗?为什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小伙伴值得我们夸一夸,就像刚在孩子们看到的那样,虽然他做的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事,但是我们能从这件小事中看到他们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3.指导写

(1)阅读片段,领悟写法。

一是大屏幕出示片段,学生阅读(我的同学谭××是一个乐于助人的阳光女孩。有一次上美术课,我忘带水彩笔了,看到别的同学的画都快画完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谭××看见了,关心地问我:“你怎么了?”我小声地回答:“我忘带水彩笔了。”谭××说:“用我的吧。”说着,便把水彩笔给了我。就这样,我用完了她用,她用完了我用,小小的水彩笔在我俩之间传递着。后来,我画的画得了优,这里面也有谭××的一份功劳呢!(能有她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同学,我真高兴呀!)。

二是提问:①故事夸了谁?他有什么优点?用短文的一句话回答。(写在开头总结性的句子叫总起句)②她做了什么事?③是怎么把这件事写清楚的?标出动词,这是什么描写?这些动词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谭××同学帮助“我”的那一刻。除了动作、语言描写,还有什么描写?读“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是神态描写,从神态描写中,我们想到他当时会怎么想?指导写作方法:我们在写人物时,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可使文章更生动具体。④短文还有哪句话写到同桌的优点?(结尾句叫总结句)短文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夸同学的。

(2)选择同学,仿照例文口头交流。

刚才我们也夸了夸同学的优点,但是在夸奖时,同学们没有按顺序,而且没有把你要夸奖的那个同学的事情介绍清楚,现在我们学学例文,用一段话夸夸你想夸的同学吧。(四人小组内交流)

(3)指导选材,拟定提纲。

同学们的优点可真多,现在我们就把优点写下来吧,也许有的同学有很多优点,你可以选择它最突出的优点来写!(板书:写优点 要突出)注意要写一件能体现他优点的事例。(大屏幕出示写作提示)

总起句:我的同学( )是一个( )的孩子。

写事情:围绕总起句,把事情经过详细地写下来,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里想的……)

(4)动笔写一写。(可以仿照例文开头总起后总结)

(5)作文交流:读学生的短文,适时修改。(错别字、语句、标点符号等)

4.总结

同学们不但说得好,写得也棒,这也是你们的优点!这堂课老师知道了你们的很多优点,同学们善于夸奖他人是好事,老师希望你们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样,每个人都会轻轻走向完美,我们整个班级也会轻轻走向完美,老师期待你们今后有更出色的表现。

描写小伙伴的作文范文3

关键词:《斯通与骑士伙伴》 后殖民 互文性 模仿 改写

一直以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都被文学研究者们视为后殖民主义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多以亚、非、南美等地社会生活为题材,以“边缘人”的视角冷静的记述后殖民时代第三世界与欧美中心世界的碰撞与交融,如小说类作品《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抵达之谜》《模仿者》等,又如非小说类作品《幽暗国度》《印度:受伤的文明》《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等。在奈保尔众多充满异域特色的作品中,1963年出版的小说《斯通与骑士伙伴》显得非常特别。在它之前和之后的小说中,奈保尔的主人公们都身处英国以外的第三世界或者来自第三世界,研究者都能在他们身上找到奈保尔本人的影子,而这部小说却是唯一一部完全以英国为背景的作品,其中的所有人物亦均是英国白人,他们的身份和经历与奈保尔本人更是相去甚远,研究者们似乎很难给这部小说贴上后殖民的标签。

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外发表的《斯通与骑士伙伴》的相关研究文章并不多,最早可追溯至Walter Allen于1964年发表在《纽约书评》上的《又见伦敦》。Anthony Boxill的《中的春天概念》一文探讨了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春天意象和主人公心理变化的关联。Gillian Dooley发表的论文《奈保尔“失实的”伦敦小说:》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文本分析对该小说的“失实性”做出了论证。在我国,与它之前的《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1961)和之后的《模仿者》(1967)相比,《斯通和骑士伙伴》显然没有引起太多研究者的注意,通过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所做的相关搜索可窥一斑:在摘要检索中搜索奈保尔上述三部作品,《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和《模仿者》分别显示48条结果和43条结果,而《斯通与骑士伙伴》则没有任何搜索结果。我国研究者仅在介绍奈保尔写作生涯时对该小说有所提及,且都是一带而过式的,甚至在研究奈保尔的专著中出现了对该小说的错误描述。[10]多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不遗余力地反复解读奈保尔那些有关第三世界作品的政治性、历史性以及后殖民文化属性,强调特殊身世与经历赋予他的独特书写视角,分析其小说中众多人物所具有的文化无根性,却忽视了这本“小书”所暴露出的奈保尔本人的后殖民文化身份。

《斯通与骑士伙伴》讲述了斯通先生暮年的一段人生经历。小说初始时,六十二岁的斯通先生还是个孤独的单身汉,住在伦敦南部的一幢宅子里,由一名同样上了年纪、邋里邋遢的女管家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斯通先生是一名普通的图书管理员,供职于一家名叫伊斯卡尔的公司,退休指日可待。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斯通先生结识了小他十来岁的寡妇斯普林格太太,两人很快相爱结婚,但婚姻生活并没有消除斯通先生的孤独感,反而使他感到距离亲人更远了。退休意味着衰老甚至死亡,这让斯通先生惶恐不已,在此压力下他设计了一个拜访退休员工的计划,这个被称作“骑士伙伴”的计划被公司采纳并付诸行动,斯通先生藉此登上了人生的巅峰,但事实上真正从计划中获益的是他的年轻搭档,而斯通先生在短暂的荣耀后依然要面对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小说篇幅尽管不长,却涉及了衰老、死亡、人性、婚姻、家庭关系、工作、友谊等诸多主题,叙事充满奈保尔惯有的不动声色和辛辣讽刺的风格。而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奈保尔这部“白人”小说中多次出现了文本互文现象,互文性成为这本小说的一大特征。

“互文性”概念最先由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1]互文性理论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与概括性,许多结构主义理论家认为,从广义来讲,互文性在文学作品中无处不在,不论作家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个文本有很多方法来提及另一个文本,例如戏仿、拼贴、呼应、典故、直接引用以及平行结构。保罗・瑟洛克斯在其第一部研究奈保尔的专著中盛赞他“也许是现在唯一一位未受他人影响的作家”。[2]但这一褒奖放在任何作家身上都显得过于武断,包括奈保尔。曾在牛津大学攻读英语语言文学的奈保尔,研读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是他的必修课,在创作初期写作题材和写作风格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时,这些来自西方的经典必定成为作家参考模仿的对象,这就解释了为何奈保尔会在早期创作出《斯通与骑士伙伴》这样一部完全由英国白人构成的小说。在一次访谈中奈保尔曾直言自己在创作《斯通与骑士伙伴》期间尚处于“非常摇摆不定”[3]的阶段,在作家本人的漂泊经历不能为他提供充足的参考素材时,向英美宗主国的文学传统提取灵感并模仿其中经典形象与桥段是作家的必然选择,因此文学作品间的互文性成为解读该书一个重要通道,而奈保尔的后殖民文化身份又使得这种互文性具备了“改写”的第二重涵义。

一、模仿――语言文体的互文

奈保尔的小说语言一贯以冷峻、直接著称,其中不乏幽默的反讽,读者经常能够从他的小说中读到可与王尔德媲美的机智诙谐,在这本《斯通与骑士伙伴》中,奈保尔更是以各种方式多次向王尔德致敬,实现与西方经典文本的互文。其中最明显的当属斯通先生的侄女格温曾在一次家庭聚会上表演了王尔德的《不可儿戏》:

在全神贯注的状态下,她表演了剧中的一段,其间还一人分饰数个角色,用头部的忽然晃动来表示角色的转换。她没有一处忘词,也没在表演中失去镇静。在压低了嗓子说“在手提包里”这句台词时,因为把声音压得太低,以至于“手”这个词听起来像是喉咙间发出的干吼。[4](P50)

除了这样直接的借用,书中一些幽默辛辣的人物刻画也可以被看做是对王尔德式悖论(paradox)的互文与效仿。在描述公司老板哈里时,奈保尔是这样写的:“老哈里――不熟悉他的人是这么称呼他的,而那些能和他说得上话,并以此为荣的人则称他为哈里爵士――是个让人敬畏的人物。”[4](P77)众所周知,通常人们会用较为亲昵的叫法(“老哈里”)来称呼自己熟悉的人,而用带有头衔的叫法(“哈里爵士”)来尊称不熟悉的人,奈保尔的这段描写显然与常识相悖,但是这种似是而非的描述却恰好反映出老哈里爱慕虚荣的个性,这样的行文风格不能不让人想起王尔德对萧伯纳的讥讽式评价:“他在世上绝无敌人,也绝无朋友喜欢他。”[5]同样,奈保尔笔下的寡妇格蕾丝与《不可儿戏》中那位丧夫之后“足足年轻了二十岁”“头发因为悲伤而变成了金色”[6]的哈伯里太太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个憔悴的妇人,在冬天的凄风苦雨中,却一周比一周神气起来。悲伤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突然踪迹皆无。……那张全是皱纹、憔悴的脸庞逐渐饱满起来;松弛的脖颈似乎也挺拔了些;眼睛变得明亮;一贯低沉的声音,变得更加低沉,语调则越来越振奋。她的行为举止中,多了一种自由感,好像是从某种枷锁中挣脱了出来。[4](P134-135)

如果说奈保尔对王尔德的模仿还只是停留在语言文字的层面上,那么他对另一位作家的模仿则深入到了文体风格的层次。《斯通与骑士伙伴》的一个关键主题是衰亡,这不得不让人想到创作主题常常与衰亡相关的伊夫林・沃。事实上,沃对奈保尔的影响是有据可循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奈保尔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当时伊夫林・沃在英美文坛中正备受瞩目,这位杰出的讽刺小说家给初出茅庐的奈保尔带来不少启发。在接受诺贝尔奖获奖访谈时奈保尔坦言:“我从十七岁时开始写作,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伊夫林・沃的影响,那时我写的是以特立尼达为背景的闹剧。”[7](1:46-2:00)对研究者而言,审视对比两个作家的创作时,文体风格的相似性显然不如语言文字的相似性那样易于识别。文字是可看到的存在,而风格则是潜于文字之下、体会得到却看不到的东西。在描写人物如何面对衰老/死亡上,奈保尔和沃采取了风格相似的手法。沃在《亲者》中如此描述女主人公生命中的最后经历:

从她的套房到“丛林低语”短短的行程中,她没有遇见任何人。……她的心中摆脱了焦虑。……艾梅迅速沿着石子路走到殡葬场大门。在接待室里,值夜职员正在喝咖啡。当她默默穿过他们时,他们漫不经心地瞥了她一眼,因为时时刻刻都有紧急工作在做。她乘电梯来到顶楼,那里除了覆盖着的死人外,一片静寂,空落落的。……她没有写告别信或道歉信。她已经远离社会习俗和人的义务。[8]

奈保尔在最后一章这样描述斯通先生:

他迈开步子,很高兴发生了这样的意外,希望这样一直走下去,把自己累倒,这样内心的痛苦就不能再折磨他了。他对周围的人没有什么知觉,对他而言,他们长得一样,穿得也一样。……对人来说,这些身外之物都不重要,而重要的身躯却脆弱不堪,终有一天会腐朽。……走回家的那段路上,他迈着大大的、艰难的步子,感觉自己变得高大起来。他觉得自己像一个摧毁者,带着毁灭地球的使命。[4](P163-164)

尽管奈保尔的遣词造句与沃不尽相同,但行文的紧凑和冷峻却与沃如出一辙,此外,斯通先生与艾梅一样都是通过一场置身世外的行走完成了对衰亡的领悟。

谈到文本的互文性时,罗兰・巴尔特将文本比为织物,笔者认为,模仿是第一层次的互文,是庞大的文本织物中最清晰的脉络。奈保尔通过模仿英美作家的语言文字以及文体风格充实了自己的创作,延续了语言与文体的生命活力。不过,这部小说的互文性并不仅仅停留在对英美经典作家的模仿上。

二、改写――文化符号的互文

《斯通与骑士伙伴》中出现了两只黑猫,与美国小说怪才爱伦・坡的《黑猫》――同样是出现了两只黑猫的著名恐怖小说――有着明显的互文。西方民间传说中,黑猫被视作不祥之物,它的出现常常意味着厄运与悲剧的到来。坡的小说就借用了黑猫的这一符号意义,将其成功地塑造为经典的恐怖形象。《斯通与骑士伙伴》则以斯通先生与黑猫的不期而遇开始,又以他与黑猫的后代――另一只黑猫的相遇收尾,从最初对黑猫的痛恨到遗忘再到最终的惺惺相惜,斯通先生与两代黑猫的关系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两部小说对黑猫的描写存在许多相似之处:黑猫都是突然出现在主人公眼前,从而激怒他采取一定手段(暴力或者引诱)意图伤害黑猫;第二只黑猫都延续并加强了第一只黑猫的特征以及与主人公的关系。而两部小说的黑猫形象所营造的氛围和代表的含义却不尽相同:爱伦・坡笔下的两只黑猫象征着绝望与罪恶,揭示了现代人精神的异化与分裂。而奈保尔笔下的两只黑猫则毫无恐怖意象可言,虽然第一只黑猫曾令斯通先生愤恨不已,以至要索其性命,但愚蠢可笑的诱杀未遂暗示着全书忧伤而不乏幽默的基调,小说后半部中,当斯通先生被抛弃于骑士计划之外后,他看黑猫时不再是憎恨,而变为惺惺相惜。第二只黑猫的出现更凸显了作家对衰老与生命更迭的领悟,读者在它身上读出了谅解与希望。最后一次看到黑猫,斯通先生感到“惶恐里掺杂着内疚,内疚里掺杂着爱怜。”[4](P164)黑猫这一意象的设置显现了作者对西方文学乃至西方文化传统符号的颠覆,他的创作更新了“黑猫”这一经典意象的内涵,赋予其更具生命力的意义。

圆桌骑士的故事是任何一名西方文学研习者必读的文本,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的传说不断被历代作家重写、改编和沿用,其文化影响之深远,足以与《圣经》媲美。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故事是凯尔特神话中的著名传说之一,亚瑟通过拔出石中王者之剑而赢回王位,他与圆桌骑士一起击退了央格鲁-撒克逊人的入侵,亚瑟王由此成为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君主之一。亚瑟王的骑士们品德高尚,骁勇善战,在捍卫国家和寻找圣杯的征程中英名永存。在无数英美文学艺术作品中,亚瑟王和圆桌骑士已成为正义与美德的化身,而他们商讨国事时使用的圆桌更被赋予特殊的含义。据传亚瑟王与骑士们举行会议时,不分上下主次围桌而坐,避免了因座位等级的差异而引起的纠纷,于是圆桌成为人文意识中平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西方引以为荣的民主精神的雏形。而在《斯通与骑士伙伴》中,奈保尔则借用这一古老而又意义重大的神话,对亚瑟王、骑士和圆桌会议这三个意象进行了重构。书中具有亚瑟王特征的人物是公司老板哈里爵士,与他的爵士头衔不符的是,老哈里本质是个平庸自私、装腔作势的人。他写给《泰晤士报》的信全部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话题,而这些信却使他成为公司上下敬仰的人,“每一封信的发表都让他显得更加难以接近。”[4](P79)公司的表彰年会上,仿照圆桌会议,温珀设计了一次圆桌晚宴,但席间气氛却与圆桌精神相去甚远,首先是座位的设置,很显然哈里爵士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其次是宴会发言,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整个宴会的高潮是哈里爵士的致辞,这再次显示了他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而老哈里的虚伪在他讲话的最后部分显露无疑。

“好了,最后――啊哈!”哈里爵士猛地抬起头,视线从打印稿件上离开,“你们肯定觉得我会说‘最后但并不代表最不重要的’!而我要说,最后,也是最不重要的,就是那个让你们重新回到工作中,成为今晚真正的明星的人。”……他在大家疯狂而热烈的掌声中和“好哈里,老哈里!”的呼喊声中坐下。[4](P124)

欲擒故纵的话语中暗示了他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人物。老哈里这一角色完全颠覆了传说中正直的亚瑟王形象,而奈保尔颠覆的还不止这个,除此之外,圆桌骑士也成了他揶揄的对象。书中的“骑士”实际上是一群已经从公司退休的老人,因为斯通先生提出的“骑士伙伴”计划而被召集起来,委以拜访其他退休员工的任务。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老“骑士”们既没有凯尔特骑士的强健体魄,他们为之奔波的事业也远非寻找圣杯那样神圣重要,他们甚至缺乏代表正义诚实的骑士精神。有人假借拜访之名,对被访者宣传宗教教义,更有人虚报费用,中饱私囊。备受西方推崇的骑士精神在这部小说中被完全改写,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奈保尔这个“外人”看来是不可靠的。

当然,西方文化将黑猫妖魔化,其根源来自于人类对自然力量的不解和敬畏,将亚瑟王和圆桌骑士英雄化,其本质是对正义、民主和平等的颂扬,这些都是被普世认可并接受的常识,因此不能简单的说西方文化是虚伪丑恶的,造成奈保尔以如此视角来改写西方文化符号的真正原因在于文化差异,更在于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不平等。差异引发歧义,互文与模仿不再是一维的重复,而变成了带有延异性的挪用。不平等的文化对话背景下,互文与模仿必然成为带有反讽意味的戏仿,是“从殖民想象的高级理想向其低级模拟效果的喜剧性转向。”[9](P85)

值得注意的是,模仿是一个文本对另一个文本浅层的吸收,而改写则是深层的颠覆。存在于这部小说中的互文现象,作者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致敬,甚至也不是再现文本之间的共性,事实上,奈保尔的互文模仿展现了文本间以及文化间的差异,英美文学经典的强势地位在这部小说中不再牢不可破。正如霍米巴巴所说,“模拟是殖民权力与知识的最无从捉摸、最有效的策略之一。”[9](P85)文本的互文其实就是主体间的对话,也就是主体背后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在当下文化殖民霸权已经全面取代地域殖民霸权的时代背景下,强势文化影响并改变着弱势文化,这种文化上的渗透乃至入侵往往难以阻挡,那么弱势文化该如何在这种影响和改变下葆有自我独立性,这就成为后殖民视域下文学作品互文性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可以说后殖民文学作品的互文与戏仿挑战了宗主国殖民话语的整体性与权威性,为弱势文化的自立和发展另辟蹊径。奈保尔回顾创作生涯的早期阶段时曾说自己那时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要发掘我是个什么样的人”[7](1:24-1:36),当然,对于那时的奈保尔来说,这个问题可能的确令他困惑,但在当下奈保尔的研究者眼中,《斯通与骑士伙伴》――这部与第三世界毫无关联的小说――则最好的印证了奈保尔“戏仿者”的后殖民文化身份。

注释:

[1][法]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符号学:意义分析研究》,引自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947页。

[2][英]Paul Theroux:V.S.Naipaul:an Introduction to His Work,London:Deutsch,1972,p7.

[3][美]Bharati Mukherjee and Robert Boyers:A Conversation with V.S. Naipaul,Feroza Jussawalla ed:Conversations with V.S. Naipaul,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7,p78.

[4]吴正译,[英] V.S.奈保尔:《斯通与骑士伙伴》,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3年版。

[5]余光中译,[英]王尔德:《不可儿戏》,台北:九歌出版社,2013年版,第23页。

[6][英]Oscar Wilde: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 1990,p8.

[7][瑞典]Horace Engdahl:Interview with V.S.Naipaul, http:///mediaplayer/index.php?id=1022:2001.

[8]胡南平译,[英]伊夫林・沃:《亲者》,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328页。

[9][英]Homi K. Bhabha:Of Mimicry and Man:The ambivalence of colonial discourse The Location of Culture,London & New Yourk:Routledge,1994.

描写小伙伴的作文范文4

教学伊始,出示《晨读》挂图或投影图片。让学生依据下列问题进行观察,使之初知图意。

1.图上画了什么?(人和景)图上既画了人,又画了景,那么,按什么顺序观察最好?(从景物到人物)图中有三个小朋友,我们又按什么顺序来观察呢?(从右到左或从左到右)

2.图中画的是什么时候?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早晨,从光线可看出)三个小朋友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是农村孩子。可以从外貌、周围环境看出来)三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在认真读书?(要求说出人物的动作、神态)通过上述第一题的提问,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通过第二题的提问,在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后,再让学生用一段较完整的话来叙述图意。接着,以图会文。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写了几段,每段写什么内容,哪一段是重点。教师结合字词教学,帮助学生扫除阅读中的障碍,着重解释“悠闲、呈现、珍惜、智慧、勤劳”等词义,使之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加深理解,突出重点。

当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初学课文与字词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首先,简略地教学第一段,让学生了解作者描写“天气(晴朗)、阳光(温暖、洒满)和读书环境——鸡(悠闲、寻找)、花草(勃勃生机)”等特点。并指出图上分别反映的事物。然后重点教学第二段,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图文对照,从课文中找出与图中三个小伙伴神态、动作相对应的句子,深入体味,展开讨论:

1.课文是以怎样的顺序来描写三个小伙伴晨读情形的?

2.他们各是怎样读书的?能用一个词语来表达他们每个人在读书时的神态特点吗?

3.根据课文说一说:①右边的女孩为什么如此“入神”?②中间的男孩为什么“十分得意”?从哪些地方可看出他的“得意”?③左边的男孩为什么要“认真思索”?从哪里可看出他在“认真思索”?他在思索些什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想形象”,“说形象”,闭起眼睛默想彩图画面,默读课文中的描写;对照彩图从右到左说一说每个人物的神态。这样,学生对重点内容加深了理解。

三、展开想象,领悟情意。

教学第三段,提出下列问题,组织讨论,将学生的思路引到品味图与文的深意上来。

描写小伙伴的作文范文5

一说到“大力士”,大家一定会想到力拔山兮(xī)气盖世的项羽,而我今天要介绍的却是那小小的蚂蚁。

早上爸爸领我打球,累了我就蹲在地上休息。咦,一只小蚂蚁吸引了我。蚂蚁的身体是黑色的,身子非常短,只有几毫米长,头部上长有一双触角,身上还有6条带毛的腿。它身旁还有一个肥家伙――一只大甲虫,甲虫的身高足足有蚂蚁的两倍。我觉得很有趣就仔细观察起来,开始我以为蚂蚁是用触角拖着甲虫,仔细一看才知道原来是用牙咬着甲虫往前推,小蚂蚁竟然能推动它,真是龙王出海――厉害啊。小蚂蚁一点一点爬呀爬,它周围有好多蚂蚁洞,可是哪个是它的家呢,它能把大甲虫搬到家吗?我更想看个究竟。小蚂蚁越爬越慢,似乎已经精疲力尽。

“唉,毕竟是只蚂蚁!”我叹了口气,刚想拿个小棍帮帮它,忽然看见它拼命地挥动触角,这是干什么?我停住手,好奇地继续看着。不一会儿,只见它前方来了大队人马,就像是《南征北战》中的大部队一样,浩浩荡荡地开了过来。我被这奇观给惊呆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蚂蚁又是如何找同伴过来的呢?噢,它刚才不停地挥动触角是不是在喊:“伙伴们呀,快来把肥肉搬回家呀!”

这些伙伴儿一涌而上,配合得真好,只见它们有的聚气凝(níng)神,紧紧咬住甲虫,有的二蚁连手,用头顶着,有的干脆发起蛮劲,使出“绝世蚁拳”奋力用手推着。甲虫被拖起来了,一路前行。路上蚂蚁们的分工似乎很明确,始终有几只蚂蚁吃力地用手推着食物,后面的蚂蚁使劲地推着,它们好像还在互相鼓励:“加油,加油,再加油!”

走到了一个“宫殿”旁,它们把甲虫放了下来。用触角呼叫着伙伴儿,又有许多蚂蚁出来了,大家拉的拉,推的推,咬的咬,搬的搬,把甲虫往洞里拽。不一会儿,胖甲虫被大家齐心协力推到了洞里,我想它们现在一定在吃一顿丰盛的大餐吧!

我发现了一只蚂蚁的力量虽小,但几十只蚂蚁可以搬动比自己体重多几十倍的东西,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团结就是大力士。

作者系黑龙江省大庆市

龙北第二小学四(1)班学生

【专家处方】

大千世界,我们观察到许多的人、事、物、景,怎么来写呢?首先我们在生活中要去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去仔细地观察甚至是亲密接触,只有这样才能搜集到丰富的材料,写出形神兼备的作文。以陆顺的这篇《蚂蚁》为例,作者对其所描述的小动物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有趣的语言更表现了孩子对描述对象的喜爱之情。

在实际的观察中,要按一定的空间顺序进行或者按事物的特点观察。陆顺在写蚂蚁搬胖甲虫的过程,先写一蚁搬虫,然后是众蚁搬虫,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条理清楚,思路清晰。

如果仅仅是把看到的情形记录下来,那无非就是像流水账一样把蚂蚁的活动大致写了一下。这种观察是敷衍了事,只观不察,甚至走马观花地看一圈,根本没有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小作者在写蚂蚁时不是单纯写自己眼中看到,他把心里想的感受到的都倾注下来,“不一会儿,只见它前方来了大队人马,就像是《南征北战》中的大部队一样,浩浩荡荡地开了过来”、“有的干脆发起蛮(mán)劲,使出‘绝世蚁拳’奋力用手推着”、“它们好像还在互相鼓励:加油,加油,再加油!”这些生动的描写要在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和体会,是作者的灵感和心智在生活中得到的启迪和迸发。

观察要有重点。我们在观察过程中可能会对事物的全貌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却缺乏重点性的观察,就出现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根本不能突出抓住事物的特点。作者写这篇作文时将重点放在了众蚁搬虫的环节上,将它们搬运时的动作进行了细致、深入地观察,生动地描写,“有的聚气凝神,紧紧咬住甲虫,有的二蚁连手,用头顶着”、“大家拉的拉,推的推,咬的咬,搬的搬,把甲虫往洞里拽”。这样才能突显蚂蚁团结互助的精神。

语言要有趣。作者在介绍一只蚂蚁搬虫时说:“真是龙王出海――厉害啊。”、众蚁出洞的样子“就像是《南征北战》中的大部队一样,浩浩荡荡地开了过来。”、“使出‘绝世蚁拳’”。这里,作者用了歇后语、生动的比喻,写出了对蚂蚁的敬佩,写出了蚂蚁团结齐心合力的精神,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描写小伙伴的作文范文6

夜幕降临了,小树上的彩灯,一闪一闪就像明亮、快活的眼睛。大队辅导员佟老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调说:“晚会开始!同学们,让我们尽情地唱吧,跳吧!”顿时,扩音器里播出了欢乐的乐曲,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一阵阵响亮的掌声,响成一片。你看,张明和孙磊说的相声,逗得大伙笑得合不拢嘴;一年级同学演的“小蜜蜂舞”,是那么有趣;五年级同学演的“丰收舞”更吸引人:只见舞台中央出现了一棵白生生、绿油油的“大白菜”,紫色的“茄子”、顶花的“黄瓜”、圆溜溜的“西红柿”,围绕着“大自菜”尽情地跳呀、唱呀,欢庆丰收的到来!

“月亮升起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我情不自禁地望着那夜空,多么美丽的圆月呀!它慢慢地、慢慢地升入夜空,是那么圆,那么亮,简直就像一个明晃晃的大圆盘。它把银色的光辉洒在校园的小树上,映在同学们的脸上,更增加了欢乐的气氛。“噗——哧”,一声震耳欲聋的响声回荡在夜空里,放焰火啦!只见绚丽多姿的礼花竞相开放。有的像金色细雨,纷纷落下;有的像孔雀开屏,惹人喜爱;有的像长蛇狂舞,光彩夺目。“快跳舞吧!”小芳拉着我的手,进入到欢乐的海洋里。小伙伴们戴着各种美丽的头饰翩翩起舞,仿佛就像一个童话的世界:“小白免”一会儿蹦,一会儿跳,一会儿又消失在人群中。“嫦娥阿姨”托着红色的长纱,随着音乐节拍起舞,是多么轻盈呀!也不知从哪儿来了一个“孙悟空”,一手持金箍捧,一手“搭凉棚”,左张右望,大概是在找“唐僧”吧,月亮升得更高了,披着月光,踏着节拍,小伙伴们沉浸在欢乐之中。

语文课代表王明明站在主席台上,大声朗诵起诗篇:

中秋的圆月撒下了一片光辉,

我们想起了台湾的小姐妹,

隔着万水和千山,

我们盼望祖国早统一……

是呀,我多么希望和阿里山的小哥哥、日月潭边的小妹妹一起欢度这中秋的夜晚啊!月亮姑娘,请把我的思念带给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