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信息化范例6篇

管理会计信息化

管理会计信息化范文1

【摘 要】为了应对随之而来的机遇和挑战,会计组织和会计系统应迅速行动起来,从各个层面上进行反思、变革和完善。在会计变革的滚滚洪流中,借助信息化手段和相关理论丰富管理内涵、提升管理水平便是值得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管理 会计服务器 会计流程再造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

1、 引言

上世纪40年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使会计领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随着信息化投资黑洞、信息悖论、信息孤岛等陌生字眼的出现,以及对许多企业的信息化工程的影响,使包括会计在内的管理信息化前途遭受到莫大的质疑。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的看待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如何开展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成为了我们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2、 会计管理的现代特征

2、1会计管理是系统性管理。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管理的系统性尤为突出,会计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既相对独立有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流程完整的工作体系。从管理过程来看,无论是同属事前管理的怀集预测,决策和财务预算,还是事中进行的会计控制,以及事后的会计检查,考核和分析,都是属于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强调的是提高整体经济效益。[1]

2、2会计管理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市场竞争的经济体制下,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高低归根结底是对人才的需求和竞争。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培养的流向才是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强对员工的培养,充分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是企业生命力的所在。会计管理也同样涉及人本管理,在企业中不仅要培养竞争性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也要关注会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竞争性的会计人才。

2、3会计管理更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知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发展知识经济就要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因此,知识的生产必须加以保护,而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也更为严谨。随着知识竞争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的重心也在向着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倾斜。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是这些无形太投资,最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由此看来,无形资产的管理,在实际表现上就是对知识产权的维护和人力资源的管理。[2]

2、4会计管理正在向信息化管理发展。信息化管理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方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会计管理工作中,采用网络信息等现代科技手段,使更多的信息在网络的平台上得以互动和共享。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会计管理迈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

3、信息化会计管理方法

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管理中的数据准备阶段由会计核算工作来完成,我国目前所使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和核算软件等都是为数据准备服务的,但要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优势,还需要综合各方面的经济信息,这样才能为企业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提供决策支持。常用的会计管理方法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大阶段中采用的方法。

在会计核算中,对于同样的经济业务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备选会计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手工会计条件下,对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除了要考虑信息提供的决策有用性原则外,成本效益原则也是必须要考虑的。手工会计条件下,成本效益原则主要是要考虑会计核算工作量不能太大,提供相关信息带来的管理效益不能低于处理信息的成本。因此,在会计核算时,常常需要由会计人员根据经验选择既能保证一定的信息质量,又比较简便的会计核算方法,但核算方法的选择离不开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这就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由于会计核算过程可由计算机来完成,因此成本效益原则已不再重要;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的开放性和动态化特征要求会计信息规范化,会计核算方法也应规范化。因此,会计信息化下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规范化原则。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信息的开放性、智能化和实时化特征要求会计信息规范化,因此会计核算方法也应遵循规范化原则,其意义在于:

1.有助于真正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如证监会、银行、税务、企业)的实时对接,进一步促进了会计系统之间的协作和相互监控。

2.可以促进会计核算软件研制的标准化、规范化,加快管理型软件的开发应用。

3. 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减少会计人员主观判断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准确性原则。在信息化条件下,最需要考虑的是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准确性将成为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重要原则。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大部分核算业务交给计算机处理,因此在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不必计较核算工作量的多少;而且,由于信息化环境下信息高度共享,会计数据较手工环境下更易取得,不必为了权衡结果的精确性和过程的复杂性而选择次优的方法。

(三)及时性原则。信息化环境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实时性,会计数据采集、处理,会计信息的、传输和利用能够实时化、动态化。会计数据处理的动态化要求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及时性原则。

(四)开拓性原则。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核算方法的质量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当选择会计发展过程中最现代化、最新颖也最具生命力的会计核算方法,实现会计方法的不断变革,与时俱进,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与质量。

4、 信息化会计管理体系研究

4、1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会计管理的性质

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等结算方式的兴起,更加大了资金流控制的难度。由于网上开展得一系列商务活动无法像传统的结算方式一样得到有形的记录痕迹,同时由于信息处理的协同与集成,使得对信息流的管理变得复杂繁琐,控制起来也变得异常困难。面对新的局面和新的信息化环境,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新的会计管理方式呼之欲出。[3]

4、2 集成管理提出了会计管理的新内涵

集成管理概念的提出,给会计管理信息化带来了强大的机遇和挑战。首先,企业的各种商业信息,与企业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是都由这个信息系统负责收集、整理和的,因此作为会计系统,财务数据要首先与其他信息形成集成管理;其次,集成管理要求会计系统不仅要成为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同时要兼顾一个管理系统的角色,充分发挥会计功能本身具有的预算、决策、资金控制等全面的管理功能;第三,“管理信息系统(MIS)由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AIS)等组合而成,但毕竟还没有从各个独立的分支有效的升华为一个整体,无法涵盖企业的所有方面,仅仅是信息化的雏形阶段。

4、3 供应链管理扩大了会计管理外延

随着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逐步取代传统的企业竞争,同时传统的职能部门管理也随同向供应链一体化管理转型,

在新的竞争需求下,为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集成化管理,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各联结企业间的会计协调对于实现供应链管理中的“三流集成”的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特别是资金管理问题。首先,各企业之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而是具有各自不同组织结构和等级制度企业的联结,缺乏独立企业中绝对权威和强制规范的约束。其次,在供应链协议中,体现的是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平等,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为了所谓的整体战略目标而牺牲自身的利益。供应链是一个靠协议约束的虚拟组织,没有更高一级的管理和凌驾在各成员间的机构,其合作是松散的并带有鲜明的阶段性,他们既是合作伙伴又是暗中相互的竞争对手,在信息资源和管理协调方面都不可能完全实现共享和透明。同时由于资金管理无论在各个缔结企业还是在整条供应链中不可动摇的特殊地位,只有加大资金的监控力度,保障资金管理,才能带动其他环节同步协调发展。笔者认为与各个联结企业你饿不资金管理相比,整个供应链中资金流的协调管理系统更为复杂,庞大。因此,针对业务环节中的资金活动,要奉行“管控结合,以控为主”宗旨。在各联结企业享有独立决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协调功能,使资金流动信息透明化,在链条的决策过程中实现信息化会计管理,这是加强供应链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5、 结语

传统会计理论体系虽然完备,但在信息化发展日益重要的企业管理领域,有些理论明显跟不上发展的脚步,甚至被淘汰,继续沿用可能对信息化会计管理工作的效果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此,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时代性的特征,总结过去的缺陷,探讨信息化环境下用于指导和支撑会计管理体系发展的新思路。信息管理的未来是知识管理,会计管理应迅速捕捉这种发展趋势,借助管理平台将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建立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系统,利用神经元网络和决策树等技术,实现会计系统的高端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万军.会计电算化[J].

[2] 王凡林.基于界面管理的会计控制研究[J].

管理会计信息化范文2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管理 会计服务器 会计流程再造 会计知识管理系统

1、 引言

上世纪40年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使会计领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随着信息化投资黑洞、信息悖论、信息孤岛等陌生字眼的出现,以及对许多企业的信息化工程的影响,使包括会计在内的管理信息化前途遭受到莫大的质疑。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的看待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如何开展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成为了我们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2、 会计管理的现代特征

2、1会计管理是系统性管理。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管理的系统性尤为突出,会计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既相对独立有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流程完整的工作体系。从管理过程来看,无论是同属事前管理的怀集预测,决策和财务预算,还是事中进行的会计控制,以及事后的会计检查,考核和分析,都是属于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强调的是提高整体经济效益。[1]

2、2会计管理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市场竞争的经济体制下,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高低归根结底是对人才的需求和竞争。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培养的流向才是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加强对员工的培养,充分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是企业生命力的所在。会计管理也同样涉及人本管理,在企业中不仅要培养竞争性的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也要关注会计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竞争性的会计人才。

2、3会计管理更重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知识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发展知识经济就要加大对无形资产的投入,因此,知识的生产必须加以保护,而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也更为严谨。随着知识竞争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的重心也在向着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倾斜。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是这些无形太投资,最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由此看来,无形资产的管理,在实际表现上就是对知识产权的维护和人力资源的管理。[2]

2、4会计管理正在向信息化管理发展。信息化管理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方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会计管理工作中,采用网络信息等现代科技手段,使更多的信息在网络的平台上得以互动和共享。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会计管理迈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

3、信息化会计管理方法

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管理中的数据准备阶段由会计核算工作来完成,我国目前所使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和核算软件等都是为数据准备服务的,但要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优势,还需要综合各方面的经济信息,这样才能为企业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提供决策支持。常用的会计管理方法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大阶段中采用的方法。

在会计核算中,对于同样的经济业务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备选会计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手工会计条件下,对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除了要考虑信息提供的决策有用性原则外,成本效益原则也是必须要考虑的。手工会计条件下,成本效益原则主要是要考虑会计核算工作量不能太大,提供相关信息带来的管理效益不能低于处理信息的成本。因此,在会计核算时,常常需要由会计人员根据经验选择既能保证一定的信息质量,又比较简便的会计核算方法,但核算方法的选择离不开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这就很难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由于会计核算过程可由计算机来完成,因此成本效益原则已不再重要;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的开放性和动态化特征要求会计信息规范化,会计核算方法也应规范化。因此,会计信息化下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规范化原则。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信息的开放性、智能化和实时化特征要求会计信息规范化,因此会计核算方法也应遵循规范化原则,其意义在于:

1.有助于真正实现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如证监会、银行、税务、企业)的实时对接,进一步促进了会计系统之间的协作和相互监控。

2.可以促进会计核算软件研制的标准化、规范化,加快管理型软件的开发应用。

3. 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减少会计人员主观判断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准确性原则。在信息化条件下,最需要考虑的是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准确性将成为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重要原则。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大部分核算业务交给计算机处理,因此在选择会计核算方法时,不必计较核算工作量的多少;而且,由于信息化环境下信息高度共享,会计数据较手工环境下更易取得,不必为了权衡结果的精确性和过程的复杂性而选择次优的方法。

(三)及时性原则。信息化环境下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实时性,会计数据采集、处理,会计信息的、传输和利用能够实时化、动态化。会计数据处理的动态化要求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必须考虑及时性原则。

(四)开拓性原则。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核算方法的质量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当选择会计发展过程中最现代化、最新颖也最具生命力的会计核算方法,实现会计方法的不断变革,与时俱进,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与质量。

4、 信息化会计管理体系研究

4、1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会计管理的性质

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等结算方式的兴起,更加大了资金流控制的难度。由于网上开展得一系列商务活动无法像传统的结算方式一样得到有形的记录痕迹,同时由于信息处理的协同与集成,使得 对信息流的管理变得复杂繁琐,控制起来也变得异常困难。面对新的局面和新的信息化环境,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新的会计管理方式呼之欲出。[3]

4、2 集成管理提出了会计管理的新内涵

集成管理概念的提出,给会计管理信息化带来了强大的机遇和挑战。首先,企业的各种商业信息,与企业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是都由这个信息系统负责收集、整理和的,因此作为会计系统,财务数据要首先与其他信息形成集成管理;其次,集成管理要求会计系统不仅要成为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同时要兼顾一个管理系统的角色,充分发挥会计功能本身具有的预算、决策、资金控制等全面的管理功能;第三,“管理信息系统(MIS)由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AIS)等组合而成,但毕竟还没有从各个独立的分支有效的升华为一个整体,无法涵盖企业的所有方面,仅仅是信息化的雏形阶段。

4、3 供应链管理扩大了会计管理外延

随着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逐步取代传统的企业竞争,同时传统的职能部门管理也随同向供应链一体化管理转型,

在新的竞争需求下,为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集成化管理,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各联结企业间的会计协调对于实现供应链管理中的“三流集成”的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特别是资金管理问题。首先,各企业之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而是具有各自不同组织结构和等级制度企业的联结,缺乏独立企业中绝对权威和强制规范的约束。其次,在供应链协议中,体现的是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平等,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为了所谓的整体战略目标而牺牲自身的利益。供应链是一个靠协议约束的虚拟组织,没有更高一级的管理和凌驾在各成员间的机构,其合作是松散的并带有鲜明的阶段性,他们既是合作伙伴又是暗中相互的竞争对手,在信息资源和管理协调方面都不可能完全实现共享和透明。同时由于资金管理无论在各个缔结企业还是在整条供应链中不可动摇的特殊地位,只有加大资金的监控力度,保障资金管理,才能带动其他环节同步协调发展。笔者认为与各个联结企业你饿不资金管理相比,整个供应链中资金流的协调管理系统更为复杂,庞大。因此,针对业务环节中的资金活动,要奉行“管控结合,以控为主”宗旨。在各联结企业享有独立决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协调功能,使资金流动信息透明化,在链条的决策过程中实现信息化会计管理,这是加强供应链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5、 结语

传统会计理论体系虽然完备,但在信息化发展日益重要的企业管理领域,有些理论明显跟不上发展的脚步,甚至被淘汰,继续沿用可能对信息化会计管理工作的效果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此,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时代性的特征,总结过去的缺陷,探讨信息化环境下用于指导和支撑会计管理体系发展的新思路。信息管理的未来是知识管理,会计管理应迅速捕捉这种发展趋势,借助管理平台将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建立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系统,利用神经元网络和决策树等技术,实现会计系统的高端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万军.会计电算化[J].

[2] 王凡林.基于界面管理的会计控制研究[J].

管理会计信息化范文3

“首届中国管理会计信息化论坛” 是由中央财经大学联合诺亚舟元年共同举办的以管理会计信息化为主题的研讨会,来自中央财经大学、清华大学、诺亚舟元年、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烟台万华)等单位的一批从事管理会计研究的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期还举行了中财―元年管理会计实验室启动仪式。

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

我国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第一次采用计算机这个手段解决了财务部门数据汇总、统计的需要,实现了财务管理从人工到计算机化的飞跃,大大提高财务人员的效率。大约10年前,国内财务软件开始全面向管理软件(ERP)的跃变,但其内核还是以财务会计为核心。

从历史的角度说,会计电算化成就了包括用友、金蝶在内的中国首批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独立软件开发商,引领了中国企业信息化的最初岁月。然而,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财务会计如果还停留在会计电算化阶段,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管理决策和控制的实时要求。因为财务会计,其工作侧重于对经营活动的事后记录与反映,如报告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者不仅需要这些数据,还希望会计部门能提供企业内部规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营目标的达成,这些正是管理会计所要达到的目的。

长期从事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的诺亚舟咨询公司总经理韩向东表示:“财务部门仅仅‘做好账’已经无法满足处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企业的要求,它需要为管理者提供从全面预算管理到成本控制、从效益分析到风险控制等全方面的帮助,这一切都需要借助管理会计。”

据孟焰教授介绍,管理会计理论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与财务会计侧重于事后的统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外部的利益集团(如税务部门)不同,管理会计主要是帮助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分析和提供决策支持。

孟焰教授认为,管理会计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个是规划与决策,主要包括全面预算管理,第二作用是控制和业绩评价,包括了目标成本的控制、作业成本的管理、标准成本制度和目前流行的业绩评价激励机制。

迎合企业的精细化管理需求

作为一门管理学科,管理会计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然而,对于大多数财务人员来说,要掌握这些理论并能付诸于实践并不容易,而管理会计系统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管理会计系统借助信息化这种手段,将管理会计的各种理论贯彻到软件之中,从而让财务人员轻松地实现成本管理(费用分解)、盈利能力分析、差异分析、投资分析等,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可以说,管理会计系统不仅帮助管理会计实现了思想的落地,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是管理会计得以应用的前提和保证。事实上,正是由于需要计算机技术和管理软件的支持,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管理会计一直到最近这些年才受到关注,而在中国的应用更是刚刚起步。

“以目前应用得比较普遍的全面预算管理为例,要帮助企业用好资金、帮助分析哪些产品是赚钱的还是赔钱的,要做到这么细的管理,仅靠手工或者依靠Excel表,而没有专门的信息化工具是绝对不行的。”韩向东说。

正是看到这个市场需求,诺亚舟元年软件公司推出了包括全面预算管理软件在内的一系列管理会计软件。而在市场上,目前也涌现了一批这样的厂商,主要包括: 以SAP、Oracle为代表的国外ERP软件厂商,以用友、金蝶为代表的从财务软件起家的本土ERP软件厂商,和以海波龙(已被Oracle收购)、诺亚舟元年为代表的专门的财务绩效管理、资金管理软件供应商。目前,应用得比较普遍的管理会计系统主要有全面预算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和平衡记分卡绩效管理等。

现在看来,虽然管理会计的应用目前还只是开端,但是,率先实践者取得的成效还是吸引了广泛的关注。烟台万华就从管理会计信息化中尝到了甜头。据烟台万华副总经理兼CFO寇光武介绍,为了实现企业财务部门职能的转变,烟台万华在SAP的R/3的基础上,部署了海波龙和诺亚舟等多家软件公司的财务软件。通过这些软件的部署,一方面帮助烟台万华实现了有效控制和资源的有效分配,即利用规定的资源、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按照规定的流程、完成规定的任务或者是达到规定的目标。

“信息化对管理会计的意义是深远的。它让财务人员的反映速度大大提高,管控范围大幅度提高。”寇光武说:“更为重要的是,借助管理会计信息化,我们可以真正实现企业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改变企业会计职能

业内不少专家认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将给企业财务部门,特别是CFO提供一个实现职能转变的契机,它将让CFO更加积极主动地介入到公司的整体运营中,包括从全面预算到成本控制再到未来决策。不难预见,随着财务绩效管理在整个企业的绩效管理中占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必然会提升CFO在企业中的影响力。

当然,管理会计信息化影响的不仅是CFO,对一般财务人员也有很大影响。实际上,不管会计人员是否愿意,信息化的兴起正在改变财务人员的职能定义。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信息系统让传统会计人员不再存在。比如过去销售定单、销售计划、采购计划等都由财务人员在录入,而如今,所有这些数据都来自于业务部门。

清华大学于增彪教授将这种现象总结为“非会计化”和“泛会计”。“非会计化”是指过去做会计的人,现在做的不是会计工作; 而“泛会计”是指过去不是做会计的人,现在做的是会计工作。相应地会计人员所需要的知识也在两极分化: 在低端,一个会计人员只要你能够敲键盘就可以完成基本的会计工作。而在高端,为了对数据进行分析,会计人员必须会掌握有管理会计知识的一群有着较高水平的人。也许不久的未来,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将不复存在,帮助管理者决策将成为未来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

链接

管理会计信息化范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内部 控制 管理 事业单位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以信息技术与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更是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同时也是科学技术与经济技术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作为一场革命性质的技术一定会越来越得到长足发展和大力普及。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能够减少大量繁重劳动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然而,随着新的形势的变化对会计电算化也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会计电算化对事业单位得内部的控制制度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事业单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适用范围不全面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适用范围太窄只适用于国有事业单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出现了事业单位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大量的民办学校、股份制医院等非国有事业单位。而当前前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没明确的规定非国有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就导致了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方面的不全面。

2、记账基础的双重选择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现行事业单位会计记账主要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的资金由国家全额拨款的情况。并且随着经济体制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则会更多地取考虑经营的成本。

三、会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主要措施

1、实施安全技术措施

在会计专用服务器上实施安全技术控制加设防火墙和路由器,在会计部门单位局域网与内网接口处设置了电了屏障,用以限制外界对会计系统服务器专用网络的应用访问,有效防止外部入侵,保障会计数据安全和准确尤其是对会计数据库系统的非法访问。。运用操作系统的运行安全策略即其本身的安全策略、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安全策略、会计软件的安全策略,制定合理的用户权限、账号与密码,保证数据的安全。安装杀毒软件和系统检测工具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检测,对会计信息化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网络系统实时地进行保护。对欺诈行为与网络攻击以及病毒实时预警并及时进行网络修复和病毒的清除工作。经常对网络进行安全扫描等预防性检查,为了防患于未然当发现网络系统各类软件可能存在安全漏洞立即进行在线升级和漏洞的修补工作来提高整个会计专业系统的坚固性与安全性从而更好地保证数据的安全。系统被破坏时能紧急响应应做好系统备份等预案工作,快速重构和快速恢复。加强会计软件安全技术研发。使会计软件能自动识别有效终端入日,当错误日令超限额使用时或者有非法用户企图登陆系统会冻结此用户标识锁定终端并进行跟踪侦察记录,提高反攻击能力。

2、加强信息化管理

结合事业单位的专业特性切实加强本单位信息化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工作成立信息化中心,由小组或中心全盘规划并把会计信息化建设纳入本单位管理信息化整体建设之中,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统筹考虑分步分项实施,在此基础上按信息化统一标准接口逐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与单位经营管理信息化的融合。与外部集中支付系统、网上报税系统、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政府采购系统与网上银行系统等相连接,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利用安全交换平台交换数据努力做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单位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水平。

3、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会计数据以光盘存储或其他磁性介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等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数据是指会计账簿记账凭证、会计报表等数据;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潮、防磁、防火与防尘等保障措施工作;定点开发会计软件通用会计软件、通用与定点开发相结合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资料以及会计软件程序,视同会计档案保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由专人负责要严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的要求对会计档案进行管理;采用磁性介质保存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复制数据的工作,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使会计档案丢失从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4、培养复合型人才

鼓励在职会计人员岗位自学成才在新技术、网络时代与新观念将贯穿于经济业务全过程,会计职业者要结合岗位需要面对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时刻关注与会计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拓展专业视野适应会计信息化的要求加大复合型人才培训力度。参照会计领军人物选派模式,加快会计信息化进程适时选派技术骨干到高校进修以利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重点培养储备计划。加速会计人员后续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改进会计人员后续教育模式。,利用开放的网络平台积极推进远程教育和资源改革后续教育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的在岗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后续教育,努力提高专业会计技术人员的网络信息化技术知识与和实际工作的操作水平。

三、结束语

电算化会计的顺利实施与否主要体现在事业单位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程度。因此,不断优化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管理,尽早在我国实现有较高会计电算化水平的目标努力解决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才能使会计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坚实的保障。

管理会计信息化范文5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会计台账;会计核算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格式与种类;基本要求

现在会计信息化进入了更深入更全面的快速发展期,很多企业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由原来的单一、手动、粗放的方式逐渐转变为科学化、自动化、规范化。虽然目前各个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各有千秋,但作为会计信息化的必要补充,为满足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需要,企业应当始终高度重视并加强会计台账管理。

财政部非常重视会计台账工作,如财政部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单位应当按客户设置应收账款台账,及时登记每一客户应收账款余额增减变动情况和信用额度使用情况。财政部印发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要求企业在增设“递延税款”科目的同时,还要设置“递延税款备查登记簿”。

一、概念

会计台账,亦称备查簿、备查登记簿或辅助账簿,是指对一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不能记载或记载不全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对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起补充作用。设置和登记备查账簿,可以对某些经济业务的内容提供必要的参考。

会计台账不同于统计账和会计核算账,也没有相关法规、准则、标准进行约束或者详细指导,没有法定统一的标准。

它是一种辅助帐簿,没有固定的格式,没有固定的帐页,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尽量详细,以全面反映某方面的信息,不必按凭证号记帐,但能反映出凭证号更好。

它是适应企业内部管理所设计的管理工具,是动态变化的,是解决会计只能单维反映而从多角度视角看管理的必要工具,当然一般也不接受外部审计。

它是兼顾统计的手段,按照会计核算的口径和要求,编制的账表信息,作为会计核算精细化延伸的产物,最基本的要求是台账的相关信息必须与会计账的数据保持一致。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员素质及重视程度不够,忽视备查账,忽视事由及相关记载,台账格式标准不规范,缺乏必要的审核,没有形成制度化的体系,对台账的应用范围也过于局限,类似会计台账管理问题较多。

二、会计台账建立的意义

1、备查账主要用于登记资产负债表表内(或分类账账内)需要说明原因的重要交易或事项,或资产负债表表外(或分类账账外)的重要交易或事项。它可以补充说明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所不能详细反映的资料,具有备查备忘的基本作用。

2、备查账对完善企业会计核算、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强化对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监督、明确会计交接责任、准确填列财务会计报告附注内容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对备查账的设置有明确要求,所有企业都必须按要求依法设置会计账簿体系,其中就包括备查账簿。

4、满足企业每天经营管理的需要

当前,会计核算细化的信息都是在月度终了才能反馈,普遍未能满足企业每天经营管理的需要,特别是不能满足每天的费用细化控制、成本消耗控制和销售细化反馈,所以通过台账的建立,来弥补会计核算细化的极限,以满足企业各级管理者每天经营管理的需要。

5、满足会计核算精细化的需要

会计信息化核算,往往受限于企业对财务软件系统的投入和软件系统自身功能的支持等,尽管通过增设项目核算等到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但终究无法全面、全方位的业务情况,所以必须通过台账的细化设置,来弥补会计核算细化的极限,以满足会计核算细化的需要,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企业高层管理者周期经营管理的需要。

三、会计台账的格式与种类

会计台账包括纸质版台账和电子版台账,特殊的还可以自行开发台账管理软件或者嵌入OA等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去。台账将从单一部门或个人逐步延伸至公司各部门及人员共制共享,并形成标准化管理文件。一般企业常设的备查账簿有:

1、应收账款备查簿

该备查簿用于登记财务报表内(或账内)需要说明原因的重要应收款项或表外(或账外)的应收款项。例如,对于企业债务重组,如果未来应收金额大于应收债权账面金额的,则未来应收款项在债务重组时不作账务处理,但应在备查簿中进行登记。

2、应收票据备查簿

该备查簿用于逐笔登记每一应收票据的种类、号数、出票日期、票面金额、票面利率、交易合同号,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到期日、背书转让日、贴现日期、贴现率、贴现净额、未计提的利息,以及收款日期和收回金额、退票情况等资料。应收票据到期结清票款或退票后,应当在备查簿内逐笔注销。

3、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备查簿

该备查簿用于详细记录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的数量、成本、售价、代垫运杂费、已收取的货款和尚未收取的货款等有关情况。

4、代管商品备查簿

对已经办完销售手续、但购买单位在月末尚未提取的库存商品,单独在该备查簿中逐笔登记,不再在“库存商品”科目核算。

5、在用低值易耗品备查簿

对于在用低值易耗品以及使用部门退回仓库的低值易耗品,应当加强实物管理,在该备查簿上进行登记。对于施工企业,在用周转材料以及使用部门退回仓库的周转材料,应当对其加强实物管理,并在备查簿上进行登记。

6、递延税款备查登记簿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企业,应当设置该备查簿,详细记录发生的时间性差异的原因、金额、预计转回期限、已转回金额等。

管理会计信息化范文6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

在我国的发展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科体系的主要分支,侧重于为内部管理者提供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等相关信息,比财务会计主要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向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决策有用信息相比,管理会计涵盖的内容更全面,提供信息的形式更灵活,信息的时效性更强。因此,管理会计引入我国以后,得到很多大中型企业的应用,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比如20世纪90年代,邯钢的责任会计管理模式,上海宝钢集团的标准成本管理制度;21世纪以来,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全面质量管理等现代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等等。管理会计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然而,随着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社会信息瞬息万变,管理会计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从海量的信息数据中及时挖掘有价值的管理信息,管理会计信息化应运而生。管理会计信息化将管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使决策者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及时掌握实时信息;并利用信息化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高效整合大量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保障管理会计发挥更优的效力。在我国,管理会计的信息化也已经从最初和成本核算领域逐渐扩展到全面预算、绩效分析、战略决策等更深更广的领域。2015年1月19日财政部会计司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系列解读之五,提出要以信息化为支撑,提升管理效率,要加快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

对农村财务治理的影响农村财务治理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我国农村政治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我国农村财务治理机制也在不断地形成和完善。纵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财务治理机制,相继出现了以加强会计核算为主旨的财务治理机制变迁,如联村会计集中办公制、村会计委派制、村会计乡镇制等;以农村财务治理为主的财务制衡治理机制,如村务民主议事机制、财务治理责任追究机制、村务监督委员治理机制等。财务治理机制的变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财务治理的规范水平,使农村财务的预算、控制、决策与披露功能得到了一定发挥。然而,根据作者对皖北农村财务治理现状的调研,在农村财务治理中,普遍存在着财务决策的主观随意性、财务风险的预警缺失、全面预算不准确等问题。管理会计信息化将管理会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财务治理中的这些问题,规范农村财务的内部控制,提高农村财务治理的效率。

1.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水平实施管理

会计信息化可以将财务主体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准确、及时地反映在信息系统里,避免了财务数据与实际业务的脱节,管理者无需凭主观意愿“拍脑袋”,而是可以依据准确实时的会计信息进行决策,从而提高了管理者的决策水平。

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实施管理

会计信息化可以为某些敏感的会计指标设置财务预警,通过管理会计软件制定标准的风险模型,及时地识别风险,监测风险。财务主体管理者可以及时地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3.提高全面预算的准确性实施管理

会计信息化使农村财务资金的全面预算更为及时准确。借助管理会计信息化软件,财务人员可以更及时准确地将预算分解,并能及时地将预算与实际相比,及时预警,便于管理者及时判断决策,调整资金的使用。

二、皖北农村实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影响

因素分析影响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的关键因素包括会计主体的财务会计信息化程度、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和管理会计信息化软件。

(一)财务会计信息化水平管理

会计信息化实施的基础条件是要首先实现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决策所需的数据,大多来自于财务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信息化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对这些财务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因此,管理会计信息化必须建立在财务会计信息化以及财务会计信息数据共享的基础之上。

1.皖北农村财务会计信息化的使用和认知程度低

通过作者的调研,皖北地区农村并没有全面实施财务会计的信息化,部分已经实现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农村地区,就其使用情况来看,也主要集中在对纯手工会计的替代,将财务会计信息化简单理解为用电脑代替手工记账、算账、出报表,并没有应用会计数据进行财务预测、分析和控制的能力,属于低层次的财务会计信息化阶段。

2.皖北农村未能实现财务

会计信息数据的共享随着农业信息化的浪潮,各种农业农村信息化平台不断涌现,如农村政务信息化、农业教育信息化等,但财务会计信息化作为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未能融入农业信息化的平台。究其原因,财务会计信息一直是内部经营管理者和外部信息使用者较敏感的信息,企业财务会计造假屡见不鲜,农村财务会计数据造假同样存在。农村财务会计数据造假可以成为粉饰基层领导工作业绩或掩盖违法违纪行为的重要工具,因此,农村财务会计信息公开化的平台建设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政府和基层领导对财务信息的公开仍然心有余悸。在农业信息化的进程中,农村财务会计信息化仍处于信息孤岛,难以实施财务会计信息的共享。

(二)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

管理会计信息化需要财务人员来实施,因此,村级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应该满足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一方面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好的会计专业能力,为管理会计信息化提供规范、齐备的基础资料;另一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和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财务人员素质较低,会计专业知识匮乏,尤其缺乏信息技术和管理能力。大部分农村财务人员只有高中及以下文凭,只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学历水平低,会计专业能力弱,使得大部分农村财务人员只能对日常的会计核算进行处理,对财务软件只能进行基本的操作,对会计、管理和信息技术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差,难以适应管理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管理人才的需求。

(三)管理会计信息化软件

农村管理会计信息化软件市场并不成熟,市场上大部分大型成熟的财务软件公司的软件开发与研究主要针对企业,较少结合农村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特点的软件开发和研究;也有少部分公司专门针对三农提供信息化软件,但也主要以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为主。作者查询了致力于三农信息化发展的北京中农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网站,根据网站提供的信息,其重点产品涉及畜禽养殖、温室大棚、水产养殖物联,土地流转与承包,农民专业合作、阳光村务、农村三资管理信息系统等,远远不能满足管理会计信息化软件的需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系统仅仅能够就三资问题发挥一定的管理会计职能,远远不能满足管理会计信息化对财务预警、风险防范、全面预算、内部控制、绩效评价等管理会计职能的综合需求。

三、皖北地区农村实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议

(一)全面实施财务会计信息化,实现财务会计信息数据共享

1.政府加大对农村财务会计信息化的支持力度

皖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欠发达,农民以及农村财务会计人员对财务会计信息化认知程度低,在这种客观环境下,政府以行政手段进行财务会计信息化的推广是最行之有效的。一方面,各级市、县政府要以行政手段,要求或鼓励农村购买较成熟的财务会计信息化软件,并提供专项的资金支持用于财务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初始购买和后续的软件开发和维护;另一方面,通过农村财务会计信息化的行政推广,逐渐增强农民及农村财务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知,认识到财务会计信息化的优越性,提高农村地区使用财务会计信息化软件的积极性。

2.推进财务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建设

出于财务会计信息数据的敏感性,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内部只在管理者内部掌控,对村民或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只是有选择性地部分披露,使得财务会计信息的提供存在滞后、不全面等问题。同一地区不同行政村的财务信息也相互不公开,财务会计信息难以得到有效监督,也无法实现共享。皖北地区政府应当在国家管理会计信息化政策的支持下,推进皖北地区农村财务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让政府、村民、各利益相关者都能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到村财务会计信息,从而为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奠定基础。

(二)积极利用皖北高校人才

满足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安徽省高校发展较均衡,皖北六市中,淮南、蚌埠、淮北、阜阳、宿州都有一至两所省属高等院校,有些高校还是省属重点高校或省部共建高校,充分利用皖北高校人才是满足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早在2010年,安徽省皖北办负责人在加快皖北发展若干政策答记者问中就提出,每年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等名额分配向皖北三市七县倾斜,但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仍然没能带动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人才的引进。因此,皖北地区政府应该制定更多的具体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地大学生村官进入皖北农村,同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更加重视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在人才引进的专业方面,更多的考虑会计、财务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人才。同时,皖北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应当加强管理会计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出优秀合格的管理会计信息化人才。比如,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为高校管理会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老师提供更多的管理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机会,鼓励高校教师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加大会计类专业学生的管理会计软件与实践教学。

(三)积极推动皖北地区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