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管理论文范例6篇

公寓管理论文

公寓管理论文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公寓管理思想教育

大学生公寓是近几年高校改革中产生的“新生事物”,公寓内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切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任务。

一、建立以公寓为中心的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模式

随着学生公寓成为大学生相对固定的生活空间,学生由原来纯粹学校管理的“学校人”向“公寓人”转变。针对学生公寓这一独特的空间加强对大学生的指导、服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无疑是思想政治工作主动适应高教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1、以人为本,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良好外部氛围。

加强学生公寓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良好外部氛围,是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并取得实效的基础。要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高度重视公寓内外部环境的改善,从细微处入手,在公寓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大量深入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新建的学生公寓按安全、方便、合理、耐用的原则配备设施,对原有的学生公寓及其设备及时进行改建、维修、更新,优化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不断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需要,形成良好的外部氛围。其次要重视公寓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如设立学生活动室、学生接待室、宣传栏、乒乓球场、羽毛球场、多功能娱乐厅等设施,满足学生的业余文体活动的需要,为校园文化活动向公寓延伸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

2、齐抓共管,建立以公寓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运作机制。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学生的素质水平也参差不齐。当学生入住公寓园区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中心也应由学校向学生公寓适当转移,以抓好大学生思想教育为主线,及时安排好学生公寓的规范化管理,合理利用好辅导员资源,发挥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方面的优势,将班级建设和管理的中心向公寓倾斜,将寝室的各方面建设纳入到班级集体观念的教育中来,将分散的寝室个体单元融合起来,从而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辅导员高效通畅的完成工作任务。具体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构建一个管理重心,突出思想教育在公寓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公寓是高校思想教育的薄弱环节,将思想工作扎根于公寓势在必行,辅导员的“三同”使思想教育的范围直接扩大到公寓社区。在公寓范围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优势,建立以辅导员为核心的基层管理终端,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解决在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公寓,使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得以充分地体现。(2)实行三级思想教育模式,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实行三级思想教育模式重在强化学生骨干的主导作用,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的发挥。通过建立辅导员——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干和团小组长的思想教育模式,形成思想教育和学生工作开展的桥头堡。定期召开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交流会,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将思想教育和工作分析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认识,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召开团支部和团小组长的工作例会,既教育团员增强政治觉悟,发挥模范作用,提高理论水平,又反映出现的问题,突出学生在公寓管理中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力地配合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并且及时了解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和公寓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里将其处理完毕。(3)构建两条管理辅助线,深化寝室单元管理。作为班级管理的中心,寝室建设对于班级凝聚力的提升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发挥好寝室学生骨干的作用是能否管理好寝室,进而带动班级建设的关键。在寝室内部设立寝室长和团小组长,选派思想成熟、工作踏实的入党积极分子或团员来担任,将思想引导和行政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带动作用,以辅导员为管理终端,建立班干——寝室长——寝室成员和团干——团小组长——寝室成员两条辅助管理线,深化对寝室单元的直接管理,形成快速有效的反馈机制,使管理终端的要求和工作思路得以准确及时的传达,并且使寝室管理工作明确化,形成责权分明,分工有序,配合到位的寝室管理局面,有助于学生的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各种活动的深入开展。

3、知行合一,不断完善学生在公寓中的行为表现测评机制。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巨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但是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双面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中成绩优秀,可在寝室里则不讲卫生、污言秽语等等。古人倡导“知行合一”,知与行的分裂无疑是教育的遗憾。当前,高校实施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涉及学生在公寓里的表现的内容较少,为那些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无意中打开了方便之门。实际上,我们在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考核的同时,可以充分发挥综合测评指挥棒的作用,加大对学生在公寓的日常行为表现的测评份量。也可以逐步推行操行量化考核,实行大学生思想品德实践学分制,把测评结果或实践课学分作为入党考核、评优评先、评定奖学金、助学贷款的重要依据,既有助于规范学生在公寓的行为,又能充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

二、实行以公寓为中心的思想教育模式取得的效果和作用

公寓管理论文范文2

(一)重管理、轻教育,公寓文化活动单一

传统的学生公寓管理实践中,以严格管理作为工作评价的标准。要求学生只能这样,不能那样,对于公寓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堵为主,没有合理地进行疏导教育。导致管理者与学生矛盾不断激化。很多高校就曾发生过学生因不满学校某些管理措施而打砸东西,起哄闹事等。另外,学生公寓文化活动内容单一,且停留于表面,不能从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公寓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提高思想觉悟的作用。

(二)学生自我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对象多,单纯依靠宿舍管理部门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在学生公寓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才能最真实地体现,而学生之间的问题和思想状况只有学生自己才最了解。但我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过程中,往往忽视对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对于学生干部的培养力度不够,学生干部素质不高,得不到其他学生的拥护,学生自我管理机制不健全,使学生公寓管理的深层次问题得不到反映和及时解决。

二、加强高校学生公寓人性化管理的对策

(一)改进公寓管理思维方式,增强服务意识

加强学生公寓人性化管理,必须转变管理的思维方式,要以管理为主向以服务为主的管理方式转变,学生公寓管理者要改变以往的管理者、检查者的形象,不能一味地将处分、训斥作为管理的手段,减少学生对管理措施的消极抵抗情绪。因此,公寓管理者要从转变观念入手,以服务育人为宗旨,用热情、细致、周到的工作态度来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在日常管理中,要关心和爱护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来对待。学生违反管理规定,要以劝导为主,而不是训斥。通过公寓管理人员的热情服务,处处为学生着想,帮助学生,从而取信于学生,使学生在接受服务的同时陶冶情操,完善自我。

(二)提升学生参与意识,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加强学生公寓人性化管理,需要及时引导学生树立自我管理和积极参与决策的意识,让学生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学生干部的工作热情,集思广益,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要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功能,依托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等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发挥学生组织联系学生和学校管理部门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要完善学生自我管理体制,通过建立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学生宿舍楼栋长—寝室长的三级管理体制,使学生自我管理落到实处。要在学生公寓实行党员、干部挂牌制,通过党员示范寝室、党员工作站等形式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其他同学积极参与学生公寓管理,规范日常行为。发挥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作用。

(三)健全制度,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管理队伍

要完善公寓管理制度,公寓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各项规章制度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严格执行。要提高公寓管理人员素质,对于人员的聘用,要采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现竞聘上岗。要对新上岗的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在职业道德,消防安全知识教育,规章制度学习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要实施激励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要制定各项考核评比办法,通过开展业务能力评比竞赛活动,提高业务水平。要发挥学生的监督作用,把学生的意见作为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衡量指标,做到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公寓管理队伍。

(四)开展公寓文化建设,提升公寓文化品味

要加强公寓文化建设,发挥公寓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改变公寓管理重管理、轻教育的现状。通过开展公寓文化活动,打造公寓文化品牌,营造温馨、友爱、文明的公寓文化环境。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开展要贴近学生生活,开展学生喜闻乐见,能真实反映学生思想状况的文化活动。可以通过开展“星级文明寝室”“、特色寝室”、“寝室美化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整理内务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宿舍良好舍风的养成,为学生搭建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舞台,满足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需求,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

我校开展的第十一届“中国移动杯”公寓文化节中,主要由消防安全演练、安全知识竞赛、“平安校园”知识讲座、“幸福瞬间”微电影、学生公寓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公寓达人秀、寝室吉尼斯、闭幕式颁奖晚会等活动组成,旨在丰富广大同学的课余生活,同时也为在校同学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和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要求各学院广泛发动,将本次公寓文化节活动传达至每个学生宿舍;各楼栋长和层长广泛宣传,带领本楼栋学生开展好此次公寓文化节活动。

三、总结

公寓管理论文范文3

【关键词】:和谐 公寓文化建设 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002-01

随着高等教育以及公寓模式的改革,学生公寓在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学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宽松的人居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张扬个性的空间,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氛围。和谐的公寓文化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大学生公寓文化显然已成为一种新兴的群体文化和校园亚文化,其地位和作用也日益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为此,我们提出了建设“和谐公寓”,以创建大学生良好的人居环境的理念。

一 、和谐公寓文化建设的理论构成和实践意义

1、和谐公寓建设的理论构成

“和谐公寓”是有利于树立高校师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开展优良的学风建设等与之相关的有利于高校和谐发展的公寓模式,“和谐公寓”的文化包括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求知好学的学习氛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风气;和谐有序的生活以及干净整洁的宿舍环境等几个方面。和谐公寓文化建设包含和谐发展理念,任何事务发展都有它的理论支撑。

2、和谐公寓文化建设的实践意义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分工下,经济、文化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对公寓文化的影响日趋强烈,各种观念和思潮无时无刻不对公寓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公寓文化再也不能以不变应万变了。因此,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是时代进步的要求,也是我们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同步的要求。

(1)有利于学校和谐发展,有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

和谐健康的学生公寓文化环境有助于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浓厚的学习氛围的形成,有助于健康积极的人生观的培养,继而可以有助于优良校风的形成,有助于学校整体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说,校风的好坏可以通过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成效得到一定的具体表现;学校整体素质的高低,也可以从公寓文化的建设程度上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2]

(2)有利于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推动机制改革

公寓管理的目的是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实现公寓的育人功能。而公寓管理的对象是有知识、有思想、有个性的大学生,因此,公寓管理者必须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达到增强管理实效的目的,从而学校管理制度得到不断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改革。

二、建设和谐公寓面临的几点问题

“不断加强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既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又是高校加强学风建设和占领先进文化阵地的客观要求。然而,目前的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消极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公寓文化健康发展和其功能的充分发挥。”[3]

1、服务不到位,管理与教育脱节

在后勤社会化的浪潮里,高校纷纷将学生公寓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交给后勤集团(公司)负责,而后勤公司则按照企业运行规则,为学生服务之前先计算自己的成本和利益,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或影响,加上学校管理制度还不健全,经常出现服务滞后甚至不服务的现象。而学生教育工作由党支部,团委,学生处进行,由此造成了管理与教育脱节,育人功能弱化甚至缺失。

2、公寓文化活动缺少层次

不同于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各类文件一出就是一正规军,上档次,一部分同学参加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公寓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更为广泛的普及,但号召力远远不及学院学校的活动来的强大,公寓活动在主体上缺少老师、辅导员参与,载体上缺少设施和活动的新颖性。以至于往往在效果的方面就有所欠缺,会让同学感到非正规,摸不着,层次太低。这主要是要归结于公寓文化建设的兴起比较滞后,以至于学生观念上不够重视,公寓文化建设还未深入人心。

3、在机制上,缺乏对公寓建设的重视

公寓一直被认为是休息娱乐的场所,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都还仅仅停留在硬件设施的完善上,缺少全面系统的规划。

三、和谐公寓文化建设的实践途径

1、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

和谐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大学生,他们在思维方式、学习观念、情趣爱好、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更强调自我选择,和谐公寓文化主要依靠学生的自我组织、参与来完成,所以,学生既是和谐公寓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更是组织者和管理者,在公寓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主体作用。为了发挥学生在和谐公寓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院团委成立“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学生公寓自律委员会本着为学生服务、沟通信息、监督行为、引导公寓文化生活方向开展工作。以创建高水平大学生公寓为工作的总目标,实施自我管理,全面实现学生在建设和谐公寓过程中的自主、自律、自强。

2、要立足学生公寓,把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纳入高校工作整体议程

公寓文化主要是在公寓及生活区开展和建设的的,因而应该也必须立足公寓,才能形成公寓文化的特色。“高校应充分认识学生公寓文化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将其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使公寓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制定公寓文化建设的长期和系统发展规划,明确公寓文化建设的机构、人员、职责、方向、目标等,并提供资金、政策和制度保证。”[4]

3、要通畅沟通渠道

公寓是一个管理与被管理,服务与被服务的载体。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有利于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与沟通,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服务,听取学生对公寓设施和管理方面的意见,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上不断改进和完善。

4、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

公寓文化建设,要教育学生用美的标准来装饰宿舍,美化环境,形成端庄的仪表、多彩的生活、健康的情趣、求知的氛围、团结的风气和进取的精神,并辅以一系富有教育意义的公寓文体娱乐活动,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公寓文化活动能提高公寓文化的品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使公寓文化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陶冶情操、锤炼品德,为早日成才打下基础。公寓自律委员会在团委领导下每学期开展“公寓文化月”活动,如:“青春抛物线”――羽毛球、乒乓球大赛;“我爱我家”征文比赛;“棋王争霸”大赛;“寝室吉尼斯”等等,通过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倡导更多同学去构建和谐的公寓文化。

参考文献:

公寓管理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山水特色 高校 学生公寓 物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999年12月14日,教育部决定改革高校后勤管理服务模式,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改革高校后勤服务设施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实行物业管理的趋势顺利发展。但是在各地高校具体引入物业管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新问题,尤其是如何建设一支或者确定一种适合本地地域特色及文化特色的管理队伍或者管理方法,从而结合高校、地域文化、物业管理及市场机制的服务模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 山水环境型高校学生公寓的特点

不同地方的环境特色及文化特色是不同的,如何在物业管理工作中深化发展这些特色,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作为笔者所处的重庆来讲,由于天然的地形及地貌特点,重庆的高校学生公寓大多具有群山环抱,江水毗邻的特点。归结起来,山水环境型的高校学生公寓有以下特点需要注意:

一是山水环境型高校学生公寓地势普遍较陡,阶梯多,且由于背靠山地,遇到大雨大风天气,容易造成山体滑坡或路面积水等问题,大量的人造阶梯还容易造成学生,身体伤害的问题,如果是新修建的学生公寓,还要注意墙面返潮,返碱等现象。二是虽然学生公寓处山水之间,环境优美,而学生如何善待环境,如何与环境自然相处的问题。三是山水环境的高校学生公寓常常为大树包围,笔者所处的高校学生公寓就有多处宿舍与大树紧邻,而有山水之地,必然多蚊虫、蛇蚁。在一年中的必要时期要防范学生被伤害。四是绿化服务工作任务重,要求高,且由于地形特点,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多,且所被栽种的位置也较为复杂,高低错落,层次较多,维护工作繁重。

2 具有山水特色的学生公寓物业管理方法分析

具有山水资源的学生公寓的物业管理有很多不同普通的物业之处,一方面在技术上要保障日常的服务工作,因为山水特色型物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要在保养、维护管理上面发挥、发扬山水特色,使其为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服务,使其在好的方面发挥作用,而不是在不利于学生的方面发挥作用。搞好此类有特色的学生公寓的管理,光靠学校及物业企业恐怕很难凑效,如何发动学生自治,搞好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在采用托管型物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还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搞好具有山水特色的学生公寓物业管理。

一是成立有组织的,规范化的学生自治委员会;现代大学生具有自主、自立的特点,因此在管理层面上应成立由学生工作部、社区党群组织、社区物业管理部门等组成的管理机构,共同开展学生社区的工作,促进社区管理的组织化。同时,还应成立一个学生自治机构,如楼管会或学生自律委员会等,让学生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与管理中来,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提高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是建设智能化、网络化学生社区;现代的物业管理手段越来越丰富,建筑本身的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对学生公寓进行智能化建设能更大的减少人力资源的重复使用,又能结合现代大学生对智能化建筑及设备的依耐性,使其主动使用智能设备参与到物业的管理中来。智能化、高技术安防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用电智能化系统等,便于社区实施安全管理,减少盗窃、火灾等事故的发生。另外,还可以创建社区网络,建立学生公寓论坛,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论坛,物业企业的客服人员作为版主之一,可以及时了解学生需求,解决问题,将矛盾处理在苗头阶段。利用网络论坛,还可以进行思想文化教育,专职辅导员可以深入论坛,发表意见,与物业企业的客服专员一起共同完成思想指导。

三是创建人性化、艺术气息化的山水型高校学生公寓;高校的学生公寓更加要注重人性化的物业文化建设,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在成长期间,尤其是现在独生子女较多,从小被关怀,关注,离开家庭之后,能在学生公寓得到家的温暖与关照,一方面有利于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正确的,关爱他人的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由于山水特色型的高校学生公寓本身处在艺术及优美的环境中,非常有利于对学生的居住环境进行艺术气息的塑造,可以开辟出一些艺术长廊,悬挂艺术作品,开展艺术文化活动,宿舍文化节或特色寝室比赛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活动,又营造了文化气息,使学生社区的软件环境与硬件环境相匹配,创建出自己的特色。

四是侧重配备高水平的园林绿化队伍及安保队伍;在物业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中,要以扁平化的组织模式为主,在人员配备中,侧重挑选具有一定人文气息及艺术鉴赏能力的园林师及工人,根据环境的变化,气候的变化,结合山水特色,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特色园林造型,极大的发挥及发展山水特色文化。另外,建立训练有序的保安队伍,制定针对山水学生公寓特点的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解决及弥补前面已经论述的山水特点带来的负面问题。

3 结论

总之,当前的高校学生公寓的物业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市场化,制度化的建设还任重道远,现在要提升到针对学生公寓地域及文化特点而专门制定相关的物业管理模式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只要积极的推进高校学生公寓的市场化改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然就能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高校、企业、市场的思路来。从笔者最近几年的研究来看,从学生阶段就开始接受标准化、制度化、人性化的物业管理模式,不仅是对其在校期间,更大的效应会体现在其参加工作,进入社会之后。成为社会人之后,学生对物业管理的理解会远远高于其他人,从这个角度看,探索出有特色的物业管理模式不仅是对高校的贡献,更是对社会,对行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彭璐.对改进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模式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9.

公寓管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公寓管理 创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029-02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潮流使得学生公寓逐渐从后勤管理的领域进入到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视野。我们要明确高职生公寓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载体的地位,创新教育的理念、手段,拓展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维度和视野,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高职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性质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中,载体是一个重要的组成要素,教育内容的实施、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以及反馈都离不开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通过一定媒介和手段,把教育内容传达给教育客体,那么承载并且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的形式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它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不同时代不同国情下的教育载体是不尽相同的。

目前,公寓已逐渐成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在公寓的时间长,公寓生活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有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高职教育的服务职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同其他的教育载体相比,公寓是育人和后勤管理的相结合,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新途径,有利于更好地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学校其他部门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教育提升管理质量和层次,通过建立管理规范的创新机制改进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使两者相得益彰。

二、推进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天在公寓的时间普遍超过8小时,高年级的学生由于课程减少,待在寝室的时间更长。公寓是高职生学习、社交活动和休息最重要的场所,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窗口,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家庭背景,他们的价值观和思想行为存在较大的差异,同学之间容易产生各种交融和碰撞,公寓便为这些差异的教育引导提供了一个非常必要的空间。

近年来,在高校持续扩招、学生公寓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难度增强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公寓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首先,学生公寓化、集中化管理的同时,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也越来越紧密地与公寓后勤管理相结合,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教育模式更是体现了教育中“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其次,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成绩轻思想引导、重学业就业轻日常生活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思想教育定位不准、流于形式、缺乏双向互动交流和学生参与等问题,都促使教育者们不断把注意力转向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理论性很强的,同时也离不开实践,所以,深入学生公寓、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扰,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时代趋势和必然要求。

三、高职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学生公寓的开展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表现在:

一是权责不够明晰,教育资源重复和空白的现象比较普遍。公寓管理费用交由后勤公司,后勤公司又只负责物业不负责学生管理,这就使得工作中沟通不畅甚至推诿扯皮,导致学生公寓问题成为了空白地带,单靠辅导员难以掌控,所以学生公寓的服务、管理和教育出现弱化或者混乱的状态。

二是传统的管理观念和模式突出事务性管理而轻视人文关怀。辅导员日常繁杂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已经使他们十分忙碌,这导致他们对高职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不甚重视,不注意引导和控制。目前高职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手段和内容已相对滞后,未跟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趋势,也没有契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未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是高职生公寓的社会化管理给学生思想带来了进一步冲击,也给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很多高职院校都将学生公寓委托给后勤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后勤公司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不会因为服务的对象是学生而将教育因素考虑在其中,他们聘用的公寓管理人员素质、品行、管理方式参差不齐,加上公寓管理的规范程度不同,周边充斥着盈利、娱乐场所等,而学生的思想不够成熟,意志品质不够坚强,这种社会化管理模式使学生更加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更加复杂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寓中的推进带来了新的挑战。

四、推进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新方法

(一)构建权责交叉管理体系。高职生在公寓中的管理主体主要有辅导员、后勤管理人员等。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高职生公寓社会化之后就可以由后勤公司或者物业公司全权管理,把学生工作部门从公寓管理中解放出来,而是应该多部门协作,合理分工,共同管理。首先,高职辅导员仍然是实施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目前,辅导员在我国高职院校的配备比例仍然不足,再加上辅导员经常忙于事务性工作,对学生在公寓中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往往掌握得不够细致到位,出现问题之后处理也比较被动,所以完全依赖辅导员对高职生进行公寓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需要。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辅导员尚且如此,那么学生管理部门、党团组织和后勤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细致入微的关心、教育工作更难以做到。所以,整合以上几项管理和教育资源,理清这几个主体的关系,构建一个责任明晰、权责交叉互补的体系,是当务之急。

首先要明确一个领导,确立领导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即党总支负责,然后层级递进,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上级负责对下级指导和监督、下一级对上一级负责,形成党总支―党支部―团组织―辅导员―学生党员或舍长负责的纵向管理模式,出了问题,逐级问责;日常管理中,逐级监督,这样就把工作落实到细节之处,可确保排除管理和教育的真空。从横向上看,学生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学生会要分工配合,权责区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这种纵横交叉的模式可以将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兼顾起来,使工作开展得更加广泛和深入,形成长效机制,牢牢把握住学生的思想动态。

(二)构建和谐公寓,发挥校园文化作用。高职生在公寓、寝室的学习、生活时间较长,学生之间密集分布、朝夕相处,形成某种特殊的闲暇文化,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里的“闲暇教育”日渐占据研究者的视野。公寓的文化氛围对高职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既可能把健康的风气传遍学生全体,也可能让错误的价值观误导学生,所以公寓闲暇文化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我们应该以管理实践为依托,以文化氛围的营造为软件,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具体的管理活动中,渗透到大学生的业余学习和文化生活中,以此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观念,并规范他们的行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教育主体可以通过引导公寓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方式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科学的人生观,养成热爱生活、进取向上、关爱他人、热爱集体等思想品质,这需要后勤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的通力配合,并且积极发挥学生自身的聪明才智,通过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竞赛活动,着眼环境细节和日常生活,形成良好的寝室文化、走廊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进行寝室评比、楼层评比、公寓评比等活动,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构建良好文化生活、向先进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寝室文化建设当中要注意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会干部的模范作用,在公寓内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学生党员的义务宣传、义务劳动、不定时走访等活动形式,将松散的公寓、寝室关系联结在一起,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互相的沟通和学习明确个人目标、制定发展规划、养成积极健康的意志品质、明确道德信仰。

(三)发挥学生自治作用,构建自我管理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学生先是接受了思想上方向和原则的指引,并学习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然后用这些科学理论去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公寓是学生脱离父母独立生活的一个起点,公寓生活的自主性决定了它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中教育内化的一个平台,也是检验教育成果的重要形式。因此,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过程中,要格外突出高职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功能,努力实现“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境界。

发挥高职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作用,要突破以往的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高职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给他们提供自我管理的机会,由于学生党员和学生会干部的数量是有限的,为了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寝室管理中来,可以探索一些新的、能够广泛参与的机构,例如寝室管理委员会组织――自我管理委员会、以班级为单位的公寓工作监督小组等形式,它既独立于学生会组织,又非学生会干部担任成员,负责公寓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四)构建网络管理平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早已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高职生在公寓内的生活方式也处处离不开网络。所以应抓住这个重要的新兴载体,开辟公寓网络管理平台。可以以公寓为单位,设立专门的网站,使学生充分自由地参与公寓管理和文化建设工作。在主题网站下设每个楼层以及每个公寓的专门网页,由学生自主制作和维护,突出公寓文化的多样性和自由性,并且学生可以在网站中充分交流,网站对管理人员和辅导员老师公开,师生共同参与互动,使得教育者更加及时便利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动态,以网络为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风气,在网络互动中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范婷,赵亮.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理论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何妍.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进高校学生公寓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湘

潮,2010(3)

[4]林路生,孙铭薇.思想政治工作进学生公寓的几点思考[J].陕西教育,2009(3)

[5]于英,刘洋,李勇.和谐公寓文化构建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7)

【基金项目】2011年度广西高校党建立项研究课题(11DJB72)

公寓管理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高校 公寓管理 法理

高校公寓管理是指高校坚持以育人为出发点,依照有关法律、法规,遵循教育规律,结合高校实际,采取各种科学、可行的方法,合理地配置资源,旨在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

一、公寓不被擅自进入权与公寓管理权的冲突

案例:一天,某高校一位学生手持一张《学生公寓违章物品没收通知单》,到公寓物业管理中心投诉,称管理员未经本人同意,擅自进入寝室检查,他对此做法表示强烈不满。他认为公寓管理员没收“热得快”可以理解,但“乘无人而入”无异于窃贼所为,有侵犯个人隐私权的嫌疑,并要求今后未经同意不得进入其寝室。公寓内的很多学生也认为公寓管理方的做法太过分。他们认为:“既然交一年1200元的住宿费,我们就是房间的主人,公寓私配各寝室钥匙,万一遗失了贵重物品责任该谁承担?”而管理员则称,公寓管理人员的这一做法是为学生着想,绝对不会偷拿学生的财物。物业经理对此也作了耐心的解释,并将《学生公寓管理手册》中关于禁止在寝室内使用违章电器的相关管理规定读给该学生听,并说明“热得快”只是由物业管理部门代为保管,而不是没收,等到假期办理相关手续后便可以领回。

以上案例所涉及的问题,可以说是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生公寓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学生住宅”,而住宅所有权关系是一种所有权受绝对保护的法律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得随意侵犯。英国著名哲学家、现代法治的奠基人洛克曾有名言:“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说的就是这种“住宅不受侵犯”的绝对权利。而在我国各高校的学生公寓管理中,管理员处均存有各个寝室的钥匙,这在我国已成为一种“惯例”。从公寓管理方面来说,管理员利用学生寝室的备用钥匙,检查学生寝室内的卫生和安全情况,属于日常性工作。这对保障学生公寓的安全,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公寓管理者未经过学生同意,到学生寝室中检查,并收缴违规违章物品,对于这一行为的确是一直存在争议的。一方面,擅自收缴学生的违禁物品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若放任不管,又将给学生公寓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过去在对学生公寓的检查中,只要发现违章物品就一律没收,统一销毁。学生对这种处理方式的意见很大,经常与管理人员发生冲突,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紧张,增加了公寓管理的难度。虽然如何界定管理人员私入学生寝室的行为,我国法律上尚无明文规定。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仍然是有必要探讨的:

1.学生公寓是否是“公共场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问题很难界定,学生公寓也很难符合“公共场所”的概念。因为,从公共场所的概念来看,公共场所是指人群经常聚集、供公众使用或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活动场所。这里的“公众”不是特定的,而学生公寓的学生个体则属于特定的人。我国关于高校后勤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甚少,学生公寓管理几乎无章可寻。根据教育部关于学生公寓的规定:本科生为4人一个房间,硕士研究生2人一个房间,博士研究生1人一个房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能将研究生的房间也界定为“公共场所”。笔者认为,学生公寓或可称为“准公共场所”。

2.学校后勤公寓管理部门是否有权在学生寝室无人时进行“检查”。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教育部的文件对此都没有规定。从法理上看,如果学校后勤公寓管理部门是作为学校行政部门,在没有法律法规明确授权的情况下,是不得随意进行检查的,否则就是越权行政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如果学校后勤公寓管理部门是作为企业(包括社会企业)来进行公寓的日常管理,在权力的性质上则不属于行政权力或公共管理权力,不具有单方的意志性和强制性,而应该根据合同的约定,分清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依据合同法来约束双方的行为。

在前文所述的案例中,公寓管理员没收“热得快”或其他大功率电器,其实是大可不必的,更没有必要“私入学生住宅”。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公寓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此类问题。而且教育部对此也有明确规定:“学生公寓内要设立火灾预警监视系统、恶性用电识别装置等,通过技术防范设施,防止火灾发生。要加强学生公寓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的技术配备和条件保障,每年都应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安全保卫设施和装备的添置和更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宿舍的卫生检查应该安排在学生寝室有人时较好。

二、学生公寓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应受合同法的调整

学生公寓作为学生集体生活的重要场所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如果学校公寓管理规则的设置只倾向于对学生作出单纯义务性的规定,这些规定势必难以为学生所普遍接受,并内化为其自觉的行为,也难以调动学生自觉遵守与维护规则的积极性。

但从法律的角度分析此类案例时,笔者认为不应该只关注其表面现象,而应该深入分析其所涉及的法律关系。表面上双方矛盾的焦点是:学生一方的公寓不被“非法进入”和公寓管理一方的公寓管理权。但从双方的法律关系上分析,学生租住公寓(学生每学期向学校交纳的住宿费可视同为租金,其标准由国家制定)就同公寓管理者形成了一种租赁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应该在合同中明确说明。例如,承租方不得破坏房间基本设施、不得使用禁止使用的电器。当然,也可以在合同中说明出租方不得在承租方不在时擅自闯入房间等。合同一旦签署,那么,双方均要按照合同约定条款遵守执行,如有违反,则按违反合同约定来处理。这才是一种理性的、合法的处理此类问题的途径。如果我们缺乏法律的思维和合同约定条款,就无法去判断公寓管理人员私闯学生公寓行为是侵权行为,还是在履行公寓管理权利行为,这里的关键是要强调不得“非法侵入”。

其实关于学生公寓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我国教育部是有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业主、物业管理等各单位和人员之间,要建立一种严肃、有效的契约关系,各自有关方面都要严格按契约规定办事,以保障入住学生的日常生活,保证各项生活设施的正常使用,维护公寓的正常的生活秩序。”这是教育部的规范性文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而学校制定的学生公寓管理办法,如果是学校单方制定的,则有格式合同的嫌疑,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同和合法的地位。

过去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是精英教育,国家把有限的财力大量投入到高等教育中,而如今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型向大众型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关系已由传统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伦理关系演变为世俗化的契约关系,也有必要对学校的权威进行重新审视。高校后勤管理随之也由原来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进而体现为一种契约关系。在前文的案例中,为什么学生会对公寓管理人员私配钥匙和私入学生公寓的行为产生质疑呢?笔者认为,一是因为缺乏合同约定,我们无法对此行为作出判断;二是因为人们很容易将租住公寓行为视为住宅所有权行为(即学生所说的“我们就是房间的主人”),即将租住公寓所形成的租赁法律关系理解为住宅所有权关系。但实际上,租赁法律关系是一种由双方合同形成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靠合同来约定,它是一种受限制的法律关系;而住宅所有权关系是一种所有权受绝对保护的法律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得随意侵犯,这同租赁法律关系的受限性有区别。就租赁法律关系这一点来说,笔者认为学生租住公寓同租住宾馆饭店表面上看来并无差异,但实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学生租住公寓应与租住私人住房无差异。

正因为如此,早在1861年,英国法律史学家梅因在研究古罗马时代契约史后,曾有以下著名论断:“我们可以说,所有进步的社会运动,到此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这个论断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社会进步公式。而且 “从这一个起点开始,我们似乎是在不断地向着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状态移动,所有这些关系都是因‘个人’的自由合意而产生的”。虽然现在每一个谈论法律和社会进步的人都知道梅因“从身份到契约”这句话,但其内涵却鲜为人知。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是高校后勤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引进物业公司来管理学生公寓,则更需要维护好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由此可见,在学生公寓管理中有很多权利和义务需要重新确定,并不仅仅只是擅自闯入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问题是要有合同约定,双方平等地按合同约定办事,真正体现一种契约精神,这也是现代法治精神之所在。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