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趣事作文范例6篇

乡村趣事作文

乡村趣事作文范文1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乡下外婆家玩。到了那里,门前的柳树抽出了新的枝条,小草绿油油的,像是铺了一块绿地毯,到后院里的竹林走走,还可以看见许多探出头来的竹笋。

吃过午饭,外公说带我们一起去挖野菜,我们都爽快地答应了,到了,我找了一株野菜就开始拔,使劲一拽,拿起来看了看,只拔了几片叶子。妈妈走过来对我说:“霸业才可不是这样拔的,它也有讲究,看我的。”只见妈妈拿出一把小刀,在野菜旁边挖了个小洞,然后往上一窍,就连根拔起了。我一看,也学着妈妈的样子,还真灵,我一下子就拔了一株,过了许久,我已经拔了一袋子了。我拿给妈妈检查,结果妈妈从袋子中挑出许多野菜旁边的杂草。看着屈指可数的野菜我仍然很开心,已近黄昏,我们已经拔了一大袋野菜了,就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啊!乡村的风光真美好就、乡村的是生活真有趣。

江西上饶铅山河口二小三年级:ywjklzw

乡村趣事作文范文2

我和姐姐在家里打得很烦,于是,姐姐说:“昨天刚下完雨,路上还是湿的,不如我们去田里抓蚯蚓吧!那儿的可多啦,你抓也抓不完。”“当然要去了”。我痛快地答应了,可姐姐又说:“你是男的,所以你负责抓,我在一旁看着。”我其实特别想说;你个胆小鬼。

我选择了一块小田地,就开始抓,“嘿,你别跑呀!”“你怎么那么不听话呀。”抓了一个多小时,结果我只抓了二十多只。姐姐在一旁看热了眼,也过来抓了。“你怎么也来抓呀,你不是不抓吗?”“我看你太笨了,想不到你连个蚯蚓也抓不住,瞧我的!”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姐姐才抓了十二只,“哎,怎么不吹嘘自己了,不时能得很吗?”姐姐不由自主地脸红了,就这样,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就再回来的路上,我和姐姐突然听到路旁的草堆里有“沙沙的的声音,我立刻拿上一根木棍,一弄开,啊!!!原来是蛇窝,他们把我和姐姐追得跑东跑西的,还好,总算躲过了这一难。

乡村趣事作文范文3

双休日,我和妈妈、外公、外婆一起去乡下二姨家玩。

一路上,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庄稼、可爱的小鸟,和匆忙的人们。不一会儿,二姨家到了,我们一下车,二姨家的小灰狗就跑来,摇着大尾巴,好像在说:“欢迎你们光临。”妈妈给我和小灰狗照了一张相。

这时,爸爸喊了我一声,顺着爸爸的喊声,我回头一看,哦,原来那边有两头牛在吃草。一头花牛,一头黄牛。我欣喜若狂,连蹦带跳跑过去,走到花牛旁边,想摸摸它毛茸茸的身子,不料它后腿一伸,想踹我一脚,吓得我后退不及,摔了个屁股蹲儿,把雪白的新衣裳也给弄得脏兮兮的,真是乐极生悲!一转眼,两头牛不知为什么打起架来,它们头顶着头,角对着角,四脚叉开,一副摔跤手的模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我便连忙大喊:“黄牛,加油!黄牛,必胜!”果然,黄牛在我的呐喊助威之下,把花牛赶得老远。黄牛赢了!

这次乡村之行,真是趣味多多,笑话多多啊。

乡村趣事作文范文4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乡土教育;乡土资源;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73-01

农村幼儿园教育主要以游戏为主,将常规教育融入游戏之中,注重促进幼儿心智发展,培养幼儿主动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乡土教育指农村幼儿园应合理利用地域优势,将乡土资源作为教育载体,积极创建独具乡土特色的主题环境与实践活动。农村幼儿园实施乡土教育,主要应从自然中取材,使教育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乡土教育的理论与背景

乡土教育主要指将某些乡土现象作为教学资源,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乡土资源主要包括生活环境、历史背景、自然景观、乡土艺术和文化。该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幼儿园教育中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相脱节的现象,一方面注重加强幼儿学习、探索、认知等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注重增进幼儿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培养其热爱家乡的情怀。农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在教育经费、教学设备与师资水平等方面有明显差距,想要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难度。因此,乡土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充分利用农村天然的优势,⒆匀换肪秤胂缤廖幕作为教育资源,拓宽幼儿学习空间,同时针对幼儿学习特点使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实践性与综合性,这无疑是实现农村幼儿园教育优质化的有效途径。

二、乡土教育在农村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1)自然取材。人对事物的认识,通常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幼儿年龄较小,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相对较弱,但他们却有着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因此,农村幼儿教育应充分发挥农村的乡土优势,以自然资源作为“活教材”,使自然、生活、学习相互整合。例如春天万物生长,百花盛开,也是农民春耕时节。此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简单有趣的户外活动,带领幼儿感受乡间田野的绿意,引导幼儿观察农民如何劳作,并根据当时的情境结合相关知识,将农村幼儿教育直观化,以此提高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同时,农民所种植的各种农作物,也是幼儿教育的活教材。教师可根据农村季节变换的特点,指导幼儿观察各种农作物在各个季节生长的特点,一方面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热情与能力,另一方面让学习与生活相融合,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2)加强实践。农村幼儿园实施乡土教育的关键在于加强实践,实践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创作活动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拓展其思维能力。而实践的主要方法,是以乡土资源为主题,将农村的各种自然景象融入教育活动。例如,可以按照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的顺序,进行一项完整的种植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动手播种、浇水,然后除草、松土、施肥,通过感官接触,增强幼儿动手与动脑能力,让其在实践中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还可以组织幼儿给户外活动中所观察到的景象设定一个合适的主题,如“美丽的春天”,并让幼儿设计一幅关于春天的图画。图画可以自己画,也可以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粘贴,或将户外活动中收集的树枝、叶子等拼接起来变成一幅画。这样,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幼儿学习乐趣,提升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3)合理应用乡土文化。农村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文化,合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是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农村幼儿比较熟悉乡村生活,能够了解一些乡土文化,这些乡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因此,将适宜的乡土文化融入课堂对农村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挖掘本地区丰富的乡土资源,并将其合理地应用到幼儿教育中,在增强幼儿感知、发现、探究等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其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主要方法有:在幼儿入园或早餐时间,教师可以播放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民谣;在自由活动时间,组织一些民间游戏,如“钻绳”“跳水沟”,或开展简单的民间艺术创作活动,比如以农村常见的稻草或竹签为材料,指导幼儿进行编制活动,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午休前,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民间故事作为睡前故事进行讲述。教师将乡土文化渗透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让教育情境化、生活化,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合理运用乡土文化,可以使农村幼儿教育的内容更为丰富、更为有趣,可以加深幼儿对家乡的感情,为幼儿将来弘扬家乡文化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教育源于生活,真实的生活是幼儿教育生动的教材。农村幼儿园虽在硬件设施上无法与城市幼儿园相比,但农村具有的丰富自然资源以及独具特色的乡土资源为农村幼儿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农村幼儿园借助乡土资源,将学习内容直观具体地展现在幼儿眼前,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乡土性,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发现能力,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参考文献:

[1]肖莹莹,戴晓磊.依托乡土资源让幼儿“游”向乐园[J].江苏教育,2016(32).

[2]潘佳慧,金玛莉.农村幼儿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2).

乡村趣事作文范文5

我们衢州有1800多年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孔子后裔的第二故乡,有“东南阙里”“南孔圣地”之称。这里还是中国围棋的发祥地,流传着“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典故。这里是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丰富的乡土文化为学生语文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一、引乡土名人,缩短时空距离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春秋时鲁国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史载,北宋末年,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陷入金兵之手。宋高宗赵构仓促南渡,孔子第四十八代裔孙、衍圣公孔端友,负着孔子和亓官夫人(孔子夫人)的一对楷木像(据传为孔子学生子贡所刻),离开山东曲阜南来,定居于衢州。宋高宗宝v三年(1255),敕建孔氏家庙,为南宗。孔子后裔子孙已在衢州度过了800多个春秋。衢州作为孔子后裔的第二故乡,向来有“东南阙里”“南方圣地”之称。

浙江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坐落于衢州市区府山街道新桥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衢州孔庙是全国仅有的两家孔氏家庙之一,素称“南宗”。(北宗为山东曲阜)

这是我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的开场白。简简单单的开始使两千多年前生活在山东曲阜的“孔圣人”离我们学生的时空距离不再遥远,时空距离的“鸿沟”被轻松逾越,“孔圣人”和同学来了个亲密接触,课堂的气氛也就格外的轻松,同学们学习《论语》的积极性自然就高涨,效果当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同时,学生们下次到衢州孔庙游玩时就不单纯是玩,而会留心那里的《论语》章句,边读,边品,边欣赏。在游玩中学习,赋予“游玩”更丰富的内涵。正是古人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吧!

二、引名人古迹,萌发人生豪情

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观书有感》,介绍朱熹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试问池塘春草梦,何如风雨对床诗?三薰三沐事斯语,难弟难兄此一时。”这是朱熹写的《听雨轩诗》,而“听雨轩”便是我们开化县马金包山书院的前身。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教育家,字元晦,一字晦庵,别称紫阳,世称朱文公。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

资料显示,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携其夫人胡氏到开化“听雨轩”讲学,四方学子纷纷慕名而来,朱熹亲自题写了“听雨轩”匾额。他还经常到邻近村庄去讲学。1233年,“听雨轩”扩建学舍,供四方负笈求学者住宿。1356年“包山书院”成立,与当时较著名的杭州“西湖书院”、东阳“八华书院”、婺州“正学书院”齐名,被并列为浙江四大书院。清嘉庆十九年(1814),崇化合乡捐资,在包山之南麓,又创建了“崇化书院”。

而“包山书院”和“崇化书院”正是我们开化中学的前身。开化中学是多少初中学子梦寐以求的知识殿堂,来包山书院讲过学的朱熹自然地受到了学生的追捧,在开化中学读书的学生也为自己的母校有这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倍感自豪。

三、引名人后裔,提高学习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传世名篇,学习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开始的:

在山清水秀的钱江源头长虹乡,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别地的农民无异。但是,这个村里的范姓村民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范仲淹的后裔。村庄的宁静只是相对的,近段时间来,随着“文物普查队专家”们到村里对范氏宗谱的相关内容作进一步考证,前往该村了解、咨询相关事项的人逐渐增多,这个古村落开始沸腾了。村民们更加坚信,自己就是范仲淹的后裔。

范家兴是长虹乡五林村村书记,他自豪地说:“根据家谱记载,居住在这里的范姓居民都认为自己就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后代。我当然也是范仲淹的后代,属于范仲淹的第二个儿子范纯仁这一支系。”

新闻报道里描述了这样的场景。

在课堂上,介绍了长虹乡的历史之后我特别强调:“我们班的范明辉同学是长虹乡五林村人,换句话说,范明辉同学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的后代!”

有了这个背景介绍,不要说范明辉本人对先祖的《岳阳楼记》产生了兴趣,班里的同学也都对《岳阳楼记》产生了兴趣。

四、引乡景名篇,增加学习趣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马南的《不求甚解》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去教授,有的说课难上,有的说学生不感兴趣。而我不仅要上,而且还把它当作重点课文来学习。

浙江省有许多闻名的山水,其中有一座烂柯山,位于衢县以南。我曾见许多朋友到浙江就一定要去看看烂柯山。这是为什么呢……他们所以要看烂柯山,因为这座山是由于一个神话故事而得名的。

据南北朝时期任P的《述异记》一书记载:

“晋王质入山采樵,见二童子对弈。童子与质一物,如枣核,食之不饥。局终,童子指示曰:汝柯烂矣。质归乡里,已及百岁。”

这一段故事很有意思。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分析,这个故事倒很像是科学幻想,具有相当的科学价值。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王质,在山上只看完了一局棋,而砍柴用的斧头上的那根木柄就已经腐烂了,回到家里已经100岁了。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神话故事,都是以所谓“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公式为指导来编写的。不过那些神话故事都没有烂柯山的故事这么著名罢了。

《不求甚解》的作者马南提到了烂柯山的故事。这样一位作家的文章,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衢州籍作家李森祥的《台阶》时,我又如法炮制,从学生感兴趣的名人话题入手,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又空前高涨……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上课所用的课外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本来是我一手包办的。可当我将乡土资料引入课堂后,学生对收集课外资料这类作业好像特别感兴趣,不仅愿意做,而且乐于做,争着抢着做。

我国大语文教育倡导者张孝纯先生指出:“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实践与语文学习。”语文教学引入乡土文化,是“大语文观”的实践。这种“引进”既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增强了语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受到了乡土文化的熏陶,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参考资料:

1.纪春光《引入课外资料,促进阅读教学》,《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3年第7期。

乡村趣事作文范文6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农业产业的支撑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从农业大国跃身为工业大国,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生活节奏加快,城市人口过于密集化,环境的污染,使越来越多的人群在旅游消费观发生改变。据数据调查,人们亲切自然,深入农村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农村广阔的土地、丰富的乡土文化以及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在市场需求下,以农旅结合的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应运而生,形成了新时代的新兴农旅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对农业多功能拓展,促进农业经济生产、生态环境的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即1+2+3产业结合,将农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进行融合,将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最大化,形成新的产业体系。

第一,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对乡村旅游理解比较局限、片面,认为乡村旅游只是农民开展的经济市场活动,即农民结合自身所拥有的土地,进行加工,比如改造为休闲娱乐庭院、种植经济作物,并结合当地资源进行经营,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家庭式经营方式,像常见的“农家乐”“家庭旅馆”。在过去,以我国普遍为主的农家乐等家庭经营方式在旅游刚兴起时,的确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益,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随着人们对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过去的乡村经营模式條件局限,在管理上缺乏特色和创意,旅游产品单一,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导致休闲娱乐的消费者回头率较低。因此,打造休闲农业需要有效的实体农产业支撑,休闲农业结合乡村旅游发展,更加外延和扩大了农产业。

第二,农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打造休闲农业的基础,也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保障。农产业化发展中要求土地资源集中并形成规模经营,各类经济种植、畜牧业、生态环境打造呈规模性发展。利用产业链规模发展带来的集聚效应,再为乡村旅游规模发展提供生态产业、科技技术及服务的支撑。加强农产业的发展,进行招商引资,规划乡村旅游建设,为乡村进行资源、人力的培养,资源的引进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降低了经营成本。建设农村产业链生态园,配套完善的基础建设,改善乡村环境,吸引旅游投资者,为乡村旅游扩大经营范围。根据农产业自身条件,加大种植业和养殖业,培养大量农副产品,增加饮食文化,为乡村旅游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结合当地农产业结构,可延升本土文化,组织当地积极开创手工业,丰富本土文化,促进商贸发展,将乡村旅游聚中发展为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玩)一条龙产业链。

第三,丰富的农产业的发展,不仅体现经济特色的农村风貌,也为乡村旅游保障了足量客源。乡村旅游的发展除了自然的乡村景观、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特色的农业资源等,还需要足量的客源支撑,没有持续客源的流入,再好的风光也要荒废。农产业的大量发展可吸引食品企业的入驻,生态食品企业本身就是一张名片,对乡村旅游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生态食品发展可带来良好的农业景观效应,吸引前来参观的旅游者,实质上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客源。

二、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文化,展现乡村活力

第一,在休闲农业发展之前,乡村旅游资源主要依赖于乡村自然风光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经营模式相对传统。现代休闲农业应聚结多功能,将农业一、二、三产业结合起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中也处处体现着科技含量的农业技术,改变了传统经营模式,让科技给新农业带来了惊喜,开拓创新了乡村旅游资源条件。

第二,规范管理,提升水平。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一定要高度重视饮食卫生、公共安全、服务质量、环境保护等公共设施。要制定行业标准、加强管理,餐饮食谱绿色卫生,种植业和养殖业按卫生许可标准清洁,保证游客玩得开心,吃得放心。

第三,加强农产业的物质丰富,呈多元化生态发展,为乡村旅游提供更多的观光特色,活跃乡村旅游的游赏氛围。首先,将乡村土地呈规模化、集中化改造,种植当时适宜的经济作物。规模化的产园种植可以美化乡村田园,带来良好的视觉感,添加旅游景点。另外,将种植经济发展为一、二、三产业模式,进行统一加工、包装、销售,利用旅游消费者口碑,进行推广宣传乡村旅游。根据本土条件,开放养殖业,增添动态乐趣,与游客形成互动,使休闲农业发展充分带动乡村旅游经济。

第四,农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农副产品的丰富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但如果乡村旅游没有持续新元素的注入,也不能保证持续对游客的吸引力。休闲农业应建立高科技农业基地,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增设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并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开展畜牧业,如奶牛和马群,让游客参与到农产品采摘、畜牧放养农业活动,充分调动游客的热情,参与到农事活动,体现农活乐趣。另外,建立农业科技园,请专家为游客讲解农业科技知识,让游客参与其中,对农产区的果蔬、茶卉等植物栽种讲解。我省是果蔬种植大省,其出产的梨、桃水分足,深受市场好评,应结合我市的地理结构,展开具有特色的休闲农业。在果蔬种植中,为游客提开放自已动手的场所,让游客参与到观果、品果、摘果、果实加工一系列工艺的乐趣。对游客开放畜牧业牧场,让游客和动物近距离接触,游客参与到喂养活动中,提高游客的动手能力。另外,根据当地盛产的农副业,形成独具特色的餐饮文化,也为乡村旅游增添活力。

三、利用休闲农业拓展乡村旅游开发,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第一,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是国务院下达的1号文件中特别强调的,打造休闲农业延升为乡村旅游,已成为成熟的产业链,带动相关的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渠道,将农村闲散劳动力聚结起来,带动经济效益。目前各地的农产业园区按照“产加销、游购娱”的模式发展,打造科技种植、生态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田园旅游观光、餐饮文化,集“五位一体”的综合性现代休闲农业。这些农态园区在农业生产结合一、二、三产业发展,为乡村旅游提供资源,服务于乡村旅游,稳稳锁定旅游客源,从而带动整个农村事业的发展,为农民经济收入打开渠道,增加农民就近就业的机会。

第二,乡村为基础,地域适宜。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选址应根据当地新农村建设的背景,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保留自然特色和景观,再根据本地人文资源打造优美、内涵丰富的特色景观,满足游客的观赏要求。

第三,突出文化,融入当地风土人性。休闲农业发展应充分发挥当地的乡村风土人性,民俗文化,使游客感受到与其他游地不一样的别样文化。结合游客需求,可将当地的文化活动进行整合,形成集体规模活动,让前来观光的游客参与其中。如云南傣族泼水节、西昌藏族火把节,都是利用当地文化特色,进行大型集团活动,让游客参与互动,玩得尽兴。

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农产业园区的建设和改造,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对一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给予保护。另外,对乡村基础建设进行完善,包括道路建设、住宿、餐饮、通讯、水电的完善,让休闲农业建设体现环境优美、科技农庄、生态农业的特点。改变过去农村的脏、乱、差不良卫生现象,使农村面貌发生质地的变化。休闲农业的农业种植环境改造,可通过菜园、果园、花园、林地、养殖场地进行防治污染,创造绿色景观,使产业园区随时保持清新、绿色的生态环境。在道路中多种植花卉和绿色植物,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达到减噪、滞尘的效果。休闲农业的发现推动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理念,使广大农民学习和掌握了现代农业科技生产,学习了经营管理知识,提升了农民文化素养,提高了乡村文明程度。优美整洁的乡村环境、文明优良的乡风民俗,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可推动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五、讨论

农旅结合是以休闲农业、生态农业为先天条件,再延伸出的乡村旅游策略。休闲农业以促进农业经济收入和新农村建设为主要目标,将农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结合当地农村生态环境和地理条件,把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紧密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链。休闲农业的基础源于农业、建设农村,发展目标是惠及农民、融通城乡、服务社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村广阔的空间、自身的自理条件和土壤结构,建设农业生产场地、培载有经济价值的农产品、发展养殖等一系列的农产地活动,可以经过规划设计,发挥农业休闲旅游用途,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加城市游客与农村的亲近感,为城市空间狭小的人们提供回归自然、感受田园风光场地,从而带动一系列农产业经济活动,促进农业事业发展。

休闲农业是近年来提出的新型产业,告别过去苦、累、农作物收成落后的沉重局面,以引进现代科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发农业资源潜力,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休闲农业是以开发具有观光、旅游價值的农业资源和生态产品为前提,将当地的农业特点和种植业扩展为规模种植培养,并进行加工、销售,再融入当地乡村文化活动,让游客参与农事活动中,体验在其他风景名胜中无法领略的田园风光乐趣。休闲农业可称为旅游农业或观光农业,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让游客产生互动乐趣的体验,充分发挥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产业,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交叉型新型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