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情况调查报告范例6篇

环保情况调查报告

环保情况调查报告范文1

一、基本情况

XX年3月,我县提出了建设生态县的目标:争取到2020年,把仙居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达高效、人居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进步、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目标。XX年6月,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并提出审议意见。近年来,按照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县政府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制订和实施规划,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重视环境保护和污染整治,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明确工作目标,健全工作机制。县政府把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xx”规划,在建立工作机构、召开动员会议、与各相关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制订生态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组织编制了《仙居生态县建设规划》,经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制订了《仙居生态县建设规划实施细则》,生态乡镇规划编制已作了相应部署;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生态环保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树立生态环保理念。

(二)重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生态环境。各有关方面按照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加强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管理。一是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战略。大力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强化森林保护。五年来,完成封山育林75万亩,绿化造林12万亩。二是实施百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建设生态公益林113万亩,其中省级73万亩,县级40万亩,全面实行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三是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建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小区4个,面积1.9万亩。四是开展生态乡镇、村和绿色创建活动。创建了横溪、白塔等2个生态乡镇和高迁下屋、上麻等8个市级生态示范村;建成绿色学校23所,其中省级5所、市级10所。

(三)发挥自然生态优势,生态经济发展初见成效。一是生态农业稳步发展。已初步形成了杨梅、三黄鸡、高山蔬菜、优质米、淡水养殖等为主的种养殖业,建成各类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4个,面积14万亩,绿色食品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1万亩,53只农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杨梅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XX年产量3.5万吨,产值3.2亿元。二是培育发展生态工业。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工业产业布局和结构,加快现代、永安等工业集聚区建设进程,初步形成“一城四园”的格局;重视引进高科技项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强医化等行业的技术改造,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全县已有4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成省级绿色企业2家,市级绿色企业2家。三是生态旅游蓬勃发展。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杨梅观光体验、“农家乐”等生态旅游。已建成25个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XX年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其中杨梅果园观光游人数达6.5万人次,门票收入超过60万元。

(四)有重点地实施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一是重视医化行业污染整治,促进医化行业改造提升。对上规模企业要求加快环保设施投入改造,实现“三废”达标排放,对规模小、设备工艺落后、难以治理的小化工企业实施关停。实行排污申报许可制度,禁止无证排放,努力控制排污总量。规范项目审批程序,严把项目审批关,相关项目实行环保前置,坚持执行“三同时”验收制度,加强项目后续管理,控制污染源头。二是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优化畜禽养殖业布局,重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出台了《仙居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改厕改水、清理垃圾、清理河道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十百”工程,完成示范村7个,整治村100个;实施“百村饮水工程”,完成了291个村514个自然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解困和改善饮水条件人口17.96万人;开展百里清水河道整治工程,完成整治123公里;已有6个乡镇建立垃圾中转站,295个行政村建有保洁队伍,全县去年清理垃圾数量达3300吨;消灭露天粪坑6022座,建造公厕195个。

(五)生态环境管理能力有了提高。一是建立环境事件预防和应急体系。制定环境突发性污染应急预案,落实环保应急措施,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理了一些环境突发事件,缓解社会恐慌,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加强环境监察巡查。对一些环境影响大、群众反响强烈的污染项目进行重点监控,对市控重点污染源实行“月巡查”,一般污染源做到“季巡查”。三是严厉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事件。针对一些“三废银”冶炼、非法炼油等突出环境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予以重点查处。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由于我县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又地处灵江流域上游,加上以医化行业为主的传统产业布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存在一定矛盾,生态县建设一些经济指标完成难度较大,环境保护压力较重。

(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共识。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20多个部门和所有乡镇、街道,但少数成员单位重视程度还不够,配合意识还不强,面上工作进展不平衡,部门之间、城乡之间还未有效形成整体合力;生态环保宣传的深度广度还不够,有关政策精神未能得以及时贯彻落实;一些环境污染主体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保问题较为突出;广大群众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缺乏理性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强,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不浓。

(二)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控制性工程未建成投入使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正在建设之中,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进展艰难;城市环保基础设施落后,污水收集管网、排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集镇环保设施严重缺乏,农村几乎没有环保设施;城区供水管道老化,部分城区、城郊及多数集镇没有自来水设施,饮用水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一些涉污企业污染处理设施落后,“三废银”等废金属集中冶炼设施尚未建成。

(三)重点生态区域保护形势严峻。一是永安溪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河道采砂点多面广,影响了永安溪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保护;一些拦河工程影响鱼类生存繁殖环境;部分土地整理项目影响了沿溪湿地保护和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是沿溪沿线森林景观档次不高。森林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不高,观赏性不强。三是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较低,县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尚未落实,生态公益林保护与林农生产生活需求存在矛盾。

(四)环境污染点多面广,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一是医化、工艺、废金属回收等行业污染面广量大,部分医化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存在治污投入不足、排污设施运行不正常、超标排放和偷排、漏排等现象,少数限期治理企业进度缓慢,违法排污现象时有发生,局部污染问题严重。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而盲目引进高污染项目的问题。以“三废银”为主的废金属回收冶炼遍及城关及周边地区,并有向边远乡村蔓延之势,导致空气和地下水污染扩散。二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滥用农药、化肥现象仍然存在;畜禽生产总体上还处于粗放、落后的经营状态,污染物缺乏有效治理;城镇、农村生活污水直排,水环境污染状况令人担忧,农村生活垃圾乱丢乱倒,环境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三是跨区域污染问题呈上升趋势,治理协调难度较大。

(五)城南化工区整治达标任务艰巨。城南化工区被列为市重点监管区,要求今年10底前整治达标,如果不能按期完成整治任务,将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制约。根据目前情况,城南30多家医化企业,大部分污染处理设施设备落后简陋,有的甚至没有处理设施,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要达市验收控制目标,难度很大,压力很重。

(六)生态环境支持保障和管理能力较为薄弱。生态县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还未形成,生态补偿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氛围未真正形成。生态环保管理力量不足,执法条件较差,设施设备落后,难以适应生态环保形势发展要求。

三、几点建议

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营造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深刻认识生态县建设的科学内涵,认真研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贯穿于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决策、指导、协调、监督等各项职能,各成员单位和乡镇、街道要紧密合作,主动参与,进一步明确责任,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良好局面。要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思想认识,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加大县城排污管网建设力度,力争早日实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入管网集中处理;重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研究处理好县垃圾处理工程的一些实际问题,力争如期建成使用。要研究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城镇、乡村垃圾处理运作机制,积极探索垃圾减量化产生、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有效模式。重视城区供水管道改造及部分城区、城郊和集镇的自来水设施建设,切实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督促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改进环保治理设施,提高污染处理能力。支持尽快建成贵金属集中回收冶炼设施。

(三)加强重点生态区域环境保护。一是切实加强永安溪生态环境管理。对永安溪采砂,要科学安排、严格审批、从严监管,确保合理有序开采,严禁在鱼类繁殖期采砂,防止过度滥采而影响永安溪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行洪安全;重视解决好拦河设施建设带来的鱼类生存繁殖环境破坏问题;实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加强永安溪沿岸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湿地自然环境保护;妥善处理好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二是加强景观林建设。在高速公路、省道等主要通道两侧山体和风景名胜区,实施林相改造,发展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增强生态功能,改善景观效果,提高观赏品位。三是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设立县级专项生态补偿基金,落实40万亩县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并要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研究解决林农的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四)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优化生态环境。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以绿色农产品作为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发展生态农业;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导向,积极推进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科技、循环型的生态工业,要严防产业转移中的高污染项目转入;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并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二是切实加强污染治理。深入实施“811”环境整治行动,继续推进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整治;要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加强监察、督查和巡查,努力遏制环境污染。要重点抓好医化行业的整治,重视解决工艺企业的污染问题,限制废金属回收业的无序发展,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白银等贵金属集中回收冶炼进程,实行污染集中治理,规范冶炼行为。要重视跨区域环保协作,防止跨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三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全面推进以村庄整理、旧村改造、下山脱贫、生态移民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加快农村改水改厕进程,减少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优化养殖业布局,推行生态养殖模式,切实解决种、养业的污染问题。要继续重视研究秦州养殖场的处置问题。

环保情况调查报告范文2

蓄水前阶段验收作为一个中间验收,建设项目在蓄水前阶段验收其间,尚有未完成工程内容,但其主要的设计工作、开工所需的行政手续均已全部完成,为了明晰整个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该蓄水前阶段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内容和重点与项目整体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相近。综合上述法律法规和工作中的经验,竣工验收调查单位接到任务后,应在项目枢纽下闸前完成包括调查单位的现场调查和编制调查报告工作,并获得环保部门的下闸允许(即阶段验收批复)。其中为获得环保部门的下闸许可批复文件,递交调查报告书后的工作还包括现场检查、专家评审、调查报告审查、等待项目批准四个主要环节。技术上,由于导则中缺乏行业指引文件,调查工作中基本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对项目蓄水阶段所要求的具体措施落实情况、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影响,进行一一对应的落实情况调查。如有发现未落实的环境保护措施工作,则需要立即向建设单位提出补充或整改意见,引导建设单位完成环保措施,以满足相关环境保护要求,并待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达到环评阶段预期效果后,方能向审批部门递交调查报告,申请蓄水前阶段验收。以下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水利水电项目验收的重点和内容进行介绍:1.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要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水利水电》(HJ464-2009)中4.6小节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HJ/T394-2007)中4.7小节,在总体上对验收重点进行描述,而项目具体、细化的调查内容,就必须依靠调查人员对项目的熟悉和对审批要求的把握。1.2环评文件及其批复对验收内容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虽说竣工验收工作中,重点是对着环评及批复要求“照单捉药”,但由于分项工程建设的阶段性,某些环保措施不一定达到其建设阶段,比如施工营地仍在用不能进行拆除等,这种情况下,应参考“三同时”原则,对已开工建设的工程内容,必须进行相应配套的环保措施,并评判其运行效果是否达标。总结实际工作,蓄水阶段验收调查时,重点调查工作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实际建设工程内容包括工程建设内容、规模、地理位置,取土石料场、弃渣场的实际情况及与环评方案相比的变化情况。(2)规划的符合性规划方面主要是项目建设是否符合流域发展规划,附有发展改革部门同意开展建设工作的意见作为附件即可。(3)占地由于蓄水前阶段调查并非竣工调查,现阶段未有准确的征占地情况汇总,在后期工作中,也会有部分规划外新征地或者临时征地归还的,因此现阶段验收主要为整体征地占地的合法性,需要出具的文件包括有土地使用证、取弃土场使用合同、施工营地租赁合同等。(4)生态调查、保护和补偿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对所在地的生态影响及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一般情况下,水利水电项目的生态保护措施包括有:下泄低温水的减缓措施、鱼类保护措施和方案、陆生珍稀动植物保护、生态流量的下泄设施和计划、珍稀植物移栽、珍稀动物人工培育和放养等。当以货币形式作为生态补偿时,需要调查补偿资金的落实情况。(5)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6)移民安置环境影响报告及其批复文件中,关注点在于当采用建设安置区形式集中安置移民时,安置区的水土保持、污染治理措施落实情况。因此工作中,除需要调查移民情况、安置方式外,还需要针对移民安置区的水土保持和环境污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当以货币形式补偿时,需调查赔偿资金的落实情况。(7)库底清理1.3其他需调查的工作内容除1.2节中环评及其批复中常见的环保措施要求外,为满足阶段验收调查报告要求,针对水利水电类项目,还需要进行以下内容的调查和汇报:(1)建设过程的环境监测落实情况及其结果汇编(2)监理制度的落实情况(3)风险管理调查(4)环境保护设计(5)污染物处理及排放情况(施工生活营地、作业面、仓库、机修)(6)征地赔偿、林木、青苗赔偿情况(7)文物迁移的方案及其落实情况(8)施工期水土流失监测结果(9)施工对下游的影响(包括下游水文情势变化及其生态影响,下游用水户受影响情况及其处理措施)(10)施工期间,周边居民的投诉反映情况及其处理方案。

2可获得的材料及信息

调查单位进行工程项目整体验收时,必须了解整个水库工程的施工建设内容、过程、步骤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建设管理文件,以便获得相关的信息。整体验收其间,可参考(HJ464-2009)中5.1章节内容出列的资料清单进行资料调查,但蓄水阶段的调查中,以上资料清单中的内容可能是未编制(或收集)的,甚至需要调查单位代为提醒建设单位补充部分资料。由于水利水电项目为大型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参与设计、施工、建设、管理、安全、质量监管等参建单位多,涉及的大小事项均有记录,文件众多,格式不一,不可能一一研读,加上建设过程文件不一定能及时归档,作为调查单位,并不能只单靠与建设单位接触解决所有文件和材料的获取问题。下文就某水电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概述项目在下闸蓄水时的工程进度,对下闸蓄水时已有材料进行汇总,为以后同类型项目材料收集工作提供参考。2.1该水电工程项目蓄水前阶段环保竣工验收工作中需要关注的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有:(1)工程的筹建(水文、地质、文物、矿产勘查,可行性研究及专项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征地,移民安置规划等)(2)工程施工准备(“三通一平”工作、施工工厂设施、生活及办公房屋、场内公路)(3)部分主体工程的施工(主要包括:主坝和副坝填筑及库周防渗、导流泄洪洞的建设、生态放水管的敷设、电气及金属结构、水道及厂房工程土建工程)(4)厂企拆迁、移民安置(5)枢纽工程导(截)流验收(6)库底清理(7)库内地形的测量其余工程内容和进度要求可参见《水电站建设工程蓄水验收管理办法(试行)》(水电规计[2007]0009号)。2.2对应上述工程进展,调查单位可采用材料有:(1)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含附图、附件)及其批复;(2)当地环保部门关于项目采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资料;(3)可行性研究报告(含附图)及批复;(4)初步设计及批复(如有,含附图),其他设计文件(包括六大专项报告:水资源、地质灾害、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施工总布置规划、移民安置规划);(5)征用土地批文及附件;(6)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协议;(7)下游用水户补偿合同;(8)环保措施建设、管理合同,垃圾收运合同;(9)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测、监理合同;(10)主要材料采购合同;(11)生态补偿协议、合同;(12)(蓄水阶段)工程建设报告(或蓄水阶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13)水土保持监测(月/季/年)报告、水土保持监理(月/季/年)报告;(14)环境监测(月/季/年)报告、环境监理(月/季/年)报告;(15)已完成工程的施工总结(主要为公路系统、库底清理);(16)库底清理专项验收意见;(17)征地移民专项阶段验收报告;(18)当地环保部门收集到的居民投诉、意见;(19)应急预案及环境管理体系说明;(20)施工期间施工、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等相关视频、照片影像资料。需要说明的是,配合工程下闸蓄水进度需要,下闸蓄水前,应当取得环保部门的阶段验收批复。因此,计算现场调查、报告编制、开展评审会及等待批复的工作时间,按照经验,最晚在下闸计划时间的6个月前,调查单位就必须进入工程现场。因此,调查单位初次进驻时工程施工进度和相关文件材料的编制进度都未达到下闸蓄水要求。同时,蓄水阶段也未编制工程变更总结,调查单位需要就工程实际建设内容与环评阶段建设方案进行一一比对,认真校核。

3验收常见的存在问题及建议

3.1建设单位施工过程无专人负责环保方面的监管

现时,工程建设过程,建设单位更为注重工程建设进度,一般建设单位的环保工作安排安质环部门监管,实际上建设单位更为重视安全与质量,对于环保工作,大都没有设置专业的专责管理人员,难以在日常工作中监督建设过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针对该情况,建议建设单位应设置环境保护专责人员,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环保工作进行监管,并定期编制环境保护工作自查报告。

3.2施工过程打包施工

由于现时工程大多采用分包方式,对单项施工工程内容进行总承包。而现时监理工作中,基本以工程进度为唯一进度评判,对环保工作的落实及效果未有实际监督,即使施工方未有落实环保要求,也不影响其进度款项的收取。最终到了验收阶段,建设单位需要对施工单位造成的环境污染背负责任。建议:将环保水保工程内容及施工期间管理落实状况一并纳入施工承包合同,监理签发工程进度款项时也必须同时监管环保水保工程落实情况,并把环保水保落实情况作为考核,纳入施工的阶段费用签发中去,对于管理不到位,以至于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施工单位单项工程,需待整改完善后才发放相应工程款项,做到真正落实“三同时”。

3.3重要生物物种保护的移栽、收集放养和增殖放养问题

对于珍稀濒危陆生植物,首选的保护措施是通过优化设计,避开该植物生境。实在无法将工程线路或施工面转移需要进行移栽时,由为保证成活率,应邀请专业的林木公司或植物研究机构,对植物移植选点、移植办法和后期种植维护要点进行指导。移植后,也应邀请当地林业部门对移植效果进行验收,并对移栽现场及过程拍摄记录。对于珍贵野生动物,一般要求在施工前将野生动物进行驱赶,部分行动缓慢的动物,例如龟类、蛙类等,需要进行收集后放养。调查实际工作,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都能做到施工前驱赶动物,施工期间对部分误入工区的动物进行救治放养,但环评提及的珍稀动物难以搜集到。对于某些环评文件中建议增殖放养的珍贵鱼类,也存在增殖成本太大、未有稳定的人工增殖技术等问题。这些都导致验收工作难以完成。为解决以上的动物、鱼类保护措施存在问题,建议环评单位在编制环评文件时,对同一保护目标提出多个生态保护措施,不至于过于限制建设单位的生态保护工作,同时注重措施的可行性;建设单位在落实生态保护工作时,应多采用视频、照片保留影像记录,加强工作落实程度的说服性。

3.4征地移民工作

环保情况调查报告范文3

20xx年省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法治思想、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特别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贯彻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的部署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确保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正确行使开展监督,推动法律法规全面有效实施,为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作出应有贡献。

做好20xx年监督工作,一要坚持依法监督。以宪法为遵循、法律为准绳,依照法定职责、限于法定范围、遵守法定程序履行监督职权。二要把握监督重点。聚焦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短板弱项开展监督,增强监督的针对性精准性。三要创新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形式,延伸监督链条,强化监督联动,打好监督“组合拳”。四要增强监督实效。坚持强化刚性与体现支持相结合,既敢于监督,让人大监督“长出牙齿”并“咬合有力”,又善于监督,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合力,不断提升监督工作整体质效。

一、开展经济工作监督,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1.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xx省20xx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聚力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情况的报告。

3.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推进数字经济建设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4.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情况的报告。

5.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的报告,并开展工作评议。(上下联动)

6.听取省政府关于20xx年全省高质量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完成情况的报告。

7.听取省政府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进展情况的报告。

8.调研全省城际铁路建设发展情况。

9.调研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

10.调研国际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招引工作情况。

二、开展预决算审查和国有资产监督,提升财政和国资管理绩效

1.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xx省20xx年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审查批准xx省2020年省级决算。

2.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20xx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3.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20xx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4.审议省政府关于20xx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2020年度自然资源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

5.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xx省20xx年上半年省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6.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xx省20xx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审查和批准xx省20xx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省级预算调整方案。

7.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xx省20xx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审查和批准xx省20xx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

8.调研财政性涉农资金使用绩效情况。

三、开展环境资源工作监督,推进美丽江苏建设

1.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20xx年度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和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情况的报告。

2.听取和审议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上下联动)

3.听取和审议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xx省渔业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4.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5.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情况的报告。

四、开展民生保障工作监督,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和社会事业发展

1.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20xx年度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并开展工作评议。(上下联动)

2.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退役军人保障工作情况的报告。

3.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4.听取和审议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5.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6.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华侨权益保护工作情况的报告。

7.调研《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xx省残疾人保障条例》实施情况。

8.调研《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xx省全民健身条例》实施情况。

9.调研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xx省宗教事务条例》实施情况。

五、开展执法监察司法工作监督,推动法治江苏建设

1.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xx—20xx年)》实施情况的报告。

2.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七五”普法工作情况的报告,作出有关决议。

3.听取和审议省监委关于开展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情况的报告。

4.听取和审议省法院关于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

5.听取和审议省检察院关于全省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情况的报告。

环保情况调查报告范文4

一、概念与特点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2、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3、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分类

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情况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平方根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2、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3、问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写法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2、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四、范文

人们多有这样的经历:一大盒礼品,拆开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买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货员会用一个小塑料袋包装;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务员会递给你一份用塑料盒装的饭菜;去农贸市场,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类、米面······无一不用塑料袋装给你,甚至买一头蒜,也会用一只小塑料袋装起来。塑料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许多方便,而且价钱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过,它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场“白色灾难” 。

XX年2月10日上午,在我校团委,政教处的呼吁下,我们针对现阶段塑料袋使用的问题,开展了此次活动,宣传环保知识。

此次宣传活动我们在准备宣传材料期间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利用网络、书刊等方式查阅各种环保知识宣传资料。现将我此次环保知识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及心得体会(针对“白色污染” )进行分析。

一、我们的实践过程:

首先,我们来到宣传台,认真阅读了展示牌上的环保知识宣传,了解了关于泰兴市污染治理及成果。紧接着,我们通过浏览网页,了解了污水处理情况和流程,展望了泰兴市未来发展规划和积极构建全社会关注环保的人文环境、绿色环境。

二、分析: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

“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三、分析:什么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 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四、分析:“白色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 白色污染经过太阳光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

五、行动起来治理“白色污染”

通过这次环保知识宣传社会实践,我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然而,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我们泰兴市,虽然每天都有很多名环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在此,我建议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时刻做到: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 ,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

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

环保情况调查报告范文5

一、综合计划工作

1、完成2014年度安县汇财生态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年加工1000吨有机肥项目省级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材料、省古洞河黄牛养殖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县鹏程牧业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有机肥项目三江三河及松花江流域部级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材料并上报省环保厅。

2、按照省环保厅、州环保局对2012年环境统计工作的总体安排,4月份圆满完成了全县25家工业污染源及农业源数据上报工作。

3、根据省环保厅《关于印发全省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方案的通知》的安排,6月初编制完成了《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012年环境状况评估报告》及《技术报告》,并上报省环保厅。

4、根据《省环保厅关于印发全省生产化学品环境情况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编制完成了《县生产化学品环境情况调查实施方案》,并把调查报告及调查数据上报了省环保厅。

5、根据《省环保厅关于印发全省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5月中旬完成了15家加油站、4家重点工业源、垃圾处理场、3家矿山开采业、重点工业园区、饮用水水源地及再生水农用区的基础信息调查表并上报了省环保厅。

6、根据2014年年初州政府下达给我县的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协调和督促各相关单位汇报环保工程、污染减排及各项生态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在汇总材料的同时,完成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技术报告的编制,为县政府迎检工作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7、根据环保部《关于开展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环境统计直报工作的通知》,11月7日在环保网站上报了县污水处理厂第三季度的运行数据。

二、污染防治工作

1、省海沟黄金矿业有限公司风险防范工程

省海沟黄金矿业有限公司风险防范工程已投资300多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加固尾矿库上游事故池、扩建回水池及增设一台回水泵、尾矿压滤使用的硝酸储罐进行防渗围堤建设。加固尾矿库上游事故池、扩建回水池及增设一台回水泵6月份建设完成,尾矿压滤使用的硝酸储罐进行防渗围堤工程8月末建设完成,9月份已申请省环保厅验收,预计在12月份通过省环保厅验收。项目进展情况实行月报制,每月10日前上报省环保厅。

2、县污水处理厂工程

县污水处理厂工程采用水解池+CASS生化反应池工艺,目前该累计完成投资7500余万元,建设近期日平均污水处理量为15000立方米,2011年4月份开工建设,2012年9月份竣工,12月份通过省环保厅初步验收。由于县污水处理厂运行不正常,企业正在整改之中,省环保厅下达整改时限为7月1日前建设完成,但运行情况不理想,11月17日州政府督查组到县检查,要求在11月末必须正常运行,项目正在建设中。

3、根据环保部《关于加强储油库、加油站和油罐车油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省油气污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县油气污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5月份对辖区内的15个储油库、加油站进行了摸底调查,根据省环保厅目标任务,合理制定了加油站工作方案和污染治理工作进度,调查数据上报省环保厅。

4、根据省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省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完成了《县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实施方案》及《县城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此《方案》和《规定》通过省环保厅审核后,上报县政府颁布实施。

5、根据县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的要求,对重点对政府投资的5个项目信息在网站上进行了公示。

6、按照省环保厅工作部署,海沟黄金矿业有限公司列入2014年重金属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名单,该公司已联系省环科院做清洁生产审核报告,预计年末通过省环保厅审核验收。

7、根据今年省环保厅下发《省在用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管理规定》和《省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规定》文件要求,派2人在检测线对符合标准的机动车进行录入、发证,全年共发放机动车合格标志1200多个。

三、污染减排工作

根据省、州环保部门下达县总量减排任务,结合县实际,制定了《县2014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今年我县承担减排工程任务的企业有6家,一是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承担的COD和氨氮减排任务,2012年12月末通过了省环保厅的审核验收,今年要完成省环保厅下达的半年的减排任务;二是5家养殖项目作为农业源的减排示范项目,其中江滨养猪场年加工500吨有机肥建设项目已经投入试运行;县汇财生态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有机肥1000吨项目建设完成生产车间及发酵池,该项目10月份已投入试运行;省古洞河黄牛养殖有限公司年产有机肥5000吨项目,现已建设完成有机肥生产车间及堆粪场,该项目已10月份投入试运行;县鹏程生态牧业有限公司产生的粪便全部运到堆粪场发酵生产有机肥;县东升肉鸡养殖场产生的粪便直接运到堆粪场发酵生产有机肥项目完成后建立减排台账,准备在11月末迎接国家环保部的审核验收。

四、其它工作

1、根据《关于上报县城市总体规划基础材料汇总的通知》,在10月份收集环境保护章节中共18项指标材料上报县政府。

2、根据《关于开展县“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实施方案》,在10月份完成了县“十二五”规划(环境保护章节)中期评估工作的技术报告和工作总结。

3、根据《关于报送2014年人才支撑项目工作总结和2014年人才支撑项目建设工作思路的通知》,11月18日完成了2014年人才支撑项目工作总结和2014年人才支撑项目建设工作思路、人才支撑高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项目推进表及人才支撑民营企业发展项目推进表,并上报组织部人才办。

4、根据《关于2014年州考县指标进展情况收集材料的通知》,在10月末上报县污水处理厂进展情况及运行情况的视频、图片及文字材料并上报县绩效考核办。

五、存在的问题

1、县污水处理厂减排项目,由于县污水处理厂运行不正常,省环保厅下达整改时限为7月1日前建设完成,但运行情况不理想,11月17日州政府督查组到县检查,要求在11月末必须正常运行,项目正在建设中。如果完成不了,今年无法完成减排任务。

2、县机动车检测线检测设备落后,无法正常检测,该企业已联系设备厂家定制了新的检测设备,但新设备没有投入使用,由于企业对此项工作不重视,今年省环保厅末对该企业进行验收。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根据《省环保厅关于印发全省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5月份已完成25家企业基础信息调查表,2014年完成列入清查名单的25家企业进行详查并按时上报省环保厅。

环保情况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环境意识工业企业调查

作者简介:

耿闪清(1969-),男,河南虞城人,宁夏理工学院讲师

方丽娟(1969-),女,浙江平阳人,宁夏理工学院副教授

刘百灵(1963-),女,宁夏银川人,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麦海燕(1972-),女,宁夏银川人,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我国目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急需提高,对于位居生态脆弱区域的我国西部企业而言其要求尤其迫切。本文以石嘴山市为例,对西部工业企业的环境意识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石嘴山市是宁夏重要的工业城市,是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之一。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开发利用为特征,以煤炭、冶金、电力、机械、化工、陶瓷、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为主的门类较为齐全的重型工业经济体系。在环保成果方面,《石嘴山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技术研究》报告现被作为西部地区的范本使用;在2005年“全国城市大气环境容量核定及空气环境质量改善经验交流工作会议”上,作为重点城市之一做了经验介绍,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和与会环保人士的一致好评。

一、调查研究方法

(一)样本公司选择本次调查以当地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主要对象,重点对冶金、化工、煤炭、火电、建材、造纸、酿造和采矿等,污染较强的企业的财务、生产、环保等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共发出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5份,总体回收率为40.71%,其中企业回收率为32%,达到大样本的统计量要求。

(二)问卷设计和整理问卷主要是主观题型。采用利克五分量表,将被调查人士对问题的看法分为5个等级正向评分,即选择“1”代表对所调查项目非常不同意,选择“5”则表示非常同意,“4”代表同意、“3”代表不确定、“2”代表不同意。利用SPSSl2.0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和均值比较(Comparemeans)等方法。

二、石嘴山市企业环境信息调查问卷分析

(一)企业背景资料调查情况分析为了完整了解企业环境意识,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1)被调查企业人员背景资料调查分析。一是职务、年龄和学历。从问卷的统计情况来看,调查对象年龄普遍为中年以上,阅历和工作经验丰富;学历层次普遍较高,本科学历以上占50%,这样的年龄和学历结构对问卷的理解和回答是十分有益。二是有关IS014001认证的认识。(表1)的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于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了解程度不够。三是平常接触环境信息的来源渠道。因为信息的来源渠道早已突破传统的纸介方式,本文以最常见的信息渠道作为备选答案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从统计结果总体来看,广播电视依然是获取环境信息的主要渠道,报刊仅次于广播电视位居第二。此外,公司书面年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也是环境信息重要来源渠道。使用者从互联网、上市公司自建网站上获取环境信息的比例较低,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加强,环境信息的网络化获取应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四是环境管理和环境观念方面。有关可持续发展含义的问题,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表3)显示:各组对“5.经济繁荣、环境质量和社会公平是其三大支柱”和“6.是一种用持续生存的心态对待这个世界的发展”的观点有着较强共识。表明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1.扩大生产能力”、“2控制人口增长”和“3控制环境污染”。但对“4.核心内容是环境保护”、“7.可考虑作为人们离开非持续性的一个过程”和“9.可持续性必须也意味着物种,不只是人类的可持续”说法的认识还不一致,只有企业组的赞同率较高。

综合上述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环保观念和意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观念被广泛接受,人们对政府目前实施的环保措施持赞同态度,但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管理的认识并不深刻。

本文列出了财会人员的态度与参与程度四类判断项目,要求被调查者表示其态度或看法。

第一类,对环境的认识。被调查人士已经取了以下共识:环境是人类的自然财富,是重要的公共资源(认同率占100%);环境污染可导致人体健康受到损害和环境恶化,生态破坏会带来土地沙化、资源贫乏、生物多样性的损害,破坏环境会使经济活动的环境基础处于危险之中(100%);环境问题是系统的,而不是孤立的(93.75%);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道德问题(81.25%)。

第二类,环境管理外部形势判断。对判断项目“目前政府实施的环保措施对制止各企业污染行为有效”持否定态度的占37.5%;对“政府可能会日益加强环境立法”100%持肯定意见。因为我国目前社会各阶层、各种新闻媒介对环境问题讨论很多,城镇和工业发达地区环境污染严重也是人们有切身体会的,所以,对这个问题的一致态度在预料之中;对“环境问题在近期内会成为一项重要的对外披露事项”有81.25%的认同率,说明人们迫切期望政府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立法和实施的力度。

第三类,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外界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对象对“股东有权了解公司对环境的影响”和“政府要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是有必要的”80%以上持肯定态度;对“有必要建立法规强制要求企业披露环境信息”(81.25%)和“充分披露环境信息对企业有利”(70.16%)的看法较为一致;但同时只有31.25%“对企业环境信息目前披露的程度感到满意”。调查说明人们对披露环境信息会对企业有利这一点认识尚不足,这与当地环境信息使用者环保意识较差有一定关系,但作为生产企业特别是环境敏感型企业,应认识到披露环境信息的重要性和肩负的责任。

第四类,会计人员职责与披露后果。笔者设置了多个判断项目,从不同角度观察会计人员对参与环境信息工作的看法。部分被调查者(10%-30%)不赞同“会计人员的工作应当限于编制财务报表”、“会计人员与环境问题无关”、“会计人员工作已够繁重,无暇再考虑环境问题”、“作为会计人员从未考虑过要披露环境支出信息”和“披露环境信息应是公司上层管理部门的工作,,这种观点。对“面对环境危机,会计人员希望改变”、“立法和相关制度框架的改变是公司高层人员在组织内开展环境变革的主要动因”、“会计人员应对企业环境问题表示关注”的说法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赞成(均在70%以上)。而对于“会计人员应参与为上层管理决策部门和大众提供本公司的环境信息”,回答结果表现出了一定的矛盾性,持犹豫和否定态度的占50%;对于‘‘会计人员有责任

参与环境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发展”也有25%左右表示不确定;对“会计人员在提供企业环境信息的工作中应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却有75%的被调查者不予认可,这可能与对信息披露后果的判断有关。对于会计人员是否介入到公司环境信息工作中,大多数会计人员持谨慎态度,体现出了会计人员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矛盾心理,这是可以理解的。对于“财务会计主管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参与程度”,回答“参与程度很高”者只占43.75%,认同“本企业财会部门已经参与本单位的环境规划工作”的只占18.75%。可见当地企业会计主管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地位是较低的。以后应注意提高企业财会部门参与企业环境规划工作的认识和积极性。

(2)被调查企业的背景资料调查分析。为了充分了解和分析企业环境状况,本文对被调查企业相关背景进行了分析。

第一,答卷企业基本情况统计。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企业有64份。32%的回函率说明当地企业财务人员和环保人员对于环境报告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重视。在答卷的64家企业中按成立年代划分,成立于2000年以后和二十世纪90、80、70、60年代的企_k分别为16家、24家、20家、8家和1家,成立于1980年以后的企业合计占93.75%。从行业分布和所集中的重污染行业看,回收的有效答卷主要来自三类容易造成严重污染的行业:矿业企业(占31.25%)、煤炭企业(占25%)和化工行业(占18.75%)。从答卷的行业覆盖面来看,调查问题所着重关注的易污染行业中,除了电器、电子和采掘业没有回收问卷外,其他重污染行业均有问卷回收,且所占比例较大(75%)。这使得本次调查问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是对当地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准确了解的基础。另从企业性质分布看,有限责任公司的比例最高,占56.25%;其次是股份有限公司,占31.25%。这表明在环境敏感型企业中,冶金、煤炭和化工行业对环境信息的重视程度较高;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比较重视环境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当地唯一的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却没有回复,这就提醒当地政府在引进外资时应注意防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移向我国,对我国进行环境侵害。从企业规模看,小型企业的环保意识较差。中小型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绝大多数,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情况与中小型企业环保意识差是直接相关。这说明当地政府今后推行环保生产中小企业是重点,政府应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专门制订一些既有利于其发展又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从会计师事务所回复问卷的情况看,其客户分布于所有被调查的煤炭、化工、矿业、电力、冶金、电子、建材等环境敏感型行业,且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企业居多,这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在问卷中所提供的有关企业环境报告的情况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二,环境污染、管理及认证情况统计。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排放废渣、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分别占50%、37.52%、31.6%和6.27%;进行污染治理的企业有36家,占回收问卷总数的56.25%,己有过半数的企业主动或被动地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包括废水处理、利用环保设备部分控制废水排放、绿化、回收综合再利用、废渣掩埋、沉淀、安装除尘装置、余热锅炉除尘、制造环保水泥等措施。由此可见,环保工作逐渐落到实处,企业的环保意识也日益增强。有48家企业交纳了排污费,占回收企业有效问卷的75%,这48家企业中有7家是按国家标准交纳排污费,其余由地方环保部门按本地实际情况确定收费标准,其比例分别为14.58%和85.42%,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会波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以预见,随着全社会对环保问题的逐渐重视,企业发生的环境事项会愈来愈多,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也会愈来愈大。64家企业中,85%的企业已设立和准备设立环保处(科)专门负责环境保护问题,其中环境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其他部门人员参与其中的企业分别占62.53%、43.76%和18.75%,有财会部门人员参与处理有关环境问题的企业只占12.51%,法律人员的参与程度为零。而从国外企业的经验看,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一般有多方参与,包括公司的生产管理人员、法律人员、环境技术人员、财会人员等,其中技术人员负责环保或治理措施的选择,财会人员以财会指标加以经济评价,管理人员负责落实环境措施,这种整体性参与表明了环境管理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和综合性。由此可知,被调查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尚不健全。调查同时表明,当地申请过和准备1-3年内申请环境认证体系的企业占56.27%;通过IS09002和IS014001认证的分别占57.36%、18.74%,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都具有了环保意识;但没有申请过和没有获得有关认证的企业也分别高达54.76%和66.58%,这说明当地环保工作任重道远。另外,有37.5%的企业定期接受环境指标达标考核(其中按年、半年和季度考核者分别占25.47%、6.17%和5.25%),18.75%的企业接受不定期考核,还有12.5%的从未考核过。尽管接受考核的比例合计达到56.25%,但据笔者对个别企业的观察了解,由于没有统一的环境考核标准,以及考核并不严格,现实情况远不如调查数字反映的乐观。从会计师事务所答卷的情况看,已通过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客户占5%-10%,表明IS014001体系认证在当地工业企业环境管理中仍处于萌芽阶段。

第三,其他环境意识统计。被调查企业普遍赞同任何关于环境危机的解决方案和对于可持续性进展的讨论必须包括公司层次(87.5%);环境的良对于企业来说实际上可能就等同于成本的节约和获利的机会(87.8%);企业吸引资金越来越需要附上环境状况的报告(100%);制定新计划时,应将未来的环境标准考虑进去(93.75%);在进行预算、成本计算、制定价格、投资评价等特定的管理会计活动时应考虑环境问题(92.31%);环境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素(92.56%);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日益增加的环境法规将使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支出显著增加,同时也使其面临因环境污染问题所导致的日益加大的环境风险(87.6%)。关于环境问题对企业的影响,企业普遍认同环境问题对企业价值影响较大(82.57%)、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79.46%),推行环境战略可以增加企业价值(68.79%);但对“环境投资对企业未来财务影响有利”持一定的怀疑态度(31.25%)。而已有实践证明,有效的环境管理有助于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因此,国家在规范企业环保生产、利用更多经济手段让企业看到环保生产好处的同时,还要加大环境保护宣传的力度,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63.51%的企业没有在财务报表中报告环境信息的调查结果表明,由于缺少环境会计准则和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规定,企业目前没有建立相应的环境会计信息系统;96.53%的企业也没有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在财务报表中报告环境会计信息。而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同时显示,上市公司应当在年度报告中公布有关环境污染、损失、保护及治理等方面的环境信息(86.49%)。这表明企业环境信息的供给无法满足信息使

用者的需求,环境信息供需失衡。调查同时显示:大部分(81.27%)被调查人士认为,与其他公司相比而言,环境规划将对本公司未来五年的财务状况产生有利影响;同时也有12.54%的被调查人士认为与本公司过去相比,环境规划将对公司未来五年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可见,人们对于环境规划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统一。

(二)环境信息披露调查情况分析为了全面了解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情况,本以调查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进行了调查分析。

(1)企业环境信息的使用者。在文献分析基础上,本文确定了学术专家认同的环境信息使用者作为备选项目,被调查企业结果认为按其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公司管理人员(100%)、政府管理机关(93.75%)、上级主管部门(87.5%)、新闻媒体(86.34%)、立法机构(81.25%)、行业协会(80.26%)、行业主管部门(68.74%)、投资者(68.69%)以及当地社区居民(67.74%),认为公司管理人员和政府管理机关是现阶段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最主要的使用者,说明我国目前企业环境信息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污染治理和国家的宏观环境管理。但环境保护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不能单纯依靠企业或政府,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公司雇员、供应商就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调查显示这几方所占比例都在65%以下。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环境报告就会忽视其他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其提供的环境信息也就不完整。这也同时说明当地企业的投资主体之――银行在这方面还要做很多工作,如可以加强项目可行性报告中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审核力度。

(2)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动因。理论上会计学术界对于企业提供环境信息的动因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外部压力论和企业自愿披露论。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社会公众环境意识的加强,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环境信息披露压力,这种压力主要来自法规、企业报表使用者等各个方面,如(图1)所示。调查显示:100%的企业是迫于环保法规日益完善而披露环境信息,93.54%的企业是应政府监管部门的要求,有87.50%和85.21%的企业是信息使用者需求加大和行业政策要求,有75,67%和71,86%的企业为了环保形象和员工健康,约69%的企业出于社会责任、降低污染而自觉披露环境信息。这说明随着我国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环保执法力度的进一步加强,环保执法和处罚力度的加大和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环境信息披露的需求也在加大。调查同时说明我国目前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存在强制型和自愿型并存的局面,且以强制型居多。最明显的压力来自于立法和相关制度框架的改变,包括环境法规及行业政策,如在监管、融资、税收和激励等方面。来自社会公众的压力则较低,这可能是由于社会公众目前还没有树立起很强的环境意识,也可能是由于公众表明其环境看法的渠道尚未畅通。鉴于我国目前没有关于企业必须就环境问题予以计量和报告的法律要求,公司进行自愿的、处于低水平的环境信息披露是可以理解的。这同时也正说明了政府和环保组织在推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在推进环保运动的初期,政府的强制性作用是很明显的。当地政府应在加强公民环保意识方面制订更多有效措施,环保组织也应组织更多有效的活动。

(3)环境信息自愿披露状况。从调查结果发现,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信息的首先是为了提升公司形象(87.56%),其次是为了赢得竞争优势(75.47%)和减少风险(68.71%)等。不愿披露环境信息的首要理由是缺乏法律约束(75.32%),其次是保密需要(68.98%)和成本的考虑(62.54%)等。尽管自愿披露是有用的并且较强制披露管制更易于被人接受,但是实践证明自发性行动是无效的,因为其只被少部分组织所采用。除此之外,还有平等的问题。缺乏环保意识的公司公司可能会出于节省成本的目的不进行自发性行动而“搭便车”,只有更负责任的公司才会选择自发性行动,这是不公平的。对于那些不愿提供环境报告和报告不一致问题的最终解决办法,还是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待公众环保意识有较大程度提高的情况下,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就自然地由强制型向自愿型转变。

(4)环境信息披露模式、方式途径和形式。对于环境信息披露模式,绝大多数赞成编制独立环境报告书,并以文字和图表的方式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环境信息(各占81%以上);其次才是设计相应的环境会计报表(占68.75%)。这说明对环境信息披露的模式意见不统一,存在着独立模式和非独立模式两种意见,独立模式相对更受支持。因为独立报告将环境信息与企业主要财务信息分开报送,可以避免将两者合并报送所引起的混乱,消除报告使用者对主要财务会计信息的错误理解,同时还可以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改变环境信息披露的附属地位。对于环境信息披露方式途径,分别有81.23%-87.51%的企业认为应在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年度会计报表、重大事项、上市公告书、企业管理层讨论分析或企业内部工作会议记录中披露,已经显示出环境信息披露日益受到重视的程度。由于样本企业中上市公司较少,所以披露方式大都不是面向公众的,属于类似内部年度总结报告中的一项内容。对于环境信息披露形式,大多数企业赞成采用文字叙述式(81.25%)和表格表达式(75%),直接列示排放达标或未达标即可。

(三)环境信息审计调查情况分析企业环境信息因服务于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所提供的信息必须具有可靠性,这种可靠性不仅取决于企业对环境信息真实和客观的反映,还取决于信息的可验证性。环境信息审计正是有效保证企业环境信息质量的有力措施之一。一方面,环境审计可确定和解除企业的环境责任,满足企业持续经营、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有利于环境利益关系人进行相关决策,如果没有环境审计,环境报告书的公布就缺少证明力;另一方面,如何建立有效的绿色经营系统,防止国际贸易“绿色壁垒”,防止发达国家将有害环境的产业(商品)转移(销售)到我国来,都需要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进行专项的环境审计工作。从调查情况来看,各企业普遍认为环境信息审计目标应在予提高环境效率(93.75%)、符合环境法规要求(81.24%)和提升公司环保形象(80.16%)等方面。有必要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增加有关环境控制的要求(87.51%),环境审计应作为环境报告的一部分(81.55%)。表示打算进行环境报告审计的企业达到了37.5%,表明被调查企业对环境信息审计的必要性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各企业同时认为执行环境信息审计的单位应该是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中心(93.75%)、环保局(75,24%)和会计师事务所(62.58%)等单位,说明人们对企业环境报告的认识还局限于环境影响的技术指标方面。

(四)企业环境信息网络化披露调查情况分析从信息来源渠道的调查可见。传统纸介报告仍然是当前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途径。但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纸介披露途径因其自身的缺陷已倍受指责。根据现代社会信息披露的网络化趋势,笔者设计了有关调查项目。从调查反馈看,现行纸介报告披露环境信息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87.54%),信息披露不及时、传递速度慢

(81.23%),形式单一、内容繁杂、不利于使用者阅读(68.75%)等缺陷。尽管网络报告作为新的披露方式,已引起了众多信息需求者的关注,86.79%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关注网上披露环境信息,但同时又有75,29%的人对企业在网上披露的环境信息不满意,认为现行网络信息更新慢、及时性差(68.75%),自愿披露内容不规范、不可靠(61.74%)等。当然,调查对象也从获取信息的成本来审视网上呈报,如网站登陆缓慢、浪费时间(50%),获取信息的成本仍然很高(43.75%)等。这一结果表明,目前网络披露并没有彻底改变传统披露方式的缺陷,其披露内容和形式也没有满足多方利益关系者对环境信息的需求。网上披露的内容除了现有的定期报告外,被调查人士一致认为还应增加公司历史数据(68.72%)、公司每日大事记(56.24%)、与国内外同行、母、子公司相关信息链接(56.70%)等新内容。网络报告环境信息存取方式可采取建立财务信息数据库以随意检索所需信息(68.75%)、建立多种报告模型满足不同需求者的要求(68.27%)、各层信息之间相互链接(50.46%)等。不难看出,被调查者都对网络环境报告在内容、格式和技术方面的改革都有较强的期待。在环境信息披露途径上,被调查人士较倾向于纸介和网络方式并行,同等重要(占75%)。可见各方利益者对网络财务报告的前途有良好的预期。被调查公司通过网络披露有关环境信息的动机主要是进行绿色产品宣传、提高公司知名度(50%),法律、规章的强制要求(43.75%),以及与公司各利益方互动交流、及时反馈信息(37.59%)。与纸介报告相比,被调查人士一致认为通过网络披露有关环境信息的效果有:增加了信息使用者的数量(75.71%)、为企业节省了信息传递成本(74.83%)、为用户节省了信息使用成本(68.76%)、便于下载分析(62.53%)、增强了信息的及时性(56.27%)等方面。通过网络披露环境信息对公司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加大了披露的责任和风险(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