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例6篇

中国经济现状论文

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1

关键词: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合作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32-01

一、概念的界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也积极参与到国际合作与国际贸易中,并和周边国家形成了多个各具特色的经济联盟或经济圈。如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以及东北亚经济圈。这些经济联盟与经济圈之间的经济合作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内外学者也越来越关注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的研究。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属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范畴,所以,本文着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下的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并将概念界定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金融支持范畴内。

二、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1.“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论”和“金融创新论”。这些理论认为欠发达地区的资金短缺是因为“金融压抑”带来的融资渠道堵塞与资金成本的扭曲,只有在金融深化的条件下进行金融创新才能缓解资金短缺问题。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有区别的区域金融政策,从金融政策、金融组织及金融工具等方面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

2.金融约束论。赫尔希曼、斯蒂格勒茨等经济学家认为,金融约束论是介于金融抑制与金融自由化之间的、并且比它们更有吸引力的模式。金融约束论认为,对于发展中区域而言,政府安排一种有差别的特定的金融政策制度比竞争性制度更能促进地区发展。

三、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1.从研究的角度看,国内学者对区域经济合作侧重点不同。目前针对中国-东盟研究的角度比较广泛,有从区域经济合作对策的角度出发的,如庄芮(2009)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践效应、现存问题及中国的策略》,张莎(2013)的《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阮锟(2013)的《促进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的金融对策研究》;有从贸易效应、经济效应的角度出发的,如史智宇(200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李占卫、李皖南(2004)的《试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和投资效应》。针对东亚经济圈的研究角度比较少,主要是从发展前景和经济安全的角度来研究的,如陈淑华(2001)的《经济安全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吕超(2008)的《中国确立东北亚安全环境的战略选择》,谢岩(2006)的《东北亚经济圈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李光(2009)的《东北亚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2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现状;趋势

在我国,长久以来,政治经济学主要是指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其逻辑要点可以用“五个一”来概括:一个基础、一个关系、一个中心、一个矛盾、一个结论。一个基础就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一个关系就是劳资关系。一个中心就是指着重阐述剩余价值。一个矛盾是指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对抗性矛盾。一个结论就是社会进步。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的,由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且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有了中国特色,在前期对于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西方经济学在此时也逐渐传入,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都陷入了困境。下文将详细介绍我国政治经济学理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现状

当前,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化,西方经济学的传入冲击着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也冲击着传统政治经济学,这是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面临的现状。

(一)西方经济学的传入冲击着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

由于我国对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西方经济学逐渐传入,并大有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代之的趋势。高校经济学课程更多引入了西方经济学的教材,如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由于其用较为通俗的语言讲述西方经济学前沿理论,因而受到了追捧。反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但课时有所压缩,课程的内容也有所删改。此外,我国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学者和论著越来越多,也使得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

(二)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冲击着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

建国初,由于我国全面学习苏联,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改革开放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处于指导地位。但由于我国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需要,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足以指导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国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政治经济理论体系。

国际环境上,随着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两极格局消失,世界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的发展受到了冲击,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也受到了阻碍。我国不得不重新审视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从西方经济学中汲取有利因素指导自身发展。

(三)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方向不明确

由于受到以上所讲的因素冲击,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使得国内的理论研究失去了方向,而由于没有形成新的体系,也没有成熟的思想指明以后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方向,导致研究方向不明确,理论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正确的引导。

二、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趋势

从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上来说,我国的研究将会吸收西方经济学先进的思想,并结合自身国情和已有的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成果,探索新思路,形成新理论,寻找新方法,从而推动自身理论研究的发展。

(一)吸收西方经济学先进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从长远来看,我国政治经济学必然将在学习和吸收西方经济学先进思想中不断进步。同时,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我们不能全盘照搬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虽然有其成功和合理的因素,但我们应当看到,西方经济发展也会出现经济大危机、滞胀等问题和矛盾,引起巨大社会问题,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西方经济必然是稳定――崩溃――变革这样的循环模式,因而不能无限制地引用,要适时进行变革和创新,才能使自身得到发展。

综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时候,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剔除其中不符合国情和改革方向的内容,力争让西方经济学中的有利因素为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作出贡献。

(二) 结合国情和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不断创新,探索新思路

探索新思路是我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我们必然要结合国情不断创新。对于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中符合时展潮流的内容,仍然要加以保留,并与新形成的理论进行结合,力图进行创新,研究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形成自己的一套新理论,探索新思路。

三、总结

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现状决定了它的发展趋势,只有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吸收西方经济学的有利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变革经济发展的思路,使我国政治经济学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更好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促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连清.论政治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思路[J].宏观经济,2011(17)

[2],罗润东.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现状分析[J].南开大学经济学院,2005

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3

【编者按】:论文频道为您提供各类开题报告范文参考,以及开题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开题报告写作中的难题。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调控和环境保护体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口资源。只要黑龙江省坚持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本省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行性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04年09月25日—2004年10月2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2005年03月01日—2004年05月1日在黑龙江省进行调研,撰写论文初稿。2005年05月02日—2004年05月31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2005年06月01日—2004年06月0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2005年06月08日—2004年06月15日修改论文,做好答辩前准备。2005年06月15日—2004年0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4

【编者按】:入团申请书频道为您提供调查报告范文参考,以及调查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调查报告写作中的难题。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调控和环境保护体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口资源。只要黑龙江省坚持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本省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行性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05年09月25日—2005年10月2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2006年03月01日—2005年05月1日在黑龙江省进行调研,撰写论文初稿。2006年05月02日—2005年05月31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2006年06月01日—2005年06月0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2006年06月08日—2005年06月15日修改论文,做好答辩前准备。2006年06月15日—2005年0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5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新常态;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9日

一、城镇化新常态作为城镇化理论的新命题赋予城镇化新的内涵

城镇化新常态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宗旨,适度、稳定、均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状态。它是社会经济常态化的伴生物,是城镇化发展的最新阶段。城镇化新常态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命题,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首先,城镇化新常态是指以人为本城镇化的发展状态,它是从物本城镇化向人本城镇化转变的阶段和过程,也是使城镇人口获得生存、发展和享受的权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城镇化状态;其次,城镇化新常态是指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状态。它符合以人为本理念,保持历史耐心,设置合理增长区间,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适度增长的城镇化发展状态;再次,城镇化新常态是指质量更高的城镇化状态。质量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城镇化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是城镇化的资源要素实现合理配置并得到充分高效利用的城镇化发展状态;第四,城镇化新常态是指适度增长的城镇化状态。城镇化质量高低和速度快慢的重要指标是城镇化率。保持适度增长城镇化最主要的是确定合理的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提升过快或过慢都是对城镇化规律的违背,都不利于城镇化新常态的健康发展。因此,城镇化新常态是适度城镇化率的发展状态;第五,城镇化新常态是指城镇化稳定发展的状态,即是指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的时期,包括农村人口稳步有序向城镇转移,城乡人口处于相对稳定合理流动区间的城镇化发展状态。

二、城镇化新常态作为城镇化发展的新要求赋予城镇化新的目标

城镇化新常态是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对城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赋予城镇化新的目标。第一,大幅提高城镇化率。到2020年,解决1亿农业人口落户城镇,对近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进行改造,使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中就业和生活。每年城镇化率提高0.9%,转移1千多万农村人口,使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60%。到2050年,我国将建成为现代城镇化国家,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镇化新常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强大动力。通过发展城镇科技、教育、卫生、信息和服务事业,促进城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城镇化新常态最终目标是推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全体国民共同富裕和和谐发展。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城镇化新常态作为城镇化新阶段赋予城镇化发展新的征程

城镇化新常态是城镇化发展必经的重要阶段,也是城镇化发展最终完成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经历建国初期的停滞不前阶段和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我国城镇化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城镇化新常态阶段。从目前对城镇化新常态问题研究的初步结果来看,由于城镇化新常态是前无古人的崭新阶段,它面临着许多新未知、新矛盾、新问题和新风险,要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需要较长时间,即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在城镇化新常态时期,根据不同时期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同,要使我们国家真正成为全球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按照目前理论界所提及的城镇化数量和质量标准来衡量,那么,城镇化新常态可以说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最新和最高阶段,从城镇化发展历史层面来看,城镇化新常态是我国城镇化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开辟了城镇化发展新的征程。

四、城镇化新常态作为城镇化新历程赋予城镇化新的使命

我国城镇化的历史使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国家所没有遇到的。由于我国历史上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大规模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型城镇化并没有形成,城镇化发展十分缓慢。城镇化所要完成的小生产向大生产的转变、生产集约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管理社会化、环境生态化等历史使命都没有能够完成,有的甚至就没有能够进行。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里,由于种种原因,城镇化发展缓慢,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城镇化的上述历史使命也没有能够完成。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推进迅速。但是,由于城镇化质量不高,空心化、畸形化问题突出,城镇化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在这一时期也没有很好地完成。另外,长期以来,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文化发展滞后,导致相当一部分农民价值观念缺失。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盲区,以至于社会恶旧习俗出现蔓延势头。城镇社会管理绩效不高,致使基层社会不良事件频发,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最终解决城镇化面临的城乡发展一体化,要素流通市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居民发展全面化等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城镇化建设所必须担负的历史重任。由此可见,城镇化新常态不仅会带来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的深刻变化,而且还会带来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重大变革,从而成为推动我国走向新经济社会变革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强大力量。

五、城镇化新常态作为城镇化新形式赋予城镇化新的特色

城镇化新常态与传统城镇化相比具有以下新的特色:一是城镇化新常态是人本型的城镇化。它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注重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优化人居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创新生活方式等。让进城农民工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二是城镇化新常态是改革型的城镇化。它将在就业为先、市民化为本的主导思想下,推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保制度、管理制度、法律制度等改革,促进城乡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加快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三是城镇化新常态是集约型的城镇化。粗放型城镇化造成资源环境越来越大的压力,也直接影响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积极推进土地、能源、水资源等集约化利用,注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着力拉动城镇消费增长,推进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城镇化新常态是质量型的城镇化。它突出城镇内在发展质量,注意将不同地域资源禀赋、民族特色、人文传统、民俗风貌、建筑风格等融入城镇化建设,促进城镇化新常态向质量型和民俗型转变,彰显城镇人文历史积淀、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形成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格局;五是城镇化新常态是市场型的城镇化。它将通过改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实现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逐步消除二元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六是城镇化新常态是生态型的城镇化。它将城市建设融入生态系统,通过推行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构建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城镇,营造产业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宜居环境。

六、城镇化新常态作为城镇化新挑战赋予城镇化新的机遇

城镇化新常态是一个崭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在其发展历程中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产业输出导致城镇化发展动力弱化;人口老龄化造成非劳动力人口负担沉重;公共服务发展滞后致使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延缓;金融体制改革缺位使得城镇化新常态投融资压力增大;人口素质偏低使其与城镇化新常态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等。对于城镇化新常态来讲,面临的新挑战也是发展的新机遇。城镇化新常态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以下新机遇:一是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进程将创造巨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加速消费升级。城市群和虚拟城市作为城镇化新常态的主体形态,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和最具潜力的增长极,并将成为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二是产业高端化。产业结构水平从低端、中端逐步走向中高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方式根本转变,为城镇化新常态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三是发展低碳化。资源环境瓶颈压力加剧,新兴产业勃发,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都将创造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机遇,促进节能降耗减排;四是社会信息化。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和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突破经济发展瓶颈,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和产品竞争力的关键;五是经济服务化。消费升级将创造公共、消费、生产等将成为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六是经营国际化。城镇化新常态是城镇经营和发展国际化的状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城镇化新常态建设的必由之路。利用外资搞建设,搞好建设出国门是城镇化新常态发展的必然选择,城镇化新常态将成为国际化新常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结语

城镇化新常态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最新阶段,植根于我国社会、经济、历史、人文和自然环境之中。它是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是对我国城镇化理论的最好概括和发展,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最具活力的新引擎,必将在我国社会经济中显示强大生命力。城镇化新常态作为新生事物必然面临许多未知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探索城镇化新常态科学内涵、基本理论和发展规律是理论和实际工作者面临的历史任务与历史使命。我们怀着激切的心情期待越来越多的研究城镇化新常态的论文、论著面世,并不断把城镇化新常态理论研究引向深入,以彰显城镇化新常态理论的张力和魅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国城镇化道路[M].内蒙古出版社,2010.4.

[2]王建.城镇化与中国经济新未来[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6.

[3]韩永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J].新湘评论,2014.1.27.

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6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对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简要评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产业结构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经济问题,不同学者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或角度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得出众多具有说服力和指导意义的结论。

论文关键词: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起点,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被限定在“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分析框架内。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引入我国,经济理论界的学术规范发生了重要变化,工具和方法更加多样化,西方产业结构理论逐渐被尝试用于分析中国问题。因此应将我国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置于世界经济大背景之下考察,并以此为出发点整理国内理论研究的进展。下面分四个阶段回顾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演变并进行评论。

1改革开放前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概况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产业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靠引入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式,归结为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有关“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的研究。其中与产业结构有关的内容是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的关系,重点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问题。相关观点的分歧较大,争论较多的问题有以下两个:一是关于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公式的标准界定,即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学界发生的一个公式还是两个公式之争。在这些争论中很多学者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其中一部分学者提出要实现扩大再生产除了要有追加的生产资料外,必须有追加的生活资料,强调不能片面发展重工业。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不仅要研究扩大再生产中的两大部类的地位和作用,更要体现出相互制约的关系。二是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是在肯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进一步讨论其中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决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条件是什么,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数量界限如何确定,消费资料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农、轻、重部门比例的关系等。这一时期的讨论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关于产业结构问题的比较集中的讨论,其主要依据是马克思主义两大部类思想。

2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概况

(一)产业结构研究范式

这个时期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对以往片面强调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所导致的结构失衡问题进行反思。1979年,欧阳胜指出两大部类平衡发展的规律是社会再生产的普遍规律,保持两大部类平衡发展是经济计划工作的首要任务。另外就是开始了对中国现实产业结构问题的实证研究,逐渐摆脱以往的纯粹理论探讨,把理论与实际经济情况接轨,重点转向了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批判性分析。

西方国家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相应的学术研究也开始被我国学者所了解,对国内学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产生了一定影响。我国陆续翻译出版了一些国外经济学专著,最初影响较大的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组织翻译出版的《外国经济结构文集》和1981年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这些译著基本上是资料性的,主要介绍国外经济结构现状。这让国内学者真实感受到了结构问题研究在框架和方法上的多样性,使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的眼界得到开拓。其后国内研究结构问题的学者开始较多借鉴、学习和应用西方产业经济理论的思路和方法,其中杨治所著的《产业经济学导论》最具代表性。这些西方学术思想的引入对研究范式的转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有关产业结构的代表论著陆续在我国翻译出版,这些译著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提供了许多国家结构演变的经验材料,对我国学者影响深远。这方面影响较大的有库兹涅茨、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等经济学者的理论成果,其与我国以往主要采取理论演绎的方法相比,这些学者研究内容的可观察性、可度量性和说服力更强。

(二)产业结构政策

一些研究其他国家特别是后起工业化国家战后经济发展经验的论著也逐渐被介绍进我国。有些国家被认为通过选择“主导产业”、“带头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战后日本和韩国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引起我国学者较多关注,包括佐贯利雄的《日本经济的结构分析》等。这些论著主要是以日本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案例,认为由于产业结构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后起国家可以借鉴先行国家的经验,发挥“后发优势”,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即产业政策,主动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其后,产业政策的研究成为我国产业经济学界的热点,较早期的研究有周叔莲、杨沐主编的《国外产业政策研究》,王慧炯、李泊溪、周林主编的《中国产业部门政策研究》等。这些研究认为产业政策应论文关键词: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对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简要评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产业结构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经济问题,不同学者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或角度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得出众多具有说服力和指导意义的结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起点,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被限定在“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分析框架内。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引入我国,经济理论界的学术规范发生了重要变化,工具和方法更加多样化,西方产业结构理论逐渐被尝试用于分析中国问题。因此应将我国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置于世界经济大背景之下考察,并以此为出发点整理国内理论研究的进展。下面分四个阶段回顾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演变并进行评论。

3改革开放前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概况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产业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靠引入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式,归结为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有关“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的研究。其中与产业结构有关的内容是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的关系,重点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问题。相关观点的分歧较大,争论较多的问题有以下两个:一是关于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公式的标准界定,即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学界发生的一个公式还是两个公式之争。在这些争论中很多学者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其中一部分学者提出要实现扩大再生产除了要有追加的生产资料外,必须有追加的生活资料,强调不能片面发展重工业。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不仅要研究扩大再生产中的两大部类的地位和作用,更要体现出相互制约的关系。二是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是在肯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进一步讨论其中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决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条件是什么,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数量界限如何确定,消费资料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农、轻、重部门比例的关系等。这一时期的讨论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关于产业结构问题的比较集中的讨论,其主要依据是马克思主义两大部类思想。

4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概况

(一)产业结构研究范式

这个时期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对以往片面强调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所导致的结构失衡问题进行反思。1979年,欧阳胜指出两大部类平衡发展的规律是社会再生产的普遍规律,保持两大部类平衡发展是经济计划工作的首要任务。另外就是开始了对中国现实产业结构问题的实证研究,逐渐摆脱以往的纯粹理论探讨,把理论与实际经济情况接轨,重点转向了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批判性分析。

西方国家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相应的学术研究也开始被我国学者所了解,对国内学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产生了一定影响。我国陆续翻译出版了一些国外经济学专著,最初影响较大的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组织翻译出版的《外国经济结构文集》和1981年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这些译著基本上是资料性的,主要介绍国外经济结构现状。这让国内学者真实感受到了结构问题研究在框架和方法上的多样性,使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的眼界得到开拓。其后国内研究结构问题的学者开始较多借鉴、学习和应用西方产业经济理论的思路和方法,其中杨治所著的《产业经济学导论》最具代表性。这些西方学术思想的引入对研究范式的转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有关产业结构的代表论著陆续在我国翻译出版,这些译著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提供了许多国家结构演变的经验材料,对我国学者影响深远。这方面影响较大的有库兹涅茨、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等经济学者的理论成果,其与我国以往主要采取理论演绎的方法相比,这些学者研究内容的可观察性、可度量性和说服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