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和谐范例6篇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范文1

关键词: 《白鲸》 写作主题 人类 自然 和谐相处

一直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引发了无数人的思考。人类对自然的看法决定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与归宿。由于受到西方海洋文明思想体系的影响,在19世纪的工业文明时代中,西方人对自然的态度体现为对大自然的无限索取,人们不断挑战自然的极限,力求征服自然。很多人都投身于捕鲸行业中,这种行业不仅可以让人发财致富,而且可以让人在海洋这个大舞台上一展身手,凸显个人英雄主义。《白鲸》就是这样一部以捕鲸事业为描写对象的小说,作者麦尔维尔描述了船长亚哈和叙述者实马力对待白鲸的不同态度,导致不同结局,揭示了一个让人深思的主题――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写海、写鲸鱼、写船长亚哈对白鲸莫比・迪克的追击和斗争,都是为小说复杂多端的主题服务的,是为了表达人与自然之间、善与恶之间、欲望与抑制之间的冲突,反映的是人同自然和命运相抗衡的噩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小说贯穿始终的重要主题,《白鲸》所使用的写作技巧旨在揭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主题,这个主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疯狂的征服者――亚哈

亚哈这个名字来自于《旧约・列王记》,里面有一个以色列王名叫亚哈,他傲慢狂妄,是个十恶不赦的国王,最后被箭射死在战场上。《白鲸》中的亚哈与亚哈王的性格如出一辙,命运也比较相似。亚哈作为一个捕鲸高手,见识广阔、知识渊博,曾经在很多大学堂学习过。他与可怕的大海已经整整战斗了四十年,经验丰富。但是作为一个捕鲸船船长,亚哈对待自己的水手同胞仿佛是一个邪恶的暴君,他脾气暴躁,将自己的水手视作奴隶。麦尔维尔这样形容亚哈:“当人们看到亚哈坐在那只由牙骨做成的三角凳上,怎么会不让人想到那就是他的王位呢?亚哈就是海中之王,是船上的可汗,同时也是大海兽的太君。”为了报仇雪恨,他逼迫自己的水手一起在茫茫大海上追杀白鲸莫比,最后导致了船毁人亡的悲剧。

很显然,船长亚哈以自我主义为中心,他打着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幌子对大自然进行裸的掠夺与索取,船长亚哈的形象不仅展示了人类无法满足的贪念,更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无尽索取和征服的相处理念。最后“皮廓德号”船毁人亡的惨剧充分证实了人类近乎疯狂的野蛮行径只会导致自我毁灭,这是大自然给出的警示。

二、悲壮的反抗者――白鲸

白鲸莫比集中体现了人类自然物不可捉摸的智慧与力量。它是一头富有传奇色彩的白色抹香鲸,有一个金字塔似的白色背峰,同时,它常常神出鬼没、离群索居。在《白鲸》中,莫比还未出场,作者就用了大量笔墨描述它的传奇故事。可以说,作者为莫比戴上了神秘光环,具有传奇色彩。

正是因为莫比的传奇色彩,亚哈对其充满贪欲与仇恨,立志一定要捕杀它。其实这折射出人类中心主义者对大自然的贪婪。为了鲸油,为了财富,人类为了一己之私,置大自然的生态规则于不顾,对大自然实施了无休无止的杀戮与征讨,而白鲸的反抗其实是出于一种本能,属于自我防卫,它以牺牲自我生命为代价,进行顽强抵抗。这是一种不得不让人佩服的顽强抵抗,引人深思和警醒。在大海这片广袤无垠的领域中,白鲸们生活得悠然自得,它们有自己的天地,从不主动侵犯人类,是人类的贪得无厌导致他们变得凶神恶煞,是人类逼得它们不得不誓死捍卫自己的生存空间。最后白鲸莫比与“皮廓德”号同归于尽,证明了白鲸的报复一点也不含糊,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白鲸这种完全出于自卫而进行的反抗是悲壮的,也是对人类与大自然野蛮相处理念的莫大警示。

三、孤独的幸存者――实马力

实马力取名于《旧约・创世纪》中亚伯拉罕的长子实马力,意为“被遗弃者”。在《白鲸》故事的伊始,实马力以叙述者的身份出场,他作为文明社会的一员,对神秘莫测的大海充满了膜拜与向往。当他对陆地生活感到厌倦时,决定去见识海洋世界。他没有任何海上经验,仅仅凭着自己对海洋的渴望情感就踏上了凶险的捕鲸之路。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实马力对所谓文明社会的一种逃离,他想探求生活的奥秘,对自己进行放逐。正因为如此,实马力的捕鲸动机没有掺杂太多利益因素。后来,在捕鲸过程中,实马力不断了解白鲸莫比的传奇经历,逐渐形成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伦理观念。后来,“皮廓德”号沉没了,实马力成了唯一幸存者。这不仅是他的运气,更是因为他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大自然的魔力显灵。虽然实马力的幸存是孤独的,但足以让我们反思人类应该如何与大自然相处。

在《白鲸》中,实马力是“皮廓德”号唯一的幸存者,也是人类与大自然殊死搏斗的见证人。作者麦尔维尔借助实马力的经历,一方面,认可人类对大自然的合理利用,赞同捕鲸行业的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作者非常反对人们对大自然的疯狂掠夺,反对对白鲸的疯狂屠杀。通过亚哈和实马力的结局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旨在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信念:人类对海洋的近乎疯狂的掠夺已经打破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伦理秩序,所以人类要承受大自然给予的惩罚,付出惨痛的代价。只有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大自然才会给予人们想要的东西。这种信念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无启示。

参考文献:

[1]程爱民.美国文学阅读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3]杨起深.美国文学选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4]马晓颖.复仇的代价――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评介[J].中国电力教育,2006.

[5]孙建民.《白鲸》:一座深邃神奇的艺术迷宫[J].域外视野,2006(10).

人与自然的和谐范文2

[关键词]人与自然;科技文化;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

[作者简介]许艳华,山东经济学院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山东济南250014

[中图分类号]C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2―0114―03

人与自然的关系引起世人的普遍重视,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上世纪中叶以后的事情。人们发现,在人类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制约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并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威胁。

在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反思中,人们发现,问题的出现与近代以来西方的科技文化有着直接关系。

一、西方科技文化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类对自然的无知,人类处在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控制之下,惊异于自然,臣服于自然,对自然界充满着崇拜和敬畏,与自然界维持着原始的“和谐”。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这种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带来这种改变的,是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发展。

近代西方科技文化是在“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把人和客观世界分别作为主体和客体分置开来,把自然界作为客体放在了主体人的对立面。建立在这种“主、客二分”思维模式基础上的近代科技文化,在认识上片面强调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把这种主客体关系看作是第一位的,甚至是唯一的,忘记了二者的同一性前提。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片面强调把人从自然界超,放在了自然界之外、之上;而自然万物从此只是作为科学认知和技术改造的对象,只是作为主体的资源在与主体的对峙中获得自己的地位。在实践中,这种近代科技文化致力于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征服和占有,致力于让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从而展开了对自然界的疯狂掠夺和攫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科学技术越是发展,人的主体地位就越是被确定,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也就越见成效。这样,科技的发展最终揭去了自然界的神秘面纱,赋予了人类日益强大的控制自然的能力,人类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逐渐动摇并最终消失。从此,自然界仅仅成了人类的资源提供者和废物的投放处,人与自然只在技术的“可用性”方面相遇,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的出现成为必然。

正是因为看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畸形发展同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这种联系,在对近代西方科技文化的反思中,许多学者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希望从与西方文化异质的东方文化中找到摆脱人类困境的出路。

二、中国传统文化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上,中国有着明显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与西方“主、客二分”的主流思维模式不同,中国传统的主流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宽泛的意义,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它主要体现以下思想:(1)“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即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2)“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远取诸身,近取诸物”,即人类要观察并仿效天地万物变化的规律。(3)“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为过,曲成万物而不遗”,也就是说,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调节自然的变化使之不过于中道以有利于人类。(4)最终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即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理想境界。

因为强调“天人合一”而不是主客二分,近代科技文化没有产生在古老文明的中国,中国也因此长期处在农业文明中而没有进入工业文明。也是因为对“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中国古代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着深刻的认识。道家在人类历史上最早意识到文明的发展对自然界原初状态的破坏,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张“常因自然”,反朴归真。孔子教导人们“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孟子提出“树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淮南子》说:“畋不掩群,不取糜夭,不涸泽而渔,不毁林而猎。”《尚书》有正确使用自然资源的较早记录,《国语》记载了周太子晋关于治理山林、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的主张,1975年云孟县出土的秦代“天律”(关于打猎的法律)更被专家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因此,考察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我们在为中国文化深邃的生存智慧感到骄傲的同时,不得不清醒地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历史并不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曾经水草丰美的黄河中游流域变成今天黄土弥漫、干旱贫瘠的黄土高原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如果说在西方是近代科技发展和工业文明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畸形关系,没有近代科技、没有工业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也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呢?搞清这一问题,还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谈起。

三、马克思主义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首先,人与自然界是同一的。马克思说:“最初,自然界本身就是一座贮藏库,在这座贮藏库中,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已经作为前提存在了)发现了供消费的现成的自然成品……”这句话从两个方面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从自然界获取维持生存所需要的消费品。也就是说,自然界不仅孕育了人类,而且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永恒的条件。在马克思看来,说“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就人的肉体生活而言,人靠无机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无机的身体”;就精神生活而言,自然界“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作为艺术的对象”,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

的“精神食粮”。

其次,人与自然界又有斗争性的一面。自然界孕育了人类并构成人类生存的条件,但自然界毕竟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这决定了人与自然的非同一性甚至是对立。

自然界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构成对人类行为的制约,特别是当人类对这种规律还不认识的时候,它表现为一种盲目的、异己的力量,与人类相对抗,而自然灾害的发生更是人与自然对立关系面对面的显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人们就象畜生一样服从它的权力。”人与自然的这种对立关系决定了,人要在自然界生存下去,就必须展开同自然界的斗争。“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

人与自然的同一性意味着,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就会危害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人类面对自然的实践活动必须限定在不危及自然生态系统的限度之内,保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也保证人类自身的生存。我们可以发现,西方近代科技文化把人与自然分别作为主、客体分离开来,片面强调二者的对立和斗争,忽略了二二者的同一性,这是西方生态问题的根源所在。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看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和时代价值。

人与自然界作斗争需要一定的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古代的刀耕火种是,现代的科学技术也是。的确,生态问题的产生与科技发展有直接的联系,有人因此常常赞美远古时代把人与自然的那种原始的平衡当作天人关系的理想状态。实际上,我们不难想象,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低下,早期的人类受着大自然神秘力量的盲目控制,受到野兽的威胁,只能从危险中努力获取或多或少的食物来维持生存,在这种状态下,人与自然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所谓和谐,只是人对自然“畜生一样的服从”而已。是科技的发展使人类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科技发展的确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但通过放弃科技来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拙劣的选择。人与自然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不是通过人对自然“畜生一样的服从”来实现和维持的,而是通过对客观必然性的掌握和运用来实现的。科学就是对必然性的掌握,技术就是科学的运用。

中国社会没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要是因为缺乏科学技术。由于没有科学技术,增加粮食产量靠的不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亩产量的增长,而是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牧业生产长期粗放经营,草场植被遭破坏;由于没有科学技术,矿物开采浪费大,利用率底,污染严重……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虽然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技术,中国传统文化没能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现实的手段。

东、西方生态问题的原因分析告诉我们:一方面,我们必须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实现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以保证人在自然界面前的能动作用。两方面相结合,决定了我们的必然选择,这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和环境工作;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范文3

目前,适应、减缓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同志关于和谐社会的权威论述中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

气候是人类活动最重要的自然环境条件,而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气候变化严重威胁着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导致环境、资源承载力发生变化,而有些变化是难以恢复甚至不可恢复的。如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一部分是不可再生的,比如矿产资源;另一部分虽然可以再生,比如粮食、水果、蔬菜等,但它们的增长要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同时气候变暖导致我国旱灾明显增多,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加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增加。气候变暖还可能导致流行病和传染病增加,传播范围扩大,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如何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尤其是应对气候突变,创造一个人类生存的良好自然环境受到各国政府、科学界与社会公众的日益关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一项世代功业。始终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放在重要位置,当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课题,在不懈的努力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生产、生活资料和舒适的生活、休闲空间,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只能是一定的。人类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人类的生产和消费必须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来进行。在维护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应当通过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无限制的掠夺自然,会造成资源的枯竭,森林的破坏和减少,土地的退化、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这不仅实现不了发展的目标,还会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无从谈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无从谈起。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不但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之后作出的理性选择,以保证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上升趋势,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并构成严重威胁,将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持久和难以逆转的影响。

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非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超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必然越来越高。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对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务必高度重视。”因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当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

一是正确理解气候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生存为本,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决定人的生存、生活质量和全面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气候条件,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他各种要素都将失去环境基础。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也会因气候变化或大气成分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应超出气候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其次气候资源如大气、降水、阳光、风力等都具有难以控制和储藏的特点,因此研究气候变化,有助于动态监测和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此外还要加强气候资源的管理,恢复和重健退化的区域气候;通过局地气候资源规划,对重大工程建设等进行气候监测与影响评估,尽力避免或减缓工程建设的负面效应,合理开发气候资源,使自然生态永远保持自行修复的能力,保持自然内部进行物质交换良性平衡状态,以便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洁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充裕的阳光、适宜的气候、不竭的资源和多彩的生物链,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

人与自然的和谐范文4

(吉林省辽源市委党校,吉林辽源136200)

[摘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的关键。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文明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9?102

完善生态文明,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只有人与自然相和谐,才能给人类带来福祉。我们要把生态文明观贯穿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推进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

1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1?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内涵

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关系,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史。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之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

人与自然和谐,从理论层面上看,它应是人与自然互相适应的辩证统一、互动和谐;从实践层面上讲,它应有人与自然双方均处于既被改造又应保护的关系之中。历史经验表明,当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互利、和谐关系的时候,自然也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1?2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象征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则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当生态文明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文明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度。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要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否则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价值观的革命。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绝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1]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保护生态环境是伦理道德的首要准则。生态文明的伦理道理是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系统正常运转,保护自然生态的良好状态,首先,必须以服从这一道德准则为前提。在经济、政治、文化“三领域”框架中加上“生态环境”,建立起“四领域”的总体框架,因为优美的地球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文明必须把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转作为其重要标志之一。

2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

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人类发展到今天,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以看到,现代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但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因此,建立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培养人们正确的资源观、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人们保护好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新的生态伦理。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生命维系”的关系。人是生命的存在体,自然生态也是作为“生命存在体”而存在的。一方面,自然生态具有自身不断进化的生命过程;另一方面,人作为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员,其生命状态与自然生态的生命状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人类应该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善良公民。只注意人类自然利益而关心生态平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确立一种新型的伦理体系。自然生物同人的基本需要乃是相类似的。因此,人类决不应凌驾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为依存。

3确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以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为中心,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1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尺度,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在工业文明中,长期居主导地位的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财富是无限的,人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人类只要不断地征服自然、扩大消费,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发达工业社会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异化状态。

其次,在社会发展观方面,我们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我们不能离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单纯强调对自然的保护,使保护变成被动的适应,那样就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使社会进步缓慢乃至倒退。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许多环境问题正是由于科技和经济不发达所造成的,只有积极致力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有可能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同时,我们也不能离开对自然的保护来单纯强调对自然的开发,使开发变成对自然的粗暴掠夺和破坏,必须吸取某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的历史教训,使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相互协调,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和提高生活质量。实践已充分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典型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教训极其惨痛,代价极其昂贵。在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在综合发展的基础上,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

3?2全民动员,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其一,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同时环境教育要求人们依据环境法则,树立起人与自然平等、国际间和代际间公平的思想。

其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生态道德既包括人对自然的道德,也包括人对人的道德。合理调节与控制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不断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全人类真正和平相处,这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基本要求。

其三,加强生态法制教育。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类的道德自觉,同时更需要社会法制的保障。目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开始制定了世界性的环境保护公约。与此同时,不同国家也根据各自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制定了各种独具特色的环境保护纲要和法规。目前环境法学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3?3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谋发展

建立生态文明,就必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来办事,倡导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在全社会培养环境伦理和道德,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实现这种理想需要我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变革、创新,这是一项艰巨、持久的挑战性工作。

当代生态文明理念的产生,不仅引起人们自然观的新变化,也延伸到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生态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社会政治经济方面,还存在于精神心理方面。许多人除了研究自然生态之外,还研究社会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生态,而且提出了精神生态的概念。因此,生态文明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并正在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迅速转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人与自然的和谐范文5

摘要 宗教伦理思想在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上,曾起了巨大的作用。我们应注意宗教生态伦理的挖掘,进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

关键词:宗教 生态伦理 人与自然 和谐

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基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宗教伦理思想对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种宗教生态伦理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神灵的镇慑、宗教信仰的规范、宗教风俗以及各种禁忌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内化为根深蒂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伦理道德。因此,挖掘宗教内在的丰富生态伦理思想,可以为自然生态的保护提供更为丰富的思想养料。

应当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同大自然斗争的历史,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也应当看到,很长一段时期中,人类“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做法已经走向了极端。在西方以工业文明为核心,鼓吹人对自然的征服与统治,将“以人为中心”理论推向极端,认为“人就是上帝”,人可以主宰一切。“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理念其实是一把双刃剑,美则可以彰显人的价值与尊严,丑则可以给人带来灾祸。

“人类中心主义”从根本上说表现的是一种支配自然、统治自然的线性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特点是“人类在自然价值的基础上创造文化价值。但是,它以自然价值的减少和损害为代价积累文化价值,结果是自然价值的减少和损害危害人类的生存条件,威胁文化生存的基础。这是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表现形态的生态危机,它转化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危机”。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自然是孤立的,是无偿为人类服务的,更不能割裂自然与人类的相互依存关系。为了使人类免于陷入更为严重的环境危机,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清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真正位置,使人类回归自然的环抱。

人类对自然价值的认识经历了不同阶段。我们只聊举几例便能说明宗教伦理所具有的生态价值。

远古时期人与自然可以说是浑然一体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等都表现出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激。尊重自然、崇拜生命是先民们的原生宗教意识的一部分。我国远古的先民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不但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而且还将这种敬畏纳入伦理价值体系,从最高统治者到普通百姓,都必须时时处处体察天意。尤其是统治者的行为是否遵行天意,将关系到王道神权和民本生计。“故帝王好坏巢破卵,则凤凰不翔焉;好竭水搏鱼,则蛟龙不出焉;好刳胎杀夭,则麒麟不来焉;好填溪塞谷,则神龟不出焉。”在远古,自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严格遵守大自然的规律。

我国古代宗教伦理观强调人的内心直观认知方法和对自然的审美体验,这种生态价值观表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与整体性,讲求人与世间万物和谐共济的价值体验。

儒学形成于春秋时期,它虽然不是宗教,但儒家思想对宗教伦理意识和价值观的影响十分深远。孔子认为“仁”是人与自然的最高境界。儒家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将自然价值提高到道德价值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价值与道德价值是统一的。

如果说儒家的生态伦理表现出一种道德境界,那么道家生态伦理表现出的则是一种朴素清静、宁静恬淡的自然审美情趣。道家生态理念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崇尚自然。“道”的法则是自然而然,顺其自然,而人的活动也应按自然规律进行,不可违拗。

佛教的戒杀、素食、放生、节欲等实践行为和保护生态的文化态度,通过佛教徒的日常践行,内化到人们生活的伦理规范之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佛教提炼出的一整套独特的人生观,以今天的环保眼光来看仍不失其价值。

苗族的宗教生态伦理观,也曾对维护人同自然的和谐关系起到很好的作用。以崇拜自然神灵的形式,表示对整个大自然的崇敬与关爱。苗族原始宗教认为,大自然不仅具有生物生命特性,而且还具有精神生命的特性。“苗族三大方言区都崇拜枫树,尤以黔东南为甚。”“寨前寨后的枫树被称为‘风景树’或‘神树’。这些村寨即便是缺燃料,大人小孩都不敢把枫树上的枯枝桠砍来当柴烧。”在贵州雷山县格头村村民的眼里“秃杉不是树而是神,它如影随形,随着村民上山干活,一起进城赶场,保佑村民和顺平安!它甚至是道德的化身,邻村迪庆失火,有一棵秃杉去救火被烧得遍体鳞伤,后来便死了”。这说明,虽然自然的精神生命与生存意义多以神灵形式出现,苗族对自然的崇敬也多以崇拜自然神灵来进行,但这种崇拜后面,仍然是对整个大自然的崇敬与珍爱。因此,自然界的所有生命物都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尽量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树立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环保理念。

那么,如何从宗教伦理的层面去深入理解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呢?或者说宗教伦理是否能维护人同自然的和谐关系呢?我们应该将宗教伦理思想纳入生态保护的范围进行研究。从一般意义上讲,宗教伦理应从属于道德伦理范畴,它和世俗伦理一样是道德伦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东西方的哲学家对道德伦理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

在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一直为道德伦理寻找哲学基础。到了休谟,他认为伦理规范应以群体最大效益为参照,而对群体最大效益的评估则以人类理智判断为准。康德则认为,由于人在选择信仰之前已经预设了某种道德判断,因而从逻辑上说伦理应先于宗教。

所以,西方启蒙思想都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工业革命以来工具理性发达、人文道德失落的后果。其结果如何呢?其结果是保护人类利益的大自然,进入不了人类道德伦理的视野之内,人类的经济积累是以更多的自然资源损耗为代价,将无限制的开发利用自然之源认为是应当的事。由此引发的生态危机,足以促使我们每一个人去反省现代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所谓“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在这种形势下,人类必须把包括宗教伦理在内的道德伦理,纳入生态保护的实践范围以内。

人类不能割裂自己的发展历史,不能忽视宗教伦理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许多情况下,宗教对道德伦理的实践影响是巨大的。在西方,基督教是大部分人伦理价值的源泉。中国老百姓的道德伦理观与传统儒释道,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原生宗教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文化,可以完全清除它本身在悠长的历史中所积累的宗教和伦理互相影响的文化因素”。支撑宗教伦理的神圣力量是无所不在的,其外在的象征符号比如有希腊的“逻各斯”,中国的“道”,希伯来的“智慧”等等。

以敬畏生命为主要特征的宗教伦理,不仅能保证人类外在的行为规范,更主要的是表现一种人类对内在的精神信念的终极追求。比如法国著名哲学家施韦兹,就主张人的道德义务的范围并不限于人和动物,人对所有的生命都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他在《敬畏生命:50年来的基本论述》一书中认为:“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否认高级的和低级的,富有价值的和缺少价值的生命的区别。”他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拥有“生存意识”,人应当像敬畏自己的生命那样敬畏所有的生命,“保持和促进生命是善的,毁灭和阻碍生命是恶的”。他还认为,当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他的同胞的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所以,对于大多数有信仰的人们来说,运用宗教伦理思想提供的精神资源去解决生态问题,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信念的支持和生活态度的改变,而且也是人类自身的思维意识和行为方式的转变。

再则,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的文化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生态环境各异,世界上各个不同的民族发展创造了各个不同的文化模式。就中国各民族来说,各民族的经济、文化无一例外地受到其所处的自然地域特点的影响。“马祖文化”是受河海的影响,“巫官文化”是受翁郁的山林的影响。由此看来,自然生态的多样性与经济文化的多样性是不可分的。所以,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应保持和谐互动的关系,增强对大自然的责任感,这不仅能保护生物多样性,也能保护经济文化的多样性。

而要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解决当前存在的生态危机问题,必须要制定一定的法规。但是,光有一些法规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宣传某些作为主导价值的伦理思想,使之在生态保护方面做出较大贡献。比如,道家的“顺天应物”思想,所表现的对自然界的人文关怀理念 和惜生受物情感,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为了更好地实现保护自然生态的目的,我们可以挖掘宗教伦理中的积极生态伦理观,并与其他道德伦理价值紧密配合,共同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下面我们将以苗族生态伦理为个案来进一步地说明。

1、保护自然环境,珍爱一切生物生命。苗族是一个迁徙民族。苗族三大方言区都有迁徙史歌流传。迁徙原因有两类:一是人多地少,环境资源匮乏;二是躲避战争。迁徙到云贵湘的苗族大多居于高山峡谷,自然环境脆弱,自然资源弥足珍贵。苗族的生态伦理是以兄弟般呵护自然、保护自然为出发点。

2、苗族“人从树中来回到树中去”的生命哲学,是苗族生态伦理产生的哲学基础。苗族大歌认为枫树生蝴蝶,蝴蝶下了12个蛋,由 宇鸟孵出了人类始祖姜央及龙、牛、鸭等,贵州从江县岜沙苗族老人死后不垒坟,种上一棵树,把生命过程当作是一次愉快的旅行,人从树中来,死后又变成一棵树……苗族的“人从树中来回到树中去”的宇宙观、生命观恰像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咏唱的那样,“充满劳绩,又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因此,我们认为苗族“诗意地栖居”的生活态度,可以作为人与自然环境的美学建构的基本框架。

3、苗族社会的寨老制、鼓社制(鼓社制即氏族制,由共同源于一个男性祖先而结合起来的集团,是一个祭祀、亲属、政治、经济与教育的民族外婚制团体),主张奉行和谐节制的生活方式,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处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关系上,苗族的生态文化更注重保护。保护生存环境,保护一切生物,是苗族生态伦理和生活方式的出发点。贵州从江县岜沙村离县城6.5公里,通公路,但村民砍柴卖只能用肩挑不能用车拉。这是寨老组织村民以乡规民约的形式规定的。对消费生活的逻辑,苗族更注重节制消费。简单、节俭是苗族生活方式的重要特征。

4、苗族的诗化思维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境界。苗族生活较为清贫,但快乐不离左右。对生活的态度十分乐观,有吃无吃一杯酒,有吃无吃一首歌,有吃无吃一曲舞。苗族的古歌、仪礼歌、祭祀歌与丧歌,诗化思维特别发达,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

雷公山苗族老人死了以后要唱《焚巾曲》送魂。“妈妈”的亡灵离开家乡,同家人告别,同一切物事告别:“妈妈走到水井边,妈告别水井:‘请坐了水井,留给姑娘来挑水,挑给她的情人唱’。妈妈走到菜园,妈辞别菜园:‘请坐了菜园,留下种青菜,给妈妈的儿孙吃。’”这几句巫词有多层意思,其中一个深层的意思就是:相信语言的巫术魔力,亡灵不会回来作祟,使井水盈盈,告别菜园,亡灵不会回来作祟,使儿孙有菜吃。这是一种生态文明与生态伦理的艺术化形式,源于人民对自然的崇高美与生命世界的和谐领悟。

总之,无论是原生宗教或次生宗教,其伦理思想在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上,都起到了巨大作用。我们应该注意对宗教伦理的挖掘,进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

基金项目:凯里学院“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课题”(2007YST04)。

参考文献:

[1] 钱俊生、余谋昌:《生态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

[2]《大戴礼记・易木命第八十一》(民国),商务印书馆(缩印明嘉趣堂本)。

[3] 罗义群:《苗族丧葬文化论》,华龄出版社,2006年。

[4] 罗义群:《敬畏自然 保护秃杉》,《黔东南日报》,2007年。

[5] 何光沪、许志伟:《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许志伟:《伦理道德与宗教对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6] 施韦兹:《敬畏生命》,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人与自然的和谐范文6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和谐共生

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这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再认识和发展理念的再完善,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因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要以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切入点、以强化生态伦理道德建设为关键点、以形成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落脚点。

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切入点: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

所谓生态价值观,就是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生态转型,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认识、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需要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段,在“润物无声”之持久教育、引导和示范中,让全体社会成员逐步树立起来,并自觉践行。

(一)营造氛围,培育生态价值观教育新理念。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类新兴媒体,传递主流价值的生态教育理念;通过表彰和奖励生态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物,形成学习先进、爱护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通过建立覆盖全国的生态文明征信系统,提高约束力和惩戒力,让生态价值观念深入人心。

(二)强化服务,提供生态价值观教育新载体。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让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人们心中,融入人们日常生活。通过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的奖励机制和政策法规保障机制,真正让志愿服务进入社区、深入乡村、深入家庭,让志愿服务成为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

(三)打造基地,构建生态价值观教育新平台。要充分发挥好各地区的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场所重要作用,让这些场所成为培育和实践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基地,实现实体展馆与网上展馆相结合,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更多的观众,给观众以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

(四)弘扬传统,赋予生态价值观教育新内涵。早自先秦始,中国的先哲们就提出“天人合一”、“仁民而爱物”,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等生态道德思想。我们要弘扬优秀传统,努力挖掘其思想价值,梳理并提炼其生态文化精华,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

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点:强化生态伦理道德建设

生态伦理道德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所谓生态伦理道德,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去开发、利用、分配与消费自然资源的活动应当遵从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加强生态伦理道德建设,充分发挥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行为的指引作用,加快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宣传的体系建设,发挥社会组织在生态伦理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逐步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激发起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感,从而为绿色发展的实践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内在动力。

(一)加快构建生态伦理道德建设新格局。整合各方面力量,要尽快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企业明责、社团助力、公众参与”的新格局,形成共建共享的生态伦理道德建设体系。要逐步让生态伦理道德教育进学校、进机关、进家庭、进企业、进社区,推动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向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身教育发展。同时,要拓宽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渠道,让保护生态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一种城市文化。

(二)健全社会组织生态伦理道德规范。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全民,而基层民众是生态环境破坏的最直接的、最大和最终的受害者。因此,应发挥基层群团组织、包括环保组织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鼓励他们将生态伦理道德建设作为自身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让生态伦理道德规范成为其组织章程的重要部分,以此引导广大成员在各项活动自觉“重生态,讲环保”,并不断转化为约束自身行动内在道德力量;同时积极参与各种生态保护行动,广泛地监督各种生态环境破坏行为,进而推动全社会生态伦理道德意识的不断提高。

(三)推进生态伦理道德“三进”活动持续开展。创新活动载体,让生态伦理道德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是加强生态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学校,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社团组织,精心开展校园生态伦理道德实践活动,把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在企业,应将生态伦理道德贯注于所有经济活动之中。通过制定企业生态伦理道德建设发展目标、明确生态伦理道德规范内涵的方式、细化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生态要求、增加企业岗位绩效考核中生态保护权重等方式,让员工不断增强生态保护意识,进而形成生态伦理自觉。在社区,通过社区环保宣传栏(牌)、楼门(道)文化和环境教育馆建设,家庭碳排放调查和生态文化展示,积极向居民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倡导居民自觉践行低碳生活,积极投身节能减排行动,提升绿色社区和绿色家庭创建水平。

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落脚点:形成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绿色发展,就是通过倡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参与绿色志愿服务,引导民众树立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理念,使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出行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让人们在充分享受绿色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履行好应尽的可持续发展责任的方法,实现广大人民按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方式生活。

(一)形成绿色发展的生产方式。一是引导生产,大力开发绿色产品。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人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向专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引进,通过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生产绿色产品的能力。二是加强监管,整顿规范绿色市场。一方面,要加紧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绿色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制度及其生产和销售法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强制性的约束,加强市场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要求政府进行税收制度改革,增加生态税,对绿色产业加以扶持。

(二)形成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一是提倡节约,树立绿色消费观念。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形式多样地向人们推广普及环保和绿色消费知识,提高人们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树立起绿色消费的观念。另一方面要倡导全民节约,倡导人们崇尚自然,追求经济、简单、实用、健康的绿色生活方式,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二是共同努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模式。每个公民都应该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活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形成绿色消费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应有的努力。

(三)形成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绿色出行”是一种既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的出行方式,体现的是一种负责的生活态度,一种高尚的公民道德,一种先进的文明形态。树立绿色出行理念,就需要从你我做起,从日常做起。能步行或骑自行车就不坐机动车,能坐小排放量车不坐大排放量车;能坐公交车不坐专车,人人争做绿色出行的宣传者、倡导者和推广者,让我们的家园多一片蓝天,多一丝绿色,多一路畅通。(作者单位:重庆市委党校万州分校)

参考文献:

[1] 尹保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要加强生态伦理建设[J].理论月刊,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