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互相关爱作文范例6篇

人与人互相关爱作文

人与人互相关爱作文范文1

“德不孤,必有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这些优秀的思想,对我们当下在社会上为人处世仍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当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春风吹到身边时,不应该只做一个倾听者和附和者,而是要做一个实践者和思考者。积极地实践“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用心地思考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让自己、让整个社会更好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及其现代诠释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

在中国诸多的传统美德中,“仁”可以说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宋代朱熹说过:“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可以看出,“仁”在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地位。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诸多思想家关于“仁”内涵的理解,既有对前人的继承,又有根据时展做相应的变化。具体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仁”即“爱亲”。在孔子看来,“爱亲”是“仁”的本源。孔子认为“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孟子也说:“亲亲,仁也。”“仁之实,事亲是也。”在孔孟看来,这种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是能够行“仁”的基础。若是连血浓于水的亲情之间都没有爱,那怎么能把爱给予更多的人。“仁”作为一种道德意识,首要的含义就是这种“爱亲”之心。

第二,“仁”也是“爱人”。樊迟曾经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这里的“爱人”不同于上面所说的“爱亲”,这里爱的对象并没有血缘支撑,范围更加广泛,具有“泛爱”的性质。把“仁”从“爱亲”推广到了“爱人”,这种“爱”由近及远、由亲到疏,体现了“爱”的一种量的变化,但其内容又有了质的飞跃。当人懂得爱自己亲人的时候,会懂得爱,那么再去让他爱他人就会变得比较容易和顺理成章。家庭的“仁”促使家庭和谐,扩大到社会上的仁爱互助,则产生了社会的和谐。

对于什么样的表现是“爱人”,孔子也曾说过,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忠恕”和“克己复礼”。“忠恕”就是与人交往时要对人宽恕、宽容,要将心比心地去体谅他人、包容他人。这样就是“爱人”的表现,也更利于矛盾的缓和、社会的稳定。“克己复礼”是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和不懈坚持去遵守美好道德品质、去爱更多的人。

第三,“仁”有“博爱”之意。唐代韩愈把“仁”定义为“博爱”。他说:“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韩愈用“博爱”来界定“仁”,他对“仁”的界定更加广博,可以看到不仅局限于以上所说的对人之爱,也有对物、对他国之爱。“仁”是不仅仅爱他人,也是要把爱施与除了我们国家以外的其他民族。富者扶持弱者、大国扶持小国,同等之间互相交流、爱护,这样的广博的爱是“仁”的表现。

第四,“仁”有“通”的含义。谭嗣同在其《仁学》中,用“通”来解释“仁”。“通”也是平等的代名词。谭嗣同认为,要实现“上下通”、“中外通”、“男女内外通”和“人我通”才是“仁”的表现。也就是说要实现了君臣、父子、各民族、男女、人人之间的相互平等这才是“仁”,这也是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等思想在当时传播的表现。

2.“仁”的现代诠释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仁”的解释有其精华,但若不加变化地直接拿来用又会缺少时代适应性,所以理应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时代内涵。

第一,仁爱宽容。传统的仁德主张善待世界中的一切存在,包含着人对同类生命的同情和关怀。对生命的爱可以让人们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灵,也会让人们学会接受爱和被人爱。当前,提倡仁爱宽容的精神,有利于爱的传递、有利于社会成员间关系的融洽和人与人之间的美好亲善。仁爱宽容,就是对人、对物怀有仁爱之心、宽容之心。对你的亲人要关爱,对你踏入社会遇到的人要友善、互助、互相包容。

第二,平等人道。所谓平等人道就是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以功利的眼光看人,人与人之间没有贫富贵贱的不同,而是把每个人都看成具有相同独立人格的个体。对你周围的人给予相同的关怀,能够保持一颗善心,对别人遇到需要帮助的事情时热情地施以援助。用这种人文关怀,尽自己所能去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互爱、互助、互谅的平等互助关系。

第三,和谐合作。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都不可能孤孤单单地存在与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与自己完全相同的个体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和而不同”,要有整体意识和团结意识,也要了解自己的个体差异。用这种包容的心去与人相处、国与国相处,那么“德不孤,必有邻”,一定会有和你一样怀有仁心去做的人。当人与人和谐起来,稳定就会出现;当人与人合作起来,富强也会随之而来。

二 “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它的确立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而事物之间总会有相互作用的力,当核心价值观以更符合时代特色的面貌出现时,它的实践也可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借鉴。“仁”这一传统美德的核心,能够保持“仁”,更利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实现,更利于“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实现,也更利于“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的实现。

1.“爱亲”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亲人之间的爱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是亲人之间爱的体现。当夫妻之间存在爱和相互尊重时,会实现夫妻双方的人格平等,这就有利于核心价值观中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实践。当父母与孩子之间有爱时,父母就会严慈结合、养教结合,让孩子学会关爱、懂得做人该遵守的原则,他就会爱父母、爱家进而爱自己的祖国,他也会在慈爱中懂得对人的友善,这就有利于核心价值观中“爱国、友善”的实践。兄弟姐妹之间的互相关爱让人学会了互助,懂得了与人相处,适应了彼此包容,这就有利于踏入社会后对他人的关爱和包容,从而利于核心价值观中“友善、文明、和谐”的实践。

“爱亲”不仅仅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影响个人的品格,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并且还会通过个人的交往影响周围的人,从而影响他人的处事风格,同样以善和“仁”回报,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比如在热播剧《家门的荣光》中以河丹雅为代表的何氏家族,不仅因为亲人之间的爱使家族得以延续和繁荣,也因为每个人所坚持的爱而改变了原本只重利益而忽视道德的李氏家庭。所以说,“爱亲”是爱人、影响人的基础,由小及大、由家到国,我们总会在“爱亲”的过程中实践着“爱国、诚信、友善、法制、文明、和谐”等这些核心价值观。

2.“爱人”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社会在发展,可人与人之间不总是伴随着文明。“爱人”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以德报怨,用自己的包容和善心去处理人与人之间所遇到的事情,那么就会多了顺利、少了摩擦。“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待人宽容,是“仁”的表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的是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强加给其他人,要求自己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推己及人,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而宽容对待别人,这是“爱人”的表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要求人们要懂得关心他人,要善于成人之美而不是嫉妒破坏,这种爱和善也是“爱人”的表现。当人们用“仁”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爱人”了,那么就会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就会利于核心价值观中“公正、文明、和谐”等价值观的实现。

3.“博爱”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人与人不能离开相互之间的合作,国与国之间也是如此,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封闭起来闭门造车。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是国家发展的动力,而“博爱”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准则。国家之间的交往用爱浇灌才能长远和牢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对君主来说,有德、行仁百姓爱戴,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如此。中国对弱小国家、对周围国家的帮助,以及对有摩擦国家的仁义和宽容就是“博爱”的表现。这种“博爱”换来的是中国友好、睦邻的国际形象,换来的是他国愿意与之合作的双重利益。这种“博爱”是“仁”的表现,这更利于国家“富强、文明、和谐”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三 传承“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们会生活在更加温暖与和谐的社会。主席曾说过:“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国梦的魂与根。”所以我们应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来,使其发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的作用。但是我们生活的现实是,如果对父母不养、不敬等这种“爱亲”都做不到,更何况是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爱人”。在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仁”,说到“仁”,却很难去实践“仁”,如何让更多的人去行“仁”,似乎值得我们反思。

1.家庭是学习“仁”的第一场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有的人都是经过家庭的培养,从家庭里走出来进而踏入社会,一个人在家庭中培养的品格会带入到社会。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不仅仅是养,还有教。反观现在的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大多是子女在社会上怎样不会吃亏,没有觉得自己的孩子去爱人、帮助人是好的。父母缺少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是当前家庭教育的大问题,也是引发社会问题的重要症结所在。所以说,父母要以身作则,既然决定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要负起养和教的责任。父母不仅要让孩子长大还要通过自己的爱让孩子成长,多花点时间陪孩子聊天、给孩子讲故事、用自己的实践告诉孩子怎样做人,这样用爱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也会用爱来回报自己。

2.高校要注重传统文化课的安排

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了解更多的是小学和初中,像高校更多的是思修课,缺少对传统文化的课程安排。其实小学到初中更多的是被动学习的过程,对知识的接受没有完全地咀嚼和吸收。而大学就不一样,自己有了判断和反思能力,知道好的东西要去主动接受。像“仁”“礼”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多安排这样的课程,在校园里营造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学校不仅要安排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课程,也要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比如可以通过话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扮演行仁、有礼的君子,切身感受“仁”所带来的温馨和和谐。

3.个人要树立行“仁”的意识

人与人互相关爱作文范文2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道德基础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两大重要问题的重中之重。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融洽、有序、稳定、协调、和谐的文明状态。而这种文明状态绝不是杂乱无序的,需要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约束和调节才能实现。因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解决好这三个基本层面的道德问题。发挥三大道德在社会建设中的规范、引导、调适、融合、促进作用和精神支撑功能可以提高主体构建和谐关系的道德实践能力,使社会主义法律、政策、制度建设的贯彻和实施效果更佳。那么, 三大道德为什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呢?

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问题而展开的。根据道德所调整的关系不同, 我们可以把道德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的道德建设恰好能够从精神道德领域解决人际关系和谐问题、社会关系和谐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因此,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我们可以从这三个层面上来分别加以考察。

一、和谐社会的社会公德基础——文明行为促进和谐

社会公德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在道德上的基本标准。构建和谐的社会,人们必须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总是要遵守一些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秩序,这就是作为和谐基础的社会公德。这种基础作用可以从三个层面表现出来:

首先,调节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上的和谐。举止文明、待人接物礼貌大方、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挚的态度可以营造一种人际和谐的氛围;平等待人、尊重理解他人、帮助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直接体现,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人,都不能脱离他人的帮助而存在,也不能脱离他人的关心而生活,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依存、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人都去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人,可以促进造就社会和谐。

其次,调节在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和谐。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是构建和谐的主要内容。爱护公物要求公民关心、爱护和保护国家财产,同一切破坏和浪费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爱护公物是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会的公用设施得到妥善保护并保持良好的状态,是实现公共生活和谐有序进行的基本保证;遵守公共秩序意味着个体对纪律、规章、法规等社会公约的敬畏和遵守,意味着个体自我约束、严以律己、一丝不苟的奉献精神,意味着个体与社会的合作态度;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公共秩序对我们每个人、对我们的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大家共同的要求和愿望,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大家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我们才能有一个秩序井然、安定文明的和谐社会环境,我们的生活才能正常进行。

第三,调节在人与自然关系层面上的和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安全, 与自然共生共存、协同发展,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指讲究公共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等,还包括降低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广泛内容。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不多,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对于可持续发展,维护子孙万代的根本利益,推动生态和谐,实现长治久安的社会和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和谐社会的职业道德基础——职业文明促进和谐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调节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具体说涵盖的是同一职业内部人与人之间、从业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从业者与职业之间、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能否调整好这些关系,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和谐”水平和高度。职业道德随着分工的出现而逐步形成,又随着分工的逐步细致而不断发展。在社会分工愈细和专业化程度愈强的现代化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职业压力日渐增大,社会风气呈下滑苗头,不文明的职业活动不断增多。处理不好这些问题,势必对和谐社会建设造成重大影响。

首先,调节在同一职业内部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包括同事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一部门的职业道德规范将人们统一到为了正当利益而和谐劳动的统一目标下,其内部关系就会不断融洽和谐,就会形成这样一种人人努力向上、文明礼让的和谐局面:同事之间团结互助、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既相互竞争又相互鼓励;部门之间顾全大局、相互配合、减少矛盾、避免纠纷;上下级之间相互理解、尊重、沟通、减少内耗、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

其次,调节从业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和谐。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是为人民服务这一职业道德核心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从业者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满足社会其他行业和人员需要,同时也从其他行业的职业活动中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每个从业者既是服务者又是被服务者。整个社会各个行业互相联系、密切配合,都努力营造“主动、热情、耐心、周到、文明”的行业风气,就可以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统一和谐整体。

第三,调节从业者与职业、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和谐。所谓“干一行,爱一行”,从业者要忠实地履行职业责任,安心本职工作,恪尽职守,诚实劳动;努力培养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幸福感、荣誉感,培养正确对待各种职业劳动的科学态度。忠于职守、热爱本职既是从业者发挥才智、干出成绩的需要,更是整个社会生活有条不紊、和谐行进的需要。此外,对待其他职业、职业与职业,要坚持“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鄙视体力劳动和服务性职业的职业态度。因为,一个人社会地位、荣誉的高低,并不取决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关键是看他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所做的贡献。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家庭美德基础——文明家庭促进和谐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主要包括夫妻关系、长幼关系、邻里关系三个方面。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正确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首先,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构建文明和谐家庭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建设一个好的家庭,首先要处理好夫妻关系。恩格斯说:“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即是说,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是家庭美德最基本的规范。夫妻双方在共同生活中,要遵循“互爱、互敬、互勉、互助、互信、互谅、互让、互慰”的原则,培养、巩固和发展夫妻间的爱情,并使这种爱情具有美好的、崇高的道德内涵。为什么夫妻平等相爱具有举足轻重的道德意义呢?因为,男女双方的平等是爱情关系得以保持的前提,同时也是维系家庭关系、社会和谐的基础。作为共同生活伴侣的夫妻,只有在和睦互爱的基础上,才能共同承担好对家庭、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其次,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精心抚养和爱护子女,子女瞻养和尊 敬老人,是家庭和谐的重要表现。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责任,子女也有对父母赡养孝敬的义务。尊敬父母,赡养老人,既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也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古语云:“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人岂能无情无义?赡养不仅仅是在物质上供养老人,还要在他们年老体弱时在生活上给予照料,包含着精神生活的内容。当然,父母也要以宽容、豁达的态度对待子女,要接受新观念、新事物,不要用旧的思想观念苛求子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敬老爱幼,全家和睦相处。此外,在家庭生活中,一个成年人不仅/!/要面对父母,还肩负着培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家庭是教育子女的摇篮,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在对子女的教育中,父母的道德、威信对整个家庭关系的和谐融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教育学的理论,身教重于言教,父母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在道德上做好子女的表率。

第三,邻里团结塑和谐。“远亲不如近邻”,邻居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仅有助于克服困难,还能为我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生活环境。一个家庭同左邻右舍的关系,是个人、家庭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缩影。邻里之间坦诚相待、友好往来、礼让为先、交流信息、沟通感情不仅能创造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而且邻里间还会互相影响、教育和感化,有利于营造温馨、稳定的和谐环境。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者密切联系,辩证统一, 共同构成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三大道德,可以有效确立、强化、养成实践主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 维护和建设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而引导人们更加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

人与人互相关爱作文范文3

关键词:《诗经》;爱情隐喻;体验哲学;阴阳学说

一、引言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其中有很多描写青年男女爱情的诗篇,特别是在《国风》中。据历代学者对《诗经》的研究,现在学术界公认的爱情诗有70余首。这些爱情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变,语言通俗易懂,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上古时期先民们的爱情婚恋观。《诗经》爱情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多用比兴手法,即通过其他的事物或现象来描写爱情这一目标体。学者们对《诗经》中爱情诗的研究著述颇为丰富,本文拟在前贤的研究基础之上,从认知角度,对《诗经》中爱情诗的隐喻表达进行研究,探析《诗经》中爱情隐喻的哲学基础,以期丰富对《诗经》的已有研究,拓宽其研究领域。

二、《诗经》中爱情隐喻的哲学基础

《诗经》中的爱情表达多采用“比”和“兴”的表现手法,而这两者都涉及语义或概念的跨域映射与使用。《诗经》中的爱情隐喻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而概念隐喻理论又强调体验哲学在隐喻概念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已有的对《诗经》中不同类型爱情隐喻的分析与研究,发现《诗经》中爱情隐喻的哲学根基为体验哲学和阴阳学说。

(一)体验哲学

体验哲学认为空间概念、身体部位是我们形成若干抽象概念的两个主要基础,是人类最重要的隐喻源,因此人的思维具有“体认”特征,常把人的身体和经验作为衡量周围世界的标准,反映在语言中的现实结构是人类心智的产物。中国传统医学和哲学都认为“心”是人体生理结构中最重要的器官,从根本上控制着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因此,在《诗经》爱情诗的概念隐喻表达中,大量存在着用“心”作为始源域来隐喻地表达爱情的现象。

(1)爱情是心或心的产物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邶风・柏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郑风・子衿》)

古人认为一切情感皆由“心”发,“心”是产生各种情感活动的源头,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古今汉语中都存在的对爱情的概念化的方式,例如:现代汉语中也有“心爱”“心心相印”“心动”等用“心”作为始源域来概念化爱情的表达方式。在上述诗句中,“爱情”通过“心”来描述,有关“心”的相关特征被投射到目标域“爱情”中去,而使抽象情感“爱情”得到具体化的理解与阐释。

体验哲学认为语言中的隐喻绝大部分来源于我们的经验和身体体验,经验在隐喻的形成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诗经》产生的时期,中国正值农耕文化时期,属于典型的农业文明,人们从事的主要是与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社会劳动。因此,《诗经》爱情诗的概念隐喻表达中,多以农业产品或农业生产活动作为始源域或喻体来概念化爱情,这与当时人们的农业生产经验是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人们的相关社会劳动经验为《诗经》爱情诗中各种概念隐喻提供了基础。

(2)爱情是农业产品或农业劳动事件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卫风・氓》)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王风・采葛》)

纵观《诗经》,以农产品或农业活动事件来概念化爱情的表达也不在少数。如上例中,分别以“贸丝”“采葛”“采萧”“采艾”等事件来概念化爱情。我国古代是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古人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基本上都与农业相关,这种生活方式和经验决定了人们的爱情表达方式也多与农业活动或农业产品紧密相关。

(二)阴阳学说

中国文化深受“阴阳理论”的影响。“阴阳学说”主张阴阳结合和阴阳平衡,认为一切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和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事物都可以构成一对阴阳关系。男人和女人,分别作为阴阳学说中的“阳”和“阴”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所以,在概念化爱情时,会有“爱情是成对事物的相互结合”“爱情是依附关系”的隐喻性表达。

(1)爱情是成对事物的相互结合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

雄雉,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实劳我心。(《邶风・雄雉》)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

爱情发展的最终结果便是两人终成眷属、结为夫妻,以成对事物的相互结合,比如:“雎鸠”“雉鸟”等来隐喻性地表达爱情,体现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的希望和祝福,同时也体现了古人淳恪⒏呱械陌情观和恋爱观。

(2)爱情是依附关系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召南・鹊巢》)

南有湍荆葛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国风・湍尽罚

按照周朝的礼制,男女结婚后,女方应住往男方的家里。男为“阳”,高大强壮,充满力量;女为“阴”,矮小瘦弱,弱不禁风;因此古时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古时的社会习俗以及男女的生理条件差异等因素客观上也决定了女性在爱情上和婚姻上处于从属地位。这一与爱情和婚姻相关的客观社会现实在语言上也通过隐喻得到了表征,如上述的“鸠居鹊巢(婚后女方须住进男方的家室)”就是典型的对“爱情是依附关系”这一概念隐喻的具体表达。并且在《国风・湍尽分校将高大英俊的男子比喻为“湍尽保温柔委婉的女子喻为“葛”,葛缠绕在湍局上,也隐喻性地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依附关系。

三、结语

《诗经》中的爱情诗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而《诗经》中爱情诗的一大特点就是运用隐喻表达爱情。本文从认知角度,对《诗经》中爱情隐喻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和阴阳学说进行了研究,并以具体实例加以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诗经》爱情隐喻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贺杰, 周流溪.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英汉爱情隐喻的哲学基础与文化映射[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11(11):30-35.

[2]王许林. 《诗经》爱情诗的类型[J]. 诗经研究丛刊, 2005,(9).

[3]吴广义. 《诗经》爱情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影响[J]. 明山学刊, 1995,(2).

人与人互相关爱作文范文4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团结、互助、友爱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质。在校园,就在我们身边,团结互助友爱的行为随处可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同学团结友爱演讲稿范文,欢迎阅读!

【范文一】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团结协作,共创未来》!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同志们,当我们还是孩提时,老师就教我们唱这首《团结就是力量》的歌,而此时此刻,这首歌再次在我的耳边响起,因为我们互换团结,团结无处不在。

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抛弃到荒漠里不可能生存一样。"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说过:"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宾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还有好多的名人都对团结这个词作出不同的解释,面对这些名人名言,我们又怎能忽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到团结协作呢 首先,我们需要做到一个字——仁。"仁"又是什么呢 有人将"仁"分解成"人"和"二",这便解释了"仁"由人而来,只有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爱护,才能称得上拥有一颗仁爱之心。不过,这里的"仁",并不是指朋友之间的义气,也不是说不论黑白的帮助或是支持,而是与同事之间的相互协助,当同事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当同事彷徨时,我们要给予正确的分析,我们需要时刻树立仁爱的思想。

团结协作的广大寓意又何止仁爱,在工作中,我们要怎样才能把团结协作精神发扬得更好呢

此时此刻,我斗胆发表我的愚见,首先,我们要建立和谐的信赖关系,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有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分析:如果我们能与同事、领导形成和谐的信赖关系,我们相处的气氛就会融洽,那么就会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工作氛围,也会打造出友好宽松的工作环境。再者,我们要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增强团结协作精神。因为参加集体活动,不但可以增强我们的团结协作意识,还可以凝聚集体的力量。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营造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工作氛围,要充分的信任同事和周围的人。竞争是保持团队锐气的必要条件,是促使我们在学习上更刻苦、工作上更努力、作风上更顽强,从而加快完善自我的步伐。信任别人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在与同事相处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同事的一句话,有时可使你跳出原来框架的束缚而变得豁然开朗,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开创未来,需要一种克难攻坚的精神,更需要一种团结协作的合力。任何一个单位,如果是组织涣散、人心浮动,人人自行其是、集体一盘散沙,那又何来生机与活力 何谈干事与创业 何有形象与成绩 那么同志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推动单位的业绩而团结友善,为开创自己美好的未来而奋力拼搏吧!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范文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二年十六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团结友爱---班级建设的基石》

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教育气息,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关键是要看这个班的班级是否团结友爱。在一个团结友爱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和谐风气,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老师交流,友好地进行合作,彼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这样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中,学生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正所谓一滴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会永不干涸,一根根筷子只有捆在一起才会坚不可摧。这一句句充满哲理的话语告诉我们,一个集体只有团结友爱才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在辽宁省师范大学教育系里,有两位特殊的学生,一位叫周婷婷,另一位叫王铮。她们一个双目失明,一个双耳失聪。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组成了"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两人在生活上、学习上互帮互助,周婷婷听不清看得清,她做了王铮的眼睛;王铮看不清,她做了婷婷的耳朵,两人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为什么会取得成功?那是因为她们掌握了成功的一个法宝——团结友爱,互相协作。

像她们一样在学习上团结友爱,不存一己之心,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拿班级常规来说,按时到校、自习课安静、校服穿戴整齐、说话用语文明等等,这些都是团结的行为。也许有很多人认为这些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些小事上的不到位,恰恰反映出了这些人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足够的集体主义观念。

还有多少同学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造成不能按时到校?

还有多少同学在打了预备铃后还没有做好上课准备?

还有多少同学在下课时大声喧哗?

还有多少同学在见到师长时面无表情得匆匆而过?

同学们,付出一份友爱,你将收获两份快乐。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迟到,不吵闹,不说脏话,不取笑他人,让友爱的甘泉滋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手牵手,心连心,共同构筑班集体辉煌的殿堂。

【范文三】

同学们,当你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和大家一块儿学习时,当你和朋友们一起游戏,一起活动,一起劳动时,当你和伙伴共同解决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时,你是否感受到了友谊,感受到了快乐呢?

其实,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同学之情亲如兄弟姐妹,彼此要互相关心、互相礼让,当有不同意见要互相协商,共同解决。

能够倾听别人意见是一个人的优良品质,虚心向别人学习,多发现别人的优点,这也是搞好团结同学的一个基础。人与人友好相处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谈谈友爱仅仅是几分钟。而付出友爱,体验友爱,则将伴随我们一生。不如从眼前做起,不追逐打闹,不吵闹,不说脏话,不嘲笑人,让友爱的甘泉滋养我们的心灵吧!

人与人互相关爱作文范文5

关键词:高校 和谐校园 体育伦理

引言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在党中央的正式文件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其基本内涵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即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其核心是人与人的和睦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整个社会奋斗的目标。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的和谐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对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要意义。体育伦理要求参与体育的人必须遵守体育道德准则,强调参与比赛的人表现出公平、公正、诚信、关爱、团结协作、相互尊重、积极进取的良好体育道德,具有规范人的行为,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作用,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1.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它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融洽;是人类社会追求的一种美好的价值观;和谐就是美[1]。从哲学角度看,和谐是指各要素之间处于全面、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所谓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内人与人、人与校园环境、人与社会等诸多要素之间的矛盾处于协调稳定、相互依存、健康发展的状态。主要表现:教育环境、领导与教师间、教师间、学生间、师生间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2]。整个校园表现为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的特征。

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第一,学校充分发扬民主,依法治校,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利益得到保证。第二,学校各因素间的关系得到协调处理,建立公平竞争、评价公正,团结协作的和谐氛围。第三,师生员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到以诚相待,诚实守信,互相尊重,建立民主、平等、友爱、和谐校园的人际关系。第四,整个校园尊重创新、尊重个性发挥,学校展现积极进取、充满活力、团结一心的良好状态。第五,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校园秩序良好,积极进取的良好学校氛围[3]。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和谐、有序的发展,同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体育伦理的内涵

“论”和“理”原本是两个词伦理,《说文解字》中,“论,从人,辈也,明道也;理,从玉也”。论,指人际关系显示出符合一定规矩、准则,而且代代相传。理,原指依据玉本身的纹路来雕琢玉器,使得玉器成形有用,后来引申为治理、协调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4]。所谓伦理,是指人伦关系的条理、道理、原则。这些条理、道理、原则关涉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5]。所谓体育伦理,就是指人们在参加体育竞赛和体育活动时所构建起的人际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6]。体育伦理内涵:第一,体育伦理应具有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体育参与者和观赏者必须遵守基本道德要求;第二,体育是竞争,因此体育参与必须遵守体育竞赛规则,必须在规则允许的同等条件下,以公平的方式参与比赛和评判;第三,体育本身是一种文化,从事体育和观赏者必须体现体育的文化精神,除应当遵守一般的道德外,还应表现出顽强拼搏、勇往直前、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并充分展现体育运动的力量、速度、柔韧、灵巧、耐力和青春美。第四,体育伦理体现伦理道德的积极影响,体育比赛参与者应体现民族责任感和民族精神,表现出团结协作、互相关心的良好体育道德[7]。

3.体育伦理道德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3.1体育伦理促进公平正义和谐校园的建立

公平、公正是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是高校追求的目标。公平、公正校园指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即领导之间、领导与教师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和竞争机制;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学校氛围。然而,目前,很多学校出现对教师评价的不公平,个别教师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学生为高分采取不正当手段等现象。所以,学校要和谐,首先领导、教师、学生需要建立公平、公正的意识。体育作为一种竞技运动,是比赛双方的竞争性活动,这种竞争必须遵守体育比赛的规则,比赛双方是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进行。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比赛,通过体育比赛规则的强制性,规范人的行为,培养教师、学生公平竞争意识。例如:篮球比赛,甲乙队在比赛中必须遵守比赛规则,如果甲队出现犯规行为,就失去球权,当甲队的队员触犯罚球规则时,乙方会得到投篮的机会。这样甲队在触犯罚球规则使乙队利益受损害的同时,自己利益也受到损害。因此,在公平的比赛规则约束下,双方队员们都尽量避免犯规。此外,在比赛中,裁判必须公平评判,如有不公平现象,观众也会对此表示不满。体育利用规则和舆论规范了人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和学生,使之建立公平竞争意识,促进了学校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员工间建立宽容、公平、公正的和谐氛围,促进和谐校园的建立。

3.2优化校园人际关系需要体育伦理

3.2.1发挥体育伦理作用,促进学校诚信、关爱关系的建立

诚信、友爱是人们之间沟通与协作的基础,它使人们在诚实、守信、关爱中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人们和谐相处,推动学校建立和谐、融洽的良好氛围。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即将走向社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是促进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与社会经济和道德体系稳定、发展息息相关。传统体育伦理思想倡导“仁”“礼”,它是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道德准则和道德境界,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用善心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做事要从内心出发,考虑他人,理解他人,体育比赛礼让为先。这与奥林匹克精神――团结、友谊、进步体育精神相一致。这种体育伦理思想促使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表现出相互帮助、互相信任、尊重别人、和谐相处,在公平竞争参与比赛条件下,培养了诚信的良好品质。因此,学校积极组织各项团体比赛,例如:学校教职工、学生运动会、篮球赛、排球赛、羽毛球、乒乓球、拔河比赛等,特别在运动会中多增设一些团体合作项目,利用这些团体比赛具有共同目标的特点,使参加者和观赏者为取得团队胜利的目标,必须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对自己负责,对同伴负责。使领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的良好人际关系,培养人的诚实守信、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良好品质。此外,在体育教学中,不论是技术学习还是各种游戏和比赛,同学间都是在相互帮助、关心协作下完成,培养了学生诚心、友爱的品质。所以说,体育伦理能够促进学校诚信、友爱的建立。

3.2.2发挥体育伦理作用、促进师生心理健康

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思想,给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给学校、教师、学生都带来巨大的压力。校际间的竞争激烈,教师的论文、评职、进修的压力,对教师的心理产生极大影响,也影响了教师的情绪。学生由于考试和就业等压力,使心理压力过大,甚至超过学生本人所能承受的极限,严重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导致学生情绪低落,使学生丧失了自信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没有能力面对现实。这些是校园不和谐因素的组成部分,极大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体育伦理要求参与比赛和活动的人,表现顽强拼搏、勇往直前、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和团结协作、互相关心的良好体育道德。这种体育道德的要求,使人心理品质得到如下影响:(1)参与比赛,为获得比赛胜利,人们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超越自我,挑战自我,使得意志力得到锻炼;(2)在各项比赛中,每个人都有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技术、技能的机会,增强了人的自信,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且这种体验在体育教学中更加突出,例如:当学生在学习技术时,完成不了或产生恐惧心理,在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下掌握动作、学会技术时,这种成就感非常强烈,而且对于每个同学都有均等的机会;(3)体育伦理要求人在体育比赛中不断进取,这就要求人们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从而加强了心理调节和承受能力;(4)体育伦理倡导,团结、友谊、进步,所以体育活动表现的团结、友善,增加人们之间友谊,促进人们的交往,提高人的交往能力。(5)教师和学生通过体育运动,不良的情绪可以得到宣泄,压抑的心理可以得到释放,使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健康的状态,实践证明运动是调节心理最有效的方式。体育伦理通过体育运动作用于人,增强了人的自信、自强,历练人的意志,调解了人的情绪,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所以说,体育伦理促进教师、学生心理健康,调节了校园不和谐因素,促进了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3.2.3发挥体育伦理作用,增强学生凝聚力

学校的和谐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校的凝聚力,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团结一心,学校教师队伍稳定,彼此尊重、相互支持,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体育活动、比赛,每个人不仅代表个人,也代表一个集体,它体现集体的力量。每次比赛都体现观众的欢呼,同伴的帮助、鼓励和关心,集体的努力与奋斗。可以说,无不体现着一种团队精神,因此,体育运动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所以说,高尚的体育伦理道德促进人的团结,加强团队的凝聚力。

3.3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需要体育伦理

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是促进人智力活动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杜威认为:“环境能通过个体的种种活动,塑造个人行为与智力的情感的倾向。”[8]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和谐的校园对学生完美个性、审美意识、价值取向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体育伦理倡导“天人合一”,它的宗旨是人以和谐的观点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他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人融于自然,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人用广阔的视野看待人生。体育伦理促使人们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们和平相处,相互支持、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构成良好校园精神、准则,这种精神影响人的观念,规范人的行为,塑造人的完美个性,使学校形成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同时通过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师生课余文化生活,减少了学校不安定因素,促进了学校的和谐。

4.充分发挥体育伦理对和谐校园的促进作用

体育伦理是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体育伦理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发挥其作用,即要通过学校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的开展和体育文化的宣传影响人的道德、行为。因此,充分发挥体育伦理对和谐校园的促进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

4.1发挥体育文化的宣传作用。借助校园网络、校园宣传海报、体育报刊、知识竞赛等,宣传体育明星的良好体育道德,特别是借助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积极宣传“团结、友谊、公平竞争”的奥运精神,潜移默化地将良好思想渗透到给教师、学生等。同时通过学校开展的各项体育比赛,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和表彰,发挥体育伦理的隐性作用,从侧面感染、熏陶,使建立良好学校体育伦理环境。

4.2体现校园中的公平竞争。学生自己组织各项活动,教师参与、监督,强调平等的参与,体现公平竞争;教师监督学生的活动,对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及时加以制止;开展学校领导和教师与学生间的比赛,让学生体验到与教师同场竞技、平等参与和公平竞争的快乐。

4.3充分体现体育文化的文化熏陶作用。利用学校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建立学校体育协会的监督机制,建立体育比赛奖惩办法,营造良好的体育比赛氛围,发挥体育伦理的道德熏陶;开展各种体育比赛,将体育伦理拼搏进取,超越自我、团结协作的精神弥散整个校园,对校园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提倡每个人用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品格精神来激励自己,培养健康的人格,加强学校的人际关系。

4.4加强学校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和学生体育社团的作用,有计划地进行每学期开展2项全校性团体性体育活动,加强领导、教师、学生间交流。激发学校发扬团队精神,增加学校的凝聚力。

4.5加大体育教学的伦理教育力度。在教学中,对体育课的教学规范和体育比赛的规则要严格执行,将体育比赛规则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欣赏比赛和正确评价比赛,做到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参与比赛和观赏比赛;教学组织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互相尊重的良好品质,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友善;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做到爱岗、敬业、积极进取、朝气蓬勃,以自身良好的素质感染学生,尊重、关心学生,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5.结论

体育伦理遵循伦理道德一般要求,具有伦理道德公正公平、诚信关爱、宽容、相互尊重的道德要求,同时具有体育活动特有的团结协作、积极进取、超越自我,展现自己的良好体育精神要求。因此,在高等学校,利用体育伦理良好道德准则作用,有利于规范学校师生、员工的行为;有利于培养学校各因素公平公正、诚信关爱的良好品质;有利于减缓教师、学生心理压力,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学校校园安定团结环境的建立。所以说,体育伦理协调学校各因素的和谐发展,促进和谐校园的建立。

体育伦理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必须通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发挥其作用。因此,高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蒋晓华.论高校如何构建和谐校园.[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6-8

2.李远贵.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探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3).91-95

3.郭大成.“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6):1-3

4.章海山,张建如.伦理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

5.冉桂琼.和谐社会的伦理内涵[J].社会科学研究,2005(6):77-79

6.蒋晓丽,夏思永.体育伦理与体育道德的区别与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5):47-49

人与人互相关爱作文范文6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 核心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09-02

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和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与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

一 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

近些年,随着情境教育、快乐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迫切需要建立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21世纪,应该是充满人性的,并且把平等、民主、合作、对话、理解和信任作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

所谓平等与民主包括知与情两方面。知与情二者的统一构成师生双方各自完整的人格。所谓合作与对话,即师生就有关教学主题共同交流、分享的过程,对话不仅仅是指两者之间狭隘的语言谈话,而且是指双方相互的“敞开”与“接纳”。理解是指师生之间彼此能对对方的言行心领神会、相互认同。信任即相信,指师生之间要彼此相信对方。教师要相信成长的力量,相信学生的创造性,相信学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学生也要相信教师是自己人生最亲密和可靠的朋友。

二 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策略

新课程改革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突出了对学生主体或教师主体的关注与尊重。在新课程和新课改的今天,师生关系的优化也势在必行。

1.重新建构价值体系

教学是将学生作为学校教育主体的教学双方相互作用的一项社会性作业,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个互动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通过其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才能够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性,组织教学时应与学生有所沟通并商量,这实际上是请学生参与教学决策。现今的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和信息化的社会,随着社会传媒的发展,学生每时每刻都有接触新事物、新知识的机会。因此,教师应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构建知识的支持者、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并发表不同意见,并且在与学生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教师要充分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努力创新,做创造型教师。做具有依靠自身的特殊感化力量改革他人的能力的人,要善于吸取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创造新方法,要具有创造型人格。其次,做善于学习、会解决问题的完整型教师。教师首先应当是学者,同时必须是一个良好的交往者和决策者。必须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学中果断恰当地判断问题和有效地解决问题。各国对完整型教师理解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是要求教师从学科知识型转向素质全面型。

3.培养学生懂得自我提高,有学习意识且会学习会合作

第一,培养发展型学生。新课程改革强调了个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这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特点是注重课程的个人发展价值,强调课程对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适应和促进。

第二,培养自主型学生。教育是学生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教育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受到一些国家课程改革的关注。这要求尊重学生的经验,把学生从大世界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把学生的教育交到学生的手中。

第三,培养自立型学生。让学生自立做人,才能有进步。下大力气培养他们广泛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而又不怕困难地去学习、去研究,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并自觉自愿地探索未知领域,不再闭门读死书。

4.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第一,教学相长。教学相长,一是反映了社会主义学校师生的关系和特点。在党的领导下,师生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共同目标,民主、平等,彼此互相尊重、爱护,协同合作,为成功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二是揭示了教学双边活动的规律。

第二,爱生尊师。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尊敬教师的前提。师爱包含对学生个人的爱,却不是专门针对某些少数个人的爱,而是针对学生全体中的每个人的爱,也就是陶行知说的“爱满天下”之爱。师爱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以诲人不倦的精神引导学生不断前进。

第三,学生尊敬教师是与尊重教师的劳动和奉献精神、尊重教师的人格风范和尊重科学等联系在一起的。教师为人师表和教师对学生深沉的爱是学生尊敬教师的源泉,同样也是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源泉。在爱生尊师之中,爱生第一,尊师第二。

第四,心理相容。师生心理相容是指教师和学生集体之间、学生个人之间,在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并相互接纳。师生心理相容是彼此相互了解和观点、信念、价值观一致的结果,意味着教师的行动能引起学生集体和个人相应的反响,得到学生集体和个人的肯定。心理相容可营造师生之间的融洽气氛,它对维系正常的师生关系起着重要的情感作用。

第五,民主平等。在学校中,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被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完成各自的教授任务和学习任务,不存在身份高低之分,师生在真理面前是平等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同志式的民主平等的关系。

第六,以身作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去教人,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去育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格本身是一种教育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具体地说,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以及文明礼貌的风度,树立优良的教风。

第七,善于制怒。对于教师来说,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行为,能够抑制无益的激情和冲动,既是职业道德修养必不可缺的心理品质,也是衡量师生关系好坏的尺度。

第八,一视同仁。学生之间,不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在学习态度、遵守纪律和家庭条件等方面也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教师应当对学生一视同仁,以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为出发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施加有益的影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有的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不喜欢成绩不好又不听话的学生;有的甚至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来权衡自己对学生的态度。这些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对形成新型的师生关系极为不利。

参考文献

[1]李斌.21世纪教师应当有的学生观[J].教育评论,2000(6)

[2]李以庄.论新型师生关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