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范例6篇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范文1

大家都说,网络是不可信的。我以前还不相信。可是现在我信了。他们变着法来骗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人。先给你们一些甜头,然后就变着法来套你的钱,可我们还是傻乎乎的迎上去,就为了那一点甜头。

或许是这个社会都觉得我们小孩子好骗吧。我算认清了这个社会。再也不会相信人与人之间还有信任存在。

一个人该有多,才会这样去赚昧心钱。我受不了这一个个的欺骗。我该怎样在这个人心狡诈的社会里生存下去。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范文2

【关键词】组织信任危机;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入世后,我国市场逐步向国际社会全面开放,因此,我国企业所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组织信任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只有提高企业内部组织信任度,才能降低企业内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员工满意度,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一、组织信任的内涵和特点

“信任”是人际关系中最基础的内容,但是,不同性质的关系需要不同程度的信任。正如行人过马路,他需要信任不会有车突然撞向自己;漫步街头,我们也只需要相信身边的陌生人不会进行无端骚扰;但是如果是处于某一组织之中,比如是同一家企业的同事,那么就需要更深层次的信任。因此,在组织行为中,“信任”的本质是组织成员之间的一种关系属性,是交往双方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一方对另一方在能力和人品上的信心,如果没有这种起码的信心,就会使“共事”的效果大打折扣,就会使员工的绝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到相互之间的猜疑、防备和争执中来,反而把企业本身的使命——客户价值的创造——抛诸脑后。企业组织的信任可分为上司与下属之间的信任、员工与雇主之间的信任、同事之间的信任、管理层内部的信任等不同类型。通过对相关学术研究的分析,本文认为,组织信任应该具有以下特点:风险性,由于人的个体差异,组织成员之间的差异也是存在的,这种差异势必导致成员间信任的风险;倾向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肯定会以自身长期形成的一种观念为基础,尤其是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更会表现出不同的倾向;传递性,相互信任的人,会对对方也信任的人产生信任,这就是一种传递性。

二、与组织信任危机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信任是企业得以健康运行的基础。没有信任就没有凝聚力;没有信任就没有战斗力;没有信任就没有生命力。“信任”不可能凭空而降。信任的建立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管理者如果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当下服务的企业是人生的事业平台,那么,就要有为建立信任付出代价的思想准备和胸襟。在更多的情况下,甚至需要对自己的个人利益做出牺牲。因此,当“信任危机”到来的时候,或者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出现互不信任的征兆时,管理者首先要进行冷静客观自我反思,而不仅仅是抱怨对方的背信弃义。既然信任是人与人的关系中一种客观的状态,它就不可能是单方面努力的结果。“不信任”或“信任危机”同样也不可能仅仅给一方带来伤害。因此,努力建立“信任”的关系,并非某一方的义务,要想从根本上消除信任危机对于企业的影响,必须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化解企业内部信任危机。

1.注重员工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只有员工真正认同了企业的文化,才会用心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要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融合能力,尤其是对于新进员工的培训,更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而要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之间达到理解,必须根据客观环境,结合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要求,建立起独特的企业文化及理念,使员工对企业文化形成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观。只有这样,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任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2.注重有效的沟通。只有有效的沟通才能有利于明确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有利于员工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并结成伙伴关系。有效的沟通是组织运行与发展的前提,而要真正进行有效的沟通,必须制定科学的决策机制,而在制定决策时,必须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员工的心声,另外应该鼓励员工积极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

3. 实现合理授权。事必躬亲会使得团队失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成只能听从命令的机器人,企业要想建立健康的信任机制,必须通过合理授权,使员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同时,在一定的指导和监督下,企业领导人应该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给予属下员工相应的权利去完成本职工作。

4.规范考核和激励体系。一个企业应该在考核和激励上公平、公正、公开,才能赢得人心。企业管理者必须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任人唯贤,不能任人唯亲。同时,合理的激励体系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没有合理的回报,空谈信任,是不现实的,因为薪酬是对员工价值的一种认可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公司对员工是否信任的重要表现。

同时,为了加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信任,使员工在工作中有足够的安全感,就必须建立明确的标准来衡量去留问题,即做到透明和坦率,以减弱员工的疑虑与恐慌。

5.信守承诺,敢于承担责任。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和失误,勇敢地承担个人责任,不要文过饰非,互相推诿。如果打了一场败仗,就把责任推给下属,还有人听你的号令去冲锋陷阵吗?同时作为一个管理者,必须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否则就会失去拥戴。当奖则奖,当罚则罚,切不可朝令夕改。 除此之外,人和人之间毕竟是由感情维系的,无论是制度约束还是其他形式下的信任,都离不开感情因素。但是必须尽最大程度把情感与制度分开来,以保证整个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结论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企业中上下级之间,信任是一种客观的状态,而不是一种约定或承诺。信任是不可能通过约定或承诺的方式来实现的,它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只能在实践的考验中去“建立”。具体来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能力的“信任”,只能依靠工作成果来赢得,因此,这种信任是不断“验证”的结果;而对品质或立场的“信任”同样只能通过点点滴滴的“考验”来积累。如果上下级之间达不到充分信任的“客观状态”,管理者最好不要草率去追求担任更高的职位,更不要仓促提拔下级担当大任。否则,在“信任危机”不期而至的时刻,无论是作为当事人的管理者,还是企业本身,都没有一方会是真正的赢家。

参考文献

[1] Arrow,K.The Limits of Organisation[M]. New York,Norton & Co.1974.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范文3

关键词:信任危机 原因 市场 发展 阻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建立,我国已经逐渐进入现代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价值理性日渐式微,科技理性不断被张扬。从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过分张扬的科技理性会给人们带来福音的同时,还会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社会风险,这种社会风险就是“信任危机”。在“信任危机”时代,人与人之间逐渐由“熟人”走向“陌生”,企业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出现异化,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无论从社会形态上,还是从制度上都很不健全,这样就使得“信任危机”不断加深,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的正常发展。为应对“信任危机”,认真分析“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我国市场发展造成的危害,对于规范我国市场行为,促进市场良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任危机”的产生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确立,计划经济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这两种社会经济之间存在的断裂在短时间内无法进行弥补,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原本存在的交往体系被打破,新的制度和规范形成尚需时日,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信任危机”。

1、重新构建的交往机制导致“信任危机”

在市场经济与全球一体化时代,人类交往活动的范畴不断延伸,“熟人”更多地被“陌生人”代替。此时,“熟人社会”规范下的有效监督体制被打破,其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诺不再具有可信性与可预期性。企业之间的交往也打破了原来计划经济时代的固有机制,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变得敏感而不可期,市场取代了计划,竞争取代了合作,适者生存的法则取代了和平共处。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危机”逐渐出现并发展。

2、社会制度的严重失衡导致“信任危机”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原有制度的作用不再发挥或者被限制,而新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此时就出现了制度上的缺失,在相关领域,人们没有制度可依赖,人们的行为也没有评判标准,于是,人们产生无所依赖的困惑和迷茫,从而导致“信任危机”。另外,社会的转型状况下,人们的利益诉求常常出现很大的差异,制度执行时会出现相当大的难度,有时还会出现信息不公开,执行不力或者不公平现象,这样就导致制度不再具有普遍的约束性,人们对制度产生不信任,导致“信任危机”。

3、市场经济下,问题频出加重“信任危机”

企业不断地陷入“曝光-道歉-再曝光-再道歉”的循环中,某些政府官员对于自已的公开言论丝毫不负责任,这些都一次次地玩弄人们的信任,挑战信任的底限。

继三聚氰氨事件后,2011年12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蒙牛产品抽检结果:蒙牛一个批次的牛奶中黄曲霉素M1严重超标,黄曲霉素M1是一类致癌物,其毒性与砒霜无二。就是这种长期占据市场份额,已被广泛认可的知名品牌的产品却是问题产品,这无疑是对消费者信任的一次无情摧残,从而导致人们对蒙牛,甚至是牛奶界的“信任危机”。

二、“信任危机”对我国市场发展的阻碍

1、“信任危机”增大了市场运营的成本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重新构建以及人的流动性增强,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薄,难以建立恒定且持久的互相信任,他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常常是局部的、暂时的。并且这种关系也不再以人的诚信为基础,取而代之的是法律法规以及契约的约束。在建立全新关系的过程中,无论是法律法规为基础还是以契约为基础,其成本都足够高于以诚信为基础。另外,如果因为一方违约给另一方造成一定的损失,其解决的途径必须诉诸法律手段,这样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但会降低整个市场的运行效率,而且也会增加市场运营的成本,给市场带来沉重的负担。

2、“信任危机”增强了市场的风险

信任是保证市场正常运行的重要机制,是协调市场正常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市场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严重的信任危机,就会增加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使市场的不稳定性大大增加。在这个过程中,各交往对象之间缺少了最基本的相互信任,对市场的认同感以及责任感荡然无存,这样就会导致市场中的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导致市场难以进行整合与控制,致使市场无法正常运行,从而使市场的不稳定性大大增强。尽管成熟的市场是建立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之上的,但是如果成熟的市场缺乏了必要的诚信,也会导致市场动荡不安,无法维持市场的良性运行。

例如:2011年11月,一直对外宣称乙肝疫苗研发和临床试验进展顺利的重庆啤酒,终于对外界解开了神秘的面纱,其研制的“神仙药”其疗效等同于安慰剂。消息一出,群情哗然,在A股市场上,重庆啤酒连续跌停,致使市场一片混乱。从2002年6月开始,重庆啤酒所有的公告中均显示乙肝疫苗研制和临床试验非常正常。在乙肝疫苗的研制进程中,研究人员以及重庆啤酒的高层领导掩盖了疫苗无效的事实,欺骗了市场,又一次将信任危机推至风口浪尖上。

三、小结

总之,“信任危机”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想消除“信任危机”,除了要大力继承和发扬优良的诚信品质,树立诚信意识,倡导社会主义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同时,还必须加强立法,制定必要的标准、法律法规和行为准则,加大处罚力度,增加犯罪成本,进一步制定公开、合理和规范的监管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信任危机”,才能不断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重越.如何拯救中国的“信任危机”.文苑:经典美文.2011.03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范文4

1、有人说,信任是一丝绸巾,温暖着我们的心,蔓延不绝,如那拂面春风,贯穿我们的心灵;有人说,信任是一株绿藤,渲染了大地,如那璀璨珍宝,点缀了自然的风光;有人说,信任是一抹夕阳,辉映着人间的美,如那无价的瑰宝,萦满了世人的眼球。而我说,信任是朋友脸上的一缕微笑绽放,毫无遮掩、毫无虚意,由灵魂蔓延,触发着我们心中最美的点滴,纵而在面颊间无声绽放……

2、信任,仿佛是寒冬里温暖额阳光,让每个人的心田温暖如春;信任,仿佛是三月里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每个人的心房;信任,仿佛是山谷间涓涓的清泉,让每个人的心灵清澈无比;信任,仿佛是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陶醉……今天,信任也带我做了一次心灵之旅。

3、有一种美丽叫信任,它美丽着人们的心灵,美丽着每个不起眼的角落,美丽着这个大千世界!

4、信任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构建的。信任,维系了人与人之间关系与社会的稳定发展,信任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5、孔子言:人无信不立。意思是人没有了诚信就等于没有了立足之地。可见诚信对我们来说是千金难买呀。失去诚信只是分秒之事,可是再想获得诚信却是难上加难。

6、虽然诚信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体现了一个人的良心、品德、精神。让我们把诚信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诚信为侣走天下。

7、自信与自卑,正如享受一盘水果,若从最小最坏吃起,那就彻头彻尾成为一盘坏水果;反之,挑最大最好吃起,每一颗都是盘中的佼佼者,始终与美好结伴同行。吃完之后,感觉实在是一盘好水果。充满心理错觉和心理暗示,主动与被动仅一线之隔,而生命的情调也就神情悬隔。

8、信任是一缕春风,它会让枯藤绽出新绿;信任是一条纽带,它连结了无数心灵。信任又像绽放的花朵,它需要友爱作空气,忠诚作阳光,关切作雨露。

9、信任使犯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谁也没有中途逃走,全部如期到达。信任使青春不落幕,使鸽子不慌张,使阳光充满世界的每个角落。

10、信任是人与人沟通的必要条件,人生之幸,莫过于被人信任;人生之憾,莫过于失信别人,“信任”会让生活更美满、幸福。

11、大到民族、国家,小到团体、个人,没有信任,便如行驶在大海上的船失去了航行的路标。信任——与金钱无关,却与一个人的操行相连。当母亲将手放在患儿的额头上,当做儿女的搀扶着年老多病的父母坐在待诊的长椅上,信任的暖流便散发着芬芳,温暖着彼此的心房。

12、是那信任凝聚了我的心声,是那信任穿越了无形的心田。蓦然回首,悄然发觉,那些年,那些事,竟都如昨夜一般。信任,若如一曲高山流水,时而汹涌澎湃,时而平如西湖;时而行云流水,时而夕阳尽出。是呀!无论何时,信任都是一样的。它不分国界,不分人们,更不分你我。只要,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那信任便悄然而生。随即,还有一丝微笑——绽放!

13、信任就像一个魔术师,他能让人们的感情、关系更好,但有时也会让人们关系变得很糟。这下你们知道人们相互信任有多重要了吧!

14、诚信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种美德的体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拾金不昧、诚心诚意……这些词语都是形容诚信可贵、诚信是金的意思。广告上、大街上、学校里、商场里都有诚信的踪迹。问候、赞美、安慰、祝福中都显现出了你的诚心。可以说,诚信无处不在。

15、信任,是冬日的一缕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温暖和芳香;信任,使沙漠的一口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命的希望;信任,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看到黎明的曙光;()信任,是干旱过后的一场笆霖,救活了一个个脆弱的生命,点燃了一个个明天的希望……

16、信任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假如社会的每个人都能够做好自己的本分,诚实守信,不互相猜疑,那社会就会和谐稳定,也不会造成诚信危机,人人恐慌。信任是互相的,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信任,而要得到别人的信任自己首先要信任他人,才能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17、信任是是夏日清凉的风,冬日里燃烧的炉火;信任是人与人的率真,心与心的坦诚;信任是做人的美德,人生的境界。

18、信任是双方交往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最美丽的语言。一个信任的眼神可以化解矛盾的坚冰,一个信任的口吻,足以让人刻骨铭心,永难忘记。对孩子,信任是母亲眼里的慈祥;对老人,信任是肩上的那付担子,老人担不动时,儿女们接过来又默默地放在自己的肩上。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范文5

【关键词】信任 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2013JK03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咸阳师范学院校级项目(11XSYK3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既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人们的一种基本交往方式;既是人们社会关系的基本纽带,也是人们合作关系得以建立的前提。在学术界,研究者从不同学科对信任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在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了高等教育领域内对信任问题的研究成果。

高等教育信任的理解

信任研究往往被局限于心理学领域中,人们把信任看成是存在于个人内部的性格特质,或一种经过社会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罗特尔指出,“信任是个体对另一个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之可靠性的一般性的期望,即信任是对他人言行和品质方面可靠性的信任”。心理学家萨贝尔对信任的研究则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因为他将信任的研究引向了从关系结构来理解。萨贝尔认为,“信任是交往双方共同持有的并对于双方都不会利用对方之弱点的信心”。而卢曼从新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将信任看作一种社会关系结构,信任不仅仅只是心理学意义上微观的“人际信任”,而是宏观的“系统信任”,是建立在法律、制度等预防性和惩戒性的措施和机制的基础之上。这种认识不仅突破了以往信任研究中存在的局限,而且为信任研究提供了一种经典性范式。此后的研究者基本都是沿袭着卢曼的思路,从社会关系结构和非单纯人际角度理解信任。当前,政治学理论中提出的“政府信任”则是对信任问题的开拓性理解。对政府信任的研究显然是一种对机构与组织的信任,这既是方法论上的突破,也是对信任客体视野的开拓。高等教育机构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和政府监管下的事业机构理应是公共信任的客体,人们则站在主体立场上审视和研判高等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考虑是否信任它。

国外高等教育领域研究信任问题的路向

国外高等教育领域的信任研究自20世纪后期兴盛起来,相对于上述研究成果来说,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信任研究大多是应用性研究,即将其他学科就信任问题的一般理论运用到教育活动中,用以解释信任对教育机构的日常活动以及与教育相关的诸多关系的意义。依照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和研究视角来梳理,可以归纳为三类。

1.从关注大学发展的视角探讨信任对于大学内部管理的意义

其一,探讨大学自身问题所导致大众对大学失去信任的情况。前斯坦福大学校长唐纳德・肯尼迪在《学术责任》一书中分析大学存在社会信任危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学中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失范等现象导致大众对大学信任迟疑;二是由于大学专业性运作造成外界对大学认知的不足,这种信息不充分危害了大学向外界作出解释其运行的绩效的能力,从而导致日益高涨的大众对大学的不信任。为此,他指出大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完善大学内部管理机制来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另一方面大学人要养成诚实品质来重新赢得信任。Wayne A. Jones探讨了大学组织模式与教工向其领导者供给信任水平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这样的问题,用于为大学领导者改善其领导实践提供帮助,同时也为大学能很好地进行管理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其二,研究教育机构中的人际信任问题。如Regina Dawn Woods在其博士论文中探讨大学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人际信任问题,提出了改善双方信任水平的策略模式。德国著名教育学家马丁・K・W・施威厄多年来致力于研究教育领域的信任问题。他将信任的研究重心放在教育组织中的人际信任问题,并深究信任对于教育机构、对于班级建设和对于学生个人成长的意义,他指出“师生之间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基石,在人对人的信赖之中蕴含着学校日常生活正常运转的巨大机遇。师生间的信任能够帮助他们及早地认识问题并共同建设性地解决问题,信任可以创造一个积极的班级与学校氛围”。美国学者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以同样的视角探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信任,并将其作为大学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策略与技能来看待。

2.从宏观的高等教育管理过程探究信任的功用问题

Lesley Le Grange撰文探讨社会信任对南非和澳大利亚两国高等教育机构交流合作和发展学术事业的重要作用。Mike Bottery在其文章中探究政府与大学教师之间的信任问题,以发现造成政府和教师间愈演愈烈的不信任的原因,他认为这是由哈耶克指称的福利国家权威主义过分滋生以及弗里德曼的市场化喧嚣所造成的,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到教育管理机构对大学和教师的态度,进而影响到对他们的聘任与留用问题。在考察英国高等教育时,马丁・特罗曾提出英国历届政府对大学信任的逐步下降,并与此紧密联系的政府对大学的持续敌意。当政府对大学的信任度呈现出下降趋势时,大学的自我改进就得不到外部的理解与支持,而那些用外部力量来推动大学改革的观点便叫嚣尘上。由此可见,信任对于大学发展具有显著的外部意义。

3.研究学生(大众)与教育机构之间的信任问题

社会学家科尔曼注意到早在1966年美国第一份全国性的研究报告就显现出大众对学校的信任呈现下降的趋势,该报告披露了美国公立学校在实施教育的机会均等等一系列政策时显露出的低效和无能。他还指出学校失去大众信任的后果,那就是政府计划发行教育债券和增收教育税的议案屡遭否决,因而极大地限制了学校的教学能力。又如俄亥俄州立大学Amit K. Ghosh, Thomas W. Whipple和 Glenn A. Bryan三人认为大学要对专业程度、互动效率、合作意向、释疑能力、利好取向、守约状况、信息交流机制和道德理性这八个方面采取相应策略精心重塑,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大学也方能在竞争中得到更多的生源和教育财政的支持。在信任研究问题上,他们总结有两个路向可以深入下去,其一为在组织层面分别研究政府教育管理层与学校管理层、政府教育管理层与校长、学生与学校、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信任关系。其二是在组织内部研究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人际信任关系。

塞浦路斯的Paul T. Gibbs从哲学视界撰文认为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大学为赢得财政支持和迎合社会的需要将更多地提供技术性产品,这势必造成大学以牺牲自我为手段来顺从社会要求和实现自我私欲的膨胀从而舍弃自己本身所具有的审思、致学和反思的本性。他还指出,“教育并不是要去猎寻各种社会资本,而在于构建学习共同体,在这一过程中应唤起学生和老师热切地探寻智慧并且能理智地行事”。为此,他倡导学生与老师应通过创建广阔的学习共同体并在其中培植信任作为大学生活的追求,将信任作为学生和老师的一种存在方式。

国内高等教育领域信任问题的研究路向

在国内,目前对高等教育领域的信任问题的研究,只有较多的学术论文针对教育机构(组织)内部的信任问题以及教育机构与其他要素间的信任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综合起来说,这些成果的研究视角大都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1.研究教育机构内的人际信任关系

这些研究往往从工具主义角度来理解信任,即探讨如何在教育机构内主体之间培植与运用信任以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课堂教学效度。石艳基于对人际信任的关注来探讨教育领域中的信任危机、信任类型和信任机制的建立等问题。王福友则探讨学术组织中的信任问题,其研究立场也是基于学术组织中的人际信任。在此基础上他分别探讨了学术组织中的信任的来源、信任的实现条件以及信任对于学术组织的意义等问题。与此类似,向东春则聚集于当代大学内部学术人员和行政人员之间的信任关系,指出改善中国大学组织中的信任状况必须培养学术归属感、建立信任机制和实现分工决策制度化。李晔的博士论文《师生信任及其对学生的影响》则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师生之间的人际信任问题。他认为“信任是增加师生沟通、联系师生关系的桥梁,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基础”。王平也主要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建构“信任机制”问题。他在研究中所指称的信任是“学生如何建立起对教学活动的内心期望以及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责任和义务的期待”。从研究视角来看,他既研究师生间的人际信任,也对教学活动的信任问题显示出了关切,这就意味着他对教育领域中的信任对象稍作了扩展,除了将教育领域中的置信对象放置在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主体外,还将教育活动本身作为信任对象来对待,这便突破了仅囿于教育领域中的人际信任研究传统。曹正善的研究则从另一方面对传统的人际信任研究作出了拓展,他通过探索信任之于教育的意义以及信任之于教育所具有的价值,并认为“信任对教育的意义在于信任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智慧”。

2.研究外部群体对大学的信任

这一视角将研究立场放置在大学外部,从社会大众的视角来探讨人们对大学的信任问题。新近有关高等教育问责与大学信任关系的研究成为这一路向的显著反映。柳亮认为从更宽泛的社会视角来看,大众对整个社会组织都在下降,这其间当然包括大学。“当失望成为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市场驱动的高等教育系统以及所有二者相互结合系统的一个重要问题,问责的必要就突现出来了”。通过探讨问责在何种程度上破坏(或建设)高等教育系统信任的两难问题,他指出,问责制对于大学信任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通过工具性手段可以使大学教育对学生的可测量指标更为清晰,同时它又会带来潜在的破坏性,在满足大众的短期的功利性要求方面,也容易让大学偏离其公共性,长此以往反而会动摇人们对大学的终极信任,影响到人们与大学的合作关系。另有研究者以选取局部地区的乡村人为代表来探讨我国大众对大学信任的问题,通过社会调查研究来说明当前我国大众与大学合作动力减弱、学生放弃大学教育等现象。

参考文献:

[1]转引自郑也夫.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6,17.

[2]转引自董才生.社会信任的基础:一种制度的解释[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4:20.

[3]Wayne Jones.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of Butler’ Conditions of Trust to Birnbaum’s Organizational Models: Implications for Leaders in Higher Education [J].Journal of Leadership studies, Vol.8, No.3, 2002:10-11.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范文6

关键词: 知识传播;复杂网络;Cowan模型;信任机制

中图分类号:B82-053;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2-0094-04

0引言

在现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造、知识传播与扩散、知识利用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现实生活中的知识传播都是嵌入到网络中的,系统地研究知识传播网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复杂网络是门新兴学科,近些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现实世界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抽象到复杂网络中建立模型研究、求解。如果将组织中人员的知识传播过程放到复杂网络中来进行研究,将组织中的人员看成复杂网络中的结点,人员间的接触而产生的知识传播看作网络中有向的结点连线,那么组织中人员都能够充分地利用网络的知识共享关系接触或使用其他人创造的知识成果,促进已有知识价值的最大发挥和新知识的不断涌现。

知识在复杂网络上的传播过程存在不少障碍,除了技术方面的因素,主要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应当指出,知识传播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的交互过程中实现,是一种双方不仅仅基于互利互惠的关系还是一种基于信任的交换,并随着双方理解和交互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在组织中知识传播过程中,初始信任决定组织中人与人之间是否传播知识,累积信任值大小决定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知识传播的多少。网络中人员交互的不同阶段,信任值影响知识传播的动态过程会有所不同。因此,研究不同信任水平的复杂网络下知识的传播对加速组织知识共享、提高整体竞争力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小世界”特性的复杂网络构建

1.1 建立模型

Watts和Strogatz[1]提出“小世界”网络模型(WS模型),用来描述从一个规则网到一个随机网的转移过程。用V={1,2,…,N}表示一个有限个体集合,对任意i,j∈V,定义变量e(i,j),当i和j间有边连接时,e(i,j)=1,否则e(i,j)=0。网络G={e(i,j):i,j∈V}是所有个体的关系对列表,dij是结点i到结点j的最短距离。建立模型的步骤如下:

①从具有N个节点的环形网络开始,其中每一节点都与它初始的K个邻点相连(每一边有K/2个)。为了获得一个稀疏但任何时刻总有连接的网络,考虑N>K>lnN>1。

②以概率P随机为网络的每条边重新布线,同时保证没有自连接和重复边。

因为不允许重复连线,给定N个结点的环形网络只有NK/2条连线。重新布线时依次对每条旧连线选定的某一边端点随机放置新位置,因此改写的连线数目为PNK/2。由于随机性缘故,这些改写的连线可能会出现远距离连线,它们被称为捷径。显然,当P=0时仍为给定的环形网络,当P=1时为随机网。随着增加,可以看到网络从规则网向随机网的变化,如图1所示。

1.2 “小世界”网络的特性参数

网络两结点间的距离为连接两者的最短路径的边的数目,网络直径为任意两点间最大距离,网络平均路径长度则是所有节点对之间距离的平均值,它描述了网络中节点间的分离程度,即网络有多小。复杂网络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发现是绝大多数大规模真实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比想象的小得多,称为“小世界”效应。

平均距离l:l=■■d■ N为网络节点数

集聚系数用来描述网络中节点的聚集情况,即网络有多紧密。若网络中结点l的度数为k,则它的邻域,即与结点l有连线的相邻结点全体,最多有k(k-1)/2条连线。如果它的邻域中实际存在的连线数为E(l),那么结点l的集聚系数为:

网络的集聚系数定义为所有结点集聚系数的算术平均值,即C■(N)=■C■(N)N

当P = 0时,网络是规则网络,网络的平均距离l随N的增大呈线性增长,集群系数大;当P = 1时,网络变为随机网络,l随N的增大呈对数增长,且集群系数随N减小而减小;在P∈(0,1)时,存在一段较宽的区间,模型显示出小世界特性,l约等于随机网络的平均距离,网络具有高集群性。

2复杂网络信任的内涵和类型

人作为知识共享的主体,通过激励、制度等手段可以改善知识传播的效果,但成员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更是知识传播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众多研究表明,信任在知识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信任别人的人总是在组织中与他人持续合作,这种信任行为反映的是“道德责任或义务”。[2-3]反之,组织成员之间由于个性、经历、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理念、观点、处事方法和原则等方面的差异,由此引发的信任危机是不容忽视的,如成员之间由于观念不同而导致的冲突以及沟通不畅引发的猜疑和误解等,都会对组织的知识传播效率造成影响。

2.1 信任的含义及知识传播中相关研究

在知识传播的研究中,信任的重要性已经受到关注。Huemer等认为,信任最重要的角色关系到组织中知识是如何传播以及传播发展的原因[4]。他们根据March & Olsen的观点[5],提出信任便于让组织中成员之间学习,并且基于信任的这种确定条件下决定进行知识传播。知识成员的脑力劳动通过知识共享和转移的行为,与组织中其他成员共同构建成一个学习网络,这就是知识传播的复杂网络,这样,知识不仅在个人头脑中出现和保留,并且可以通过这种人与人之间基于信任的相互交互原则,将知识镶嵌在组织成员网络中。与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相联系,信任可以在参与双方建立起情感纽带,它促使组织成员进行交流,与此同时,组织知识得到扩展。Szulanski[6]进一步从反面验证了不信任对于知识传播的消极作用。他从妨碍知识传播的因素入手,证实了知识提供方缺乏可靠性是造成知识传播出现困难的主要因素。Andrews和Delahay认为,接受方感受到的提供方的可靠性和提供方感受到的接受方的可信性分别在知识获取和共享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他们还认为“信任在知识共享中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正式的合作程序,因为如果没有信任的存在,知识共享就不可能发生”[7]。Levin和Cross将信任分为基于能力的信任和基于善心的信任。在此基础上,他们通过数据分别验证了两种不同维度的信任均与接受方感受到所获知识的有用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继而提出,信任能促使接受方减少对知识的验证,更愿意接受并运用提供方的知识。

2.2 信任的类型及影响信任的因素分析

知识传播双方的相互信任,能够促进双方间更多地沟通。随着这种沟通的进一步发展,组织中人员之间会拥有更广泛的共同知识、建立更多的沟通渠道并且能够利用更丰富的媒介进行沟通,因此知识转移会变得更加容易。不同领域的学者对信任研究的阐释不同,经济学者倾向从计算或制度方面来理解,心理学家则分析人格属性与认知的角色,社会学家着重人际与社会关系中的结构镶嵌性质,因此造就了信任分类的不同型态。通过对比各种信任类型的含义,在知识传播领域大致归为两类:认知型及情感型。

认知型信任定义为信任者基于与被信任者个人有关的可信任性证据的认知,而产生信任对方的意愿,这些证据包括被信任者的人格特质、文化背景、意图善恶、相关能力强弱、是否言行一致并具有可预测性等,信任者在搜集、处理、计算、解释这些信息的过程都是一种认知的程序。无论是在信任发展初期或是信任发展进入稳定期之后,这种认知性的程序都会反复产生作用,以检验彼此的信任关系是否仍能维持。一般而言,影响认知信任的主要有网络中个体的利益、能力及社会相似性。当结点之间进行基于信任的知识传播时,若两结点存在利益冲突,则信任值越低。能力和社会相似性反映在结点间的最短距离和关系权重上,如果结点间的关系越紧密,也就是某结点到达另一结点的最有效的关系长度越小时,关系权重越大,能力越强,越具有社会相似性;反之,网络中关系长度越长,两者的关系越弱,能力也越弱,社会相似性也随之减弱。

情感型信任定义为信任者基于对被信任者的情感依附而愿意信任对方。其主要特点是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互动之后才可能发展,而不太可能在交换关系开始时就出现。如果信任者在频繁互动中充分了解到被信任者的善意(benevolence)及可信任性,就会对被信任者产生依赖的意愿及情感的依附。影响情感型信任主要是互动时间的长短和累积的认知型信任值。互动时间越长,累积的认知型信任值越大,情感型信任值就越大。

认知型信任是基础,它可以支撑情感型信任的发展。情感性联系的产生必须是在双方频繁的互动中确认对方的可信任性之后,即关系中的认知型信任已经成熟,因此情感型信任的建立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型信任作为基础。

3复杂网络知识传播相关模型研究

荷兰学者Cowan和法国研究者(Cowan and Jonard,2004;Cowan,Jonard & Zimmermann,2006)提出了复杂网络上的一种知识扩散模型和一种知识增长模型[8]。他们利用复杂网络模型模拟了知识在社会网络中传播扩散的过程,分别研究了网络结构与知识扩散间的关系、网络结构与知识增长间的关系,发现在“小世界”网络中知识传播效率最高,但同时知识差异也最大(也就是知识传播扩散最不公平,从传播学角度看就是“知识沟”最大)。对照前文复杂网络建模的参数特征,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P∈[0.01,0.1]区间该网络具有明显的小世界效应,即该网络同时具有较大的C(p)值和较小的L(p)值,整个网络平均知识水平较高,并一直呈上升趋势;当p?叟0.1之后,平均知识水平呈现快速下降之势。

4基于信任机制的复杂网络知识传播模型

4.1 对Cowan模型的修正

Cowan等学者基于复杂网络的模拟研究为当前知识传播与扩散领域的前沿开辟了新的领域,然而,Cowan模型仍存在一些不足,模型有两个隐含前提并不符合知识传播的实际情况,即:一是知识传播的易货交换假设;二是知识传播的无条件主动假设。下面对Cowan模型的这两个隐含前提予以批判和修正,建构新的基于信任机制的复杂网络上知识传播模型。

①Cowan等学者认为所研究的知识传播与扩散类似于“易货贸易”,只有当网络中A拥有B所需要的知识,同时B有A所需要的知识,这样A、B之间才能进行知识传播和相互扩散。这样的模型前提显然是有缺陷的,人们在实现的知识传播过程中,往往不会有理想化的相互交换产生。而从现实的知识传播网络出发,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知识传播实质是人与人基于信任的互动过程,通过网络中成员的互动,知识发生转移、共享及创造。在人与人初始交流时,人们会搜集、处理、计算、解释对方的人格特质、文化背景、意图善恶、相关能力强弱、是否言行一致等方面信息,这些信息的搜集是一种认知的程序,形成认知型信任,认知型信任决定信任关系是否能维持,是知识在网络上传播的基础条件。由于初始信任程度比较低,成员之间知识传播的行为偶尔发生,整体网络知识传播效率低。

②Cowan等学者默认了模型中每个人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与他/她的邻居分享、主动进行知识传播,这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状态。而现实中组织内个体之间知识竞争合作关系,个体并不是无条件主动将自己的知识传播给他人,对于这种知识传播的悖论,情感型信任可以对此进行解释。信任在程度上有高低之分,因此组织中人员之间的信任水平可以进行量化,用信任值表示。组织中人员经过一段时期的互动之后,认知型信任值上升,随着彼此依赖的意愿及情感的依附而产生情感型信任,情感型信任值越大,知识在网络中传播效率越高,情感型信任值很小就会出现知识传播的悖论,即附有知识价值的个体担心自己的知识被他人学去,需要在组织内维持一点程度的知识优势,而阻碍知识的传播。

4.2 知识传播网络中信任值的确定

在复杂网络的知识传播中,组织中的人员可以通过认知型信任与组织中的其他成员交流、吸收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并且知识的传播是发生在有信任关系的网络中两个个体之间。当结点传播知识的时候,只有与它有信任关系的结点才是潜在知识接受对象。结点总的信任值由认知型信任和情感型信任组成。[9]

T=αc+βf

其中:T表示知识传播的复杂网络中结点的信任值,c和f分别表示结点的认知型信任值和情感性信任值,α、β为二者的权重,0

ly表示结点间的利益,本模型采用-1,+1来衡量;-1表示两结点有利益冲突,+1表示两结点没有利益冲突。nl表示结点的能力和社会相似性,用网络参数最短距离来表示,因为本模型考虑知识传播的复杂网络是不加权的,所以没有用权重体现网络中结点的能力及社会相似性。c■表示结点前t-1次认知型信任的累加值。t表示时间影响因数,如果交流越频繁,时间越长,情感型信任值越大。

4.3 基于信任机制的复杂网络知识传播模型建构

我们在前文已分析构造了“小世界”网络模型G(V,E),给定该复杂网络的总结点数N=1000,初始规则网络每个结点有K=50个信任结点,网络重连概率P从0到1逐渐变化。根据L(p)/L(0)和C(p)/C(0)可以测算出“小世界”效应,参见图3。

基于信任机制的复杂网络知识传播模型与Cowan模型不同的是,我们引入了信任值,记作:T,V■(t)和V■(t),分别表示结点i、 j在t时刻知识水平。这样,组织中结点在进行知识传播过程中,不像货物交换那样简单直接,而是涉及到信任值的更新,信任值在不同结点的交互之间增加或减少,初始的信任值为认知型信任,经过一段时间交互累积的信任值为情感型信任;在此基础上,若该结点在该时刻进行基于信任值的知识传播,可以建立从t~t+1时间段的知识水平函数,传播后的知识水平变为:

通过对知识传播的复杂网络进行建模,可分析知识传播网络特征,选用网络平均知识水平作为衡量该网络知识传播程度的指标,如果网络平均知识水平的值很大,说明网络内各节点之间的知识传播效率很高。另一方面,知识传播网络的信任值也可以作为衡量知识传播的程度指标,信任值代表知识传播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有可能让组织整体智慧提升。

5结束语

通过对Cowan模型进行修正,将“小世界”特性的复杂网络应用到知识传播中,建立了含信任机制的知识传播模型,分析了在认知型信任、情感型信任不同信任水平下知识在网络上的传播行为,得出:结点之间信任值高、网络的平均知识水平高时,知识传播效率越高,即知识传播更加容易。因此满足上述模型的企业、高校或政府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人与人之间信任感,促进知识的流动及共享。

参考文献:

[1]D J Watts and S H Strogatz.“Collective dynamics of ‘small-world’ networks,”[J];Nature,1998,393:397-498.

[2]高兆明:《存在与自由:伦理学引论》[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6-370。

[3]J. Nahapiet and S Ghoshal.“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242-266.

[4]L Huemer and Von Krogh G Roos.“Knowledge and the concept of trust,”[M];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1998:23-45.

[5]J G March and J P Olsen.“The uncertainty of the past: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under ambiguity,”[M];London:Blackwell,1990:335-358.

[6]G Szulanski.“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A diachronic analysis of stickines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0,82:9-27.

[7]Kate M Andrews,Brian L Delahaye.“Influences on knowledge processes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The psychosocial filter,”[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0,37:79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