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关爱作文范例6篇

人与人之间关爱作文

人与人之间关爱作文范文1

“德不孤,必有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这些优秀的思想,对我们当下在社会上为人处世仍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当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春风吹到身边时,不应该只做一个倾听者和附和者,而是要做一个实践者和思考者。积极地实践“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用心地思考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让自己、让整个社会更好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及其现代诠释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

在中国诸多的传统美德中,“仁”可以说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宋代朱熹说过:“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可以看出,“仁”在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地位。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诸多思想家关于“仁”内涵的理解,既有对前人的继承,又有根据时展做相应的变化。具体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仁”即“爱亲”。在孔子看来,“爱亲”是“仁”的本源。孔子认为“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孟子也说:“亲亲,仁也。”“仁之实,事亲是也。”在孔孟看来,这种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是能够行“仁”的基础。若是连血浓于水的亲情之间都没有爱,那怎么能把爱给予更多的人。“仁”作为一种道德意识,首要的含义就是这种“爱亲”之心。

第二,“仁”也是“爱人”。樊迟曾经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这里的“爱人”不同于上面所说的“爱亲”,这里爱的对象并没有血缘支撑,范围更加广泛,具有“泛爱”的性质。把“仁”从“爱亲”推广到了“爱人”,这种“爱”由近及远、由亲到疏,体现了“爱”的一种量的变化,但其内容又有了质的飞跃。当人懂得爱自己亲人的时候,会懂得爱,那么再去让他爱他人就会变得比较容易和顺理成章。家庭的“仁”促使家庭和谐,扩大到社会上的仁爱互助,则产生了社会的和谐。

对于什么样的表现是“爱人”,孔子也曾说过,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忠恕”和“克己复礼”。“忠恕”就是与人交往时要对人宽恕、宽容,要将心比心地去体谅他人、包容他人。这样就是“爱人”的表现,也更利于矛盾的缓和、社会的稳定。“克己复礼”是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和不懈坚持去遵守美好道德品质、去爱更多的人。

第三,“仁”有“博爱”之意。唐代韩愈把“仁”定义为“博爱”。他说:“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韩愈用“博爱”来界定“仁”,他对“仁”的界定更加广博,可以看到不仅局限于以上所说的对人之爱,也有对物、对他国之爱。“仁”是不仅仅爱他人,也是要把爱施与除了我们国家以外的其他民族。富者扶持弱者、大国扶持小国,同等之间互相交流、爱护,这样的广博的爱是“仁”的表现。

第四,“仁”有“通”的含义。谭嗣同在其《仁学》中,用“通”来解释“仁”。“通”也是平等的代名词。谭嗣同认为,要实现“上下通”、“中外通”、“男女内外通”和“人我通”才是“仁”的表现。也就是说要实现了君臣、父子、各民族、男女、人人之间的相互平等这才是“仁”,这也是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等思想在当时传播的表现。

2.“仁”的现代诠释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仁”的解释有其精华,但若不加变化地直接拿来用又会缺少时代适应性,所以理应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时代内涵。

第一,仁爱宽容。传统的仁德主张善待世界中的一切存在,包含着人对同类生命的同情和关怀。对生命的爱可以让人们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灵,也会让人们学会接受爱和被人爱。当前,提倡仁爱宽容的精神,有利于爱的传递、有利于社会成员间关系的融洽和人与人之间的美好亲善。仁爱宽容,就是对人、对物怀有仁爱之心、宽容之心。对你的亲人要关爱,对你踏入社会遇到的人要友善、互助、互相包容。

第二,平等人道。所谓平等人道就是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以功利的眼光看人,人与人之间没有贫富贵贱的不同,而是把每个人都看成具有相同独立人格的个体。对你周围的人给予相同的关怀,能够保持一颗善心,对别人遇到需要帮助的事情时热情地施以援助。用这种人文关怀,尽自己所能去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互爱、互助、互谅的平等互助关系。

第三,和谐合作。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都不可能孤孤单单地存在与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与自己完全相同的个体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和而不同”,要有整体意识和团结意识,也要了解自己的个体差异。用这种包容的心去与人相处、国与国相处,那么“德不孤,必有邻”,一定会有和你一样怀有仁心去做的人。当人与人和谐起来,稳定就会出现;当人与人合作起来,富强也会随之而来。

二 “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它的确立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而事物之间总会有相互作用的力,当核心价值观以更符合时代特色的面貌出现时,它的实践也可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借鉴。“仁”这一传统美德的核心,能够保持“仁”,更利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实现,更利于“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实现,也更利于“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的实现。

1.“爱亲”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亲人之间的爱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是亲人之间爱的体现。当夫妻之间存在爱和相互尊重时,会实现夫妻双方的人格平等,这就有利于核心价值观中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和实践。当父母与孩子之间有爱时,父母就会严慈结合、养教结合,让孩子学会关爱、懂得做人该遵守的原则,他就会爱父母、爱家进而爱自己的祖国,他也会在慈爱中懂得对人的友善,这就有利于核心价值观中“爱国、友善”的实践。兄弟姐妹之间的互相关爱让人学会了互助,懂得了与人相处,适应了彼此包容,这就有利于踏入社会后对他人的关爱和包容,从而利于核心价值观中“友善、文明、和谐”的实践。

“爱亲”不仅仅是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影响个人的品格,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并且还会通过个人的交往影响周围的人,从而影响他人的处事风格,同样以善和“仁”回报,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比如在热播剧《家门的荣光》中以河丹雅为代表的何氏家族,不仅因为亲人之间的爱使家族得以延续和繁荣,也因为每个人所坚持的爱而改变了原本只重利益而忽视道德的李氏家庭。所以说,“爱亲”是爱人、影响人的基础,由小及大、由家到国,我们总会在“爱亲”的过程中实践着“爱国、诚信、友善、法制、文明、和谐”等这些核心价值观。

2.“爱人”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社会在发展,可人与人之间不总是伴随着文明。“爱人”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以德报怨,用自己的包容和善心去处理人与人之间所遇到的事情,那么就会多了顺利、少了摩擦。“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待人宽容,是“仁”的表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的是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强加给其他人,要求自己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推己及人,做到严格要求自己而宽容对待别人,这是“爱人”的表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要求人们要懂得关心他人,要善于成人之美而不是嫉妒破坏,这种爱和善也是“爱人”的表现。当人们用“仁”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爱人”了,那么就会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就会利于核心价值观中“公正、文明、和谐”等价值观的实现。

3.“博爱”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人与人不能离开相互之间的合作,国与国之间也是如此,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封闭起来闭门造车。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是国家发展的动力,而“博爱”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准则。国家之间的交往用爱浇灌才能长远和牢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对君主来说,有德、行仁百姓爱戴,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如此。中国对弱小国家、对周围国家的帮助,以及对有摩擦国家的仁义和宽容就是“博爱”的表现。这种“博爱”换来的是中国友好、睦邻的国际形象,换来的是他国愿意与之合作的双重利益。这种“博爱”是“仁”的表现,这更利于国家“富强、文明、和谐”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实现。

三 传承“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们会生活在更加温暖与和谐的社会。主席曾说过:“民族文化基因是中国梦的魂与根。”所以我们应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来,使其发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的作用。但是我们生活的现实是,如果对父母不养、不敬等这种“爱亲”都做不到,更何况是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爱人”。在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仁”,说到“仁”,却很难去实践“仁”,如何让更多的人去行“仁”,似乎值得我们反思。

1.家庭是学习“仁”的第一场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有的人都是经过家庭的培养,从家庭里走出来进而踏入社会,一个人在家庭中培养的品格会带入到社会。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不仅仅是养,还有教。反观现在的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大多是子女在社会上怎样不会吃亏,没有觉得自己的孩子去爱人、帮助人是好的。父母缺少对孩子道德品质的教育是当前家庭教育的大问题,也是引发社会问题的重要症结所在。所以说,父母要以身作则,既然决定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要负起养和教的责任。父母不仅要让孩子长大还要通过自己的爱让孩子成长,多花点时间陪孩子聊天、给孩子讲故事、用自己的实践告诉孩子怎样做人,这样用爱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也会用爱来回报自己。

2.高校要注重传统文化课的安排

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了解更多的是小学和初中,像高校更多的是思修课,缺少对传统文化的课程安排。其实小学到初中更多的是被动学习的过程,对知识的接受没有完全地咀嚼和吸收。而大学就不一样,自己有了判断和反思能力,知道好的东西要去主动接受。像“仁”“礼”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多安排这样的课程,在校园里营造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学校不仅要安排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课程,也要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比如可以通过话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扮演行仁、有礼的君子,切身感受“仁”所带来的温馨和和谐。

3.个人要树立行“仁”的意识

人与人之间关爱作文范文2

关键词:劳伦斯 两性关系 人性

一、引言

劳伦斯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 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Sons and Lovers),《虹》(The Rainbow),《恋爱中的女人》(Women in Love)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文学评论“关于小说”、“小说之未来”、“小说与感情”、“道德与小说”、“小说何以重要”等对他的文学创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正如他在“道德与小说”中所阐述的“艺术的任务是展现人与其周围世界在活生生之时的关系。”同时他还认为:“对人类来讲,最伟大的关系不外乎就是男女间的关系了。”因此,性爱的主题成为劳伦斯小说创作的核心。劳伦斯对性的认识得益于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启发。佛洛伊德将那种受文明准则所压抑的欲望与冲动称为“力必度”,它的最基本组成部分是性欲, 是性或性爱的本能, 是人类保存自己、繁衍种族的强大动力。由于“力必度”的作用, 人有一种要寻欢作乐的愿望, 这就是所谓的“欢乐原则”。可是这种愿望受到现实原则即理性与现状的压抑, 从而使人的精神活动与行为保持平衡。但是, 佛洛伊德认为, 对性本能的过分压抑会产生一种破坏作用。劳伦斯也认为这种压抑是违反人性的。劳伦斯认识到现代的工业文明严重地束缚和压抑了人性,剥夺了人们自然的本能,从而使人丧失了自我。要彻底改变社会现状,他提倡让人性回归自然。劳伦斯提倡的回归自然, 是指为改变木讷、呆板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并摆脱各种偏见和束缚, 以纯真自然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关系———性爱关系, 从而达到人性的自然回归, 并以此改变社会面貌。他认为, 只要人类恢复了自然的性, 人便能自然地生活,生命本能也能得到自由的释放。正如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只能写我感受最强烈的东西,这种东西在目前来说就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或者调整旧的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这毕竟是当今问题的所在。”“我确信,只有通过调整男女之间关系,使性变得自由和健康,英国才能从目前的萎靡不振中挣脱出来。”

二、《儿子与情人》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成名作。小说围绕普通煤矿工人莫瑞尔一家展开,通过青年主人公保罗的成长反映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保罗的父亲莫瑞尔原本是一个身体健康、生气勃勃的青年,但由于生活的压力和艰苦的工作条件,很快变成了一个精神颓废的醉鬼。莫瑞尔夫妇的关系也变得紧张不堪。莫瑞尔太太在对丈夫失望之余,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儿子保罗身上,试图从儿子身上得到她本该从丈夫身上获取的爱。同时保罗也沉浸在对母亲的感情之中。这种病态的爱导致保罗精神与感情上的扭曲和分裂,从而丧失了与其他女子正常恋爱的能力。在先后与女友米丽安和克莱拉的交往中,他深深地发现自己已不能全身心地去爱并陷入矛盾的困境。最终母亲的去世使得保罗在精神和感情上摆脱了控制,经过一番痛苦的内心挣扎,决定重新生活。

小说中所描写的莫瑞尔太太与儿子保罗的关系为“俄荻浦斯情结”的典型病例。他俩之间的感情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母子之爱。母亲渴望从儿子那里得到她本应从丈夫身上得到的慰藉,她想独占保罗,并排斥其他女性,从而导致保罗精神与思想上的分裂。

保罗与米丽安的关系便是“柏拉图式”精神恋爱的范例。米丽安是保罗的初恋情人,一个在基督教的教化下成长的女孩。由于宗教的禁忌和理性的约束,她所追求的只是一种精神恋爱。她爱恋保罗,却藐视男人的情欲;“拥抱保罗的灵魂”,却拒绝他鲜活的身体。每当保罗在肉体上有所冲动的时候,她总是设法把保罗的思想引向精神境界并反问道:“为了这件并不那么重要的事情,爱情就会垮台吗?”当她意识到将要失去保罗时,便下定决心,放弃贞操。“她躺在那里,仿佛作为牺牲品把自己奉献出来,把身体献给他,隐藏在眼睛背后的日光却象一只等待被宰杀作祭品的动物一样”,保罗面对这煞人风景的一幕,他“停住了,他的血顿时凉了”。就这样俩人的关系破裂。

保罗与克莱拉的关系则是纯粹的肉体关系,只有肉欲而缺乏精神的交流。克莱拉作为一个现代妇女,世俗,道德感贫乏,宗教观念淡薄,在与保罗的两性关系中只重视性欲的满足。保罗在饱受米丽安精神之爱折磨后,虽从克莱拉的怀抱里得到了肉体的补偿,却失去了精神的沟通。

这部小说充分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并极大地抨击了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严重地扭曲和压抑了人性,使人从肉体到精神都遭到摧残,从而破坏了男女间自然和谐的关系。矿工夜以继日地在不见天日的矿井工作,他们生活艰难且拮据,缺乏与家人的交流,最终导致了变态的母子之情。而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则从不同的方向扭曲了米丽安和克莱拉的心理和精神。一方面,宗教的道德和伦理观使米丽安深受其害,丧失了本能的欲求;另一方面,世俗的享乐观使沉溺其间的克莱拉肉欲化,只追求动物本能的满足,在追求灵与肉统一的性爱中,她们都是工业文明造就的分裂的人。

三、《虹》

《虹》标志着劳伦斯创作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小说围绕布兰文一家三代人生

活展开。第一代汤姆和莉迪娅的关系古朴单纯,婚姻生活还算幸福。婚姻刚开始

时,俩人也曾关系紧张,但渐渐地俩人在性爱中得到了满足,享有平静的家庭生

活。他们的关系看似和谐,却并不完美。完美的关系应该是灵与肉的统一,但他

们只是通过肉体的满足来弥补其他的种种不和谐。

第二代安娜与威尔的婚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工业时代的冲击。他们的婚姻从性爱的角度来讲是和谐的,但这并不是全部。他们的结合只是一种没有爱情的而只有肉体的追求。由于信仰的分歧,感情的挫折,性格的冲突和争夺支配地位的斗争,这对夫妇始终处于无休止的摩擦中。

第三代厄委拉则是现代西方女性的具体化身,也是劳伦斯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她目睹了老一辈妇女无法挣脱传统束缚的悲剧,力图走出狭隘的天地,并试图建立新的两性关系。一方面,她无法克制安东身上的那股强烈的男性魅力,另一方面,她与安东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格格不入。在两性关系和许多社会问题上缺乏共同语言,最终不得不与安东分手,因为她不满足于没有精神徒有肉体的爱。她所追求的是一种既能保持各自不同,又有彼此和谐的自由之路。 转贴于

四、《恋爱中的女人》

《恋爱中的女人》是《虹》的姐妹篇。在这部小说中,厄委拉继续了她在《虹》中的探索。故事围绕厄委拉和妹妹古德伦两件爱情纠葛而展开。厄委拉爱上了伯钦,古德伦则对煤矿主杰拉尔德一见钟情。这两对恋人经历了不少观念上的争执和感情上的冲突,最终走向不同的结局。厄委拉和伯钦都是传统的叛逆者,虽然经历了波折,但最后还是建立了和谐美好的关系。而古德伦和杰拉尔德的恋情却以悲剧而告终。

厄委拉和伯钦的关系是自然和谐的,因为它是灵与肉的交融。它既是精神的,又是肉体的;既有完美的和谐,又有相对的对立。因为伯钦坚信,“男人就是纯粹的男人,女人是纯粹的女人,他们彻底分化为两极。然而,水乳交融般的爱情中所产生的那种自我压抑的恐怖再也不会发生。只有两极分化后的毫无瑕疵的二重性,才会使各自不受对方的任何玷污。在每一方中,自我是首要的,而性别则是次要的,… …男人有男人的彻底自由, 女人有女人的自由。各自都承认两极分化后的‘性的交流’的完美。各自承认对方身上的不同本质。”

杰拉尔德是机械文明的化身,也是劳伦斯所刻画的“肉欲型”的人物之一。他在经营煤矿获得成功后,放纵情欲,对古德伦的追求也是在情欲的驱使下进行的,毫无精神交流可言。最终只能在荒芜的深谷里结束一生。他的悲剧是由高度发展的工业化社会造成的。因为在所谓的工业文明中,人的本性受到严重的压制和扭曲。

五、《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最受世人注目也是最有争议的一部作品。小说围绕庄园的男主人克里福、女主人康妮和庄园守林人梅洛斯的三角恋爱展开。克里福和康妮结婚后不久,就在战场上被炸成重伤,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下半身瘫痪,丧失了性功能。两人过着有名无实的生活。康妮对这种刻板沉闷的生活有所厌倦,此时梅洛斯走入了她的生活并重新燃起了她爱情的火焰和对生活的希望。最后她放弃贵夫人的身份,离家出走,与梅洛斯在乡间农庄上开始新的生活。

克里福和康妮之间的生活如一潭死水,死气沉沉,既缺乏情感上的交流又缺乏身体上的结合。克里福只是把康妮当成自己的附属品,一个生育工具,丝毫没有考虑康妮的感情和人格。他甚至无耻地对康妮说,只要她能为他生个儿子做他的产业继承人,不管她与哪个男人发生关系都无所谓。克里福德生理缺陷不仅暗示他在感情上的无能,更为重要的是它象征了克里福所代表的工业文明濒临死亡。

梅洛斯和康妮的关系完美地体现了他们灵肉结合的性爱,既不是肉体的占有,也不是精神的屈从。梅洛斯是劳伦斯的理想男性形象。在梅洛斯那里,康妮得到了所渴望的情感和肉体的满足,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与此同时,康妮给梅洛斯带来了新的生命活力,点燃了他的生命之火,找到了人生的真爱,两人达到了身心的完美结合。与克里福相对的梅洛斯所代表的是自然和生命,他全身充满着生机活力,充分体现了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也表现了劳伦斯要回归自然人性的愿望。

六、结语

在劳伦斯的小说中,不但抵制只重精神否定肉欲的“精神型”的人,而且鞭挞只重肉欲否定精神的“肉欲型”的人。只有精神与肉体的和谐与完美,灵与肉的交融,才是理想的两性关系。男女双方在性中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连在一起的整体。双方应相互尊重,相互奉献。就如劳伦斯所说的,“男人和女人永远是微妙而又在变化中联系在一起的,没必要用什么‘契约’把他们约束在一起。最道德的事就是让男人忠于自己的男子汉之道,女人忠于自己的妇道,从而让男女间的关系自然而然地形成。因为,对各自双方来说这都是生命。”

劳伦斯通过描写两性关系,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给予了猛烈的抨击,试图通过恢复人的自然本性来更新人际关系。这在当时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仅仅通过建立两性的和谐关系就能解决社会问题吗?这是劳伦斯的作品留给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韩征顺. 建立人间的彩虹─ 评劳伦斯的小说《虹》.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

[2]李维屏.英国现代主义文学概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聂珍钊.20世纪西方文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人与人之间关爱作文范文3

【关键词】仁爱 和谐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属于社会学、心理学范畴,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具体产物,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化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据调查,近年来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变得日益突出,表现为许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感到不适,有的还产生了强烈的受挫感。有调查表明,在我国压抑、人际关系和谐度和人际关系压力是导致自杀的三大因素。对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特别是大学新生而言,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学会人际关系的适应与和谐?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要依赖人际关系、处世技巧。”另有调查表明,在人的一生中,只有青年时期才有强烈的渴望被理解的愿望。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何才能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必须要学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孔子的“仁爱”思想入手探析大学生应如何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

解析孔子的“仁爱”思想

“仁爱”是由中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所提出的。“仁”即仁爱,是孔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思想精华。从结构上看,“仁”由“人”和“二”组成,其本意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爱之情。孔子的“仁爱”思想有两层非常重要的内容:一是爱人。“爱人”是仁爱的本质内涵,它也包括两层含义:“爱亲”和“爱众”。“爱亲”指的是要爱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爱众”是对“爱亲”的提升,意为要把爱亲之情推广到周围的朋友和更多的人。“爱人”由“爱亲”而推至“爱众”体现了一种差等的爱由近及远,由亲到疏的变化。这是“仁”由“爱亲”而推及“泛爱众”的一个重要的伦理升华。[1]二是忠恕之道。“忠”是对自己的要求,表现为一种认真虔诚的态度;“恕”是对他人的要求,表现为对他人的尊重宽容。“忠恕”合在一起,强调的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即要学会宽容,能容忍别人的缺点,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尊重和体谅他人。可以看出,在孔子的“仁爱”思想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应该具有同情、爱护和相互包容、相互尊重,这种提倡爱人的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具体的方法论指导作用。

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人际和谐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信、融洽友好、文明有序、团结互助。十报告中指出:必须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人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和希望,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助于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且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也是非常有益的。

人际和谐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交往。”[3]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与人交往,受他人影响。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是人们丰富和扩展自身的主要途径。英国剧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人际交往的过程其实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扩大,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开拓思维,开发智力。此外,每个人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中,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以及与别人的比较中获得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周围的环境,增强自信心,塑造完美人格。

人际和谐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造成的。”很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是由于认识、情感及行为的偏差引起的,这种偏差给他们带来忧愁、孤独、苦恼等消极的情绪体验,甚至造成心理障碍。科学研究也证明,调整心情的最好方法就是找自己知心的朋友倾述和沟通,在交流中两个人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会慢慢达到一致,不良情绪得以化解,生理和心理获得满足。因此,人际关系越和谐,情绪就会越积极、生活态度也就会越乐观,精神生活就越丰富,身心也就越健康。

人际和谐有助于大学生学业和未来事业的成功。雷锋曾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不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积极的人际交往可以为自己构建深厚的友谊基础,获得周围广泛的支持和理解。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要经历“社会化”的过程,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如果缺少了与他人的交往,就不能摆正自己和他人及社会的关系,不能明确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个人潜能的发挥和目标的实现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有积极的人际交往才能让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在充分施展自己学业和未来事业才能的同时,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以孔子的“仁爱”思想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仁爱”与人际和谐都是涉及人际关系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密不可分,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人际和谐是人际关系的目标和理想境界,而“仁爱”是人际关系走向和谐的必然选择。也就是说,人际和谐的达成必须以讲求“仁爱”为前提;而讲求“仁爱”,又能保证具有不同爱好和利益的人们,按照一定的原则规范和谐相处。具体而言,二者的关系如下:

1.“仁爱”思想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

“仁爱”思想中的“爱人”所体现的“宽以待人、与人为善”其实就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总的精神。[4]它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学会宽容,互相关爱,这种爱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亲朋好友之间,而且要推广到周围的其他人,即要做到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且多为独生子女,性格上属于“自我中心型”,凡事都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并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缺乏包容心,且对别人的反应过于敏感,也不懂真正的交友原则,缺少和周围人真诚的沟通与交流,因此总觉得难以和其他同学成为朋友,对友谊失去信任。如果大学生能将“仁爱”思想中的“爱人”原则运用到人际交往中,学会宽容,理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能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自然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真正的友谊,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学校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愉快顺利地完成学业。

2.“仁爱”思想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

“仁爱”思想中的“忠恕”之道强调的“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正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根本方法,是人际关系顺利进行的桥梁。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和纠纷呢?墨子认为是由于“亏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造成的,即大家都过于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那么,如何解决呢?孔子提出两种方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些思想都是仁爱思想的精华,也是儒家道德修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把它们概括为“忠恕”,即要求在人与人交往时做到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及量人,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5]因为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能包容一切,宽恕待人。虽然生活中每个人在气质、性格、能力、知识、性别、身份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但每个人的人格是生而平等的,学会将“仁爱”思想中的“忠恕”之道运用于人际交往中,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懂得心理换位,才能在与不同的人交往中产生心灵的共鸣,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3.人际和谐其实就是“仁爱”思想的具体体现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和文化”历史的传统国家,“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也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现拥有和谐人际关系的人有这样的特征:个性成熟,能较好地理解别人,包容别人的不足和缺陷,具有给人温暖、关怀、亲密和爱的能力,同周围的人有良好融洽的关系。这些特征与“仁爱”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人际和谐表现于外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包容、理解和关爱的融洽关系,其实就是“仁爱”思想的具体体现。而“仁爱”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就是要求人与人之间能做到以仁爱之心相互对待,从而建立起人们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唯有以“仁爱”思想作为理论和行动的指导,人际和谐才能真正实现。

当前,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矛盾的复杂性,人际关系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仁爱”强调以爱人之心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础,包容人与人的差异,在尊重和体谅中积极寻求人与人的和谐。对大学生而言,只要能将“仁爱”思想贯穿在人际交往中,活学活用,人际和谐将不再是难事,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必将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1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5.

[4]卢黎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85.

人与人之间关爱作文范文4

关键词:聊斋志异 狐女 形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2-0397-01

一、在比较中升华狐女形象

《聊斋志异》中,作者塑造了诸多神灵险怪的文学形象,这与作者的“志异”的立旨是息息相关的。读《聊斋志异》我们可以体验到神怪世界的黑暗,并通过他们窥视人类社会的黑暗面,因为往往灵怪世界就是人类社会的模板的再现,所以在《聊斋志异》中有一类作品暴露了当时的黑暗、腐败的政治,鞭挞了为虎为伥、无恶不作的贪官污吏。例如《促织》、《席方平》、《向果》等。这类形象诸多是人类社会中的上层社会对普通百姓、士子的压迫,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压迫与局限性,所以在《聊斋》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狐女的反封建压迫形象,这让诸者沉溺于美好人类社会的熏染下,对恶的势力则会更加充满愤懑与批判,这就形成了善恶对比,这种对比一方面是善恶对比,一方面形成了男性社会与女性社会的对比,古代社会充满了对女性的歧视,在文学作品中女性往往成为“”的祸水,并因此可能导致国亡家破的导火索,而在《聊斋志异》中作者一改先前的女性观,让女性恢复了她自身的社会属性,即对美好生活与爱情的追求,她们往往充满了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并为了维护爱情而不惜牺牲生命,所以在《聊斋》中数量最多的是爱情故事,这些美好的爱情故事,宛如奔腾向前、一泻千里的长江大河,冲出峡谷,绕过横阻,唱着欢快的青春的歌,向着理想的目标迅跑。这也让我们看到了《聊斋》作者对美的追求,更在这种对比中让美好形象得以耀眼。

作者在作品中塑造的狐女形象,既完成了对历史文化渊源好的方面的继承,又实现了对不好方面的反拨,同时又与作品中其它诸类形象形成相同意义的对比,即善恶、美丑、雅俗的对比,在意象的比较和历史形象传承的比较中,突显并升华了狐女形象的美好。

二、重彩描绘狐与士子的姻缘与友谊

由于蒲松龄对狐女形象的反拨,使一系列狐女成为“情”的使者与代言人,她们不仅自身是美好的代言人,而且有着对美好善良的士子的爱情追求,似“才子佳人”类的结合,展开了个性解放的思潮。

古代,文人一直比较受文学作品的青睐,这与作者的文人创作身分有关,他们或仕途无望,或有一定的官职或经历仕途的不畅。烟花女子的盛行舒缓了他们的压抑,文人对女性的嗜爱,使二者成为了文学作品的主角,并不断上演感人至深的“爱情”,在作品中开始重墨描写士子与烟花女子的关系。随着狐与女性的紧密关联,由于烟花女子的身分,狐女成为了青妓的比喻,狐女这样也就与士子多了那么一层暧昧的关系,这些题材往往成为传奇、古怪,这样小说的喜爱,文人作者也喜爱把这些人物重彩着墨,用华丽细腻的手笔来描绘两者之间的柔情蜜意,使这些作品得以流芳百世,让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明末以“反传统”、“尚人欲”、“重个性”为标榜,要求还原人性本来面目的个性解放思潮,对清初的蒲松龄是有影响的,这主要表现在作者《聊斋》中塑造了大批情狐形象。这些狐女大都有追求爱情的良好愿望。在《聊斋》这部作品中,这些狐女不管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有一颗热爱生活,追求爱情的诚挚的心,在爱情上,她们往往表现出主动性、坚贞性。夏绀弩先生在《中国古典小说论集》中指出;封建社会里“置酒高会,男女主宾欢聚一堂,觥筹交错,淡笑风生”的事是极不容易的,蒲翁敢于如此大胆描写,正是一种极为可贵的民主思想。

《聊斋志异》中的狐女与士子的关系并非都是男女之间的问题,还有异性之间的友谊关系。在关系爱情和友谊的差异上,作者不仅置封建礼教和“男女授受不亲”于不顾,而且明显颂扬人与人之间新的关系,这也是社会进步对人思想解放的一个推动。《娇娜》中狐女娇娜与孔生两者之间便是建立在异性纯真的友谊方面的。故事有两个精彩片段,一个是在孔生病入膏荒之际,皇甫申请妹妹娇娜为之治疗,孔生却因此喜欢上娇娜,但因娇娜年龄太小,故与松娘结为了夫妇。第二次是孔生为了救娇娜被雷劈死,后娇娜又用红丸将孔生治活。后来孔生将娇娜全家接到自己家,但始终同娇娜保持着纯正的友谊关系。这也使娇娜与孔生的友谊得以锻炼和升华。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纯真的一面,作者对男女之间关系的处理,对以往男女之间非性不谈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让人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另一个方面。《娇娜》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敢于大胆创新,另辟蹊径,突破了许多故事的俗套。作品中娇娜与孔生彼此救援对方,饱含患难与共的深情厚谊,他们却没有因此产生爱情,结为婚姻,然而又保持着两性之间的“良友”关系。友情高于,这正是带有新的思想色彩的社会观念。

三、极尽自然与社会的融合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指出:“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在这些花妖狐魅身上,蒲松龄不仅是突出事物的自然属性特征,且把她们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来描写。作者将这些幻化的形象,置于人类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让各种人物的人性和人情于幻化中得以表现。这些狐女们不仅具有普通人的形体、外貌和生活经历,而且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蒲松龄笔下的狐女各有各自的生活轨迹,因而也就各自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这些狐女往往与所居的生活环境相适应,还与各自所居家庭的父母的性格相适应,这些都使狐女的生活更具有生活现实气息,也是她们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关系相融合所具有的人性最美的东西,在《婴宁》中,作者刻画的婴宁生长在穷乡僻壤,与城市社会炯然不同,这也造就了婴宁少受封建妇女教育的感染,也没有受到封建式家庭的管理与束缚,才保持了她那种淳朴、天真、娇憨、自然、乐观的性格,让人们感到一种人性自然属性的一面――人性最美好的东西――纯真。所以婴宁在作品中总是充满青春的活力,拈花微笑。孜孜憨笑正是她心无芥蒂,质朴纯真的性格的外化。

综上所述,蒲松龄以其如椽巨笔地塑造了这些勇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而又个性鲜明的狐女形象。作者写她的聪明、智慧、执着地追求人身自由和个性解放;写她们爱憎分明,对美好的事物和幸福的生活有着热烈的向往;写她们不怕艰险,不畏,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去帮助那些遇难的文人贫民。作者所塑造的狐女形象既有人性美好的一面,又受着社会规范的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束缚,更加具有生活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李建国.中国狐文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人与人之间关爱作文范文5

桃源居董事长李爱君怀着一颗对党炽热的感恩情怀,编织桃源社区爱的纽带,感恩这个伟大而又和谐的时代。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和谐桃源文化,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优势。在桃源居大家讲舞台上,一个响亮的声音在回荡着:“把忠心献给人民,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孝心献给父母,把责任心献给企业。”挑源居的党员们和企业员工生动而活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实现了桃源文化发展新的自觉性和新的提升,是桃源社区催生和孕育的时代产物。

歌唱与演讲,是桃源人抒怀的一种表达;微笑与幸福是桃源人最真实的生活写照。桃源社区居民在社会经济、文化上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他们怎能不放声歌唱?为桃源居高尚国际化人文社区的成功实践而感到高兴和自豪。在这个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的社区里,居民完全实现了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全福利体系。

桃源居社区党委书记杨贤辉介绍说,社区自2002年成立居委会后,相继成立了社区党支部,2005年9月成立了社区党委,下设五个支部,在编正式党员113人,第一位书记由开发商董事会常务副董事长傅金波担任。开发商对社区党组织的重视可见一斑。

在桃源居社区举行的党建活动中,还有被党员们称赞为“党的女儿”的澳籍华侨、桃源居董事长李爱君。这些年来,桃源居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和她对党的事业的理解和忠诚是分不开的。中国政府凝聚侨心,为华侨创造了许多回国投资的优惠条件,作为一个中国人,理当报效伟大的祖国。桃源居社区建设是“党的领导,政府管理,企业投资,居民共建”十六字方针最完美的体现和结合,它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想中的现实,更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升华。

和谐社区、高尚社区、关爱社区是党的女儿李爱君吹响的激越号角。和谐社区将社区建设提高到了新高度,富有挑战性、典型性。她要把人类向往天堂所追求的美丽家园变为现实,这个人与人相互关爱的桃源居,气势磅礴的书写了党的英明领导,人民安居乐业的新篇章。

李爱君坦言:“我生长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尽管我移居海外,但永远是一个中国人,尽管我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我是喝着党的乳汁成长的,是党培养了我,教育了我,给了我一切,我愿为祖国繁荣强大贡献一份力量!”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位爱的传播者,一直在为人民群众奉献爱心。社区关爱精神折射出伟大时代的思想光芒,在爱心的互动中,社区脸上的“关爱”之心,深深地体味到了淌在社区血液里的“关爱”之情。

和谐桃源,关爱社区是特定精神文明的凝聚和积淀,又是以特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和载体的制度文明。社区关爱是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扬,反映时代文明的程度,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桃源居关爱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的特征;我们带着感恩服务!它包涵了人类最正直的情感和人生最崇高的价值。

儿女隋长是爱、邻里相亲是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爱、和睦相处是爱、百头偕老是爱……这是爱的奉献,桃源居把中华民族古老而优秀的文化挥洒得淋漓尽致。

人人爱的奉献,人人爱的传播,成为桃源社区最伟大的精神,作为社区的灵魂,催生出时代的先进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赋予和谐社区生机与活力。桃源人博大的胸怀建设和谐文化,也就必然体现和坚持了百姓的根本利益,以开阔的文化视野,去传播时代异彩,充满科学发展精神,体现人类智慧的世界文化。

社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和友爱的关系,这是李爱君一直致力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先进道德要求和道德境界,也是社区成员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生动写照。家在美丽公园中,人在绿色图画里,这样的意境,这样的快乐理应成为和谐文化的准则和特征。桃源人慈善与服务两大爱的职能纽带,完全彻底的服务,形成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

社区是生活的艺术化,是艺术的生活化。桃源居因为有爱所以感动,一个感恩让社区分外激动,那就是对党的感恩,对人民群众的感恩。桃源居因为关注自然、关注文明而升华的美好心灵,传扬人类的崇高美德,用爱的火炬,照亮社区前进的征程。

李爱君认为,社区是城市的组成细胞,是城市建设的基石。只有致力于打造充满关爱、和谐共处的社区,净化人们的心灵,改善人们居住的大环境,才能做到人们彼此心灵的守望和依存,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和谐。

社区一支由60岁以上老党员组成的义务治安巡逻队,帮困助弱成为社区精神文明一道亮丽风景。桃源居,用歌舞表达最直接爱意的党员们,同样在义工、社工组织中发挥“领头羊”作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了广大业主,团结了广大业主,唱主角,挑大梁,交织出桃源居文化盛宴,一曲曲谱满华彩的乐章在社区震荡。挑源居的党员们用亲人般的赤诚感情和朴实无华的点滴情怀,把帮助他人视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把身边群众的幸福和快乐当作对自我最大的褒奖和荣耀。

桃源居优美的人文社区环境,百座成语雕塑、千米文化长廊、万人聚集的大家乐舞台。腰鼓队、太极队、秧歌队和歌舞表演队等众多文艺团队,成为人们互相关爱交流的阵地。中秋节、文化艺术节、一个个喜庆洋洋的日子,营造了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欢乐气氛。为了更加丰富桃源居的社区文化,背后有许多人在默默地奋斗和耕耘,也许人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也许谁也没有把他们记住,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已经置身于桃源居爱的洪流中,由衷感到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平凡工作者,在时代关爱的大舞台上,上演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桃源居正是有这么多的无名英雄,才成为丰富多彩的世界,爱的世外桃源。

一个社区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国家治理靠法律,社区管理靠文化与教育,社区文化的崇高境界就是社区关爱信仰,一个浓郁的社区关爱文化,用高度去思索,用深度去拓展。社区关爱使人幸福,关爱使人感到生活的美好,是人与人之间核心价值的体现,是社区追求的极致精神家园。

唯有关爱,生命才有意义;唯有关爱,社区才会和谐。关爱之社区,浓缩民族复兴之路。一点关爱就会带来无限的快乐,无尽的关爱桃源,炫耀着和谐桃源社区历史文脉。欢乐洋溢之桃源,和谐幸福传情之社区,借传统中秋、国庆之际等

举办了主题为“营造和谐家园、邻里情千家同乐、万人舞迎国庆”系列活动。桃源居5万人热情似火,激情澎湃歌唱党的好领导,人间关爱在心间,仙境那有人间好,嫦娥下凡到人间。

桃源人都心地善良、热爱生活、热心公益事业、倾力为爱鼓与呼。以一颗热忱的心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以一颗感恩的心报答伟大的时代。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从而赢得了人们的依赖和爱戴,被赞誉为“爱心大使”,“爱心婆婆爷爷”、“爱心教育大师”、“爱心义工社工”,成为“热爱家园”、“热爱老人儿童”、“热爱祖国”的光荣群体。因为有爱,这个社区那么使人温暖因为有爱,人与人之间那么和谐。既然是桃源居,那就人人爱生活、爱家人、爱家园、爱社区、人与人之间关爱无比。

桃源人做好事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所有的人,爱就在身边,爱无时不在,爱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为社区筑起爱的家园,以感谢党和政府,他们用这种简单而又朴实的爱,诠释着对祖国的大爱,对人生的挚爱。

桃源人时刻牢记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居民相敬如宾,家庭知理重情,以一点一滴的爱心与责任,共同建设和维护着社区道德文化价值体系。他们目睹社区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才是最伟大的党,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

李爱君最爱讲的一句话便是:“我们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是社区居民最基本的生活准则。感恩伟大的党,感恩伟大的时代,感恩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桃源居感恩的形式与活动多种多样,社区感恩大讲堂,德育教育基地、关爱行动计划等等,营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与和谐。

若问桃源人为什么这么念念不忘感恩伟大的党,这就最好回答就是多年来社区在党的领导下,政府的关怀下,居民共建走过了风雨历程。是党和政府改革的政策诞生了桃源居社区;是党和政府的关怀,桃源居社区擎起了社区教育的大旗、文化大旗、创建平安家庭的大旗、建设和谐社会的大旗。

关爱是社区政治宣言,感恩是社区之魂魄。在关怀与感恩中感受到了桃源人平凡中的伟大,寻常中的高尚,这种鲜活的桃花源般关怀与感恩精神,亮出了桃源人迎风招展的旗帜,关怀与感恩的旗帜,高举着理想和信念,是凝聚人心和力量的法宝。开创了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和谐社区,书写着社区恢宏发展的史诗。和谐社区的丰硕成果可感可触,美好前景无限光明。

桃源居关爱与感恩精神,赋予时代深厚的主旨思想,人间祥和的天伦画卷,展开闪光的一页,见证社区的辉煌。社区因人而生动,人因关爱与感恩而和谐共享。桃源居有人间最美的风景,有人间最美的真情。因为关爱与感恩,桃源人满怀豪情地把社区建设为和谐融洽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浓浓的家园意识传递着桃源居真切的归宿感。

关爱与感恩正是社区居民幸福生活的真实照。业主既是社区建设的主人,又是共建共享的主体,他们的家园意识,来自于对社区的热爱,来自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与幸福。桃源居是跨越时空感受巨变的感动,在感动中更好地建设社区。社区服务为了大家,居民自豪感、认同感、幸福感、时刻洋溢在脸上,时刻激发着共同建设美好社区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近日,桃源居将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为党员庆祝生日结合在一起,桃源居的党员度过了一个欢快、富有意义的生日。在党员集体生日联欢会上,党员们将十七大精神融入小品、歌舞节目中,引来了社区居民此起彼伏的如潮掌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履行好党的执政使命,继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成为党员生日晚会的主旋律,传颂在桃源人心中。晚会还为党员的准备了一份别致的生日礼物――总书记所做的十七大报告读本。

对于社区党建工作,李爱君董事长有着她独特的思考和定位。从桃源居的建设大军、管理团队,以及桃源居高度自治的各项社区居民组织,党员始终是中坚分子和中流砥柱。党员是人民群众中思想积极、觉悟高、掌握了各项技能、遵纪守法的先进个人,用他们带动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就是做好社区党建的核心所在。“在桃源居,党员没有任何特权,或者凌驾于居民、组织和群众利益之上,更无一人,肩上只有担子,只有更好的为社区组织和居民服务,才是桃源居党员的神圣使命和本色体现。”李爱君如是说。

第一届社区党委书记由开发商董事会的常务副董事长傅金波出任,从根源上体现了政府在培育党建工作上的良苦用心。在社区开发管理过程中,社区党委发挥了方向性作用,引导开发商组建各类社区组织。党组织使党员形成一个纲举目张的合力,面且这种合力和精神,能够辐射到社区各个组织机构中,形成集体的战斗力,才是党员的最佳作用力。由社区党员、社工、义警、义工、居民组建起新型党民关系,就是建好社区党建组织的强大后盾和坚实的基层保障。所以在桃源居,绝大部分组织的领导,几乎都是党员承担。

企业大力支持社区党建工作,如提供办公场所、活动经费、组建民非企业发展社区经济等,使社区基层党的建设,能够顺利的完成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归属关系,使他们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才能更好的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社区居民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邻里和睦相处、各项事业发展良好。既提高了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又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

杨贤辉书记谈起社区党建时说,桃源居社区党委成立后,社区的定义和范围都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传统概念中居委会的范畴,而是由社区党委领导社区工作范畴。在这个范围内,桃源居社区党委与社区管理上有了很好的对接,并与直接有关系的社区的组织诸如:社区工作站、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社区民间组织、集体股份公司,以及驻社区的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党员干部都能在社会区建设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然而,目前在一些社区组织的现实运作中,各组织之间往往是各自为政,结果是大家都努力了,投入的工作总量也不少,却没有形成合力,有些组织的作用甚至互相抵消,此时,党组织的关系就发挥不了重要的作用。桃源居党建从制度本身剔除了原有弊病,使各项工作和大局保持了一致,走出了新路子。

在社区党建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是党组织在社区组织中领导核心地位。在这一层面上,主要是解决党组织中全覆盖的问题,发挥党组织在各支部内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其次是设在社区工作站的党委在整个社区的领导核心地位。在这一层面上,主要是解决社区党委在统领和协调整个社区范围内各单位共同开展社区建设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形成社区建设的合力。桃源居就是很好的利用了社区党委和各支部的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强化社区党委作用的关键在于:一是完善社区的党组织网络。成立社区党总支,社区工作站、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社区民间组织和集体股份公司的党支部都接受社区党委的领导,通过党的组织网络奠定社区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二是强化社区党总支的协调能力。对党组织关系不隶属于社区党委的单位,如物业管理公司、驻社区机关单位等,通过完善社区党委与其党组织的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各种社区组织的资源和力量;三是社区党委与社区工作站实行领导交叉任职,落实社区党总支对社区建设的具体领导作用。

人与人之间关爱作文范文6

关键词 香港;文化根性;抉择;身份

在九七回归之后,香港便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特别行政区,但是回归并无法直接而简单地完成文化以及价值体系的续接,在制度和观念层面甚至还可能呈现为某种形式上的断裂。而这种政治文化语境也自然而然地映射到文学艺术层面,在诸多的艺术作品中,香港多呈现为一种“双城”的特性。特定的历史体验使得港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抹去英属殖民统治的记忆,在西方与东方之间,在传统文化的召唤与现代文明交织的语境之下,身份既是一种渴望,却又不可避免地陷入无穷的焦虑之中。缺少自主抉择空间的港人在特定的历史场域之下,呈现的是一种迷失的憧憬和无奈的等待。在新的文化语境下,在回避和纠缠过去的同时,似乎由于制度以及文化认同障碍还难以在短时间内折服于大陆的强力的文化认同要求。于是,在香港的影像中,斑驳的过去和迷惘的未来作为叙事的主色调,让香港电影呈现了浓郁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关锦鹏、陈可辛和王家卫等新锐导演就是以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的作品流露了面对这座“双城”的记忆的感伤和感伤的记忆。

一、迷失“重庆森林”――王家卫影像的焦虑主题阐释

王家卫凭借《重庆森林》、《旺角卡门》、《花样年华》以及《2046》不但确立了其自身独特的影像风格和叙事方式,也同样确立了他作为一名亚裔导演的国际地位。在王家卫的镜头语言以及叙事中,所张扬的和探索的,恰是香港这种尴尬的文化身份处境。因此仅仅以恍惚的镜头和奇异的画面来定义王家卫显然是不够的,“王家卫电影的恍惚镜头和奇异画面之中,总是伴随着某种明显的灼痛和焦虑;而看罢影片,却又总是积淀起淡而不逝的莫名沉重和悲哀。”这种焦虑与困惑、迷失与寻找的后现代主题之所以受到一种跨国认同,在于这种情绪兼具了一种跨文化的泛人类的关怀,在一个商业消费主宰肉体和灵魂的年代,作为一个个体,似乎都难免陷入到了这种莫名的危机和对个体寻找和迷失的危机之中。在多元而驳杂的文化语境之下,为新的价值基点的确立提供了诸多的可能,而这种抉择势必伴随着传统与现代的激荡,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碰撞。于是为灵魂寻找一个归宿成为王家卫电影执著的探寻。

1 边缘人的城市寻梦。

根性的寻找是王家卫镜头下人物宿命般的追求,因为无根,所以寻找;即便寻找,却也无根。在王家卫的镜头下,“他们是永远在等待生意上门的杀手(《东邪西毒》),他们是在街上逛来逛去的警察(《2046》),他们是无所事事的阿飞(《阿飞正传》),他们是酒店做侍者的同性恋者(《旺角卡门》)。作为王家卫影片中的主角,她们是永远心不在焉的店员,她们是永远不落地的空姐,她们是在夜店勾搭陌生男子的。王家卫的视点,总是投向这些和正常人稍显不同的边缘人,他们没有名字,没有家人,没有同事,似乎游离于这个社会之外,每个人都像梦中一样虚无;他们没有根,他们深入到社会的每个部分,同时又可以游走于社会之外。他们拔断了自己的根,然后开始寻根”。在人性的建构过程之中,根性诉求是永远无法回避的。伴随着对“家”的渴望,人类永远憧憬着为灵魂寻找一个栖息之所。王家卫的镜头下的人物,根性的建构既是一种渴望,又是一种回避;既是一种自觉,又是一种无奈;既是一种逃脱,也是一种迎合。于文化层面而言,香港是一个万能受血者,同族与异族的血液已经不可避免地注入到了他的体内,娱乐、商业、精英、平民在新的文化价值建构的召唤之下,出现了某种形式的断裂和艰难的续接。历经了“东方好莱坞”的喧嚣与繁华的香港电影面对新的文化语境变迁,在一个貌似强大的城市实体的耀眼的光芒之下,无法遮盖港人面对自身未来命运的忧思。原有的经济贸易中心和文化消费中心的地位还是动摇了,边缘化的定位和想象自然会延伸到艺术创作之中,于是边缘人的城市寻梦成为一种象征,也成为王家卫影像的创作母题。非主体性的形象建构既可以解读现代人主体性的缺失,同样表征着作为一个以地域为界限的文化社群尴尬的定位。

2 二元对立的诗意抉择。

如果说思想文化层面的一元论常常遮盖了生命的本性,那么多元杂糅的文化抉择也常常让人迷失,尤其是在传统与现代交界的文化转型期、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汇的路口,这种抉择更显得无所适从。在王家卫影像中边缘人物的憧憬与迷失,源自于王家卫自身的充满矛盾和对立的思想和艺术表达,也是香港作为“双城”特有的文化情结在影像世界自然的流露。“人文主义情怀/悲剧宿命意识、浪漫诗意/日常现实、古典思想/后现代的表达、作者化电影的强大主体精神/间离效果式的冷静旁观、叙述/抒情、记忆(梦想)/现实、追寻/逃避……”与其说王家卫的电影表达一个主题,还不如说他渲染了一种情绪更准确;与其说人们喜欢王家卫电影里的故事,还不如说人们喜欢享受王家卫电影所营造的感觉更贴切。“《旺角卡门》的悲闷与矛盾;《阿飞正传》的自信与自恋,《重庆森林》的自怜与,《东邪西毒》的寂寞与哀愁,《堕落天使》的寄托与思念,《春光乍泄》的忧伤与悔恨,《花样年华》的暧昧与拒绝,《2046》的寻找与迷失”这种充满了悖论色彩的表达,暗合了现代文明发展所遭遇的瓶颈。一方面我们在尽情享受着城市文明带来的丰厚的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却又无法逃脱后工业社会所带来的精神的困顿与迷失。精神价值对物质价值的过度依赖,使得生存不得不接受物化的结局。在真与假之间,在虚与实之间,我们失去了一个判断的标准,失去了价值确立的基石。这种二元对立的抉择既是跨文化的现代性的焦虑,自然更表征着香港这个特殊的城市所浸润的漂泊的文化个性。王家卫以感伤的诗意呈现了这种多少带有些悖论色彩的无奈的抉择,以朦胧的表意策略洞悉人物内心更为矛盾的复杂的真实。

3 憧憬与迷失的杂糅。

王家卫的影像里流淌的总是挥之不去的迁徙情节,延续着身份的找寻与失去。淡化的故事的叙事特征和恍惚萌动的镜头语言在标识王家卫独特的电影文化身份的同时,也表征着香港这个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错综复杂的关系。在王家卫的影像世界里,充斥着杂乱的骚动、憧憬、压抑、迷失、孤独、困惑与烦恼,我们一般很难在他的电影里感知到完整的故事和比较清晰的思想,能够感知的大多是对生命最为直觉的触摸和青春里无尽的惆怅与忧伤。正如在电影《花样年华》影片结束时的字幕:“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他一直怀念着过去的一切,如果他能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在王家卫的影像世界之中,人物活动的场景大多定格在迷离的都市, 在这个丰富而拥挤的世界里去呈现人们无尽的孤独,人生失去了坐标,行动的便捷和资讯的发达并没有让人彼此走得更近,而是让彼此之间的心灵交流变得异常艰难。“沙漠的另一边还是沙漠” (《重庆森林》),这种荒诞的等待让我们似乎看到了戈多先生的影子。世界虽有他乡,这人生彼岸的探寻却是如此的艰难。似乎无论走到哪里,人千方百计逃脱孤独漂泊的宿命最终陷入徒劳。从《重庆森林》到《2046》,王家卫一直坚守着自己特立独行的影像风格,在充满怀旧和感伤的叙事情调之中王家卫尝试通过对源头的寻找和对感觉的迷恋来完成对物化现实的批判,独特的时空处理方式使得王家卫的电影总是让人们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流转中彰显生活的碎片化和荒诞感,而他个性独特的声画组接方式和注重感受和体验的剪辑思路也使得影片赢得了最大限度的市场效应和票房回报,也由此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香港后工业与后殖民语境中的作者电影的独特景观。

二、双城故事――陈可辛电影的“双城”情结与爱情叙事

从文学到影视,爱情成为艺术创作亘古不变的叙事母题。它不但隐含着人类独特的生命体验,自然也承载着一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生存境遇。香港导演陈可辛一直坚守着自己创作中的爱情主题,从《双城故事》、《甜蜜蜜》到《如果・爱》,陈可辛以爱情主题诠释成长的艰辛,映射了现代城市生活中爱情遭遇放逐的无奈。而以爱情为载体的人物命运遭际则折射着一个时代特殊的记忆,迁徙和漂泊让爱情因为距离获得了让人震颤的美感,但是爱情的醇美不得不让位于生存的世俗欲求的悖论,抉择见证了文化变迁过程中价值的位移。陈可辛将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对香港这座城市个性化的感知巧妙地融入爱情叙事之中。以草根阶层对爱情的憧憬、沉醉和迷失切入城市的文化年轮,以人物的漂泊情怀确证文化转型的身份诉求。

1 “双城”情结的延续。

“双城”情结是文学与影像表达中颇富隐喻意义的叙事策略,从《双城故事》开始。陈可辛的爱情故事片几乎无一例外地延续着“双城”的情结,几乎每一部爱情电影都无一例外地以两个城市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一个城市是他们曾经的故土,而另一个城市则是他们寻梦的乐园与伤心地,无论是《甜蜜蜜》中的香港,还是《如果・爱》中的北京,霓虹灯所散发出来的迷人的夜色曾经给予了他们对于城市和对于自己未来的无尽的憧憬和幻想。但是在个人遭际中,他们见证的却是繁华的都市表象背后无尽的冷漠与孤独,是困在物欲牢笼里艰难的挣扎和呼号。广州与香港、北京与上海、台北与纽约,寻梦的乐园里可能是灵魂苦苦地挣扎,生命的个体在城市之间的迁徙意图最终确立自己人生的坐标,却每每在寻找和追逐的过程中不断地拥有和失去,在憧憬和记忆中饱受苦痛的煎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在新与旧之间、在获得与失去之间,人们总是在迁徙的过程中确证着灵魂的栖息之所。“双城”建构无数个浪漫的邂逅,却又无情地拆解着相守的甜蜜。城市的霓虹装点着城市的繁华,却无法消解生命的迁徙所铸就的漂泊与孤独。“双城”已然成为现代人的寄居法则,人们喜欢享受一个陌生化的城市所带来的新奇和活力,在陌生的城市里放逐自己的理想和欲望,如同人们对爱情的憧憬,铅华洗尽,方显生命中最真诚的渴求。

2 爱情的憧憬与迷失打造怀旧主题。

如果说双城是陈可辛人物活动的背景,那么对爱情的憧憬与迷失则是他影片叙事的主线,他以爱情叙事见证似水流年,因为爱情是青春记忆中永远不会褪色的胶片。陈可辛的爱情叙事总是充满着韵味十足的怀旧气息。《甜蜜蜜》讲述了一个城市与爱情的故事,通过来到香港寻梦的李翘与小军在10年间由偶然相识、相恋、相爱、无奈、分手到重逢的感情经历,凸显了城市不经意之间的变迁和彼此内心对真诚的爱情的不变的守候。片中最感人的也是对两人爱情命运的描绘,从开头的错过到中间的分分合合,再到结尾的意外重逢,两人历尽了千辛万苦,无奈中透露着沧桑。或许,甜蜜是人类味觉层面恒久的憧憬和迷恋,对城市文明的向往,注定了李翘与小军的爱情要经历无数风浪。在传统伦理道德与当下生存法则的规约之下,原初的心性不断遭遇来自现实的强力扭曲,对爱情守候不断地遭遇着现实的背叛,爱情成为童话般的遥想。从《双城故事》、《甜蜜蜜》到《如果・爱》,陈可辛一直坚守着爱情叙事的个性诉求,以爱情叙事作为文化的切片,自然可以洞悉时代的变迁、价值的迁移和个体生命的真实渴求。通过爱情叙事,陈可辛以感伤和忧郁的镜头语言完成了个性化的影像叙事。

三、缠绵悱恻“胭脂扣”――关锦鹏的女性情怀

28岁开始执导第一部影片《女人心》的关锦鹏,擅长以细腻的手法和华美的画面,描绘和触摸女性特有的情态和心理,从《胭脂扣》、《阮玲玉》、《红玫瑰,白玫瑰》、《越堕落越快乐》和《蓝宇》到《长恨歌》,关锦鹏以特有的镜头和笔法塑造了一个个凄婉动人的女性形象。而女性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作为某种制度和文化象征和隐喻,同样在关锦鹏的作品中得到了较为独到的阐发。一个女性的命运变迁常常映射着一个时代的记忆,表征了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之下人们艰难的价值抉择、道德抉择和文化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