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工程论文范例6篇

园艺工程论文

园艺工程论文范文1

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必须包括人工和自然两个构成部分,把人工和自然合理的结合起来,就组成了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这便称为物质元素。自然环境,其实就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原来就有的那些大树、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以及地形。除了物质和自然元素之外,还有精神和人工元素,人工环境既是在充分利用自然因素的基础之上,通过人工,尽可能的创造出不仅能让人赏心悦目又能令人舒适的环境景观。精神元素也即是人们心理上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历史性、社会性以及地域性,这能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共鸣。随着人们生活的逐步提高,对其生活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其不仅具有观赏性,还要能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甚至还要具有调节气温的作用,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规划时,要尽可能的利用所有能用的自然环境来创造更让人们舒适且有利于生态的人工景观,要让人们感受到形态各异、安全安静的同时,还要能在园林的世界里找到一种归属感,进而营造出一种温馨、祥和的居住环境,让人和环境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这在某种程度上强调了一种环境的景观的共赏性。在居住区景观环境中,一般有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之分,主要由花草树木等自然植物所构成的植物景观称为软质景观,反之,主要由道路景观、景观建筑等组成的被称为硬质景观,进行园林建设可以尽可能的优化居住环境的质量,建立相对比较健全的生态环境,进而促进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现代园林的技术特点

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以及建设,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生活,因此必须依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为基本前提,让山水地形、树木花草、动物、土壤及大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气候因素等都能得到充分利用,不仅要合理布局还要精心设计,这样才能创造出尽可能接近大自然的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生态景观环境。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建设中,除了充分利用自然存在的物质外,还有混凝土、仿毛石砌块等品种也较多,或有刚研制开发出的材料等以前很少在园林中被使用,以及在我国古代就已经被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等,这些材料的使用使得园林环境别具一番魅力。园林景观设计应与建筑设计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有可能达到“自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创造山水化的人类居住区,在现代园林设计建设中,提倡主要用植物来进行造景,要尽可能的减少使用硬质景观,例如山石等,其在现代园林设计建设中属于可有可无的物质,但它在现代园林中也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如果把山石作为主要景观,那它一般就被赋予了特别的感情,使其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如果把山石作为植物的点缀,一般把它们有规则的放在植物的根部,这样不仅可以衬托树的优美,还可以增添野趣,显得自然随意;如果把山石和水有机结合起来,其变化形式更多,可营造出水依石、石靠水的轻盈、幽静环境,让人沉醉其中,不忍离开。所以,置石也是符合现代园林更好发展的趋势,可以通过置石建设具有生态效益的人类生活环境,因此,它在现代园林设计建设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构景作用。

3现代园林的存在价值

园艺工程论文范文2

关键词:设施园艺;考核方式;改革;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016-02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进步,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创新精神。然而,传统考核方式注重理论考核,这与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不相适应,继续完全沿袭传统考核方式将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况且,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也不同,其考核与评价方式也应不同。因此,高职教育考核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一、《设施园艺》课程特点

《设施园艺》是园艺技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阐述园艺设施建造、园艺设施环境特点、园艺设施环境调控、设施作物栽培、无土栽培技术等内容,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均很强。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园艺设施建造、环境调控、设施作物栽培等核心内容,能够从事设施园艺相关工作。

二、考核方式改革迫切性

目前,高职高专的专业课程考核中仍然存在着考核方式单一现象,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核,开放式考核方式较少,理论考核内容多,技能操作能力考核少。单一的考核方式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学业和技术运用的真实水平,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技能性、操作性和岗位性强等特点,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注重操作技能和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强化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之前,我院《设施园艺》课程考核主要采用期末理论考核的方法,该方法虽然具有知识容量大、覆盖面广、容易量化等特点,但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不能反映学生解决和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更加全面、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情况,需要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实际生产,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授课老师也可通过考核了解教学效果,应时调整和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革《设施园艺》考核方式探究

(一)《设施园艺》考核成绩评定方式

根据课程特点及岗位技能要求,对园艺技术专业《设施园艺》课程考试进行改革,将传统的一次性闭卷考核改变为注重实践操作、分析和创新能力的分阶段性考核。学生最终总评成绩由各部分考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加权得到。考核由平时考核(30%)、技能考核(30%)、理论考核(40%)等三个方面组成。

(二)《设施园艺》考核方式建议

1.建立园艺专业考试标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单纯以课程知识的考核分数来衡量学生对一门课程掌握的程度就显得非常不全面,建立科学、合理的规范考试标准,把考核当作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全面评价学生能力。要做到全面、客观的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情况,就要从考核内容、方式等方面设计出一套相对完整、切实可行、能充分发挥考核功能和实现教学目标的考核标准。为此,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设施园艺》课程考核标准,作为考核该课程教学的依据。

2.改革课程评价方式。根据高职教学的要求,高职学生不仅要学习与课程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熟练掌握课程规定技能并能够与实际生产相衔接,适应生产工作岗位要求。这样考核的内容就要加大平时及技能考核权重,具体考核组成如下:①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学生课程论文完成质量、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训报告完成情况,进行综合量分,占总成绩的30%。②技能考核。重点对《设施园艺》课程中设施园艺建造、设施园艺环境调控等核心技能进行考核,综合量分,形成技能考核成绩,占总成绩30%。③理论考核。重点对园艺设施建造、园艺设施环境调控、设施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等理论性知识进行考核,考核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占总成绩的40%。

3.采取适合职业教育的考核方法。高职教育教学要求突出实践技能、注重学生专业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根据课程特点,研究适合课程的切实可行的考试方法。

(1)在单一科目考核中,突出理论知识对实践生产的指导意义,真正达到通过考核反映出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及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的能力。例如在对《设施园艺》中项目“日光温室的建造”阶段的考核,我们把日光温室设计的原理等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当地的纬度、气候条件、生产条件及该温室在当地的应用情况相结合,因地制宜,充分体现设计要为生产服务的理念,更具有实践应用性。(2)改革考核方式为阶段性考试,重视过程考核。《设施园艺》课程的实践教学受到季节、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多数技能训练项目受到气候和季节条件限制。因此,阶段性考核是最适合《设施园艺》课程的评价方式,使生产实践和课堂、学习与考核相融合,实现教、学、做、考一体化。《设施园艺》课程中“穴盘育苗技术”的实训项目的考核便是这样完成的,这样的考核针对性和操作性强,同时对学生适应岗位技能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3)在考核评价中,依据考核范围的全面性、考核指标的系统性、考核主体的多样性、考核方法的综合性的原则,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形式,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为学生今后适应生产一线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与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相比较,这种考核方式更全面、更客观,效果较好。

4.建立考核分析与考核反馈机制。考核分析既是高职考核过程中的基本步骤,又是促使考核评价走向科学、合理的必要手段。在高职考核管理过程中,加强对考核的分析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考核的分析分为两个部分,即对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成绩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能够准确、有效地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操作能力程度,准确分析教师教学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考核的评价反馈,帮助教师完善教学计划,调优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技能教学和创新等。

参考文献:

[1]孙淑凤.高职蔬菜栽培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研究[J].考试周刊,2012,(75):8-9.

[2]田伟,刘艳侠,郭振升,等.高职高专作物栽培课程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

[3]姜国立,朱丽丽,李井会,等.园艺专业主干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2,(55).

[4]秦旭,王猛.浅谈蔬菜栽培课程模块教学及考核方式的改革[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

[5]陈元生,刘永贵.高职课程《设施园艺》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园艺,2009,(5).

[6]曹庆杰.应用型本科《设施园艺》的教学探讨[J].职业技术,2011,(7).

园艺工程论文范文3

关键词 环境艺术;园林艺术;理论;发展

上下五千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类不断征服环境,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历史。人类对生存环境的探索,对环境艺术的探源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未停止过。环境艺术理论在与整个人类文明史同步同律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变革与完善,人类逐步认识到环境艺术必须以“真、善、美、爱”的人为中心,从人的需要出发,以人为本,在认识人的主体性以及环境的整体性的基础上创造出完美的生活环境。现代环境艺术逐渐成为人类的新觉醒,人类在理性上认识到挽救地球环境的急迫性,在情感上也认识到创造人性化的生存环境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而且具有别具一格的风格,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艺术意境真正进入一种“情在景中,景在情中”的高雅境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魅力之所在,就是不论是谁,只要身临其境都或多或少地为其所感染。在其曲折、婉转极富东方传奇色彩的发展过程中与环境艺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当今园林工作者们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应注重研究环境艺术理论,在平凡生活中感受艺术的存在,将环境完全艺术,七,将环境中的人本身应当成环境艺术的主导因素。这样使得环境孕育出更为高尚的人性,而高尚的人性则能创造出更为和谐的园林艺术。

1,环境艺术的变革历史对园林艺术的影响

人类不断繁衍的历程伴随着人类不断改变环境以及征服环境的过程。人是环境的产物,而人亦不断影响着环境艺术的变革,人与环境互为因果。环境是人类延续生命和发展文化的一个空间、时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多元互动的系统。而环境艺术是这个系统中与人的情感表现相关联的符号过程及其全部表现形态。回首环境艺术发展的历程,园林艺术伴随着环境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受其影响:

1,1在混沌初开的原始社会,人类将自己对环境的恐惧情感表现为图腾(护身符或族徵)崇拜或巫术仪式及道具。因此,当时的人类对园林的理解处于原始,且极端恐惧状态,“无由神体,万物皆神”的园林艺术在人类的情感中也只能作为生存的场所,在生产力及创造力极为低下的背景中,亦有很难征服之感。当时的园林艺术也只能是原始粗放的状态。

1,2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建造了较为安全庇身所之后,人类对环境的恐怖感就了半信半疑心态,巫术活动渗入了游戏心情及神秘感,在艺术形式上表现为斯芬克斯式的人生之谜及不可捉摸的微笑。随着人类生存能力的增强,人类步入环境艺术和谐时代。在此同时在代中国园林在汉民族为主的文化在几千年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孕育出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从周文王筑灵台,灵囿用作狩猎,平樵之用的园林到秦始皇“作长池引渭水………筑土为蓬莱山”以供帝王游赏园林。随后汉代后期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而开凿太液池,池中堆筑方丈、蓬莱、瀛洲三岛形成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池三山”的滥觞。此时,中国园林作为风景式园林的特点已经具备。而南北朝作为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转折点,以隐逸野居为高雅的高官显贵们私家造园对大自然加以精练,典型概括启发了园林艺术写意创作的方法的萌芽。北魏济阳的御苑“飞阁柱通,凌云跨谷”到唐代文人参与造园,建成著名的“辋川别业”建筑配合自然山水形成各具特点的景区,以情于景,因景生情。中国古典发展的高潮时期,明清的园林,以较大的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出现,从“园中水程十数里,舟莫或不达”可见其规模之大,清代中叶乾隆、嘉庆时期的皇家园林气势宏大,精湛的艺术造诣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高潮。这一系列的变革与环境艺术变革的历程息息相关。

1,3近百余年来,大工业时代的到来,由于人类长时期未能注意到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的存在,世界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人类迫切需要情感与物质的平衡,环境艺术已进入现代主义时代,多元化时代,无大师时代,艺术家们必须到平凡的社会环境中去,少数人创作与少数人享受的时代一去不返。现代园林艺术亦成为人类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服务的对象成为广大民众。人成为园林艺术的主体,现代人文主义色彩的环境艺术亦引导现代园林艺术成为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消费品,主导者,伴随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生,一系列服务大众,源于大众的大众化园林艺术作品应运而生。

因此,人类认知环境艺术理论发展史的过程,也是人类逐步理解园林艺术内涵的历程。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更为深刻的意识到环境艺术的发展历程对园林艺术发展的影响。

2,现代环境艺术特点对园林艺术创造的指导作用

现代环境艺术进入到高度发展的时期,其主要有两大特点即人的主体性与环境的整体性。

2,1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对园林艺术的影响。人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向,大众参与设计与创作,大众共享艺术成果与多元审美观念兼容。中国古典园林在其发展的大部分时代其共同点即为园林仅仅作为少数人享受及感受的空间,随着朝代的革新,园林艺术的观念必须同步变革,少数人创作与少数人享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园林必须是大众参与的设计与创作,园林艺术已融入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能长久生存的园林艺术即是真正的艺术,园林艺术是大众共享的艺术,任何园林设计师与工作者能否最大限度满足大众对园林艺术景观的需求,必将成为左右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而现代环境艺术是多元审美观念兼容的艺术形式也预视着园林艺术必须将满足对不同审美情趣的群体的最大兼容,园林空间不仅作为大众享受生活的公共场所,还要逐步成为沟通联系环境和人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重要媒介,正是由于园林艺术作为现代环境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艺术形式在设计上更具以人为本,以人为主体的特点与特性,这也是现代园林艺术发展的主流与正确方向。

2,2环境的整体性对园林艺术的影响。

2,2,1时间的文脉如无尽之河,从过去到现代又流向未来,现代园林艺术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艺术发展的潮流,对每一样园林艺术作品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能更具生命力。中国古典园林悠久的历史及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对于每一位从事园林艺术创作者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在园林艺术空间里感悟人生,感悟历史的变迁,时代进步,人性复归。在园林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在充分了解历史及把握未来园林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艺术元素进行园林艺术创造,这样的园林艺术作品也必将成为中国园林光辉灿烂的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2,2,2空间文脉如无边之际,中国古典园林从发展的初期就一直坚持“虽由人做,苑自天开”讲究园林艺术与自然的融合,这与人对自然的无限向往的天性是分不开的,而现代园林也必将延续这一优良传统,自然的即是最艺术化的,最具生命力的。现代园林工作者只有深刻体会这一原则才能创造出永恒的园林艺术作品。

2,2,3多种艺术手段如共生之群落,组成一个即协调又竞争的群体,现代园林艺术已经与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密不可分,只有运用多种艺术手段,且掌握正确运用其艺术特点的能力,才能走到园林艺术正确的发展道路上来。多种学科的组合已经成为时展的主流方向,园林艺术在与多种艺术形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显示出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园林艺术在此过程得到空前的发展,取的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园艺工程论文范文4

[关键词]风景园林 施工 新工艺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199-01

1.风景园林施工新工艺概述

园林工程主要指的是以一定的技术手段作为施工基础,对园林的景观进行整体的规划建设,其中主要包括:园林中植被、山石的摆放、园林喷泉的建设、园林路面的铺设等。园林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实现城市的园林化,即如何处理好园林工程和园林景观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园林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更好的利用园林施工新工艺[1]。园林施工新工艺主要包括:园林施工的技术理念、园林施工的设备以及园林施工的技术。在现代园林施工建设中,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不仅要关注园林的道路建设、园林的建筑施工、还要关注园林中山石植被等的互相搭配[2]。在传统的园林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经常会忽略植被、乔木等的搭配,导致园林的整体艺术性水平不高。另外,园林施工新工艺对施工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不仅注重施工的过程,还比较注重施工的技术理念以及施工方法"在施工新工艺的实际运用中,如何协调好植被之间的搭配、如何进行园林小生态的改造、如何加强园林的建设以及管理工作都是当前园林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2.风景园林施工新工艺应用研究

(1)雨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的运用

雨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的用途是进行密封处理,例如用于密封结构的接缝、管、线等周围的渗漏[3]。具有双重密封止水的功能,当水渗透进接缝的时候,它能够利用橡胶的弹性及时的止水。

(2)高边坡防护技术的运用

在进行园林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进行高坡施工或者人工湖的施工,在这类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边坡防护技术[4]。在进行实际施工的时候,边坡防护施工方案的制定需要依照边坡的实际高度、当地的水质条件、边坡的坡度等进行确定。边坡防护技术的利用主要是为了增强边坡的强度,提高坡面的抗滑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边坡的力学性能,维持边坡的稳定性。高边坡防护技术主要运用于一些地质条件比较好的施工工程中,利用植物自身的根系固定周边的水土,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加土壤本身的肥力,还能够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砌体封闭防护措施对边坡的强度要求比较高,在一些地质条件比较差的施工工程中,主要利用这种防护技术镶嵌草砖,通过在边坡上铺设草砖,来达到水土保持的效果。

(3)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的应用

在土木合成材料中,三维网垫技术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材料,其结构类似于丝瓜状,主要的用途是对植被进行固定,其质地比较疏松、柔韧性比较强,内部大约有90%的空间可以填充沙子、土壤以及细石,植物的根系能够从中间穿过,并且不影响植被的自然生产,长成以后的植被草皮能够和三维网垫牢固的粘合在一起,植被根系能够深入地表,其深度能够达到30cm到40cm,形成了一层比较牢固的绿色保护层。

软式透水管主要分为三部分:水管过滤管壁、支撑的弹簧钢线主体以及少c管。软式水管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利用透水渗透的毛细原理,依靠纤维吸收土壤中多余的水分,达到饱和以后进入管道内部汇集,然后进行排水,该技术和传统的滴水式排水法并不相同。软式透水管的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软土层改良技术中遇到的难题。

(4)雨水回收技术的利用

雨水回收技术是当前园林建设中相对具有环保性能的施工新技术。主要的技术利用手段是通过修建一定的设施,或者对雨水进行特殊的处理,对降水进行收集,之后再进行重复回收利用,用收集的雨水浇灌花草树木等,实现对自然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3.风景园林施工新工艺应用管理研究

(1)探索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内在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园林施工新工艺也不例外,在引进园林新工艺的时候,需要对园林现有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不能完全摒弃原有的施工技艺,要将两者合理的结合起来,实现工艺技术水平的最优化。另外,在运用园林施工新工艺的时候,把握住园林工艺的正确发展方向,确保新工艺能够沿着正确的发展目标前进,并且还要保证园林施工的可行性以及经济性。例如,在进行园林施工的时候,不论采用哪种类型的施工材料,都需要维持路面的清洁、安全、舒适以及耐用"在使用新工艺的时候,必须重视这些内在规律的作用,对路面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

(2)加强园林施工新工艺运用的预见性

园林施工新工艺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施工的科学化以及合理化。另外,要了解施工区域的人文、地理、气候条件、水文地质等,对于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有一个整体、清晰的认知,还要对新工艺是否可行进行实践验证,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园林施工新工艺的预见性,促进园林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3)对园林施工资源进行合理的配制

在运用园林施工新工艺进行园林建设的时候,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制,遵照一定的原则,对土地、湿地、林地等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另外,还要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制,做到利用有限的东西创造出无限的风景,确保园林建设能够持续发展。例如,在进行园林灌溉的时候,可以采用新的施工技术,体现高效节水的特点,不仅能够节省水资源,还能够保证植物的日常用水需求。

在对园林内部的石材进行利用的时候,不论采用哪类施工工艺、哪种新材料,都需要对石材的摆放位置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还要维持石材的稳定性,安全工作一定要做好,才能够经受住雨水、暴风等自然破坏的考验。

本文从风景园林施工的需求出发,全面阐述风景园林新工艺的概念及分类,深入分析和探讨我国现有风景园林施工新工艺的技术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与风景园林施工新工艺相关的管理对策,为我国风景园林的施工新工艺的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华东.汪宏明.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分析[]J.赤子,2013(15).

[2] 韦艳梅,莫仁安.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三要素的分析与探讨[J].北京农业,2011(12).

园艺工程论文范文5

关键词:园林管理;造园艺术;应用

造园艺术作为一种景色设计的理念和设计手法在园林建设中使用广泛,城市园林作为一种环境绿化的景色和人类休闲的文化场所在城市建设中被广泛修建。其创作方式遵循生态发展的原理,合理规范设计,引导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成为国家城市建设中的风景名胜区,对城市的精神文明、环境保护以及人们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园林造园艺术的简要介绍

(1)造园艺术从表面理解就是园林创作的建造活动,在我国园林中的造园艺术手法多样,各种造园艺术都是因地制宜,各有千秋。园林体现的就是一种艺术景观,通过建筑物、山水、植物等各种景观的组合呈现出不同的效果,给人视觉上带来一定的满足感和美感。有的园林甚至就是植物的修剪合成而来,一些园林制造人员通过对高大的树木进行修剪,使其呈现不同的形状,对整个园林起着衬托的效果。

(2)传统的园林一般都是人文写意,根据古文化特色进行精心打造。在造园艺术中讲究设计的精雅,工巧百出。造园艺术在传统园林的创作中追求自然美、艺术美和情景交融的境界。传统园林在营造中首先要创造一个生机盎然的自然境界,使用高墙将城市和园林分隔开来,独立制造一种与自然相结合的美丽景色。不管是在建筑形式还是构造色彩上,都是采用自由的不拘束的创作手法。传统园林建设的第二个特点是注重艺术感,将园林的自然美景通过艺术手段进行加工打造,使得整个园林的布局更有层次感。在布局上加入空间艺术感,使得整个园林的画境和艺境有机结合,体现一种唯美的效果。第三是注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和写诗做文章有着一定的联系,由于古人借诗言情,写诗言志的文化气息使得传统园林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内追求一种创造的境界,通过假山、清泉等激发观赏者的情趣,引起观赏者的联想。

(3)现代园林在造园方面对自然的景色不是特别重视,大多数是通过人工精心雕琢打磨制造的一种模仿的自然景观,园林艺术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实施的城乡一体的景观建设,打破了古代封闭的自然结构,实行开放的大景观建设。现代园林是综合生态绿化、旅游、城市交通等一体化的建设。现代园林构造中,对艺术感的设计也打破了传统的立体空间效果,设计中体现着文化的融合,借鉴欧美艺术进行园林创作,体现着国家之间的团结和文化交流。

2 造园艺术在园林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及意义

2.1 园林施工前的准备

在施工中,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规定进行施工,对各个施工环节严格监督,避免施工中不慎造成的安全隐患。在资源使用方面要做到合理安排,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在施工之前,要对设计的造园艺术合理规划,做到整个艺术层面的效果明显,设计舒适。

2.2 增强造园艺术的整体效果

在园林施工管理中,对造园艺术的设计样式多种多样,在对植物进行摘种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摘种方式,有规则的行列式摘种,有菱形、六边形等不规则图形的摘种,还有盆景塑形的方式摘种。在凉亭的搭建方面可以根据园林的实际面积进行搭建,不能搭建在同一个位置,要采用各个领域不同配置的搭建方法;在各个娱乐场所的建造方面要保证畅通和封闭共存,既可以方便游人众多进行交流,也可以方便留出独处的空间。在各个景区的设置中,不能有太多的雷同,要做到独树一帜、各具特色,使得整个园林从总体上看有相似之处,但各处也会体现独特的魅力,使得园林的景色变化多样,建筑形态不一、层次有序。在建筑颜色的搭配上要有很好的视觉效果,要明暗有度,以暗衬明,建筑的大小简介要做到以少衬多,大中有小,这样可以使得游人在观赏中达到眼前豁然开朗的效果。有一种进入桃花源的神圣感。

2.3突出园林中的主要景色

在使用造园艺术时,在空间设置上要突出重点,景观建设分为主景和配景,在主景和配景有效搭配时才能突出整个景观的舒适度和魅力所在,才能吸引游人的游览兴趣,给他们留下特殊的印象。在主景的设计中要使景色特点凸显园林特色,对其他一些小的景色要穿插有序,使其在效果上更能衬托主景,营造良好的园林景观。

2.4园林施工中采用造园艺术的意义

采用造园艺术进行园林建设,不仅拓宽了园林艺术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有利于增强整个园林的文化氛围,给观赏者带来视觉上的美感,给整个城市营造一种和谐唯美的艺术境界,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接近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3结语

造园艺术在园林施工中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无论是最初的设计还是后期的建设,都能给园林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这种艺术将科学、技术和艺术有机结合,打造出一种既经济又具有实际观赏效果的景观,使得整体建筑物和景色更好地融合,达到一种更佳的艺术创作。

参考文献

1 李姣.探究造园艺术在园林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遗产,2013(11)

2 赵永刚.造园艺术在园林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

子版),2013(13)

3 史少宽,翟文杰.造园艺术在园林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

研究(电子版),2013(29)

园艺工程论文范文6

On Graduates' Gardening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Teaching and Reform

CHEN Changming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Abstract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is a plant related graduate of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the article reviewed the current postgraduate course in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orticulture graduate personnel training requirements of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 it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 graduates;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基因工程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体外将核酸分子插入质粒或其他载体分子,构成新的遗传物质组合,并将其转化到原先没有这类遗传因子的寄主细胞内,且能持续稳定地表达和遗传。因此,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生物类型。科研人员正是利用这一特征,已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和抗病虫害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园艺作物主要包含果树、蔬菜、观赏植物三大类经济作物,基因工程在园艺作物品种改良,关键基因的发掘,种质鉴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今很多农业院校园艺系相继开设了研究生的园艺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课程。

1 研究生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现状

为了适应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达到培养高素质科研人才的要求,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课程已被设置为包括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生物工程在内的生物相关专业、医学专业及农林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由于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众多综合院校和农业院校都开设了基因工程类课程,对基因工程类课程改革做了许多研究工作。阮小蕾等探讨了本课程在传统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在教材建设、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建设、实验配套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实验教学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实验教学方法。姜大刚等对研究生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教学大纲为指导开展教学,做好课程规划;构建“和谐课堂”,重视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充实完善;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作用;科研内容的渗入和应用等观点。马婧等针对园艺专业研究生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了根据课程性质,合理安排课程时间,针对专业特点,选择理论教学内容。并探讨了实验教学实践的方法,提出了采用小班教学,“高带低”的辅助教学模式。

2 园艺研究生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践存在的问题

园艺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是针对园艺专业低年级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包括基因工程原理讲授和实验技术操作两个部分。以笔者所在的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为例,该课程是针对园艺相关专业(包括果树学、蔬菜学、花卉学、园艺产品采后科学、茶学)低年级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该专业生源大部分为园艺专业本科毕业生,同时存在一些跨专业考研的与生物不相关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本科阶段没有学习过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技术等相关知识,相对来说,存在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专业背景复杂、研究方向多样等因素,这为园艺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课程在园艺专业研究生中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除此之外,开设时间短,课时少,一些学校的实验条件有限等现实情况也成为了该课程开展的制约条件,另外由于很多同学以前没有做过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实验,对基因工程实验的操作非常生疏,因此也必要对他们进行特别的指导与教学。针对以上问题,该课程应结合专业特色和教师个人科研工作,让研究生掌握一定的基因工程技术,为今后的研究和生产工作奠定基础,本文从课程的理论体系教学和实验设置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措施。

3 研究生园艺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 设计合理的园艺专业研究生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理论教学内容

园艺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虽然以实验操作为主,但离不开基本原理知识的讲述,传统的基因工程理论知识体系庞大而复杂,在有限的课时里(设计为30个学时),讲授者很难将所有相关知识一并传授给学生。因此挑选合适的讲授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园艺专业研究生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果树、蔬菜和花卉,运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对植物某一性状进行改良。所以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应该以植物基因工程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和目标选择授课内容。讲授侧重于植物基因工程的相关内容,重点讲解核酸提取,目的基因的克隆,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重组子筛选,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方法等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教授,学生就可以掌握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将来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随着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工程的技术更新很快,除了基本的基因工程原理知识,也需要及时获得最新的用于植物基因工程,尤其是适用于园艺类植物基因工程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并整合到教学内容中,如最近出现的可用于园艺植物基因沉默的新技术TALEN和CRISPR/Cas系统等,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传授给学生。

3.2 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研究生教育应以科研为目标,园艺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课程的学习就是为研究生将来进行植物基因工程相关的科研活动打基础的,我们的课程教学与设计也要以园艺植物研究为导向,巧妙进行实验设计,合理安排实验内容。植物基因工程相关的实验方法和技术非常多,应选择适合园艺专业研究生的实验内容。选择内容的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实用性原则,现在我们园艺学院科研项目所需的基因工程操作主要有基因克隆、载体构建、表达分析、基因遗传转化等,所以我们着重从这些方面入手,设计实验,让学生对将要从事的基因工程方面的实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第二,创新性原则,基因工程技术发展了这么多年,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然而在我们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一直沿用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模式,因此在现有实验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近年来新发展的技术可培养研究生科研上与时俱进的思维,如我们可在实验的内容加上生物信息学的内容,或者学生采用电子克隆技术得到的基因序列,设计扩增引物,用PCR的方法扩增,并送往公司测序,然后分析序列,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的意识,而且现在用的实验指导书,实验技巧与知识已经陈旧,有必要增加新的基因工程操作技术到本课程的实验指导书中;第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园艺研究生有别于其他生物专业的研究生,他们的生物技术,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相关知识比较薄弱,所以在实验过程中的实验内容及时间安排应循序渐进,合理有序,首先从学生们易于接受的DNA提取、PCR以及凝胶电泳入手,再进一步到载体构建及基因表达,实验操作过程中分组进行,每组4~5人,每一组由一个实验经验丰富的高年级研究生任指导组长。

3.3 理论联系实际,开展科研训练,探索原理讲授与实验技术操作最佳结合方式

园艺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不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和掌握,相关实验技术更是本门课程的精髓所在,本门课程的最终产出还是看学生是否能够完成基因工程相应的实验操作,并将实验手段和方法用于生产实践。然而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理解实验技术的基础,是解释实验技术和开发新的实验技术的必要支撑。如何将实验原理的讲授与实验操作的实施有序有效结合是开好该门课程的关键,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第一,理论课与实验课时间顺序的安排,例如是先讲理论还是先做实验,是穿插进行,还是依次完成;第二,理论课与实验操作课的衔接性探索;第三,理论课与实验课讲授内容的分配,如在实验课中,相关实验注意事项及实验技巧需要强调,除此之外还会涉及一些实验原理,因此要探索实验课中应该重点讲授哪方面的实验原理;第四,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对实验结果逐步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制定下一步实验计划,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实验的设计与实施中,在实验中将各章节知识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