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进修工作计划范例6篇

医生进修工作计划

医生进修工作计划范文1

为规范进修人员管理,切实提高进修人员的护理业务水平,努力为基层医院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特制定以下培训计划:

1、护理部接收进修护理人员后,首先组织其学习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四川省人民医院关于进修、实习、见习的暂行管理规定》,介绍医院环境及医院情况及相关政策。

2、进修人员到病房后,临床科室根据其具体学习要求及专业,安排专业组长带教,从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等各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培训。

2.1操作培训方法:确定2-3项专科护理操作技术为培训考核重点,由护士长负责安排、组织实施,带教老师负责进修护士的培训。

2.2理论知识培训:病房护士长负责安排定期以授课、专题讲座、科室业务学习等方法组织进修人员学习专科知识,并组织1-2次护理查房。

2.3进修人员结合自身的情况,参加护理部组织的继续教育讲座。

3、进修人员考核:操作考核方法:由科护士长、病房护士长、带教老师组成培训考核小组负责进修护士的专科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核:病房护士长针对进修的专科内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容,以试卷形式对进修护士进行考试。考核成绩入《进修护士考核表》,进修结束后返回原单位。

医院进修护士带教计划

进修学习是提高在职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方法之一,做好进修护士的带教管理是医院的重要工作,为使进修护士能够顺利完成进修计划,培养观察病情、分析评判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护理操作技能,确保带教质量,特制订以下计划:

1、进修护士进入临床科室前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概况、规章制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护患沟通技巧、仪容仪表、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护理安全教育等。

2、科室根据进修护士的进修目的、时间、工作经历、自身能力制定进修带教计划。由护士长指定专人负责进修生教学工作,保证各项进修计划的落实。

3、护士长应根据科室工作情况,结合进修生自身水平,指定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护师以上职称人员担任进修生带教教师。

医生进修工作计划范文2

1、财务管理

一般情况下,财务管理的主要表现是对资金与物之间的买卖交易进行记录,会由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记录。但是,对于医疗器械其他管理方面并不重视。那么,作为一个专业的医院器械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1)公勤杂务费支出表

在实际的医院机械购买过程中,除了要花费医疗器械的费用,相关采购人员的住宿费、差旅费、交通费或其他费用。因此,针对这些并不计算在医疗器械购买计划里的费用,统一归纳为公勤杂务费,相关采购人员要提供相应的发票数据,由医疗器械财务管理人员制定公勤杂务费支出表。

(2)医疗器械购买付款清单

由于部分医疗器械成本较高,再加之医院购买资金有限,很多医院都采取分期付款方式,这也就加大了医疗器械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医疗器械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好付款计划表,按照规定时间进行付款,并将发票以及购买清单留存,以免日后查询困难。

(3)医疗器械供货商付款情况查询

目前,大多数医院都会在同一供应商内购买大量不同类型的医疗器械,但是,这些医疗器械的付款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医疗器械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具体付款情况,还要对每一种医疗器械的付款情况有所了解,及时对供应商的付款情况进行查询。

(4)医疗器械耗材库库存对账单

相关管理人员要对医疗器械耗材的出库入库情况有着充分的掌握,要对每一笔账目进行认真仔细的核对,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找出问题原因。

(5)医疗设备折旧和医疗耗材费用统计

医疗机械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然会出现一定的磨损,其本事价值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那么,医疗机械财务管理人员一般都会预算出一笔医疗机械设备的折旧费用。其次,当医疗设备正式发放到相应的科室内,将会直接计入科室医疗成本中。所以,要对这些医疗机械设备实施动态管理方式,及时汇总和统计。

(6)医疗器械维修数量和费用统计

如果医疗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较长,常常会发生故障,那么,就要由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其检修和维护,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也将计入科室医疗成本内。

2、医疗器械数据统计

(1)医疗设备需求表和购买计划表

各科室将所需的以医疗机械设备的数量、型号等,上报给医疗机械管理部门,将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制定出医疗设备需求表,并上交给医院领导,当医院经过决议通过后,最终制定医疗器械购买计划表,这些计划表也可以成为医院下半年主要的工作计划,为医院的财政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科室医疗设备发放清单

它是指对发放到各科室所有医疗设备的详细情况进行的统计,可以核对本科室领到的所有设备,也可以根据设备的档案号查询到某一设备的详细情况,相关机构也可以了解所购买设备的具体去向。

(3)科室医疗设备购买清单

实现按购买日期、设备价值、设备名称、厂商或供应商等多种方式查询科室医疗设备。

(4)医疗器材分类统计

它能够将一段时间内的设备器材折旧、材料消耗、维修费、气体消耗分类统计,分析科室各个类别的消耗,完善管理。

(5)仓库存量清查统计

库房管理人员要随时对医疗机械耗材的使用量进行观察个记录,及时做好医疗机械耗材的补货工作,避免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影响各科室的正常工作。其次,因为仓库内储存了大量不同种类的医疗机械耗材,其使用情况也不同。因此,我们可以针对每一种耗材的使用情况,预算出大概的出库量,以此来保证充足的医疗器械耗材。

(6)医疗器械耗材库存对账单

医疗器械耗材对账单是为了方便管理人员核实一段时间内医疗器械耗材整体情况的一项功能,能够跟踪某种耗材所属发票的基本信息、某种耗材入库情况的详细信息、科室对某种耗材领用的详细信息、某张发票中各种耗材发往科室的详细情况。

3、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材的维修统计

(1)维修费用与维修医疗设备器材价值比统计。以科室或维修人员为统计单元,所产生的维修费用总和与其维修过的设备器材的价值总和之比,产生的维修费用及时间均应以已验收过的设备器材进行统计,而对正在维修而未完成验收的设备器材不予纳人统计范围。

(2)医院各科室维修医疗设备器材数量及维修费用统计,包括各科室汇总统计和医疗设备器材科室明细统计。

(3)维修人员维修医疗设备器材数量及价值统计。它可以作为维修人员的工作数量、质量及工作能力、个人素质的考核依据。

(4)医疗设备器材平均维修工作日统计。它是指一台(件)设备器材从故障报修到修复完毕所花费的时间,表现了维修人员的反映速度、响应时间和维修效率,促使医疗设备器材尽快修复。

(5)维修材料库存统计。想要确保医疗机械设备维修工作的质量,就要充分做好一切防止措施,配备相应的耗材配件。那么,这就需要对维修材料库房进行科协合理的管理,这样不仅能有保证医疗机械设备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以大大减少了维修成本费用的支出。但是,由于很多配件的型号复杂,种类繁多,价格成本也比较高。因此,要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入库登记。

医生进修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方案设计;需求分析

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是其生命周期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其不仅是保证设备完好的关键,也与临床应用是否安全有效密切相关,是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1-2]。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种类和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医疗设备维护及管理工作繁重,对医院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3]。加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医疗设备完好率,使其更好的为临床服务,还可促进医院设备管理向精细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从而使医院能够利用最优的医疗设备资源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

1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背景

近年来,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加,传统的维修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医院的发展,只有通过多元化的科学管理才能获得更大的效益[5]。通过对如东县人民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深入了解,发现需要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1)医疗设备维修时间长[6]。一方面由于医疗设备技术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导致维修人员检修时间过长;另一方面是由于无专门的配件管理,工程师在遇到需要更换配件时,一般采用现购置方法,且产生费用的维修报批时间长,从而延长了维修时间。(2)维修管理项目种类繁多,内容琐碎。医疗设备相关记录需要使用大量的纸张,且以手工记录为主,记录的文档不便于查询和保存,给设备维修管理和总结分析带来了不便。(3)医疗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缺乏计划性,预防性维修工作盲目[7]。(4)各医院普遍存在“重医轻工的思想”,维修工具简陋,导致工程师只能做一些简单维修,遇到有难度的维修只能求助厂商工程师[8]。而长期依赖厂商工程师又会导致医院处于被动地位,出现维修响应不及时,维修费用高等问题。(5)使用科室无法实时监督设备维修状况,各科室之间得不到良好沟通,影响临床科室正常使用[9]。医院需要一个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用于管理相关记录信息,合理分配现有工程师,制定日常维修保养周期,使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10]。

2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主要涉及临床使用科室、医疗设备维修组以及医疗设备管理办公室3个使用部门,只有将3个部门工作相辅相成,才能不断提高医疗设备完好率,确保临床诊疗工作有序进行。

2.1临床使用科室系统需求分析

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管好本科室的所有医疗设备,如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设备故障报修及设备报废申请等,故其主要系统需求分析有故障报修与维修状态查询、设备日常保养与保养状况查询以及设备报废申请与报废状态查询。

2.2医疗设备维修组系统需求分析

医疗设备维修组的主要职责是接收临床科室的故障报修信息、及时派工维修、反馈设备的故障现象、合理使用维修配件、参与报废设备的检验及处置工作、制定周期保养计划以及进行预防性维护保养等。其主要系统需求分析如图1所示。

2.3医疗设备管理办公室系统需求分析

医疗设备管理办公室主要运用系统完成查询与统计工作,查询操作贯穿于系统的各项业务中,主要包括注册用户信息、医疗设备信息和设备配件信息查询,其可以帮助各科室及时掌握设备维修情况。统计操作不仅能实现维修工作量、设备故障率、维修服务费和设备配件费的统计,也是科室管理的重要依据。

3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设计

3.1逻辑功能设计

在上述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将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归纳为基础业务和核心业务两大模块。①基础业务模块,分为系统管理和基础数据管理2个功能模块,系统管理主要面向于系统管理员,完成系统维护及数据初始化等工作,基础数据管理是临床使用科室与设备科工作的实体,可完成各项数据的建模工作;②核心业务模块,涵盖设备维修管理中的所有业务,即故障报修、派工维修、预防性保养、配件管理和设备报废5个功能模块。

3.2整体方案设计

使用医疗设备维系管理系统不仅可适应医院的信息化管理,而且能够完善医学装备科的日常业务,使医疗设备的维修、费用支出和报废处置等工作更加透明。本研究在系统逻辑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方案设计,其整体设计如图2所示。

3.3数据库设计

经过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逻辑功能及总体方案设计的详细分析,建立满足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模型,模型可直观了解系统中的关系类与实体类。该系统的数据库实体-联系模型如图3所示。

4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优势

4.1实现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化

系统主要用于实现医疗设备的故障报修、派工维修、预防性保养、配件管理、设备报废、信息查询和工作量统计的自动化管理。采用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优化故障报修流程,缩短维修响应时间,记录设备不同时期的故障原因及检修方法,还能科学安排医疗设备的保养计划,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实现医疗设备报废透明化。此外,维修工程师能够应用该系统对医疗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做到早预防和早检修[11]。

4.2提升医疗设备维修档案管理质量

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增多,随机带来的资料也日益增多,因此传统的档案管理均难达到要求,故医疗设备维修档案无纸化管理势在必行[12]。使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可将医疗设备购置、维修保养、质量安全检查、培训考核、设备巡检、更新和报废申请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无纸化管理,减少资源浪费。设备使用科室和管理科室也能及时查看该资料,掌握设备的使用技术状况,通过分析其使用率、完好率、维修率和报废率等资料,为医院更新和购置新设备提供有效的依据。

4.3提高医疗设备经济效益

医疗设备的效益分析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使用维修管理系统不仅可以从设备完好率、使用率及报废折旧费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还能反映医疗设备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及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便于医院进行资金质量控制[13]。

5结论

医生进修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临床医学工程师;设备管理;定位;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645-02

美国临床工程协会( American College of Clinical Engineering,ACCE)为临床医学工程师下的定义:临床医学工程师是指将工程学与管理技能应用于临床医疗保健行业,来保障、帮助和促进患者的医疗和护理的人。医学工程师不但要负责设备的维修维护, 还肩负着设备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使命[1]。医学工程人员与医生、护士协作共同维持着医院的临床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并促进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医学工程部门的职能定位如果不能适应高科技时代的发展,将直接影响着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甚至生存。

医疗设备的规范化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本点和着力点[2]。作为医疗设备管理的管理者和执行者的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提升:临床医学工程师工作主要定位于设备引进的全程管理;设备使用的质控和人员的质控管理;设备的保养与维修等方面。

1 设备引进的科学论证管理

1.1 依法进行医疗设备的采购。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制定采购计划应遵循:(1)社会方面,采购计划以“施惠于民”为社会目的;(2)医院方面,采购计划以“物有所值”为衡量基准;(3)使用科室方面,采购计划以“物尽其能”为临床目的;(4)器械管理角度上,符合“性价兼顾”为采购原则。采购计划书的制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医疗设备招投标法规和医疗设备合同法的法律、法规。

1.2 严控医疗设备的安装制度。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和履行相应的合同,确保医疗设备质量与安全。医疗设备的验证必须由医院审计、纪检、医学工程、设备使用部门及供方代表共同现场开箱验收,须验收《医疗设备产品注册证》及相关的所有中文标识[3]。必须建立资质质控、验收质控、储存质控、使用质控、质量跟踪、原始记录等质量管理体系。入库须有检验报告单、生产日期。安装调试后,检查性能和各项技术指标须达到设计要求。

1.3 建立医疗设备档案。须正确填写设备商务档案:申请购置单;购置论证单;参数资料;购买谈判纪要;招标文件和中标通知书;营业执照、注册证、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认证证书、计量许可证、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等;购置合同及配置清单;设备到货后的装箱单和安装验收报告。技术档案:设备的中、英文使用说明书及演示光盘;维修手册及光盘;设备的应用软件;设备重要维修或保养的工作单。

1.4 医疗设备报废档案管理。应依据法规,由档案室人员和设备档案管理员对报废设备名称、生产厂家、购置金额、购置时间、报废时间和档案销毁时间,然后由双方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档案销毁。如已经的报废设备的资料尚有留存价值,须在留存档案首页及文档中注明“设备已报废”和“档案继续留存”

2 设备使用的质控和人员的质控管理:

医学工程师应掌握设备的应用原理,保障设备本身的良好运行状态,设备参数的合理和优化设置是保证优质结果的重要因素。临床医学工程师发挥自己的长处,对医生和技术员进行指导充分发挥设备的软硬件功能得到具有良好信噪比、对比度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的图像。加强对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是医学工程师的重要职责。

根据《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机构应具备“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医用设备上岗人员技术合格证”和“医用设备应用质量合格证”。临床医学工程师应对患者检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有必要的了解。医疗设备是用于患者检查和治疗的一种特殊设备,如出现错误操作或维修不当,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医疗设备维修准入制度。维修人员必须熟知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保证维修后设备的安全性和精确性。例如,普通放射线检查中出现伪影和CT设备准直器的偏差,可导致误诊;放疗设备放射线束的尺寸,可导致放射治疗野超过应照射或低于应照射病变野的范围,会出现医疗事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4]。医疗设备故障必须由经过医疗技术工程专业学习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否则会导致错误诊断和医疗纠纷、乃至医疗事故。

提升临床医学工程师专业技术水平。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医疗设备的电工学、设备构造、放射物理学、辐射剂量学等理科学科。虽然厂商提供设备使用说明、故障分析、故障代码、设备保养和维修,但因设备故障所耽误的最佳救治时间是无法挽回的。临床医学工程师应基本掌握内科学、解剖学、放射生物学、放射诊断学等临床医学知识,及时与临床医师探讨医疗新项目、新技术,真正做到工程技术人员“人尽其才”和设备“物尽其用”。

3 加强医疗设备的保养制度和维修制度管理

医疗设备作为医务人员服务于患者的载体,医疗设备的安全性、精确性是设备的灵魂。设备不仅需要使用技师科学使用,更需要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及时保养和维修。

加强医疗设备的保养制度。应“勤养少修”,确保设备有效运行。做到常规设备季检,急救设备月检,为每一台设备建立管理档案和设立管理员,及时做好记录并负责各设备的使用登记及日常保养。设备使用人员要进行日常和定期的保养,完成设备的外部除尘、加油、紧固及内部清洁等保养维护。进行定期预防性修理保养.必要时更换易损部件,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和安全正常运行。严格交接班制度,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强化医疗设备的维修制度,应急维修作为一线维修,要求随叫随到,马上解决。临床医学工程师须密切关注医疗设备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的清洁度等环境因素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质量。

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的操作规程》、《医疗设备的维修制度》等[5]。明确指出维修机构的组织管理、领导者责任、维修人员责任细则、事故责任细则、维修经费保障等详细内容。

医疗医学工程部门学管理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使医院能够保证为广人患者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医学工程师定位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推动医院医疗质量、诊疗技术、医德医风、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的发展。只有认真做好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才能符合医院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捉高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之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彭明达.以提高效益为中心, 明确医学工程师的职能[J].医疗卫生装备, 2006, 27( 3) : 70- 71.

[2] 刘延祥.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探讨和思考册[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6(10):9.

[3] 李敏,杨方,郭元星.论医疗设备管理与医院效益明.医疗卫生装备,2007,28(5):53-54.

医生进修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HRP系统 综合性医院 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231-02

随着国家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医院将面对政府、病人、自身更多的挑战,必须要用更精细化、规范化的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来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疗设备是医院重要的医疗资源,也是医疗成本重要的组成部分。HRP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能为医院的运营提供决策的运行管理平台,作为HRP系统中核心层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块能够实现对医疗设备的购买申请、入库、使用、维修、转移、报废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动态跟踪管理,使其处于良好的管理状态,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进而推动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HRP系统简介:HRP(Hospital Resources Plans,HRP) 医院资源计划系统,是作为企业资源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s,ERP)在医院的应用和探索,指建立在信息化技术基础上,以财务管理为主线,结合现代化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和流程,通过信息化和集约化建立能够支持医院运行管理的医院资源管理平台,帮助医院以较低的医疗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

一、目前医疗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所在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属地市州三类甲等医院,承担着教学任务和临床科研职能,拥有固定资产12亿元,其中设备资产4.1亿元,单价1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544台,单价百万元以上设备38台。

1.医院设备管理存在是多资金渠道,多部门,多专业管理,存在着交叉管理。设备的基本信息不全,导致在资产清查时存在着“物不清,账不准”的现象。

2.设备管理从申请到报废各环节管理粗放,缺乏计划性;医院的在内部控制要求上新增设备列入医院年度资产预算,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事后控制弊端,使得预算控制成为空谈。

3.设备投入后存在“重购轻管”的现象。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还停留在传统的、片面的设备故障发生后的被动维修,缺乏留意观察设备日常的运行状态,缺乏预防性维护的意识和方法,不能有效保证维修质量和使用安全。

4.缺乏有效的核算方式。目前医院采用内部核算的方式对科室进行经济指标考核,所有的设备折旧、维修费、水电费、人工费用等合并为科室支出,无法真实准确地反映单台贵重设备的实际运行成本。尤其对大型设备的成本核算无法细化到单台设备,不能全面反映重点设备的实际运行成本,难以对成本进行针对性的控制。

5.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医院设备管理的信息化主要使用传统HIS系统下的设备管理模块,业务限于办理设备的出入库手续,基本处于静态数据的管理。虽然有折旧计提、维修、计量、档案管理等大而全的模块设计,但是由于后期的程序扩展的局限性,已经不能适应变化的业务流程;档案管理和使用管理中存在手工操作、信息分散等问题;与医院各业务部门使用的HIS系统各模块不能进行有效关联,存在数据不能共享、基础数据不一致的现象{1},已不能适应精益化管理的要求,使其成为医院信息化历程中的薄弱环节。

二、HRP在设备系统中的应用

1.规范基础数据,确保数据标准化。HRP是基于财务管理的一体化,为了实现主数据的标准化,按照《医院财务制度》将设备分为2类27项,同时按照GB/T14885-94的2006修改版为标准,对设备实现了国标分类,将以财务分类加流水号生成唯一的设备编码,即设备的身份证号,利用设备卡号形成固定资产条码,通过条码跟踪设备实物从购置、安装、使用、转移。盘点、报废的全过程,大大提高了分散数据的采集效率和可靠性。如下图:

标签利用专业条码机打印,卡片上填写设备的基本信息和固定资产编码及对应的条码。设备标签作为唯一的标示成为设备基本信息的“身份证”粘贴在设备机身,防止撕裂,防水防酒精,通过设备标签,可直观简单查阅设备的基本信息,也通过条码编号在设备系统查阅详细信息{2},在资产清查时利用手持条码识别设备采用移动盘点方式,提高了清查效率,实现账物相符。

HRP在系统中围绕设备主卡片为主要数据,每一张卡片涵盖了设备的主要信息,从规格型号、产地、供应商、技术参数、使用年限、折旧方式、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使用状态(在用或停用)、资金渠道、国标分类、财务分类等基础数据。分为主卡片、附属设备、大修记录、资产转移记录、停启用记录、原值变动、拆分信息等7个页签,提供设备的全档案管理,真正实现设备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医生进修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质量控制;设备管理系统;系统升级;信息管理

目前,在用的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管理系统虽然能够实时跟踪设备检测计划及送检情况,但尚不够完善,各项参数的检测记录仍然停留于纸质记录,查询具体参数检测数据慢,工作效率低[1]。为进一步完善现状,在原系统基础上进行升级,从而提高质量控制数据管理,加快实时查询速度,减少档案存储空间,最大限度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降低设备管理成本[2]。

1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管理系统使用现状

医院卫生装备质量控制检测记录采取的是手工记录模式,而这种模式存在诸多弊端。(1)周期检测与修后检测周期无法关联,即某台设备在周期检测到期前出现故障维修,维修后进行修后检测,但周期检测日期不能自动更新,导致数据出错[3]。(2)无电子检测记录,不利于设备系统分析,不能实时清楚某设备几个周期以来各个参数分析情况,无法为设备预防性维修提供有力证据并为下一步设备故障备好相应配件,从而无法提高设备维护速度及提高设备使用率[4]。(3)需要提供相对固定的房间存放历年的检测原始记录,不仅不容易保管,而且浪费空间。(4)虽然有医院质量控制设备的检测情况,但是具体参数不完善,且临床不能实时查询具体参数,给临床工作带来不便。(5)由于检测时先进行纸质记录,之后再通过电话或系统结束工单来通知科室领取设备,导致不能第一时间将设备情况反馈到临床[5]。这种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导致资料存放困难,存放年限受限,查阅数据费时费力,无法充分发挥最有效的工作效率[6]。因此,充分反映出目前的质量控制管理系统信息化集成度低。基于以上问题,将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管理模块进行升级,不但规范了质量控制管理流程,使其在信息化、精细化及实时动态上提高一个档次,而且实现了全程无纸化操作,为设备预防性维修提供一套完整的数据分析[7]。

2升级版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应用

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升级后,动态实现检测计划的准确度,保证设备及时送检,达到设备管理信息化数据的高度集成化,更好的为设备预防性维修提供依据。系统界面如图1所示。

2.1管理流程的升级

系统的流程模块为医院所有科室开通。在质量控制管理模块的使用过程中,发现设备检测不合格,在其维修后再检测等相关记录不能无缝隙衔接,而通过升级使其达到无缝衔接,提高设备全寿命管理追溯[8]。其网上流程为:登陆医疗设备运维管理系统→设备质量控制管理模块→填写设备基本信息→生成计划→科室根据计划提醒功能→送检设备时点击启动计划→检测工程师收到设备后进入系统点击设备执行并开始检测→检测完成后提交原始记录。

2.2健全管理机制

通过系统的不断更新,完善质量控制中心的集中管理、零散分析、实时查询以及质量控制设备历年检测明细数据,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减少资料存放空间,降低设备管理成本[9]。(1)集中管理。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模块管理流程,将设备维修模块同质量控制模块关联起来,即设备检测中出现检测不合格,系统将自动生成一条维修记录,维修完成后再继续检测;剔除了原来检测不合格还得重新进入维修模块发起维修单,维修后再到质量控制模块发起质量控制单,其流程衔接不起来,为实际工作带来不少麻烦,同时不利于单台设备的全寿命管理。升级后系统进一步提高设备集中管理及全寿命管控[10]。(2)零散分析。升级后的系统将记录更加详细的检测数据,并能通过模糊查询、具体数据查询对设备个别数据进行全寿命追踪,最终通过不断的实验数据,为下一步设备预防性维修提供相应依据,变被动为主动[11]。如前期通过系统对心电监护仪的气密性参数进行大量汇总,全寿命追踪,从设备开始运行至其寿命衰减至无法使用,周期约半年的时间经常出现软故障,如偶尔检测不到数据等,从而对设备使用情况有了预知,提前准备相应配件,计划性更换,提高设备使用率。(3)提高响应度。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升级后,能够实时记录设备检测原始记录,设备检测完毕后实时提交原始检测报告,同时系统将第一时间发短信通知临床设备管理人员“设备周期检测完毕可以领回去使用”,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同时完善了检测信息的高度准确性,避免原来系统结束工单时间同纸质原始记录检测时间不一致,导致计划不准确,设备会出现过期状态[12]。升级后系统保证检测时间与其系统记录实际完全一致,提高数据准确度[13]。

3结语

升级版卫生装备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的使用不仅满足质量控制设备从新购到报废全寿命精心数据管控,同时进一步实现了质量控制设备信息化管理程度,为医学工程师设备预防性维修提供有力的论证数据,从被动维修转化为主动维修,提高设备使用率,同时减低设备管理成本[14-15]。

参考文献

[1]崔骊,李向东,云庆辉,等.在用医学装备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改进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9):111-113.

[2]孙莹.浅谈我院如何完善医院计量管理工作[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2):82-83.

[3]严潭,胡立勇,林芬萍,等.医疗设备动态管理系统设计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3,10(1):8-11.

[4]石春卉,崔红,闻永林,等.计量管理在医院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3,26(4):32-33.

[5]顾立亭.医疗设备计量管理与维修的相互协调[J].经济管理,2013,26(4):32-33.

[6]严谭,林亚忠,田君鹏,等.基于HIS平台下医疗设备动态管理系统设计[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3):44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