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心理学论文范例6篇

民族心理学论文

民族心理学论文范文1

(一)班主任便于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观察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与班主任的关系最为亲近,接触最多,而班主任也对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予以负责,为此便于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观察。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属于警觉、阻抗和衰竭渐进的过程,在警觉期,这种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茫然与不知所措等,而在阻抗期,则是对应对方法进行探索,借以消除心理健康问题,而在最后的衰竭过程,这种心理健康问题加重,由于应对手段的失败,进而出现悲观、绝望与心理崩溃的情绪,进而引发自残等行为。因此必须对少数民族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早的的发现,进行及早的干预,以避免进入衰竭过程,防止个体与社会受到危害。作为与学生最为亲近的老师,班主任应及时的发现少数民族患者警觉、阻抗过程中的反常行为,并针对这些反常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

(二)班主任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灵活班主任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需要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同时应为学生进行及时的解决疑惑,并做好心理辅导,进而促进班级成员的心理健康发展。随着心理教育重视力度的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卫生、心理健康问题等也都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负责,但是这其中也存在较大的问题,也就是即便心理咨询师、学生处等部门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但是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变化过程则往往容易被忽视,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的作用也就显得尤为的重要,由于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更多,因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也就更加的灵活和具有针对性。班主任可以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具体的心理健康问题,采用相应的活动来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进而使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得到解决。同时由于班主任工作的性质,使其能够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三)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处理中班主任属于全程参与者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与生活的行为与情绪的反常上,班主任不能将其看作简单的态度问题进行处理,应及时的将情况上报,并让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与心理干预。心理健康问题与一般的思想问题不同,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应进行及时的反应与处理,进而避免严重问题的发生,减少危害。班主任在发现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后应防止过度保护,及时地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反映到专职心理辅导老师那里,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与心理干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专职老师负责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的过程中,班主任仍然需要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状态给予高度关注,并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与辅导,班主任应作为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全程参与者,应具有充分的责任心与耐心。

二、新疆高校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建设良好的班风,营造和谐心理氛围高校班主任需要建立起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档案、个案资料,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个性特征、职业能力倾向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等,并通过这些资料的分析来掌握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可以在班级设立起具有良好心理素质、乐于助人的学生作为朋友“辅导员”,或者安排心理委员来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在这期间应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辅导与培训,从而更好的营造起良好的和谐心理氛围,促进他们在辅导中进行交流,有效的认识心理健康问题,认识自我,起到彼此启发的作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在班风的改变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可组建起小组、宿舍、班级,以及院系和社团等网络系统,进而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少数民族与其他学生的友好共存与交往。

(二)进行针对性多样化的教育高校班主任应对少数民族学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并且表现较为特别的,存在行为偏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对其进行跟踪教育。刚进校的大一新生,班主任应帮助他们适应学校新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在生活上与生涯规划上给予辅导;对大二少数民族学生人际交往、情绪、爱情上的问题,应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对大三的少数民族学生应给予如自我意识、考研与就业以及个性辅导等;针对大四少数民族学生在求职与就业中的心理压力问题,采取职业适应和耐挫力的辅导。各个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交叉进行,也可以有所侧重。例如在大四的学习中,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应贯穿于整个过程,并指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涯进行总结与规划,同时在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自信的面对自己的未来,积极面对生活,健全人格,实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班主任应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心理理论水平针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应及时地掌握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相应的理论知识,如大学生在情感、人际关系、个性、爱情以及就业等方面的特点;掌握少数民族在不同年级与不同时期所遇到的适应与发展的问题,掌握与运用团体动力的基本理论、心理辅导中的基本技术、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等等。同时新疆高校应推荐班主任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来,使班主任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获得提升,以便更好的参与到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同时还可邀请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与学者到校内来举行专题讲座进行班主任的团体辅导,进而提升班主任对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班主任掌握心理辅导的技术和方法,并有效的应用到学生队伍建设中来。

三、结束语

民族心理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 民族文化心理; 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民族心理学;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作者] 查明华,文山学院科技处教授,云南文山,663000

[中图分类号] C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Ethnic Cultural Mentality

――Also on the Embodiments of the 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 of Ethnic Psychology

ZHA Ming-hua

Abstract: As a branch of psychology, ethnic psychology’s 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embody in serving nation's development and common life. Ethnic cultural mentality of narrow sense is the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s.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definition, it means the reaction trend and way of mental behavior to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and relations such as people, things, objects etc, that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culture accumulated from national history. The concept extension includes values, attitude characteristics, volitional characteristics, emotional characteristics, mode of thinking. Accordingly, it is necessary to get rid of the bondage of mainstream research paradigm of psychology for research methods; absorb experience from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Key words: ethnic cultural mentality; ethnic cultural mentality of narrow sense; ethnic psychology;common psychological make-up of nationality

我国对民族心理的研究为民族学界和心理学界共同关注。从研究规模和社会影响看,民族学界的相关研究更受瞩目。最为突出的是受斯大林民族理论影响,“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研究一直牵引着民族学界,但因学科及研究方法制约,该问题的证伪仍未取得突破。心理学界在进行民族心理研究时,受西方主流心理学研究影响,侧重微观领域的民族心理的研究,内容分散,难以对民族心理进行整体把握。于是,有学者提出民族学和心理学在民族心理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势在必行。[1]

无论如何交流与合作,民族心理学的学科归属毕竟是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从学科内在发展需要看,应明确它为什么而存在?为实现目的需要研究什么?如何显现其学科特性?

一、从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目的谈起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拥有了与自然科学相似的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实验手段和客观方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但冯特认为“心理学将研究范围限制在个体意识上,是不能够全面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并作出比较正确的解释的”。[2]他强调心理学有两个基本领域:即生理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要全面解释人的整个精神现象,除了在实验室研究个体心理外,还需走出实验室研究群体心理,研究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各民族的心理。他用了20年时间,写下十卷本《民族心理学》。在其民族心理学中,他将研究对象看成“作为人类社会一般发展的基础的心理过程,以及人类精神集体活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产物――语言和艺术、神话与宗教、风俗、文化--的发生”,[3]以语言、艺术、神话、道德、法律、社会风俗习惯作为实例,藉此概括心理发展规律,了解人类心理发展史。其民族心理学研究直接服务于普通心理学,从心理产生的原始文化背景中寻找其发生规律,追求结果的普适性、客观性。但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却不能清晰辨别其研究对象。

民族心理学从研究目的看:一是理论上发展心理学,研究和揭示民族心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全面掌握人类心理活动规律,丰富心理学知识体系。任一心理学分支学科都有这方面的目的或客观作用。二是实践上应用心理学,通过民族心理学研究,深入认识各民族,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并为各民族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提供依据。冯特民族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前者,其研究对象也未区分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所以作为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特征不明显。由于他进入了民族文化的背景中去研究人类心理,将民族的历史文化产物分类比较,积累了丰富的相关资料,仍被公认为民族心理学的创始人。就第二方面目的看,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涉及各民族心理,研究范围是民族而不仅仅是少数民族,时间上既追溯渊源,又重视现状和面向未来,研究结果服务民族的发展与共同生活,从而显示它作为心理学分支存在的必要性和特性。

自冯特之后,西方涉及民族心理研究的有跨文化心理学(cross-cultural psychology)、心理人类学(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跨文化心理学以不同民族的成员的个体心理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和比较不同文化群体心理行为的差异来检验现有心理学理论的普遍性,从而找出人类行为的普遍规律,目的是为了建立普遍适用的心理学或人类的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虽对民族心理进行了比较研究,但仍与第一个目的相联系。心理人类学以民族为单位,对不同文化造就的不同心理和行为特点开展研究,以便从总体上把握一个民族的“基本人格类型”,其研究结果对民族心理学的第二个目的有支持作用,但在学科属性上它是文化人类学的分支。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研究受到重视。心理学界和民族学界都重视民族心理研究的社会意义。不论从民族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性质的显现还是其应用功能的发挥,第二方面的目的都显得很重要。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民族心理学研究什么能使人们认识各民族整体的心理面貌,从而更好地理解民族?

二、民族文化心理:反映民族整体的心理面貌

什么能反映一个民族整体的心理面貌?在哪些方面反映?

从学科逻辑看,民族心理学是研究民族心理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的基本内容涉及民族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民族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及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再考虑社会成员和其心理相互作用而研究群体的民族心理。按此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框架和内部学科关系进行的民族心理研究多处于微观层次,得到的更多是个体信息,是民族的个别成员或某些成员的样本研究结果,如性格特点、认知风格,知觉偏好等等。这些结果对认识民族心理面貌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也体现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但研究分散,难以形成有机联系而对民族的心理面貌进行整体把握。

因此,需要从心理学概念体系中衍生出能集中、概括、鲜明地反映民族的整体心理面貌的概念。这样的概念:首先,它反映的心理是社会性的。民族心理虽有其遗传基础,但主要由其社会历史文化所决定,特别是作为整体的民族心理更是如此。其次,它反映的是共同的、稳定的心理。即民族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活动和内外交往互动中反映出来的心理。同时,它在民族文化载体中体现出来,对民族成员之间有影响或示范作用。

为此,用民族文化心理来标示这一概念,并区分其狭义与广义。民族文化心理的内涵及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界定为:受民族历史地积淀的社会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对人、对事、对物等客观存在和关系的心理行为反应倾向和方式。这一内涵的关键词在于“反应倾向和方式”。其外延包括:价值观念、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思维方式。

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概念可概括一个民族追求什么?看重什么?对人、对事、对己怎么样?生活与劳动或工作的意志怎样?情绪乐观或外显、自控与否?看问题全面、灵活或保守、固执与否?抓住这些方面也就把握了一个民族整体的心理面貌或精神面貌,这也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所在。

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概念与熊锡元教授定义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有共同之处。熊锡元教授定义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共同心理素质尽管比较抽象,但决不是不可捉摸。一个民族,通过它的语言、文学艺术(包括它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及建筑风格与手工艺等)、社会风尚、生活习俗、、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方土的眷恋,表现出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气质、性格、情操、审美观和民族意识与自豪感,这就构成该民族在共同心理素质上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这一民族在精神面貌上区别于其他民族” 。[4]两个概念都强调了文化的影响,以及对民族心理整体面貌的反映。但民族文化心理建立在心理学概念体系之下,“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立足民族理论背景,并有其具体来源,即斯大林关于民族的定义。民族文化心理概念旨在认识民族整体的心理面貌,它的某些方面可与其他民族文化心理有相同特质,但表现风格有差异,即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有交叉又有区别。“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概念强调与其他民族区别。

就共同性和稳定性而言,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可以典型地反映“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从民族文化区分的内在依据看,又以等同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换言之,从心理学衍生的民族文化心理概念,其内容和作用与民族理论中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一致的。但民族文化心理概念的作用主要在于认识民族,理解民族。民族理论中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强调与地域、语言、经济生活等因素一起识别民族。至于“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能不能识别民族,在多大程度上识别民族又当别论,主要从民族理论和民族学中寻求定论。

广义的民族文化心理指民族个体或某些群体或族群的文化活动或文化载体中体现出来的心理,也是民族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体现民族性的部分。心理学侧重民族心理的微观研究正是在广义的民族文化心理范畴上进行的,现有的民族心理学研究及其成果主要是在此层面获得。广义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能体现心理学的特性,但还不足以显现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特性和它应有的作用及目的。

三、狭义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及困难

“民族心理学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研究不同文化条件和社会生活条件下各民族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5]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广义的民族文化心理覆盖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对心理学研究者而言,以实证方法进行广义民族文化心理研究更为可行,并切合心理学的学科特点,这也是民族心理学研究更多在微观层面进行的重要原因。而要凸显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学科的特性,对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进行研究是重要的也是有困难的,或者说尚未有突破。其困难表现在:

(一)研究内容的复杂性。民族文化心理植根于民族丰富的社会生活及个体活动中,跨越时空,涉及面广,其研究既要探究历史上的发展轨迹,又要确定其现今表现与影响,难以入手和驾驭,得到为人信服的结论也比较困难。因此,要抓住其价值观念、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思维方式等五个基本维度,寻找经历了历史文化发展或变迁而延续下来的稳定特征,并从稳定特征中找出相互关联的特征。

(二)研究方法的不确定性。由于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很难以单一的研究方法或依靠心理学主流的实证研究范式开展对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要有所突破。居于民族文化心理的社会属性,一是从心理学内部偏重社会科学的分支学科中吸取方法,二是从外部借鉴相关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冯特曾使用过历史文化产品分析法,他从民族的语言、艺术、宗教、图腾信仰、道德法律等文化要素中进行观察和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在研究民族文化心理时仍有借鉴作用。近年来,研究民族心理进行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整合受到重视,[6]质的研究强调对心理现象的理解、意义和发现,于自然的状态下在社会背景中对对象进行整体考察,有助于对民族文化心理的理解和把握。另有心理人类学研究者深入到不同民族文化中以民族为单位,对不同文化造就的不同心理和行为特点开展研究,有利于在生动的文化背景中发展地把握民族的心理面貌,其研究经验也可吸取。

狭义民族文化心理研究的最终环节主要依靠归纳与概括的思维过程。质的研究与描述和量的研究与分析都可使用。只是对不同发展状态的民族,适用的方法有不同。如对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研究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可使用,量的研究较为方便。少数民族,特别是某些少数民族由于积累的历史文献少或没有,需要更多进行实地观察、访谈,在研究者与对象的互动中,借助民间留存的文化形态或载体进行研究。具体方法需要在研究中根据对象和拥有的研究基础和条件确定,其性质多于偏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总之,研究狭义的民族文化心理,使民族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的特性得以显现,并将更有效地服务于民族的发展与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生活。同时,也为民族理论或民族学研究提供心理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徐黎丽.关于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民族研究,2002,(6):95-103.

[2] 张世富.冯特的《民族心理学》:体系、理念及本土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1):108-113.

[3] 胡礼遇.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J].广西民族民族学院学报,1986,(2):64-71

[4] 熊锡元.民族心理与民族意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5.

民族心理学论文范文3

民族是基于共同的历史、语言、宗教、行为、生物特征而形成的共同体。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基于共同的居住地点、生活方式和历史习俗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识,各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又千姿百态,具有多样性和相对性。民族文化是民族心理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各民族在主动和能动地创造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将民族文化内化于自己的心灵,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观念体系。1957年,英国思想家波兰尼(M.Polanyi)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类有两种知识,一种是通过理性和逻辑分析获得的可以用语言清晰表达的知识,即“外显知识”;另一种是在社会生活当中无意识获得的、不能系统反思和清晰陈述的知识,即“内隐知识”。现代心理学不仅通过实验证实这两种知识独立地存在于人的记忆系统中,而且发现这两种知识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和提取机制。外显知识的提取是一种控制化的、缓慢的信息串行过程,而内隐知识在提取时是一种快速的信息并行输出过程,不消耗或很少消耗心理资源,不受短时记忆容量的限制,不需要意志努力。

因此,相对教育中获得的外显性观念,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更具有自动化和无意识的特点,容易被自动激活,是某一民族人们心理和行为最迅速、最直接的支配力量。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进入大学后,虽然脱离了土生土长的社会环境,转移了生活空间,离开了一直浸染的民族文化环境,但原有民族文化观念并不会消失,而是以隐性的方式持续地发挥作用,自动地、无意识地影响他们对新观念的接受以及行为选择。首先,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知识和新观念的接受。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中,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在思想观念深处不自觉地留下印记。这些散布于头脑中的民族文化观念有些与新的文化观念相一致,有些则可能与之矛盾或相悖。当矛盾或相悖的情况出现时,由于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具有自发性特点,它会极大地阻碍和干扰新观念的接受。其次,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观念系统的践行。在民族教育过程中,尽管少数民族大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了新观点和新观念,愿意将它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的观念能够马上成为支配行为的力量。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内隐的文化观念具有极强的潜在性和稳定性,它不会因为新观念的出现而消失。在此阶段,就会导致内隐和外显“双重观念”的出现。与外显观念相比,内隐民族文化观念较少需要心理能量和动机从记忆中去检索,所以在没有主观意志控制的情况下,作为一种积淀下来的无意识痕迹,它会首先被激活,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行为反应的最直接的支配力量。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民族文化的忽视

既然民族文化观念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先在性生成因素,并持续隐性地产生影响,那么,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建立在对民族文化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不能无视民族文化的存在。然而,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民族文化”或“超越民族文化”的现象非常普遍,民族文化成了教育过程中的被忽视的无关变量,这极大地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心理健康标准忽视民族文化的适应性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各高校纷纷开展大学生的心理普查工作,为所有在校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使用的心理健康标准和测量问卷基本上是基于西方文化语境的,我们并没有对其局限性和文化适应性进行足够的反思和认识。受理性主义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影响,西方心理学把心理看作是一种独立在主体之外的类似于“客观存在”的“精神存在”。这种“精神存在”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认识、反映,并确定科学化的标准。但这个标准是孤立的,它从几个孤立的方面来认识人的心理,而不是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个标准是静止的,它从某段静止的时间来认识心理,而不是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待;这个标准是普适性的,它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人的心理,而忽视心理的文化相对性。心理异常和心理健康的标准在于心理与行为表现与特定文化契合性。健康、常态的心理并没有统一的、普适的标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有着截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心理行为表现。受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在遇到困扰时,不同民族大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是从科学的、普适的心理健康标准出发,忽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反应的文化性和独特性认知。目前许多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适应障碍和心理问题,如,焦虑不安、情绪波动、消极悲观、缺乏自信、人际敏感、强迫倾向等。这种标准化、表面化的测试无法深入各族学生的心灵深处,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失去深入了解学生的机会,更糟糕的是容易夸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程度和性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带来师源性伤害。

(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忽视民族文化的适应性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照搬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以追求客观合理、科学、普遍的方法和手段为目的,认为只要方法得当,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疾病的治愈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大的社会背景和少数民族学生所经历的独特的文化背景成了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理应忽略的无关变量。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科学化的、标准化的、去文化的。事实上,任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都是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建构起来的,“潜意识”、“认知失调”和“真实自我”等并非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只不过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对人的一种理解而已。所以,这些理论具有文化适用性。当把这些理论放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时,因为缺少特定的文化土壤,可能就会失去其本来的效用。当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和咨询中简单地搬用那些西方的心理健康理论,有意或无意地使用那些让人倍感“神秘”的概念和令人“困惑”的推理时,很容易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疏离感。同时,当这些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以科学化的面目出现时,那些非主流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心理健康理念和方法似乎就变成了非科学的,这无形当中会给各族学生带来一种压迫感。目前,在我国的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求助愿望不强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一项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求助意愿的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向校内心理咨询机构求助的仅占5%,尤其是信仰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倾向“内省”、“感悟”和“自我解脱”,而不喜欢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求援。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少数民族学生因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在遇到心理困扰时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另一方面也说明那些所谓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缺乏契合性,那些冷漠的分析和冰冷的结论很容易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望而却步,对学校的心理咨询失去必要的信任感。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民族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如果少数民族学生不相信心理咨询的效果,不愿主动寻求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那么这一目的就无法实现,其实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须保持民族文化敏感

文化心理学家阿克逊和苏(Sue)等人说过:“心理健康服务是一种助人过程,其理论和实践上都平等地重视咨询者和求助者的文化印记。咨询专业者必须考虑咨询者和求助者在语言、社会阶层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会成为有效介入咨询的潜在障碍,因而咨询者需要努力克服这些因素可能造成的障碍。”文化敏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意。在进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敏感能力,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发展中的作用,从纵深的民族文化视角解读学生,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一)树立宽容、开放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其教育对象有着独特的、多元的文化背景。在实际的工作中,以共性的科学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固然重要,但仅用这些理论来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文化心理学认为,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必然存在着许多相似的普遍共性,但不同民族的人们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中,所以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不同的。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如何从纵深的、民族文化的脉络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是建立深入的共情关系,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之基础。正如建构主义所言,“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或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知识,应当是有着显著差异的活生生、具体鲜活的关于个体和个别事物的知识。由于每个个体都是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那一个”,因此知识的要义不在于找到事物的共性,相反,而是应发现其个性。”[5]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出发,发现个性,深入地理解学生并非一件容易之事。心理咨询教师不可能对每个民族文化都能完全了解。因此,文化心理学一贯秉承的开放、宽容的态度应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理念。开放、宽容的前提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承认自己对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文化背景知之甚少,抛开既有的理论体系去理解学生,对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民族文化保持一种探索的兴趣。在宽容、开放的理念下,心理咨询教师通过详细的倾听了解各族学生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特有的方式和方法,从学生的参照体系出发,与学生共同分析问题、建构发展目标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一种对等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站在权力一方,不再是独立于学生的观察者、判断者,而是学生的密切伙伴、参与性的观察者。这样不仅有利于建立深入的信任关系,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二)树立生态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生态哲学把人的心理看做是一个与外在环境交互作用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树立生态化的心理健康观有利于全面、系统地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而采用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首先,生态化的心理健康观认为,心理健康应该是心理系统整体功能的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心理作为一个整体能有效地发挥自身的功能,不断向内部与外部平衡统一的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心理健康应该是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平衡,在发展过程中,心理的某个部分功能的缺失或者某个部分发展的暂时滞后并不一定意味会破坏整体功能。因此“问题”并不意味着不健康。因为当心理的某个部分出现问题时,整体发展趋势自然会对部分进行调整或修复,从而使得整体的功能处于稳定和谐的状态。这要求我们在确定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心理的某个部分的健康状况进行界定,而必须有整体层次的把握,对心理整体机能的状态加以评定。同时,在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审慎地对待和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适应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不可轻易做出“心理不健康”的结论。其次,生态化的心理健康观认为,心理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着交互作用,心理健康取决于心理与环境的动态平衡。因此,评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必须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入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又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如,由于多灾多难的历史和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苗族人养成了封闭收敛的心理定势,形成了自律内敛的性格特征。而蒙古族由于一直过着游牧生活,草原部落游牧的生活习俗已经扎根于蒙古族人民的心理,蒙古人具有开放、热情、豪放的性格特征。不同民族性格的人在具体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会有所不同。如果不从民族文化背景来考量,只用静止、孤立、统一的标准来认识和衡量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是极其有害的。

民族心理学论文范文4

一、透视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1、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

人们一致认为,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民族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因而民族学研究者将民族心理学视为民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研究者也将其归属于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不同的学科所属使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颇为不同。

民族学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在过去一段时间中曾将重心放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上,他们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进行了多种多样的阐释,从各自的角度分析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这一时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这两个概念的分辩与讨论,也成为热门话题。近年来由于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民族研究者已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对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已无异议,但对民族心理的具体解释却各不相同。比如,李静提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从民族学的角度,来诠释作为一个共同体的民族群体的心理的产生、发展及其历程,与民族有关的心理问题及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体其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各个民族心理规律的揭示,对其心理模式各个方面的研究,包括各民族的民族意识、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等的研究,进而研究各民族相同或相异的心理模式及其发展演变…。而徐黎丽认为,民族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就是特定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民族心理产生发展的生理基础。

相较民族学界的解释,张世富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解释更具有心理学意味。他认为:“民族心理学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研究不同文化条件和社会生活条件下各民族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各民族的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性格、能力、自我意识和民族的社会心理等基本内容A_。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4(58)。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而民族心理是由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认知、思维、气质、性格等;民族心理状态包括民族价值观念、情绪、情感、兴趣、爱好等;民族自我意识则包括民族认同、自豪感、自信心等。

上述对研究对象界定的差异,在实际研究中表现为:“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12™。然而,民族学研究者的宏观性研究与心理学研究者的微观性研究并不存在一种的相互补充关系,它们独自为阵,并不能实现民族心理学的完善建构及发展。

2、研究对象的剖析一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者们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定义,可以看到以往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

其一,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层面。认知、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等等,是个体心理的研究内容。普通心理学以个体心理为主要内容。仅只在各种心理现象前加上“民族”二字,只能表明研究样本具有“民族”这一属性(这一属性在我国还特指“少数民族”。说明民族心理学是对某一或某几个、甚至是所有人们现在能确定的民族的个体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自我意识的研究,即对民族的一般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如前所述,一些研究者就明显把民族心理学划为普通心理学的范畴,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意志等等。

其二,社会心理层面。将社会心理层面的心理现象作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者并不多。张世富在其主编的《民族心理学》一书中,曾明确提出社会心理也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2005年他指出,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民族性格、民族品德、民族气质等,这些是民族心理研究的基本内容,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我国的学者大多持这一看法,即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进行研究,特别要研究那些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产发展、生活提高、智力开发、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的民族心理现象,才能充分发挥民族心理学所特有的价值。

   民族内部存在着众多的群体,如根据年龄、性别、血亲、职业、宗教、阶级或阶层、文化等特点构成的群体除了具有本民族的共同心理,还具有该群体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因此研究民族内部各个群体的心理现象,是十分必要的王昕亮对1997年到2002年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计量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人格特质占19.8%,儿童智力占9.9%,学习心理8.0%心理健康30.2%,双语教育18.5%,社会心理8.0%,其它内容(包括心理测量、审美心理、宗教心理、文化心理等等)占5.6%丨7丨<1>10)而在统计的所有研究中学生是被试群体的绝对主体,学生占被试总数的97.2%,其他人群仅占2.8%7丨(13)。所有内容中,仅占8%的社会心理研究,及其97.2%学生被试的数据已明确的说明:当前我国民族心理学在实践中的研究样本单一、内容庞杂,并没有形成该学科的独特的主体研究对象。

上述分析可见,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的界定并不清晰,未能明确的给研究者们指明主要方向。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其主要内容和重点究竟是通过对民族群体的研究而得出的各种民族个体的一般心理现象的研究呢?还是在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社会环境层面上,对各民族群体和个体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研究?还是如前文所述,只要是与心理学有关的,挂有“民族”二字,或研究样本是“少数民族”即可?

二、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1、民族心理学的概念

我国学界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的不清晰,和民族心理学概念的翻译及对概念的定义不明有关。中国的心理学是舶来品,民族心理学也不例外。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是我国学界认为最重要的民族心理学著作。然而,冯特著作的英译名称是“TheElementofFolkPsychology”,涉及的内容有原始人、图腾制度、英雄与神的时代、人性的发展。冯特将这些内容的分析看作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历史。张世富曾指出:“冯特的《民族心理学》应称作《民俗心理学》,冯特原来称其为Folkpsychology就是民俗心理学,冯特的《民族心理学》这一书名虽译的不够准确,但沿用至今不见有什么异议,该书的内容虽以民俗为主,但研究的是民族的、部族的民俗,所以仍属于民族心理学的范畴,故称之为《民族心理学》也不是没根据的”。由于冯特所做的民俗分析是对民族的、部族的民俗分析,所以被我国研究者接受为民族心理学。这显然是需要纠正的观念,国外对民俗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的解释是有明显差异的。最早使用民俗心理学(Folkpsychology)的心理学家WilhelmWundt在1916年认为民俗心理学的目的是在民族学所提供的事实基础上,针对原始人的思想、信仰及行动从事心理学的解释,而近期的学者认为民俗心理学指一种采取当地民众习用之本土性名词、概念及思想的心理学。从上述我国学者们对民族心理学的解释来看,显然不是指民俗心理学,因而,他们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内容的界定也非民俗心理。既然如此,以冯特的民俗心理研究的体系、理论作为民族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指导理论显然是有偏差的。与民族心理学有诸多相似之处的是文化心理学(Cul¬turalpsychology),但文化心理学所研究的是文化传统与社会实务如何调节、表现及转变人心。中国民族心理学并未在实质上与民俗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分开,而是混在一起。如果民族心理学要发展,势必要与其他相关学科区分开来,以形成自己特有的研究领域。

2、族群社会心理一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族群心理与民族心理

族群范畴的心理比民族范畴的心理更准确地反映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庄孔韶在其主编的《人类学通论》中认为:族群(ethnicgroup)是人们在交往和参照对比过程中自认为和被认为具有共同的起源和世系,从而具有某些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群范畴。在概念上,族群与民族是有一定区别的。与族群不同,民族(nation或nationality)不仅是一种人群范畴,而且还是一种人们共同体。它一般指那些有自治要求,已被政治疆域化或正在追求政治疆界化的族群,而族群的政治疆界化则往往要以一定的共同地域和共同社会经济联系为前提。并不是所有具有共同地域和社会经济联系的族群都会要求政治上的疆界化。而一个散居的、缺乏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族群,也可能去寻找一块地域,创建共同的经济生活,使自己得到政治疆界化,成为一个民族。“族群”可以概称、囊括“民族’,也可以用它来区分民族内部的不同支系,但很难用民族来囊括族群。比如,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被称为“ethnicChinese”,但不能统称为“Chinesenation”,否则会引起纷争。在我国,对族群与民族的概念并不加以区别,但通过民族识别的56种民族中,汉族就明显没有自治区域的概念,而且我国目前还有很多有待识别民族成分的、明显有别于其它民族的人群体,如西藏的僵人、云南的苦聪人等等。仅以“民族”范畴的心理为研究对象,会使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已被识别的少数民族上,而忽视许多未被标识民族身份的族群或未获得政治疆界化的族群。以族群心理作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更为合理,认识这一问题,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是重要的。

(2)族群社会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由于人具有社会性,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是紧密相连的,个体心理也具有社会性。虽然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不可避免的要沿着个体心理水平与群体心理水平两条路线展开,但应当明确的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不是族群的一般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而是研究在具体的人际互动和社会情境的影响下的族群的个体或群体的心理过程和机制,即社会心理层面的族群心理。

民族心理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意义 途径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和对待民族问题,自觉地做党的民族政策的践行者,从而巩固和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在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的意义,内容和途径方面谈一下看法。

一、充分认识高校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机构发生深刻变化,各种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一切必然会对我国的民族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冷战之后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民族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明显上升,各种民族主义思想和活动趋于活跃,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我国周边一些地区仍然相当活跃。西方敌对势力为遏制中国的发展,采用“西化”和“分化”的手段,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活动。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员流动的频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也开始向内地许多经济发达地区流动,进行经商、就业、旅游等活动;内地许多高校也开始招收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不同民族的交流中,如何实现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维护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策教育的重要课题。总之,在当前民族问题面临错综复杂的形势下,高校着力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引导他们增强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正确认识和对待民族问题的特征和规律,抵制各种错误的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包涵着马克思主义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它一方面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马克思主义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理论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要求压迫民族或大民族,特别是取得革命胜利的先进民族的无产阶级,不仅要遵守形式上的民族平等,而且要采取措施,甚至要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以帮助后进的弱小民族获得平等权利。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指的是民族与民族之间在互动中的认同和整合关系。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民族和民族问题,从而能够正确去解决民族问题。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科学进步的理论,是鉴别正谬民族观点的试金石。党的民族政策是我们党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科学指南,是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认清是非,抵制各种错误的民族主义思潮,增强实践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自觉性。

2.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增强驾驭民族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民族的世界里,民族和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一个十分重要、复杂的世界性问题。当今世界约有3000多个民族,总共60亿人口,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国家。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民族分布小聚居、大杂居、交错杂居。因此,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多民族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尤其重要。进入21世纪,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民族融合等成为民族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在另一方面,民族对立、民族纠纷、民族冲突等在局部地区有升级和加剧之势。民族问题仍是当今国际热点问题之一。利用民族问题实施“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是西方敌对势力的主要手段。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互助、民族和谐的政策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正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等特点,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有利于挫败西方敌对势力的分裂和破坏活动,维护和打击国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的分裂和破坏活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3.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增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通过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尤其是学习党的民族政策,理解党的民族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是增强学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从而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民族关系在多民族国家至关重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愈来愈密切,各民族人员往来愈来愈频繁,内地普通高校招收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也越来越多。面对频繁的交流,为了消除由于民族差异而造成的误会,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摩擦,使各民族同胞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共同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华民族大繁荣。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措施以及民族基本知识的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尤其要在各民族青少年中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二、高校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十分丰富,其主要观点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历史观、阶级观、社会观、团结观、互助观、和谐观、融合观、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国情、民族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它的基本特征体现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和谐、民族发展等方面。在新形势新阶段,应着力对大学生加强这几个方面的教育。

1.加强民族基本知识的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我们对学生的教育的重点体现在,一是关于民族起源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民族不是历史上的偶然现象,不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在有的民族形成发展中,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通过这些内容的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民族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规律,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二是进行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重要性的教育。民族的产生、发展、消亡是长期的历史过程,只要民族存在,民族问题必然存在,民族问题的解决也是长期的历史过程。在我国实现了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对此,我们要有充分认识。民族问题又具有复杂性,民族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和宗教等方面,解决民族问题又受这些方面的影响。从我国目前现实的民族问题来看,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它所反映出来的,既有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也有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矛盾;既有经济领域中的问题,也有政治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既有文化方面的,也有思想意识和宗教方面的问题;既有国内的,也可能涉及国外同民族,这样就使民族问题表现出了十分复杂性。民族问题具有国际性。有些民族跨境而居,有些民族信仰的宗教是国际性宗教,所以,一国内部的民族问题可能引发国际问题,影响国际关系。有些西方大国出于本国利益的需要,以宗教、民族问题为借口,插手别国事务,一起地区性民族间冲突,甚至战争,这都使民族问题带有国际化特征。民族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它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重大问题。它关系到我国的统一,社会稳定,边疆巩固,事业成功。”[1]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通过教育,使学生全面认识、分析、正确对待民族问题,自觉为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而做出贡献。

2.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和政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加强对学生的民族平等观教育。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列宁说过,我们要求国内各民族绝对平等,并无条件地保证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绝对不容许一个民族享有任何特权。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一要阐明民族平等的科学涵义。在我国,民族平等主要体现在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面积大小,也不论语言文学,和风俗习惯是否相同,在政治地位上一律平等。各民族人民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都享有管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民族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民族都依法享有同样的权利,依法履行同样的义务和承担同样的责任。各民族不仅在政治上,法律上平等,而且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所有领域平等。民族平等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团结合作,共同繁荣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二要对学生进行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教育。承认和坚持各族人民的真正平等,就必须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并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切实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从制度上保障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保护少数民族当即做主的权利,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尤其是要重视民族平等的法律保障。

加强民族团结观教育。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创造和发展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共同斗争和共同奋斗建立和发展了新中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2]高校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一是必须阐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追求和目标,是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与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条件,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也是全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正如同志指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们能够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3]二是对学生进行“三个离不开”观点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战胜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共同推进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类的和平发展做出贡献。三是进行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育。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我国的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内部事务,坚决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以维护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

加强民族互助观教育。民族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特征,是各民族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互助支持,互相帮助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阐明: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永远优越于其他民族。民族不论大小,都有其优点和长处,同时,又存在着劣势和不足。各民族应该互相尊重,互助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我国的实际情况是,汉族地区人口众多,经济、科技、文化比较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因此,要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把汉族地区的人力、财力、先进技术和少数民族地区丰富资源结合起来,才能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我们在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重点是加强民族互助观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各民族的互助合作,是全国各民族发展的重要条件,它是各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历程证明,只有各民族间的互相帮助,才能加快各民族发展的步伐,逐步缩短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二是要阐明民族互助的两面性。发展各民族的互助关系,首先是汉族对少数民族的支援和帮助,同时,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帮助也是很大的。特别是广大民族地区资源丰富,汉族地区经济建设所用的许多原材料和社会资源,来自民族地区的支援,这样才是全面的。

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和谐思想的教育。民族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特征。加强民族和谐思想的教育,一是要加强民族和谐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的教育。民族和谐是指各民族间在存在某些差异性的基础上各民族和睦相处,关系融洽。民族和谐既是指我国56个民族的和谐,同时,也是指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以及同一民族内部成员的和谐。民族和谐是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内容,只有各民族的和谐,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各民族只有和睦相处,亲如一家,才能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整体优势和创造力,才能充分增强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是要加强中华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传统教育。中国自古拥有众多的民族。从秦汉至清代两千多年间,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和平相处,互惠互利的交往史事大量存在。民族的交往有利于缓解民族矛盾,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有助于各民族间增加了解和各民族的发展。通常各民族交往的形式主要有和亲、通贡、互市、会盟等。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的主要途径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的方式和途径较多,当前,主要通过以下四种途径进行。

1. 通过课堂教学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各高校所开设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中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我们党的民族政策以及民族团结、民族解放和民族斗争的内容。教师将这些问题讲深讲透,对于大学生掌握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提高理论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其次,通过每学期的“形势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专门开设有关民族理论与民族热点问题的专题,尤其是及时结合国内外实际,系统讲授,深刻剖析,使大学生对国内外民族热点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更理解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做维护民族团结的促进者。第三,通过开设全校性的选修课,普及民族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方面的知识。近年了,烟台大学开设的相关课程有“中国少数民族史”、“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研究”等,这些课程,增强了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可度,使大学生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

2.通过社会实践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也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的社会大课堂,是提高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增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的重要方法。如,学校暑期组织学生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能使学生更直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自觉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自觉地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通过社会实践,增长才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3.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各民族学生的团结友爱。所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烟台大学以落户我校的国家民委“山东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为依托,研究中心的教师曾举办多场学术讲座,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民族问题、少数民族发展史、国外民族热点问题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同时,还邀请国内著名民族学专家到校做学术报告,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这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之际,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各民族学生创造相互交流、互相了解、相互学习的平台。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各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传统和独特的文化,都为中华民族做出过伟大的贡献,各民族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都是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都有存在的合理性,都应该得到尊重。

4.通过校园网络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教育

在许多高校中,网络技术的应用,全面地深入到学校的各方面工作。网络广泛地关联着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网络活动已经明显地成为大学生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主动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的新平台。利用网络拥有的信息资源丰富,传播方式迅速、参与性广泛等优势,以及图片、文字、动画等多彩形式,结合国内外民族问题的热点、焦点,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学生解疑释惑,引导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分析和对待国内外民族问题,厘清模糊认识,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地方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研究》课题编号:(J11SY55)的阶段成果。

[1]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第192页

[2]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第75页

[3]《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第6页

民族心理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认同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高校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新疆建设发展的主力军之一,他们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状况将直接关系边疆稳定、国防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怎样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对加速实现边疆经济社会大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状分析

认同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赞许或遵从。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念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动,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并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本文通过笔者于2010年9月在新疆南疆高校开展的调查为依据,初步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状况。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南北疆的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克孜尔等不同民族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 400份,回收有效问卷 376份,回收率 94.5%,其中农村占63.1%,城市占36.9%,男生35.1%,女生63.1%,党员1.8%。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情况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了解渠道相对单一,关注程度相对较低,认同上有不平衡性。调查显示,仅有34.7%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所了解,不知道的占4%,不是很清楚的占到61.3%。了解的渠道“‘思政课’、报纸、书籍、电视、网络、其他”分别为占“72%、18.7%、19.6%、17.3%、5.3%”,其中“思政课”占72 %,可见“思政课”仍为传播的主要途径。90.7%的民族大学生认为学习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疆有必要。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认同情况

1.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法宝。少数民族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表现出既信仰,认为它很重要,但又缺乏信心,而且宗教对其影响更甚。调查显示,有10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伊斯兰教,23.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35.6%的民族大学生信仰实用主义。有75.6%的民族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比宗教更重要。69.8%的民族大学生不同意“在全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说法,在回答“您认为是否有越来越多的人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时选择“是”的占13.3%、“不是”的占25.8%、“说不清”的占59.6%。31.1%和5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影响很大和有影响,在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原因时认为它是党的指导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占22.2%和67.1%,也有6.2%的人认为入党好找工作,说明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大学生的影响在慢慢加强,同时功利思想、实用主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而76.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伊斯兰教主要是受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传统影响。41.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被弱化是因为难以解释现实,32.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被弱化是因为西方主流思想理论的影响,27.6%的人认为是宣传教育形式化。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

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表示认同。调查显示,在“您认为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这一问题中,选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学生占88.4%。“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占11.6%,“建立伊斯兰教指引下的国家”的占1.8%,“其他”占3.1%。在问到“您认为谁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代表”时,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学生占91.6%。“本民族的精英分子”占2.7%,“宗教人士”的占2.7%,“其他”占0.9%。这说明了大学生对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度认同以及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高度信心。但也必须看到个别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存在误区。

3.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认同

调查显示,有65.8%的学生认为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和谐统一的,有7.6%的学生认为是对立的,有12%的学生认为不清楚。70.2%的学生认为,全球化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比任何时代都显得更重要,但仍有4.9%和21.8%认为不重要和不知道。有62.7%的学生不同意民族精神可有可无,只要经济上去了就行的说法,但仍有37.3%的学生则选择同意、难以判断或没想过。

有82.7%和16.4%的学生认为,爱国情操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有91.6%认为,爱国主义体现在维护国家利益,但也有12.9%的学生认为是维护本民族利益,7.1%的维护个人利益。在“您会选择以下哪些方式来表达您的爱国情怀”时,66.2%的学生选择“理性思考,从实际出发,做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实事”,33.8%的选择“首先想到要发展自身技能,才能为国家尽一份力”,但仍有3.6%的选择“对本民族及家族发展有利就行”。

4.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

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都知荣明耻,明辨是非,但也有一些人态度暧昧。调查表明,有92.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赞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8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有67.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台湾、的独立是不可接受,但仍有16.9%和12.4%得学生选择不同意和不知道;88.9%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新疆自古(秦汉)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8%的大学生选择不同意和说不清。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原因探析

1.经济全球化下各种意识形态的较量,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

首先,从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后,世界朝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种利益主体冲突通过价值取向冲突表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它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淡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弱化民族精神,模糊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其次,在国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因为市场经济是价值经济、求利性经济、优胜劣汰的经济,容易导致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再加上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的突显,从而使多种利益主体冲突通过价值取向冲突表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认同混乱。

2.民族、宗教的复杂性,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新疆地处我国西部边陲,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边界线长达5600公里,周边关系十分复杂。新疆还是多民族聚居区,现有50多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13个,包括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之地。新疆境内的许多民族是跨界民族,他们在语言、风俗习惯、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与境外同民族有着许多共同点,联系比较密切。“7.5”事件再次表明某些西方国家利用所谓的发展差距、民主、民族、宗教等问题煽动民族对立情绪,破坏各民族的团结,进行思想渗透和政治分化,一些宗教极端势力利用信教群众朴素的宗教感情煽动宗教狂热,以达到分裂国家的目的。加上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的作用,新疆与内地特别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相比,仍有很大距离。经济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基础,经济文化落后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哪个地区经济落后,那里的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就偏低。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地区,文化基础比较差,在客观上就成为分裂主义势力拉拢、侵蚀的对象。由于以上多因素影响,从而削弱了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的认同。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失效影响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主课程。05方案实施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进行改革,由原来的7门课程改为4门课程。应该说,这些课程能使大学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就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案”实施来看,它们在促进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效果并不是很强。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情感方式、是非观念和价值追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有效应对市场经济反映出来的实用、功利导向的冲击,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为学分而学的一门课程。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方式与当代大学生认知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点不相适应。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而当前的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仍然采取比较陈旧的“灌输式”教育,一些教师没有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产生了反感情绪。

第三,民族大学生由于受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等的影响,对理论课中的许多概念、原理很难理解,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使用全国材,这对于民族大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无法发挥出来。

三、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对策

1.加强“五观”、“四个认同”教育,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在科学理论上增强价值认同

首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与管理。高度重视学校意识形态领域反渗透教育。在学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反渗透教育、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的渗透破坏活动,坚决杜绝散布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思想、歪曲新疆历史的非法言论和行为。

其次,“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一项直接措施,就是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

2.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育,编写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简要读本

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既要有稳定的、连续性的内容,又要紧跟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自身思想实际的发展,尤其要整合与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价值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其次,基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整体汉语水平不高的实际,应组织理论工作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与精神实质等作出比较详细、通俗易懂的阐述与界定,为他们全面系统掌握相关知识提供依据和帮助。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多方面的、深层次的理解,真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正认同。

第四,注重理论学习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理论来源于实践,更要指导实践。与实践想脱离的理论必然不能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同。在实践活动中深化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认同,如结合新疆实际精心组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目的的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科技下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民族大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价值教育,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和认同。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价值认同氛围

建设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作用,当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体现于校园文化各个层面,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中的熏陶作用、教育作用和引导作用;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党团建设,使高校基层党团组织成为进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坚强堡垒;特别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网络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还必须要立足新疆多个民族、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实际,努力营造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包容,和谐团结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价值认同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N].光明日报,2006-10-19(1).

[2]王宏维.社会价值:统摄与驱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3.

[3]贺善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认同与冲突[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5):102-107.

[4]李长春.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J].理论参考,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