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冷链物流范例6篇

商品冷链物流

商品冷链物流范文1

【摘要】将目光聚焦到农村电商领域可知,之所以当前农村电商发展乏力,以及市场渗透率不足15%,其中原因之一便是受制于冷链物流发展短板。从物流工程的视角来看,冷链物流发展短板归因于物流网点的分散性;而从物流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则可以归因于资产专用性而带来的沉没成本。因此,管控农村电商鲜品冷链物流运作的风险,需要综合考虑交叉学科下的因素。

【关键词】农村电商 冷链物流 鲜品 风险控制

“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已成为物流学界和业界的共识,但在物流实践过程中却始终存在着冷链物流运作短板,这种短板不仅从量的水平上得到反映,也从质的程度上得到反馈。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破解当前冷链物流运作中的各类风险,是激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冷链物流服务的关键。将目光聚焦到农村电商领域可知,之所以当前农村电商发展乏力,以及市场渗透率不足15%,其中原因之一便是受制于冷链物流发展短板。从物流工程的视角来看,冷链物流发展短板归因于物流网点的分散性;而从物流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则可以归因于资产专用性而带来的沉没成本所致。这就表明,管控电商鲜品冷链物流运作的风险,需要在交叉学科视角下来给予综合考虑。由此,这也就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基础。

一、基于农村电商背景下的冷链物流现状

当前的冷链物流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冷链物流服务数量存在短板

大量返乡农民都以发展农村电商为创业项目,并形成了生产、线上销售为一体的生产合作组织。但在创业过程中却逐步发现,如何将本土鲜品保质保量的送达到城市居民的餐桌则是个问题。导致@个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并不提供专门的冷链物流服务,即使提供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因其服务价格不菲,而使得农村电商鲜品毫无市场竞争实力。从这一点来看,冷链物流服务的数量便存在短板。

(二)冷链物流服务质量存在短板

农村鲜品可以为鲜活农产品,或者经过粗加工的新鲜农产品,其中以肉类产品为主。这就意味着,为之提供运输仓储服务的冷链物流,需要在流通领域保证鲜品的品质不被破坏,但鲜品品质仍会按照自身的自然规律而逐渐衰败,并与冷链物流的周期成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因冷链物流服务质量存在短板,而直接导致鲜品货损率过高,最终将增大鲜品的终端销售价格。从而,这就制约了农村电商销售的市场渗透度。

(三)冷链物流服务协同存在短板

农村电商在发展过程中,电商与鲜品生产实则形成了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以生产合作社的形式而存在着。另外,以肉类为主的鲜品在生产中需要“自然力”的作用,所以鲜品生产具有相对刚性的周期。然而,当前开展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并未能与鲜品生产的周期性建立起协同性,从而就导致了它们二者按照自身的节奏来进行生产运作,最终放大了冷链物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短板。

二、基于农村电商背景下的冷链物流运作风险的类型分析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短板中,可以将冷链物流运作风险归纳为以下三类风险:

(一)资产专用性风险

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具有显著的资产专用性特质,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其将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不可忽视的沉没成本。从提供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利益出发,其应该将“沉没成本”按照货币评价加成进服务价格之中。但随着服务价格的提升,又抑制了农村电商企业使用冷链物流服务的意愿,进而就进一步增大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沉没成本。可见,这种恶性循环便是导致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愿提供冷链物流的原因。

(二)货损赔偿性风险

作为契约物流形态,提供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与农村电商之间将就货损率的控制进行协商,但对于鲜品货损率的控制在流通过程中并无法准确实施。这就意味着,提供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将面临货损赔偿风险。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完美现象,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农村电商之间不可能就鲜品运输、仓储签订完全合约,而只能在非完全合约的基础上引入事后协调机制。但在当前物流责任规避仍存在技术性困难的情形下,货损赔偿风险便无法避免。

(三)节点协同性风险

对于部分开展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而言,冷链物流服务只是企业诸多服务项目中的一类,但如何加大对冷链设施设备的运作仍是企业所关心的问题。然而,由于冷链物流服务协同存在短板,便使得节点协同性风险的产生。这里的风险主要包括:第一,服务协同短板将浪费企业的冷链物流资源;第二,服务协同短板将增大企业的沉没成本。

三、基于农村电商背景下的管控冷链物流运作风险的思路

根据以上所述,管控冷链物流运作风险的思路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

(一)分区域建立农村鲜品集散中心

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购置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时需要面临大额的会计成本,而在运作过程中又需要面对隐性的沉没成本。因此,只有扩大冷链物流服务的市场份额,才能确保物流企业能在成本-收益比较中,愿意提供冷链物流服务。为此,分区域建立农村鲜品集散中心,就改变了以往“农村电商――物流企业”的点对点模式,而以新的“农村电商集合――物流企业”的面对点模式来替代。这样,就能显著降低冷链物流服务的资产专用性风险。

(二)物流企业与电商签订长期合约

从合作博弈理论中可知,长期合约能够增强当事人的合作意愿。而且,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来看,长期合约能够为当事双方提供稳定的收益预期,所以能够深化二者之间的合作。因此,这里可在县域或者乡镇政府的牵头下,提供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与域内农村电商之间签订上期合约(如,5年合约),物流企业在合约规定期限内“垄断”域内的冷链物流服务,从而就能显著降低物流企业提供冷链物流服务的风险。

(三)借助风险转嫁来保护双方利益

货损是物流服务中不可避免的风险,而鲜品货损因其自身的理化特性,其更具有不确定性。为了降低冷链物流企业的货损风险,也在于保障农村电商从业者的利益,这里可以借助风险转嫁机制来给予风险管控。具体而言,风险转嫁给提供风险赔偿的保险机构,这样就能激励物流企业提供冷链服务。当然,保险机构也需要根据农村电商鲜品特征,和冷链物流运作特点创新保险产品类型。为此,国家保监会应牵头来进行保险制度创新。

(四)大力挖掘农村自营物流的能力

解决节点之间的协同问题,还需要从挖掘农村自营物流的能力上入手。对此,笔者建议:县域政府应以提供补贴和租赁的方式,来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开展冷链物流服务。其中,提供冷链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资产配置情况,向这些农户出租冷链物流O备。这样不仅解决了提升农村自营物流能力的问题,也通过提供租赁服务而盘活了物流企业自身的冷链资源。

四、研究展望

在今后的研究中,学界和业界还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针对供应商群体合理建构物流设施设备

3PL本身具有契约物流的特征,因此在防止因资产专用性强所产生的沉淀成本时,应充分对供应商群体的商品品项、运输周期性展开调查。在此基础上,合理建构自身的物流设施设备。这本身体现为供应链系统的发端节点,而以下的节点都应与之形成业务匹配性。在冷藏仓库的建立中,应借助供应商以及单一物流商的合作,在布局环节应充分考虑乡镇居民的消费需求。

(二)强化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开发与优化

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已经引起重视,现阶段的任务在于对其功能进行开发与优化。在开发和优化方面着重从:现有信息资源的维护;信息标准的统一;信息传输与反馈机制的建立等三个方面着手。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推进信息平台的升级。

(三)根据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安排协调各方利益

正式制度是指:物流法律、法规,非正式制度是指:业内“习惯做法”。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业内“习惯法”的功能,来促进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如,可以在核心3PL企业的协调下,按照贡献进行分配;当然,也可以把费用包干后,根据各分包方的业务绩效具体分配。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将研究视角进行拓展,包括冷饮类、城市配送类冷链物流运作都面临着上述所提出的风险,只是各自所面临的程度存在差异。但就控制风险的手段而言,仍需要围绕着本文所提出的四个思路来给予构建。

五、小结

本文认为,从物流工程的视角来看,冷链物流发展短板归因于物流网点的分散性;而从物流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则可以归因于资产专用性而带来的沉没成本。因此,管控农村电商鲜品冷链物流运作的风险,需要综合考虑交叉学科下的因素。通过分析可知,冷链物流运作风险主要包括:资产专用性风险、货损赔偿性风险;节点协同性风险。具体的风险控制思路包括:分区域建立农村鲜品集散中心、物流企业与电商签订长期合约、借助风险转嫁来保护双方利益、大力挖掘农村自营物流的能力等四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张昕.末端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及决策路径――基于电商物流和社区服务的供需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 2013,(3).

[2]朱新球. 基于GO-FLOW的O2O生鲜海产品冷链物流系统风险评价――以上海厨易时代为例[J]. 物流技术, 2016, (6).

商品冷链物流范文2

关键词: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应用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冷冻冷藏食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而高质量的生活水平让人们对食品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与卫生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肉类食品、豆制品、乳制品及水产品等低温食品,在非冷链条件下储藏、运输和销售现象十分严重,导致这些食品的营养成分流失,甚至出现变质。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为冷链物流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革。

一、冷链物流概述

冷链物流,从广义上来说就是冷链物流需求者与供应者之间为了实现各自的目标而在冷链物流服务价格和交易数量达成的共识。它不仅涉及到冷链物流技术、成本、运作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同时也涉及到冷链物流产品的供应商(如农户)和需求者(包括生产商、销售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而从狭义上来说它是指将冷冻冷藏类食品始终放在合理的温、湿度环境中,这里合理的温、湿度环境是指能够保证食品最佳品质和安全的环境,这一过程要一直持续在生产、贮藏、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

冷链物流是在科技的进步和制冷技术的发展中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冷链是由冷冻加工、冷冻储藏、冷藏运输及冷冻销售四方面组成。严格来说,一个完整的冷藏链还要加上原材料的采购。

二、电子商务平台理论及其特点

电子商务是以互联网为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企业或者个人提供一个交易平台以完成企业间的商务活动。这个平台能提供完善的网络资源、网上支付安全、信息安全保障以及有效的管理机制。它和供应链管理的整合,为供应链带来了新的变革。其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物流信息化

物流的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对流通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活动进行处理,包括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分析等等。这将对货物货物流通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作用。

(2)信息自动化

信息传递的自动化表现为节省人力、提高劳动生产力、扩大物流作业能力、降低物流差错率等。采用的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导向车、自动存取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先进技术,有效节省了冷链物流运作过程中的人力、物力,降低了流通环节的出错率。

(3)管理柔性化

根据消费者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点,物流配送中心要灵活组织实施物流作业。管理的柔性化大大改变了企业的管理观念,从而实现了提高顾客满意度、平衡整年度的生产工时、降低原材料库存数量、保障产品的质量等。

三、电子商务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与冷链物流的结合是冷链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原因在于冷链物流本身的特殊性。冷链物流与一般常温物流有着很大的区别,它对技术的要求极高,尤其是对冷冻冷藏以及运输过程中温、湿度的把握。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为冷链物流运作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下面主要介绍三种电子商务技术在冷链物流中的应用,包括:地理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系统、无线射频技术。

(一)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三哥核心成分,简称3S技术。GIS是一种空间信息系统,以采集、储存、管理、分析和描述地表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RS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利用地面上空的飞行物上的遥感器来收集地面数据资料,通过传回的数据对地面物体进行识别。GPS是以卫星导航为基础,进行测时和测距的一种技术。

冷链物流对地理信息技术的需求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冷链物流对于时空的要求极高,尤其是在信息传递和商品的流通中,地理信息技术正好能满足冷链物流对时空的这种高要求;其次是冷链物流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上至原料供应者农户,下至终端消费者,不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上跨度都很大,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冷链物流活动,是冷链物流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GIS技是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RS和GPS能有效的分析地面数据,通过三者的结合,可以有效的设计配送路线,在最短时间类给出运输路线模型。

(二)供应链管理系统(SCM)

冷链物流体系涉及的范围特别广泛:空间上表现为原材料供应地域范围特别广,客户的分布范围也很广,要求具有多样化;时间上表现为不同的原材料加工时间不同,且不同的产成品保质期不同。例如乳制品和肉制品就有着很大的区别。针对以上特点,可以引入SCM系统帮助解决。

所谓SCM,是以信息系统技术为基础,将商品从原料采购到终端销售的所有活动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无缝的连接,使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单证流合为一体,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在冷链物流组织体系中,供应链主要包括原料供应商、生产加工企业、物流运输配送企业、批发商和销售终端。冷链物流供应链系统,主要以因特网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和条形码技术为中心。

(三)无线射频辨识技术(RFID)

冷链物流对时间及的温、湿度要求严格。从原料采购到终端销售,低温冷冻品都有着规定的温、湿度环境。因此,从冷库设备到管理及商品检测来实现冷链物流标准化运作是冷链物流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RFID技术为该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契机。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与传统的磁卡相比识别速度更快、寿命更长、能同时处理多张卡、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中、难以伪造。这就能有效解决冷链物流标准化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结论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冷链物流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各大电商企业也以其先进的技术纷纷把目标瞄准了冷链物流行业。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冷链物流不仅对技术要求高,资金和管理方面更不容忽视,要瞄准市场机会但也不可盲目跟进。如何将电子商务技术与冷链物流完美结合,突破冷链物流发展瓶颈将是冷链物流企业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皱彩颖,石琛.论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三者的关系,发展我国物流产生[J].交通标准化,2007(8):146-150.

[2]鲍长生,冷链物流运营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

[3]于珊珊.第三方物流企业冷链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8.

商品冷链物流范文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ld chain logistics operation pattern is analyzed, and five modes will be proposed between the "first mile delivery service" and "the last mile delivery service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is, fresh products enterprises can choose the optimal mod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关键词:生鲜冷链;运作模式;全程冷链

Key words: food products chain logistics;operation pattern;whole cold chain logistics

中图分类号:F326.6;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089-03

0 引言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生鲜产品的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政府供给侧改革促进冷链企业不断升级,《新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产品保鲜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生鲜电商的急剧扩张,拉动冷链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和分析,对生鲜冷链运作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将运营模式分为五种类型,以便运营商选择最适合自身的生鲜产品全程冷链模式。

1 生鲜冷链行业现状

1.1 国外生鲜冷链发展情况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政府倡导和扶持下,在相关产业的带动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智能化菜篮子工程保障体系及成熟的运营和管理技术,有力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的进程,为社会食品安全、高效、优质、低耗的消费流通模式提供了成功的经验。经统计,目前发达国家智能化生鲜食品冷链配送一站式服务的覆盖率已经达到95%以上,已步入国民食品,消费服务的智能化时代。

1.2 中国生鲜冷链物流发展情况

据香瓜调研显示,去年我国生鲜电商交易额已达到900亿元,同比上涨80%。生鲜电商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突破274.2亿元大关。2018年,其交易额将有望突破1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50%[1]。

去年我国果蔬冷链流通率为22%,冷藏运输率为35%;肉类冷链流通率为34%,冷藏运输率为57%;水产品的冷流通率为41%,冷藏运输率为69%[2]。而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早已达到了100%,果蔬冷链流通率也超过95%[3]。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鲜冷链的发展尚在起步,还未形成一套规模化的冷链物流系统。但随着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市场运行机制的逐步完善,未来发展阶段,我国生鲜冷链市场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冷链流通率和运输率将会大大提高,甚至有望与发达国家齐平,配套的冷链配送服务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投资规划分析报告》预计,到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700亿元,年复合增速超过20%。

2 生鲜冷链发展模式分析

艾瑞咨询集团在《2013年生鲜电商发展简报》中,将生鲜电商分为电商平台生鲜品类、综合B2C电商生鲜品类和垂直B2C类生鲜电商三类。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 《生鲜电商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根据网站运营、发展品类和线下配送等方面,将生鲜电商分为以淘宝为代表的综合型电商、以沱沱公社为代表的垂直型电商、以顺丰优选为代表的物流企业、以沃尔玛为代表的线下超市四个类别。《2014-2015年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中,将生鲜电商分为综合电商平台、物流电商、食品供应商、垂直电商、农场直销、线下超市、社区O2O七种模式。

本文基于以上分析,根据冷链节点将生鲜冷链模式大致分为以下五个类别:

2.1 生鲜产品源产地

生鲜产品源产地被喻为生鲜冷链的“最先1公里”,是整个链条中输出稳定、优质的货源的关键。

2.1.1 自营源产地

通过自建农场,养殖场,渔业等方式,实现自产自销,完全监控产品的质量。生鲜产品通过采摘、捕捞等方式获得后,在源产地经过预冷、分级、加工、包装及仓储等环节,保障产品品质、降低损耗高。

2.1.2 订单采购/签约采购

通过与生鲜源产品源产地进行合作,约定销售产地的产品,保障源头的质量。

2.1.3 生鲜产品集散地采购

直接在生鲜产品集散地,区域配送网点进行采购,质量和成本不易控制。

2.2 销售方式

2.2.1 自营电商销售平台

企业自建电商平台,展示销售产品,通过第三方物流系统或自营物流系统将产品送到客户制定的地点。客户通过平台可实时查询产品配送进度。农资企业基于该模式和电商平台,可以实时向需求者展示产品,直接锁定目标客户,这样减少了产品宣传和产品推送环节所消耗的时间长本,既有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又大大增加了客户流量。

2.2.2 使用第三方电商销售平台

企业入驻电商平台在线上进行产品展示、宣传和销售,支付电商平台使用费,通过电商平台促销等活动,增加产品浏览量和销量。第三方电商模式面向的消费群体与自营型模式相比更加大众化,可以简单、容易地建立销售平台,节省成本,在网络建立及产品宣传方面的经验更加丰富,如天猫、淘宝、阿里、京东等综合型电商平台。

2.2.3 线下销售平台

企业通过门店等传统销售渠道进行的“一对一”互动的沟通方式的销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传统企业通过线上宣传,积累品牌的影响力,适时发挥品牌优势、与目标用户建立紧密联系,通过线上的影响力,推动线下活动的开展,实现线下销售。

2.3 周转仓储

冷库作为低温仓储的特种制冷设备,用途功能单一,但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冷库的功能也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尤其在冷链物流环节中,冷库的功能中,冷链物流周转、低温仓储进出货等功能愈发完善起来。

2.3.1 自营冷库/配送中心小型冷库

新型生鲜营销模式下,冷库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仓储,配合低温冷链运输的物流周转功能,以及生鲜加工、低温包装分拣等功能都逐步完善起来,无论果蔬,还是肉水产、冰激凌、奶酪等乳制品,各类生鲜食品均能够满足从入库到送至客户手中,加工、分拣、包装、出货,每一个步骤都在低温状态下进行,配合低温冷链运输,保障生鲜品质。企业自建或自营冷库,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安全卫生隐患和品质受损,保障生鲜食品正常健康地流通。

2.3.2 第三方冷库/网点冷柜

企业临时租赁冷库进行生鲜产品的存储和周转,或直接采购经由冷库分销的产品,在配送网点的冷柜对出货产品进行短暂的存储。

2.4 配送方式

生鲜产品冷链物流强调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全程低温,若有一个环节温度失控出现“断链”就会影响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之前的所有付出将前功尽弃。

2.4.1 自营冷链配送

由于冷链市场化程度低、市场规授小,国内许多企业都采用了自行经营、部分外包的方式来进行冷链物流配送,据不完全统计,冷冻产品提供商自营冷链物流在全部物流总量中的占比己经达到80%。也有学者认为,相比第三方物流配送,自营配送更能满足生鲜农产品的特性对仓储与配送的{要求。

2.4.2 第三方冷链配送

第三方冷链物流作为专业的冷链物流服务提供商,将成为今后物流发展的新模式。第三冷链物流能够技术含量和运作要求较高的基础设施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生鲜产品的竞争力,减少企业的负担。

2.5 客户提货方式

2.5.1 送货上门

随着网购的兴起,80/90后消费观念的转变,形成了宅生活的消费方式,送货上门也成为了电商的普遍配送方式。送货上门,可以保证生鲜农产品的新鲜度和便捷的体验,但配送员不断往返于商家与顾客之间,效率低,成本高。该模式下的交通工具(主要是电动车)无法达到冷链设施的要求,商家只能以泡沫箱加冰块的方式配送,对时效要求较高。适合家电等大型货物,瓷器等易碎物品,采购数量较大的产品。

2.5.2 客户自提

①公共储藏柜。

在国外,DHL的Packstation[4]和Amazon[5]的储物柜等的使用,已经非常成熟。在国内,丰巢、速递易等快递柜也在城市的小区和公共场所内广泛出现。这种模式能够在时间上为客户和配送人员都提供极大的便利,同时还可避免投递失败和被他人冒领,有利于降低配送成本,取货过程完全由最终客户完成。但是对于场地和存储空间有所限制,自提柜设备和维护需要成本,便于终端数据的采集。

②网点/便利店自提。

在台湾,顺丰通过7-11便利店的配送系统,将货物配送到各个店铺,客户在离约定地点最近的便利店就可以取到购买物[6]。通过此种模式,存取方便,人工服务易于沟通,自提时间与店铺营业时间一致,方便了白天上班的客簦对于连锁店也是一种延伸发展的好模式。但是合作成本较高,需要连锁店留有空间存放包裹,增加连锁店员工的工作量。

③物业寄存。

客户直接在物业寄存点自提购买物和寄发物品。这种模式既方便了业主,也方便了快递公司,同时物业也有一定收益。物业更注重为业主服务,通过与快递合作,不仅可以增加利润,同时发挥自身优势为业主服务,更好地巩固社会关系。

3 总结

本文分析研究了生鲜全程冷链配送的各个阶段,为生鲜运营提供了多种实施方式,如下:

3.1 营冷链配送+电商+送货上门

冷链物流企业可通过此方式实现生鲜产品的运营,掌控整个配送活动,解决物流外包所带来的配送过程不透明、不可控的风险。同时,配送末端采用送货上门、保鲜过程便于追踪溯源,更加提升了终端消费者的满意度。

3.2 自营冷链配送+线上/线下+客户自提

生鲜运营商通过集中冷链配送产品至小区储藏柜、附近网点或者便利店,消费者凭短信提示或会员卡自行取货。全程冷链自营配送,生鲜农产品保鲜较好;通过实行集中配送,形成规模效益,配送成本较低、配送效率较高;当储物柜具有冷藏保鲜功能时,能给消费者带来个性化消费体验。

3.3 自营源产地+电商+第三方冷链配送+送货上门

生鲜生产企业自营的产品源产地,可以就地对产品进行保险加工,借助电商平台销售和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生鲜产品全冷链的运营。自营源产地更能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品牌的推广,有利于控制产品源头的安全。

3.4 线下销售平台+自营冷链配送+客户自提/送货上门

生鲜产品渠道商可通过该模式实现批发和零售的整合,由于渠道和集散地的优势,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为丰富的产品选择。

3.5 自营电商销售平台+第三方冷链配送+客户自提 / 送货上门。

电商平台运营商通过该模式召集分销商、农户等,在网络上集中进行销售,适合现在的网络购物趋势,更容易让消费者接触和接受生鲜全冷链的消费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生鲜运营商需要以自身的优势为基础,通过社会资源的优化和整合,为消费者提供最便利、最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山.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提升 综合型配送商将成主流[N].上海证券报,2017-01-25.

[2]李馥佳.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述评[J].时代经贸,2016(7):30-37.

[3]汪旭晖,张其林.基于物联网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框架、机理与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1):31-41.

[4]SILKE F,CLAUDIA E. Innovative Approaches in City Logistics:Alternative Solutions for Home Delivery[EB/OL]. [2013-12-04]. http:///fileadmin/archive/Deliverables/D4.3b_5.8_b_PolicyNotes/14684_pn8_home_delivery_ok_low.pdf.

商品冷链物流范文4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海南;SWOT分析

[DOI]10.13939/ki.zgsc.2016.36.023

2014年各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在全国31个省份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中,海南省占比最高,说明现阶段农业仍是海南的主打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由于自身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海南长年盛产和对外输出热带农产品和反季节瓜果蔬菜及水产品等,但由于热带生鲜农产品易腐、易损的特性,在外销过程中经常产生大量不必要的损耗,严重影响了生鲜农产品的产品安全与市场化效益。因此,海南地区亟须大力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

1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优势分析

1.1 海南地理位置独特,生鲜农产品资源丰富

海南地处热带北缘,长夏无冬,光温充足,素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是我国重要的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的生产基地,天然橡胶、椰子、槟榔、胡椒的生产基地以及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基地(见下表)。海南每年出岛大量的蔬菜、热带水果、热带作物、肉蛋奶及水产品等生鲜农产品,以2014年为例,2014年1―12月海南农产品出岛量累计695.22万吨,约占海南省农产品总产量的40%以上。而生鲜农产品对温度控制、鲜活的品质和食品安全要求较高,因此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也十分旺盛。

1.2 具备一定的硬件设施基础,田头预冷意识提高

从2008年开始,海南省政府每年都拿出专项资金扶持预冷库建设。目前,海口、文昌、澄迈、琼海、屯昌、临高、万宁等市县都建设有较大型田头冷库,截至2015年,全省瓜果菜预冷企业已达到200余家,预冷库建设总库容达到32万吨,年预冷保鲜能力达到600多万吨。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已具备一定规模,田头预冷意识也在逐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运销户和个人、企业等纷纷投入到建设预冷库的热潮中,大大推动了海南省瓜果菜预冷处理系统的全面建设。

1.3 拥有逐步完善的互联互通立体交通体系,保障冷链运输效率

近十几年来,海南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筑起海陆空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岛内以东、西两线环岛高速为主动脉的“田”字形高速公路路网主骨架建设已初具雏形。2015年年底海南西环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并与东环高铁连通,形成完整的闭环铁路运输体系,不仅覆盖全省12个市县,还与海口美兰机场、三亚凤凰机场实现无缝对接,形成海南“环岛三小时交通圈”,大大提高了岛内交通运输效率。海运方面,“四方五港”的总体布局已基本形成,港口吞吐量突破亿吨百万标箱大关,同时还积极打造“东北亚―东南亚”海陆联运干线,为海上货物运输搭建了多条快速通道。另外,海口、三亚两大国际机场也将扩建,博鳌机场也正式投入运营,儋州机场也正在兴建中。这些都为实现海南生鲜农产品全程冷链、高效运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劣势分析

2.1 缺乏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断链”问题严重

欧美加日等冷链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95%以上的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率。而综观海南地区,大部分生鲜农产品还是采用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的方式进行操作,无论是生产、采摘、加工整理、包装、预冷、储存,还是在运输、配送、零售终端等环节上都无法保证全程的低温控制,“断链”问题相当严重。尽管海南省的田头冷库数量日益增多,但许多农户或采购商为了节约成本,仍采用传统的土办法进行操作。大部分的瓜果蔬只是简单地进行预冷处理后,加盖草帘、棉被甚至冰块进行保温,这样无法达到持续稳定的低温控制,也会使农产品的耐藏性和品质受到极大影响。此外,一些对低温要求较高的生鲜农产品也会因为缺乏完整、高效的冷链供应链体系而造成在物流环节中的“断链”或“失温”。

2.2 冷链技术落后,物流成本高

冷链技术包括杀菌保鲜技术、制冷技术、蓄冷保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由于海南许多田头预冷库采用氟利昂和氨等作为制冷剂,分拣、速冷手段落后,预冷保鲜效率低,生鲜农产品损耗较大,在质量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此外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储运流通等环节还缺乏有效的温度自动控制,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也较低,造成物流成本偏高。

2.3 冷链物流标准缺失,监管不到位

近年来,中央下发一系列关于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建设的文件,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但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以及具体的执行政策和法规还不完善,已经实施的冷链标准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关于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分级、预冷、运输、冷藏、装卸、包装、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的技术操作标准和规范也较为缺乏。

2.4 缺乏专业的冷链人才,企业用人紧张

随着近几年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高等院校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无法迅速跟上行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冷链物流,作为物流领域的新兴产业,涉及多门专业学科知识,既要求从业人员有扎实的冷链理论知识,还要求有常规的物流操作基础,而目前海南地区的中高等院校中还没有开设冷链物流的专业方向,更使企业在用人方面捉襟见肘。

3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机遇分析

3.1 国家政策利好,促进海南冷链物流发展

在国务院关于建设国际旅游岛相关政策的提振下,海南热带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和产量不断增长。2015年,海南省农林牧渔产业共完成增加值881.69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5.5%。这同时也带动了生鲜农产品的输出和出口。同时,关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也为海南地区热带农产品走出国门提供了动力。作为面向东盟和亚太地区的“桥头堡”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海南的热带生鲜农产品输出潜力巨大,这也对海南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会加速海南地区冷链物流的长远发展。

3.2 冷链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

随着冷链物流不断向纵深发展,冷链相关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在保鲜技术方面,通常采用具有一定危害性的化学杀菌剂的方法,近年来开发的微生物保鲜技术、超高压保鲜技术以及复合生物保鲜技术等相对更为安全。从冷藏、保鲜、节能和自动化技术来看,国际上已经普遍应用自动化冷藏、冷凝、气调、冷藏集装箱等先进的制冷技术。在冷链管理技术方面,一些农产品物流企业引进了国际先进的HACCP(危害分析和临界控制点)技术、自动化测量温控技术、GMP(良好操作规范)技术、无线射频及空间定位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冷链物流管理的效率,同时也能提升生鲜农产品冷链安全和质量。

3.3 农产品电商的迅速崛起,推动冷链服务升级

随着阿里巴巴、淘宝等电商品牌运营模式的成功,以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生鲜农产品也逐渐从线下转向线上进行交易,像天猫、京东、1号店、苏宁易购、顺丰优选等电商也开始大力发展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据海南省农业厅统计,2015年,海南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到85亿元,目前从事农产品电商的企业已超过3000家。加上政府也鼓励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业”,支持搭建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促进推广海南热带生鲜农产品,这无疑将进一步激励海南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深入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的技术改造与升级。

4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挑战分析

4.1 传统物流与冷链物流的博弈

由于海南农产品冷链物流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设备和技术尚比较落后,保温或冷藏车辆少,物流费用和成本较高、产运销衔接不得当,没有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无法实现全程低温控制等因素,大多数个体的生鲜农产品生产者和采购商还偏向于采用低温预冷,草帘、棉被保温,普通卡车运输的方式进行常规物流运作,造成生鲜农产品的损耗较大,浪费较为严重。因此,一方面,要提高大众对冷链物流的意识,普及冷链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提高冷链商品化率。

4.2 发展冷链物流资金缺口较大

冷链物流系统工程建设需要耗费数年时间,投入大量资金。光靠中央和地方政府拨款、企业自筹资金是不够的,还需要发动一切社会力量、金融机构等进行有效的投资和投入,鼓励采用招商引资、联合经营等方式来组建冷链企业、机构或配套服务组织,进一步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此外,在冷库的建设、冷链技术的引入、保温或冷藏车辆的采购、人员培训等方面,政府也应当给予一定政策的支持。

4.3 来自国内外优秀物流企业的竞争压力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冷链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如中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双汇、光明等企业纷纷建立专业化的冷链物流公司;民营的山东荣庆和安徽安得物流有限公司等冷链物流企业,不但具备专业的冷链配送中心、一定规模的冷藏车队,还拥有较为先进的冷链信息与管理系统,实力不容小觑。此外,外资公司也加入到中国冷链物流市场的竞争中。例如,美国冷链物流装备巨头英格索兰和开利公司目前已占据国内车载冷机市场70%以上的份额。普菲斯公司作为北美第一大、全球第三大冷库仓储运营商也于2009年进入中国冷库市场。澳大利亚的太古冷链和与招商局合资的招商美冷等企业也发展迅速。面对如此强大的外部环境竞争,海南地区的冷链物流企业还应快马加鞭,取长补短,迅速成长。

5 对策和建议

总之,海南发展冷链物流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任重而道远。我们除了要继续加大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产业发展环境之外,还应深化政府引导,扶持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成长,加强冷链人才培训,完善冷链物流标准和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冷链技术升级与转型,加速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争取早日建成一体化、现代化的海南综合冷链物流体系。

参考文献:

[1]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EB/OL].http:///hnzwgktjdchntjtjgb.

[2]中国公路网.海南:筑“田”字型高速路网 建“两小时交通圈”.http://news2013/759711.php[EB/OL].

[3]李玉凤,邹孟.海南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热带农业,2011(5).

商品冷链物流范文5

【关键词】冷链;温度监控;电商平台;互联网+

0 引言

冷链物流可以使生鲜食品在流通过程中始终处于配有专门制冷设备的物流网络中。它是随着制冷技术的进步、物流业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冷链物流使用的范围主要包括:蔬菜、水果、奶制品、肉类产品、及特殊的化工产品和药品等。

目前冷链物流的发展仍然有很多不足,诸如冷链基础设施设备不足、冷链第三方物流市场化程度低、冷链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其中尤其是信息不对称是阻碍冷链发展的一大因素。

因此,本文将线下的冷链与互联网相结合来形成新的运营模式。首先,从冷链供应商对商品信息采集并传递到互联网开始,做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及时更新。然后,再通过冷链物流商的运输设备的温度监控和借助互联网有效监督,冷链物流商分布式冷库建设运用,使冷链流程更加方便快捷,同时提供商品回库的增值服务,以及零售商商品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进行商品信息展示。最后,将线下冷链结合线上互联网功能来构建一套互联网电商平台系统。

1 供应商信息采集

供应商信息采集,主要是采集冷链上的商品的各种信息。本文以蔬菜的信息为例进行说明,蔬菜的信息包括:蔬菜的种类、数量、生长记录、成熟时间,菜品等级等,还包括蔬菜的产地地址、货主、货主联系方式等。此类信息的收集主体可以是供应商,供应商获取相应信息并加工以后,投放到互联网电商平台上,此类商品信息可以被互联网电商平台上有该需求的生鲜销售商看到,从而促进交易的达成。

信息的获取途径可以有两种,一种是,供应商直接通过电话或人工直接得到相应的信息。第二种是,生产地通过终端将蔬菜信息录入并形成文件,发送给供应商。未来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第二种获取的途径将是主要途径。

供应商把经过筛选处理后的商品信息通过数据输入至冷链生鲜电商平台,客户根据自己需求通过生鲜电商平台搜索、浏览并刷选所需商品信息,然后向对应的生鲜商家发出需求订单,当产品需求订单以数据形式通过电商平台发至相应的供应商,供应商根据订单需求信息去生产地进行产品的原地采购,然后把产品集中,进行产品的初加工处理。具体包括:根据不同的生鲜产品的特性进行相应的预冷处理以及包装处理,并对其进行RFID电子标签编码,把相应的信息录入数据库。处理产品同时通过生鲜电商平系冷链物流商进行产品的配送。

2 冷藏车的温度监控过程

冷链中商品的温度保证主要有三个环节:生产地预冷、运输仓库配送温度控制及在外界监管。这里主要从技术层面出发,实现冷链商品的全程监控。

2.1 生产环节控制

为了实现“冷链温度”和“冷链商品”的及时一一对应,从而更准确的实施温度控制和监管,需要对商品的信息和冷藏车及仓库信息进行及时的获取。生产环节主要是给商品添加标签和对商品进行预冷。

2.2 运输、仓储环节控制

运输环节的主要是要保证车厢温度的监控和调节,车辆位置、车厢温度信息和商品信息的及时传递。仓储环节相对于运输环节,位置固定,基础设施完善,商品在库储存能够达到精准化控制,但依然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和监管。

2.3 监管机制

一方面依靠的是政府机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冷链企业的物流信息对政府部门和公众的透明程度。对于后者,主要是商品属性和商品从生产都消费整个过程的温度信息的公开。只有对商品属性和所处温度一致性的全程监控,才能解决冷链“断”而不知的局面。

首先,商品在生产地被附上相应的电子标签,电子标签携带着商品各种信息。在预冷环节,预冷设备可以自动读取商品信息进行相应的预冷操作。经过预冷后,商品被转到冷藏车,同时冷藏车能够自动识别商品品类并进行自动调节车厢温度。然后,车载终端获取商品信息和车厢温度信息,并上传到物流公司和互联网电商平台,通过对二者信息的匹配处理,来判定货物的温度环境是否达到标准,从而实现物流公司对车辆信息的监控。物流公司也可以给消费者提供实时的商品的温度信息查询服务。

3 互联网+分布式冷库

在销售终端的上一环节设立分布式冷库:即根据需求预测结果,通过重心法选址,在需求服务中心位置设立存储分拨型冷库。

冷库的服务对象为生鲜生鲜销售商,生鲜销售商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选择所需商品,互联网电商平台会通过大数据做出分析,根据商品信息选择离客户最近的供应地进行实地采购,采购完的商品经过初加工处理及物流运输到最近的冷库。物流商根据不同生鲜商品进行相应入库、分拣、上架、配送等操作,最后送达客户手中。

互联网电商平台有冷库管理功能板块,当零售有商品回库需求时,可以根据生鲜商品基本信息,在电商平台上提前“下单”预订库位,平台将处理后的信息发至对应的冷库库位提供商,交易达成后,回库商品被运用到冷库,由冷库专业人员经过处理后,入库上架冷藏。

4 互联网+生鲜零售商

互联网电商平台为零售商提供商品展示服务,通过这个服务,零售商可以把线下生鲜商品的存货量共享到线上,零售商后台可以实时统计生鲜商品的销售量,不断更新电商平台上生鲜商品信息。

消费者通过到平台上查询所需生鲜商品,系统根据所查询信息自动匹配附近生鲜商家信息及所需商品信息,消费者可以选择线下交易模式;也可以选择线上交易,待商家接到订单后,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5 生鲜电商平台

互联网+冷链更加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所需的生鲜电商功能系统如下:

客户管理系统:包括用户管理中心以及客户服务中心,服务对象为供应商、物流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系统主要是对用户注册、登录、交易信息及个人信息等进行管理。客服中心提供人工服务为用户解决各种有关生鲜电商交易运营的问题。

冷链商品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处理、整合电商平台上的交易信息,涉及信息的分类、排序、统计等操作。系统能自动、智能、快速的帮助用户筛选信息。根据用户的浏览量,交易信息等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可以对市场进行预测,从而减少供应链的牛鞭效应的影响。

电子交易系统:该系统引入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交易双方提供方便,同时保障交易双方的利益公平。

冷链物流信息系统:该系统针对冷链物流的一系列运营信息进行管理,包括供应商提供的冷库信息、运输设备信息等。该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类、排序,并实时根据冷链物流商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更新。例如:零售商有生鲜商品回库需求,只需在电商平台的上搜寻附近的、相应冷藏货位的信息,该系统会自动对冷库信息与零售商的需求信息进行智能匹配,并将分类和排序好的冷库信息显示给零售商,零售商可以根据的得到的结果预定冷藏货位。

后台管理系统:该系统由电商企业内部人员对电商平台进行管理的后台运营操作,包括日常的数据处理、电商平台的功能更新、平台网络安全管理等,保障整个平台的安全可靠。

信息监督系统:系统主要有两个部分作用,一是为外界(政府机构及消费者)对平台运营及线下冷链物流安全的监督提供服务,二是平台对用户的绩效评价。

6 结论

随着“ 互联网+”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纷纷转型,新的运营模式纷纷确立,冷链物流将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以互联网+冷链的思路来构建新的冷链运营模式。 通过线下冷链的运营模式,结合线上的互联网电商平台,加快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之间信息传递速度,整合供应链信息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及物联网技术改善冷链现阶段温控监督不到位,货损率高等问题,以促进冷链运营不断改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曲思,王忠伟.生态经济区冷链运作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11(5):35-36.

商品冷链物流范文6

【关键词】 食品冷链 冷链物流 食品冷链体系

引言

随着现代就业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的就业压力和工作压力逐渐加大,整个社会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因此,在人们的日常家庭生活中,需要储存适量的熟食(或速冻)物品用来节省用餐时间,以适应节奏的变化。这也使得社会商品流通过程中的食品加工、冷冻、冷藏食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从而使速冻食品业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因此,食品冷链物流的重要性已经逐步得到认识。

1.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现状

我国的食品冷链起步于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1982年,我国颁布了《食品卫生法》,诞生了我国食品冷链的雏形。30多年来,我国的食品冷链不断发展,以一些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先导,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但从整体而言,我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易腐类食品年产量差距都相当明显。资料显示由于在运输过程中损耗极高,物流费用占到冷藏食品成本的70%,每年的冷链物流所造成的损失至少750亿人民币。

2. 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2.1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体系

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我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无论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目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存在中断现象。同时,由于欠缺专业冷链知识及配套措施而盲目跟进,造成许多无谓的损失。

2.2与食品冷链相关的国家标准目前仍是空白

目前我国冷链的实施没有国家或行业的专项标准,主要依靠的法规标准是1988年颁布的《速冻食品技术规程》和2007年10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地方标准《食品冷藏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在冷藏标准制定上的滞后是整个冷链行业落后的重要因素,在监管上缺乏具有执行力的食品质量监控体系。如果按照国际标准,我国有相当多的一批食品物流企业无法经营。

2.3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介入少

我国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而专门针对生鲜易腐农产品的物流服务更是微乎其微,缺乏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领袖,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食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食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

2.4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及技术陈旧落后

我国的冷冻冷藏运输行业与国际标准相差巨大。内地货运车辆约七成是敞篷式设计。只有约三成为密封式或厢式设计,而备有制冷机及保温箱的冷藏车辆连一成都不到。特别是我国的铁路冷藏运输设施非常陈旧,大多是机械式的速冻车皮,缺乏规范保温式的保鲜冷冻冷藏运输车厢,冷藏食品运量仅占总货物运量的1%。公路运输中,易腐保鲜食品的冷冻冷藏运输只占运输总量的20%,其余80%左右的禽肉、水产品、水果、蔬菜大多是用普通卡车运输。

3. 发展食品冷链物流的对策

3.1加强食品冷链的整体规划研究

冷链物流是一个对资金、管理和技术都要求很高的产业,一个国家的食品冷链保障体系建设,单靠任何一方都是难以有效推进的,它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我国食品冷链变革需要三位一体化,政府应当制定食品冷链发展的扶持政策和鼓励措施,加强行业规划的方向性引导;行业协会应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制定并落实行业整体规划和行业规范;企业应根据市场规则具体运作,合力推动我国食品冷链的逐步发展。

3.2制定冷链物流行业标准提高质量

针对食品物流特别是冷链物流行业标准严重缺失的现状,我国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包括整个冷链物流节点的相关标准,制定以GAP、GVP、GMP、HACCP、ISO为基本原理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全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规程,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

3.3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及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越来越多的生产商愿意选择能提供完整冷链的第三方物流来外包自身冷链物流业务,这种市场需求必将催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

3.4提高冷链物流各节点的技术水平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冷链物流技术含量高,要加强生产、储藏、加工、运输、销售各节点技术的改造与升级,全面推动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如引进、推广自动化冷库技术和库房管理系统、真空预冷技术、无损检测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积极发展机械冷板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

结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速冻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已迫在眉睫,论文探讨了食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期望对能推动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Masahiro Saito,Masayuki Sato,Katsuhiro

Sawada.Variation of flame shape and soot emission by applyin g electric field[J]. Journal of Electrostatics. 2010, (4): 10~15.

[2] 顾茜姣,苗艳芳.食品冷链的发展方向[J].制冷技术.2010,(3):23~24.

[3] 黄成洲,谢如鹤.我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9,(5):37~39.

[4] 全新顺.基于过程控制的食品冷链管理探索[J].商品储运与养护.2010,(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