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机械行业发展前景范例6篇

港口机械行业发展前景

港口机械行业发展前景范文1

关键词:人力资源 港口 人力资源开发

 

 

首先在探讨港口人力资源发展时,我们必须了解人力资源的特性。 “人力资源”并非“人力”或“人事”。事实上,人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产。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其所有的资源主要有三种:物质资源,如土地、原料、与机械设备;财政资源,如现金与融资信用;人力资源,包括组织内部成员与其所能运用的外在人力。狭义而言,人本身就是资源、能源,人可以被运用于搬运物品,制造产品等等,但人还能整合其他资源,结合三者的效益,使之脱离单纯资源的地位,而创造更高的价值。因此,人力资源可引申为人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理想、创造力等特质,以及应用上述特质而有所作为。整体而言,人力资源是一个组织系统的动力和源泉,成为现代社会和组织的战略资源。正因为如此,维持与提升组织人力资源的质量就成为秦皇岛港可持续经营与发展战略的目标之一。 

一、秦皇岛港港口人力资源现状(1)港口人员构成:目前,秦皇岛港务集团拥有各类人员约两万人。其中,管理人员约四千人,技术人员约三千人,生产作业和生产辅助作业人员约九千人,装卸及农民轮换工约三千人。 (2)人员现状分析:从秦皇岛港务集团当前的人力资源构成状况来看,存在阻碍港口的发展的不利因素:其一,人员构成比例不合理,例如理货员、皮带粘结工岗位人员偏少。其二,从事生产作业人员配置和使用不合理,也需从新整合,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战略的实现。其三,生产作业人员年年龄老龄化,不利于企业高效率的提升其生产效率,也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二、秦皇岛港港口人力资源供求矛盾是港口人力资源必然面临的问题。这是由港口人力资源需求变动的即时性和人力资源供给调整的滞后性共同决定的。发展的越迅速,人力资源需求变动的即时性越明显,人力资源供给调整的滞后性也越明显,供求矛盾也就越突出。这种矛盾不仅使港口的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增加,而且也成为港口发展的主要障碍。(1)企业的人才储备与培训开发能力都有限,单纯通过内部调整适应人力资源需求变化有限。就是这有限的内部调整,还受内部因素的制约而不能迅速实现。 (2)由于劳动力市场具有分割性,秦皇岛港受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规模、能力、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限制,很难在短时期内迅速招聘到所需的各类人员。 (3)通过外部引进,调整人力资源供给结构,还受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规则的制约。 

三、秦皇岛港港口未来人力资源需求方向 

(1)工程管理 

1)工程类人才:机电工程、机械管道工程、工民建、热能工程等专业背景的工程人才。以上人才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相关工作经验。化学工程、化工机械、电气自动化等专业背景,中专或技校毕业的操作人才。 

2)管理类人才:急缺具有机械工程专业背景,熟悉生产流程以及企业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企业管理人才。

(2)港口建设 

1)港口建设人才:需要具备相应专业背景和相应年限工作经验的港口工程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机械操作人才、行政管理人才。例如,港口工程人才需是港口工程、航道工程等专业背景的高校毕业生,具有2~3年港口、航道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方面经验....以上各类人才需要本科以上学历;机械操作人才需要中专或技校毕业生。

2)船舶工业人才:紧缺有船舶工程、机械制造专业背景,本科以上学历的船舶设计、制造人才;对专科以上学历,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船舶修理人才也有需求。 

3)环境保护人才:需要海洋资源、海洋学、环境工程等专业背景,本科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具有2~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海洋环境监测、保护人才紧俏。 

4)工业规划管理人才:急需一批具有工业规划布局、工业管理、企业管理专业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应届本科高校毕业生也很受欢迎,需求集中在相关的机关部室。 

(3)外向型经济人才 

1)国际贸易人才:急缺高级外贸人才、外贸业务人才、具备国际贸易业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例如,高级外贸人才需商务英语功底较好,熟悉东南亚国家法律,具有金融专业知识、市场分析洞察力及谈判能力...... 

2)物流人才:急需熟悉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知识,具有现代物流组织协调、运行策划和市场开拓的高级人才;大量需要有工商管理、企业管理专业背景,同时具备外语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港口机械行业发展前景范文2

关键词:PLC控制系统;港口起重机;变频控制;应用

前言:尽管近年来港口机械在实际应用中仍可实现基本的作业目标,但受落后的电气控制系统影响,使港口机械中常用的起重机无法取得较高的生产效率,很大程度上也对起重机整体结构带来一定的损害。这就要求通过PLC控制系统的应用对传统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造,使其满足未来港口发展的要求。因此,对PLC控制系统在港口机械中的应用与前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港口起重机的基本概述

作为港口机械中主要用于装卸作业的起重机,在码头装卸,船舶制造与维修以及水电站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应用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改变以往过于依靠体力劳动生产的现状,促进港口发展自动化生产目标的实现。从结构特征与功能角度进行分析,主要可分为桥式类、臂架类起重机以及小型的起重设备。其中桥式类起重机在其行走运行结构范围内能够进行作业如常见的集装箱桥或门式起重机,而臂架类的起重机可在其设备覆盖的区域或上空实现作业,如常见的汽车起重机或门座式起重机。小型设备通常指如电动葫芦或滑车等直线作业的起重机。然而在近年来港口发展过程中,要求实现机械的智能化、自动化与专业化,这对起重机中应用的传统电气控制系统带来很大的冲击,采用PLC控制系统也势在必行[1]。

二、PLC控制系统在港口机械中的应用分析

(一)PLC控制系统的概述与优势分析

PLC控制系统来源于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其采用的主要为能够进行编程的存储器,并利用该存储器在内部程序中完成运算、控制与操作等相关指令的发送,而生产过程的实现往往利用输入或输出数字控制机械操作。该控制系统中的构成类似于微型计算机,主要包括CPU、电源、功能与通信模块、存储器以及接口电路等部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首先进行输入采样,再执行相应的程序,最后完成输出刷新夹断过程。应用于港口机械中的优势可归纳为两方面,即:首先,实现能耗降低的目标。由于港口企业中所应用的传统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使大量电能被消耗,而在引入PLC控制系统后能够使其控制系统得以完善,弥补其中能耗过高的缺陷,为港口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其次,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PLC控制系统应用时可根据起重机运行环境,进行电机负载的随时调正,在此过程中起重机工作的效率与精准度都将得到大幅度提升[2]。

(二)港口机械中PLC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前景分析

常见的港口起重机控制系统,其输入点与输出点数量为64个与37个。通过PLC控制系统的引入,能够以输入点与输出点为根据,执行相关的操作指令,使起重机能够实现相关的控制、调速、正转与反转等功能。特别在收到指令信息后,能够及时发送控制信号到变频器中,很大程度上促进起重机工作效率的提高。此外,近年来PLC控制系统在发展过程也注重变频调速技术的改进,其在应用于港口起重机时能够保证起重机组件在运行速度以及升降速度等方面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实现了对运载车限位、起重机升降限位以及电机有效运行的控制。在目前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的背景下,PLC控制系统也出现较多种类,对此要求港口机械对其选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工作原理、设备特性以及控制器的具体功能等,并满足起重机运行的实际要求。同时,由于PLC控制系统运行时,外界干扰因素较多,所以需进行抗干扰系统的构建[3]。

三、基于PLC控制系统的港口起重机改造实例分析

以某港口机械中选用的门座式起重机改造为例,其采用的电气控制系统主要为传统接触器或继电器关联控制方式,且电机调速方式也主要以转子串联切电阻为主。但在港口生产量大幅度增加的条件下,该起重机长时间处于超负荷作业状态,逐渐出现较多的故障如控制接触器接头相互粘结,而且接触器与继电器也发生烧毁的情况。对此通过PLC控制系统的引入进行改造设计。

(一)起重机改造方案设计

对该门座式起重机改造过程中首先以变频专用电机取代原有的绕线式电机,并利用PLC程序控制代替原有电气控制系统。整个起重机系统中所增设的主要为PLC控制柜、更新后的结构控制柜与联动控制台等。由于PLC控制系统本身具有自诊断功能,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方便对故障的检查与维修。另外,由于现阶段矢量控制方式在门座式起重机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所以为提高机械作业效率,改造方案中选择的主要为交流变频调速与PLC程序控制。

(二)电气系统部分的设计

该起重机中的电气系统主要由照明、传动、控制、监控以及供电等部分所构成。设计过程中通过PLC控制系统的引入,使起重机在机构如变幅、起升以及行走等方面能够保持稳定运行,这样能够保证电磁制动装置工作中不会受到影响。但此时需注意的是PLC控制系统的机型选择,要求在具备基本模块如功能模块或电源模块以及基本性能的前提下,所涉及的购置成本与维护成本较低,如OMRON PLC便为理想的选择。而在设计变频调速系统过程中,主要考虑的为港口作业环境,具体可通过计算变频器容量完成变频调速方式的选择。

(三)基于PLC控制系统的起重机控制系统改造

基于PLC控制系统进行起重机控制系统改造过程中主要集中在起重机的起升结构、变幅结构、PLC程序控制以及其他辅助系统的设计。其中在起升结构改造过程中,首先需对传统门座式起重机起升结构中存在的弊端如能源浪费、成本较高以及故障频发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需引用能够实现矢量控制的变频器,并在PLC程序设计过程中,将起升制动器受起升机构启动带来的影响进行改善,确保作业时不会出现溜钩故障。而在变幅结构改造过程中,所考虑的主要为变幅机构控制、相关参数设置以及结构的保护措施等。同时,在PLC程序控制方面,在保证控制器选型与PLC配置合理的前提下,绘制PLC运行流程图,并设置抓斗控制,使抓斗工况中起重机的运行能够以设置的参数为标准实现自动开斗控制与闭斗控制。另外,在辅助系统改造过程中,可从司机操作联动台、安全保护位置、信号显示部分、照明与通讯部分以及控制柜等方面着手,确保改造后能够充分发挥起重机运行中的辅助作用。

(四)基于PLC控制系统的起重机改造调试

在改造完成后,可对起重机进行外观、电气绝缘、电源柜等方面的前期检测,然后根据PLC运行后的电气系统的相关参数以及运行趋势进行分析,充分证明起重机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其装卸作业效率大幅度提高。而且由于电气控制系统能够可靠运行,也减少了起重机作业中出现的故障。充分证明PLC控制系统的应用对港口机械的改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4]。

结论:PLC控制系统在港口机械中的应用将成为必然趋势。从文口机械的现状、PLC控制系统的优势便可充分说明其应用过程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在改造以传统电气控制系统为主的门座式起重机后发现起重机减少故障的出现频率,并在作业效率方面大幅度提高,要求在未来港口发展中重视PLC控制系统的引入。

参考文献

[1]李凯. 基于PLC控制的变频调速在港口起重机中的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2014,18:255.

[2]张勇. 港口起重机PLC与变频控制技术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3.

港口机械行业发展前景范文3

关键词:港口机械;实践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教育模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实的中职教学面临相当大的困难,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逐步显现出来,学生到企业维修港口机械是恢复港口机械技术性能,排除故障及消除故障隐患,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也是保证码头生产的可靠保障,在维修中还存在着诸多的技术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机械维修质量不高,装备可靠性差,使企业成本损失增大,甚至可能导致重大机损事故的发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使之能更好为专业技术服务,实践教学尤为重要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困惑

1、课程改革的现状

随着港口和公路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港口机械和公路施工机械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出现,对本学科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港口机械》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港口装卸机械各零部件的拆装的操作要领,熟悉港口装卸机械的养护技术,为走上工作岗位,参与港口装卸机械的操作和维修、管理打下一定的基础。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不同的港口机械,科学地拆卸和操作装卸机械的基本工作能力,即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如何保养港口机械,确定港口机械组成及原理,以便达到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利用率。学生毕业后能在各港口企业、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及物流企业或其它类型企业中从事装卸机械操作和维护等工作。

目前,课程的现状表现为:

首先,教材选用面狭窄,目前选用的教材内容偏多、偏深、偏难的现象,教材的适用性差,教材中所涉及的港口装卸机械种类众多,使用和操作方法迥异,而且养护技术错综复杂,在实践教学内容很少,从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其次,港口装卸机械都是大型机械,价格昂贵,多则几千万,少则几百万,还需要宽阔的场地、高大的厂房和较高的基建要求,所以要有建这样一个实验室谈何容易。换个角度来说,学校可以借用港口专业的实习基地来完成实训计划,但是港口装卸属于高危行业,安全管理很严格,码头上要开辟一块场地、放置几台闲置的装卸机械供学生实训,也不切实际,所以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港口行业对港口装卸机械类人才的需求

鲅鱼圈独特的区位和港口优势,短短数年间,营口港已发展成为以水运中转为主,集大宗物资中转储备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外港和大型船舶服务基地于一身的深水良港。"世界少见,全国一流"的港口资源优势,已经转化为现实优势和经济优势。初步建设集装箱物流、能源中转储运、矿砂中转配送、煤炭加工配送、钢铁生产和粮食中转加工等六大基地,打造全国重要能源物资储运中转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对外贸易物流基地、市域临港工业物流支撑基地。

随着营口港的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了,各港口对人才的需求也加大了,从学校这几年就业调查来看,营口港企业对有意从事港口装卸机械操作与维修的人才需求量很大,所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港口机械》课程结构设置更要贴近企业需要。

二、课程实践结构调整的思路

1调整实验内容和创新实验模式

港口起重机械是一种循环、往复、间歇运动的机械。成件物品装卸机械,一般用配有相应取物装置的各种起重机和起升车辆来完成。取物装置从取料地点由起升机构将物品提升,运行,回转或变幅机构使物品水平位移。集装箱和托盘所用的装卸机械主要是集装箱运载桥、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跨车、叉车和托盘搬运车等。

在这众多的装卸机械中选好学生实训项目,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从目前的课程设置、培养方案要求、学校实训条件和营口港实际需要来看,选出两个实训项目较为合理,内燃装卸机械部分选用液压式挖掘机或柴油发动机叉车;电动装卸机械部分选用集装箱装卸桥或门座式起重机。

实训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树立自信心。在实训过程中,突出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叉车的基本操作到叉车的日常养护,从龙门起重机的基本操作到龙门起重机的日常养护,从门机的基本操作到门机日常养护,从装卸桥的基本操作到装卸桥的日常养护,每一模块都应有自己的要求,并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做到逐步提高技能培训的层次,达到实践教学内容与考证同步。

2、建设同比例缩小的岸桥或门机模型,供学生参考实习,把港口作业场景搬迁至学校,从而在学校阶段就接触这些设备及结构。并且能够更加深层次的了解港口机械的结构原理,同时也能方便同学们操作。

经过这一系列调整后,实践课程部分的设置比以前更合理、更贴近企业需求,但课程目前仍存在着不足:实验条件不够充裕,能供实训的选择很有限。随着学校对专业的建设,实训条件会不断改善,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进一步提高,真正做到与企业零距离接轨。

参考文献

[1]李谷音《港口起重机械》人民交通出版社

[2]蔡昱.《建筑企业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浅谈.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P24-25

港口机械行业发展前景范文4

【关键词】北海职业学院;《港口装卸搬运机械》课程;教学实践;调整

【中图分类号】U691.5-4

北海职业学院紧密结合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中的相关要求,在近年来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并致力于课程结构的优化,强化学科的专业建设,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结构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迁移性等方面的问题较多,所以必须结合教学现状,在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

1.北海职业学院《港口装卸搬运机械》课程开设现状分析

1.1教学任务和目的分析

北海职业学院在开设《港口装卸搬运机械》课程时,就对其开设的任务进行了明确。一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熟练的掌握港口装卸机械操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二是掌握港口装卸机械日常养护和管理的技术,从而为上岗奠定坚实的基础。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促进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得到综合的利用,结合港口装卸工艺,对装卸机械进行科学的配置和管理,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基本工作能力,也就是对装卸生产环节中所需设备和数量以及规格,结合设备的装机功率和控制方式以及供电条件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对电力驱动机械供电电压的登记进行确定,将线路损耗降低的同时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寿命延长,从而在学生毕业之后更好地在港口、物流、交通运输等企业中熟练的操作和维护装卸机械[1]。

1.2教学成效分析

北海职业学院所选用的港口职工教育统编教材的适应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教材中涉及了多种港口装卸机械的种类,在操作和使用方面上迥异,加上养护技术十分错综复杂,所以在实践教学中难以取舍内容,就近些年的教学实践而言,所取得的教学成效较差。加上港口装卸机械以大型机械为主,价格十分昂贵,动辄上百万甚至千万,同时在基建方面也有着十分高的要求,因而就北海职业学院而言,目前没有能建设这样的实验室,即便是学校利用港口专业实习基地开展实训计划,然而港口装卸行业为高危行业,在安全管理上要求十分严格,所以在码头上开辟场地和放置装卸机械专门为学生实训显然也难以实现,因而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教学成效势必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2]。

2.调整策略分析

北海职业学院结合自身在《港口装卸搬运机械》课程开设中的不足和自身的优势,对《港口装卸搬运机械》课程结构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具体策略如下:

一是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的同时注重实验模式的创新。由于港口装卸机械所装卸物料往往不同,所以装卸机械主要有散状物料和成件物品装卸机械。常见的散料装卸机械有车辆和船舶之分,例如装载机、装船机、装车机、卸船C、卸车机和斗轮推取料机。而成件装卸机械主要有起重机以及起升车,且均配备了相应的取物装置,而集装箱与托盘采用的装卸机械有运载桥、门式起重机、叉车和跨车以及托盘搬运车等等。所以就上述装卸机械中对于实训项目的确定,将会对培养目标的实现带来直接的影响。就目前北海职业学院在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和现有的实训条件与北海港口的实际而言,就应确保所选的实训项目具有较强的合理性。通过实训工作的开展,不断的强化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理解与应用,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够独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明确设计的思路与方法,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参与整个实训过程。所以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港口装卸车辆的基本操作到日常维护和保养,并对所有模块的教学目标进行明确,确保相互之间不断的发展和促进,尽可能地实现实践教学内容和考证的同步,并安排学生参与有关证书的考试,学生在拿到证书的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对考核的办法内容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因为《港口装卸搬运机械》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传统的考核办法显然不适宜,所以为了确保学生学习的情况真实、全面的体现出来,就应致力于考核办法和考核内容的改进。例如在考核办法方面,主要采取动态考核的方式,注重过程教学在整个考核中所占的比例,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考核时,应尽可能地采取小组作业、随堂考试和实训报告和现场实操等方式进行考核,且各自所占的比例应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同时在考核内容方面也应优化和完善,紧密结合实际需要对考核的内容进行确定,才能确保整个调整的成效[3]。

3.结语

综上所述,《港口装卸搬运机械》课程是我院的主要课程之一,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成效的提升,我们必须结合现状加强对其的改进和调整,才能培养更多符合时展的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港口机械行业发展前景范文5

关键词:港口机械;维修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Abstract: as the machinery in the harbor application degree unceasing enhancement,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level began to port operations quality, progress and an increasing impact on benefits. Therefore, port machinery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intenance, repair and reform also has become a port the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daily work. The article from our port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port equipment maintenance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main problems and analysis of the schem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port machiner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Problem; solution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港口承担着越来越繁重的国际物流业务。城市集疏运系统的完善,也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发展港口,已成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环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港口都开始加大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力度,但是由于经验、管理水平不足的影响,在机械使用、管理和维护等各个环节还存在诸多问题。而港机设备的管理,是港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港口企业经济管理目标的重点内容。

1、维修管理的历史沿革

1.1前苏联的计划预防维修制度

计划预修制度,是按照设备磨损规律而制定的,也是基于研究了设备磨损规律后,逐渐形成的。从磨损规律上分析,计划预修制度可以把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或避免设备故障的偶然性、意外性和自发性,大大减少因故障停机而增加的劳动量和维修费用。

但是,这一体制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一方面,往往出现设备劣化尚未达到该修的程度,或远远超过该修的程度,为避免维修不足,常常出现维修过剩的现象,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该体制只注重维修人员的修理,忽视操作人员的参与,常常造成操作部门和维修部门之间的脱节现象,设备管理和修理计划的制定,都按预先规定的进行,不能确切反应客观实际,经济性和技术效果都不十分理想。

1.2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

设备综合工程学,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最经济性,重视设备的可靠性及维修性,强调发挥设备一生各阶段的机能,对设备实行全方位管理,以取得设备最佳的技术经济效果。

其强调技术是基础,管理是手段,经济是目的,注重信息的反馈,把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阶段和使用维修阶段的管理,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减少停机损失、降低维修工作量和维修费用。我国将其评价为对设备进行全面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

1.3美国的后勤工程学

后勤工程学的主要内容是:系统或设备的规划、分析、设计和试验、生产、分配、用户使用期的维护、保障和退役更新等各个阶段,加以研究和实施的后勤保障。

这一维修体制,是以设备实际情况为根据,安排维修计划,比较注意了维修的经济性,与前苏联的计划预修制相比,这也是其特长。

1.4日本的全员生产维修

全员生产维护体制,是建立在个人设备企业综合素质基础上的,重视广大操作及维修人员素质的提高操作者自主维修:要求操作者学会一定程度的维修,须开展维修设计,培养机电一体化维修人员,提高其维修操作的能力。

全面生产维护追求的目标是“三全”:全效率,全系统,全员。全员生产维修使生产维修更加得到彻底地贯彻执行,使生产维修的目标得到更有利的保障,这也是日本全面生产维护的独到之处。之后日本企业又提出:“停机为零、废品为零、事故为零”的奋斗目标。

2、我国港口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发展概况

我国港口设备管理由上世纪50年代的事后维修方式起步,过渡到上世纪60年代的计划预修制,80年代后随着我国港口的快速发展,港口企业引进了大量的新设备、新技术,也先后引进了设备综合工程学、后勤工程学、全员生产维护、状态维修等设备管理新理论,港口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

3、港口设备维修管理的新趋势

世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创新求变”港口的快速发展,也必然推动设备管理和维修的更新。21世纪港口设备的维修管理,将呈现以下新的趋势:

〔1〕在企业维修成本战略管理的背景下,更注重内外维修资源的整合。

〔2〕将会有更多先进的维修方法和管理模式涌现,创新将成为最大的赢家。

〔3〕各种网络化的大型设备维护系统,将在港口得到广泛应用。

〔4〕运用网络实现远程故障判断的新技术日益成熟。

〔5〕设备维修管理的专业化、网络化、全球一体化,将成为世界级港口企业维修的显著特征。

4、我国港口设备管理现存主要问题

4.1缺乏适合自身的管理制度

几十年来,我国很多港口企业一直在套用国外港口的设备管理模式,包括从计划预修体制到后勤工程学,但始终没有形成适合自身特色的制度和规范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不高,维修、保养也不够及时,缺乏系统化考虑,这显然难以满足当前大型港口日益繁忙的生产需要。建立量身定做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将是港口企业走向制度化管理的必由之路。

4.2维修管理缺乏持续性

我们的港口企业经常陷入“搞运动”的怪圈,今天抓品质,明天抓安全,设备出问题就开始抓抢修,生产任务重又忙着赶进度,管理是脉冲式的管理,工人是脉冲式的应付,大家都在为应付上级检查而疲于奔命。这种现象如不彻底根除,将会造成人浮于事弄虚作假的不良后果维修管理缺乏持续性,还表现为有了效果不能持之以恒及不断优化,出现“一紧、二松、三、四重来”的现象。

4.3缺乏全员参与意识

企业职工认为港口设备管理是领导的事,是维修人员的事。多数人认为港机出现故障,能及时处理就行了,缺乏全员参与的意识和激情。管理层对设备管理重视度不够,没有意识到个别人员因为维修不到位而有可能影响到整个港口生产指标和信誉的严重后果。

港口机械行业发展前景范文6

本文作者:黄立本麻黎黎王宏斌工作单位: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台两地经济双向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全球化潮流下,两岸能否合理利用的资源和市场腹地,攸关两岸经济持续发展,开放两岸直航,促进浙台两岸经济整合。同时,浙台两岸经济双方合作是互利共享利益机制的驱动、浙台两岸经济双方合作是双方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实现最佳配置的合理选择;两地经贸物流交流的重要特征是台湾对浙江投资带动了两地投资贸易互动型增长。建立浙台两地经济合作机制的目的在于:促进两地经贸合作制度化、规范化。推动两地经贸关系从民间自发交流为主,纯粹市场导向为主,逐渐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而浙台两地经贸增长能促进浙台经贸两地产业合作逐步调整与升级,推进两地经贸关系正常化。改善两地交流秩序,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实现两地企业双向直接投资,推动两地经贸合作正常化。其关系良好的发展态势将对两地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两地经贸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强调两地在现行合作的基础上,尤其在推动旅游、金融、农业、运输及医疗等现行合作基础上服务领域的合作,可以进一步扩大人才交流,实现浙台两地经济的全面合作与融合。

大体来说,其目的包括:扩大浙江出口市场份额,逐步调整贸易结构;加快浙台优势产业对接,打造浙台国际竞争力产业链;增强相关区域经济融合度,加快连结华人自贸区网络;扩大浙江现有对台投资领域,助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健全浙台经贸往来安全保障机制,促进经贸合作良性发展;借机引进台湾高端专业人才,增强浙企管理和运营能力。

本文从浙台经贸合作的新背景分析入手,找出目前浙台两地经贸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注重从发展浙台两地经贸合作的定位、功能、优势出发,提出基于“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五项原则,着力构建以产业联盟为载体,构建产业集群为重点;以智慧城市、海洋经济、现代港口物流业为经济突出增长极;创新浙台两地经贸产业合作新途径和新对策。浙台经济双向发展的“五个共同”原则在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背景下,浙台产业合作要本着“五个共同”(共同规划、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受益)原则,抓住两岸全面经贸合作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浙台产业发展合作,持一种积极、促进的态度,通过双向开放和采取必要的对策,促进浙台两地产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推进浙台两地经贸关系正常化、程序化;促进浙台两地产业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以优势互补产业链整合为重点以台塑、台化、华屋电子、康师傅、荣成纸业等在浙投资的台商为代表的台企已与大陆民企开展了多年合作。如共同开发国际国内市场,合作建立浙台民间产业基金,合作培养高端人才,合作建立石化园区、高纺园区、IT工业产业园区,广泛开展BPO、ITO、KPO等服务外包合作等等。在ECFA投资保障机制框架下,可探索建立侧重于技术研发、高端制造、服务外包、产业全面配套等内容的深度互信互惠的新型合作模式。在合作方式上除了股权合作、产品研发合作、产业链延伸等模式外,应侧重于在政府公信力依托下,创建更为自由、灵活的合作方式,增强浙企管理和运营能力。依托现有台资企业,大力引进和培育重点产业电子、石化和机械制造业是台湾较具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也是浙江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重点引进这三大产业对于浙江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浙江特别要抓住台湾当局将大幅放宽台商投资大陆限制这一难得的机遇,主动对接台湾产业转移,一方面鼓励现有台商增资扩产;另一方面以现有台资企业为依托,通过以台引台的方式积极吸纳电子、石化、机械等产业来浙江投资。发挥产业联盟的扩溢效应在浙台间形成若干个密切合作的产业联盟,并由产业联盟扩溢到其他方面的经济合作,由此形成一条可以推动两岸产业、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路径。科学布局,建设产业园区可共同开发国际国内市场,合作建立浙台民间产业基金,合作培养高端人才,合作建立高纺园区、IT工业产业园区,石化园区、广泛开展ITO、BPO、KPO等服务外包合作等产业园区是产业聚集的重要手段,是产业发展的孵化器和推动力。在产业园区内鼓励企业间战略联盟,通过一定形式而组成的具有共同利益分享机制的联合体。通过园区建设,可以发挥带动、示范、辐射、集聚作用。依托海洋经济,进行新兴产业合作开发战略依托海洋经济,进行新兴产业合作开发战略,具体比如:近期可与台湾之间就海洋经济方面开展一些项目的合作,如深海机械,码头港机。推进宁波、舟山、象山、苍南以海洋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升级转型。远期可与台湾合作,探讨大三通概念下航运业中贸易服务业的发展,共同开发黄金航道。互利共赢,打造智慧城市构建浙台两地经贸产业合作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在“智慧城市”的打造上,台湾做不少探索:台湾建有“智慧城市展示中心,智慧交通与应变中心等解决方案,宁波可以借鉴台湾的经验,先建设些小规模的智慧试验场,然后再推广到全市。优势互补,建立浙台港口物流联盟整合港口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两岸港口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甬台港口经济良性互动。两岸全面“三通”后,拥有得天独厚港口优势的宁波—舟山港口物流业应成为浙台两岸经贸产业对接的重点。依托海洋经济,进行新兴产业合作开发战略;进一步整合资源,各取所需,吸引台资的优势,实现物流业的协同合作。提高港口物流服务能力,整合优势互补,互动、互利、互惠建立浙台港口物流联盟利用台湾港口先进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条件和宁波等地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借助宁波港口健全的水陆空集疏运体系和宁波港口物流业硬件、软件基础建设。发展临港工业能够就近利用资源,最大限度降低运销成本,实现港口物流从原来“港到港”模式向“门到门”的一体化物流模式转变,进一步向涵盖加工、包装、报关、配送、库存管理、信息服务的综合物流服务延伸,促进港口物流资源集聚的优势进一步发挥,促进港口物流与临港工业联动发展。以港口物流为突破口,促进港口物流资源集聚的优势进一步发挥,拓展浙台两地经贸生产要素的有效聚集,最大限度地实现浙台两岸港口资源的开发利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另外,还可以培养浙台产业合作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这里说的硬环境一是创新机制、实现甬台两地产业对接,带动两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加强海港、空港及口岸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三是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信息产业平台;四是多层面推进,打造两岸融合实验区;五是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环境;六是加快建设浙台文化创意产业园;七是加大浙台两地农业合作;八是促进浙台旅游业发展;九是拓展浙台第三产业合作空间;十是构建绿色通道。而软环境一是指积极构建“平安浙江”;二是指完善法治建设,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环境;三是出台鼓励浙台双向投资的新政策;四是完善台商投资的综合配套服务;五是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六是搭建经贸活动平台;七是构建理论研究促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成立“浙台两地经贸合作科研机构或省级经济研究中心”,利用浙台两地文化,进一步加强浙台两地文化与理论交流;八是做好市场调研工作;九是创新教育合作方式;十是加强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