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论文范例6篇

和谐教育论文

和谐教育论文范文1

打造稳固的和谐社会法律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起到了关键作用,是稳固和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基于和谐社会视域下,要建立以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法律系统工程,只有法律系统能够良好的运行,才能使得社会运行机制稳定发展。因此,大力加强“法治”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次深刻的法律和体制变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要与之相应的法律来保障。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维持国家稳定的客观需要。社会的和谐发展,呼唤着法治的建设,同时法治的建设又促使了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修改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法律法规,依据各项基本法律所需的具体条件,建立一个相对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法律体系。一是要树立全新的立法理念。“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这句话对法律的认识虽然具有片面性,但也说明了法律与道德具有一致性,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法律不能脱离道德的基因,法律是“正义”的体现。基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分析,要注重树立现代法治理念,将社会主义道德因素与依法治国思想结合起来。二是要完善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量。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立法法》及立法程序,不随便简化立法程序,加强立法工作的相互协调,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建立多种渠道,让广大公民参与到立法之中。同时,要加强科学论证、进行全面调研,提高立法的质量。三是要注重法律的实效性,注重法律清理工作。要基于提高立法质量的前提,及时做好现行法律的清理工作。目前我国现行的有效法律中,有些法律需要进行一步完善和修改,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强,难以通过国家强制力实施。另外,一些地方法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有的规定则与上位法相关规定不一致,有的法规缺乏实用性、形同虚设,因此要全面、集中清理现行的法律法规,把重新确定修改、废止旧法规与制定新法规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四是要考虑法律的前瞻性和适度性。制定法律法规时,要考虑到现实可行性,要以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但同时在立法、执法过程中,不能朝令夕改,这就要求法律具有前瞻性。因此,要把握好法律的现实可行性与适度超前性的关系,法律必须符合当前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需要,又要留有一定的空间。

(二)健全和完善法律运行机制

一个国家“法治”建设是否成功,不是看规定了什么,而是要看在社会中如何实施这些法规。因此,法律要运用于社会和国家的治理中更为重要,其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要从以下方面健全和完善法律运行机制。一是要改革执法体制,实现规范、公正、科学执法。依法行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制健全与否的重要标尺。实施有效的行政执法活动,能够将抽象的法律规范转换为具体的社会行为,发挥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作用。二是,改革司法体制,切实解决司法公证问题。这就要实现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的独立。比如,审批机关的人民法院就要优化法院的职权配置,确保下级法院能够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确保上级法院监督指导下级法院的范围,完善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关系,构建科学的审级体系。三要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相关部门要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引导公民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强化公民的法制观念,使得公民能够知法、守法和用法。然而,提高全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有多种途径,除了相关政府的普法教育,还要可加强法学教育和研究,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和司法实践来进行普法教育。

二、完善“德治”建设的体系

和谐教育论文范文2

1.1高校师生缺乏阳光体育运动意识的人文环境

一些高校师生将精力全部放在了教育教学中,关注未来的学习与就业,忽视了日常的体育运动.这就是明显地缺乏阳光体育运动意识.当今社会对人才要求已经不单纯是专业能力和学识,而是要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健康的身心素质成为优秀人才的必要因素.由于一些高校缺乏和谐的校园环境,不能积极培育学生的运动素养,使阳光体育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大学生的健身意识淡薄,导致了很多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这就需要对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改进.

1.2高校缺乏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体育设施保障的物质环境

由于一些高校在扩招后,人均体育器材与设施比重明显下降,这样就不能满足大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高校体育场地、器材建设的相对落后,限制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也使得大学生失去了体育运动的兴趣.如没有游泳馆、室内运动场地等.此外,高校体育教师也比较缺乏,难以有效地指导大学生的体育运动.体育师资力量的不足,难以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

1.3高校体育教育缺乏创新的教学环境

高校的体育教学受到大学生专业课学习、就业等压力的影响,一般对大学生体质健康要求并不严格.高校体育教学模式重视的是体育技能的讲授,忽视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体育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活力;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缺乏创新.这样就不能给大学生建立适合自身体育锻炼与运动的体系.有的高校具有浓厚的学术和学习氛围,但是就是缺乏体育运动氛围,这样不能将大学生吸引到阳光体育运动中,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就不能得到保证.

2构建阳光体育运动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能够对阳光体育运动视阈下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和谐环境构建给予科学的评价,就应构建阳光体育运动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在收集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环境的信息,对其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分析,就能够判断阳光体育运动和谐校园环境的状况,这能够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和谐环境构建给予指导.

2.1确定高校体育教育和谐环境的评价指标的原则

高等院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就是为了能够促进广大在校学生积极开展体育锻炼,也推广了校园的体育文化.对体育教育的和谐环境的评价原则就必须能够根据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状况,给予正确的反映、评价、预测和激励.首先,要遵守科学系统性的原则.高校体育教育和谐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够符合教育部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教育精神,系统反映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实际状况与效果.采取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体育教育环境评价的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客观指标包括了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实际变化数据.主观指标就是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师生的主观感受.这样才能完善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体育教育环境的正确评价.其次,要具有导向性的评价原则.对高校体育教育和谐环境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状况、体育教育教学的效果、体育资源的配置等.通过评价指标体系来正确体现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方向,可以看到高校体育教育环境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使得高校的体育教育环境能够有很大的改善,对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有一些改进.最后,要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高校体育教育和谐环境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一定的使用性,能够将高校体育教育环境构建的方法和内容得到反映,以便进行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交流.评价指标的选取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可操作性,数据可通过学校有关部门统计资料整理、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途径获得.

2.2高校体育教育和谐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制度,给予体育资源的配置和保障,加强校园体育教育的宣传,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树立终身体育运动的意识.其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是组织管理指标,包括机构设置、制度建设;其次是条件保障指标,包括师资队伍、专项资金、场馆设施等;再次是体育教学指标,包括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效果;最后是课外体育活动指标,包括日常体育锻炼、课外竞赛与活动、宣传教育等.建立高校体育教育和谐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完善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运行机制.

3构建高校和谐环境,更好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措施

3.1构建浓厚的体育运动校园氛围

高校要提高高校师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应积极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加强大学生的健身运动意识,保证日常的体育运动时间.高校要在各种宣传媒体与渠道上,对阳光体育运动进行宣传,提高师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传播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理念;课堂教学、体育知识竞赛、体育比赛等途径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形成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以便吸引大学生的广泛参与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目的.

3.2构建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环境

加大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设施建设,优化师资力量,构建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环境.高校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体育教学的场地场馆、器材设施的建设,满足广大师生体育运动的需求.同时,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运动要设置专项运动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进行专业指导,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确保收到良好的体育运动效果.5.3构建轻松愉悦的体育课堂教学环境高校体育教学实行专项课与素质课分开教学的模式,保证大学生选项课与素质课都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高校要建立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教学检查,加强对体育教学的监管力度.体育教学要依据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发展特点以及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提供差异性的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此外,高校的体育教学应与竞赛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不同规模丰富多彩的群体比赛,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

4结论

和谐教育论文范文3

一、高等教育公平及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内涵

(一)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及特征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高等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指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教育安适度和教育标准、通过高等教育获得输出公平和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意味着具有相同资质,但社会人口学特征不同的公民拥有均等的进入高等院校就读的机会。公平的教育安适度意味着跨入大学校门的公民具有相同资质,但具有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公民从事不同学科的学习时在教育设施、教导材料、培训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监督者等方面获得大致相当的教育安适感。公平的教育标准意味着高等院校应着力于提高全体成员的平均水平,并逐步缩小入校初期存在于优等生与差等生之间的差距。输出公平指接受高等教育的公民具有相同资质,但社会人口学特征不同的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均等的毕业机会。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指毕业时具有相同学历的毕业生应受到社会的公平对待,能学以致用,并获得自身才能的充分发展。作为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公平具有相对性和发展动态性等特征。

1高等教育公平的相对性

从法理角度讲,高等教育公平是公民受教育权利的重要表达,但是高等教育公平绝不能简单理解为高等教育的等同划一。公平的基本含义是公平正直、无偏袒,强调的是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价,既然是主观评价就不可能完全客观中立、价值无涉。对公平的判断因人、因时、因地、因衡量尺度而异。马克思、恩格斯从来都不认为有永恒的、绝对的、适合一切时代一切民族的公平原则存在,而只承认相对的、有条件的公平。因此,高等教育公平是相对的,绝对的高等教育公平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

2高等教育公平的发展动态性

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是一种动态的民主。高等教育公平是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利益需要,对特定历史时期一定条件下存在的教育现象和教育事实做出的度量和评价,当这种背景和条件发生变化时,对教育公平的度量和评价也会随之变化。尽管如此,高等教育公平发展的方向仍是有规律可循的。根据马丁·特罗的观点,高等教育发展有整体推进的三阶段划分,即有高等教育精英化、大众化与普及化阶段,尽管每一阶段高等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有不同特点,但整体上都显现出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逐渐减少并趋向公平的动态发展过程。

长期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一直被视作“少数人的权力”,因此,高等教育公平主要涉及“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多少”问题,即对“量”的关注。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相比入学难等机会不公平问题,入学之后的教育质量不公平所导致的教育信任危机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绊脚石,此时高等教育公平的核心必须由“量”转向“质”,没有基本质量保证的高等教育公平只能是表面的、暂时的公平。

(二)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内涵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引领文化创新方面具有独特职能。和谐发展理论认为,和谐是在不同层次整合力的作用下不断升华的结果,不同事物内在与外在关系的和谐既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事物发展的最佳途径。高等教育和谐发展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通过合作、协调、创新等手段,实现高等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的和谐,以及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自然的和谐。

其一,高等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从影响高等教育宏观运行的内外部力量而言,代表世俗政治权力的政府、来自经济利益诉求的市场和代表学术权力的高校是制约大学能否健康发展的三大主要力量。高等教育环境的和谐具有层次性特征。(1)政府部门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政策制定者,力图利用高等教育实现国家目标。不同历史时期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有着不同的导向。(2)高等学校是合格人才的培养场所,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开展教育活动,利用专业权威和丰富的知识优势发挥至关重要的过程教育作用。(3)市场是高等教育产品的最终聘用者,利用效率优先原则和利润最大化对高等教育的产品进行筛淘,实行“适者生存”的方法。这三股力量汇集成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背景,高等教育和谐地健康发展得益于政府、高校和市场三方的共赢。

其二,高等教育功能的和谐发展。随着社会不断变迁和发展,高等教育呈现出功能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英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埃里克·阿什比指出:“大学原来只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机关,以后又兼充了培养上流社会人士的社交教育学校、研究所、社会服务站和少数夸大其词的人心目中的社会革命酝酿所,现在所有大学不止承担一种上述功能,有些还想全部承担下来。”目前,高等教育功能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传统功能,传道、授业、解惑,培育有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的终身学习者,发挥智力场所的作用;二是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通过科学研究促使知识的进步、创新和传播。将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三是高等教育的伦理文化功能,促进学术自治,培养和平、宽容、有责任心的文化传承者,开创新的文化事实。至此,高等教育功能演变为从投入到产出到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化工程,这三者的和谐发展是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三,高等教育结构的和谐发展。目前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而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相对缓慢,这一问题已成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瓶颈。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必然是高等教育“规模、质量和效益”这个铁三角的均衡发展。首先,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以质量提高为主题,规模扩张为基础,既能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又能尽量避免因盲目扩大规模而导致高等教育资源的紧缺与不公。其次,高等教育应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合理设置各学科专业内容和教学比例,防止高等教育人才结构失衡。再者,高等教育要在招生规模适度、专业设置合理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益的和谐发展。高等教育可以与市场经济结合发展。但只有在确保教育质量的情况下才是有意义的。

二、高等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背景下,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履行和谐社会赋予教育的和谐使命,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是教育支持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然而,在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公平是与之相伴而生的一个基本问题,两者存在非此无彼,由此及彼的关系。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受到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制约,二者具有紧密的辩证关系。

(一)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支撑

高等教育承担重要的社会发展责任,作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催化剂,高等教育是化解社会发展矛盾、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直接手段,其间教育公平充当着和谐社会公平建设的排头兵。只有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受教育需求,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高等教育公平对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助推力。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内在地伴生着高等教育公平的问题,从最初的机会不公平到权利不平等再到利益不公平等问题的产生及解决,极大地推动了教育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过程正是不断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的过程,而教育公平的发展过程也成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的体现。另一方面,良好的高等教育公平氛围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机遇。高等教育公平为人们,特别是处于教育资源弱势的群体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保证人们通过公平的教育选拔制度接受高等教育,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促使社会各阶层人才的正常流动与合理定位,使全社会呈现出健康、有序和安定的状态。

(二)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途径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是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新活动得到支持、个人才能得到发挥、学术成果得到肯定的状态,是让一切知识资本的活力竞相绽放,让一切智力资源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状态。教育公平作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是实现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必由途径。

高等教育公平作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实现途径,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和伦理文化三个层面上。从政治层面上看,教育公平有助于将公平的政治主张实现社会化,提高民众的公平意识和政治敏感度,对一定的教育发展格局形成认同。从经济层面上说,高等教育公平拓宽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渠道,从而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具备现代科技知识、人文知识和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伦理文化层面上讲,高等教育公平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社会法制的完善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的保存、传播、交流和创新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实现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才能协调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社会关系,从而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三)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是高等教育公平的保障

高等教育公平离不开教育和谐发展的大环境,只有以和谐观为指引,高等教育公平才能实现教育系统各要素的全面均衡发展。

首先,高等教育和谐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应从社会目标和需求的长远利益出发,兼顾公平与效率。以和谐观为指引的高等教育公平不囿于经济效率,而是着眼于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在促进和平文化传播、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使质量公平成为高等教育公平的真谛所在。面对有限的教育资源。如何促使资源效率最大化,减少学生淘汰率与回炉率成为高等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

其次,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应体现为教育系统内部各等级和各种类型教育之间的均衡发展。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既涉及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等各类高等教育在数量、规模等方面的比例问题,以及它们的层次结构问题;又涉及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协调发展,即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高等教育要在不同类型的教育间建立公平氛围,必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做到各得其所。

(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是高等教育公平的指向

高等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高等教育体系的延伸,并最终指向社会和谐发展。现代社会是“绩效社会”,社会的分工与分层,主要不是通过世袭或家庭出身进行的,而是根据个人的“绩效”进行选拔。高等教育公平有利于弱势群体摆脱阶层的局限,实现向上流动,促进和平文化的传播,起到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公平旨在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以个人的全面持续发展带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学教育历来都是以人为中心,承担人类进步的重要使命。“无论是中世纪的大学,还是英、德等国为代表的18—19世纪大学到现代大学,这三个阶段大学理念共同强调的是,大学是一个自由追求学问,探索真理的场所,它不仅被赋予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职能,而且还担负着创造知识,推动人类知识进步的神圣使命”。而教育公平也必然依从这一最高价值观,服务于人类自身发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三、在高等教育和谐视域下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建议

(一)强化教育公平理念是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基础

教育要改革,首先要在观念上进行革新。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公平进展缓慢,这主要是受传统精英观的影响,过于强调“拔尖”而忽视了大多数接受高等教育的主体地位和权利。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新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已超越“质量的原有规定性”。高等教育存在的价值在于“提高学习者应对不确定性以及通过自身的变革以促进社会变革、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团结与公平的能力。高等教育体制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和锻炼学习者的科学缜密性及原创性,并将其视为实现和保持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基本的先决条件。高等教育应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者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出发,以使他们充分融入即将到来的全球知识社会”。如果把教育当作一种产业,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就是供应方,而广大学生才是消费者。对教育这一特殊消费产品质量的评定就不能撇开消费者,由产品的提供方对产品质量做单方面的评价。要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就必须关注广大学习主体的需求,结合社会的长远目标。以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完善教育公平政策是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保障

现代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众多不公平问题,高等教育的政策或制度不完善是重要原因之一。换言之,合理的制度可以促成教育公平,不合理的制度将会加大教育的不公平。因此,政府的高等教育公平政策是调节高等教育活动和解决高等教育问题的有效保障。

一方面,政府作为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调节职能,通过教育政策的逐步完善、教育制度的逐步细化、教育管理工作的落实和教育过程的监控与引导,确保教育活动的公平运行,使社会各阶层教育群体和个体所享受的教育利益相对平等。特别是在制定教育政策时,政府要以公平、公正为原则,摈弃各种不公平的限制,并优先照顾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对于历史形成的区域教育发展差距,要通过实施政府公共政策逐步消除这些现实差距,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要改善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与决策模式,促进高等教育科学民主决策,让政府归于本职,让学校回归教育属性,确保高等教育所有相关利益者的利益。社会民众通过参与高等教育决策,在高等教育政策制订与执行中能充分表达意见,监督政府部门政策的执行力度,保证教育政策能体现社会民意,服务大众。只有如此,高等教育才能真正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关键

经济腾飞刚刚起步,无视投资能否切实促进教学质量与科研的进步而盲目追加投资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应注重教育资源的优化与合理配置,以确保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

首先,教育部门要遵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基本原则,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国家财政性教育资源配置应取消效益优先的人为做法,按实际的学生比例进行财政分配,尽量避免因扩大规模导致的教育资源的稀薄。要改变重城市轻农村、重“重点院校”轻“一般院校”的传统指导思想,促使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国家还应加大对西部和落后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为实现西部和落后地区居民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创造条件,从而缩小东西部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依法保障教育投入,建立合理的教育经费分摊机制。在现有条件下应该尽快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管理,减少一些效用不高、随意性强的财政支出,争取尽可能地增加教育财政投入。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资源不仅包括物质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因此,教育部门还应采取措施保障教师队伍数量与资质的增长与招生规模的增长成正比。在国家加大教育投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允许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发展民办教育,是扩大教育资源的有效办法。要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努力使更多的人能平等地享受国家教育资源。

再者,引入竞争机制,让公平竞争成为教育资源分配的主要标准。高等教育资源具有稀缺性特征,这决定了争取高等教育机会的竞争不可避免,尤其在争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方面竞争还相当激烈。为确保竞争的公平性,应完善竞争机制,确定努力与报偿、能力与机会之间的和谐一致。

(四)优化教育公平环境是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辅助力量

为推动高等教育公平的进程,还必须注重高等教育公平环境的形成。一个良好的正向教育公平环境有助于加速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外部环境干扰。

一是女性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女性高等教育公平事关高等教育和社会整体的发展。男女不能接受平等教育曾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顽疾。经过多年努力,这一状况近年来有了明显改善,但仍然是教育公平的一大隐患。为此,政府应在法律和政策上保障女性就学和就业,积极支持女性涉足物理、数学、工程等自然科学领域。教育机构、专业组织、商业团体和社会舆论应鼓励女性参与科学研究,突破男权的樊篱。

二是建立教育公平评价体系和信息平台,建立相应的统计规范,开放有关的统计数据。目前高等教育数据统计,信息准确性和报道都还不完备。因此,在日常的教育统计中,增加反映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容,如在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数的统计中建立分城乡、性别、民族、家庭背景的统计项目等,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教育信息的完善程度,更好地反映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保证大众受教育的权利和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的利益需求。

三是在教育发展战略中应充分注意区域间教育发展的相对独立性。遵循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过程和规律,建立适应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的高等教育体系,以促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生存更多地在于办学的质量和特色。因此,高校应根据社会当前和未来对人才的需求准确定位,把握好办学层次,理性地设置学科与专业,以实现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和谐教育论文范文4

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从人的层面看,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即人与他人、群体阶层、民族、国家等社会个体和社会主体的配合与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人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的协调和坚持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的统一)。从社会阶层层面看,包括社会阶段之间相互开发和平等进入、各个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的并且是恰如其分的回报、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应当保持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等。从社会层面看,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地区和行业的统筹发展、社会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等。和谐社会的外延是广泛的,内涵式丰富的,它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人与社会的广阔发展视野,更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规范性要求。

二、建设和谐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远大理想、战略目标,也是一个建设举措、策略应对。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多样化的历史背景下,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激烈竞争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其发展进程无疑会遇到各种矛盾甚至冲突,诸如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扩大;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道德与法制,进行官场中钱权交易的、市场中钱德交易的伪劣假冒、学场中钱学交易的弄虚作假活动;一些社会主体为了局部和眼前利益而不惜以牺牲长远利益、破坏环境与生态位代价,陷于片面发展。所有这些情况,都已经和正在我国社会发生。如果对这些不平衡状况与突出矛盾不进行有效引导和调控,我国社会就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甚至动乱。而社会冲突与动乱,不仅会使我们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体与个体丧失发展机遇,而且会使我国丧失民族振兴的目标。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站在全局、长远发展的高度所提出的策略应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高校作为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以理想教育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在内涵上也是一致的。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做好“和谐”工作

和谐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和谐社会贫富差距教育失衡

目前,我国贫富差距过大是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基尼系数上,就是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扩大。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据专家测算,我国城乡平均的基尼系数1997年为0.3706,1998年为0.3784,1999年为0.3892,2000年为0.4089,2001年为0.4031,2002年为0.4326,2003年为0.4386,2004年为0.4387。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超过0.4必须要控制。否则,就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教育维系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然而,教育不公与贫富差距如同一对孪生姐妹,彼此影响,互相作用。贫富差距是造成教育不公的根本性原因,而教育不公反过来又加剧了贫富差距。这样的一种循环滋生出了一系列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国的教育取向。

一、经济因素所导致的教育失衡

经济发展不平衡造就的东西差距、城乡差距造成了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政府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运用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把优势资源集中在城市。使原本落后的农村与城市的距离则因此更大了。城市集中了现代化物质生产、技术和智力的优势。所以,教育要普遍优于农村。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城市占有绝对的优势。如大量的高等学校、重点学校等都集中于大中城市,很少在农村。

以我国目前的高校录取来看,表面上有形式上的公平,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现实录取中,采用的是分省、直辖市定额划线录取的方法。各省录取大学生时并不是按照考生数量平均公布,而是按录取定额,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优先照顾重点大城市考生的标准来录取的。结果,就出现同一份考试成绩,各地录取分数线会产生极大差异。如2000年,北京市相对总人口比例的相对招生数为2.28%,上海为2.62%;而内蒙古、安徽、山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等省市则分别为0.98%、0.84%、0.91%、0.7%、0.95%、0.86%和0.76%。非常明显,东部地区的录取率明显高于西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外因原理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起点的巨大差距,纵然不能被成为决定性的因素,甚至某些时候,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奋努力、或借助一些机遇来改变,但这样的改变毕竟是少数,是艰难而辛苦的。其结果必然是对受教育者及其家长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会逐渐辐射到整个社会,从而动摇人们对社会和国家的信仰。

二、高收入人群对教育取向的消极影响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一直被勤学苦读者奉为改变人生的真理。而经济高速发展下的当代中国社会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对教育的认识也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收入的高低界定贫富,于是,高收入人群变成社会关注和模仿的榜样,所谓的热门专业,更是由于其在经济因素方面的决定性地位而顺时就势产生的。一些高校在录取中明确规定,热门专业的学费要高于冷门专业约20%。五分之一的比例看似无所谓,但对那些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一分钱都要掰两半花,只能是退而求其次,于是,便助长了教育歧视的恶性循环。

教育与财富的脱节,造成很多不良的社会思潮。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也日益被人们所遗忘。教育取向不再是单纯的兴趣和特长问题,而变成了经济社会下的随波逐流。

教育是一种资源,每位公民在平等的条件下,有权均等享有这种资源。而一旦这种资源占有的公平性被破坏之后,就会引起人力资源流向不均。其结果是:第一是学生的流向,即大量有较好潜质且经济能力较强的学生向重点学校、热门专业集中。第二是师资流向,即大量的教师队伍会涌向教育资源占绝对优势的重点学校或发达城市。人才的流向,必然会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后形成了“穷则越穷,富则越富”的现象,加剧了贫富差距。

此外,教育不公现象加剧了经济利益的不均衡流动。谁占有了较好的教育资源,谁便拥有了较大的经济利益。占有较好资源的是城市,是经济发达地区。在这种教育不公现象的“引导”下,经济利益的流向自然转向了经济发达区域。三、解决教育失衡的建议性措施

(一)根本措施:缓解贫富差距。近年来,国家采取了各项措施下大力气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如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这极大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关于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已有诸多成熟论述和成功经验,实践证明缓解贫富差距是解决教育不公的根本途径。

(二)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流动,实现教育公平的动态平衡。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教育的投资力度,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改造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设施,改善农村教师的待遇等举措都卓有成效。针对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分配失衡情况,应建立全国性的、区域性的乃至校际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逐步缩小因不同因素所导致的教育公平发展差异。教育政策应该使每一所学校都能拥有大体均等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从而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办学舞台。人为地引导人才和资金向贫困地区流动,使落后地区的教育成为“人人向往、人人关注”的焦点。

(三)改革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创造平等教育机会。教育机会的平等是教育公平的首要要素。高考招生录取是教育机会平等的最重要环节之一,高校录取分数线的严重地方化,是促成教育失衡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通过改变录取分数线的地方保护,从而改变目前偏重大城市的招生名额分配,逐步过渡到大致按照考生数平均分配各地招生名额。

(四)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救助。我国在这一方面已有成功的经验,如“希望工程”、“绿色通道”、“助学贷款”等。但因我国的捐赠捐助机制还不完善,因此,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范围还十分狭窄,多数有意捐助者却无法透明、快捷地实施捐助,真正贫困的学生也不能及时得到救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做出的历史性决策。和谐的最终形成来自于社会自身,以及社会与人,人与人关系的良性发展。贫富差距过大,教育无用或教育走向偏激,都会引导社会发展进入非良性状态,其负面影响会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削弱党的执政基础,阻碍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所以,社会越发展,就越要解决好贫富差距,尽可能在最大范围内实现合理贫富差距下的教育公正,这个问题解决好了,社会发展成果也能得到真正意义的稳固,社会才可能长治久安,和谐社会才不是空谈。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基尼系数./view/186.htm.

[2]李炯.中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差距分析[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47.

和谐教育论文范文6

关键词:思政教育和谐社会构建

0引言

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不可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所当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

1.1精神激励功能在漫长的中国革命实践中,我们党正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激励人民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夺取了一个个伟大胜利。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种激励作用仍然十分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如春风化雨,启迪人的思想,感化人的心灵,激励人们前进;通过关怀体贴,信任理解,使人心灵得到慰籍,情感得以交融,精神得以振奋;通过设置激励目标,增强人的动力,激发人的奋斗热情;通过鼓励参与、鼓励竞争,增强人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从而有效促进人们积极向上,不断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精神激励功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要通过这种精神激励让广大学生认识到,和谐社会是一个美好的蓝图,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社会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和凝聚力作用。

1.2信仰定位功能信仰的存在,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最高信念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并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它服务。它体现着人对价值理想的建构或最高价值的承诺,在根本上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凝聚或整合着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所以,理想和信仰不但给人以行动的动力和勇气,而且它能塑造人的高尚人格,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冲突愈益激烈和公开化,这很容易引起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合理性的怀疑,由此导致理想信念上的动摇,心理上的离散和行为上的无所适从。针对此种情况,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对理想目标的认同和信仰问题,以思想政治教育将大学生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与方向上来。

1.3疏导防范功能保持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人,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疏导,即对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不是强制压服、简单堵塞,而是疏通开导、说服教育。采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可以达到使后进者感动、感化和感染的效果,使不同意见得到交流和统一。思想政治工作能发挥其预见性、预期性和预防,把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样的功能是其他手段所难以取代的。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2.1教育体系方面的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实现这种理想状态,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按照和谐社会的这个要求,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加强校园建设和管理,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的科学体系。一是要建立和谐的工作体系。重点是要把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强调德育首位;把学校、家庭和社会高度统一起来,建立起协调的、高效的德育网络,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主体之间的合力,实现教育目标的和谐与全面发展。二是建立和谐的服务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当把建立和谐的服务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中,关注学生中的各类弱势群体,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力量。三是建立和谐的育人体系。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创新,以建立和谐的教学体系。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创新育人方式,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同时,要大力发展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学生探索真理、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2.2教育内容方面的要求从根本上讲,和谐社会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全面和谐的社会。其中,人与人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产物。这就对当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进而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从而发奋图强,努力成才,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之所在。二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境界,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三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增强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和谐社会构建中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3.1要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主动进行改革。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已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把思想政治教育窄化为政治教育,割裂内容的关联性;片面强调最高理想教育,忽视内容的层次性;片面强调社会化教育,排斥内容的个体价值取向性。在新的世纪,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主动进行改革,要关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关注生活,和实践密切结合。